卷第六十四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第二離垢地。初大意。

疏 所以來者。論云。如是已證正位。依出世間道。因清淨戒說第二菩薩離垢地。言正位者。卽初地見道。是出世間。依此修於三學。戒最在初。故先來也。前地雖證眞有戒。未能無誤。又以十度朙義。前施此戒。故次朙之下之八地。依十度次以辨來意。準此可知。

*言離垢者。慈氏云。由極遠離犯戒垢故。謂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擇護戒。唯識亦云。具淨尸羅。遠離微細毀犯煩惱垢故。十住毘婆沙。雖云行十善道。離諸垢故。亦不異戒。瑜伽亦名增上戒住故。此地中斷邪行障。證最勝眞如。皆約戒朙。

*言邪行障者。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能障二地。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微細誤犯愚。卽上俱生一分。此能起業。二種種業趣愚。卽彼所起誤犯三業。

*言最勝者。謂此眞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此亦由翻破戒之失為無邊德。

鈔 此亦由下。是疏釋意。彌顯戒勝。故智度論第十五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怖畏中。戒為守護。死愚暗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猛將。死海水中。戒為大船。故云最勝。餘如戒經。

疏 是以成於戒行。得於最勝無等菩提之果。竝寄於戒。顯地相别。雖經論文異。大旨不殊。

論 何故名為離垢地。為此位治上上十善戒。上上十善戒。卽法身性戒。能自體無垢故。故名離垢地也。

*次正釋文。文分三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今初。

諸菩薩聞此 最勝微妙地 其心盡清淨 一切皆歡喜 皆從於座起 踊住虗空中 普散上妙華 同時共稱讚 善哉金剛藏 大智無畏者 善說於此地 菩薩所行法

疏 五頌分二。初三慶聞初地。後二請說二地。今初。前二經家敘其三業慶喜。後一發言申讚。然此慶聞。亦屬前地。以領前請後故。皆判屬後。

解脫月菩薩 知衆心清淨 樂聞第二地 所有諸行相 卽請金剛藏大慧願演說 佛子皆樂聞 所住第二地

疏 後二中。亦初序後請。

*第二正說分中。先朙地相。後彰地果。前中分二。一發起淨。卽是入地心。二自體淨。卽住地心。三聚無誤。地中正行。名自體淨。直心起彼。名發起淨。今初發起中三。初結前標後。次徵列十名。後結行入位。今初。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

疏 標云湥心者。湥契理事故。論經云直心。而下列中總句。同名直心。朙知湥直。義一名異。

鈔 而下列者謂今經標云湥心。下列中總句。卽名直心。論經標云直心。總句亦云直心。則知義一。而疏釋湥心。云湥契事理者。若以湥心同論直心。直心卽是正念眞如。故湥契理。若順起信湥心樂修一切善行。卽是契事。顯義包含。雙存事理。

*二徵列十心。

何等為十。所謂正直心。柔輭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

疏 列中有十句。初總。餘别。總云直心者。瑜伽云。於一切師長尊重福田。不行虛誑意樂。此約隨相別釋。今論主為順一乘緣起義故。分為總别。别皆成總。則令總中。具於别義。故不别釋總句。别中初四律儀。次三攝善。後二饒益。一者柔輭直心。共喜樂意持戒故。故瑜伽云。於同法菩薩。忍辱柔和。易可共住。

鈔 柔軟直心者。引瑜伽意。於他柔軟。直就論意。是自柔軟。柔軟即喜樂。則持戒之人。心無惱悔。故生喜樂。

疏 二堪能者。有自在力。性善持戒。煩惱魔事不能動轉。難持能持故。所以鵝珠草繫。盡命無違。

鈔 鵞珠。卽阿閦佛經。大莊嚴論第十。廣有其緣。今當畧示。謂有一比丘。至金師家。其師正為王家穿珠。由比丘著赤色衣。暎珠似肉。有鵞吞之。金師失珠。傍更無人。決謂比丘。盜其寶珠。詢問言無。遂加拷楚。比丘了知。珠為鵞吞。為惜鵞命。甘苦而默。毆擊血流。鵞來唼血。杖誤殺鵞。比丘見已。便言珠在。金師問言。何不早陳。受斯楚毒。比丘答言。我為持戒。惜鵞命故。默受斯苦。鵞若不死。設斷我命。我亦不言。金師白王。具陳上事。王加敬重。言草繫者。亦此論第三。有諸比丘。行於曠野。為賊剝掠衣服罄盡。羣盜共議。恐報王知。咸欲殺之。中有一賊。語同伴言。不須殺之。比丘之法。不傷草木可以草繫。必不馳告。羣賊從之。旣無衣服。風吹日炙。蚊蛭虻蠅之所唼食。夜聞惡獸惡鳥之聲長老比丘。勸諸少年。而作是言。人命無常。要必當死。今莫毀戒。說偈勸之。中有偈云。伊羅鉢龍王。以其毀禁戒。傷盜於樹葉命終墮龍中。諸佛悉不記。彼得出龍時。能堅持禁戒。斯事為甚難。時諸比丘。旣聞偈已。自相勸誡。引昔作惡。為他殺害。喪身無數。今護聖戒。分捨微軀。至於明旦。國王出獵。初疑禽獸。復謂尼乾。及至詢問。具說護戒。王心歡喜。解縛稱讚。

疏 三守護根門。不誤犯戒。如良慧馬。性自調伏。以於諸行。湥見過故。四寂靜者。論云。調伏柔輭。不生高心故。則似不恃前三所持。是事寂靜。瑜伽云。於大涅槃。湥見勝利者。斯卽稱理寂靜。

鈔 不見能持所持戒等。了戒如空。順涅槃矣。

疏 五純善者。謂純修玅善菩提分法。能忍諸惱。如眞金故。六不雜者。論云。所得功德。不生厭足。依清淨戒。更求勝戒。樂寂靜故。謂雖得前句玅善而不厭。則不雜懈怠。樂於寂靜。則不雜事亂。身心俱寂。卽是勝戒。七諸有勢九棄而不顧。不似難陀。為欲持戒。八大悲。為物不斷。有願為廣。九大智。隨有而無染故。能作有情一切義利。

*第三結行入位。

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離垢地。

疏 由上十心。成於上品極圓滿故。入斯戒住。

*第二自體淨中。朙三聚淨戒。卽分為三。初律儀論云。離淨。謂淨離殺等故。此約隨戒。亦名正受淨。此約初受。二攝善法戒。三攝衆生戒。此三聚戒。攝前三位。初攝治地住。次攝饒益行。思彼衆生墮惡等故。後攝不壞廻向。謂有智願等。於法寶等。皆不壞故。律儀通於止作。攝善唯約善行。前二通於自利。後一唯約益物。又初律儀中。雖有善行。而施忍等不行。非過故。攝善中。無所不行。若爾。今經前二。同離殺等。二相寧分。古釋有二義。一同體義分。約離過義邊說為律儀。順理能益。判為攝善。二者隱顯相成律儀中有止作。因離果離。是其止行。對治離者。是其作行。舉作助止。說為律儀。攝善戒中。亦有止作。以止助作。說為攝善。

鈔 謂有問言。律儀之中。旣有止作。止卽惡止。作卽善行。作同攝善。何言律儀。但明惡止。故有此答。皆百論意。謂論初外道問云。佛說何法。答云。惡止善行法。釋曰。殺等諸惡。止息不作。名為惡止。三業正行。信受修習。名為善行。外道便為立後重過云。外曰。已說惡止不應復說善行。內曰。布施等是善行故。謂布施是善。非惡止故。復次大菩薩。惡已先止。行四無量。憐愍衆生。復止何惡外曰。布施是止慳法。是故布施。應是惡止。內曰不然。若布施便是惡止者。諸不布施。悉應有罪。釋曰。此是反難明施非惡止。今翻順用。明不施忍而無有罪。又律儀中。作謂持衣說淨等。不作有罪。非施忍等。故不同也。若爾下。展轉通難。釋成前義。先難。亦是百論中意外曰。已說善行。不應復說惡止。內曰。止相息。行相作。二相違故是故說善行。不攝惡止。外曰。是事實爾。我不言惡止善行是一相。但應惡止。則是善行。故言善行。不應復說惡止。釋曰。此正同今經。殺卽是惡。離殺名說故律儀中。亦離殺等。攝善戒中。亦不殺等。故三難分。古釋有二下答。先敘昔解。其第二解。亦是日論中意。前所引布施是止慳法。答中後決子。復次諸漏盡人。慳貪已盡。布施之時。復止何惡。或有人雖行布施。慳心不止。縱復能止然以善行為本。是故布施是善行。釋曰。此論意明布施雖有止惡。以善行為宗。律儀雖有作持。以止惡為宗。斯就正助。分成二聚。

疏 今更一釋。此中唯約自修正行。下攝善中。亦令他修。則攝二利之善。及悲智之善。又此唯已分之善。下攝善中。上修佛善。豈得同耶。今初律儀分三。初標所依。謂離垢地。戒增上故。二正顯戒相。三結成增上。今初。

佛子。菩薩住離垢地。

*二正顯戒相中。有十善業道。卽為十段。今初離殺。

性自遠離一切殺生。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衆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衆生。何況於他起衆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

疏 分二。初總朙。後不畜下別顯。今初性自遠離。文屬殺生。義該下九謂自性成就十善業道。卽自性戒。然離有三種。一要期離。謂諸凡夫。二方便離所謂二乘。三自體離謂諸菩薩契窮實性。自體無染。然諸菩薩同修自體而復有四。一離現行。所謂地前。二除種子。卽是初地。三除誤犯。四顯性淨。此二當於此地。然性淨難彰。寄除殺等以顯彼淨。此通餘教。若依此經。地體懸絕。寄顯地勝。豈可地前位位皆湥。今居地上。方行十善。

鈔 先離殺者。然小乘四重。婬戒最初。初有三義。一者。此戒人之喜犯。二者劫初起過。此最為先。餘之三戒。亦皆次第。三者婬愛惑業。招潤生死。二乘厭離。故制在先。今十善。十惡。菩薩十重。皆殺在初。殺罪過重。善惡皆初。菩薩大慈。居十重首。又智度論十五中說。殺有十惡。一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衆生憎惡。眼不喜見。三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衆生見者。如見蛇虎。五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常為惡夢。七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種短命惡業因緣。九身壞命終。墮泥犂中。十若得為人。常短壽命。釋曰。今但離殺。十惡頓亡。故大論云。遠離一切殺生者。示現遠離利益勝故。

疏 二别顯中。有三種離。一因離謂離殺因緣。二於一切下。對治離。謂離殺法。三是菩薩下。果行離。卽離殺業。今初因離。復有二種。一離受畜因。謂不畜刀杖。此雖是緣。從通名因。畧舉此二。餘呪藥等。皆是此因。二不懷下。朙離起因。此正是因。因卽三毒。不懷怨恨。朙離瞋因。殺父害母。亦不加報。次有慚下。朙離貪因。貪有二種。一為財利故。造諸惡業。乃至没命。心無恥悔。今有慚愧。故能離之。二為貪衆生。捕養籠繫。令生苦惱。今有愍傷之仁。恕己為喻。便能離之。然起殺之癡。必是邪見。邪見難遣。非對治不離。是故論主就對治中。朙離於癡。此畧不說。

鈔 俗典云。愍傷不殺曰仁。釋經仁字。恕己為喻此釋恕字。卽涅槃經第十云。一切畏刀杖。無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

疏 二對治離中。亦有二種。一生利益心。是與衆生世出世間二種樂因。二生慈念心。謂令衆生得人天涅槃之果。旣於如是因果。不顚倒求。則離愚癡心。起於殺因。殺生祭祠等。此中慈益。約能對治。卽名為離。不同前後殺因殺果而為所離。若爾。前有仁恕故。離起貪因。仁恕之心。豈非能治。前約本有仁等。不起貪等。非是發起仁恕之心。今約於物。發生慈益之心以為能治。故不同也。三果行離者攬因成殺。名業為果。今不正殺。故名果離。於中亦二。一微細。謂心念害。二麤重。謂身行害。今經以細况麤。麤中成殺。有五因緣。一身。謂於他故。他是所殺之體。故名為身。此揀自身。二事。謂衆生故。此揀非情。三想。謂起衆生想。揀作瓦木等想。四行。謂故以重意。重意是思。故名為行。此揀錯誤。五體。謂身行加害。斷命落究竟。正是殺業。故名為體。則揀前四以為方便。

鈔 五體。謂身行加害者。名諸衆生。攬五陰成。假名衆生。念念生滅。前滅後續。非斷非常。假立命根。令其色心。而得相續。亦剎那滅。前念旣滅。後念當生。斷令不續。名為殺生。亦名斷命。對前未斷。名落究竟。故次疏云。卽揀前四以為方便。

*第二離盜。

性不偷盗。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盗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

疏 亦初句總。非理損財不與而取。故名為盜。别中亦三。一因離。二於他下。對治離。三若物下。果行離。因中。止謂少欲。足謂知足。自之所有。尚生止足。故無盜因。然止足有二義。一內心止足。卽離起因。若廉貞之士。渴死不飮盜泉。二此地具無盡財故。離受畜因。然殺中殺具。畜則為因。婬盜妻財。以不足為因。

鈔 此地具無盡財者從初地來。檀度滿故。卽具無盡財故。此地亦具。

疏 二對治離中。由發起慈心。恕己為喻則於自資財。尚捨而安彼。豈侵損他。然他有二。一他人。二他世。不盜。則不損當來資生。三果行離中。亦有麤細。不取草葉為細。餘資生為麤。而文通為五緣。一者身。謂若物屬他。此揀於自。是他物體。故名為身。二事。經闕此句。論經云。他所用事。三想。謂起他物想。四行。謂翻終不盜心。五體。謂舉離本處。乃至下。是以細况麤。

鈔 言翻終不盜心者。應言盜心取也。若無盜心。雖知他物或蹔用取。或同意取或擬令他知。皆非盜也。五體謂舉離本處者。此是盜業究竟。則顯前四方便。亦是成業時分。殺要斷命不續。淫與境合。盜要舉離。如於牀上。子執其物。雖與境合。未名為盜。要須舉離。纔離於牀。縱更不取。亦已成盜。

疏 殺婬於他正報成業。故以身心而分麤細。盜戒雖通依正。但約損財。故唯就外物以論麤細。又殺有多類。唯人成重。故就麤中。方說具緣。盜易成犯。故總朙具緣。若麤若細。皆成盜體。

*第三離邪婬。

性不邪婬。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道。

疏 乖禮曰邪。湥愛曰淫。别中亦三。一因離。謂自妻知足。此亦二意。一內心知足。離於起因。二自足妻色。離受畜因。故晉譯。論經皆云。自足妻色。足妻。乃由寄報輪王。相同世間。故得示有。知足約心亦不妨梵行。

鈔 一內心知足者。起因即貪。貪心難滿。故行邪婬。二自足妻色者。不足於妻。方有邪故。自足故無。則足字兩用。一唯取知足。屬心二連。上自妻足故。離受畜因。晉譯論經下。通會三經。自足乃由等者成彼二經。明登地已上無非梵行。但由寄報。示有而已。無有從事。則顯自妻知足之言。似不愜當。但揀婬泆過度。故云知足。不妨從事。知足約心者。顯今經意。以有知足之言。則有離起因義。無貪心故。但云自足。唯離受畜因耳。亦不妨梵行者。但明心中知足。非於事上知足。正同淨名。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則知足之言玅矣。翻顯自足之言。未有梵行之相。

疏 二對治離謂不求他妻。現在梵行淨故。不求未來妻色。他人之妻葢不在言。

鈔 現在梵行淨故者。經說之天五欲。修梵行者。名汚梵行故。

疏 三大他妻下。朙果行離。亦有麤細。細約起心。麤約從事。而文分二。初舉邪境。後尚不下。以細况麤。初中邪境有三。一不正。二非時。三非處。非處一種。在後况中。初不正中。他守護女。此為總句。護有二種。一不共護。謂他妻妾。唯夫護故。二者共護。謂親族媒定。親謂父母。族謂宗族。謂二親亡歿。六親所護。夫亡。子等所護。媒定謂已受禮聘。二非時者。卽為法所護。然法有二。一王法。二佛法。佛法謂修梵行時。此復有二。一分。謂八戒。二全謂具足等。然此非時。準智論十五。及諸論中。廣有其相。今之所列。意在不起染心。故於自妻不委其事。二以細况麤中。有二重况。一以染心。况於正道從事。二以染心及正道。以况非道。非道卽前非處。亦應以人况於餘類。以後後麤鄙於前前故。

*第四離妄語。

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眞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

疏 違想背心。名之為妄。别中分二。初對治離後乃至下。果行離。今初對治。卽是因離。不别朙因。何者。有二義故。一無外事故謂無刀杖妻財之外事故。無受畜因。二無異因故。謂但用誑他思心。卽妄語因。無别貪等以為異因。異因卽起因故。離彼誑心。卽誠實語。實語卽是誑心對治故。對治離。卽是因離。不同身三故。身三各具三離。口四唯二。意三唯一。文中言實語者。隨心想故。謂縱實不見而心謂見。而言見者。亦名實語眞語者。審善思量。如事眞故。謂由心思與事相。似稱此而言。若唯稱事而不稱心。亦名妄語。故加善思量言。時語者。論云。知時語。不起自身他身衰惱事故。謂心事雖實。而廻改見時。或令自他而有衰惱。今菩薩朝見言朝。暮見言暮。故曰知時。晉經名隨。亦順時義。二果行離中。亦以細况麤。夢中是細。故犯是麤。此言覆藏之語者。論經云。不起覆見忍見。婆沙云。覆相妄語。名為覆見。覆心妄語。名為忍見。謂實見事。心謂見言不見。此為覆已所見事相。此翻眞語。若實不見。心生見想。誑言不見。於事雖實。於見有違。名為忍見。忍卻已所見故。此翻實語。夢中眼見。但是智見。

鈔 亦以細况粗者。細屬於心。聲聞不制。今菩薩無心。夢亦不妄。此言覆藏之語者。細尋可知。

*第五言不乖離。名離兩舌。

性不兩舌。菩薩於諸衆生無離間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樂離間。不作離間語。不說離間語。若實若不實。

疏 兩舌事成。能令離間。别中亦二。初對治離。後未破下。果行離。對治離者。卽不破壞行。此唯約心。果行離者。通心及事。卽是差别。今初心者。謂傳說者。必於心中憶持惡言。欲將破壞。方成離間。故文云。無離間心。論經云。無破壞心。及為破彼故等。而論云。二種朙心受憶持者。謂詐現親朋。如野干詐親師子等。又狎密成疎曰離間。親舊成寃曰惱害。

鈔 卽不壞行者。謂若有離間之心。發言則成離間。今無此心。故無離間之過。無離間心。卽是離間對治。如野干等者。卽四分律。有善膊虎。與善牙師子為友。為野干所破。廣如彼說。

疏 二果行離。差別有三。謂身心業各有二義。身壞二義者。謂已破未破。是離間體。故名為身。二不喜下。朙心壞二義。一隨喜他。二自心樂。三不作下。業壞二義。謂若細若麤。細則實有惡言。麤則不實虛構。正傳離間之言。故名為業。今菩薩竝離。故皆云不。

*第六言不麤鄙。名離惡口。

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麤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是等語皆悉捨離。常作潤澤語。柔輭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踊悅語。

疏 别中分二。初果行離。後常作下。對治離。前後諸業。治望果行。非全次第。故先顯治。後能離果。今此歷别相對。先舉果行。一時彰離。後說能治。次第翻前。文義便故。先朙果行。今果行中。先列所離。後朙能離。今初有十七語。句各一義。而其論意。展轉相釋。於中有二。前四一重。總顯惡言體用。後十三語。重顯前四。今初四語。次第相釋。初一總朙語體。次云何毒害。以麤惡獷戾故。云何麤獷。苦他故。如何苦他。令他瞋恨故。此之四語。義一名異。後重顯中。初有四語。總釋前四。於中初二。朙其語時。謂前四有對面不對面故。後二朙前語體。不出二類。一鄙惡。謂不遜故。二庸賤。常無教訓故。後九别釋上苦他令瞋為損之相。於中復二。初二朙說前麤鄙之言。自違於戒。何以違戒。以能苦他。令他瞋故。云何若他。不喜聞故。云何令瞋。聞不悅故。餘七語。朙自瞋忿心中發言。令他違戒起瞋生苦。初瞋忿語。是自瞋語體。下能令他瞋。他瞋有二無饒益事。一初五語。翻喜生瞋。謂聞時不愛。如火燒心。憶時不樂。故生怨結熱惱。熱惱者。令心胸閉塞。二末後句。違樂致苦謂已有同意樂事。自身失壞。令他失壞。失壞相知之樂故。後如是下。朙能離。可知。

鈔 自違於戒者。旣能苦他。又令瞋恚。惱彼湥故。違惡口戒。亦違自讚毀他之戒。令他違戒者令犯瞋戒。以憶持不樂。遂生怨結。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便犯重戒。

疏 第二對治中。有十種語。翻前諸語而小不次。謂潤澤。翻苦他令瞋二語。柔輭。翻毒害麤獷。其現前不現前。無别體故不翻。悅意語。翻上瞋忿。謂和悅意中而發言故。樂聞喜悅。翻不樂不悅。上說麤鄙。故不悅樂。今說順人天。故生悅樂。又悅意下三語。展轉相釋。善入人心。翻如火燒心熱惱怨結。上以忿心發言。故如火燒等。今以言順涅槃。故令善入人心。風雅典則。卻翻上鄙惡庸賤。前則街巷陋音。今則言含經史故。愛樂悅樂。翻不可愛樂。生三昧故。身心踊悅。翻壞自身他身。生親善故。

鈔 謂潤澤者。語必益他。名為潤澤故。翻苦他令瞋二語。謂柔軟者。柔謂柔和。軟謂善軟。言為戒攝故為柔軟。柔和卽無毒害。善軟即無粗獷。獷謂獷戾。易傷折故。害謂損害。如劔戟故。今柔軟故。無損無害。論釋不獷云。受行不斷。遠公云。常說非蹔。故云不獷。故上釋獷。云易傷折。是故菩薩言必順道。盡未來際。常行善言。斯亦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也。謂和悅意者。易繫辭云。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言。注釋云。易。和易也。翻上瞋忿。理必然也。今說順人天者。世報適情。故云悅樂。又悅意下三語。展轉相釋者。重釋此三。上各别配故。故令展轉。謂云何悅意可樂聞故。云何樂聞。聞者喜悅故。善入人心者。此以一語。翻於三語。言今說順涅槃。故令善入人心等者。等取餘二。謂說涅槃。則如甘露。入於身心。豈如火燒。聞清凉樂。豈當熱惱。內外冥寂。怨結豈生。生三眛故者。總出所以。前則聞時不喜。憶時不樂。今聞順三昧。法喜適神。憶其正受。輕安怡暢。而言多人愛樂者。論云。怨親中人。無不愛樂。以言順三昧。何厚何薄。論又云。此語能作二種利益。一他未生瞋恨。令其不生。故聞愛樂。復生三昧。卽是悅樂。二者未生親友令生故。卽下身心踊悅。由自身心。歡喜敬信。亦令他聞歡喜敬信。歡喜敬信。卽是踊悅。故疏云。自身他身。生親善故。翻前失於相知之樂。

*第七言辭不正。故云綺語。其猶綺文。

性不起綺語。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

疏 總離可知。别中亦二。先對治。後果行。前中八語。初一為總。故下結云。戲笑尚恆思審。是以菩薩常樂三思而後言。則無散亂矣下七語别。時之一字。亦總亦别。總者。上言思審者。謂思合其時。語默得中也。云何為時。謂彼此無損。自他成益時故。論云。善知言說時。依彼此語故。時語有幾。畧說有三。一教化時語。謂見非善衆生。觀發生信。令捨惡就善。卽時字别義。次三教授時語。令其憶念。實語者。不顚倒故。謂學承有本。轉相教誨。後二釋上。云何不倒。以言含於義故。稱行法故。後三教誡時語。令其修行。地持教誡差別有五。一制。二聽。三舉。四折伏。五令喜。今三句攝之。一謂有罪者制。無罪者聽。為順道理。二於制聽有缺。如法舉之。數數毀犯。折伏與念。云巧調伏。三有實德者。稱揚令喜。故云決定。又此一句。總結上四。謂若制若聽。若舉若折。皆須適時。

鈔 畧說有三者。一教化生信。二教授生解。二教誡成行。卽時字别義者。時卽教化體也。以言含於義者。卽經義語。義卽義理。亦云義利。一謂有罪者制。如殺盗等。無罪者聽。如畜長等。舉者。律云不見不懺。惡邪不捨。舉棄衆外者。為除惡人。今此舉者。為除其罪。此是彰舉。非擯舉也。如法舉者。具舉德故。謂一慈心不以瞋恚。二利益。不以損減。三柔和。不以粗獷。四眞實。不以虛妄。五知時。不以非時。具此五德。名為如法。此云巧調伏。論云毘尼。釋以滅諍。毘尼云滅。亦調伏義。又此一句下。上釋文決定。下釋隨時籌量。一則籌量有罪無罪。故律云。知有罪無罪。是名律師。二則通皆籌量制聽舉折等。故疏總舉。皆須籌量得所。

疏 二是菩薩下。果行離中。亦以輕况重。

*第八離貪。

性不貪欲。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

疏 此下意三。但有對治者。以貪等是業有之本。更無所依。故非果行。以非果故。不可對之。更立異因。故但有其一。今初離貪。謂離求欲心。

鈔 以貪是業等者。有卽是業。亦是三有。故十二緣中。過去名業。現在名有而貪若未決。但名煩惱。決卽名業。故為業本耳。不似殺等。依貪等心。方顯身口行殺等事。故云更無所依。所依旣非攬因。所成殺等。故無果行。旣無因果。安有二離。

疏 别中有三。一事。二體。三差别。於他財物是事。他所攝故。此揀於己。他攝有二。一己現攝用。二己雖不在。作攝護想。二他所資用是體。謂所貪物體。然用含二義。一所用事。謂金等。二資用事。謂飮食等。三不生貪下。朙差别。正顯能治。一始欲名求。卽他物想。二希得屬己為願。卽是樂欲。三終起奪想為貪。此卽方便。及究竟。幷前他物。卽是五緣。故意三中。要具五緣。若闕究竟。但名煩惱。今皆性離。故以不不之。

鈔 故意三中下。揀業異惑。卽瑜伽意。本論亦云。前二為細。後一為粗。粗卽成業。顯今菩薩。細亦不起。故竝不之。

*第九離於忿怒含毒。故名離瞋。

性離瞋恚。菩薩於一切衆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捨瞋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祐益。

疏 别中有三。一别顯能治。二永捨下。總顯所治。三常思下。類通治益。今初。為六種衆生。起六種治。論攝為五。一於怨生慈。治於寃者。欲加苦故。二於惡行者生利益心。治當危苦故。三於貧及苦。生哀愍歡喜二心。以此二心。有通有别。通則可知。故論合此。别則貧窮者愍之。憂苦者令其喜樂。四於樂衆生生和潤心。論名利潤。治彼染著。無利潤故。五於發菩提心人起攝受心。攝令成故。

鈔 治彼染著者。以善法益。令離放逸。則名利潤。五於發菩提心等者。論云。於發菩提心衆生。恐於無量利益行中。勤勞疲懈。今攝令起造。治彼疲懈。令不退轉。

疏 二總離障中。亦有六障。通障前六。非一一别對。故云總也。於

此六中。攝為三對。初二以己對他。用辨寃親。生怨故瞋。敗親故恨。怨則未生已生。令其生長。親則未生已生。令不生長。次二唯約於已善不善法。以朙生長。障善名怨。增惡名害。皆有已生未生。後二唯就於他愛不愛事朙其生長。忌勝名熱謂見他愛事。苦他名惱。謂見他不愛事。皆有已生未生等。瑜伽云。瞋恚方便究竟者。謂於損害事。期心決定。正能成業。今竝不行。故上云永離。

鈔 若依論中具委說者。自身善法。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滅。卽障善法名怨。自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令增長。卽增惡名害。後二於他亦然。於他身中不愛事。未生令生。已生者令增長。卽苦他名惱他身愛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隨順。卽是忌勝名熱。

疏 三類通治益者。謂前所不說者。亦常思慈祐。

鈔 謂前所不說者。上來畧說六類之人。起慈等六心。實則無生不化。無益不起。

*第十離於乖理推求。故云邪見。不言性離者。葢文畧耳。

又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

疏 别中。治七種邪見。一住正道者。治異乘見。小乘對大。非正道故。二不行占卜。治虛妄分别見。卽是邪見。夫吉凶悔吝。由愛惡生。故云虛妄。三不取惡戒。治於戒取。四心見正直。治於見取。五無誑者。治覆藏見。六無諂。治詐現不實見。七於佛下。治非清淨見。此所治七見。釋有二門。一約行。二約人。約行中。初一願邪。願小乘故。次三解邪。顚倒見故。然邪見惡戒。唯是外邪。見取一種。通於內邪。謂學大乘者。執語成見故。次二行邪。藏非詐善故。後一信邪。信世間故。又於三寶決不信故。故瑜伽邪見方便究竟者。誹謗決定故。二約人者。初四是邪梵行求衆生。於中初一同法小乘。後三外道。次二是欲求。後一有求。今性不求。名離邪見。

*第三結成增上。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間斷。

疏 增上者。此有三義。一徧護十善。卽不闕義。二常無間卽清淨義。誤犯之垢。不起間故三常無斷。卽常護義。具斯三義。得增上戒名。

*第二攝善法戒。謂非唯律儀。不闕不斷。常攝善法。亦無斷闕。文中分三。初畧觀不善。起攝善行。次佛子下。廣觀障治。起攝善行。三如是方便下總結勸修。今初。

復作是念。一切衆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是故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者。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

疏 分二。先朙觀智。後是故下。朙起願行。今初墮惡道者。有三種義。一者乘惡行徃故。此卽集因。經云。皆以十不善業。二者依止自身。能生苦惱。此卽能墮一切衆生。三常墮種種苦相處。斯卽所墮惡趣。上二皆苦果。業者因義。道者通到義。旣要用不善。方墮惡道。則非無因。所用唯是不善。故非邪因。後起願行者。由念衆生惡因果故。便起大悲。要心二利於中先正修二利。後何以下。徵以反釋。

*第二廣觀障治。朙攝善法中。謂觀五重善法。於上上清淨佛善。起增上心。求學修行攝善法戒清淨行故。且分為二。先觀不善。唯是所治。後十善業下。觀於善法。通能所治。今初具有苦集。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受生因。

疏 此中為朙攝善。故畧示其惡。旣果舉三塗。則顯因亦三品。如後攝衆生戒。經文自具。

*後攝觀十善。具諸法門。然通相而辨。善皆能治。以順理益物。正反惡故。若隨相分。人天之善。猶為所治。是苦集故。文分五重今初人天十善。

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

疏 以人天是世間之善。故不分之。實則亦具三品。謂人善為下。欲天為中。色無色界為上。言三品者。或由三時之心。或約境有勝劣。或心有輕重。或自作教他等。細論其義。多品不同。畧言三五耳。為不善者反此可知。瑜伽六十。廣顯差别。

鈔 或由三時等者。畧舉四重。一約時。如欲行善時。正行善時。行善已時。三時俱重。名為上善。隨一二輕為中。俱輕為下。二約境者。如一不殺。不殺蚊蚋為上。不殺畜生為中。不殺人為下。殺卽反此。三約心輕重者。隨於一境。如殺一畜。猛利重心。處中心。不獲已而殺。為上中下三品之惡。三種不殺。卽三品之善。四約自作教他者。具自他為上唯自非他為中。自雖不作而教他作為下。細論其義者。將上四事。交絡相望。則成多品。如約殺境。境是一重。更以重心。則為二重。復三時重。卽為三重。更教人殺。為其四重。餘可例思。

*第二辨聲聞善。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心狹劣故。怖三界故。闕大悲故。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聞乗。

疏 下三乘中。各有三段。初標所修善同。次顯所用功異。後結成自乘。

鈔 次顯所用者。此語卽借莊子第一逍遙篇言也。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其藥令人手不龜折。故常漂絮於水中也。)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三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蓬非直達者也。此章言物各有宜。苟得其宜。安往而不逍遙哉。)今借此言。一種十善。猶不龜手之藥也。凡夫用之處乎生死。二乘用之。纔能自免。則猶漂絮也。菩薩用之。兼濟無外。則裂地而封矣。

疏 今聲聞中以智慧下。朙所用異。於中初句對前彰勝。以實相智修。不同人天無智善故。通觀上來善惡因果。皆是苦集所觀境故。次心狹劣下。對後顯劣。有五種相。一因集。由集小因。故心狹劣。狹謂修行少善。劣謂但能自利。二畏苦。卽怖三界故。三捨心。卽闕大悲捨衆生故。上三唯劣菩薩。下二兼劣緣覺四依止。卽經從他。謂必藉師教故。五觀。卽聞聲解了。謂聞人無我法聲。心通達故。三成聲聞乘。結成自乘。然能治十善。及與智慧。卽是道諦。惡因果滅。善因果中使滅。名為滅諦。成聲聞乘。義含道滅。

鈔 然能治下。結成四諦。為聲聞乘。惡因惡果。二體俱亡。善體不亡。故上為道。迷勝義愚等起於十善。此便順滅。滅此異於人天。成聲聞乘者。道卽因乘。滅卽果乘。

*第三緣覺善。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乗。

疏 所用異中。初句總朙。以能修習。名修清淨。未能圓修。不名具足。

鈔 第三緣覺善者。然緣覺聲聞。各有二類。總相而說。聲聞觀諦。緣覺觀緣。聲聞依聲。緣覺依現事。而各成二者。一聲聞聲聞。謂本求聲聞。亦觀四諦。於最後身。值佛成果。二緣覺聲聞。謂昔求緣覺。觀十二緣。於最後身。值佛為說十二因緣教。依聲悟故。名緣覺聲聞。言緣覺二者。一緣覺緣覺謂本求緣覺。於最後身不值佛世。自藉現事因緣得道。二聲聞緣覺。謂先求聲聞。悟得初果。未現涅槃。人天七返。七返滿已。值無佛世。藉現事緣而得道果。今此就其緣覺以明善法。此人勝故。

疏 次不從下。别顯。有三種相。一自覺謂異聲聞。不從他聞。顯依止勝。二大悲下。不能說法。大悲不具。無心起說。方便不具。力不堪說。若有利物。多但現通。此劣菩薩。

鈔 方便不具者。緣覺出世。無九部經故。此無所依。故不能說。非是智慧劣於聲聞。餘可準知。

疏 三悟解已下。卽觀少境界。少有二義。一對前顯勝。以是利根。但觀苦集。便悟甚湥之觀勝於聲聞。二對後彰劣。但觀人無我法。不同菩薩求佛大智等故。上之二乘。廣如瑜伽本地中說。

鈔 廣如瑜伽者。有十七地。聲聞地。當第十三。從二十一論至三十四。卽此卷中。明緣覺地。此卷建立緣覺。有五種相。一種性。二道。三習。四住。五行。言種性者。謂由三相。應正了知。一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薄塵性。由此不樂憒閙。湥樂寂靜。二有薄悲性。於利生事不樂。三有中根性是慢行希願。無師無敵而證。二道。亦有三。一百劫親承佛。修蘊善巧等。二值佛世。近善士聞法。未得煖等。三已得沙門果未究竟。三習者。依其三種習菩提分。四住者。初名麟角。樂寂靜處後二名部行亦樂部衆等。五行。謂依村落等。守根正念。神通化物。不言說法。又云。一切本來。一向趣寂。釋曰。今經論中。通三種性。總句修習。顯已有習。亦有道。初自覺者。卽是麟角。二不能說。卽是彼行。亦是前明薄悲種性。三觀少境界。有二意。前意由有道故。後意通相而明。餘多大同。

*第四菩薩十善。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捨衆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

疏 所用異中。有四種相。一因集。二用。三彼力。四地。四中初一行因。次二行相。後一行位。因集者。宿習善根。依之起行。此又三義。一依一切善根起行故。卽修治清淨具足。具足卽一切善義。今經闕此二字。則不能異上辟支。此朙自利。二心廣者。卽利他心。三無量者。卽大乘心。是二利行體。二具足悲愍是菩薩用。三方便所攝。卽以四攝攝生。是彼悲力。四發生下。皆顯地義。地雖有十。就三祇滿處。畧舉三地以攝餘七。一發生大願。卽淨湥心初地。二不捨衆生。即不退轉地雖得寂滅。不捨衆生。卽八地。三希求佛智等。卽受大位地。是第十地。此有三句。一觀求行證智度滿故

*第五佛善。

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如是方便菩薩當學。

疏 上上是總。一切下别。有四種義顯上上事。前三屬佛。後一菩薩思齊。一者滅。謂不善業道共習氣滅故。種智清淨。二者捨謂乃至證十力無畏不共之法。捨二乘故。三者方便謂於菩薩乘一切佛法。皆善巧成就故。四菩薩求無厭足。故云是故我今。等行十善。上雖列五重十善。凡小但將化物。非已所行。菩薩十善。先已安住故。唯要心等行佛善。佛善望已。是餘殘未修。一切智中自在純熟。方為具足。亦滅習氣。故云清淨。結勸可知。

論 上上十善者。朙依智發心。自餘三品。雖皆離三界業。得出三界果。皆依空發心。漸求佛智。方入暜賢願行。為三乘中菩薩願行雖廣。為未至佛智故。皆有限量。如立三千大千國土為佛報境者是。以是義故。與佛智中行暜賢行者全别。三乘以觀空及五位行門。忻理至理。方忻如來種智之門。然更須入暜賢願行。卽佛果在十信五位後。云滿三祇方至。若不廻心者。元且在門外草菴。上上十善一乘之門。卽以如來一切處不動智佛以為信心。十住位中。卽入如來智慧之果。十信五位。皆以佛果大智以成行門。卽以如來暜光朙智。以成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十一地為體。卽佛果與暜賢行同資。以智體圓朙。出情見故。非三世攝。是以法蕐經為廻三乘。令歸智海。卽以龍女表之。此經頓示佛門卽如善財所表。善財雖徧巡諸友。然不動足於覺母之前。慈氏雖授一生成佛之功。然不離一念無前後無生智海。此是乘一切智乘。古今見盡。若情存前後。不入佛智之門。且住草菴。止於門外。論主頌曰。一切衆生金色界。白淨無垢智無壞。智珠自在內衣中。只欲長貧住門外。廣大寶乘住四衢。文殊引導暜賢扶。肥壯白牛甚多力。一念徧遊無卷舒。如是寶乘不能入。但樂勤苦門前立。不覺自身常住中。遣上恆言我不及。

*第三利益衆生戒。文分為二。初廣朙攝生。後佛子菩薩如是護持於戒下。結成益生之戒。前中顯此戒增上。有五種義。一者智。二者願。三行。四集。五集果。今初。謂善知衆生苦因果故。文分為三。初總朙知因。二别顯知果。三結成苦因。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

疏 初總中。果有三塗不同。因有三時階降。論名時差别。三時復二。一者約心。謂如殺生。欲殺。正殺。殺已。三時俱重。名為上者。隨一時輕為中者。三時俱輕為下者。二約時。謂少時。多時。盡壽作等。餘有三品。如上十善中說。復應於一一塗中。各有二品等。然依正法念經。三塗各有邊正。正者為重。邊者為輕。正鬼望邊畜。則餓鬼罪重。故雜集等。鬼次於獄。若正畜望邊鬼則畜生罪重。故今云。下者餓鬼因。

*二别顯知果中。十不善中。各有二果差别。一報果差别。所謂三塗異熟。二習氣果差别。卽人中殘報。是正報之餘。經中若生人中。得二種是。然雜集瑜伽等論。開習氣果以之為二。一約內報。名等流果。卽如經辨。二約外報。感增上果。今經闕此。下依彼顯。異熟報果。十惡攸同。今但解釋。等流增上。然二等流。多是前重後輕。輕卽方便等流。重卽正惡等流。

於中殺生之罪。能令衆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疏 十惡卽分為十。初殺生中。殺令夭折。不終天年。故得短命。卽正惡等流。二未死受苦。故獲多病。卽方便等流怖無精光。感外增上。資具等物。乏少光澤。

偷盗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

疏 二盜損彼財。故獲貧窮。令其不得稱意受用。故共財不得自在。感外田苗。霜雹損耗。

邪婬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

疏 三婬中。令其妻不貞故。方便詃誘故。婬之穢汚。感外臭惡塵坌。

妄語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

疏 四妾語等流。又誹謗約違境。被誑約違心。言無實故。外感農作事業。多不諧偶。

兩舌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

疏 五兩舌中。令他離間故。親友成怨故。由出不平之言。外多險阻。

惡口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

疏 六惡口中。語體惡故。語用惡故。言恆有諍。違惱他人。外感荊棘砂鹵等事。

綺語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

疏 七綺語。言無人受。機不領故。語不朙了。自綺錯故。以言綺故。外感果物。不應其時。

貪欲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

疏 八貪欲中。已得不足故。未得欲求故。貪則念念欲多。感外增上。日日減小。

瞋恚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人之所惱害。

疏 九瞋恚中。二種等流似前輕後重。見其不可意故。求彼長短。二惱害彼故。瞋不順物之情。外感增上。其味辛苦。又多惡獸毒蟲。

邪見之罪。亦令衆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疏 十邪見。還生邪見之家。若水之流溼。心見不正。故多諂曲。總由不正故。外感上玅蕐果。悉皆隱沒。似淨不淨。似安不安。是以觀果知因。應當除斷。

*三結成苦因。

佛子。十不善業道。能生此等無量無邊衆大苦聚。

疏 無邊苦聚。由此生故。

*第二朙願。

是故菩薩作如是念。我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法園苑。愛樂安住。

疏 依智起願。願為衆生自修善故。但離惡因。惡果自亡。願修善因。善果自至。問。惡名殺等。離卽不殺。不殺卽善。離惡住善。二相寧分。答。此有二意。一離殺。謂離作犯。住善。謂住止持。體則不殊。約持犯分二。作持止犯。反此可知二離惡。但是惡止住善兼於善行。具有止作二持。止如前釋。作義云何。前三聚初。已畧指陳。今當重釋。謂非唯不殺。護衆生命如護己命是第一善。守他財物。如自己有。他妻亦然。實語。輭語。和合。饒益。是語四善。非直無貪。更能惠施非唯不瞋。慈悲和悅。何但無於邪見。乃成就正見。智慧湥廣。斯卽作也。

*第三朙行。

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

疏 依願起行。如誓修故。於中初依前願以起自行。後亦勸下。依於自行。正攝衆生。

*第四朙集。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於一切衆生。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

疏 朙集者。依增上悲。念衆生故。生十種心。此十亦可俱通一切。論就别相。為八種衆生。一於惡行衆生。令住善行。故名利益。二為苦衆生令得安樂。三於冤憎衆生慈不加報。四於貧苦者。悲欲拔之。五於樂衆生愍其放逸。六於外道攝令正信。七於同行者。護令不退。八於攝一切菩提願衆生。取如自己。以願同故。

鈔 八者。後三通為菩提。有下中上。下劣於己者。攝如己心。等於己者。推如師心。勝於己者。同於佛也。

疏 後之二心。亦約此類。但後勝於前。九觀彼衆生乘大乘道進趣之者。敬之如師。十觀集具足功德者。敬如大師。

*第五集果。依前悲心。起勝上欲。欲拔濟故。文中救攝十類衆生。皆言又作。文各有二。先觀所化。後我當下。興濟拔心。前卽所治。後卽能治。前集之中。欲顯差别。以其十心。對八衆生。今十類中。一一生所。容有如前十心救拔。十中初一解邪。故論云。依增上顚倒為首。餘九行邪。論開為三。初五化欲求衆生。求外五欲故。次二化有求衆生。求三有中正報之果故。後二化梵行求衆生。求出道故。通上為四。然此所化。但攝集中前六。而闕後二者。以集者。益物之心。起心義寬。乃至緣於具德。生師仰故。今此正論救拔故。後二竝非所救。縱其同行退轉須化。亦無大乘之外。别有安處。可云拔出。今第一化顚倒衆生。

作是念言。衆生可愍。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眞實道。

疏 先所化中。邪見為總。謂四顚倒。理外推求。故名邪見。次惡慧。惡欲。此二是别。常樂二倒。名為惡慧。專心分别。方得行故。我淨二倒。名為惡欲。不假專念。卽能行故。以性成故。由計我淨。便欲名等。如涅槃說。後惡道稠林者。結其邪見。為諸過因。惡道者。非正道故。顯前顚倒為現行煩惱行處。稠林者。亦為隨眠之因。

鈔 次惡慧者。論云。惡意。惡心。梵云末那。此翻為意。梵云末底。此云慧也。聲勢相近。譯者之誤。今經為正。我淨等者。然其四倒。因計五陰。依法計我。謂想行蘊。依身計淨。謂於色蘊。取像思慮。任運計我。薄皮所覆。任運計淨。故不假專念。若計心為常。多由思度。計受為樂。要對境妄念。則我淨如俱生。常樂如分别。故有難易。由計等者。計我多欲名。計淨多欲色。如涅槃者。發心品已引。

疏 後結能治中。住於正見。通翻上邪。行於實道。翻惡道稠林。

鈔 行於實道者。論釋正念。正念卽四念。治四倒故。

論 如是身邊二見。見取戒取。總依邪見起。故標在其首。六道三界無朙。總依名色邪見惡慧惡欲生。生死稠林。故標之為首。若朙此諸見無體。諸見卽是法界緣生。起唯法起。見唯法見。隨智而轉。所緣三界六道諸不善道。總由此五種生。若了卽是入佛知見。已後諸煩惱。總無有生。

*餘九行邪三中。初五化欲求。五段分二。初三化現得五欲受用生過。後二化未得五欲追求時過。今初。

又作是念。一切衆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壞。鬬諍瞋恨熾然不息。我當令彼住於無上大慈之中。又作是念。一切衆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我當令彼住於清淨身語意業正命法中。又作是念。一切衆生常隨三毒。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當令彼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安置清涼涅槃之處。

疏 前中卽分為三。一受不共財。二受無厭足財。三受貯積財。今初。已得之物。不與他共。於費用時生瞋過也。先朙所治。互相破壞以為總句。破壞有二。一鬬諍於言中。二對冤於心中。卽分別彼我。瞋恨已下。結其增長。由瞋恨故。思念作報。身心惡行。熾然不息。能治之中。慈能治瞋。如來之慈。乃名無上。二又作下。化受無厭財衆生求時無厭以生貪過。初所治中有二。一貪取無厭。朙內心難滿。二唯求財利者。形於身口。邪命自活。結上三業。

鈔 結上三業者。邪語邪業。皆屬邪命故。

疏 後三業正命以為能治。三又作下。化受貯積財。積而不散。順生三毒。增煩惱過。初所治中。染著生貪。散用生瞋。若積而能散。何有貪瞋。癡迷上二。言種種煩惱因之熾然者。直觀經意。因上三毒。更生煩惱。若準論意。因貯積財。積財卽是煩惱因體。云何熾然。謂寶翫受用。數為煩惱之所燒故。然癡有二過。一迷前二。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云何為失。二無求出意。故云不解出要。謂旣迷火宅之為樂。寧有出心。後能治中。涅槃清涼。煩惱火滅故。上三卽起煩惱衆生。

*第二有二願。化未得五欲追求時過。卽造業衆生。

又作是念。一切衆生為愚癡。重闇。妄見。厚膜。之所覆故。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曠野險道。起諸惡見。我當令彼得無障礙清淨智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

疏 分二。初一朙追求現報。造諸惡行。後一朙追求後報。造有漏善業。今初。先所治中有四種過。一愚癡覆心過。於中愚癡是癡體。重暗是癡相。亦是癡過。餘皆癡過。一重暗者。迷現在苦。不知是苦。二妄見者。於現下苦。妄見樂故。如見空蕐。三厚膜者。不見未來當受苦報。如厚眼膜。都無所見也。二入陰翳下。增惡遠善過。初句增惡。由迷異熟愚順不善行。增長結使。名入陰翳稠林。後失智慧光朙者。此朙遠善也。癡為善行障故。三行曠野險道。朙受苦報過。生死長廣。迥無所依。喻之曠野。多難障礙。復名險道。流轉稱行。四起諸惡見者。卽無正對治過。論云。謂多作罪因。於臨終時。見惡報相。心生悔見者。或悔先所修。或起惡見。故名悔見。而不能集正對治。所以名過。

鈔 或悔先所修者。謂解追悔。不能修習觀行對治。但生追悔以擾於心。故淨名令慰喻有疾菩薩云。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二或起惡見者。謂或平生曾修少善。造罪至多。臨終惡報。撥善無益。名為惡見。

疏 後能治中。先得淨慧眼是體。此眼有二能。一見如實相。二由見實相。卽不隨他具斯二義。名眞慧眼。以此二句。總翻前過。見前皆實故。

鈔 一見如實相者。通於事理。事實明信因果。理實不取諸相。

又作是念。一切衆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隨逐邪道行顚倒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

疏 二住追求後報習善行者。隨順險道過。謂以迷出世勝義愚。造福不動業。求未來報。則常在險道。前所治中。十句分三。初句自體。謂卽生死故。二將墜下障礙。在之難出故。三隨順下。朙失。謂住之失於出離善故。今初自體。謂由世間少善為根本故。則人天報危。故名險道。二障礙者。皆險道中事。文有八句。迷於苦集道滅。如次各二。一朙有苦。謂心雖求出。而行順三塗。如臨湥淵。故云將墜。二入惡見網中。此朙迷苦。於苦果中。妄生樂想。為惡見網縈。如世險道。葛藟交加。三為愚下。迷於集因。謂為愚癡所覆。不知煩惱。不覺業空。若加湥林。不見危險。四隨逐下。朙其造集。世寡正道。學卽隨邪。復起邪業。為行顚倒行。如險路多歧。動入豺狼之徑。雖疲行不已。欲進反廻。五譬如盲人。顯無道體。無正慧眼。但得果貪著。愛欲所盲。故法蕐云。著樂癡所盲。卽斯義也。如無目涉險。茫無所之。六無有導師者。朙闕道緣。導師者。謂佛菩薩。旣離朙導。有二種失。一當生惡道。二今世後世。雖處人天。放逸障見。故佛雖出世。有不見聞。如盲無導師。若不陷湥坑。則坐而不進。七非出要道謂為出要者。正迷於滅。希求涅槃而趣異處。謂於梵天。乃至自在依止之所。以為涅槃。推斯邪解。以為正見。如在險道。以塞為通。八入魔等者。顯有滅障。五種玅欲。是魔境界。貪著為人。六塵劫善。謂之惡賊。被牽為攝。三隨順下二句朙失。初句依止冤故。失離惡法。後句遠善友故。失進善法。人法俱失。後能治中。拔出險道。總離前惡。住無畏城。是離之處。若曠野遇城。衆難何畏。近對上文。若無知動念。則順魔心而遠佛意。寂照雙運。卽出險難而入智城。 上來化欲求竟。

*第二有兩段化有求衆生。文二。初一道差别。謂五趣流轉。後一界差别。三界繫閉。今初。

又作是念。一切衆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疏 先過後治。過中初句為總。入欲下别。總卽沒在大河過。六道漂溺。如彼大河。求有沒中。所以是過。然總中含下别義。亦是賴耶瀑流。七識波浪。

鈔 初一道差别者。然道約輪轉。故喻河流。界約難出。故比牢獄。皆增苦過。

疏 别中。彼大瀑水波浪。有三種相。一自體漂流。謂五趣因果。二為因起難。謂處之多害。三便成大失。失出離道。今初自體有五種相。一湥。二流。三名。四漂。五廣。但有其一。已為難度。况具斯五。漂沒何疑。一湥者。卽具足四流無量水故。為煩惱河。二生死洄澓者。流也。上總四流。煩惱因湥故。此苦果常流無竭。上二卽漂溺處。於此生死而漂溺故。三愛河漂轉者。名也。前朙四流。雖無惑不攝。愛潤生死。由此漂溺。偏受河名。如愚墮河。愛卽難出。四湍馳等者。漂也。此有二義。一顯河急。故云湍馳奔激。謂雖寶愛身。欲令長久。而念念不住。是漂溺時。二由急故。不能如實知其過失。亦復不見涅槃彼岸。故云不暇觀察。是為如此漂溺。五為欲覺等隨逐者。廣也。謂隨欲等覺。徧覺五塵。故名為廣。依此漂溺。涅槃則以欲等以為毒蟲。

鈔 隨欲等者。五塵之境。皆有順違。故生三覺。亦兼八覺。如發心品。此卽約因。故云依此漂溺。若無惡覺。卽無漂故。卽瑜伽論五中第二。涅槃則以欲等者。卽第二經。純陀反教文殊。令顯佛無為。喻云。譬如貧女。止他客舍。寄生一子。是客舍主。驅逐令去。攜抱是兒。欲至他國。於其中路。遇惡風雨。寒苦竝至。為諸蚊蝱蠭螫毒蟲之所唼食。僧宗曰。為其邪學之所抗折。譬之風雨。未免煩惱。吞噬善根。譬如毒蛇蟲。今疏意云。經以六道喻河流等。卽是果河。應以欲等。譬於毒蟲。例如宗釋。論無别釋。故引異釋耳。

疏 第二身見下。起難有四。一者執。執著我我所窟宅不能動發。故云身見羅剎。於中執取。言於中者。於陰窟之中。執取之言。亦含戒取。

鈔 第二起難有四者。初一見。次二愛後一慢。由身見執者。亦卽俱舍。由二不超欲。由三復還下。釋曰。此卽五順下分結。由二不超欲者。卽欲貪及瞋。由三復還下者。卽身見。戒禁取。疑經唯身見。故前行疏云。執取之言。亦含戒取。是同還欲界之惑。畧無疑耳。故貪瞋二。如守獄卒。身見等三。如防邏人。

疏 二轉還。謂先捨欲已。得生上界。由身見執。還生下界欲念之中。若準涅槃。愛見皆為羅剎。三於所貪下中著。謂於受用時。求欲等樂著故。四住我慢原阜者。增慢。謂於受用事時中。我慢。大慢。憍慢。自高輕彼故慢。令心高故。喻原阜。上不停法雨。下不見性水。廣平曰原。原自是高。原上加阜。則慢上過慢。對涅槃岸。以水為患。對佛性水。則原阜為非。賢首云。四中初一見。次二愛。後一慢。愛中一種子不滅故還來。二現行湥著故泥溺。如人在河。四事難出。一被執住。二被廻流。三為泥溺。四滯枯洲。不到彼岸。合喻思之。

鈔 四滯枯洲者。論經云。我慢陸地之所焦枯。論云。一執。二轉還。三中著。四者洲。

疏 三安六處下。朙失中有三。一善道無出意失。安六處聚落故。此無善因。二惡道無救失。此無救緣。三無能度者異處去失。謂離自善行。生諸難處。不值佛故。此雙闕因緣。通善惡道。後我當下。能治中。初起化心。後以諸下。成化行。化行有六。一與善因。謂六度萬行以為船筏。二作救緣。三令無苦患。四令離集染。五證涅槃寂靜。六令得菩提大智。皆翻上三段。思之。云何能得此益。論云。以如實法。云何如實。了生死實性本如。卽苦患而證涅槃。見煩惱本原性離。卽集染而成大智。如斯教者。眞與善因。眞能救也。

鈔 皆翻上三段者。謂一自體。二起難。三明失。六中如一與善因。即離自體。旣無自體。卽無難及失。餘五亦然。故云皆翻也。

*第二朙界差别。

又作是念。一切衆生處世牢獄。多諸苦惱。常懷愛憎。自生憂怖。貪欲重械之所繫縛。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我當令彼永離三有。住無障礙大涅槃中。

疏 先過後治。過中初句為總。三界繫縛。猶如牢獄。求有處之。所以為過。次多諸下别。别朙世獄。有五過隨逐。一苦事。二財盡。三愛離。四有縛。五障礙。三界之獄亦然。此五示五種難差别。一無病難。無病是樂。病則有苦。與彼為難下。難義準之。苦。謂身諸病苦。惱。謂心病愁惱。二常懷愛憎是資生難。愛彼資生。求而不得。憎彼貧窮。遠之強會。三親難。親愛别離。故生憂怖。四戒難。雖生上界。蹔離犯戒。不免戒行相違。還為貪械所縛。謂報盡起於欲惡。朙上二界。非欲永滅。故此貪欲。通繫三界。五見難。雖得世間八禪定智。亦為無朙所覆。與正見相違。 鈔 一苦事等者。一鞭杖楚撻故。二費用資財。三親屬分張。四枷鎖著體。五垣牆防邏。法說五中。前三苦者。一病苦。二求不得苦。三愛别離苦。四戒難者。謂後二是業。一犯戒業。上二界離無慚愧故。不起犯戒。五見難。當邪見業。癡為本故。

疏 後能治中。若如實了知。三界之相。無有生死。非實非虛。則自無障礙。果證圓寂。

*後二化梵行求衆生分二。初段化邪梵行求。令捨邪歸正。後段化同法小乘。令捨權歸實。今初。

又作是念。一切衆生執著於我。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依六處空聚。起四顚倒行。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五蘊寃賊之所殺害。受無量苦。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無上涅槃。

疏 先朙過中。初句為總。謂執著於我過。然諸外道。執見雖多。以我為本。斷常等見。皆因此生。次於諸蘊下别。别有六句。前三失道故。遠第一義樂。後三失滅故。具足諸苦。今初。一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者。無始發方便。謂彼外道衆生欲趣涅槃。以有我故。於五陰舍。不能動發。二所趣不眞。內入無我。故名空聚。我想妄計。徧於六根。故名為依。三造行不正。旣求涅槃。應行八正。翻行邪道四顚倒行。以彼計蘊。身受心法為淨等故。後三中。一四大乖違苦。謂老病死苦。人皆欲遠。由計我故。四毒常侵。二五陰隨逐苦。五蘊具諸結過。常能害人善法故云怨賊。三受無量苦者。上不說者。皆在其中。亦總結前五也。

鈔 無始發方便者。則顯二是中間。所趣不眞。三是終造。卽行不眞。此三失道。翻有妄集。後三失滅。翻有妄苦。前二內苦。一四大。卽老病苦。後五盛陰苦。三總餘五苦。人皆厭苦由著我故。不能得出。

疏 後能治中。上由計我。處處生著。唯大涅槃。是無著處。云何能得。謂如實法。如實法者。畧有三義。一上怨賊等。外道不知。計我處之。今菩薩教之觀過。了無有人二假以世喻。喻所不及。則五陰等。過於冤等。三知其實性。人法俱空。皆是最勝無所著處。餘如涅槃二十一說。

鈔 唯大涅槃者。翻前失滅。得如實法。翻前失道。三種如實。前二事實。後一理實。餘如涅槃者。卽南經也。此經當二十三。皆高貴德王品。經中廣說三惡覺過。令起六念善覺。後有此喻。經云。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養餧飼。起臥摩洗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當準法。戮之都巿。爾時其人。聞王切令。心生惶怖捨篋逃走。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後。其人廻顧。見後五人。遂疾捨去。是時五人。以惡方便。藏所持刀。密遣一人。詐為親善。而語之言。汝可還來。其人不住。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旣至聚中。觀看諸舍。都不見人。執捉坯器。悉空無物。旣不見人。求物不得。而便坐地。聞空中聲。咄哉男子。此聚空矌。無有居人。今夜當有六大賊來。汝設遇者。命將不全。汝當云何而得免之。爾時其人。恐怖遂增。復捨而去。路值一河。其河漂急。無有船筏。以怖畏故。卽取種種草木為筏。復更思惟。我設住此。當為四大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者。及六大賊之所危害。若渡此河。筏不可依。當投水死。寧投水死。終不為彼蛇賊所害。卽推草筏。置之水中。身倚其上。手把腳蹋。截流而去。卽達彼岸。安隱無患。心意泰然。恐怖消除。釋曰。上具引經。在文可知。下合文廣。今當撮畧云。菩薩受大涅槃經。觀身如篋。四大如蛇。蛇有四毒。見毒。觸毒。氣毒。齧毒。常思人便。性各别異。敬養無益。四大亦爾。又蛇以呪藥可治。四大亦爾應遠離之。趣八聖道。五旃陀羅。卽是五陰。彼旃陀羅。令人恩愛别離怨憎集會。又嚴器伏則能害人。常有害意。徧害一切。人無手足。刀仗侍從。則為其害。五陰亦爾。令人遠善。近惡煩惱。自嚴器仗。常害一切。若無戒足慧刀。善知識侍。則為其害。陰又過彼。彼害不能令墮地獄。但害有罪。亦不自害。財貨可脫。不必常害。唯在一處殺己不墮。五陰反此。有智之人應當遠離依八正道。六度萬行。令心如虛空。身如金剛。一詐親善以喻於愛常伺人便。令人輪轉。但見身口。不見其心。愛但虛妄。無有眞實。愛又過彼。無始終故。難知故。難遠故。若有智慧。不為其害。空聚落者。卽是六入。無人人空。器等空者。以明法空。凡夫遠望。生不空想。菩薩知空。六大賊者。卽是六塵。劫人善法。不擇好惡。令貧孤露。作一闡提。無善防衛。同為其劫。又遇大賊。賊劫見在。唯劫欲界。塵劫三世。亦劫三界。唯菩薩勇健。有善僕從。不為其劫。直去不廻。河喻煩惱。猶如駛流。湥難得底。墮未至底。卽便命終。衆生亦爾。未至空底。卽便輪廻二十五有。河唯沒身。不沒善法。煩惱反此。故應勤修。六度萬行以為船筏至涅槃岸。餘如彼經。

*第二化同法小乘。

又作是念。一切衆生其心狹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雖欲出離。但樂聲聞辟支佛乗。我當令住廣大佛法。廣大智慧。

疏 初起通中有三。初不求大因過。利生懈怠為狹。佛法無量。退沒不證為劣。二不行下。不願大果過。三雖欲下。朙修行過。不定聚衆生。實有大乘出離之法。而修行小乘。

鈔 不定聚者。然三聚皆有。且約長時入正定聚。動經多劫。故唯不定。則可廻也。

疏 後能治中。廣大佛法。即諸度萬行。登地已上。名為廣大。皆佛因法廣大智慧。通於因果。翻前狹劣。總名廣大。

鈔 廣大佛法者。亦是教道智慧卽是證道。 上來廣明攝衆生竟。

*第二結成攝生之戒。

佛子菩薩如是護持於戒。善能增長慈悲之心。

疏 護持於戒。卽前律儀。及攝善法。善能增長慈悲之心。卽益生戒。

*第二位果。唯無發趣。三果同前。故論云。有同者。無者。亦名果挍量勝者。三果皆勝初地故。初調柔中三。一調柔相。二佛子此菩薩下。别地行相。三佛子是名下。總結地名。今初文三。謂法。喻。合。初法。

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是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於諸佛所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飮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衆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以尊重心。復更受行十善道法。隨其所受。乃至菩提終不忘失。是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

疏 法中三。初見諸佛為練行緣。二於諸佛下。朙能練行。於中先供養。後於諸佛下。受法。更受十善。卽學佛善也。是戒地故。三是菩薩下。所練淨中。對前勝者。以離慳嫉破戒二種垢故。

*二喻三合。

譬如眞金置礬石中。如法鍊已。離一切垢轉復明淨。菩薩住此離垢地。亦復如是。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

疏 喻中。初地菩薩。戒未淨故。施亦未淨。前就初地。說檀度滿。令更轉淨。以離二垢。說名離垢故。故喻初地金。但火鍊以除外垢。今此置礬石中。兼內淨體朙。云一切淨。三菩薩住此下。法合可知。

*二别地行。三總結地名。

佛子。此菩薩四攝法中。愛語偏多。十波羅蜜中。持戒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二離垢地。

疏 地行中。以離語四過。說愛語偏多。結名可知。

*二攝報果。

菩薩住此地。多作轉輪聖王。為大法主。具足七寶有自在力。能除一切衆生慳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為大施主周給無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衆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欲捨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捨家妻子五欲。旣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千三昧。得見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動千世界。乃至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

疏 先朙在家中二。先上勝身。卽金輪王。後能除下。朙上勝果。二若欲下。出家。顯攝報果。

*三願智果。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疏 竝如初地。

*第三重頌。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質直柔輭及堪能 調伏寂靜與純善 速出生死廣大意 以此十心入二地

疏 有十五頌。分三。初十頌位行。於中有四。初一頌。頌十種直心。

住此成就戒功德 遠離殺生不惱害 亦離偷盗及邪婬 妄惡乖離無義語 不貪財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無諂偽 離險捨慢極調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疏 二有二頌。頌律儀戒。

地獄畜生受衆苦 餓鬼燒然出猛燄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當離彼住實法 人中隨意得受生 乃至頂天禪定樂 獨覺聲聞佛乗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淨戒教他護

疏 三二頌半。頌攝善戒。

復見羣生受衆苦 轉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懷忿恨多諍訟 貪求境界無足期 我應令彼除三毒 愚癡大闇所纏覆 入大險道邪見網 生死籠檻怨所拘 我應令彼摧魔賊 四流漂蕩心沒溺 三界焚如苦無量 計蘊為宅我在中 為欲度彼勤行道 設求出離心下劣 捨於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乗 發勤精進無厭足

疏 四有四頌半。頌攝衆生戒。

菩薩住此集功德 見無量佛咸供養 億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藥鍊眞金 佛子住此作輪王 普化衆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習 為成十力救於世 欲捨王位及財寶 卽棄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勤一念中 獲千三昧見千佛 所有種種神通力 此地菩薩皆能現 願力所作復過此無量自在度羣生

疏 二有四頌。頌位果。

一切世間利益者 所修菩薩最勝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為諸佛子已開演

疏 一有一頌。結歎所說。 二地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