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

復次,持國乾闥婆王,得自在方便攝一切眾生解脫門。

「復次」:就是再把前邊經文沒有說完的義理再說一遍。「持國乾闥婆王」:持國乾闥婆王就是東方的持國天王,所有的乾闥婆都由他管著,所以叫持國乾闥婆王。「得自在方便攝一切眾生解脫門」:自在,就是不勉強,很自由自在的。方便,方便的法門就是對機說法;所謂「觀機逗教,因人說法。」觀看機緣來說教理,這叫方便,也就是方便法門。攝一切眾生,攝,就是攝受,攝受一切眾生。怎麼攝受一切眾生呢?這個攝就好像吸鐵石,除非你沒有鐵;只要你有鐵,他都可以把你攝了,攝到這個吸鐵石上,這叫攝受。攝有折攝、慈攝。慈,就是慈悲。慈悲攝受一切眾生,這叫慈攝。折,是折服。你本來是個很硬剛強眾生,難調難伏;你雖然這樣剛強,但是用一種比你那個剛強還剛強的法,就把你這剛給折軟了,這叫折攝。攝一切眾生,也就包括折一切眾生在內,這叫折攝二門。這位持國乾闥婆王,不僅僅自己得到這種的解脫門,令一切眾生也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樹光乾闥婆王,得普見一切功德莊嚴解脫門。

「樹光乾闥婆王」:樹光是這位乾闥婆王的名字。「得普見一切功德莊嚴解脫門」:他得到了普見一切諸佛所修的功德莊嚴的這個法身,他得到了這種的解脫門。

淨目乾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憂苦,出生歡喜藏解脫門。

「淨目乾闥婆王」:這位乾闥婆王叫淨目。「得永斷一切眾生憂苦,出生歡喜藏解脫門」:他得到永斷一切眾生的憂愁苦惱,出生歡喜藏的這種解脫門。眾生沒有事情,他就要找事情來幹;沒有煩惱,他就要找煩惱來生;沒有麻煩,他就找麻煩來做。這一位淨目的乾闥婆王,能永斷一切眾生的憂愁、苦惱;憂愁苦惱沒有了,就有歡喜了,所以就出生歡喜藏的這種解脫門。

華冠乾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邪見惑解脫門。

「華冠乾闥婆王」:這位乾闥婆王的名字叫華冠,他帶的這個花冠是特別美麗的。「得永斷一切眾生邪見惑解脫門」:他得到永斷一切眾生的邪見、疑惑的這種解脫門。眾生就是邪知邪見,而且這邪知邪見比正知正見就來得快。正知正見要人教,他才有;邪知邪見不要人教,他自己就會了。所謂邪知邪見,就好像有很多人就主張不要持戒,這叫邪知邪見;主張人不要修定,這叫邪知邪見;主張人不要習慧,這叫邪知邪見。戒、定、慧這三無漏學他都不要!他要什麼呢?他要不持戒、不修定、不習慧,他說這些都是不自然的,是勉強的。這種邪知邪見啊,很多很多人都有;尤其有一點世間學問的人,更是邪知邪見,這就是邪見惑。這一位天王,就得到了能斷眾生邪見惑的這種解脫門,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正知正見。

喜步普音乾闥婆王,得如雲廣布,普蔭澤一切眾生解脫門。

「喜步普音乾闥婆王」:這位乾闥婆王好跑路,所以叫喜步;還好奏奏音樂,彈一彈這個吉他。好像我們這裏邊有一個人,以前他最歡喜吉他;買了一把最古的吉他,很值錢的。買了以後,對這個吉他就放不下了。怎麼辦呢?帶著它出家?不可以的;不帶著它,放到什麼地方?想來想去,想去想來,好幾天也睡不著覺。以後居然開悟,就把吉送給一個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把這個吉他放下來,就出家了。出家之後,要真放下來才算呢!但他還常常想這個吉他。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大約是喜步普音乾闥婆王的眷屬,受了這種影響了;人家要得到解脫門,你卻得到這種綁著的門,被這個吉他綁上了。「得如雲廣布,普蔭澤一切眾生解脫門」:這位喜步普音乾闥婆王,得到好像雲彩遍遮三千大千世界,普遍蔭澤一切眾生的解脫門。他以前是普音,現在得普遍來蔭澤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都有好處,都得到他這個蔭澤。蔭澤,就好像用傘遮著太陽似的,令眾生都得到清涼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樂搖動美目乾闥婆王,得現廣大妙好身,令一切獲安樂解脫門。

「樂搖動美目乾闥婆」:這位乾闥婆王很歡喜搖動,眼目也很美麗,也是這樣轉來轉去的。不像美國人,一看到人,就入定了;眼睛就定到這個人的身上、臉上,或者定到這個人的眼睛裏邊,就在那兒入定了。他是樂搖動的,他的眼睛也是轉來轉去,就是要叫你看看他的眼睛有多美麗;你們誰若眼睛美麗的話,也可以常常這麼搖動,叫人看一看。「得現廣大妙好身,令一切獲安樂解脫門」:他不但美目,眼睛美麗,而且還美身;他全身都又高、又大、又美麗,人人見了他,就歡喜恭敬,愛不暫捨,都對他生出一種恭敬愛慕的心。無論那一個眾生,一見到這位乾闥婆王,心裏就覺得很安樂很自在、很受用、很舒服的,比任何快樂都快樂,比什麼安樂都安樂。甚至於一切眾生見到這位乾闥婆王,不吃飯也不餓了,不穿衣服也不覺得冷了;他就有這麼大的吸引力、攝受力,令一切眾生都感覺非常的高興,非常的快樂。這一位乾闥婆王對眾生的利益真是太大了,所以一切眾生見到他,就都得到安樂了。

*  *  *  *

很久沒有和你們各位來研究經教了,今天又有這麼好的機會,和大家來研究佛的教理。我這一次到南美去旅行,這也是一個考驗;所以我回來第一次和你們談話的時候,說:「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練。」你們哪一個應該重頭練,哪一個不應該重頭練,自己應該知道!我這一次離開三藩市,你們各位在這個地方,有的就顛顛倒倒,有的還依教奉行。有的不但不依教奉行,根本就教也不教了,依也不依了;這麼顛顛倒倒的,都現出本體來了。你們的本來面目,我多少有點認識了!我這次走了,好懶的就懶起來,好懈怠的就解怠起來,歡喜做乾闥婆王的就做乾闥婆王,歡喜做在乾闥婆民的就做乾闥婆民了;本來面目都露出來了,看你怎麼辦?

我最歡喜有這些個青年的人來,果方也常常來,安安也常常來,還有果杏這些個十幾歲的青年人也都常常到佛堂來,這是最好的。這些個青年人,將來是有前途的。有人很討厭青年人,這是一個大錯誤。弘揚佛教的責任都在青年人的身上,老的都沒用了;所以你們各位都要用心來栽培青年人,用心裁培下一代。佛教裏頭要有新血,你們這些個老滑頭都沒有用了。希望這些青年人快點有一點神通,把這些老年人都追過去,看他們還有什麼面目來輕看你們青年人! *  *  *  *

妙音師子幢乾闥婆王,得普散十方一切大名稱寶解脫門。

「妙音師子幢乾闥婆王」:這一位乾闥婆王,叫妙音師子幢。「得普教十方一切大名稱寶解脫門」:他的聲音很妙,所以普遍散於十方,十方眾生都仰慕這一位乾闥婆王;他的名譽也很高,令一切眾生聽見他這名就會得度、就會開悟。他得到這種普散十方大名稱寶的解脫門。

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得現一切大歡喜光明清淨身解脫門。

「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這一位乾闥婆王,名字叫普放寶光明;所有寶的光明,他都能放出來。「得現一切大歡喜光明清淨身解脫門」:他得到能現出一切一切大歡喜,無論什麼歡喜他都會現得出來的這一種清淨法身的解脫門。

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得普滋榮一切樹,令見者歡喜解脫門。

「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這位乾闥婆王,名叫金剛樹華幢。「得普滋榮一切樹,令見者歡喜解脫門」:普滋榮也就是普滋潤。他得到能令一切樹都普遍得到水的滋潤,枝葉都欣欣向榮,令見到這些樹的眾生都生歡喜的這種解脫門。

普現莊嚴乾闥婆王,得善入一切佛境界,與眾生安樂解脫門。

「普現莊嚴乾闥婆王」:這一位普現莊嚴乾闥婆王,善於普現種種的莊嚴,來莊嚴佛土、莊嚴道場,善現一切的莊嚴。「得善入一切佛境界,與眾生安樂解脫門」:因為他善於普現,莊嚴一切的諸佛國土,所以他就得到善入一切佛的境界。所有一切佛的境界他都能現出來,而且很莊嚴;令所有一切的眾生都得到安樂,除去一切憂悲苦惱,具定大慈大悲心的這種解脫門。慈就能予樂,悲就能拔苦。我們修道的人,雖然還沒有得到這種解脫門,也應該常常令他人快樂,把其他的人的苦給拔出去。

你不要盡找人家的麻煩,給人家增加一些苦惱;這樣子就沒有緣了,就有冤了。你要令人佩服,應該用你的道德去感化人,不要用勢力來壓迫人。你若有德行,人人都恭敬你;你就是罵人,人家也不會生煩惱。你若沒有德行,感不動人,人人見到你就討厭,或者就怕你;見到你就像見到豺狼、老虎、毒蛇或者土匪一樣,趕快躲避起來,不要接近你。你若有德行,人人都願意親近你,甚至你對人發脾氣,他也不會覺得你太過了、不對了。為什麼?就因位你有德行!這種威德就能感動人,要有一種道德的感應才能這樣。這也就是與眾生安樂。

爾時,持國乾闥婆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乾闥婆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就是當這位善現莊嚴乾闥婆王,得到這種解脫門的時候。「持國乾闥婆王,承佛威力」:這位乾闥婆王的首領持國乾闥婆王,承仗著十方諸佛和本師釋迦牟尼佛這種威德的力量。「普觀一切乾闥婆眾,而說頌言」:他普遍地觀察所有的乾闥婆眾,應該給他們說什麼法才能相應,才能對他們的機。觀察有很多種,有定中的觀察,出定的觀察。定中的觀察,就是在禪定之中來觀察,觀察乾闥婆眾的因緣,應該說什麼法,才能令他們得到利益?出定的觀察,就是在出定的時候來觀察,觀察觀察應該用那一種方便法,來教化這些乾闥婆眾?說得太多了,人聽了心裏就煩了,聽不進去了,耳朵也有了毛病了;你若像是磨豆腐似的磨來磨去,又像推車似的推來推去,那麼人家聽了就不舒服了。那要怎麼樣呢?說少一點。所以他說觀察這個因緣之後,就用偈頌來對乾闥婆眾說法;用很簡單的、字數很少的四句偈頌,再把前邊的這個意思再說一遍,令人容易讀,容易記。前邊這些長行,一句一句的,有的人就記不住、記不清楚,所以再用偈頌來說它一遍。

諸佛境界無量門 一切眾生莫能入 善逝如空性清淨 普為世間開正道

你看好記不好記?這麼一念就記住了。這四句,睜著眼睛也記得,閉著眼睛也記得,很容易記的。

持國乾闥婆王在這個定中,就觀察眾生過去的因;出定的時候,就觀察現在的果。見果就知因,觀因又知果,知道一切眾生的因果是怎麼一回事。這個眾生今天為什麼被人殺了呢?哦!原來他以前殺過人了。那個眾生今天怎麼丟了東西了?原來他以前偷過人家的東西。那個眾生的丈夫為什麼就歡喜各處去找女人呢?哦,原來她以前也是個男人,也是這樣各處去找女人,所以現在就受這個果報。又有一個女人,常常各處去找男人,這又是什麼因緣?哦,如是,如是,就是這麼回事,因為她以前也是不守規矩來著。男人對於女人就不忠實,女人對男人也不坦白;所以就互相欺騙起來,就是這麼回事!如是因,如是果。這麼一明白了,就什麼都明白了;什麼都明白了,就沒有煩惱了。你若不明白,就被境界轉;你若明白了,就能轉境界了。

「諸佛境界無量門」:諸佛的境界是無量無邊,有那麼多的門。「一切眾生莫能入」:眾生的境界和佛的境界就不能一樣。眾生的境界就是煩煩惱惱、爭爭吵吵、顛顛倒倒,就是這個樣子。諸佛的境界是清淨無為,無為無不為的。你說他沒有什麼,但他什麼都有;這種無量門的境界,眾生是不能明白的。「善逝如空性清淨」:善逝是佛的十號之一。佛就像虛空似的,他的本性是清淨的。「普為世間開正道」:普遍地為世間所有的眾生開出一條正當的道路,令眾生都從這條道路走到佛的果位上。

*  *  *  * 有一個人說:「今天晚間講這個法,是給我講的。」又有一個人說:「這個法我不明白,大約不是給我講的。」那麼也不是給你講,也不是給我講,是給他講的。 *  *  *  *

如來一一毛孔中 功德大海皆充滿 一切世間咸利樂 此樹光王所能見

「如來一一毛孔中」: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在如來每一個毛孔之中。「功德大海皆充滿」:都充滿無量的功德。佛每一個毛孔的功德,都比大海還大;所有毛孔的功德,就更不可測量,沒有法子能知道。「一切世間咸利樂」:如來的這些功德,都不是為了自己的利樂,而是為利樂一切世間的眾生。這個世間,是指有情世間;一切有情世間,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沒有不得到如來功德蔭遮的這種利樂的。「此樹光王所能見」:這種境界,就是樹光乾闥婆王所了悟的的解脫門。

世間廣大憂苦海 佛能消竭悉無餘 如來慈愍多方便 淨自於此能深解

「世間廣大憂苦海」:這個「世間」,也就是說的有情眾生。有情眾生的憂愁、苦惱,猶如大海一樣,所以說苦海無邊。這怎麼辦呢?回頭是岸。回頭就是覺悟,覺悟憂苦這種大海是無量無邊的。那怎麼樣呢?就要放下,放下就得到自在啦!為什麼有憂愁、苦惱?就因為放不下;怎麼你就放不下呢?就因為看不破;為什麼你看不破呢?就因為沒有智慧;為什麼你沒有智慧呢?就因為你不修道,所以就沒有智慧。你若修道,就會有智慧;有智慧,就能看破;看破,就能放下了。這種智慧是誰教你的呢?「佛能消竭悉無餘」:是佛教化我們,令我們修行,令我們增加智慧的;所以說佛能把眾生的憂苦都給消除了,連頭髮絲那麼一點點的憂苦都沒有了,令眾生憂苦的大海乾枯了。沒有憂愁苦惱的水,這個憂苦的海也就平了,就沒有這個海了。

「如來慈愍多方便」:佛是慈悲教化眾生,慈悲普度的,所以說慈。愍,就是憐憫眾生。我們修道的人,對於一切眾生都應該有一種慈悲心、憐憫心。慈能予樂,令眾生時時都歡喜;悲就能拔苦,拔苦就是憫。憐憫裏邊,就具足一種同情心;同情眾生太苦了,我應該想盡方法,把眾生的苦給解除、沒有了。所以佛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幫助眾生。「淨目於此能深解」:這位淨目乾闥婆王,對佛的這種境界,能深深地了解。

十方剎海無有邊 佛以智光威照耀 普使滌除邪惡見 此樹華王所入門

「十方剎海無有邊」:十方諸佛的剎海是沒有邊際的。不要說十方,就一方的剎海,就沒有邊際了;不要說一方的剎海沒有邊際,就是我們這一個身上的剎海也沒有邊際,何況向遠了說呢!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你說它有邊際嗎?我們這個身體和十方剎海是相通的;我們自己這個身就是自己的剎海,其他人的身就是十方的剎海,其他的國度更是十方的剎海。若細分析起來,是無窮無盡,重重不已,說不能完的。所以說十方剎海沒有一個邊際。連自身上的這個邊際你都找不著,何況十方剎海的邊際呢?你自身的剎海裏,你的眉毛有多少根,你知不知道?你能不能數清楚自己有多少根眉毛?這是很小的問題。再往多的說,你能不能數得過來你有多少根頭髮?有人說:「我能知道我的眉毛多少根,我慢慢地數,數它十年,一定數得清楚。」好!就算你算出來了,算術裏的三角、幾何、代數,你也都懂了,那你再算一算你身上有多少根汗毛、多少個毛孔。你知道嗎?說:「那我知道,有八萬四千。」八萬四千是個總名稱,或者八萬五千、八萬六千呢?或者不夠八萬四千、八萬五千?這是個大概的意思,你是沒有法子清楚地知道到底有多少的。我們自身上的這個剎海都不清楚,何況十方呢!

「佛以智光咸照耀」:我們不知道,這是我們沒有智慧的光明,所以不知道:你若開了智慧眼了,就「剎塵心念可數知」。剎塵那麼多人的心念你都會知道,何況這麼一個剎海呢?佛是大圓滿覺,能以智慧的光明同時照耀十方的剎海;不是像那個探照燈似的照,這個地方照亮了,那個地方又黑了。佛的這個智慧光是普照的,所以叫咸照耀。智慧光照耀有什麼好處呢?當然有好處;若沒有好處,那照來做什麼?

「普使滌除邪惡見」:能令一切十方剎海的眾生,都把邪惡的見給洗滌、除去了。怎麼叫邪惡的見呢?給人家麻煩,這就叫邪惡見。就是歡喜make trouble。本來風平浪靜沒有事,他就造出一股風來,令這個平穩的海生出波浪。有了波浪,他看了就歡喜了:「好,這下你可有麻煩了!」盡找找人家的麻煩,不找自己的麻煩,這就叫邪惡見。若單單是邪見還不要緊,還可以有辦法,還能救得了;加上一個惡,就更不得了了。惡,就是毒惡。譬如這個人不如我的意,我就把他殺了,或者用一個什麼方法把他鏟除了;總而言之,邪惡見是不好的。佛就是這麼大慈大悲,你雖然有邪惡的見,他也不會不要你,說:「你這個東西太壞了!我不度你了。」他不但不會有這樣的思想,而且還要普遍地令一切眾生滌除邪惡見。

「此樹華王所入門」:這個就是樹華乾闥婆王所領悟的法門。

*  *  *  * 我們金山寺早晚做功課,晚間又講經。在講經、做晚課之前,必須提前一刻鐘打板;這是打叫響,讓大家知道準備來做功課、聽經。我們這裏,不但人在這兒等著要做功課、講經說法;就是一切的護法善神、天龍八部,也都在這兒等著護持道場,所以不可以馬馬虎虎的。就算打叫響的人偶而忘了,其他的人也應該告訴他,叫他去打叫響,免得耽誤時間。好像今天晚間,已經七點十分才打叫響,這是一個大錯。以後應該特別注意這一點!

還有,我們聽經的時候,不要亂打妄想;要打起精神,不要睡覺。坐,要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不要有一種懶散,想要睡覺的樣子。你有一分的恭敬心,就有一分的受用;你要有十分的恭敬心,就有十分的受用;你有百分、千分、萬分的恭敬心,就有百分、千分、萬分的受用。聽經的時候,要像佛菩薩就在你面前一樣;佛菩薩在你的面前觀看你聽經,你再要懈怠,這豈不是當面錯過?佛菩薩一看:「這個人這麼懶惰、懈怠,一定不是誠心來聽經的。」就不管你了,你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我們聽經要必恭必敬的,要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要有恭敬三寶的思想,這樣聽經才能得到好處。你看經、念經、研究佛法也要必恭必敬的,也要端然正坐,不要向東歪一歪,向西躺一躺,向前俯一俯,向後仰一仰,不可以這樣的。你若這麼樣子,就表示你根本沒有注意,不把佛法當一回事,所以就不會得到利益。我現在對你們說這種方法,你們必須要特別注意。 *  *  *  *

佛於往昔無量劫 修習大慈方便行 一切世間咸慰安 此道普音能悟入

「佛於往昔無量劫」:不但我們聽經聞法要恭恭敬敬的,佛在沒成佛之前,他也一樣聽經聞法,恭恭敬敬,絲毫也不懈怠。所以說,佛在過去不知有多少個大劫裏,「修習大慈方便行」:修習大慈悲心、平等心、無人無我心,這種種善巧方便的行門。善巧方便,就是他說法都正對聽法者的機,令聽法的人越聽越歡喜聽,越歡喜聽就越要聽。「一切世間咸慰安」:咸慰安,也就是咸安慰。什麼叫安慰呢?就是你有一點不高興的樣子,有一個人來勸一勸你,說:「你看開一點囉!這都是小事情,不要放不下;過去了,就不要再執著!」你聽了又高興了,這就叫安慰。佛能令一切有情世間的眾生都得到安慰,得到快樂。「此道普音能悟入」:這種的法門,就是普音乾闥婆王所明白的,他能善入這個解脫門。

佛身清淨皆樂見 能生世間無盡樂 解脫因果次第成 美目於斯善開示

「佛身清淨皆樂見」:佛身是清淨的。因為佛把一切的染污都去盡了,把一切的貪瞋癡都去了;沒有貪瞋癡,只有戒定慧,所以他的身是清淨無垢的。我們眾生呢?眾生的身體是污濁、不清淨的。為什麼呢?就因為我們貪瞋癡的心沒有去,染污法沒有去,所以就不清淨。這是大略而言,若詳細分析起來,就說幾個大劫也說不完的。皆樂見的「樂」字,應讀成「要」。有人讀成快樂的樂,雖然也可以;但是下邊又有一個「無盡樂」,這就未免重覆了。這個樂,就是好樂、歡喜。人人都歡喜見佛的清淨法身,不但歡喜見,而且還要恭敬、供養;這都是佛在無量劫修的。我們眾生呢,在無量劫就造業,造到今天還不知道停止這個造業的思想、造業的行為;所以就沒有人願意見我們,說「不要見他,不要見他。」為什麼呢?就因為不清淨,所以就沒有人願意見。

「能生世間無盡樂」:佛能生出有情世間無盡無盡的快樂,所以佛經後邊,佛說完經典之後,大眾就「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這就是因為佛能生出有情世間無盡無盡快樂的緣故。「解脫因果次第成」:次第,就是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這個解脫不是即刻就解脫了,要經過一個時間才能解脫。未種善根的人,就要叫他種善根;已種善根的,就令他善根增長;善根已經增長的,令他善根成熟;善根已經成熟的,就令他得到解脫。你在因地的時候,種了解脫的因;所以到果地的時候,就得到一個解脫的果。要這麼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次第成就。「美目於斯善開示」:這位美目乾闥婆王,善於開示這種的道理,令一切眾生都明白佛的這種境界,好能依法修行,也得到解脫。

眾生迷惑常流轉 愚癡障蓋極緊密 如來為說廣大法 師子幢王能演暢

「眾生迷惑常流轉」:我們眾生迷惑得太深了,自己還不承認。你若對人說:「唉呀,你太迷了。」他就說:「你才迷呢!」你若說:「你太愚癡了。」「你才愚癡呢!」為什麼他要這麼說呢?就因為他不承認自己愚癡。人人都覺得自己有智慧,自己比旁人好,這就叫迷惑,不明理。迷,是迷而不覺;惑,是惑而不明。迷就不能覺,一有疑惑就不明理,不明白了。聽人家講佛法,他就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佛?他講的這個佛法,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你若教他一個壞法子,他就不懷疑了,就說:「這真是妙!」,你教他善法,他就懷疑;教他惡法,他就不懷疑。這是不是迷惑呢?常流轉,本來他想要回來,但是又被業障推著流跑了;所以就常在六道輪迴裏頭,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人,忽然而鬼,忽然而畜生,忽然而地獄。這都是被迷惑的業所轉了,越流越遠,越轉越迷,所以迷惑就會常流轉。

「愚癡障蓋極緊密」:流來流去,流到什麼地方呢?流到愚癡上去了;這愚癡障就變成一個蓋,把智慧光蓋住了。這個蓋子非常地堅固,又很密很結實,不容易打破的。因為他愚癡了,所以就是有人告訴他,說:「你應該學點智慧。」他也會說:「哼!我比你愚癡嗎?我看你比我更愚癡!」總是不承認自己愚癡。所以<中庸>上說:「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辟也。」人人都說自己有智慧,但把他趕到陷阱裏頭去,他也不知道躲避;你說這是有智慧還是愚癡呢?被人家趕到陷阱裏頭也不知道躲避,這就是愚癡!

「如來為說廣大法」:佛為這一類的眾生說廣大的法門,想要給他破迷顯正,令他不再愚癡,得到自己本有的般若。「師子幢王能演暢」:這是獅子幢乾闥婆王所能演說的法門。

*  *  *  * 告訴他,佛法不是五分鐘就可以說完的。他有時間可以來談一談,我可以給多一點時間。他若願意研究,我們就一年也可以,二年也可以,盡未來劫都可以。 *  *  *  *

如來普現妙色身 無量差別等眾生 種種方便照世間 妙音如是觀於佛

「如來普現妙色身」:如來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各如來;又有一個講法說,佛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如來也就是佛的十號之一。普現,普就是普遍,無所不周,這叫普;無所不至,就叫做現。這個普現,就是上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到無間地獄,都有如來的法身。妙色身,就是妙好的色身,也就是所說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佛的這種妙色身是周遍法界的。

「無量差別等眾生」:無量,就是沒有數量,不知道有多少。差別,就是不同,有所分別。我們眾生有無量無邊這麼多的種類,總起來就有胎、卵、濕、化。胎因情有,卵因想生,濕以合感,化以離應。胎生的眾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種類,卵生的眾生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種類,濕生的眾生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差別,化生的眾生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種類差別;這些無量差別的眾生,都能見如來的妙色身。

「種種方便照世間」:佛用種種的方便來教化眾生,令眾生得到智慧,得到般若的光明,所以說照世間。「妙音如是觀於佛」:這種的解脫門,是妙音乾闥婆王所觀察、所知道的佛的境界。

大智方便無量門 佛為群生普開闡 入勝菩提真實行 此金剛幢善觀察

「大智方便無量門」:大智,就是般若的智慧;方便,般若智就是方便法門。要有般若的智慧,才會說方便的法門。方便法門不是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九個、十個,不是這樣的。那有多少呢?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方便法門。這麼多的方便法門,某一個法門對某一類眾生的機;眾生有多少種類,也就有多少種法門。教化眾生要看看眾生的因緣,那一類的眾生就要用那一種方法來教化;所謂「對症下藥,因人說法」,醫生要針對病人的病來給他藥吃。這法無定法,法本無法,無法可說,但還一切法都可以說;說完了這個法,就不要執著這個法,所以說無法可說。眾生的心念、思想都不相同,所以說法也不相同。「佛為群生普開闡」:佛為一切的眾生,來開闡大智方便無量門。

「入勝菩提真實行」:令眾生得入最殊勝的這種覺道真實行。修行要真真實實修行去,不是口頭上講的。不是會講幾句經就是修行,就滿足了;也不是會打打坐就貢高起來了,認為自己可有修行了;也不是翻譯了幾部經,就有了修行了。修行要有真實的道德,若沒有道德,任何人都不會佩服你的。你若有道德,到任何地方都會有人認識你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你要有真實的行門,不要有真實的懶門、真實的吃門、真實的睡門;一天到什麼也不要幹,也不聽經也不聞法,也不學一切的語言。那幹什麼呢?就常常願意見周公;見周公怎麼見呢?就是作夢,作夢就見周公。不知道勇猛精進去修行!

人家說拜懺,你就先要來反對。那你就反對囉!反對拜懺,你的業障就會現出來;業障現出來怎麼樣啊?哈!那是真反對了。不是你想要反對,是你那業障障著你;不願意叫你修行,不願意叫你拜懺,不願意叫你念佛,不願意叫你修行。所以若有人提議怎麼樣修行,哈!你就先發脾氣,說:「幹那個幹什麼?」哈!你什麼也不願意幹。就叫你什麼也不幹,你看這才妙呢!所以我們出家修道的人,處處要往真了做;不是掛羊頭賣狗肉,說著修行不修行,這就不叫真實行囉!沒有真實行,你就不能入這個聖菩提。所以各位善知識,你們的智慧都比我高,我這一個愚痴人所說的法,你們聽就聽,不聽就不聽,我不勉強人聽法。為什麼呢?只怕我說的不是法;我若說的是法,人不聽,哈!那鬼神還聽呢!鬼神不聽,天龍八部、十方菩薩都會聽的;你幾個人不聽,那沒有什麼關係的。

「此金剛幢善觀察」:這位金剛幢乾闥婆王就善於觀察這種的境界、這種的解脫門。

一剎那中百千劫 佛力能現無所動 等以安樂施群生 此樂莊嚴之解脫

「一剎那中百千劫」:這是把百千劫縮為一剎那,一剎那又可以把它演成百千劫。在凡夫的分上來講,這個時間有長有短;在佛的分上來講,長也可以短,短又可以長,長短不二,長短一如。我們人覺得這一生很長很長,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經過這幾十年的光陰覺得很長;在佛的份上,這只是一剎那。在這一剎那的時間裏頭,我們覺得有種種的悲歡離合。悲,就是悲哀;歡,就是歡喜;離,是愛別離苦;合,是又能聚會了。我們對於悲歡離合這種種的情形很認真,覺得這都是真的;等眼睛一閉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了,這豈不就等於做一場夢一樣嗎?「佛力能現無所動」:佛的這種大威神力,能把百千劫縮回來做為一剎那,一剎那又變成百千劫,就這麼樣妙。「等以安樂施群生」:佛用他的大威神力,把這個安樂普施給一切的眾生。「此樂莊嚴之解脫」:這是樂莊嚴乾闥婆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  *  * 我說過我沒有看字,如果念錯了,你們要告訴我;想不到你們誰都不說話,那麼我只可以自己把它改過來了。你們各位都是善來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是惡來的;不是被人打一頓來的,不是要被殺然後來的,所以都叫善來。你們各人有什麼意見,今天我還有五分鐘的時間,可以提出來我們研究研究。若有人問你們:「菜也是眾生,肉也是眾生,既然不可以吃肉,怎麼可以吃菜呢?既然可以吃菜,怎麼又不可以吃肉呢?」你可以這樣答覆他:「這分有情無情。這個菜是無情,它就只有知覺,但是沒有情,這就談不到是眾生。必須要吃了它,它才能變有情。經過人這個機器鍛練一下,它這個性才會歸於有情。」你懂不懂這個道理?經過科學的化驗,人就是個科學的機器,要把它好像鍛鍊原子、分子那樣,把它又收回來,它才會變為有情。你可以對問這個問題的人說:「你知道它是眾生,那麼你不願意吃也可以,不一定要勉強你!」看看他怎麼樣。 *  *  *  *

復次,增長鳩槃茶王,得滅一切怨害力解脫門。

「復次」:就是再說一說。「增長鳩槃茶王」:這是南方的增長天王,他就管鳩槃茶鬼,所以叫 鳩槃茶王。這個鳩槃茶,以前講過很多次,不知道你們各位還記得不記得?鳩槃茶鬼有很多很多的,又叫甕鬼;他也沒有頭也沒有腳,就像個冬瓜的樣子,所以又叫冬瓜鬼。有人見過這種鬼,為什麼呢?就因為這個人有一股陰氣,陰氣盛陽氣衰,所以就遇著這種的鬼。這種的鬼得有個天王管著,如果沒有一個天王來管著,他就更橫行,更不守規矩了;幸虧有這位增長天王來管理他們,令他們不敢不守規矩。「得滅一切怨害力解脫門」:怨,就是怨恨;害,就是傷害。因為有怨恨,所以就傷害;這一位王得到能消滅這一切怨害的這種解脫門,令怨恨沒有了,傷害也息滅了。

龍主鳩槃茶王,得修習無邊行門海解脫門。

「龍主鳩槃茶王」:這一位鳩槃茶王叫龍主。「得修習無邊行門海解脫門」:他能修習所有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他都修習,因為法門多,所以就好像大海一樣。他得到修習無邊行門海這種的解脫門。

莊嚴幢鳩槃茶王,得知一切眾生心所樂解脫門。

「莊嚴幢鳩槃茶王」:這位鳩槃茶王,名字叫莊嚴幢。他能莊嚴諸佛國土、莊嚴道場、莊嚴十方的淨土,所以叫莊嚴幢鳩槃茶王。「知一切眾生心所樂解脫門」:他得到能了知所有眾生心裏所歡喜的是什麼,而恆順眾生,為眾生說法的這種解脫門。

饒益行鳩槃茶王,得普成就清淨大光明所作業解脫門。

「饒益行鳩槃茶王」:饒益就是利益,對眾生有利益、有好處。饒益行,就是幫助一切眾生修行這種的行門;這位鳩槃茶王就叫這個名字。「得普成就清淨大光明所作業解脫門」:普成就,就是不選擇,所有的眾生他都幫助,普遍饒益一切眾生,普遍成就一切眾生。成就什麼呢?成就一切眾生清淨大光明所作業。清淨,就是沒有染污法;大光明,得到般若的大光明藏;所作業,就是所做的一切善業都會成就。這一位鳩槃茶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可怖畏鳩槃茶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安穩無畏道解脫門。

「可怖畏鳩槃茶王」:鳩槃茶是可怖畏的,鳩槃茶王就更可怖畏了;一切眾生見到這位鳩槃茶王,都會戰戰兢兢的,非常地恐懼,所以他叫可怖畏鳩槃茶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安穩無畏道解脫門」:可是這一位鳩槃茶王的相貌雖然是可怖畏的樣子,但他的心地是慈悲的,願意幫助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安穩。開示,就是眾生不明白的,他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令眾生明白。眾生怖畏他,他就開示,令一切眾生得到安穩,就沒有恐怖了。無畏道,儒教裏邊說君子有三畏,有三種害怕的事。畏什麼呢?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畏,就是小心。對於天的命令要很小心,見著大人也要很小心地恭敬,聖人所說的話也必須要很小心地聽從。

人有很多種的恐懼、怖畏。譬若你見著老虎,嚇得腳都軟了,邁不動步了,因為老虎會吃人的;你見到豺狼或者毒蛇,也都會有這種的感覺,有怖畏心。為什麼會有這種怖畏心?就因為你放不下,放不下你這個生命;如果你不怕死,就什麼都不怕了,無所恐懼了。這一位鳩槃茶王會給眾生無畏施,無畏施是布施之一;布施有財施、法施,有無畏施。這一位鳩槃茶王常以無畏施於眾生,也就是像觀音菩薩似的,令眾生無所恐懼。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妙莊嚴鳩槃茶王,得消竭一切眾生愛欲海解脫門。

「妙莊嚴鳩槃茶王」:這一位鳩槃茶王的名字叫妙莊嚴。「得消竭一切眾生愛欲海解脫門」:消,就是消滅了;竭,就是乾枯了。把什麼消滅,把什麼乾枯了呢?把一切眾生的愛乾枯了,把一切眾生的欲乾枯了。眾生由於一念的無明,就墮落了──無明,就是無所明了,什麼也不明。什麼也不明白這個時候呀,就胡作非為,就不守規矩,不守規矩就生出一個欲愛的心。欲,就是想自己得到;愛,生出一種愛心來了。這種情愛和私欲,就好像大海那麼大,所以叫愛欲海;這一位鳩槃茶王,能把眾生這個愛欲海給乾枯、消滅了。沒有愛欲海,就得到清淨的法身;得到清淨法身,就得到解脫門了。

高峰慧鳩槃茶王,得普現諸趣光明雲解脫門。

「高峰慧鳩槃茶王」:這一位鳩槃茶王就叫高峰慧。他的智慧非常的高超,所以得這一個名稱。「得普現諸趣光明雲解脫門」:在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在所有六趣裏邊,他都能普現光明雲;這一切諸趣都有黑暗,他普現這個光明雲,就令眾生都得到光明的照耀,開大智慧。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勇健臂鳩槃茶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

「勇健臂鳩槃茶王」:這一位鳩槃茶王非常的勇猛,善於鬥爭。健是,健康。他的臂膀猶如鋼鐵那麼堅固,你就用刀砍也砍不動;所以他能折伏鳩槃茶鬼,做了鳩槃茶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他得到光明遍照,令一切重如山岳的罪障都消除了的這種解脫門。我們的業障沒有形相,假如有形相的話,這個虛空早就被我們的業障漲爆、漲破了,虛空都沒有辦法裝這麼多的業障;幸虧它沒有形相,所以這個虛空到現在還沒有破、沒有爆裂。

這個業障重如須瀰山。為什麼我們的道心不堅固、修行心不長遠?就因為有這種障;這個障,就障著我們不能修道,修道的心也不堅固、也不長遠。障有三種,有業障、報障、煩惱障。業障,就是所造的業;你所造的惡業,就會遮障著你的智慧。所以歸依那時候不說「造諸惡業,障蔽心源,不堪納受」?你造的諸惡業把心源障住,不堪納受,這就是業障。報障,是前生所造的業,今生要受這個果報。煩惱障──我們修道的人,人人都要注意這一點。注意什麼呢?注意不要有那麼多的煩惱,不要有那麼大的無明,什麼事情都不要發脾氣、生煩惱。修道最要緊,也是最見不得人的事情,就是有煩惱、有無明。你不要誰對你不好,你就發脾氣,這是最醜陋、最沒有出息的一件事;你一發脾氣呀,那你什麼修行都沒有了!

這修行,就要忍人所不能忍的,讓人所不能讓的。你專門學著不忍、學著不讓,做工作就躲在後邊,吃東西就跑到前邊;誰講一句不對的話,你就發了脾氣,生了無明煩惱了,這都是最沒有價值的一種行為。有修行、有道德的人,他不會真發脾氣的。你假若有道德,你就是發脾氣,人也覺得很好受;你沒有道德,你就想發脾氣,那是不行的啊!但你也不要以為:「我現在有了道德了,我要對人發脾氣了。」那也不行。你想對人發脾氣,那正是你自己的愚癡。對任何人都不可以發脾氣,不要說師兄弟之間,就是對比自己晚一輩、兩輩的人,甚至比低下的人,也不可以發脾氣;不可以用這種的煩惱、無明去打擊人。你們誰以後要觀察一個人,若看這個人真正沒有火氣、沒有煩惱、沒有無明了、沒有煩惱障了,這個人是有點辦法了。你不要看他有什麼學問、有什麼智慧或者有什麼辯才;他若還有無明在,常常對人發脾氣,那就不問可知,他是一點功夫也沒有。不但沒有功夫,很快就會墮地獄了;因為他那個因,就是從地獄那兒來的。你們各位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你若真想修道,無論誰對你怎麼樣不好,你都不可以發脾氣,不可以Too much anger (有很大的怒氣),這是最要緊、最要緊的!我天天耳提面命,叫你們不要發脾氣,你們還一定要發脾氣,一定要叫這個老虎跑出來,這是很可憐的。無論你修行多久,你若不能忍耐,不能有忍辱波羅,那是沒有用的;你再有功德,但因為你不能忍,就又都給賣出了、沒有了。所以我特別的提醒你們,無論那一個人,都應該修這個忍辱的法門,不應該天天發脾氣。這是要緊、要緊的,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這個障又有一種說法,說有兩種障,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方才講的這個發脾氣,就是個煩惱障。你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不得到解脫門呢?就因為有這個煩惱障的關係;所以有這個煩惱障,是不容易開悟的。你本來將要開悟了,但一生煩惱,又把這個開悟的門給關上了。什麼叫所知障呢?就是總覺得自己比旁人知道得多,自己所做的事情比旁人都對,覺得自己的英文、中文、法文都很好,西班牙文更不錯;總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多了,這就叫所知障。不論煩惱障或所知障,都像山那麼重,障蔽著你開悟的道路,所以就不能得到解脫門。這一位鳩槃茶王能普放光明,滅這種如山的重障,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我們現在聽到這個法,就應該迴光反照;一定要把脾氣去了,不要再讓它存在了,不然就得不到解脫門了。

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得開示不退轉大悲藏解說門。

「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無邊淨華眼是這位鳩槃茶的名字。「得開示不退轉大悲藏解說門」:他得到開示一切眾生,用什麼法門就可以得到不退轉,入大悲藏的這種解脫門。大悲藏就是大悲心;大悲心,就是普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所以叫大悲藏。這一位鳩槃茶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  *  *  * 金山寺最近來了兩位居士,是果逸的弟弟和妹妹。這一次他們兩位來,我看是比前一次來誠心得多了,所以我也很歡喜的。(問果逸) 你的爸爸媽媽什麼時候來?(果逸答:「禮拜四。」)禮拜四他爸爸媽媽也要來。這個果毅是有一點誠心,所以感動得弟弟也信佛了,妹妹也信佛了,爸爸媽媽也常常來看他,到這兒也信佛了,他媽媽又皈依了。如果他沒有一點真正的行持,就不會有這樣情形的。所以他妹妹覺得師父非常好,弟弟覺得師父也很好,回去總想要再來,總想要再來。如果他自己不好的話,他弟弟也不會信師父,妹妹也不會信,媽媽更不會信了。由這一點就知道一個人的修行。

好像果佑,他的弟弟跑了,媽媽爸爸也不來,你看看這是什麼情形?這就因為他自己行得不真,所以家裏人大都沒有人相信。這不單單是說他們這兩個人,你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好像有的爸爸媽媽給兒子錢用就可以,若說是要給廟上用,就一塊錢也不可以。這是為什麼呢?就因為你這個做兒子的沒有真正的修行,沒有真正的感應,所以令爸爸媽媽都不相信。這是絕對的一種道理!你不要自己不知懺悔,還說:「我爸爸說給我錢用可以,給廟上錢就不可以!」你自己還不迴光反照,他為什麼會這樣子?

禮拜天又有一位居士(黄果君)要來。這位居士以前是個小居士,現在變成一個大居士了!這小居士十二歲那時候就皈依我,皈依我之後,每個禮拜天不上課,他一定要叫他媽媽帶著來見師父;如果他媽媽不帶他來見師父,他就在家裏哭一天。本來他不怎麼樣歡喜哭,但是他為了要見師父,可以在家裏哭一天;所以他媽媽就一定要帶著他到我這兒來見我。以後讀書,中午就在我那兒吃飯;每一天必須要見見師父,不見著師父他就一定要大哭一場。那麼現在他在非洲,明天晚間大約十點四十五分到三藩市來,這個禮拜天大約會來和大家見面。這一位居士如果不皈依三寶,一定就會去做土匪去;歸依三寶後,就沒有去做土匪了。

方才我叫果君對各位講幾句話,他本來說不會講。我說:「不會講也不能不講,你不能不代表香港,或以前這班的皈依弟子。如果你不講,他們會覺得以前的這些皈依弟子都是啞吧!」他不願意做啞,所以就和大家講一講了。那麼不管講得對不對,你們大家共同來研究,是道則進,非道則退。果毅有一年對我講,說他在這兒兩年啦,也沒有什麼成就。你看這個二十二年了,也沒有什麼成就,比較你怎麼樣呢?有人有什麼意見要提出來講沒有?這個是大家默然,不是想默擯這個果君吧?這大概不是,是沒有人敢說話。你們想說話的,也不知道說得對不對,所以就不說話,這是一個最妙的。我還告訴你們一個消息,這位果君本來是想要出家來的,但是他看一看,說:「美國那麼多的老番都沒有出家呢!我要等著他們。」所以他等你們到現在,他叫你們先出家,他自己不出家。他說不是這個樣子!不管是不是,我現在跟你們講經了。 *  *  *  *

廣大面鳩槃茶王,得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

「廣大面鳩槃茶王」:這位鳩槃茶王的名字叫廣大面。是不是他的面很廣很大,比身體還要大呢?是個大腦袋、小身子或者短腿,是不是這樣子呢?不是的。這不是說他的臉面廣大,而是說他所管的面積大,那一個鳩槃茶不守規矩他都知道,所以叫廣大面。鳩槃茶王管鳩槃茶鬼,他管的很多。「得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他得到一種解脫門,叫什麼呢?叫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他能普遍地現到法界諸趣裏邊。流轉身,就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輪迴不已,流轉無端斷,沒有個頭。從人道流到餓鬼,從餓鬼又流轉到天上,來回這麼流轉。他得到的這種的法,能教化在諸趣流轉的眾生,令這一類的眾生也都能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爾時,增長鳩槃茶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鳩槃茶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增長鳩槃茶王,承佛威力」:這位增長鳩槃茶王承仗著諸佛的大威神力。「普觀一切鳩槃茶眾,而說頌言」:普遍地觀察這一切的鳩槃茶眾,說出一些偈頌來。

成就忍力世導師 為物修行無量劫 永離世間憍慢惑 是故其身最嚴淨

無論出家人,在家人,聽法是要行法,聽法不行法就莫如不聽。你不聽法能行法,這也等於聽法。「成就忍力世導師」:在這一句偈文上,我們各人就應該迴光返照一下,佛是成就忍力世導師,我們有沒有成就呢?我們成就忍力還是暴力了呢?成就忍力,就有機會做世導師。你若成就不忍力,成就這個暴力;就是專用權力、地位去壓迫人,令人口裏雖然說服,心裏不服。就好像我這個做師父的,你們這些徒弟若不服師父,反對師父;正是我的善知識,正是成就我這個忍辱力的,看這個做師父的能不能忍徒弟的罵。所以你們那一個能反對師父、能對師父不客氣的,這都是好徒弟,都是我的善知識;不反對師父的,這不是好徒弟。你懂不懂呀?對,那你真是好徒弟了,你是第一個反對師父的。是不是呀?你這個頭的油不應該那麼多,要少一點。所以你們那一個若跟著反對師父的這個人學呀,那是我的好徒弟;誰不反對我,無論我說一句什麼話,就馬上回答「yes,yes,yes,依教奉行,依教奉行。」那就叫壞徒弟。我現在就告訴你們,這好徒弟好到什麼樣子呢?好到頭上到腳底下那個皮都破了;不好的徒弟呢?腳底下到頭頂上的皮都還沒有破。這皮怎麼破的呢?就因為磨擦得太多了!機器上要澆上一點油,它才Work (工作);如果油澆得太少,磨得又太多,機器就會磨壞了。人這個機器如果磨擦得太多,也會壞了,就因為Work太多了;所以小心把頭皮都磨破了,多擦上一點油。但多擦油也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現在這個油價也都貴了,百物都通貨膨漲;擦多了,也是個賠本生意。

「為物修行無量劫」:什麼叫物?物就是怪物,很怪的怪物。什麼怪物呀?就是你這個怪物,也就是他那個怪物。那是什麼呢?就是人,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怪物。你想一想,他怪不怪?又會睡覺,又會吃飯,又會穿衣服,又會佔便宜,又會不吃虧,又會利己不願意利他;你說這不是怪物是什麼?佛就為著這種怪物來修行,叫他不怪。修行幹什麼?要把這個怪物度得不怪了。佛看一切眾生都像他的子女一樣;所以他一定要修行,開了悟有了大神通,得到徹底了生死這個法門了;然後用這個法門來教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也都得到這種了生脫死的法門。但是了生脫死這種的法門不容易明白,佛為了要明白這種的法門,所以在無量劫、無量劫以前就不避眾苦,不怕萬難地修行種種的苦行,為的就是要救這些可憐的怪物離苦得樂。

「永離世間憍慢惑」:令一切眾生永遠地離開世間的憍慢惑。你們學佛法學了那麼久,還那麼憍、那麼慢!不要說旁的,有一個比丘對比丘尼就驕傲得不得了,說:「你比丘尼要行八敬法,不行八敬法,我就對你不客氣!」你看這不是個憍是什麼?「你比丘尼不是個人,我不願意和比丘尼講話!」這就是個慢。慢,就是沒有一點禮貌;就像那個獦獠一樣,就像沒有知識的野蠻人那麼驕慢。但是野蠻人把驕傲去了,也就成祖師了;你這本來是祖師,因為有驕傲,所以就連野蠻人都不如了!

「是故其身最嚴淨」:因為沒有憍慢,沒有染污的思想了,所以佛的這個身體最莊嚴、最清淨,有妙好的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誰看見佛,誰都目不暫捨。好像你們美國人哪,一看見人,眼睛就入了定了,轉都不會轉了。

佛昔普修諸行海 教化十方無量眾 種種方便利群生 此解脫門龍主得

「佛昔普修諸行海」:佛在無量劫以前,普修種種的法門,又修種種的行門──就是:有這種法,他就要去修行、去實行去。六度萬行就叫諸行門,這諸行門他不是在一生修的。譬如今生修布施,就儘量去實行布施波羅密;來生修持戒波羅密,再來生又修忍辱波羅密,再來生又修精進波羅密,再來生修禪定波羅密,再一生又修智慧波羅密。雖然說一生裏頭專修一種的度,但這是以一種的度作為主題,又兼著修其他的行門。就好像我們金山寺是以翻譯經典為主,但是我們也要學種種的語言,又要修種種的法門,這也就是普遍來修行諸行海。為什麼叫行海呢?因為這六度萬行所行的法門太多了,所以叫海;海,就有無窮無盡的意思。

「教化十方無量眾」:佛普修諸行海修成功了,然後再用這種種的法門來教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也都跟著這條路,去普修諸行海。「種種方便利群生」:佛是用種種方便法門來利益一切的群生,佛一舉一動都是為眾生而修;所以修行成道業了,就用種種的方便、種種的教化來利益眾生,令眾生都得到好處。「此解脫門龍主得」:這種的解脫門,是龍主鳩槃茶王他所得到的。

佛以大智救眾生 莫不明了知心性 種種自在而調伏 嚴幢見此生歡喜

「佛以大智救眾生」:佛叫大圓滿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所以他能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救護一切眾生。這個眾生應該以什麼身得度,佛就現什麼身來對他說法;眾生應該以什麼法門得度,佛就為眾生說什麼法門。所謂「觀機逗教,因人說法」。因為眾生的根性不一樣,對不同的眾生所用的法門也就不相同;必須要有大智慧,才能救護眾生。誰能知道這種的機、這種的法呢?只有佛。所以說佛是以大智來救護一切眾生,令眾生都得度。「莫不明了知其心」:佛知道眾生的心,所以說:「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既然悉知悉見,就知道什麼眾生是什麼根性,就用什麼法門來教化他。

「種種自在而調伏」:自在,也就是有種種的神通。佛有種種的神通,而調伏眾生。本來這個眾生很剛強的,佛就說忍辱的法門,把他說得也有忍辱的力量了。本來這個眾生很堅貪的,他就給他說布施的法門,令他把這個慳貪就捨去了。有的眾生很散亂的,不要說持戒,就連規矩他都不守;對這種的眾生,佛就給說戒律,令他循規蹈矩,知道把一切的惡法都去了,修一切善法,諸惡不作,諸善奉行了。有的眾生脾氣很大,無明火老虎神非常的大,佛就給他說忍辱的法門,令這一類的眾生能忍辱。乃至精進、禪定、般若,都是這樣的。應該以那一種的方法得度,佛就用那種的方法、那種的神通、那種的妙用去調伏他,令他改過自新。「嚴幢見此生歡喜」:這為嚴幢鳩槃茶王明白這個法門,得到這種三昧解脫門,所以見此就生歡喜。

神通應現如光影 法輪真實同虛空 如是處世無央劫 此饒益王之所證

「神通應現如光影」:佛的神通是應機普現,佛的智慧是普照眾生。因為佛有智慧,所以他知道怎麼樣用神通;因為有神通,就可以幫助這個智慧,隨類影現,教化眾生。這種隨類影現,就好像光照影一樣;這光一照,就把那個影照沒有了。眾生的業障就像影,佛的神通智慧就好像光似的。眾生的業障又好像冰,佛的神通智慧光就好像太陽似的,一照就把冰照化了;照化,就返本還原了。眾生雖然有業障,經過佛的智慧光一照,業障也就會消了。意思就是說,你雖然有業障,但若能依照佛法來修行,業障也會消除的。

「法輪真實同虛空」:法輪就是轉大法輪,法輪常轉。這轉法輪雖然是真實的,但你也不要執著;不要執著有法輪可轉,有眾生可度。你若一執著,又變成一種法執了。所以法輪雖然是真實的,但也同虛空一樣;虛空是了不可得,你在虛空裏找不出來什麼,佛轉法輪也和虛空一樣的。「如是處世無央劫」:佛所行所作,都無所執著;就這樣子在這個世界上來處理這個世界,教化眾生。無央劫,無央就是無數。在無數無邊那麼多的大劫裏,在這個世界上,做夢中的佛事,水月的道場,無所執著。「此饒益王之所知」:這種的境界,是饒益鳩槃茶王所明白、所證得的境界。

眾生癡翳常蒙惑 佛光照現安隱道 為作救護令除苦 可畏能觀此法門。

「眾生癡翳常蒙惑」:眾生為什麼做的眾生?就因為一念的無明。這一念的無明、不覺,所以就墮落成了眾生了。眾生雖然不覺,可是還具足本有的佛性;只是因為一個不覺,就障蔽住了。不覺是什麼呢?就是愚癡。這個愚癡,就好像眼睛裏邊生出翳子一樣,看東西就看不清楚;看不清楚了,所以就做一些個糊塗顛倒的事。因為糊塗顛倒,這就生了很多的疑惑;疑惑什麼呢?疑惑佛、疑惑法、疑惑僧。疑佛,他就不信佛;疑法,他就不學法;疑僧,他就不敬僧。對於三寶不信、不學、不敬,所就叫常蒙惑。

「佛光照現安隱道」:這個「隱」本來是個「穩」字,就是平安的意思。安穩道,就是沒有一切的災難,沒有一切的危險。怎麼樣沒有災難了呢?就是佛光照著,把災難給照沒有了。「為作救護離諸苦」:佛為眾生的慈父、眾生的導師,為救護眾生而工作;也就是眾生的一個護士,護持眾生的。令一切眾生除苦,苦除了,就得到樂了。「可畏能觀此法門」:可怖畏鳩槃茶王能明白這種的法門,所以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  *  *  * 他(鳥窠禪師)和女人斷絕關係了!斷絕關係,就不能往女人的肚子裏跑了。你怕不怕?若證果了,不往女人肚裏跑,那沒有什麼關係的;但他這一生還不能證果,一定要來生才可以證果,成就道業。他沒有了受生之緣,還不能證果,那不就完了?於是乎觀世音菩薩就化現一個女人,到那兒就和他接吻。這一接吻的時候,他就發起脾氣來,拿個刀來把自己的嘴割去了;嘴割去了,他也就死了。有女人和他接吻,因為這樣的因緣,他就去受生,就又有來生了;他不是到女人的肚裏頭去受生,而是在鳥窩裏生出來的,所以叫鳥窠禪師。他這一生修行就證果了。如果你要遇到這個因緣,也應該把嘴割了去。敢不敢?我就說你是不敢! *  *  *  *

欲海漂淪具眾苦 智光普照滅無餘 既除苦已為說法 此妙莊嚴之所悟

「欲海漂淪具眾苦」:欲海就是我們人人所具有的一種欲念,這欲念猶如大海一樣。有的人有領袖欲,就是願意做Leader (領袖),也就是要做第一;好像總統、省長、市長等,這都是領袖。有的人想儘方法,用盡了錢,就想去做這個,用了很多錢;等到做這個的時候,就想把錢拿回來。怎麼拿呢?就要貪污了!有的就有富有的欲,就願意發財,或者做生意,或者種田,或者做其他的事情;無論做什麼,都想要發財,這是發財的欲。這兩種一個富,一個貴,就是富貴的欲。有的人又有名譽的欲,專門想要得一個好名譽。人家若說他一句不好的話,他就受不了,好像吃黃蓮那麼苦;若說他好話呢,他就像吃糖那麼甜。有的人又有想住好房子的欲、穿好衣服的欲、買一對好鞋的欲;總而言之,大的小的都是欲!有的男的就想找一個女朋友,這是男女的欲;女的就想找一個男朋友,這也是男女的欲。這種欲是最不容易斷的,所以就迷迷糊糊在這個欲海裏頭漂來漂去;從此漂到彼,從彼又漂到此。從生死的此岸,就漂到煩惱的中流,但是很不容易到這個涅槃的彼岸;這麼漂來漂去漂,時間一久就該淪了。怎麼個淪法呢?就淪落漂不起來了,就沉到海底去了。

具眾苦,就是言其從天道淪落到人道來,人道又淪落到阿修羅道,阿修業道又淪落到畜生道,畜生道又淪落到餓鬼道,餓鬼道再淪落到地獄道;這麼一天比一天就淪落得深,一天比一天漂得遠。離什麼遠了呢?離佛法遠了。離什麼深了呢?離本來那個佛性深了。具,是具足、具備了。具備什麼呢?具備眾苦,在欲海漂淪就具眾苦。苦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又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是總起來說,若是細分折起來,那就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苦。

「智光普照滅無餘」:佛有智慧光明,這智慧光明能普照諸惡趣中,把這些眾苦都給消滅了。「既出苦已為說法」:把這些眾苦除去了,佛又給這一類的眾生說法,來教化眾生,令眾生返迷歸覺,離苦得樂。「此妙莊嚴之所悟」:這種境界,就是妙莊嚴鳩槃茶王所明白的解脫門。

佛身普應無不見,種種方便化群生,音如雷震雨法雨,如是法門高慧入。

「佛身普應無不見」:所謂「佛如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佛就像虛空中清涼的月亮似的,常常在這個畢竟空裏邊來遊玩;那一個眾生心裏的水清淨了,佛的這個清涼月就照到他的這個菩提心裏頭來了。這也就是「佛身普映」,又好像「千潭有水千潭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一個月亮能普現在一切水中,也就是普現到眾生的心裏頭。一切水裏邊的這個月亮,都是在虛空裏的那個月亮的所攝受的,都是從那一個月亮現出來的。月亮高掛在空中,這一個眾生就說月亮正照著他,那一個眾生也說月亮正照著他,互相爭論;你說照著你,他說照著他,我就說照著我。月亮就說:「你們不要打架了,我是普遍照,誰都照,不偏不倚的。」這就叫普映。無不見,沒有看不見的,也就是誰都能看見;就像沒有人看不見月亮一樣,眾生沒有不見佛身的。

「種種方便化群生」:佛不只用一個方便法門,是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因人施教,應病予藥。譬如見到小孩子,就說:「你好好讀書認字,就能學習念經、誦咒。」這個小孩一聽,讀書認字就會誦經持咒;這不錯,於是乎就讀書了。教他讀書的目的,就是要他誦經、持咒,這是個方便法。由這一種方便法門,你就可以知道,所有種種的方便法門,都是佛以大慈悲心所設的權巧方便,來教化一切眾生的。「音如雷震雨法雨」:佛的音聲就好像雷震動似的,雷一震動,一切的眾生都聽見了。雨法雨,又在虛空雨這個法雨,就是給眾生說法。「如是法門高慧入」:這種的法門,就是高慧鳩槃茶王所入的解脫門。

清淨光明不唐發 若遇必令消重障 演佛功德無有邊 勇臂能明此深理

「清淨光明不唐發」:這清淨光明就是佛的光明,也就是智慧的光明。不唐發,就是不虛發;不發則已,一發一定就有一種作用、一種功能。什麼作用、功能呢?下邊這句就說明了。「若遇必令消重障」:假使你遇著這個清淨光明,佛的光一照你,再重的業障都能消除了、沒有了。什麼叫眾障呢?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些不通懺悔的重罪。佛光一照,你再重的障也都會消了。那個障就譬如冰山,佛的光就好像太陽光;太陽光一照,冰山就會化了,所以重障必令能消除。「演佛功德無有邊」:你若要詳詳細細地來演說佛的功德,那是沒有邊際的,沒有一個數量可以說得完的。「勇臂能明此深理」:這為勇健臂鳩槃茶王就得到這種深奧的妙理,他明白、了悟了。

這部《華嚴經》,看起來好像很重複似的,每一類都說十個王,然後又說十首偈頌,不厭其煩的這麼說;這就是《華嚴經》的道理,重重無盡,說也說不完的。每一個王又分別管著他同類的鳩槃茶、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等天龍八部;各有所司,各有所管。我們現在翻譯經典,也要和這一樣;不要怕煩,也不要怕多加上幾個人的名字。加多幾個,各有各的力量;就好像不是只有一個鳩槃茶王,也不是只有一個乾闥婆王,都有十個。我們翻譯經典翻譯的人,最少最少也都要有十個;要依照華嚴的這種境界,做出來才會好的。所以以後我們印經典,最少要有十個人,這是很要緊的;你們各位以後誰有夠十個人了,這就成功了。   為欲安樂諸眾生 修習大悲無量劫 種種方便除眾苦 如是淨華之所見

「為欲安樂諸眾生」:一切眾生在這個憂悲苦惱裏邊迷得太深了,不想出離這一切的苦,所以時時刻刻都有一些個憂悲苦惱;無論那一個人都有他的苦惱,做皇帝的有做皇帝的苦惱,做總統的有做總統的苦惱,無論你做什麼都有苦惱。每一個家庭裏頭也都有很多的電影看,有很多的戲做;甚至於每一個人,自己對自己都有很多的煩惱。佛想令一切眾生把這些煩惱都除去,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安樂。「修習大悲無量劫」:佛寧可自己受苦,也想要令眾生得到快樂;所以他就修習種種的苦行,修習大悲法,養成自己的大悲心。他不是一天、兩天修這個大悲的行門,是從無量劫到現在都條習無量的大悲行門。「種種方便除眾苦」:他修成了大悲的法門了,就用種種的方便法、種種的權法,來除去眾生的苦惱;讓眾生離苦得樂,得到安樂。「如是淨華之所見」:像這種的法門,就是淨華鳩槃茶王所明了、所知道的。

神通自在不思議 其身普現遍十方 而於一切無來去 此廣面王心所了

「神通自在不思議」:佛的神通是無量無邊的,他的自在神力也是無量無邊的。神通是由很自然的一種智慧所成就的,自在是由定力所成就的。所以你有真正的智慧,就會有神通;你有真正的定,就能得到自在;若沒有定力,就不會得到自在。不思議,佛的神通或自在都是妙不可言的;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其身普現遍十方」:因為佛神通自在的神力不可思議,所以佛的這個身才能普遍地現到十方世界去。

「而於一切無來去」:佛雖然現於十方世界,但他也沒有到十方去,也沒有到這一方來。他是無來無去,一能現多,多能現一,一多互相無礙;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所以《金剛經》上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像我們人,到了彼處,此處就沒有了;在此處,彼處就沒有了。佛神通自在的妙用,是「不動道場,周遍法界」。他就在這個道場,可是普遍十方世界又普遍都有佛現身;不但十方世界中有佛,就是十方世界所有的眾生,也都能見佛、聞法。「此廣面王心所了」:這種境界,是廣面鳩槃茶王心裏所明了的解脫法門。

復次,毘樓博叉龍王,得消滅一切諸龍趣熾然苦解說門。

我先跟你們講一講,龍怎麼樣就做了龍,虎怎麼樣就做了虎。這個龍就瞋心重,脾氣很大的,無論什麼事情他都發火。他修行很用功,勇猛精進不怕苦、不怕難地去精進;可是他就不守戒律,所謂「乘極戒緩」。他這個大乘法修得很快,但持戒他就很慢的,就是不注意這個戒律;好像有人說不需要戒律,持戒很不自然的,他就不把戒律看重了。因為他乘極,所以他就得到神通;因為他戒緩,所以就墮落成畜生的身。他雖然是畜生身,但是他有神通,能自大化小,自小化大,自有化無,自無化有,飛騰變化不可思議。可是他有四種苦:

一、 金翅所食苦。這個金翅鳥專門吃龍,除非他不現出來,他一現出來,金翅鳥就飛來像吞麵條似的把他給吃了。這金翅鳥就是離得十萬八千里,龍一出來,牠也能看見;一看見,即刻就飛來把他吃了。這個龍一看見金翅鳥,什麼神通都沒有了;就在那兒老老實實的不會動彈了,就給金翅鳥吃了。為什麼呢?因為金翅鳥就是降龍的,能把他降伏住;所以龍一看金翅鳥就老實了,就像喝醉酒似的,躺在那兒什麼都不知道了。你看,他雖然有神通,但一見到金翅鳥就完了。

二、 行婬現本身苦。這個龍和龍若是有性行為的時候,他就不是龍那個樣子了;是什麼呢?是一條蛇的樣子。他本來是條龍,金齒、金鱗;但一行婬欲的時候,就像蛇的樣子,就便成一條蟲子了。

三、 鱗甲細蟲苦。龍的每一個鱗裏邊,都有很多小蟲子在那兒咬他;咬得他混身非常癢,很不好受,幾幾乎受不了了。

四、 熱沙炙身苦。受不了怎麼辦呢?他就要找地方來摩擦、摩擦他這個身體;好像我們人身上癢了,就要用東西來抓抓一樣。龍自己的爪子夠不著全身,又癢得太厲害了;所以他就從水裏跑出來,跑到沙灘上去摩擦他那個鱗。這沙子被太陽晒得非常之熱,他跑到那兒一擦,就被沙子燙得好像火燒那麼痛。

所以你看他雖然有神通,但他還有這四種的苦惱,這四種的苦惱就夠他受了!你不要說:「做龍可以騰空駕雲,在空中飛行變化,要到虛空隨時就去。不像我們坐飛機還得要買一張飛機票,才能在空中飛行。」其實做龍是很不自在的。

「毘樓博叉龍王,得消滅一切諸龍趣熾然苦解說門」:龍也有很多種類,很多種類,就有很多種苦,所以就熾燃苦。火著得很旺的樣子叫熾燃。這位毘樓博叉龍王,得到了消滅一切不同種類的龍所有熾然苦的這種解脫門。

娑竭羅龍王,得一念中轉自龍形,示現無量眾生身解脫門。

「娑竭羅龍王」:這位龍王是鹹海裏的龍王。「得一念中轉自龍形,示現無量眾生身解脫門」:他得到就在一念之間,就能把他這個龍的形相轉了;轉,就是從此轉彼。轉成什麼呢?他能轉變示現成所有眾生的身體;所有眾生有什麼身,他就會現什麼身。有飛的眾生,他就現飛的眾生的身形;有在水裏潛伏的眾生,他就現潛伏眾生的身形;有胎形的眾生,他就現胎形眾生的身形;有卵形的眾生,他就現卵形眾生的身形,來教化一切眾生。他得到示現眾生身的這種解脫門。

雲音幢龍王,得於一切諸有趣中,以清淨音說佛無邊名號海解說門。

「雲音幢龍王」:這一位龍王的聲音好像一個寶幢似的。「得於一切諸有趣中,以清淨音說佛無邊名號海解說門」:他在一切有情的諸有趣裏邊。諸有就是三界二十五有。天道、人道、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總共來是六道,分開來就是二十五有;又可以說是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這都叫諸有趣中。他在這個三界裏邊,用清淨的聲音來說法。我們的聲音也很要緊的,你的聲音若是響亮、清淨,說出來的法,人人也都歡喜聽;你的聲音若不清淨,你就是說得很好的法,人也都不歡喜聽。清淨音就如奏音樂一樣,令一切人都聽得如醉如迷,把什麼妄想都忘了。名號海,每一位佛都有一萬個名號,一萬個佛就有萬萬個名號,所以叫名號海。這無邊的佛的名號海,每一個名號他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他得到這種演說諸佛名號海的解脫門。

最初每一位佛都有一萬個名號,以後因為眾生根性陋劣,記不住那麼多的名字,就改成一千個名號。一千個名號眾生還是記不住,所以又改成一百個名號。一百個名號還是很多,還記不清楚;因為眾生的記憶力壞了,連一百個佛的名號也記不住,所以以後就改成十個名號。這十個名號是:如來,應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改成十個名號,人人就容易記了。

焰口龍王,得普現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

「焰口龍王」:這位龍王口裏能噴火,他一噴火,就把山都會燒化了,所以叫焰口龍王。「得普現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他得到普遍現出十方諸佛世界,成就差別的這種解脫法門。每一位佛的世界與其他佛的世界都不同,好像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所建立的世界,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兒弘揚佛法,建立這個世界。因為所有佛建立的世界,各有各的不同,所以說「建立差別」。或者有的建立的時間長一點,有的建立的時間短一點;或者有的建立的世界莊嚴一點,有的不那麼莊嚴。這都是十方諸佛對著眾生機來示現這世界,來救這一類的眾生。這一位龍王就得到這一種的解脫門。

焰眼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

「焰眼龍王」:這一位龍王的神通,從眼睛能放出火光,所以叫焰眼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瞋,就瞋恚;就是有一種無明、煩惱,也是有一種脾氣。脾氣非常大,瞋恨心非常重,把慈悲給遮蓋住了,這叫瞋蓋。癡,就是愚癡;愚癡就會把智慧給遮蓋住了,所以叫瞋癡蓋纏。纏,就是被瞋癡蓋給綁住了;綁住了,就得不到自由。眾生的這個瞋、癡蓋纏障礙修道,佛就發大慈悲,令一切眾生這個瞋蓋、癡蓋的纏都除滅了,貪蓋也除滅了。把貪瞋癡三毒都消滅了,戒定慧三無漏學就可以修成了。這一位焰眼龍王得到這種解脫門。

雲幢龍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大喜樂福德海解脫門。

「雲幢龍王」:這一位龍王叫雲幢龍王,這是他的名字。他得到這種解脫門是什麼呢?「得開示一切眾生大喜樂福德海解脫門」:開示,就是眾生不明白,聽他一開示就明白了。眾生有一種愚癡的障礙,得到他一開示,愚癡的障礙也沒有了,就皆大歡喜,生大喜樂。為什麼生大喜樂了呢?因為他得到福、得到智慧了,所以就生大喜樂了。一生大喜樂,福德就更增加,就猶如大海一樣。一位雲幢龍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  *  *  * 聽經研究佛法,應該有一種日新又新的思想;每一次聽經都要當成是第一次聽經,不要覺得你聽了很多次了。第一次聽經,一定會很注意的,一定不會打其他的妄想,也不會打瞌睡。你若覺得聽得多了,今天也聽經,明天也聽經,後天又聽經,聽得時間太多了,聽的經也太多了,就覺得沒有什麼意思;於是乎就又想睡覺,又想打妄想,就不注意了。你若每一次都能這麼想:「這是我頭一次聽經,我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要空過去了!」這樣子,你一定會有所得;聽一句就明白一句,聽一篇就明白一篇。以前鎮江金山的江天寺,那兒有一位金山活佛。這位金山活佛無論到什麼地方聽經,都是跪在地上聽;而且不是跪到圃團或拜塾上,是跪在磚地上,合起掌來那麼恭恭敬敬地聽。法師講兩個鐘頭,他就在那兒跪兩個鐘頭,恭恭敬敬的,一點也不懈怠。不像我們聽經,聽一,就趴在桌子或者靠到牆上睡著了。我們大家都應該有一種佛法難遭難遇的思想;若有這一種思想,就不會懈怠了。 *  *  *  *

德叉迦龍王,得以清淨救護音,滅除一切怖畏解脫門。

「德叉迦龍王」:德叉迦是這位龍王的名字。前面說過了,德叉迦是梵語,有兩種翻譯法,一個叫多舌,一個叫能害所害。德叉迦龍王就是那位講起話來就沒完沒了,發起脾氣來就能害死眾生的龍王。這位龍王的見是毒的,氣也是毒的;所以牠若咬你一口,你就會中毒;牠這毒很厲害,貪瞋癡三毒都具備了。「得以清淨救護音,滅除一切怖畏解脫門」:這位龍王得到一種的解脫門,能夠用牠清淨的聲音來救護眾生,滅除眾生一切的怖畏。

無邊步龍王,得示現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脫門。

「無邊步龍王」:無邊步是這位龍王的名字,這位龍王飛騰變化,神通很大的。「得示現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脫門」:牠得到一種的解脫門,就示現不只一位佛,而是一切佛的色身,和一切佛在世間住世多久這一種次第的解脫門。次第,就是從佛出世、住世、轉法輪、度眾生、入涅槃這種次第;他都明白,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清淨色速疾龍王,得出生一切眾生大愛樂歡喜海解脫門。

「清淨色速疾龍王」:這一位龍王的名字叫清淨色速疾,他也是飛行變化很快的。「得出生一切眾生大愛樂歡喜海解脫門」:他能令一切眾生都得到不可思議的大愛樂、大歡喜,這種的歡喜、愛樂,猶如大海一樣。這一位龍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能使令一切眾生都歡喜愛樂。歡喜什麼呢?歡喜佛法;愛樂什麼呢?愛樂佛法。令一切眾生都能反迷歸覺,捨邪從正;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普行大音龍王,得示現一切平等悅意無礙音解脫門。

「普行大音龍王」:這位龍王能普遍法界放大的法音,所以叫普行大音龍王。「得示現一切平等悅意無礙音解脫門」:示現,是本來沒有的,他現出來了。平等,是普遍;無論那一種眾生,都可以聽得到他這種法音。悅意,聽到這個的法音之後,就生出一種快意的思想,非常快樂。樂到什麼程度上呢?到那無礙上。他這個音是無所障礙的,所以一切眾生都同時得以聽見這種平等悅意無礙音。這一位龍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無熱惱龍王,得以大悲普覆雲,滅一切世間苦解脫門。

「無熱惱龍王」:這一位龍王叫無熱惱。龍就怕熱,一熱他就受不了啦,所以說有熱沙炙身苦。在陰天沒有太陽的時候,他就沒有熱惱,得到清涼了。「得以大悲普覆雲,滅一切世間苦解脫門」:他用一種由於他的大悲願力所成就的大悲雲,在虛空中普護一切眾生,滅除世間所有的苦。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爾時,毘樓博叉龍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諸龍眾已,而說頌言。

「爾時」:就在這個時候。「毘樓博叉龍王,承佛威力」:這位毘樓博叉龍王借著佛的這種威力。「普觀一切諸龍眾已,而說頌言」:他普遍觀察一切龍類的眾生,又用偈頌再把這個道理說一遍。

汝觀如來法常爾 一切眾生咸利益 能以大悲哀愍力 拔彼畏塗淪墮者

「汝觀如來法常爾」:一切的眾生你們觀看、觀看,如來這個法常常是這樣子的,他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一切眾生咸利益」:如來說法就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一切眾生全都得到佛這個法雨的滋潤,利益了他們的法身慧命。「能以大悲哀愍力」:佛能用大慈悲心,哀愍一切眾生、可憐一切眾生、愍念一切眾生的這種力量。「拔彼畏塗淪墮者」:拔,就是拔除。彼,就指一切眾生。畏途,地獄、餓鬼、畜生這三塗是可畏、可怕的,是不自由、不安樂的,所以佛要拔彼畏途。淪墮者,就是墮落的眾生。所有墮落到三惡道裏頭去的眾生,佛都對他們生出一種憐愍心而拔濟他們,令他們離苦得樂。

一切眾生種種別 於一毛端皆示現 神通變化滿世間 娑竭如是觀於佛

「一切眾生種種別」:一切眾生,包括胎、卵、溼、化四生;也包括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有色、無色、非有色、非無色這種種種的眾生。種種別,這別,就是業報的不同;有的就受苦的報,有的就得樂的報,有的就有不苦不樂的這種業報。所謂「起惑、造業、受報」。起惑,就是生出一種迷惑;迷惑,就造出一些惡業;造了惡業,就受惡的果報;受了惡報,就知道痛苦了。無論是受苦、受樂或是受不苦不樂的報,這種種業報的差別,「於一毛端皆示現」:在佛的一個毛端上,就能把種種眾生的這種業報都現出來。那一個眾生造的什麼業,受的什麼果報,在佛的一個汗毛稍上都現出來了;汗毛稍是最小了,但是能現出十方眾生種種業報差別的這種情形。

「神通變化滿世間」:為什麼佛能這個樣子呢?就因為佛有神通,所以一能現多,多能現一;也能小中容大,大中又容小,互相無礙。佛這種的神通妙用變化無窮,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國土裏邊。「娑竭如是觀於佛」:這位娑竭龍王能明白佛的這種境界,所以得到這種的解脫門,得到這種的三昧。娑竭羅,若用中文來講,就是鹹海。因為他所住的海是鹹水海,他在鹹海裏頭做龍王,所以叫鹹海龍王;他在這個鹹水裏頭也不怕鹹,醃不鹹他。

*  *  *  * 方才果護他還不錯,把這個龍王怎麼樣的講法記得很清楚。你們每一個人對這個也都應該記住。比如來一個法師問你說:「你聽過什麼經啊?」「我聽過《法華經》、《楞嚴經》,還聽過《華嚴經》。」他又問:「你聽過《華嚴經》,那《華嚴經》裏邊,『娑竭如是觀於佛』這句偈頌怎麼個講法啊?」「我不知道。」「你看,你這個師父真是『懵懂教懵懂,一教兩不懂』。真是可憐呀!」這不但你自己倒了架了,師父的架子也沒有啦!師父、徒弟的架子一齊都倒了。所以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還有一點,敏智法師那天來,講了一個臭鹹菜。他所謂的臭鹹菜,就是參禪的這個道理,我們以前也都是講的這個。那麼他問果逸聽沒聽過,果逸就說她沒有聽過。你沒聽過,你天天幹什麼來的啊?這不過就是換一個名詞而已;換了一個臭鹹菜,怎麼就會沒有聽過呢?我們天天就是研究這些個問題嘛!你說沒有聽過,人家就說:「你真是見聞太少了。」根本我們天天就在研究這個,這都是屬於禪宗的道理;怎麼他一說臭鹹菜,你就不懂了呢?這只是換一個名而已。好像你本來是叫 Loni 來的,現在叫恆隱;人家問你誰叫恆隱,你卻說:「誰叫恆隱呀?我沒有聽過呀!」你看,這就是你自己啊!就是這麼個道理,這就叫少見多怪。這臭鹹菜只是個名字而已,別人問你,你也沒有想一想,就說沒有聽過,這就倒架子了。

人很容易隨境界轉。有人出家了,跟著有一些個人也發心想要出家;有人在佛堂結婚了,又有人跟著就發心要去找對象結婚。最近果耀預備和她的男朋友在金山寺這兒結婚,我相信有很多人又會改變他的思想了。果耀在九月十五以前叫我給找一個日子,我已經找了兩天了,還沒有找到相當的,今天再找一找!下個月十五號以前,又會有人來出家、落髮、受戒,那麼我相信也有很多人又要改變他的思想了。 *  *  *  *

佛以神通無限力 廣演名號等眾生 隨其所樂普使聞 如是雲音能悟解

「佛以神通無限力」:這是雲音幢龍王所說的偈頌。他說佛以不可思議、不可言說這種神通的無限力──佛的這種神通,有無限量這麼大的力量。這麼大的力量做什麼呢?「廣演名號等眾生」:佛的名號非常之多,最初是一萬個名號,以後因為眾生記憶力不好記不清楚,所以就減去了九千,剩一千個名字。一千個名字人還是記不住,又減去了九百,剩一百個名號。一百個名號人還是記不清楚,因為太多了,把眾生的思想就搞亂了,於是又減去了九十。所以現在佛的名號只有十號,這是容易記了;所以一切諸佛統統都有十個名號。廣演名號,就是詳細演說諸佛的名號。等眾生,以佛的名號來和眾生比較;眾生有多少,佛的名號就有多少。廣演又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廣演諸佛名號,來覺悟眾生;令一切眾生聽到佛的名字就種善根,而能發大菩提心。這個「等眾生」,就有普施於一切眾生的意思。

「隨其所樂普使聞」:隨眾生的根性,和眾生所願意聽聞的法,普遍的令每一類的眾生都得到聞法的機會,也就是普遍使令一切眾生都聽聞到佛法。「如是雪音能悟解」:像以上所說的這個境界,就是雲音幢龍王所了悟、明白的解脫門。

無量無邊國土眾 佛能令入一毛孔 如來安坐彼會中 此燄口龍之所見

「無量無邊國土眾」:諸佛國土的眾生無量無邊,諸佛國土眾生的思想也是無量無邊,諸佛國土眾生的成就也是無量無邊的。「佛能令入一毛孔」:雖然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眾生,可是佛能把這些眾生都容納到它的一個汗毛稍上。「如來安坐彼會中」:有這麼多的眾生在如來的汗毛稍上,如來還很平安地坐在十方諸佛國土的中間。「此燄閻龍之所見」:這是能從口裏吐火的這一位燄閻龍王所見到、所明白的境界。

一切眾生瞋恚心 纏蓋愚癡深若海 如來慈愍皆除滅 燄龍觀此能明見

「一切眾生瞋恚心」:瞋恚,就是好發脾氣。好發脾氣的人就是瞋恚心重,瞋恚心重的人就是不能忍。「纏蓋愚癡深若海」:一切眾生都有這個瞋恨和恚怒,瞋恨恚怒這是一種纏蓋,把眾生自性的光明都給遮蓋、給纏住了;自己把自己綁上了,自己令自己不自由了。就好像那個蠶做繭一樣,自己把自己的身體捆到裏邊困住了;這叫蠶蟲作繭,自困其身。眾生的纏蓋也是這樣子,自己把自己纏住了。用什麼纏的呢?用貪瞋癡這三毒把自己纏住了。為什麼被這三毒纏住呢?就因為太愚癡了!所以這貪瞋癡越搞就越多,越多也就越深,越深也就越拔不出腿來,就陷住了;陷住,就得不到自由了,所以說深若海。這種貪瞋癡的纏縛得就像大海那麼深,沒有可以出來的時候。

「如來慈愍皆除滅」:如來慈愍來度一切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把這貪瞋癡都消滅了。「燄龍觀此能明見」:這位燄眼的龍王看見這種境界,他明白、認識得很清楚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所以我們一切眾生,若能把這個貪瞋癡看破、放下,就都可以得到自在;就因為我們看不破、放不下這個貪瞋癡,所以就得不到自在。我們應該學這位燄眼龍王,深深地明白這種道理,然後把它看破、放下,快一點得到自在。

一切眾生福德力 佛毛孔中皆顯現 現已令歸大福海 此高雲幢之所觀

「一切眾生福德力」:所有一切眾生都有福、有罪。這罪,就是罪孽過;福,就是善功德。你造罪孽過,就要下地獄、轉餓鬼、做畜生;做這三惡道裏頭的客人。你若做善功德,就有福報,或者就生天,或者做人,或者做阿修羅;這是三善道裏邊的客人,都不是主人。一切眾生的福,是由造善功德而積攢的;,德是所做的善功積得多了就是德,德就是德性。佛就是福足、慧足,福也滿足了,智慧也滿足了。這個福是修來的,你修才有福,不修就沒有福;慧是從聞而來的。所以永明壽禪師在「定慧相資」那個歌裏,就說:「定要修,慧要聞。」參禪打坐這是習定,慧就聽經聞法。你能多聽經、多聞法,就會開智慧。我們天天講經說法,你聽經聞法,這就是修慧。你若修慧修專一了,就會開大智慧;你若修不專一,就開小智慧。福德多了就有一種力量,眾生福德多的,就有大的力量;福德少,就有小的力量;若沒有福德,就沒有力量。

「佛毛孔中皆顯現」:不論是福的力量或是德的力量,佛的每一個毛孔裏邊,就能把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福德力都現出來。「現已令歸大福海」:現完了,就令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福德都一同趣歸大福的海。大福,就是修成佛,得到大福了。「此高雲幢之所觀」:這種的解脫門,是高雲幢這位龍王所明白的境界;他得到這種的三昧,入了這種的解脫門。

*  *  *  * 我以前對你們各位講的,在非洲有一個皈依弟子到這來。今天他又來了!他不是回非洲去又來了,是到三藩市鄉下去又回來了。等一等我會和他到你們住的公寓去看一看。在那兒住的人可以現在回去,不用每一個人預備,有一個人預備一點好茶就可以了。我們到那邊喝杯茶去,或者去看看你們在公寓住的每一個人。大約十五分鐘以後我們就到了! *  *  *  *

佛身毛孔發智光 其光處處演妙音 眾生聞者除憂畏 德叉迦龍悟斯道

「佛身毛孔發智光」:這首偈頌是德叉迦龍王說的。第一句就讚歎佛的智光,所以他說佛的身體上,每一個毛孔都發出無量無邊的清淨智光。「其光處處演妙音」:佛就在這個智慧光明藏裏邊轉法輪,教化眾生,宣揚演說這種不可思議的妙智。這個處處,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個地方不被佛的智光所普照的,所以說處處演妙音。「眾生聞者除憂畏」:眾生聞到這種妙音、妙法,就把憂愁和怖畏都除去了,沒有憂愁怖畏了。「德叉迦龍悟斯道」:這是十大龍王之中的德叉迦龍王所了悟的道理。德叉迦,就是多舌。什麼叫多舌呢?他說法的時候,可以同時用有很多種的語言來演說,所以叫多舌。

三世一切諸如來 國土莊嚴劫次第 如是皆於佛身現 廣步見此神通力

「三世一切諸如來」:三世,這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過去有無量無邊的諸佛,現在也有無量無邊的諸佛,未來也有無量無邊的諸佛,所以叫三世一切諸如來。諸如來,就是很多、很多的如來。有的人不懂,說:「什麼叫三世呢?怎麼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呢?我覺得沒有這個道理!」你覺得沒有這個道理,那你承不承認有已經過去的這一年、又有今年、又有明年?這你承認不承認呢?這你明白了吧?那麼已經過去的那一年,現在的這一年,等明年又有一年,這就是三世。去年的事情到了今年,你就忘了一大半,就記得不太清楚了;今年的事情忘了一小半,還記得一大半;明年的事情,你一點都不知道,一半也不半。這就好像過去世的事情我們都忘了,只少少的記得;現在這一世,記得多一點;等來世,也是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了。那麼由過去那一年、現在這一年、未來那一年,你就知道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了。你再縮小了它,把它想成過去那個月、現在這個月、未來那個月,這又可以更淺顯地明白一點。你若還不懂,覺得太長了,你也可以說是昨天、今天、明天。昨天的事情你忘了很多,記得一點點;今天的事情你記得很多,忘了一點點;明天的事情你一點點都不知道。明天有什麼事情你知道嗎?「我知道,明天我有幾個約會。」約會那不算!若沒有事先約定,你就知道有什麼事情,那才算;你沒有遇仙人告訴你有什麼事情,你就知道了,那才算!這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道理。

「國土莊嚴劫次第」:還有每一位佛國土的莊嚴是怎麼樣妙好。好像極樂世界是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寶來莊嚴;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呢,就用瓦、石、土、木來莊嚴;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世界,就用琉璃來莊嚴;所以各一位佛的道場,都有各種的莊嚴。那一位佛成佛在那一個世界,正法住世幾個大劫或者幾個小劫,那一個在先,那一個在後,這互相都有次第,不會亂的。「如是皆於佛身現」:像這種諸佛國土的境界,並不在其他的地方現出來,都在佛的每一毛孔現出來。「廣步見此神通力」:無邊步這一位龍王見過佛的這種神通妙用,他看過。

我觀如來往昔行 供養一切諸佛海 於彼咸增喜樂心 此速疾龍之所入

*  *  *  * 我觀,你們各位說這是誰觀?這個我是誰?你們不要都不開口。他也不懂中文,能悟到是誰得到這個解脫門,是誰這樣子,這已經不錯了!你們這些個聽了這麼久的經,還不如這個新來的聽經的;他都知道這首偈頌是龍王說的,是他觀。我也不知道你們真是來聽經啊,還是在這兒做一種陪襯?這個我觀,後邊說得明明白白的,「此速疾龍之所入」,這就是速疾龍王他觀嘛! *  *  *  *

「我觀如來往昔行」:我速疾龍觀看如來往昔所修的行門。什麼行門啊?「供養一切諸佛海」:他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以叫諸佛海,因為佛太多了,沒有法子說有多少,只可以說是佛海。「於彼咸增喜樂心」:如來往昔供養一切諸佛的時候,在每一位佛的前面,都增加喜樂心。這個「咸」當「皆」或「都」字講。就是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裏說的「都都」。你們現在聽我會講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你們就覺得這個師父很不錯了,都歡喜了;沒有人聽了師父說「都都」就哭起來的,這就叫咸增喜樂心。連果芳在那兒都以為等一等有糖吃,歡喜起來了。「此速疾龍之所入」:得這種的境界、這種的三昧、這種的解脫門、開這種悟的是誰呢?就是很快的那個龍王;他明白這種道理,入了這種的解脫門。

佛以方便隨類音 為眾說法令歡喜 其音清雅眾所悅 普行聞此心欣悟

「佛以方便隨類音」:佛教化眾生,是用種種的方便法門;這叫為實施權,為了大乘的菩薩道,而說聲聞,緣覺的小乘法。這個方便,就是權巧方便的法門。佛用權巧方便的法門,來為眾生說法;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以一種音聲來說法,眾生各隨他所應該了解的都明白了。「為眾說法令歡喜」:佛為一切眾生來說法,令一眾生都得到法喜充滿,明心見性。「其音清雅眾所悅」:不要說聽到佛的語言,就單單聽到佛的聲音,就可以開悟。佛的聲音不像一般人的聲音,他的聲音清脆而響亮,特別美妙;不但美妙而且還雅,令人聽了就生出一種大歡喜心。「普行聞此心欣悟」:普行龍王聞到這種的妙音,就生出一種歡喜心而了悟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眾生逼迫諸有中 業惑漂轉無人救 佛以大悲令解脫 無熱大龍能悟此

「眾生逼迫諸有中」: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這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在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裏邊輪迴、漂流,沒有終了的時候,所以說被諸有所逼迫。諸有,就是三界二十五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這叫三界。二十五有以前講過很多次,有沒有人記得?都不記得了?以前講這個長行的時候,也提到二十五有;我沒有單單提出來細講這二十五有是什麼,我就以為你們會查一查,看看誰注意。想不到都是這麼懶惰的!今天你們都不知道,我也忘了,我們大家都不講;等明天你們查到了,我也想起來了。所以這諸有中,暫時就做為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這三有;這三有之中,就包括二十五有。

果福所講的,都是其中的有;但是不夠數,要找夠數才算。這些諸有啊,把人都逼迫得顛顛倒倒,醉生夢死;在三界裏邊漂來漂去,被這個業海的力量牽著不停地流轉。在起惑,造業、受報這種情形之下漂轉,漂過來漂過去,沒有人救。所謂:「出馬腹,入驢胎,閻王殿前幾度回;始從帝釋殿前過,又到地獄鍋裏來。」就是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就像一粒微塵在虛空裏漂來漂去一樣的。眾生在無邊的業海裏漂來漂去,忽然而餓鬼,忽然而畜生;沒有人成就你,沒有人能把你救出三界的業海。

「佛以大悲令解脫」:佛用大悲的智慧船來救度、成就業海裏的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沒有種善根的種善根,已經種過善根的人就令他善根增長,善根已經的就令他善根成熟,善根已經成熟的就令他得到解脫。「無熱大龍能悟此」:這是無熱惱大龍王所明白的道理,他能明白佛的這種境界,悟到這種的解脫門。

*  *  *  * 你們各位聽得怎麼樣?我若那一句講錯了,要提出來研究;不要聽了不對也不敢說話,我們現在誰都可以說話!誰有什麼意見?

弟子問:什麼叫惑?

上人:惑,就是生出一種無明,這個惑就是無明的根本。惑有粗惑、細惑、無明惑,又有見惑、思惑、塵沙惑,這都是惑。見惑就是迷理起分別,思惑是對境起貪愛。你遇到境界,就生出一種貪心和愛心,這叫思惑;一見著就沒有定力了,就生出一種迷惑了,就迷了。譬如好賭錢的人,一到 Reno 去玩吃角子老虎;一扳就迷了,什麼都忘了,把錢都輸光了他也不知道,這就是一個惑。他為什麼這樣迷惑呢?就因為他有貪心、有愛心。貪就想要贏一點錢,愛就愛這個錢;這叫對境起貪愛,這是個思惑。迷理起分別叫見惑,就是對這個理論不清楚了,就生出種種分別的思想。

塵沙惑就是有很多的迷惑,就像虛空中的微塵那麼細,又像沙那麼多,不知道有多少。這個惑都是從無明那兒來的;因為無明而生出這三種的惑,三種惑出生來,就造業了。人怎麼造的業呢?人因為不明白,所以去偷盜去;因為不明白,所以去殺人;因為不明白,所以有不正當的行為;因為不明白,所以才打妄語;因為不明白,所以飲酒。殺戒也犯了,盜戒也犯了,婬戒也犯了,妄語戒、酒戒都犯了;為什麼犯這些戒?就因為不明白,迷了。你造了殺業,就受殺的果報;造盜的業,就受盜的果報;造婬的業,就受婬的果報。

今天早晨,謝居士說她的妹妹和她丈夫有多少不和美,因為她丈夫做了一件很不合乎情理的事,所以兩個人意見就不一樣了。我說:「你告訴她:因為她以前做男人的時候,也是這麼樣對付女人來著;所以現在有另外一個男人,要這麼樣來對付她。」這就是受果報啦!你造業了,然後就受果報。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這業海的力量,就是這樣子!你看一看,每一個人造出多少業?每一個人所造的業都很複雜,不只是造一種業;所以這業力就如大海一樣,眾生在這個大海裏頭,被業的浪、業的風吹過來吹過去,漂過來漂過去。就是這樣子!

我再問你們一個問題,什麼是十八不共法?有人記得嗎?在車上已經講過,考試過好幾次了;你們想馬馬虎虎就過去,但是我這位主考是不會讓你們這麼容易就過去的。要真記得,那才算有所得。譬如你到一個什麼場合去演講,這時就可以拿出來講。一般人他就拿不出來講,一定先要寫一張草稿,然後看著紙來念;你若記得清楚了,不用本子,隨時就講得出,那他不佩服也不行。你學佛法學這麼多年,叫你一講,問你一個專業的名詞,你就說不知道;問你什麼都不知道,那是學的什麼佛法?學來學去,離不了你們美國學校的老套式;要在袖筒裏頭裝一張紙,講的時候好拿出來偷著看。這個樣子,就沒有什麼大意思了;這不是你自己本有的,你自己本有的,就要記得。你們一般人這麼多年所學的,有的都忘了,有的還記得。記得的人,這是用功的人,不是馬馬虎虎的;他甚至於晚間睡覺,都要背一背、想一想他所學的佛法,不打那麼多妄想。不注意的人,就在這兒聽經,聽、聽、聽了幾年,還什麼都不懂,這未免很可憐!

果逸為什麼他就記憶力這麼好呢?我們大家要研究這個問題。在第一個暑假班,第一次考試就考〈楞嚴咒〉,看誰先讀會〈楞嚴咒〉;她就是第一個讀會〈楞嚴咒〉的。但是以後考試的時候,第一名是果前;果前也很聰明的,不過比果逸稍微差一點點。果逸,你那時候多久讀會〈楞嚴咒〉的?不是吧?你能背得出來的時候就是一個月嘛!我問你,那時候你是天天念,是怎麼樣子?每天讀多少時間?一天四十五分鐘,一個月合起來幾個鐘頭?二十多個鐘頭。崗門寺妙書老和尚讀〈楞嚴咒〉,讀了四個鐘頭就背得出來,妙書老和尚就那麼聰明!我讀的時候,是每天讀兩個鐘頭,早上讀一個鐘頭,晚上讀一個鐘頭;讀了三天,就可以背得出來,這是我讀〈楞嚴咒〉時候的記憶。我讀〈大悲咒〉,是讀三十分鐘就能背得出來,是在拉林站到濱河站的火車上讀的。我那個時候請到〈大悲咒〉,如懷至寶似的,就像得了寶貝一樣 ,所以在大車上我自己就讀;下了火車,一背,就背得出來了。坐火車上是三十分鐘,你們讀多久〈大悲咒〉才能背的出來? *  *  *  *

復次,毗沙門夜叉王,得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解脫門。

「復次」:將前邊的道理再說一遍。「毗沙門夜叉王」:這位多聞的夜叉王,也就是北方的這個天王。「得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解脫門」:你看,這位毗沙門,這才真是大慈大悲。一般的佛菩薩、聖人,救護做善的眾生多一點,他就發願救護惡眾生。所有的惡眾生都是他的好朋友,他都要去救護他們;無論你做什麼惡,他都要來保護你、救度你,所以這真正是大慈大悲的一個夜叉王。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  *  *  * 再說果逸怎麼會記憶力這麼好?因為在過去生中,他和他師父以及師兄、師弟在一起修道;每一個人讀誦經典都能背誦得出來,只有他背不出來,他那時候很笨的。以後他就發願要讚歎有好的記憶力的修道人,並且發願拜佛,求佛菩薩加被所有修道的人,令他們記憶力都特別好。因為這樣子,所以現在他的記憶力就比旁人好;因為他願意旁人的記憶力好,所以他自己的記憶力也就好了,他沒有妒嫉心。這是以前的一種因果,我今天就說一點點;說得多了,你們也都學會了。 *  *  *  *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觀察眾生方便救護解脫門。

「自在音夜叉王」:這一位夜叉王,名字叫自在音;一般的眾生聽到他說法的聲音,就很自在的,所以叫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觀察眾生方便救護解脫門」:他得到一種解脫門,能普遍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性,而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救護一切眾生。這種境界也是佛的境界,佛有這種普觀眾生方便救護的解脫門,他明白這種的境界。

嚴持器杖夜叉王,得能資益一切甚羸惡眾生解脫門。

「嚴持器杖夜叉王」:嚴持,嚴,就是很嚴謹、很小心;持,就是執持。執持什麼呢?執持器杖。器杖,就是儀杖、儀器。什麼叫儀杖呢?好像古來做官的人出門的時候,儀隊前邊就有肅靜、迴避的牌子,就是叫大家不要吵,回到家裏去躲避一下;因為大官經過的道路,不可以有閒雜人。儀隊的旁邊,還有拿著刀、拿著槍、拿著鎖、拿著棍的,這都叫器杖。從前做大官的有器杖,這位夜叉王也有這個,所以叫嚴持器杖夜叉王。「得能資益一切甚羸惡眾生解脫門」:用錢財來布施一切眾生,這叫資益,也就是財施;或者用你的智慧來幫助一切眾生,這也是一種布施,這叫法施;你也可以用你的力量消除一切眾生的困苦、艱難,這叫無畏施。甚羸惡,羸,就是瘦;羸惡,就是又窮又瘦的惡人。這種惡人是需要人幫助的,這一位嚴持器杖夜叉王就能幫助這一類的眾生,令他改惡向善,改過自新,令他有一個新的道路可以走。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大智慧夜叉王,得稱揚一切聖功德海解脫門。

「大智慧夜叉王」:這一位夜叉王有大智慧,所以才可以做夜叉的王。這夜叉是最不守規矩的一種鬼,神通也很大;因為他神通大,所以常常打妄語,不承認他所做的這種不合法的行為。但這一位夜叉王有大智慧,一般的夜叉不能欺騙他。「得稱揚一切聖功德海解脫門」:他有大智慧,能恆順眾生,給眾生說法;對著眾生來稱揚、讚歎一切的聖賢,就是讚歎佛、菩薩、聲聞、緣覺一切聖人所修行的功德海。他稱揚某一位佛在因地的時候,修習哪一種的功德,成就哪一種的行門;那一位菩薩修行哪一種行門,成就哪一種的道業。而且他不是就讚歎一句、兩句,而是天天讚歎,時時刻刻都讚歎,讚歎一切聖賢所行所做的大功德。這一位夜叉王得到這一種的解脫門。

燄眼主夜叉王,得普觀察一切眾生大悲智解脫門。

「燄眼主夜叉王」:燄眼主是這一位夜叉王的名字。他的眼睛裏會冒火,所以叫燄眼主夜叉王。「普觀察一切眾生大悲智解脫門」:他能普遍觀察一切眾生的心、一切眾生的身、一切眾生的性;他用這種大悲智,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金剛眼夜叉王,得種種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解脫門。

「金剛眼夜叉王」:這一位夜叉王的名字叫金剛眼。他的眼睛常常放光,所放的光就像金剛那麼亮,所以叫金剛眼夜叉王。又有一種講法,這位金剛眼夜叉王的眼睛不怕煙,一般的眼睛最怕煙,一遇到火煙就受不了;他的眼睛猶如金剛那麼堅固,不怕煙燻。所有的夜叉會放毒煙,就好像催淚彈,讓人的眼睛就流眼淚,就睜不開了;這位金剛眼夜叉王就不怕這種的煙,所以就能管這一類的夜叉。「得種種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解脫門」:他得到用不只一種的方便法門,而是種種的方便法門,來利益安樂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利益、得到好處、得到快樂。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諸法義解脫門。

「勇健臂夜叉王」:這一位夜叉王非常的勇猛,身體也非常的健壯,所以叫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諸法義解脫門」:他得到一種的解脫門,能普入一切諸法義;就是能明白一切諸法的道理,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他能把一切經藏的道理都明瞭了,智慧也很大。他得這種的解脫門。

勇敵大軍夜叉王,得守護一切眾生,令住於道無空過者解脫門。

「勇敵大軍夜叉王」:這一位夜叉王很勇猛的,無論有多少的敵人,他都可以擋得住,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勇敵大軍。「得守護一切眾生,令住於道無空過者解脫門」:他得到保護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有邪知邪見的,住於正道,時時刻刻都在正道上思維這個妙法,不會把時間空過去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富財夜叉王,得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聚,令恆受快樂解脫門。

「富財夜叉王」:這一位夜叉王很有錢,財富是很多;但是他不做守財奴,他能用財富來布施給一切眾生。「得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聚,令恒受快樂解脫門」:令一切眾生都得到福、得到德,常常得到無邊的快樂。他得這種的解脫門。

力壞高山夜叉王,得隨順憶念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脫門。

「力壞高山夜叉王」:這位夜叉王的力量很大,他這麼用手一推,就能把高山推倒了。好像最近墨西哥有地震,這都是有夜叉王在那兒把地和山都給推動了,壓死了很多人。有的說死了九百多人,有的說五百多人,究竟死了多少,我現在還不確實知道。墨西哥離這兒這麼近,他那裏地震,我們這兒地就不震;這不知道是夜叉王在那兒做的事情,還是其他的阿修羅等在作怪?「得隨順憶念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脫門」:隨順,也就恒順眾生,令一切眾生常常能有一種回憶,念念不忘的。念什麼呢?念出生佛力;常常憶念有佛的力量、智慧光明來加被。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爾時,多聞大夜叉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夜叉眾會,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多聞大夜叉王」:這位北方的毗沙門夜叉王,也就是四大天王之中北方的多聞大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夜叉眾會,而說頌言」:他也仗著佛的威力,普遍地觀察一切的夜叉眾會的因緣,說出一些偈頌來。

*  *  *  *  過幾天要講佛的十力,我現在告訴你們,你們先查一查,免得到時候一問都不知道;或者不問也說不定,你們查會了我就不問,不會的時候就要問一問。有人問問一位居士,十二部經是什麼?這居士就說了:「我知道。你看《彌陀經》一部,《金剛經》二部,《法華經》三部,《楞嚴經》四部,《華嚴經》五部,《地藏經》六部,《六祖檀經》七部;一部一部的這麼數,就十二部嘛?」你看這個講法怎麼樣? *  *  *  *

眾生罪惡深可怖 於百千劫不見佛 漂流生死受眾苦 為救是等佛興世

這一首偈頌,是說眾生因為造的罪業太多了,所以就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就在生死的業海裏頭漂流,受種種的苦報。為了想要救這一類的眾生,所以佛就出現於世。

「眾生罪惡深可怖」:這眾生,就是指著人類說的;其餘的就指惡性的眾生。眾生因為有無明,對於事情就不太明白,不明白就造出種種的惡業,造出種種的惡業就受種種的果報;就這麼起惑、造業、受報。眾生所造的罪業是太多了,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怎麼可怕呢?「於百千劫不見佛」:因為這個罪業太重了,太多、太深了,所以在百千萬劫也不能見著佛,也不能聞法,也不能親近比丘僧。所以你們各位居士現在能見到佛、能聞到法、見到出家人,這是你們前生都有善根的;若沒有善根,就見不著。你往以前想一想,過去幾千百年,在西方這個社會上都沒有人出家、沒有人學佛法、沒有人拜佛,現在才開始;所以百千劫都不容易見到佛、不容易聞法、不容易睹僧。所以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人的身體是不容易得的,佛法是不容易聽到的,也不容易遇到善知識;這些不容易遇到的事情,我們現在都遇到了,也遇到佛,也聞法,也睹僧了。

「漂流生死受眾苦」:那麼沒有見佛、沒有聞法、沒有睹僧的這一切眾生,就在天道、人道、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輪迴裏來回地輪轉。有的時候生到天上去做天人,有的時候做阿修羅,有的時候又生到人道裏來做人,有的時候墮落畜生、餓鬼、地獄;無端的在六道輪迴裏頭轉,受種種的苦。人生在世,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煩惱,每一個家庭也有它的煩惱,每一個國裏邊也有它的煩惱;若說這個世界上是快樂的,那是無有是處的。所謂:「家家都有八齣戲,人人有本難念的經。」每一個家庭都有八種的戲要唱,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這一本經,很不容易念的。「為救是等佛興世」:為了救護這一類的眾生,所以佛才出興於世,才在這個世界出現。

如來救護諸世間 悉現一切眾生前 息彼畏塗輪轉苦 如是法門音王入

「如來救護諸世間」:如來出現於世,就是為了救護世間一切的眾生,「悉現一切眾生前」:所以他才出現在一切眾生的前面。佛就像空中的月亮似的,眾生就譬如水;佛能悉現一切眾生前,就好像月亮能映到一切水裏邊去一樣。這個月亮,你看著就在你的頭,我看著就在我的頭上;不論距離多遠,千里萬里,每一個人都覺得這月亮就在自己頭上。佛也是這樣子。「息彼畏塗輪轉苦」:佛現眾生前為的什麼呢?就為了要停止眾生的畏塗。息,就是停止、斷了。畏塗,就是可畏之塗,也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這三惡道是可畏的,可是三善道也不太好受;眾生在六道裏所受的輪迴之苦,那是說也說不完的,佛就把這個畏塗的輪迴苦都停止了。「如是法門音王入」:像這種的解脫法門,就是自在音夜叉王所明白、所了悟的。

眾生惡業為重障 佛示妙理令開解 譬以明燈照世間 此法嚴杖能觀見

「眾生惡業為重障」:眾生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不成佛呢?就因為業障太重了。業障這個業不是善業,是惡業。我們怎麼造的惡業呢?身有三惡,殺、盜、婬。身能造殺業、偷盜的業、邪婬業,這是身的三業。

口有四惡,綺語、妄言、惡口、兩舌。綺語,就是說話不正當,邪知邪見,所說出的言語都是不乾淨、不正經的;男人就歡喜談論女人的事,女人就歡喜談論男人這個不正當的事。妄言,就是打妄語;除非不說話,一說話他就打妄語。打什麼妄語呢?他說:「你看,我們家裏養的那個小雞子會生鴨蛋;一生就生了五個蛋,這五個蛋又生出五隻鴨子。」他說雞會生鴨蛋,你看有這個道理嗎?沒有的,但是他就要這樣說。鄉下無知的人一聽,說:「哦!這真是奇怪的事情,這真是太希奇了。我們鄉下的雞就是下雞蛋,鴨就是下鴨蛋,不會雞下鴨蛋,你這真是有一點科學的作用啦!你怎麼研究出來?」他說:「這個法可不傳給你!若傳給你,那我的雞就不會下鴨蛋了!」你看,唉!這就是打妄語。惡口,就是罵人。有的人罵人罵得很巧妙的,罵,還沒有法子還罵他,因為他說他不是在罵你。兩舌,就是專門搬弄是非;對張三就說李四怎麼壞、怎麼壞,對於李四又說張三怎麼不好。說:「這張三除非不講話,一講話就罵你,就說你的不對。」就這麼來回挑撥是非。本來兩個人是很好的朋友,被他一給挑撥,交情也沒有了。你看這口的本領就這麼大,能有四種惡。

意有三惡,這三惡是人最大的毛病,人人差不多都有這三惡。這三惡是什麼呢?貪瞋癡。貪,就是貪而無厭,無論什麼都是越多越好;瞋,就是瞋恨人,看那一個人都不對,覺得所有的人都不好;癡,就是愚癡,什麼事情愚癡,他就做什麼事。身有三惡,意有三惡,口有四惡,合起來就是十惡。這十惡造成的惡業,是最重的業障,障礙修道。

「佛示妙理令開解」:佛說出一個妙的方法、妙的道理,來對治眾生的病,令眾生明白、開悟。「譬以明燈照世間」:就譬如明燈把黑暗給照沒有了一樣,佛出現的於世,也就好像明燈、好像太陽似的,把世間的黑暗都給照沒有了。「此法嚴杖能觀見」:這種法門,就是嚴持器杖夜叉王所觀察、所見到的境界。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佛昔劫海修諸行 稱讚十方一切佛 故有高遠大各聞 此智慧王之所了

「佛昔劫海修諸行」:這個「佛」,也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就是東、南、西、北這四方,加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這四隅,再加上、下,這就是十方。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就包括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內了,這一位佛正是說的釋迦牟尼佛;不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都是在劫海裏修行一切諸行而成就的。諸行,就是六度萬行。六度就是:布施度慳貪,持戒度犯戒,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癡。六度萬行、一切一切的利益眾生的行門,佛都修持。

「稱讚十方一切佛」:又稱揚、讚歎十方一切諸佛。每一位佛沒成佛之前,都是稱揚、讚歎十方一切諸佛,都是這條路所成就的。用種種的偈頌來讚歎佛,用種種的歌頌來讚歎佛;你讚歎佛,佛也就讚歎你。「故有高遠大名聞」:因為佛讚歎十方一切諸佛,稱揚佛的名號,所以佛的本身也有這個高遠大名聞。高,上至諸天,都知道佛的名字;遠,盡虛空遍法界,都聞見佛的名字,所以叫大名聞。「此智慧王之所了」:這是大智慧夜叉王所明了的解脫門。

*  *  *  * 果護講講實例來聽聽!你們覺得他講得對不對啊?你再講,講給他聽。「此處非處知覺處」,他明白合乎邏輯和不合乎邏輯,這種道理他都懂。這就是不合乎邏輯!不也,應該讀成一個「缶也」。 *  *  *  *

智慧如空無有邊 法身廣大不思議 是故十方皆出現 燄眼於此能觀察

「智慧如空無有邊」:智慧是什麼形相呢?智慧沒有形相,猶如虛空一樣;虛空沒有邊際,智慧也是沒有邊際。「法身廣大不思議」:佛的法身也是廣大無邊不可思議的,也就和虛空是一樣的。「是故十方皆出現」:因為佛的法身廣大無有邊,所以十方世界都有佛的法身現出來。「燄目於斯能觀察」:這位燄目的夜叉王,對這種的道理能深深地觀察明了,而得到這種解脫門。

一切趣中演妙音 說法利益諸群生 其聲所暨眾苦滅 入此方便金剛眼

「一切趣中演妙音」:這是說佛在六道輪迴裏邊來演說妙法,演說微妙的音聲。「說法利益諸群生」:佛隨機說法,遇到什麼機就說什麼法,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利益。群生,就是一切眾生。「其聲所暨眾苦滅」:佛這個音聲所到的地方,眾生的苦就滅啦,眾生聞見這個音聲就得度了。「入此方便金剛眼」:這位金剛眼夜叉王得到這種的方便解脫門。

*  *  *  * 上人:有什麼問題沒有?有問題可以提出來研究一下。 弟子:什麼是解脫門?

上人:那就是解脫門,你想要了解那個,這就是解脫門。懂了沒懂?(弟子:懂了!)這個解脫門,就是無圭無礙;「無圭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個解脫門,就是真正證果,得到自在了。你想要解脫嗎?你先要證果;得到自在,就入這個解脫門了。這並不是口頭講的,不是一說就明白了;一定要像吃東西似的,你吃到口裏來,才知道味道。這個解脫門也就是這樣,你若得到這個解脫門,你就懂了;你沒有得到,怎麼會懂?現在只是說說而已,得到這個解脫門,就是真是得到自由了;願意活著就活,願意死就死。好像二祖神光,別人說他是個瘋子,把他殺了;他不流血,只流像牛奶似的白漿,那是得到解脫門了。你能有這個情形,那就是得到解脫門。他被殺了,都不覺得痛苦,殺就殺囉!好像那個獅子比丘,也是這樣的;這是能入解脫門了。 *  *  *  *

一切甚深廣大義 如來一句能演說 如是教理等世間 勇健慧王之所悟

「一切甚深廣大義」:這是說的這個「法」,有無量無邊的義理;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法,是沒有再比它再高上的,也沒有比它再深的,也有沒有比它再微妙的了。這個法不是很容易就遇著的,好像西方國家,幾千年以來就沒有人真正聞過法、見過佛、見過僧人,現在才開始有,所以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百千萬劫,這是很長的一個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裏都不容易遇著。「一切甚深廣大義」的「一切」,就包含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的經典。三藏,是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就是長行、重頌等。這三藏十二部的義理是甚深的,非常的廣大,「極廣大、盡精微」,是妙不可言的。

「如來一句能演說」:這麼多的法門雖然妙不可言,可是佛一句就可以把這些法說完了;又可以說一切法的廣大甚深義,如來一句就能演說出來。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本散為萬殊,萬殊仍歸一本。「如是教理等世間」:等世間,等,也就是普遍的意思。這種的教理普遍充滿世界。

佛教的教義是圓融無礙的,沒有一個界線;所以我常常對你們講,不是說你信佛就是佛教徒,你不信佛就不是佛教徒。不是的!依佛教的教理,你信佛也是佛教徒,不信佛也是佛教徒;因為一切眾生都具足佛性,有佛性就都可以成佛。你現在不信佛,將來一定信佛;將來不信佛,再將來決定信佛。不但你決定信佛,將來還決定成佛。佛的法門是盡虛空遍法界,是包羅全體的,沒有一個眾生在佛教的外面。所以我常常對你們講,我不怕你們跑,就怕你們來。你要跑,我就可以有休息的時間;你要來啊,我這工作就忙啦!而且你再跑,也跑不出去這個法界。你只要在這個法界裏邊,就是佛教徒,始終是要回來的;只要我有一個長遠的時候等著你就可以了,你現在走,這是沒有問題的。好像這個小果芳,前天她沒有來,今天就來了。為什麼她要來呢?到這個地方有糖吃。一切的眾生也是這樣子!所以不怕你跑,你就是跑了,也還要想著回來;因為這個地方有波羅蜜,人人都想要吃波羅蜜,也就像好人人都想要吃Candy (糖果)一樣。這樣子,盡虛空遍法界合為一體,你看這多麼廣大!「勇健慧王之所悟」:這就是勇健臂夜叉王所明白的解脫門。

一切眾生住邪道 佛示正道不思議 普使世間成法器 此勇敵軍能悟解

「一切眾生住邪道」:一切眾生,包括胎、卵、濕、化、飛、潛、動、植。眾生是很奇怪的,你教他一個正道,他就懷疑,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就疑而不信;你若教他一個邪道,他就不懷疑,信而不疑。什麼叫邪道?就是不守戒律。什麼是正道?就是守戒律。不守戒律,就是犯殺、盜、婬、妄、酒。你說:「我請你喝酒去!」他高興得不得了。你說:「我請你吃點迷魂藥!」他也會很歡喜。你若說:「我們聽經去吧!」他就說:「我今天有個很重要的約會,我本來想和你去了,但是這個約會很重要,不能不去!」所以說:「勸君為善曰無錢,禍到臨頭用萬千。若要與君談善事,去也忙;一朝命盡喪黃泉,忙也去。」勸你做點好事,就說沒有錢,本來有錢也說沒有錢;等禍到臨頭的時候,沒有也有了。哈,你叫他捐出十萬塊造一座廟,他說沒有;等被土罪綁架了,要勒索拿一百萬,趕快拿出來,沒有也有了。若想和你做一點善事,譬如到某某地方去聽經,就說太忙了,沒有時間;等有一天死了,命沒有了,這時候再怎麼忙也要去見閻王。黃泉,就是到泉水底下水黃色的的那個地方;喪黃泉,也就是去見閻羅王去。

人就是這麼奇怪,你叫他戒殺,他說:「這太 stupid (笨)!」你叫他戒盜,他說:「這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你們誰有本事,就到庫房偷鍋巴吃去。你叫他怎麼樣去偷盜,他就很高興;你叫他不偷盜,他聽了就格格不入,聽不進去,耳朵像塞上了似的。所以說一切眾生都著住到邪道上,居處到邪道上。你教他正道,他不聽;你教他邪道,他就聽了。有人對他說:「明天有沒有時間啊?我們去看脫衣舞去!」他就高興得不得了,就去看去了。「我們去看電影去,那個電影演的才好看呢!」他也高興地去了。你若叫他去聽經,他就不高興。一切眾生生來就邪知邪見,所以就住到邪道上,不走正道;再要說得顯明一點,無論男的女的,就專門不守規矩,不守本位,這就叫住邪道。

「佛示正道不思議」:佛想救護這一類不守規矩的眾生,就指示人正道。正道,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這就是正道了。佛教人說:「你要皈依三寶,發菩提心。」你若能走這個正道,發菩提心,修正道,這裏頭的境界就不思議啦!就能罪滅福生,業盡情空了。「普使世間成法器」:佛想普遍使令世間一切眾生都成為法器。什麼叫法器?「君子不器」,君子不是器皿,不是單單像個茶杯只能喝茶;人是萬能的,什麼都可以做。法,就是合法;器,就是個器皿。成法器,就是成就一個載道之器。

我們人就是載道之器,可以借用這個身體來修道,借假修真。你不要把這個臭皮囊看得那麼寶貴,這個臭皮囊是暫時間的一個房子;我們住在這個房子裏頭,是要來修道的。你不要單單把這個房子看得那麼重要,這個房子裏頭的人你就不管了;房子裏頭的人若是有了病或者死了,這房子根本就沒有用的。我們現在房子的裏邊這個人都有了病了,有什麼病呢?有貪病、瞋病、癡病、嫉妒病、自私病、懶病、饞病。又有的有睡病,一天到晚就想要睡覺;坐一陣,就覺得:「若能睡一睡是多好啊,若能睡一睡,就是波羅蜜!」得了睡波羅蜜了。又有的得了吃波羅蜜,有的得了穿波羅蜜,有的得了饞波羅蜜、懶波羅蜜;所以人都想吃波羅蜜。成就法器,好像六祖大師,那就成法器了;憨山祖師、丹田祖師也都是法器,修得這個身體都不壞了。一樣的肉身,但他不爛也不臭了,這就成就法器了。

「此勇敵軍能悟解」:這種的道理是勇敵軍夜叉王所明了的。

*  *  *  * 有什麼意見?大家提出來研究。你們都沒有什麼意見,我有意見呢!就是不論我講什麼,你們若覺得不對,可以提出來反對,提出來研究,這是我歡迎的。你們無論那一個,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提出來說一說,發表你的智慧,令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借鏡,可以拿來做個參考。再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這個果傑是今年來參加暑假班研究佛法的,他居然就能把這個十力用中文寫出來,又能用中文背出來。今天早起,我在樓梯上就問他:「what is ten power (什麼是十力)?」他就用中文都告訴我了。你們各位想一想,有的人學了很多年也不記得,這真是有意思!我給他取名字叫果傑,將來也是佛教一個傑出的人才。他爸爸媽媽把他送到這兒來,看看他可不可以在這出家;他還有一點放不下,又要回家去。 *  *  *  *

世間所有眾福業 一切皆由佛光照 佛智慧海難測量 如是富財之解脫

「世間所有眾福業」:這個福是從做善事來的,做善事才會有福,不做善事就沒有福;所以說福報、福報,這是由善業而成就的。世間,就是情世間;所有,就包括一切了。包括一切什麼呢?包括眾福業。這眾福業是積少福而成多福,積小福而成大福。這個福你若不積它,它不會有的。所以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家就有福報,積不善之家就沒有福報。眾福,可見這不是一種的福,而是很多種的福報;很多種福報,就是因為做了很多善事而來的。

我常常對你們各位講:「受苦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你受一點苦,就了一點苦;你若不受苦,這苦就不了。享福,好像有錢的人,因為錢多了,就買好衣服穿,這叫享福。買了好衣服穿,又想買棟好房子住一住,於是乎就買好房子了。買了好房子,又想買點好東西吃一吃。這衣、食、住都好了,又想買一輛ㄅㄨ ㄅㄨ車,享受一下;出入都坐這個ㄅㄨ ㄅㄨ車,就不需要走路啦!到了什麼地方,怕人不知道他這個車很漂亮,就ㄅㄨ ㄅㄨ這麼叫;一叫,人人都注意了,說:「這個車是凱薩拉吧?最值錢的。」好像香港那個女明星丁佩,買了一輛車,香港錢十一萬,這在香港市風頭十足,這就是享受。買了輛車還不夠派頭,又買一艘遊船,每逢放假,就坐著到海上釣魚去,覺得很好玩的,這也都叫享受。再有錢呢,就買一架飛機,想到什麼地方去就飛去了,這都是享受。這個享受一享受完了,就沒有了;錢用了也就沒有了,所以享福就是消福。那麼這些眾福業都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

「一切皆由佛光照」:是佛加被你,令你有這種的福業,有這種的享受、這種的福報。「佛智慧海難測量」:佛的智慧猶如大海一樣無量無邊,你不能知道、不能明白,所以叫難測。測,就是算一算它,到底有多少;你算不出來,不知道!「如是富財之解脫」:像這種的道理、這種的境界,是富財夜叉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憶念往劫無央數 佛於是中修十力 能令諸力皆圓滿 此高幢王所了知

「憶念往劫無央數」:憶念,憶,就是回憶,過去的事情你能記得住,這叫憶;念,是常常想著。想什麼呢?想往劫。往,就是過去、已往的。劫,就是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劫本來是梵語,叫劫波,就是很長很長的時間。多長呢?一個劫就算它十三萬九千六百年,就算這麼多;或者更多,或者少一點,沒有什麼一定。那麼現在既然沒有一定,我們用這個增減來說明了它。一增一減,謂之一個小劫。怎麼叫一增呢?增,就是一百年人的壽命增一歲,身高一寸;增到極處,增到八萬四千歲,就該減了。減,也是一百年壽命減去一歲,身高減去一寸。

我們現在正是減劫的時間。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人的壽命平均是六十五、七十歲的樣子;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是六十至六十五了,有的年紀活的大一點,有的小一點,平均起來是這麼多。每一百年人的壽命減去一歲,身高減去一寸;減到人的壽命到十歲了,身高只有一、兩尺高,就好像侏儒一樣那麼矮。現在這些侏儒就聯合起來反對,反對這個門把太高了,他搆不著;說應該把每一間店門的把門做矮一點,他才能搆得著,開得了門。又有七、八尺高的人也來反對,反對什麼呢?反對門的把手太矮了;他說這個把手應該高一點,他開門才方便。矮的就反對它太高,高的又反對它太矮,我們這些普通人就沒有什麼反對的必要。我說現在科學進步了,這個門應該做三個開關;這樣子,誰也沒有理由再反對了,可是這要用多很多錢。

那麼人的壽命到十歲的時候,身高就比現在的侏儒還矮;大約和果方差不多,或者比果方還會矮一點。果芳現在都可以搆到那個門把,門她都會開了!我說這個人哪,應該反對的事情多了,好像小孩子一生出來,就應該反對:「為什麼生出來叫我這麼小?應該一生出來我就大的。」老人又該反對了,說:「為什麼叫我這麼老?我若總年輕,這不就好啦!」你看,這個世界上這麼一研究起來,真是沒有太平的時候,各處都亂七八糟的;就在這個亂七八糟中,就造成大劫了,就有劫了。那麼減到這個時候怎麼樣呢?又增。每一百年壽命增家一歲,身高增一寸;這麼樣增上去,增到八萬四千歲這才又減。減到八萬歲的時候,彌勒菩薩那就出世來教化眾生了。他不像釋迦牟尼佛這麼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他只一日一夜,就把他應該教化的眾生都教化完了。往劫無央數,佛修的這個劫啊,那可不知多少數目了!這一增一減是一個劫,一千個劫叫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中劫才是一個大劫;你想一想,這個數目是多少?這個數目簡直算不過來。

以前有一個叫程曦的,寫了一本新禪語,寫得很有意思。他說:「我有生以來就想寫一個最大的數目。這個大的數目怎樣寫呢?我就在一的後面畫一個圈圈,就變十了;畫兩個圈圈,就變成百了;畫三個圈,就變成千了;畫四個圈就是萬,五個圈就是十萬,六個圈就是百萬,七個圈就是千萬了。」他就總畫這個圈,畫、畫、畫;把房子的地下畫滿了,牆上也畫滿了,這個數目還畫不完,還可以畫。那麼他又到外邊畫,甚至於把這虛空都畫成圈,都畫滿了,也不知道是多少了;盡數這個圈,都數不過來了。大劫的數目和這個數目是差不多的。佛在比這個數目更大上百千萬倍、說不完那麼多的時間裏修十力,所以說無央數,就是沒有數了。

「佛於是中修十力」:佛就在這個無央數的劫裏邊來修十力。有人出家了兩天半,就說:「我修什麼也沒有所得。」你想得什麼?你得?你就兩天半就想有所得了,真是笑話!佛修法都修了無央數那麼多的大劫,去修這個十力,十種的力量;這個力量是一點一點積起來、一點一點修成的。這個十力我現在不講,等一等還是叫你們各位講。誰講得好,我們就依照誰所講的。這個十力,由第一的知處非處智力,到最後的知無量劫習氣的這種智力,一共是十個。等一等你們來講,我來學,我來聽一聽;我真是跟你們大家學的,你不要以為我就完全懂了。

「能令諸力皆圓滿」:這十力的力量,能令一切的力量都圓滿成就。「此高幢王所了知」:這一種的境界,就是力壞高山幢夜叉王所明了、所知道的。

復次,善慧摩睺羅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

「復次」:再把前邊的道理說一遍。「善慧摩睺羅伽王」:摩睺羅伽就是大腹行,又叫蟒蛇;這種東西就像肥豬似的,但是沒有腿,是用肚子那麼走路的。在中國有很多人吃這種東西,用養蟒的那麼一個圈把牠圈到裏頭,餵牠東西吃,讓牠吃得很胖。要殺牠的時,也沒有法子抓,因為他很滑的,抓也抓不住;就把那個門打開,在對著門口的那個地方放一把刀。牠從門那個地方出來,就往刀上爬;一爬,就把肚子給劃開了,他就死了,就拿他那個肉來吃。他不像蛇那麼長,蛇是細的長,他的身體很粗。他也是很厲害的,咬會咬死人的;天龍八部裏頭,就有這一類的眾生。這一位大蟒蛇摩睺羅伽王,名字叫善慧。

「得以一切神通方便」:這個神通,昨天果佑用英文講了四個、五個,沒有完全講完。今天我再跟你們講一講,補充果佑昨天晚間沒有講的。神通有六種: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就好像十力似的,一樣的神通,佛的六種神通和菩薩的就不同,菩薩的六種神通和聲聞、緣覺的又不同,聲聞、緣覺的又和鬼神的不同,都是一級比一級高一點。好像羅漢的神通,只能看到八萬大劫之內的因果;菩薩就能看八萬大劫外的因果,佛就能觀察無量劫的因果,都不同的。好像你修道,若由童真入道──小孩子就出家修道了──他得的神通和中年人出家的修道人所得的又不同,中年人所得的是恍恍忽忽的;童貞入道所得的就不恍忽,很清楚的,過去、現在、未來都知道得很清楚。中年出家的人,尤其是亂七八遭的,出家之後就是得到一點境界,也是似是而非的──好像這樣,又好像不是這樣;好像不是這樣,又有點這樣。就這麼樣認不清楚!往往得到境界,就被境界轉了,就跑到地獄去了。為什麼呢?就因為不認識,沒有真正的智慧眼。這六種神通方便的法門太多了,說不能盡。總之,善巧方便,因事制宜,因時制宜,通權達變的,這叫方便法門;不是死板板,一定要怎麼樣子。「令眾生積功德解脫門」:他使令眾生積聚功德,就是由少而多,由小而大,把功德積聚在一起;功德積聚在一起就大了,功德大了就得到解脫門。他明白這一種的解脫門。

淨威音摩睺羅伽王,得使一切眾生除煩惱,得清涼悅樂解脫門。

「淨威音摩睺羅伽王」:淨威音是這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得使一切眾生除煩惱,得清涼悅樂解脫門」:他得到把眾生的煩惱除去,令眾生心裏沒有那麼大的火氣,得到一種很舒適,很自在清涼的一種快樂。煩惱也就是熱惱,熱惱除去就清涼了。他得到這一種的解脫門。

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淨法解脫門。

「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勝慧莊嚴髻是這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淨法解脫門」:眾生有善的思惟和不善的思惟;善有善的明白,不善有不善的明白,這就叫覺。這種覺的眾生明白很多的道理,善的道理他也明白一些,不善的道理他也明白一些。這一類的眾生就很容易走錯路,因為他覺得自己明白了;實際上他沒有真正的明白,所以很容易誤入岐途,走錯路。這一位摩睺羅伽王能使令這一類的眾生入清淨法,從這個善思惟和不善思惟這種覺,進入清淨無為的法,走到正路上。他入到這種解脫門。

*  *  *  * 還有什麼意見?這作夢會飛,是想要作太空人;過去受過太空人的訓練,到月球去。你若真會飛,你就不想飛了;不會飛的時候,你才會想飛。佛走路,鞋底離地有二寸那麼高,鞋底不沾泥的。證初果的聖人就可以飛了,走路可以離開泥土,但只離開像紙那麼薄薄的一層。不沾著地走路,踏不著蟲子,蟲子也會自動離開他的腳八寸那麼遠;這是一種德性的感應,所以蟲子自動就跑了,不會被他踩死。你看那是妙不妙!但懂得飛也就不飛了。 *  *  *  *

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得了達一切無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脫門。

「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妙目主是這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他的眼目生得很美麗,所以叫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得了達一切無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脫門」:誰一切無著呢?佛一切無所著。這位摩睺羅伽王明了、通達佛對一切的境界無所著住;不著一切,也不離一切相。無所著什麼呢?福德無所著,自在平等無所著;所以叫一切無所著。佛就是眾生的福田,佛的出家弟子也是眾生的福田。所以才說:「泥龍雖不能降雨,求雨當借泥龍;凡僧雖不能種福,求福必假凡僧。」廟上塑的泥龍雖然不能降雨,但你想求雨,還必須在泥龍的面前來求。種福也是一樣。修福的人要時時刻刻謹慎小心,不要捨福,不要擾亂他人;擾亂他人就是捨福。這個世界為什麼這麼苦?就是因為人都不修福。福是從各方面修的,不要給人家麻煩;處處要想著不要捨福,也就是一切舉動、行為總要觀照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些福德事。無所執著,就是不著於空,也不著於有;空、有都是二邊,不是中道,中道是非空非有。

佛觀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都是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既然看眾生都是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神,你怎麼可以給自己的父母麻煩,怎麼可以給諸佛菩薩麻煩?你若能平等,也就能得到自在。為什麼你能得到自在?就因為你有福德。我還記得果修去受戒的時候,學了四句說:「果不能得,修諸福德;恆念定慧,持戒成佛。」我跟他改了一個字,把「果不能得」改成「果必能得」,果一定要得的。這幾句的意思是很不錯的!這果一定能得到,不是不能得;果不能得,那就完了。怎麼能得果呢?修諸福德,恆念定慧。要修一切的福德,要常常想著定、想著慧。持戒成佛,常念定慧還要持戒,才能成佛。這四句很有意思,她那時候還不會中文呢!還不懂得翻譯,就寫得出這麼四句,足見她和中文有很深的因緣。那麼有福德就能自在,能自在也就能得到平等相解脫門。這位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得到這種的三昧。

燈幢摩睺羅伽王,得開示一切眾生,令離黑暗怖畏道解脫門。

「燈幢摩睺羅伽王」:這一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叫燈幢。他常常現出光明,這種光明是由他的智慧表現出來的。燈幢,就表示他的智慧猶如燈幢一樣。「得開示一切眾生,令離黑暗怖畏道解脫門」:他能開示一切眾生。什麼叫開示呢?開,是開佛知見;示,是示佛知見。讓他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使令一切眾生都離開黑暗。什麼叫黑暗呢?黑暗就是沒有光明,什麼也看不見。怖畏就是很可怕的。為什麼生出一種怖畏可怕的心裏呢?就是因為心裏黑暗,沒有光明,所以就生出一種恐懼心來。他能令一切眾生離開黑暗的怖畏道。黑暗怖畏道,這是說的什麼呢?就是說的三惡道。地獄道是黑暗的,餓鬼是黑暗的,畜生道也是黑暗的;黑暗,也就是表示沒有智慧。遇到這一位有智慧的光明燈幢摩睺羅伽王,就能令你得到光明了,得到智慧了。他能入這種的解脫門。

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歡喜解脫門。

「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這一位摩睺羅伽王叫最勝光明幢。最勝就是殊勝。他有最殊勝的光明,比其他一切的光明更加光明,所以叫最勝的光明幢。「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歡喜解脫門」:他也得到一種解脫門,也明白佛的境界。他明白什麼呢?了,就是明了;知,就是知道。他旣明了又知道一切諸佛都是功德莊嚴,萬德圓融。所以成佛是功德莊嚴而成就的,他明白這種的境界,也令一切眾生明白;一切眾生明白了,就生出一種歡喜心,所以叫生歡喜解脫門。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師子臆摩睺羅伽王,得勇猛力為一切眾生救護主解脫門。

「師子臆摩睺羅伽王」:這一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叫師子臆。臆,就是肚臍。「得勇猛力為一切眾生救護主解脫門」:他最勇猛,也最有力量;他的勇猛力,是以救護一切眾生做為自己的責任。也就是一個眾生沒有成佛,他也不休息,這就叫為一切眾生的救護主;眾生有什麼災難,他都去救護去。有的被水淹的,他就使令這個眾生不被水淹;有的被火燒了,他就令這個眾生火燒不壞他。就這樣,來做為一切眾生的救護主;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得令一切眾生隨憶念生無邊喜樂解脫門。

「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這一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叫眾妙莊嚴音。他的聲音非常美妙,人一聽見他的音聲,就把一切的憂愁、煩惱都忘了,沒有憂愁煩惱了,所以叫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得令一切眾生隨憶念生無邊喜樂解脫門」:他能使令一切眾生,隨自己的憶念,就生出無邊這麼多的喜樂來;就是聽見他的聲音,就生出喜樂的心,把一切憂愁煩惱都沒有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須彌臆摩睺羅伽王,得於一切所緣決定不動到彼岸滿足解脫門。

「須彌臆摩睺伽王」:須彌臆是這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得於一切所緣決定不動到彼岸滿足解脫門」:緣,就是攀緣。他無論遇到什麼所緣的境界,一定都不會被境界所搖動;並且能究竟達到彼岸,得到滿足的波羅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得為一切不平等眾生開示平等道解脫門。

「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這一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叫可愛樂光明,一切眾生都歡喜、愛載這位摩睺羅伽王。「得為一切不平等眾生開示平等道解脫門」:他為一切不平等的眾生開示。怎麼說不平等呢?因為眾生有窮的、有富的,有有智慧的、有愚癡的,有貴的、有賤的,很不平等的。他為這種不平等的眾生開示平等道,給他們說修行究竟成佛的這個道理是平等的。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爾時,善慧威光摩睺羅伽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摩睺羅伽王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善慧威光摩睺羅伽王,承佛威力」:這位善慧威光摩睺羅伽王,藉仗著佛的這種大威神力。「普觀一切摩睺羅伽眾,而說頌言」:普觀察一切大腹行、大蟒蛇這一類的眾生,用偈頌來把這道理再說一遍。

*  *  *  * 現在金山寺要找一個第一的,什麼樣是第一的呢?這個第一不是很容易成的,第一的人要沒有脾氣。誰沒有脾氣,誰不發火,誰沒有無明,誰就是第一了;誰沒有煩惱,誰就是第一了。那個一天到晚總有煩惱的,就不會是第一的。你有煩惱,心裏就有個鬼;你有歡喜,心裏就有個菩薩。也要少講話,不要講那麼多話。修道的人一天到晚都不要講一句話,除非講經以外。少說話多念佛、沒有脾氣,這是第一的。你們記得,誰若願意作第一,就趕快把煩惱無明改了它。第一不是我找,你們不要以為師父現在找第一的徒弟,不是!是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現在在這個道場裏頭要成一個第一名的先覺者。 *  *  *  *

汝觀如來性清淨 普現威光利群品 示甘露道使清涼 眾苦永滅無所依

「汝觀如來性清淨」:這是善慧威光摩睺羅伽王所說的偈頌,這第一句,就使令一切的摩睺羅伽眾觀看佛性的清淨。所以他說:所有摩睺羅伽的眷屬等,你們大家看一看;看看佛性本來就是清淨,沒有染污的。「普現威光利群品」:佛普偏現出來大威德的光明,令一切蒙佛光照耀的眾生都得到利益,得到好處。「示甘露道使清涼」:他指示眾生都得甘露味。什麼叫甘露?甘露又叫不死藥。饑渴的眾生得到甘露,就會飽滿;罪業重的眾生得到甘露,罪業就消除了;在地獄裏若得到這種甘露,火湯地獄就變成蓮華池。總而言之,無論你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不好的事情,你得到這甘露道,就得到清涼、得到好處了。「眾苦永滅無所依」:佛的威光一照,眾苦就都滅了。為什麼眾苦會滅呢?因為業障消除了,所以一切苦就都滅了。這苦就是依著業障而生的,有業障它就能生存;沒有業障它就無所依,所以就沒有苦了。

一切眾生居有海 諸惡業惑自纏覆 示彼所行寂靜法 離塵威音能善了

「一切眾生居有海」: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一切的眾生,都住在三界二十五有這大海裏面。「諸惡業惑自纏覆」:在這三界二十五有裏面,各有各的惡業。欲界有欲界的業,色界有色界的業,無色界有無色界的業。由諸惡而造諸惡業,有了諸惡業,迷惑就更深了;這個業惑,就好像一條鎖鍊把你鎖住、纏住了,不得解脫。覆,就是蓋上。把你蓋在這個業海裏,不見光明;不見光明,就盡生愚癡,不生智慧。眾生的業一定要懺悔才能消除,瀰天大罪一悔便消;不過有的人業障深,自己又不想懺悔,也不生懺悔心。

*  *  *  * 我現在告訴你各位一件事情。什麼事呢?就是現在我們金山寺這個果寧,大概是一年以前吧?我就覺得他這個病會發作,就叫他懺悔,有提議要拜藥師懺;拜藥師懺能滅人的罪業,所以我就向大家提議來拜懺。

他這個病又生了,生了病就天天發脾氣;不是罵比丘就是罵比丘尼,再不就罵優婆塞、優婆夷,誰都不好了,誰都不對了。那麼他自己也不修行,也不叫旁人修行;還要把我們這語言課、禪坐、講經說法等一切的工作都停了,什麼都不幹了。我從南美回來,他就對著我講一些狂話,說:「說我罵比丘尼,師父這回真是錯了!你不應該傳法給比丘,叫比丘穿黃袍搭祖衣,應該傳法給比丘尼!」當時我聽了就說:「那好,我現在就傳法給比丘尼,你趕快去給比丘尼嗑頭去!」我叫果護寧趕快去。果護寧(JL: 果護?應該是講生病的果寧吧?)走了幾步又走了回來,大約自己這個架子還放不下;覺得比丘給比兵尼嗑頭,太沒有面子了,所以回來又辯。(問果寧:)你怎樣辯來著?你說你若真給嗑頭,她們怎麼辦?還說了其他的幾句。我不要講了,你也忘了,我也不記得,我們大家就算了!這個就是果寧他業障的關係。

還有這個果乾在香港找到一部藏經,說什麼嘉陵頻伽藏──那個藏經他有覆印拿來嗎?沒有覆印?聽說這個字清楚一點,他要買;就給果融居士來信,果融居士就告訴果玉。果玉她就想拿錢給買,也和很多人講過這事情。果寧就說是果護告訴他,叫他給果乾寫信;說果玉說果乾在香港攀緣,和人要錢買藏經,這是不對的。那麼果寧就寫了這封信,結果這藏經也沒買成。我那天說他,這叫「擁塞經路」,不應該這樣子;他說他病了,病得糊糊塗塗、顛顛倒倒的,也不知道他這麼樣是不對的。隨後他就說,這是果瞻、果護叫他寫的信。我說:「他們自己怎麼不寫呢?」「他們寫,恆乾(JL: or 果乾?)不相信他們。」我說:「那你的信用是很好的,盡講是講非!」那麼現在他到一個地方去休息,並且翻譯《華嚴經》。看看翻譯的怎麼樣?這就是業惑自纏,自己把自己纏住。 *  *  *  *

「示彼所行寂靜法」:示,就是指示你、告訴你。告訴誰呢?告訴一切有惡業的眾生佛所修行的寂靜法。什麼叫寂靜法?現在我告訴你們,你們要認清楚,就是沒有煩惱。寂靜就是禪定,禪定那時候,就是沒有一點的無明,沒有絲毫的煩惱,這叫寂靜法。「離塵威音能善了」:這個境界,是離塵威音摩睺羅伽王所能明了的一個解脫門。

*  *  *  * 現在在華盛頓街又多了一個地方,是沈家楨居士借給我們用的;我們要用它來做翻譯經典用的地方,名字就叫國際譯經學院。以後不但我們自己翻譯經典,還有各國教授有願意翻譯經典的,都可以到我們這裏來學習,所以叫國際譯經學院。下個月十月十四日,我們舉行譯經學院開幕和千手觀音的開光儀式;從十月一日就開始天天拜大悲懺,求千手觀音放光加被。是凡出家人不願意拜懺的,就不是出家人。不願拜懺,你根本就不會呢!就想不去做?會了之後,你不去做可以;沒有會之前,不可以說這法也不學,那個法也不學。你不學?根本你就不懂呢!你還是個門外漢,什麼都不懂;出家二天半,就以為自己成了祖師了?這是不行的!以後是凡我的徒弟,那一個也不准隨便發脾氣,不准隨便生煩惱!如果哪一個再妨害其他人修行,令其他人生煩惱──不論是出家人、在家人,凡是妨害其他人修行的人,我就不承認你是我的弟子! *  *  *  *

佛智無等叵思議 知眾生心無不盡 為彼闡明清淨法 如是嚴髻心能悟

「佛智無等叵思議」:佛的智慧沒有可比的,廣大得不可思議。「知眾生心無不盡」:能夠知道一切眾生所有善或不善的心念,沒有不窮盡的。「為彼闡明清淨法」:而為一切眾生闡明清淨的解脫法門。「如是嚴髻心能悟」:這就是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所了悟的境界。

無量諸佛現世間 普為眾生作福田 福海廣大深難測 妙自大王能悉見

「無量諸佛現世間」: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諸佛出現於世間。「普為眾生作福田」:普遍為一切眾生作無上的大福田。「福海廣大深難測」:諸佛福德的大海廣大得難以測度。「妙自大王能悉見」:這就是妙自主摩睺羅伽王所明白的解脫法門。

一切眾生憂畏苦 佛普現前而救護 法界虛空靡不周 此是燈幢所行境

「一切眾生憂畏苦」:一切眾生有種種憂愁、怖畏的苦。「佛普現前而救護」:佛都普遍現在所有這一切眾生的面前來救護,令眾生得以離苦得樂。「法界虛空靡不周」:虛空法界,法界虛空,沒有一個地方不是如來現身救護眾生的地方。「此是燈幢所行境」:這是燈幢王摩睺羅伽王所修行的境界,所明白的解脫門。

佛一毛孔諸功德 世間共度不能了 無邊無盡同虛空 如是廣大光幢見

「佛一毛孔諸功德」: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不要說佛全部的功德,就單說佛一毛孔的功德,就已經是無量無邊了。為什麼佛一個毛孔的功德就這麼大呢?就是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在初發心的時候,他時時刻刻都是利益人,就是利益眾生。因為利益眾生,所以才會有功德;若不利益眾生,就沒有功德。怎麼叫利益眾生呢?要利益眾生,就要先建立道場,擁護三寶。三寶就是眾生的福田,眾生想要求福,在什麼地方求呢?就是要在三寶的面前來求。做功德是無論大小的功德都要做的,凡是佛教徒,每一個人都要盡上自己一份的能力,來護持三寶、供養三寶,這才是佛教徒的本份。佛在因地修種種的功德,就是親近三寶、皈依三寶、護持三寶、供養三寶;無論大的功德、小的功德,他都要做。他也不會:「好了,這功德你做了,我在旁邊看著就好了。」不是這樣子。就是微塵那麼小的功德,他也要去做;就是盡虛空偏法界那麼大的功德,他也要做。

所以他做一個佛教徒,就盡上自己的能力來供養三寶。因為供養得多了,所以他的功德就無量無邊;他每一個毛孔裏邊的功,也無量無邊。為什麼呢?因為佛每一個毛孔,都能容納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他能在每一個毛孔裏邊轉大法輪,教化眾生。我們一般人,哪一個人能有這樣的神通,能有這樣的功德呢?沒有的。為什麼沒有呢?就因為我們不肯發心!我們只知道自私,只知道自利,只知道這個數目;對自己要有利益才肯做,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就不肯做。所以我們眾生就是眾生,由無量劫到現在,我們不肯做種種的功德,所以到現在我們還是一個苦惱的眾生。佛在無量劫以來,就歡喜做功德;所以現在成佛了,每一個毛孔的功德就已經無量無邊。

「世間共度不能了」:這個「度」字讀成「舵」。〈詩經〉上說:「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其他的人有這麼一個妄想的心,我就來想一想,他在打什麼妄想呢?共度,就是共同來揣測一下。揣,就是揣摩;測,就是測量。就是所有世間的眾生大家共同來揣測,也不能知道佛的功德究竟有多少。佛因為時時刻刻都願意做功德,所以就是他一個毛孔裏的功德,世間人一起來度量,也不能明白,也不能知道有多少。「無邊無盡同虛空」:佛的功德像什麼呢?就是無邊無盡,沒有邊際;你想找一個邊際嘛,找不著。這個盡,就是沒有了。你算到多少個數目上,才能把佛的功德算完呢?沒有法子算得完的,佛的功德是無盡無盡的,就好像虛空那麼樣的沒有邊際,沒有窮盡一樣。佛的功德就是這樣子的!因為他所做的太多了,所以就量等虛空──他那個功德的數量,就等於虛空一樣。「如是廣大光幢見」:像這種境界、這種的解脫門,就是大光幢摩睺羅伽王所明了的境界。

如來通達一切法 於彼法性皆明照 如須彌山不傾動 入此法門獅子臆

「如來通達一切法」:佛因為想要利益眾生、救度眾生,所以他自己修種種的功德。因為種種功德圓滿的緣故,所以他就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能以通達一切法。通達也就是明白。佛明白一切法,還會用一切法。「於彼法性皆明照」:八萬四千法門,門門裏邊的這種法性,他都了達無礙,都明照了。明,就是智慧光明照耀這諸法實相,把一切的諸法實相都照了了。「如須彌山不傾動」:就像那個妙高山似的。妙高山的山頂高過四王天,四天王天還在山它的半山腰,忉利天才在妙高山頂上。須彌山是常常不動的,地震它也不動,天塌下來它也不動。這個法性,就像須瀰山那麼有定力,是如如不動的。「入此法門獅子臆」:這位獅子臆摩睺羅伽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佛於住昔廣大劫 集歡喜海深無盡 是故見者靡不欣 此法嚴音之所入

我每一次讀經文,如果讀錯了,你們要趕快告訴我;因為我是閉著眼睛念這個沒有字的經,你們睜著眼睛,看見字念錯了就告訴我。

「佛於往昔廣大劫」:釋迦牟尼佛,在無量無邊那麼多劫以前的那個時候。「集歡喜海深無盡」:他就一秒鐘那麼短的時間也不生煩惱,就生歡喜,這歡喜猶如大海一樣。不像我捫人覺得生歡喜生得夠了,就要發發脾氣,生生煩惱。我時時都拎著你們的耳朵,叫不要發脾氣,不要有無明,不要有瞋恨心;你總放不下!這麼多年,我每一年都和你們化緣──我說過我只化大緣,不化小緣。化什麼大緣呢?就化你們的貪瞋癡;把你們的貪瞋癡都布施給我,我換給你們戒定慧。哈!但你總捨不得,捨不得這個貪瞋癡;我越要化緣,你越要抱著它。佛就不是這樣子,你化成貪瞋癡嗎?布施給你,我只有歡喜不生愁;所以集得歡喜,猶如大海一樣深無盡。這種歡喜海,就是見到所有的眾生都生歡喜心;因為佛在因地見到所有的眾生都生歡喜心,都要發心度眾生。眾生對他再不好,他也不會說:「我不度你這個眾生囉!」好像歌利王割截佛的身體,佛就發願成佛後要先度他成佛。

「是故見者靡不欣」:因為佛集歡喜海的緣故,所以見到佛的眾生,沒有一個不生歡喜心的。欣,就是喜悅;靡不欣,就是沒有欣不喜悅的,誰見到佛都生歡喜心。「此法演音之所入」:這就是莊嚴音摩睺羅伽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  *  * 有人罵我,我要接受這個果報;你若能這樣一想,什麼脾氣也就沒有了!可惜剛強眾生,難調難伏。修道的人,尤其一定要修忍耐波羅密、精進波羅密、持戒波羅密、禪定波羅密、智慧波羅密,不要常常那麼愚癡。修道人要發脾氣,那是最沒有價值、最丟人的一件事,也是最賤的一件事,最沒有道格了;不但沒有道格,連人格都沒有。你看看,世界上有智慧、聰明的人,都不是隨隨便便就發脾氣的,他的樣子一定和人不同的。 *  *  *  *   了知法界無形相 波羅密海是圓滿 大光普救諸眾生 山臆能知此方便

「了知法界無形相」:了,是明了;知,就是知道。你明白而知道法界無形相,明白這個法界是空無所空的,能空所空都沒有了。什麼叫法界?去年有一個人來聽《華嚴經》,講完了,就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這兩句話說出來好像很懂佛法似的。當時我就問他什麼是法界?他就把嘴張著併不上了,不知道什麼是法界了。你說,這豈不是食而不化,說食數寶嗎?其實,這個法界就是我們眾生的真心;我們這個真心是充滿法界的,法界也沒有離開我們這個真心。所以才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就好像作文章似的,你先要認清楚這個題目。你若不認清題目,人家出一個「上大人」的題目;你說這個一定是很大的一個人上到梯子上去了,這才是胡鬧呢!這個上大人就是孔子,就是孔夫子,大人也就是聖人。你若說是一個人上到梯子上去,想要登天,那就把題目忍錯了!我們這個謝老師在這兒,一定說我講的這個不錯了。這不是登著梯子上天的這個上大人,況且也沒有梯子可以上天,你怎麼可以作這種文章呢?這個法界也是這樣子,你要認清這個法界,法界就是人的心。

心是什麼樣子?沒有樣子!心就是心,有什麼樣子?若有個樣子,又不是心了。有人說:「那我知道,我這個心是個紅色的。」那和我這個心可就不同了,我這個心是黑色的。「你看見了嗎?」那你看見了嗎?「我沒有看見你的心是黑色的,也沒有看見你的心是紅色的。」不錯,這個普通的肉團心是紅色的,我的心也不是黑色的,是紅色的,但不是這個真心。這真心是無所不在的,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們這一個真心所成就的;那麼這個法界是什麼呢?也就是這個真心。有人又說:「我不相信,心怎麼就變成了法界了?」你不相信?我現在告訴你,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佛法界、菩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合起來叫十法界;這十法界都沒離開這一念心。怎麼叫法界呢?它是由法而化成的。佛法界有無量諸佛,是由佛法化成的;菩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也都是由種種的法化成的,所以叫法界。分開言之,就是十法界;合而言之,就是一法界,也就是一念的真心。那麼這個真心有什麼形象呢?可不可以拿來我看一看呢?無形相!這個無形相,就是法界的一個註解。

「波羅密海悉圓滿」:你若知道這個法界是無相的,了達這個本體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這就明白本體自性了。波羅密有六度波羅密、十波羅密、百波羅密、千萬波羅密,也可以說有八萬四千種波羅密;因為有八萬四千法門嘛,所以就有八萬四千種的波羅密。你若能明白這個法界是無相的,那麼一切波羅密都圓滿具足了。

「大光普救諸眾生」:這個大光,就是佛修出來的智慧光。這個智慧光是無量無邊的,也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周,無所不遍,光照法界,重重無盡。這個大光明藏普照到哪一個眾生,哪一個眾生就得救,就離苦得樂了;你能和佛的大光明合而為一,所以你就得救了。你不像以前那麼愚癡了,你就是得到佛的智慧光照耀過了;所以也就生出智慧,就進入大光明藏裏頭得救了。這個諸眾生,連你我都包括在內,你我都沒跑出去諸眾生之外。你不要以為:「哦,我大約不是個眾生了吧?」那你是個什麼?你自己想一想,你不是個眾生,是個什麼?你是個什麼東西?大約是一個鬼。這鬼也是眾生之一,也沒有跑到眾生之外邊去呀!你怎麼會不是眾生呢?可以的,你可以不是眾生,成佛!成佛,那就不是眾生了,但是還沒離開眾生。你就是成佛了,也沒有離開眾生;還是和眾生是一個的,二而不二。你不承認自己是個眾生,那除非你是個木頭;那木頭還是個無情的眾生呢!將來也有機會成佛的。「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你看這妙不妙?

「山臆能知此方便」:這位須彌山臆摩睺羅伽王能知道這種的方便法門。我們這些眾生還要再學一學、再修一修才能知道這法門,不過我們現在能聽一聽也都是好的。

汝觀如來自在力 十方降現罔不均 一切眾生咸照悟 此妙光明能善入

「汝觀如來自在力」﹕這是妙光明摩睺羅伽王說的。他說:你看一看。看誰呢?看如來。你看如來的自在力真是自在,真是妙不可言!什麼道理呢?「十方降現罔不均」﹕他在十方世界都示現化身,降現他的威德,沒有不平均的。就好像天下雨一樣,大樹得的雨就多一點,小樹就得少一點,那個草又更少一點;所有的一切眾生,都各得其所應得的。應得多少,就得多少,是大公無私,至正不偏的,所以叫罔不均。罔,可以當個「無」字講;罔不均,就是沒有不平均的,也就是最平均不過了。大根者得大的滋潤,小根者得小的滋潤;各得其所得,各食其食,都正好,不多也不少。好像極樂世界的飲食一樣,你想要吃什麼,就有什麼來了。在我們娑婆世界,你等著天上掉下餡餅或麵包來給你吃,那是等不到的;在極樂世界,你不要等,它就到了!你只要生這麼一念,說:「我今天早起要吃餃子。」它就現出一打十二個餃子。吃了一個很香,吃了兩個更好吃,一吃就吃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個;剩一個,還覺得沒有飽,把這一個也吃了,就正好飽了,不多不少。你看!這是十二「緣覺」,不多也不少,恰到好處,這叫罔不均。我講的是不錯,把這個不會笑的謝老師也給講笑了。怎麼說她不會笑呢?因為她常常想哭,說她妹妹太困難了。那就流點眼淚囉!

「一切眾生咸照悟」:所有一切眾生都被佛這大光明藏給照開悟了。你也可以試一試,叫佛光照一照就開悟了。想不想試啊?想試我就把這個電線給你接上,等一等就給你用這電療療一療,什麼病都會好了。「此妙光明能善入」:妙光明是這位摩睺羅伽王的名字,也可以說是佛的光照得你罪業消滅了;這個妙光明比那個X光還有功效,無論你有什麼病,他給你一照病就沒有了。

*  *  *  * 上人﹕就要這樣的方法,誰越看不起越好! 客人﹕我不是看不起,不要誤會我的一番好意。 上人﹕我知道,我知道!你不要講,你就要看不起他們才對!前幾天來的那個陳教授英文不錯,果瞻翻譯錯了他都知道,所以後來他又重說他的意思。我們希望我們哪個地方不對,都有人告訴我們,這是我們最希望的,我們絕對不會說是不歡迎。你不要聽我講,我講的話天上一句、地下一句、人間一句,你沒有法子把它作成一篇文章的。 *  *  *  *

復次,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得普生一切喜樂業解脫門。

「復次」:這部《華嚴經》的境界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所以這裏又繼續前邊沒有說完的道理,再說一說。「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這位緊那羅王名叫善慧光明天。「得普生一切喜樂業解脫門」:他明白佛能普遍令所有的眾生都生出喜樂的業;做善的業就叫喜樂業,做惡的業就叫憂苦的業。他明白佛的這種境界,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妙華幢緊那羅王,得能生無上法喜,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

「妙華幢緊那羅王」:這位緊那羅王名叫妙華幢。「能生無上法喜」:他明白佛的境界,能令眾生出生無上法喜。所謂「法喜充滿,禪悅為食」;這個法喜一充足,聽經聞法,就歡喜得不吃飯都不餓了,不睡覺也不睏了。也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發起來勇猛的心,甚至不記得吃飯了,什麼憂愁也都沒有了。所以能生出無上的、最高的這種法喜。「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他自己得到法喜還不算,還能令一切眾生也都受到安樂的這種法喜,這叫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己快樂,令他人也得到這種的快樂。這位緊那羅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種種莊嚴緊那羅王,得一切功德滿足廣大清淨信解藏解脫門。

「種種莊嚴緊那羅王」:這位緊那羅王的名字叫種種莊嚴。既然是種種莊嚴,就不是一種了,有很多很多種莊嚴,表示這個佛土有一種特別殊勝美妙的莊嚴。「得一切功德滿足廣大清淨信解藏解脫門」:他明白佛一切的功德都滿足了。修種種的福才有種種的功德,佛一切的功德都圓滿了;所以功德廣大,生出一種清淨信解藏。清淨,就是不發狂,發狂就不清淨了;清淨也就是沒有一點染污的思想,對境無心──對著境界沒有這種境界的心。也就是所說的「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心裏邊見如不見。耳朵聽到外邊又打鑼又打鼓的音樂聲,心裏不著住這個境界,沒有了,這叫聞如不聞。因為聞如不聞,見如不見,所以就生出清淨信解藏。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一闡提就叫信不具,就是沒有具足的信心;現在有了清淨信解,就不是一闡提了,就能種功德母了,增長功德林了。《華嚴經》所講的,第一個就是要信,你一定要生出信心來;然後就要明白,這叫解;你明白了,又要去修行,修行才能證得。《華嚴經》講的信解行證這四個步驟,我們人人都應該詳細研究。所謂信解藏,就是信解得多了,就猶如藏一樣;藏就是多,集聚多了就叫藏。誰得到這種的解脫門呢?就是這位種種莊嚴緊那羅王,他得到這種的境界。

*  *  *  * 昨天收到台灣寄來的幾本書,裏邊就有幾本是講金山活佛的。以前也有人寫這位金山活佛,寫得也很不可思議的;這次又看見有人寫金山活佛,我看了幾篇,記住一點點,我給你們說一說。這是西方人所不相信的,也是西方人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麼呢?這個很渺茫的,沒有什麼根據,不太合乎科學的邏輯,但是他可的確有這樣的情形。這個金山寺,就是中國鎮江的江天寺,一般人叫金山寺。其實不是金山寺,而是江天寺;金山是那座山的名字,那個寺叫江天寺。金山寺在中國是很有名的一個道場,這一位活佛就在金山寺裏掛單當行單。行單,就是做苦工的,所有的工作他都做。他雖然所有的工作都做,但是一般人還都討厭他;寺裏的出家人都說他不守常住的規矩──不是不守規矩,因為他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他這不守規矩,不像我們這個不守規矩;我們是:「你去幹,我不幹!」就願意做自己的事情。他也是願意做自己的事情,什麼事情呢?我告訴你們,誰吃花生把花生殼丟在地上,他一定檢著吃;吃瓜子的把瓜子殼丟在地上,他也拿起來吃,他不吃裏邊的那個仁,就吃那個殼。誰吃香蕉把香蕉皮丟在地上,他也拿起來吃。除非不叫他看見,他若看見了,他來得很快的,怎麼防備也防備不住他;你就怎麼樣不叫他拿起來吃,他已經就拿去吃了,快得不得了。就這樣子,一般人說他不守規矩。他還有一樣特別的事情,就是每逢吃飯的時候,他都要把鼻涕擤出來放到飯碗裏頭,再把口水吐到飯碗裏頭,然後用筷子攪一攪,就這麼吃。同桌的人一看他這個樣子,就會作嘔的,把吃下去的東西又都吐出來,因為他太邋遢了!還有,有字的報紙之類的紙張,除非他看不見;他若看見了,一定也拿起來把它吃了。他說這個有字的紙是最壞的東西,這個世界就是被這些紙搞得亂七八糟的,所以他要把有字的紙都吃了。他的胃是不是能消化,就不知道了,我們不管他!他就是這樣不守規矩;你若能這樣子,也可以不守規距,可以隨便。人家不吃的東西他吃,臭的東西、生蟲子的東西他也吃,就這麼個樣子!

他還會給人治病。在緬甸有這麼一件事情。他有個皈依弟子要請他吃飯,就給他寫了張紙條,叫一個老女人給他送送去。你說,他拿起這個紙條一看怎麼樣?啪!他就打這個老女人一個嘴巴,罵說:「請吃飯就請吃飯,寫字幹什麼!」這個女人被他打了一個嘴巴,正要發脾氣;但一想人家都叫他活佛,就不敢發脾氣了。她本來牙齒就痛得很厲害,這一個嘴巴居然把她的牙痛給打好了。他有很多這種給人治病的奇奇怪怪的事情,他也常常用般若湯來給人治病。什麼叫般若湯呢?就是他那個洗腳水。他吐一口唾沫,或者弄一點身上邋遢的東西放在裏頭,連那個鋸末子這麼一攪,這就叫般若湯;無論什麼病,一吃,它就好了。你若是裏邊的病,他就給你般若湯吃;若外邊有病啊,他就打,一打,也就好了。他就這樣子給人治病,所以人人都叫他活佛。他是一個不守規矩的人,你們誰若可以吃這些個東西,那也許可你不守規矩;但是你吃了要真能消化才算呢!不要吃了又吐出來。

給他寫書的這位樂觀法師年輕的時候見過他。這位金山活佛,多數都是在他的在家弟子家裏住,這些弟子都是一些個有名的名人或者有錢的人。有一次,樂觀法師到居士家裏住,這個居士就告訴他:「過兩天還有一位法師來。」他就問:「什麼法師呢?」「是一位活佛。」他又問:「活佛是不是西藏的喇嘛呢?」「不是,是金山活佛。」他也聽過這名字,就很高興地說:「我可不可以也見一見他?」這位居士說:「當然可以了。」那麼他就問:「你怎麼知道他會來?他給你來信了?」「不是,每逢他要來,我們全家都會做夢;一夢見他,他就一定會來的。昨天晚間我們全家都夢見他來了,所以我知道不久他就會來!」樂觀法師說:「好,那我等他來了!」

等到有一天,他們家裏的人都跑出去歡迎,說活佛來了。他的這位皈依弟子一聽說活佛來了,就到門外邊叩頭頂禮。你說怎麼樣啊?哈!他這些個皈依弟子給他頂禮,他也給他們頂禮。不像你們這樣子,也不像我;無論出家人、在家人一給頂禮,站在那地方就受了。好像有某某比丘尼,也是人家給她頂禮,她就站在那地方受;這都是不如活佛的地方。就這樣,他度的皈依弟子給他頂禮,他也頂禮回去,兩方面亂叩頭。這位法師一看,心裏就想:「這是活什麼佛呀?連個禮貌都不懂!那有一個出家人給在家人叩頭的道理!」就對他一點都不佩服,心裏就不高興了。等到把活佛接到房子裏邊,活佛就說了:「出家人不應該給在家人頂禮,那麼出家人見了法師可是應該頂禮的。」於是乎就向樂觀法師叩頭叩下去了。樂觀法師就很奇怪:「哎?我方才心裏這麼樣批評他,他怎麼就會知道了呢?」就不敢再對活佛有一種不恭敬的心,知道他有來歷了。

活佛又說:「今天晚間我和你在一個房裏睡。」工人就想多給舖一張床;他不要床,只要一個四方凳。樂觀法師以為這回晚間一個房間住,就可以有時間來講話了。殊不知這位金山活佛一吃完了,就把腿子一盤,結雙跏跌坐,就打起坐來了,一句話也不講。等到了半夜,他自己講起來了。講什麼呢?那時候樂觀法師心裏在打妄想,對活佛有一些個疑問:「他這活佛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他就說了:「這活佛根本不是個活佛,就是個妙善嘛!不過一般人都那麼稱呼,這不是一個真活佛。」就這樣,樂觀心裏想什麼,他就講什麼,就好像他知道樂觀心裏在打什麼妄想;樂觀這時候覺得特別奇怪了,從此之後對他印象很好的。

金山活佛最值得人恭敬的一個地方,就是他不要錢;他也不持銀錢戒,誰給他錢,他拿著就把它吃了。給多少錢,他吃多少錢,他也不說不要;這是他一個特別的法門。他還隨時帶著一個法寶,什麼呢?一天到晚他就拉長聲音唱:「誰念南無阿彌陀佛,誰念南無阿彌陀佛……」唱得那聲音很輕脆的。尤其晚間人家都睡覺了,他就很大嗓子地唱:「誰念南無阿彌陀佛,誰念南無阿彌陀佛……」像唱歌那麼唱,所以一般人都很討厭他。 *  *  *  *

悅意吼聲緊那羅王,得恆出一切悅意聲,令聞者離憂怖解脫門。

「悅意吼聲緊那羅王」:這一位緊那羅王的名字叫悅意吼聲。悅,就是喜悅,令人的意念裏頭生出一種歡喜。吼聲,就是吼叫的聲音,好像獅子吼叫的一種大的聲音。「得恆出一切悅意聲,令聞者離憂怖解脫門」:他常常發出一種歡喜的聲音,令聽到他這個聲音的人都離一切的怖畏。他得到這種境界,並不就是他有這樣子的境界;那麼是誰有這種境界呢?是佛。佛具足這種悅意吼叫的聲音,令一切眾生聽見這個聲音就離開一切的憂悲、苦惱和恐怖的這種心,常生歡喜。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寶樹光明緊那羅王,得大悲安立一切眾生,令覺悟所緣解脫門。

「寶樹光明緊那羅王」:這一位緊那羅王的名字叫寶樹光明。「得大悲安立一切眾生,令覺悟所緣解脫門」:他明白佛以大悲心安立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聞法開悟,覺悟他本來的因緣、本來清淨的自性。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普樂見緊那羅王,得示現一切妙色身解脫門。

「普樂見緊那羅王」:這一位緊那羅王能示現妙色身,所以一切眾生都普遍歡喜看見他。普樂見是他的名字。「得示現一切妙色身解脫門」:他明白佛示現一切的妙色身來教化眾生,令眾生都生一種歡喜心。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得了知一切殊勝莊嚴果所從生業解脫門。

「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最殊勝的光明莊嚴是這位緊那羅王的名字。「得了知一切殊勝莊嚴果所從生業解脫門」:殊勝莊嚴果也就是佛果。他明白一切殊勝莊嚴的佛果,是由哪一種的業所成就的。他明白這種的解脫門。

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得善觀察一切世間業所生報解脫門。

「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微妙華幢是這位緊那羅王的名字。「得善觀察一切世間業所生報解脫門」:他能善於觀察一切世間,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的這種業果報應。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結惡果就受惡的報應,這是一定的道理。九法界的眾生裏邊,菩薩為什麼成菩薩?就因為他修善業、修六度萬行,所以成菩薩。緣覺就修十二因緣的業,所以就成為緣覺。聲聞就修苦集滅道四諦法,所以證果成聲聞。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你種善功德,就生到三善道;你造罪孽過,就墮落到三惡道;各有各的果報。這一位緊那羅王就善於觀察一切世間業所受的這種果報。他得到這種的境界。

動地力緊那羅王,得恆起一切利益眾生事解脫門。

「動地力緊那羅王」:這一位緊那羅王能把地都搖動了,他就有這麼大的力量,所以叫動地力緊那羅王。「得恆起一切利益眾生事解脫門」:他常常生出一種力量來利益一切眾生,令眾生都得到歡喜。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威猛主緊那羅王,得善知一切緊那羅心,巧攝御解脫門。

「威猛主緊那羅王」:這位緊那羅王很有威德又很勇猛,為一切緊那羅王的一個主,主於一切緊那羅王,所以叫威猛主緊那羅王。「得善知一切緊那羅心」﹕緊那羅是很多很多的,他們的心是不容易知道的,可是這一位威猛主緊那羅王善於知道一切緊那羅的心。緊那羅是很不守規矩的,一天到晚都是蹦蹦跳跳的,常常要跳舞。「巧攝御解脫門」:巧,就是很巧妙的;攝,就是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來攝受;御,就是駕御,就是管著這些緊那羅。好像有一個人不要人管,他就能管這個不要人管的人,這叫駕御。他雖然叫威猛主緊那羅王,可是他不用威猛的這種力量來管這一切的緊那羅;他是用善巧的方法,就好像哄小孩子那種的方法,來教化一切的緊那羅,這叫巧攝御。教化人有折、攝二門。折,就是折伏。你這個人很剛強的,他就好像折斷一條棍子那樣,把你這個剛強給制伏了,令你沒有法子再剛強,這叫折伏法。攝受法就好像哄小孩子似的,把小孩子哄得不哭了,這叫攝受法。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爾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緊那羅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承佛威力」:頭一位緊那羅王叫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他承仗著諸佛的威力。「普觀一切緊那羅眾,而說頌言」:普遍地觀察一切的緊那羅眾,而說出一首偈頌來。

*  *  *  * 我從南美回來沒有多少天,果逾就說要看看他父親、母親。我告訴他回去是可以的,但是要三步一拜。果然晚間半夜兩點鐘,他拿了一點少少的東西,就開始出去三步一拜,往家裏走。從金山寺的門口開始,拜到金門橋這邊;晚間兩點半開始,拜到下午兩點,大約拜了十一個鐘頭。他在街上拜的時候,很多人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把戲,沒有人這樣子拜過;所以連警察也在旁邊看著他,不知道他是幹什麼的,但是也不敢管他。這樣子拜呀拜,也沒有飯吃;拜到他餓得受不了了,又跑回來,不見爸爸媽媽了。哈哈哈!這是果逾很誠心的一點。這果逾將來是有辦法的,因為我叫他做什麼,他就會去做去,這將來是會很有成就的。在這個國家,就要往真了做。誰能往真了做,誰就能把這個佛教發揚光大;誰不能往真了做,那就在佛教裏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果逾若有毅力,就真能從三藩市一路叩頭叩到家裏去;現在雖然還沒有辦法到家,但是對佛教的影響是很大的。他就這麼拜也不講話,連警察都莫名其妙,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的。所以以後哪一位若是能發一種特別的心,或者拜佛、拜懺、念經,只要有誠,都會有感應的。現在佛教在這個國家是一個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要往真了做,一點都不可以馬虎,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再講金山活佛。這位金山活佛還有一點特別的工夫,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尤其西方人更不容易做到。什麼呢?無論誰生什麼大的膿瘡,又流膿又流血這麼個樣子;他就用嘴咂到那個瘡上,把那個膿啊、血啊都給吸出來;吸出來的東西他也不吐到地下去,而是把它就給吃了。有一個女人眼睛痛了兩個多月,眼睛睜不開,看不見東西,就來跪到他面前叫他給治。他就用手按著這個女人的頭,然後就用嘴給吸這個眼睛;吸出一茶杯膿血,黑色、白色的什麼都有,把這個女人吸得慘叫慘叫的。他就對這個女人說:「你要吃一半,了了你的苦。我幫妳吃一半!」這個女人也不敢不吃,大約她因為看不見,她也不知道是什麼,就吃了一半;另外一半,他自己就吃了。吃完了,就要這女人睜開眼睛;這女人把眼睛一睜,這回什麼都看得見了。你看!這都是人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他能做到。你們誰有這個本事,也都差不多了!但是我沒有這個本事。 *  *  *  *

世間所有安樂事 一切皆由見佛興 導師利益諸眾生 普作救護歸依處

「世間所有安樂事」:這個「世間」,就是有情世間。有情世間的事,有的是快樂的,有的是苦惱的。現在說的這個是快樂的事情。所有,就包括一切安樂的事情;安,就是平安;樂,就是快樂。平安,就是無災、無難、無疾、無病,很平安的。不但平安,又很快樂的。這一切安樂事是怎麼得到的呢?「一切皆由見佛興」:無論哪一種安樂都是因為你見佛、聞法、睹僧而有的。這個興就是興起來、生出來。「導師利益諸眾生」:導師,也就是佛;人天大導師,是佛的一個別名。佛時時刻刻都要利益眾生,要對一切眾生都有好處,不是單單利益自己。他要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成佛了。佛成佛之後,又要用這種的方法來教化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普作救護歸依處」:普遍地作為眾生的救護,無論眾生有什麼災難,他都會來救護他,所以佛是一切眾生真正的歸依處。這首頌就是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說的。

出生一切諸喜樂 世間咸得無有盡 能令見者不唐捐 此是華幢之所悟

「出生一切諸喜樂」:佛能令眾生聞見佛法就生出一種歡喜心,得到法喜充滿的這種境界。「世間咸得無有盡」﹕所有世間的眾生都會得到這種法喜;這種法喜也就像流水似的,沒有窮盡的時候。「能令見者不唐捐」:令一切見著佛的眾生都有他的功德,不會虛棄空過的。就是誰見到佛,誰就得到法喜;誰得到法喜,誰就依法修行而證果,所以叫不唐捐。「此是華幢之所悟」:這種境界,就是這位華幢緊那羅王所明白的境界、所得到的解脫門。

佛功德海無有盡 求其邊際不可得 光明普照於十方 此莊嚴王之解脫

「佛功德海無有盡」:佛的功德海是無量無邊,沒有窮盡的。不要說佛全份的功德,就是一個毛孔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猶如大海一樣。所以說,佛的功德海是沒有窮盡的。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天上天下都沒有可以和佛來比的,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的功德也都不能和佛的功德比;世間上所有的一切我都看過了,無論哪一類的眾生都不能和佛比,所以佛的功德海是無有窮盡的。「求其邊際不可得」:因為佛的功德海太大了,廣大無邊,高深莫測;所以你要找它的邊岸,是找不著的。佛的功德海,往高了說,比須彌山更高;往深了說,比一切的海更深,所以說沒有法子知道它的邊際。「光明普照於十方」:佛的光明普遍照耀到十方世界,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得到佛光的加被,都能返迷歸覺,捨邪從正。「此莊嚴王之解脫」:這四句偈頌所說的境界,就是這位種種莊嚴緊那羅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如來大音常演暢 開示離憂真實法 眾生聞者咸欣悅 如是吼聲能信受

「如來大音常演暢」:如來就是佛;大音,就是廣大音,也叫圓音、法音。如來說法的這個音聲是不間斷的,時時刻刻都在說法,所以天台智者大師讀誦《法華經》的時候,得到法華三昧一旋陀羅尼這種境界,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釋迦牟尼佛還在那兒說法呢!這就證明佛法能把過去無量劫移到現在,未來的無量劫也能把它遷移到現在來。所謂過去非過去,未來非未來,現在也了不可得。所以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演,就是演揚,一點一點地把它說出來;暢,是流暢,也就是暢所欲言。把要說的法、想說的道理都說了,猶如流水一樣川流不息,這叫演暢。「開示離憂真實法」:佛開示一切眾生怎麼樣才能離開憂悲、苦惱,怎麼樣才能離苦得樂的這種法。怎麼樣能離憂悲、苦惱呢?你就要修戒、修定、修慧。你有了戒定慧,就沒有憂愁了。沒有掛礙也沒有憂愁了,這就是離憂真實法;這個真實法就是戒定慧,這就是真實法,不是騙人的、不是假的。「眾生聞者咸欣悅」:咸,就是完全。眾生聽見佛所說的這個真實法,完全都生了歡喜心;所謂「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如是吼聲能信受」:這種境界,就是這位吼聲緊那羅王所明白、信受的解脫門。

*  *  *  * 今天果耀和果揚在金山寺舉行結婚典禮。他們兩個人都很誠心的,結婚完了,他們也沒有跑到山上去,也沒有跑到海邊去,今天晚間又回來聽佛法。我記得以前有人在這兒舉行結婚典禮之後,立刻就往山上跑了;那天本來是個禮拜天,lecture也不聽了,經也不聽了,法也不聞了,就跑到山上去。這比較起來是有多少不同的地方。為什麼說這個呢?這就證明人如果以法為重,就是在舉行結婚典禮之後,還是會照常來聽法。這是我很歡喜的!所以一樣的學佛法,有的就重視佛法,有的就不重視佛法;用這個世間法把佛法遮住了,沒有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地方各位應該研究一下!若是學佛法能像學世間法那麼用功、那麼用心、那麼誠懇,就會有點辦法了!

今天是八月十五,等一等大家回到家裏念念大悲咒,多喝一點甘露水。 *  *  *  *

我觀如來自在力 皆由往昔所修行 大悲救物令清淨 此寶樹王能悟入

「我觀如來自在力」:這是寶樹光明緊那羅王所說的偈頌。他說:我觀察佛的自在神力是怎麼樣得來的呢?「皆由往昔所修行」:佛得這種自在神力不是很容易的,都是他過去修行所成就的。如果佛不修行也不會有這種自在的神力,因為他修行,所以得到自在神力。「大悲救物令清淨」:佛具足大悲心,救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返本還原,返迷歸覺,捨邪從正,回到本來那個清淨的果位上。「此寶樹王能悟入」:這種的境界就是寶樹光明王緊那羅王能明白而入的解脫門。

如來難可得見聞 眾生億劫時乃遇 眾相威嚴悉具足 此樂見王之所睹

「如來難可得見聞」:佛不容易遇見,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個大劫才能見佛、聞法、睹僧。佛的法身雖然遍一切處,但是眾生沒有得到五眼,就見不著佛的法身。佛的色身也不容易遇著。佛不但不容易遇,就是聽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的名字也不容易,聽見其他十方世界的佛的名字也不容易的。所以說佛不容易見,也不容易聽見佛的名字。「眾生億劫時乃遇」:一切眾生在百千萬億劫裏也不容易遇著佛。經過這麼百千萬億個劫,有緣的眾生才能遇著,所以說「時乃遇」。還要有緣的,沒有緣還是「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見盧舍那。」「眾相威嚴悉具足」:眾相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說這個相就包括隨形好了。眾相都莊嚴具足,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都是圓滿的,所以叫具足。「此樂見王之所睹」:這種的境界就是這位普樂見緊那羅王所了解的解脫門。

汝觀如來大智慧 普應群生心所欲 一切智道靡不宣 最勝莊嚴此能了

「汝觀如來大智慧」:這是最勝莊嚴緊那羅王所說的。他說:你看一看,佛這種大智慧是不可思議、不能測量的,它的妙用是無窮的。「普應群生心所欲」:眾生心裏所想的、所願意的,他都能隨心滿願,滿一切眾生的欲望。「一切智道靡不宣」:所有一切令眾生出生智慧的這種道理,沒有他不宣揚、沒有他不說的。佛能宣說諸法實相,令眾生都得到這個大智慧。「最勝莊嚴此能了」:這位最勝莊嚴緊那羅王明白這種的解脫門。

業海廣大不思議 眾生苦樂皆從起 如是一切能開示 此華幢王所了知

「業海廣大不思議」﹕業,就是眾生所造的業;這個業有善業,又有惡業。善業就得到樂報,惡業就得到苦報;善業就是淨緣,惡業就是染緣。淨,就是清淨;染,就是染污。這種業是常常跟著你、不離開你的。善業也跟著你,惡業也跟著你,如影隨形──就像人的身影隨著身體一樣,時刻不離。譬如你好殺生,造殺生的業;受的果報也就被人殺,在地獄裏頭就常常下油鍋、上刀山,在那兒受苦。你若偷盜,在地獄那兒受苦,你用哪一隻手偷東西,就把哪一隻手給剁去;你若兩隻手偷東西,就把兩隻手都剁去,看你再怎麼樣偷去!就受這種的果報。

你若造婬亂的業,男人結婚了還想各處去找女人,行婬慾的行為;女人已經結婚了,還想另外找一個男人,行婬慾的行為,這將來都會墮地獄的。墮什麼地獄呢?墮炮烙的地獄。這炮烙地獄很不可思議、很妙的。本來是一個銅柱子燒紅了,但是有婬欲的男人看見那個炮烙,就像他生前最喜歡的那個女人;而且這個女人還沒有穿衣服,什麼衣服都沒有,比那個跳脫衣舞的女人還更生動。於是乎他就跑到前面去,把這個女人抱住;到那兒一抱怎麼樣呢?就粘上了,再也離不開了,就把這個身體都燒成火炭。你說那個時候難受不難受?但是難受,也沒法子不受了!這是歡喜行婬慾的男人受炮烙的樣子。女人若歡喜行婬慾的,她看見這個炮烙就像她所歡喜的那個男人;於是乎她也走近前去,就把她所喜歡這個男人抱住。這一抱,也就離不開了,被這個炮烙的火把這身體都燒焦了,變成火炭,生出一股臭味。這個時候,她知道痛苦了:「呀,這個真是難受!」但是也沒有法子不受了,再痛苦也要受。

有一個人現在聽見這種的講法,說:「這個不會吧?」不會?就不妨試一試!你若犯打妄語的罪,怎麼樣呢?哈,就入拔舌地獄,到獄裏把舌頭給割下來,叫你再打妄語?甚至於來生就不會說話了,因為沒有舌頭了。好飲酒的人怎麼樣呢?你歡喜飲酒,到那個地獄裏,就把你放到那個著火的酒裏來燒。這是人造業所受的果報,若是廣說,是無窮無盡的;業力的這個海太大了,不思議啊!

「眾生苦樂皆從起」:眾生受的苦和享的快樂都是從這個業而生起。「如是一切能開示」:像這種的道理,佛都能開示眾生,令眾生明白這種的因果。「此華幢王所了知」:這種的道理、這種的解脫門,就是這位華幢緊那羅王所知道的。

諸佛神通無間歇 十方大地恆震動 一切眾生莫能知 此廣大力恆明見

「諸佛神通無間歇」:十方諸佛都有一種大威德的神通。無間歇,間,是間斷;歇,就是停止。諸佛在十方國土轉大法輪,教化眾生,用種種的智慧光明令眾生得到覺悟,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所以又叫法輪常轉。「十方大地恆震動」:十方大地常常震動。所以說這地震有的時候是十方諸佛現神通,有的時候就是魔現神通。佛菩薩現的神通,是想令眾生覺悟,知道這個世界是無常的。魔現神通,就想令眾生迷惑、顛倒,入這個生死的門,離開菩提道。「一切眾生莫能知」:這種的境界、這種的道理,一切眾生都不能知道;雖然諸佛常常利益眾生,可是眾生也不認識諸佛的慈悲心。「此廣大力恆明見」﹕動地力就是廣大力。這種的境界,就是廣大力緊那羅王所能明白的解脫門。

處於眾會現神通 放大光明令覺悟 顯示一切如來境 此威猛主能觀察

「處於眾會現神通」:處於眾會,就是居處到這個海眾的法會。十方世界諸佛國土都有佛在那兒轉法輪教化眾生,所以就有海會的眾生在那兒聽法;佛在這個海會眾生聽法的時候,就現出種種的神通,令眾生自覺自悟。「放大光明令覺悟」:佛放智慧般若的大光明,來照耀一切眾生;令眾生完全得到覺悟了,都得到這個大智慧光明,都得到正知正見,不再有邪知邪見。「顯示一切如來境」:佛用種種的神通,把佛的境界都現出來;佛的境界猶如虛空,難可測量。「此威猛主能觀察」:這種境界,就是這位威猛主緊那羅王所明白的解脫門。

復次,大速疾力迦樓羅王,得無著無礙眼,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

「復次」﹕前邊的意思沒有說完,那麼再說它一次,也就是繼續說《華嚴經》的這個道理。在這個法會的海眾裏,現在說的是八部的迦樓羅王。迦樓羅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大鵬金翅鳥。這種鳥能降龍,龍一遇著這種鳥,一切的神通就都沒有了,就在那兒等著大鵬金翅鳥來吃。世界上一物降一物,一種東西就降伏另一種東西。你看,獅子一叫,一切獸類就都老實了;大鵬金翅鳥一出現,龍也就老實了。

大鵬金翅鳥的翅膀有三百六十由旬那麼大。小由旬是四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大由旬是八十里。三百六十由旬,就以小由旬來算,都是很大的;所以牠的翅膀向海裏一搧,海水就被搧到一邊去,海裏的龍就露出來了。牠就飛到龍的旁邊,一口就把牠叼起來給吃了;幾百尺那麼長的龍,他抓起就吃了,就像我們吃麵條那樣,一吞就給吞下去了。因為牠的身體大,吃的龍也就多;那些龍子、龍孫一類的小龍根本就不夠他吃,大龍吃一條也吃不飽,要兩條、三條那麼吃,所以把龍吃得都快絕了種了。龍王受不了,就到各處去求人救牠,可是誰也救不了牠。

以後龍就到佛的法會去,請佛來保護牠。佛就把他的袈裟拿給龍王,說:「你拿回去,每一個眷屬都分給牠一條袈裟的線綁在角上,大鵬金翅鳥就不會吃牠了。」果然龍用佛的袈裟線綁到身上,大鵬金翅鳥就找不著牠了。大鵬金翅鳥找不著龍,就餓得要死啊;他知道這是佛現的神通,不令他吃龍。於是乎就飛到佛那兒去,請問世尊,說:「你不叫我吃龍,我現在沒有東西吃,就快活不了了。你慈悲龍,就不慈悲我嗎?如果你不慈悲我,把我餓死,那你的慈悲心也不是普遍的。」就和佛這樣講道理。佛說:「好,我叫我的弟子每逢吃飯的時候,就送飯給你吃;你以後再不要吃龍了,就吃齋念佛吧!」於是乎大鵬金翅鳥也就皈依佛了,做了八部之一;這樣龍也沒有斷種,大鵬金翅鳥也有東西吃了。所以以後出家人每逢中午上供,送食到外邊去,就是供大鵬金翅鳥的。所以說:「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這是中午給大鵬金翅鳥送供的一個因緣。

「大速疾力迦樓羅王」:現在說的這位迦樓羅王,名叫大速疾力。「得無著無礙眼,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他明白佛的無著無礙眼,能普遍觀察一切眾生的因緣。無著無礙就是無邊無礙,沒有所障礙。盡虛空遍法界佛眼都能觀察,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眾生佛也能觀察。這位迦樓羅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  *  *  * 再講一講這個金山活佛。金山活佛有一次到香港,香港有一位很有錢的人,他有很多太太──有一個大太太,五個小太太。因為錢太多了,所以他家裏也很洋化的;本來中國人吃飯都使筷子,他家裏就不用筷子,用刀叉,學西方人吃西餐。吃的東西都要吃新鮮的,譬如吃雞,就要買活的回來殺了吃,魚也要買活的回來殺。有一次,香港一座廟的當家師,就把活佛帶到他家裏去。這個有錢的主人就看不起金山活佛,但是他的第三個姨太太就對活佛生了信心了,一定要留活佛吃飯;吃飯就吃囉!活佛於是就一個人留在那兒吃飯。吃飯的時候,他家裏人的面前就擺上刀叉,給活佛這兒就擺上筷子。活佛或者見過、或者沒有見過這個刀叉,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就拿起坐在他旁邊的這位主人的刀叉這麼玩。這位主人一看他吃飯的東西,被活佛用他那個很邋遢的手拿著玩,就很不高興的說:「你這個出家人,應該學著一點嘛!應該有一點定力,不可以隨便像隻猴子似的亂拿東西,一點定力都沒有。」活佛說:「是,我沒有見過這個,我是沒有定力。」那麼就吃飯。

吃完了飯,活佛把腿子一盤,就在吃飯的凳子打坐;他們把桌上的東西和刀叉都收回去了,他還是在這兒坐著。吃晚飯的時候,又擺上桌子叫他吃飯;他也不出聲,就坐在那兒打坐。晚間坐一宿,第二天一早起也不吃,中午又沒有吃,就在那兒坐著。這回可把這家的人都嚇壞了,以為他死在那個地方。這怎麼辦呢?怎麼推他也推不動,怎麼叫他也叫不醒,他就眼睛半睜半閉的這麼坐了一天一宿。等當家師又來了,他們就說:「你帶來的這一位出家人是不是在這兒死了?怎麼這樣子呢?」這當家師就問:「你們都說了什麼來著?」這主人就說:「我說他沒有定力。」當家師說:「哦,你說他沒有定力,所以活佛就現出定力給你看看!」這麼一說,這主人就覺悟了,就給活佛跪下來懺悔;活佛這回不入定了,把眼睛睜開哈哈笑了。於是他們全家都要求皈依活佛,活佛說:「你們皈依我可以的,但皈依之後你們全家都要吃素。」這一回他們全家都發心吃素,以後再也不用這個刀叉了。 *  *  *  *

不可壞寶髻迦樓羅王,得普安住法界教化眾生解脫門。

「不可壞寶髻迦樓羅王」﹕不可壞寶髻是這位迦樓羅王的名字。「得普安住法界教化眾生解脫門」:他明白佛能令法界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快樂,令眾生沒有一切的煩惱、憂愁。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佛在十方法界菩提樹下安住道場,來教化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這是聖人設教化度一切眾生,這位不可壞寶髻迦樓羅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清淨速疾迦樓羅王,得普成就波羅蜜精進力解脫門。

「清淨速疾迦樓羅王」﹕清淨速疾是這位迦樓羅王的名字。「得普成就波羅蜜精進力解脫門」:他自己得到成就了,還願意令一切眾生也得到這種成就。成就什麼呢?成就波羅密。波羅密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到彼岸。什麼是到彼岸?就是從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達到涅槃的彼岸。印度話做什麼事情成就了,都叫波羅密;作完了,也叫波羅密;所以修行成功,也叫波羅密。你本來有煩惱,現在你再也沒有煩惱了,這就是波羅密。這個波羅密要用精進力來幫助它成,你若不精進,就不能得到波羅密;你想得到波羅密,就要有精進力。這一位清淨速疾迦樓羅王,在佛的面前得到這種的波羅密,又得到精進力;所以入了這種的解脫門,得到這種的境界。這種解脫門是他見佛、聞法、修行而得到的,他自己得到這種波羅密,也想令一切眾生都得到這種的波羅密、得到這種的好處。

我們一切眾生聽見《華嚴經》的每一個境界、每一個法門,都應該迴光返照,問一問自己:「我和這個法門是不是相應呢?我是不是能修這個法門呢?我會不會得這種的解脫門呢?我是願意得解脫門,還是願意得到煩惱門呢?」你若願意得煩惱門,就不能得到解脫門;你若想得到解脫門,就先要沒有這個煩惱門。你不要一天到晚把煩惱門開著,把這個解脫門關上,那始終也不會得到解脫。聽經、聞法就要依法去修行,若不依法修行,那聽經、聞法根本就沒有用的。不要聽多了法,反而不注意去行法,這樣就錯了!所以我們聽了每一個解脫門、每一種境界,都要問問自己和這個法門是不是相應?應該修哪一個解脫門?前邊講了這麼多解脫門,如果你聽得越多越不想解脫,那就更錯了!

*  *  *  * 上人﹕虱子一咬你就哭,這太可憐了!你知道那些虱子咬你幾口嗎? 弟子﹕有多少虱子嗎?大概有五十隻。在我的頭皮上、毛孔上,一個一個的這麼咬。 上人﹕那叫蟣子,那不叫虱子。有五十隻那麼多? 弟子﹕哦,也許少一點。 上人﹕那五十隻咬你有多少次啊? 弟子﹕牠們常常咬。牠們在皮下,就是看不到牠們。牠們在皮下吃血! 上人﹕那麼牠喝你有多少血?有沒有一盎司? 弟子﹕不知道。 上人﹕不知道,你哭什麼?你就當布施就得了嘛!這有什麼值得可哭的?你發布施心,說:「這布施你,你喝我一點血,沒有什麼。」這不是什麼重要的。 弟子﹕我殺了他們。 上人﹕你殺了他們啊?哦,那你這犯戒了,他們現在都要和你打官司,到閻王那兒把你告了。所以你想受沙彌戒是不行的!你殺生,怎麼可以受沙彌戒呢? *  *  *  *

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得勇猛力入如來境界解脫門。

「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你看,為什麼叫你現在講?這位迦樓羅王叫不退心,不是被幾隻蝨子一咬就受不了了。遇著境界要認識,認識境界,就不會被境界轉;不認識境界,就會被境界轉了。這位迦樓羅王,不論遇著什麼不好的境界,都不退心。有人毀謗他,他也不生煩惱,不退心;有人對他怎麼樣不好,他也不退菩提心。他不但菩提心永不退轉,而且還精進地來莊嚴諸佛國土,所以叫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得勇猛力入如來境界解脫門」﹕因為他不退心,所以就得到勇猛力,勇猛精進。勇猛,就是無論什麼困難他都不怕,任何的天魔外道想來和他鬥爭,他都會戰勝的。「入如來境界解脫門」﹕因為他有勇猛力又不退心,所以就遂心滿願,能以入佛的境界,得到佛的這種解脫門。

*  *  *  * 今天,果佑這叫現身說法。本來他沒結婚以前,有多少次要求出家──他頭一次見到我,就說要出家,是不是啊?但是以後不知道入了什麼解脫門,又不出家了。現在又想要出家。想要出家和不出家這個人,不知道是一個還是兩個?若是一個人,為什麼要做兩件事?若是兩個人,為什麼又要做一件事?這有研究的必要!最近結婚的這兩個人,今天晚間沒有來聽經,那麼他講一講這個道理是好的。本來早幾天就應該講了,但是最近結婚的果耀和果揚每天晚間都來聽經,這個公案不應該叫他們聽見,所以就沒有講。今天晚間他們沒有來,你正好現身說法。因為你當時結婚,搞得有的出家人就要還俗;這一次這果耀和果揚結婚,又有出家人打妄想。今天要你現身說法,說說這個結婚的快樂,叫他們打多一點這個妄想!所以叫你講一講你這個因緣。   前幾天我說下個月有人來這兒落髮,現在這位要落髮的落不了了;他的頭髮太硬,沒有刀子可以剃得了他這個髮。為什麼呢?因為他在香港不能來。怎麼不能來呢?因為他的護照是阿根廷的,他在香港要辦居留的手續,passport (護照)給香港政府拿去還沒有拿回來,所以要到這兒來的手續就辦不妥。但他的兒子、兒子的媳婦果滿,還有果滿的一個姊姊,這個月的二十三號都會從香港到美國來。這個老的、想要落髮的這回先不來,或者明年等他把香港居留的手續辦好了再來。今天向大家說一說這個消息。你們誰有什麼意見?

這個迦樓羅王不是迦樓羅,是管著迦樓羅的,所以叫王。為什麼說不是迦樓羅呢?因為他本來已經是個菩薩了,現在是現迦樓羅身來教化迦樓羅。這些迦樓羅王和前邊的緊那羅王,都是菩薩示現的。 *  *  *  *

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入佛行廣大智慧海解脫門。

「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這位迦樓羅王的智慧猶如大海,能把一切眾生都攝持到這個佛法上來,所以名字就叫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入佛行廣大智慧海解脫門」:他能深入修行佛的法門,佛的法門就是廣大智慧海;他能修這種廣大智慧海,得這種的解脫門。

堅法淨光迦樓羅王,得成就無邊眾生差別智解脫門。

「堅法淨光迦樓羅王」:堅,是堅固;法,是佛法;淨,是清淨;光,就是光明。這一位迦樓羅王在因地的時候,求法的心非常堅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以這種堅固的心來求佛法,得到清淨的光明,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堅法淨光迦樓羅王。「得成就無邊眾生差別智解脫門」:他得到一種三昧、一種境界,叫成就無邊眾生。所有的眾生有所求,一定會遂心滿願,一定就會成就;不但成就一個眾生,而且還成就所有一切的眾生。成就一切眾生什麼呢?差別智。這個「差」,一般人都把它讀成一個「岔」或者「叉」;其實應該讀成一個「疵」,差別也就是分別。這個分別智有兩種講法。一種是每一類眾生都有他自己所應有的智慧,眾生的種類不同,所以智慧也就不同;每一種類有每一種類的智慧,各各不同,所以叫差別智。還有一種講法,佛是「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每一類的眾生都應該得到他們所應該得的智慧,這也叫差別的智慧。又可以說差別智就是擇法眼,能用差別的智慧來選擇自己所歡喜、所相應的法門,這也叫差別的智慧。這一位堅法淨光迦樓羅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妙嚴冠髻迦樓羅王,得莊嚴佛法城解脫門。

「妙嚴冠髻迦樓羅王」:妙嚴冠髻是這位迦樓羅王的名字。這位迦樓羅王戴的帽子非常美妙莊嚴,一切眾生見了都歡喜,所以叫妙嚴冠髻。「得莊嚴佛法城解脫門」:他善於莊嚴諸佛的法城。什麼是佛的法城呢?一切道場都是佛的法城。道場有講經的道場、誦經的道場、禮佛的道場、念佛的道場、拜懺的道場、翻譯經典的道場、流通經典的道場,這都是佛的法城。總而言之,一切佛法所在的地方,都是佛的法城。這一位迦樓羅王善於莊嚴諸佛的法城,令這個道場特別清淨莊嚴、特別殊勝;他得這種的境界,入這種的解脫門。

普捷示現迦樓羅王,得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

「普捷示現迦樓羅王」﹕所有的地方,這一位迦樓羅王都能很快就去示現去,所以得到這麼個普捷示現的名字。「得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他成就一種不可破壞,猶如金剛一樣的平等力;他大慈平等,能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法門,視一切眾生將來都是要成佛的。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普觀海迦樓羅王,得了知一切眾生身而為現形解脫門。

「普觀海迦樓羅王」﹕這一位迦樓羅王叫普觀眾生海,眾生就像大海那麼多,所以叫普觀眾生海;又叫普觀眾生煩惱海,眾生的煩惱也像大海那麼多;又叫普觀眾生智慧海,一切眾生的智慧也像海那麼多;又叫普觀眾生業力海,一切眾生的業力也如大海那樣子。眾生的業力也如海,眾生的煩惱也如海,眾生的智慧也如海,眾生的果報也如海;所以這位迦樓羅王,也就是大鵬金翅鳥王,就叫普觀海。「得了知一切眾生身而為現形解脫門」:他普觀一切眾生海,所以就能了知一切眾生的身,他也就現各從其類的形去教化這一切的眾生。譬如他觀人的眾生,就現人身而為眾生說法;他觀天的眾生,就現天人身而為眾生說法;他觀阿修羅身,就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他觀畜生身,就現畜生身而為說法;他觀地獄身、餓鬼身,就現地獄、餓鬼的形相去為眾生說法;令眾生離苦得樂,返迷歸覺,修菩提道。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得普入一切眾生歿生行智解脫門。

「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這位迦樓羅王因為吃龍吃得多了,所以音聲就變成像龍的音聲,很響亮的;他的眼睛也變成像龍的眼睛,突在外邊,很難看的那個樣子,所以叫大目精迦樓羅王。他儘吃,龍吃得多了,所以什麼都要變成像龍的樣子。「得普入一切眾生歿生行智解脫門」:他能知道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生的時候造什麼業,死的時候就受什麼果報。因為他明白這種的道理,所以就善於給眾生說這種法,來教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同得他所得的這種解脫門。

爾時,大速疾力迦樓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迦樓羅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就是在這位像龍的聲音又有一對大眼睛的迦樓羅王說完了他的解脫門之後。「大速疾力迦樓羅王,承佛威力」:這位速疾力迦樓羅王,承仗著佛的威神力。「普觀一切迦樓羅眾,而說頌言」:普遍觀察一切的迦樓羅眾,說出來一首偈頌。

佛眼廣大無邊際 普見十方諸國土 其中眾生不可量 現大神通悉調伏

「佛眼廣大無邊際」:佛的眼睛不像我們眾生的眼睛這麼小,佛眼是廣大的。你看,讚阿彌陀佛的偈說:「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阿彌陀佛的眼睛像四大海那麼大。佛的眼睛不只四大海那麼大,簡直就是沒有邊際可尋,找不著邊際。他這麼大的眼睛幹什麼呢?下邊就說了。「普見十方諸國土」:他因為眼睛大,所以十方諸國土他都可以看得見。「其中眾生不可量」:十方諸佛國土的眾生不知道有多少,沒有數量那麼多。怎麼辦呢?「現大神通悉調伏」:佛現出一種大的神通,把這一切眾生都給調伏了。調伏,就是受教化,皈依三寶,發菩提心,將來成就菩提果。

*  *  *  * 今天講完了經,每一個人趕快辦一辦自己的公事;辦完了,我這兒還有一個中文的課程,或者五分鐘或者十分鐘。昨天我寫了密宗的略說,今天給大家略略地解釋一下;有願意參加這個中文的課程的,我都「不」歡迎。

這個密宗,一般人認為這是不得了,這真是妙,秘密法!我告訴你們,每一個學密宗的人完全是自私,沒有第二個意思,就是自私才學密宗。為什麼呢?他想秘密的,不要教旁人知道。所以我現在教你們這個道理,你們就要知道學密宗的人多數是自私的,少數是屬於公共的,要知道這個道理。第一個,密宗的人多數是吃肉、喝酒的;他說這不錯的,可以不戒葷又可以成佛,這是一舉兩得。可是魚與熊掌是不可得兼的,往往修密宗修得不如法,就墮落到阿修羅道裏頭去;這是很危險的,你們各位應該要知道。

在沒講經之前,先唱這個偈頌。這個偈頌叫「鐘聲偈」,是在講經之前唱的;唱的聲音越長越好,聲音能唱得很大的更好。請法的時候,說請法辭也不要說得太快;本來這也應該像唱歌那麼慢慢地唱,不是好像放機關槍似的說得那麼快,說完了就算了。音韻要唱得好像音樂似的,把大家唱得心都很平定了,把大眾的妄想都給唱沒有了,然後再聽經。應該是這樣子的!

下個禮拜的禮拜二、禮拜四兩天,由慧僧法師來教你們講經的儀式;講經都要念些什麼,應該怎麼樣子。其實這沒有一定的,他說中國怎麼樣子;現在我們是在美國,在美國的樣子不一定要和中國一樣。他說他來教,你們也不妨都學一學;知道中國講經是怎麼樣子,在這個國家又應該怎麼樣子。

還有,他說要教一教你們〈華嚴字母〉。他若能教〈華嚴字母〉,你們各位都要注意學一學;這〈華嚴字母〉在中國很少有出家人會念的,很少很少的。念這個有什麼用呢?這是佛教裏頭一種很奧妙的歌,唱這個〈字母〉的功德是很大的。你若唱好了,把那個善財童子就唱來了;他會在這兒蹦蹦跳跳地,像小孩子那麼歡喜得不得了。這又有什麼用呢?這位善財童子以前也常常到我們這個道場來的,有的開眼的人就會看見他在這兒又唱歌又跳舞,很高興的樣子。或者我們講經,他聽得高興了也來,來過很多次、很多次了;不過有的人沒看見,就不知道。我們這個是華嚴道場,十方諸佛菩薩都擁護我們這個道場;所以我平時對你們說三藩市不會地震,就因為我們這兒有華嚴道場。華嚴道場在這兒,我們又在說華嚴大法,所以三藩市一定會平安的。一般人不知道我們在這兒講《華嚴經》,他們就得到平安了;我們也不管他,也不需要叫他來謝謝我們。

一九六八年,這個地質學家和科學家就造謠言,說三藩市要地震。不錯,是要地震,但這地震都搬家了;每一年都不在三藩市,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這就證明諸佛菩薩擁護我們這一個美國佛教開始的道場。諸佛菩薩不會來拉著你的耳朵告訴你,說:「好啦,我擁護你這個地方,你不要害怕了!」不會這樣來告訴你的。但事實證明佛菩薩是擁護我們這個道場的。頭先有少少的地震,所以我說一說這個意思。 *  *  *  *

佛神通力無所礙 遍坐十方覺樹下 演法如雲悉充滿 寶髻聽聞心不逆

「佛神通力無所礙」:十方一切諸佛的神通妙力沒有一切的障礙。「遍坐十方覺樹下」:覺樹,就是菩提樹。佛在十方諸佛國土,都是坐在菩提樹下而悟道的;所以說覺悟的這棵樹,就是菩提樹。是誰覺悟的呢?是佛覺悟的。這棵樹叫樹王,佛就是法王。佛在覺樹下覺悟這一切法,而成佛果。「演法如雲悉充滿」:佛演說的妙法,就好像虛空中的雲一樣充滿法界,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法雲的普蔭。普蔭,就是法雲普遍地遮蔽在一切眾生的頭上,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清涼、得到快樂、得到自在,各得到他所應該得到的;就好像天下雨,一切的眾物各得其量,都得到它所應該得的數量一樣。「寶髻聽聞心不逆」:這位寶髻迦樓羅王聽聞了這種的境界、這種的法門,心裏不懷疑,不會違背這種的道理。他是明瞭這種法門的。

佛於往昔修諸行 普淨廣大波羅蜜 供養一切諸如來 此速疾王深信解

「佛於往昔修諸行」:佛在以前修種種的法門,難行的他能行,難忍的他能忍,難受的他能受,難吃的他能吃;種種最難修的法門,他都修了。好像前幾天我講的那位金山活佛,他也是修人所不能修的行門。一般人看著他有一點點的小神通,就稱他為活佛;但這只是個假名字,他並不是真的成佛了。他能修無緣大慈,能修同體大悲。怎麼叫無緣大慈呢?在緬甸那個地方天氣很熱,吃剩下的飯,就要把它倒了,不能留;一留,就會壞的。那麼他在廟上住,廟上有的時候剩很多的飯,他就親自把這些飯菜拿去給牛吃;等牛吃完了飯,他就給牛說法。他不是餵一隻牛、兩隻牛,是餵很多的牛;所以牛一看見他來了,就都很歡迎的,因為他給他們東西吃。天天他都這樣子去餵牛,結牛的緣。

還有,人家給他送飯,他自己不吃;他就吃這個瓜子殼、花生殼、香蕉皮、蘋果皮、報紙等等,總而言之,凡是能吃的這些東西他都吃。人家送給他的供養齋,他就拿去餵烏鴉;只要他一念「誰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些烏鴉就都飛來了,他就拿飯給他們吃,他還分給狗吃。好的東西他都給烏鴉、給狗吃,自己吃那個壞的;這就叫行同體大悲,他和眾生都是一體了。我們哪一個能不吃飯只吃報紙、花生殼,把好的東西給這一切的畜生吃呢?沒有人肯這樣的,這就叫難行能行。本來人都想吃好的,他把好的餵烏鴉,這就叫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和牛本來是沒有什麼緣的,他能去餵牛,和牛結緣;無緣的也要有緣,沒有緣的他也對牠慈悲。

他也歡喜放生,而且一放生就放得很多。他到那個魚市上,看見所有活的魚、活的烏龜,無論什麼活的畜生他都買;有多少他買多少,然後拿到河裏去放生,這都是不容易做得到的。本來他也沒有錢,但是他就要去買這些東西放生;但是這些賣魚、賣畜生的都認識他,知道他的皈依弟子會給錢的,所以都很願意賣給他。這就是修種種人所不能修的苦行,不求名也不求利。

「普淨廣大波羅蜜」﹕淨,也可以說是沒有了、乾淨了。什麼乾淨了?波羅蜜乾淨了,波羅蜜做到圓滿、究竟了,把波羅蜜都做完了,所以叫普淨廣大波羅蜜,到彼岸了。「供養一切諸如來」:他以身心、性命來供養十方一切諸佛,修種種的供養。不是像我們這樣苦惱,一點就受不了了,這是不行的。你想供佛嘛,就要把你的生命都供養於佛,那才算呢!好像練習坐單,有的人一要睡覺的時候,就把腿伸開;在這個四方凳前邊又有一個四方凳,就預備伸腿的。這不叫坐單,這叫伸單;不過比躺那兒的當然又好一點,就是道心還不夠。真正的老修行坐那地方,幾天幾宿也不換腿;坐幾天,還是那個樣子坐著。好像虛老在南洋一帶,他一坐那個地方就坐幾天,不是坐一坐就換換腿;你一換腿,那就沒有定力了。前幾天我講金山活佛在香港表現他的定力,也是這樣子。他不是說有人的時候他就這麼坐著,沒有人的時候就偷著換換腿;不是的,他不能欺騙自己的。這都叫修種種的苦行。

所以一樣的事情,人家那個坐單就是真正的坐單,不是伸單;你說你也是坐單,但是腿常常伸開,那根本就談不上坐單了。我知道有人還受不了,要把腿伸開;若是覺得腿痛了,就在那個地方站一站,這站單也不錯的。若是能練習站單,那是出奇了;這個世界上,現在還沒有站單的菩薩。你站在那地方,一睡,就倒了;倒了再爬起來,還是站著,那更不容易的。

「此速疾王深信解」:這位速疾迦樓羅王深深地信解、深深地明白這種的法門。有的人心裏就想了:「哦,原來坐單馬虎一點也不可以的。」不單坐單馬虎一點不可以,你就修哪一個法門,也不可以馬虎的。你馬虎一點,你的三昧就不成功,你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定力、慧力,不能開悟。開悟的人,時時刻刻都是念茲在茲,絲毫也不敢懈怠,那才會有所成就啊!你若修一修、站一站,那就要晚不是一個劫就是兩個劫那麼長了。

如來一一毛孔中 一念普現無邊行 如是難思佛境界 不退莊嚴悉明睹

「如來一一毛孔中」: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也就是佛的一個別名。如來者,就是沒有從什麼地方來,也沒有到什麼地方去,所以叫如來。如來的毛孔,是如來身上最小的一個地方;雖然是最小,但是它可以容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能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念普現無邊行」:在一念最短的時間,在這最小的地方,就能普遍現出如來所修的無邊的行門、無邊的法門。「如是難思佛境界」:像以上所說的這個小能容大,大能容小,小大無礙,多少無礙,時間長短也互相無礙,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是什麼境界呢?就是佛的境界。除佛而外,沒有任何眾生有這種的境界;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又叫妙境界,是微妙難思的。這種境界誰能深深地明瞭呢?「不退莊嚴悉明睹」:就是這位不退莊嚴迦樓羅王,他能明瞭這種的境界,入這種的解脫門。

佛行廣大不思議 一切眾生莫能測 導師功德智慧海 此執持王所行處

「佛行廣大不思議」:佛修行種種的行門,八萬四千行門的每一種行門,佛都修圓滿了;所以才說盡大地沒有一粒微塵那麼多的地方,不是過去諸佛捨生命、行菩薩道的地方。佛行菩薩道是要利益眾生,就是惡的眾生,他也願意救度他們、利益他們。

就拿佛割肉餵鷹來說。有一隻鷹想把一隻鴿子給抓來吃了,這隻鴿子就跑到佛在因地修行菩薩道的這個老修行的懷裏躲起來,因為牠沒有地方可躲了;老修行就把牠收起來。這隻鷹當時就說:「你救這隻鴿子,不錯,是救牠的生命;可是我沒有肉吃,就會餓死。你救牠的生命,讓我餓死,這又何嘗是慈悲平等心呢?」這位老修行一聽鷹會說話,這麼樣和他講道理;他就說了:「好,你只是要吃肉嘛!你有肉吃就可以了,不一定需要吃這隻鴿子啊!」鷹說:「只要有肉吃,不吃鴿子是可以的。」於是乎這位老修行就把身上剩沒有多少的肉,一塊一塊地割下來餵這隻鷹。

割一塊給鷹吃了,鷹說:「不行,沒有吃飽!」他再割一塊給這隻鷹吃。鷹吃完了,說:「還不行,沒有吃飽;你這個肉這麼瘦,吃下去像沒有吃一樣!」這位老修行把全身的肉都割下來給這隻鷹吃了,鷹說:「這回差不多了!」於是乎鴿子也飛了,鷹也走了,都在虛空中現出天人的樣子;原來是天人來試驗這位老修行。他把身上的肉都餵了鷹了,然後這個肉又都還復如初,又都長出來了。他最初割肉的時候,並沒有想說:「我要把肉割下來餵給天人,這是天人來試驗我。」他的宗旨就是餵鷹。鷹是最惡的一種鳥,他能把自己的肉犧牲出來餵鷹,你看這種的行門是不是不容易行?最惡的鳥,他也用自己身上的肉來供養牠,這才是真正修道的。修道的人要犧牲一切,把什麼都看得很平常的。

釋迦牟尼佛還有一次捨身餵虎。因地的釋迦牟尼佛在山上修行,有一次,天下了幾天大雪,所有的畜生都不能出來了。有兩隻老虎出來找東西吃也找不著,大的老虎幾幾乎乎餓得要死了,小的老虎還跟著大的老虎這麼跑,就堪堪要餓死了,餓得都不會動彈了。在因地的釋迦牟尼佛看這兩隻老虎這麼可憐,於是乎就發願說:「我要把我這個身體布施給老虎吃,讓牠們不要餓死。」各位想一想,我們若遇著老虎,趕快就跑了,怎麼還會拿這個肉身供養餓虎呢?不會有這種思想的,但佛就能做這種的事情。我們想一想,佛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一樣的?有的人或者想:「我也去找隻老虎或者鷹餵一餵。」你想找,就找不著了;佛並不是自己想找,他是碰上的。你只要能修行菩薩道,捨人所不能捨的,終究也會有成功的一天。所以不要著急!因為這樣子,所以說佛這種的行門是廣大不可思議的,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

「一切眾生莫能測」:所有的眾生都測量不出來佛的這種行門是怎麼樣修行的。「導師功德智慧海」:佛是接引眾生的一個大導師,他的功德和智慧猶如大海一樣。「此執持王所行處」:這就是這位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所修行的境界、所入的解脫門。

如來無量智慧光 能滅眾生癡惑網 一切世間咸救護 此是堅法所持說

「如來無量智慧光」:佛的智慧光明是無量的。「能滅眾生癡惑網」:佛以無量的智慧光明,來滅除無量眾生愚癡和惑業的網。我們眾生在這個世間,都被這個網給網住了;什麼網呢?就是這個無明的網、愚癡的網、造業的網。打魚的那個網能把魚網住,把魚從海裏邊撈出來。我們的愚癡太重,惑業也太重了,這愚癡也好像網一樣,把我們從智慧的海裏頭給打上來了;打上來,就變成愚癡了,沒有法子出去這個愚癡的網。被這個愚癡的網蓋住,就沒有法子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一切世間咸救護」:佛以無量的智慧光明來消滅這種的愚癡網,令一切有情世間都得到救護,得到解脫。「此是堅法所持說」﹕這種的境界,就是這位堅法迦樓羅王所入的解脫門、所得到的境界。

法城廣大不可窮 其門種種無數量 如來處世大開闡 此妙冠髻能明入

「法城廣大不可窮」:法城,就是說法的城、弘法的城。所有一切的道場,都是佛的法城,所以說法城廣大沒有窮盡。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到處建立法城,到處吹大法螺、擊大法鼓、建大法幢。所以說「建法城於處處,破疑網於重重」,把眾生的疑網都給破了。「其門種種無數量」:究竟這個法城有多少個門哪?城一定要有門,不然從什麼地方出這個城?從什麼地方入這個城?如果城沒有門,就變成一個死城了;所以法城一定要有門,而且這個門還要開著不能關,這樣法才能流通。法城有種種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直達佛的果位;無論你修哪一個法,只要你認真去修去都可以成就的。所以說種種的門沒有數量。「如來處世大開闡」:如來在這個世界上大開這個法城,闡揚這個法;令眾生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究竟成佛。「此妙冠髻能明入」:這就是妙冠髻迦樓羅王所明白的解脫門。

*  *  *  * 明天開始,由慧僧法師來教大家唱念、講經的儀式;從五點鐘開始,教到六點半。我們這兒四點半去接他來,大約到這個地方就是五點鐘的樣子。或者四點二十分去接,早十分鐘;因為晚間這個時候車多,早一點去把他接來好一點。所有願意學唱念的人,都要認真地學,不要馬馬虎虎的。你把它學明白了,不用是可以的,你不要用的時候不明白。我們學的人,也不要現出一種很奇怪的樣子,好像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好像愍智法師那天來說了一個臭鹹菜,果逸就說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子一講,真是倒架子!他所講的,也沒有出去我們平時研究的這些個道理;只是換了臭鹹菜這麼一個名字而已,這有什麼不得了的呢?你說從來沒有聽過,這樣子就太不懂道理了。學唱念也是這樣子,你學是學,但不要大驚小怪的,好像very surprise;這麼樣子,人家就會覺得你真是不懂事情,什麼也不懂。學是不妨學,但是不要大驚小怪的!

還有,我這個講《華嚴經》的lecture,因為近幾個禮拜我有一點旁的事情要做一做,所以禮拜二放香,禮拜四也放香;禮拜六或者不放香,一個禮拜還是放兩次香。本來以前是放一次香,禮拜六我不講;這一次,就禮拜二和禮拜四放香。這兩天可以由果瞻來講,願意講什麼都可以的,不罵人就可以。不要像果寧那樣,一上了法座就罵比丘、比丘尼,又罵男居士、女居士;所以現在他不能講了,就因為他罵座,盡找人家的毛病,他自己的毛病一點都不知道。所以現在叫他閉關去,不閉關就跳金門橋,不跳金門橋就閉關。試驗幾個禮拜看一看!

慧僧法師來教唱念,你們要好好地學!接他、送他的人,在車上都要少講話。凡是接送客人或者法師、居士的,在車上都要少講話,因為車上不是談話的地方;車上一談話,駕車就很容易發生意外。你若發生意外,人家就說:「喔,你看他們金山寺的車一樣have accident (發生意外),他們有什麼感應?」所以我們要小心一點,不要弄出毛病來;你們無論哪一位接送客人,最好都不講話!他若和你講話,你就告訴他:「我這個driver (司機)不能講話,因為這個城裏車太多,人也太多;不小心,就會碰到人或碰到車了!」這是很正確的理由,免得發生事故讓人家笑,這是一點。還有,下個禮拜天,果滿他們四個人從香港來,是十一點十五分;你們幾位比丘尼有願意去歡迎這個沙彌尼的可以去,不過你們要早一點吃飯。在廟上十點鐘吃飯,吃完了飯,十點半去大約來得及! *  *  *  *

一切諸佛一法身 真如平等無分別 佛以此力常安住 普捷現王斯具演

「一切諸佛一法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共一法身,佛的法身是沒有分別的。好像一切燈的光都是一個明,這明與明沒有分彼此;你的明也就是我的明,我的明也就是你的明。這個燈的明不分別,佛的法身也猶如這個明一樣,所以也沒有分別。諸佛的智慧光都是一個的,音聲也都是一樣的,所以佛與佛是不分彼此的。「真如平等無分別」﹕佛性的真如也都是平等的、是一個的,沒有分別。佛不像我們眾生分彼分此,有你有我,有眾生,有壽者。佛是一切平等的,所以才說:「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佛以此力常安住」:佛就以這種真如平等的力量,常常安住在這種沒有分別的境界上。「普捷現王斯具演」:這位普捷示現迦樓羅王,能具足演說這種的解脫門。

佛昔諸有攝眾生 普放光明遍世間 種種方便示調伏 此勝法門觀海悟

「佛昔諸有攝眾生」:佛在往,也用一切的諸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來攝化眾生。所謂:「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你想叫眾生得到佛的智慧,你就那麼叫他學佛的智慧,他根本就不會聽你的。甚至說:「什麼叫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和我的智慧又有什麼分別?我的智慧比佛的智慧更大、更高明,我為什麼要學佛的智慧!」所以你就要用一種方便法。你想叫他得到佛的智慧,就先要給他一點好處;他所喜歡的,你給他一點。

譬如一切眾生都歡喜吃蜜糖,你就先請他吃一點蜜糖。吃了蜜糖之後,他就會很高興地問你:「這個蜜糖太好了,你怎麼得到的呢?」你才對他說:「這種蜜糖是從佛的智慧生出來的。」他聽你這麼樣一講,就會說:「佛的智慧能生出蜜糖來,那我也要學佛的智慧。怎麼才能得到佛的智慧呢?」你就教他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修禪定、修智慧。對他說:「你把這六度修圓滿了,就得到佛的智慧了。」他想要吃蜜糖,就要修這六度了。這是個比喻,你不要以為真有蜜糖吃,甚至於吃得樓板上都是蜜糖,那就未免太執著這個蜜糖了!這就叫「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這個欲鉤,就是眾生歡喜什麼,你就先用什麼方法來度他;佛教化眾生就是這樣,用方便法來攝化一切眾生。

「普放光明遍世間」﹕佛普遍地放大光明來照耀一切世間。「種種方便示調伏」﹕佛用種種的方便,來調伏一切眾生,令眾生捨邪歸正,去妄存誠,返迷歸覺。「此勝法門觀海悟」﹕這個法門是特別殊勝的,這種的境界也特別稀有;這麼樣殊勝、稀有的法門,就是這位普觀海迦樓羅王所明白而悟入的解脫門。

佛觀一切諸國土 悉依業海而安住 普雨法雨於其中 龍音解脫能如是

「佛觀一切諸國土」:佛以智慧的眼來普遍觀察一切十方的國土。「悉依業海而安住」:所有十方的國土,沒有一個國土不是由眾生的業所成就的,所以都是依靠業海而安住。眾生在這個業海裏頭浮沉不定,生了,又隨業漂流而死;死了,又隨業漂流又生。生了死,死了又生;今生姓張,來生就姓李,沒有一個了的時候。就這樣在業海裏頭漂流,不知道回頭是岸。「普雨法雨於其中」:所以佛普遍來給眾生說法,就好像下雨一樣,在這個業海裏邊說法教化眾生。「龍音解脫能如是」:這種境界是誰明白呢?就是這位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他入這個解脫門,明白這種的境界。

*  *  *  *  你們昨天學這個〈華嚴字母〉和唱念,你們都有什麼意見呢?提出來我們研究一下!我天天聽你們各位念佛念得很拘板的──就是很死板,不是很活潑的。念佛也要唸得無拘無束、無掛無礙的,不是像用繩子綁上那麼放不開。要放開!聲音要唸得像流水似的,沒有法子可以停止;又像刮風似的,把花草樹木都吹得這麼飄飄然的。唸佛是這樣子,唱歌也是這樣子;要把人唱得都飄飄欲仙,就像成了神仙似的。念佛,就要把佛唸到面前這兒來;唸得佛現身了,這樣子才是念佛呢!

弟子﹕師父,我們是不是唸得太快了? 上人﹕念得死板,不活動,唸的聲音也不響亮。 弟子﹕不是慢或者快的問題嗎? 上人﹕慢一點是好,但是你們唸的那個聲音,聽著好像很死板、很笨的;我想說很久了,但都沒有講。大家唸的也都不是一個音,你有你的音,我有我的音;這要大家一口同音,這個口雖然不同,但是音都是一個。要這麼唸! 弟子﹕是不是聲音太低了? 上人﹕是有多少!這個聲音好像放不開,很拘謹的。這個念佛,無論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應該出聲唸、隨著唸,不應該聽著他人唸自己不唸;大家都要一個心來唸佛,這個聲音聽著才都是一個,這樣才容易得到念佛三昧。 *  *  *  *

復次,羅睺阿修羅王,得現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

「復次」:把前邊沒有說完的意思再說一說。「羅睺阿修羅王」:羅睺翻譯成攝惱。阿修羅有很多種,天上有阿修羅,人道裏也有阿修羅,阿修羅道裏更有阿修羅,畜生道裏也有阿修羅。這阿修羅有時候是算到三善道裏邊,天道、人道、阿修羅這叫三善道;因為他也有多少善根,所以屬於三善道。有的時候又把他列入四惡趣裏邊,就是把他和三惡道算在一起;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叫四惡趣。天上的阿修羅,就是天上的土匪;人間的阿修羅,就是人間的土匪;畜生裏邊的阿修羅,就是那個害群之馬。這都是阿修羅!怎麼叫害群之馬呢?馬在一起,本來大家都是和平共處的,不給其他的馬麻煩;但這種阿修羅的馬就是專門找trouble (麻煩),要踢一踢其他的馬,或者咬一咬其他的馬。總而言之,就願意鬥爭。這阿修羅無論在哪一道裏頭,都是以鬥爭為主。好像天上的阿修羅,就時時刻刻和玉帝──也就是帝釋──作戰,把帝釋給戰敗了;以後帝釋去求佛幫助,佛就教他回去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就把阿修羅給打敗了。

為什麼他和帝釋作戰呢?哈!講起來這都是女人禍水,因為女人的關係。阿修羅有很多種的翻譯,有的翻譯叫飛天;飛天不是神也不是鬼。有的又翻譯叫無酒。不是他喝不著酒,是喝不夠;喝多少也不夠,所以他就說酒沒有了。又有一個翻譯叫無端正。男的阿修羅長得最醜陋,有的鼻子有兩尺半那麼長,好像大笨象的那個鼻子似的;有的嘴長得很小,很小的,吃東西吃不快;有的眼睛長得很大。總而言之,他這個面貌,你一看就會打顫,嚇得你東西南北都不知道了,他就有這種的力量,誰看見這個阿修羅誰就怕。那麼女的阿修羅呢?女阿修羅就長得非常美貌;所以帝釋就和阿修羅王去求婚,要他的女兒做太太。阿修羅王本來不高興,因為他是反對帝釋的,怎麼可以把自己的愛女嫁給帝釋呢?但是他的女兒歡喜,所以還是給帝釋做太太了。

帝釋常常去各處聽經聞法,隨喜功德。有一次,在一個山裏邊有位老修行在那兒說法,這帝釋就去聽法。聽法回來,大約晚一點了;他太太就問:「你幹什麼去來著?」帝釋說:「我聽法去了。」「你去聽法?不是吧?你一定外邊有女人,你去胡混去了;你不想叫我知道,所以說去聽法。好,下次你再去聽法,可以帶我一起去啊!」帝釋說:「你不能去!你生得這麼漂亮,叫人看見不好的。」就不准她去。她就更生了一種妒嫉心了,說:「你一定是不守規矩!」

第二天,這位老修行說法的時間到了,帝釋又要去聽經;修羅女就叫帝釋帶她去,帝釋就一定不帶她去。這修羅女也有神通,就用一種隱身術跟著他後邊去了;旁人看不見,帝釋也看不見。到那兒一看,這個法會又有男有女,她就說:「這麼多女人在這兒,難怪你天天來!」於是乎她就現形。帝釋看見她來了,就很不高興的說:「你為什麼來?我不帶你來,你還一定要來!」她說:「我當然要來了,這麼多女人在這兒!」於是乎帝釋就拿蓮華的梗子打了她一下。這修羅女就又哭又鬧地回娘家去,對她爸爸說帝釋怎麼樣打她,怎麼樣在外邊有很多女人。她爸爸說:「好,我給你報仇!」於是乎就發動修羅去和帝釋作戰。這阿修羅真打,帝釋的天兵天將打不過阿修羅,一戰就戰敗了;帝釋就去求佛幫助,佛就教他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回去就把阿修羅戰勝了。

「現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這一位阿修羅王明白佛是示現為一切法會的說法主。尊勝主就是說法主。他得到這種的境界,入這種的解脫門。

*  *  *  * 禮拜天香港有一個沙彌尼、三個居士到這兒來,如果有人願意去機場歡迎,哪一個居士去都可以的,尤其有車的人願意去是最好的。若不願意去,也隨個人自便,我們這兒做什麼事情都是不勉強的。應該叫你們這個「私家的住持」去!「私家的住持」你不知道?因為他在香港講經,這個沙彌尼護他法,又送給他禮物,又送給他錢;在香港他不但自己受供養,而且還給他爸爸媽媽要一份。   你去問問他:「你在香港,果滿又供養你,又送你爸爸、媽媽禮物;現在她來了,你有什麼表示啊?應該送什麼禮物給她啊?」看看他怎麼說! *  *  *  *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得示現無量劫解脫門。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毗摩翻譯成絲,質多羅翻譯成種種。這位阿修羅王能用一根絲線幻作種種的境界,所以叫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得示現無量劫解脫門」:這個阿修羅王明白佛能在很短的時間裏,把無量劫這麼長的時間和無量諸佛的國土都現出來。佛能縮無量劫為一念,又伸一念成無量劫;十方佛土能縮在一粒微塵裏,一粒微塵又能現出無量的佛土。大能容小,小能容大;大小無礙,一多無礙。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巧幻術阿修羅王,得消滅一切眾生苦令清淨解脫門。

「巧幻術阿修羅王」:這位阿修羅王很聰明,他會變化,而且變化的力量很大,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巧幻術阿修羅王。「得消滅一切眾生苦,令清淨解脫門」:他明白佛會消滅一切眾生苦,令眾生都得到清淨。為什麼佛要消滅一切眾生苦?因為佛是無我不二的,知道一切眾生和他自己沒有什麼分別;能觀一切眾生的苦惱就是自己的苦惱,他不會說那是眾生的苦惱,我不管。佛不但是要令眾生離苦,還要令他們得到清淨的境界,把他們一切的苦都不要了、消滅了,住到極樂光明的境界。這個解脫門,就是巧幻術阿修羅王所明白的。

大眷屬阿修羅王,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

「大眷屬阿修羅王」:還有一個阿修羅王名字叫大眷屬;因為他有大的功德,所以他的眷屬也很多。為什麼他的功德那麼樣大?因為他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所行所作都是苦行,能忍人所不能忍的,所以他的眷屬很多。「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他明白佛修行的時候不是單單修一種、兩種苦行,而是修一切的苦行;最大的苦行就是忍辱,人不能忍的你能忍,就是苦行的極點。佛所修的苦行是無量無邊的,他用這些苦行來莊嚴自己的道場、自己的境界;這種境界,就是大眷屬阿修羅王所明白的解脫門。

婆稚阿修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

「婆稚阿修羅王」﹕婆稚是梵語,翻譯成被縛,或者團圓;因為他的力量很圓滿,是一位有力量的修羅王,所以叫婆稚阿修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他明白佛的神力能震動一切十方諸佛國土。佛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的,所以他的力量也是遍十方的;這位婆稚阿修羅王明白佛這種的境界,入這種的解脫門。

遍照阿修羅王,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

「遍照阿修羅王」:這位修羅王的名字叫遍照,他的智慧光明遍照十方。「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他明白佛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的,所以佛不是單單以一百、一千種的法門來教化眾生;而是用種種的方便法來教化眾生,安立一切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令每個眾生都修他所應該修的法門。這位遍照阿修羅王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得普集不可壞善根,淨諸染著解脫門。

「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這位阿修羅王的名字,叫堅固行妙莊嚴。怎麼叫堅固行呢?就是修這一個行門永遠都不退轉。這個堅固裏邊,就有一個「誠」、一個「恆」在裏頭;堅、誠、恆,三者具足。堅固,就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也就是不論受到什麼打擊、什麼磨難、什麼逆境來考驗,都不退轉;只有向前精進,不向後懈怠。若是精進兩天半,就懈怠十五天;所謂「一日曝之,十日寒之」,那就談不上堅固行了。因為有堅固行了,所以才有妙莊嚴;若沒有堅固行,就不會有妙莊嚴。這個妙莊嚴,就是由堅固行所莊嚴而成就的。

「得普集不可壞善根,淨諸染著解脫門」:這個普集是集個什麼?就是普集這個堅固行。因為他修這個堅固行,今天修堅固行,明天修堅固行,後天還是修堅固行;堅固、堅固、堅固,堅堅固、固固堅,因此他的善根堅固不可壞,所以就淨諸染著了。善根增長,惡根就消滅了。染著,染,就是染污,就是不清淨;著,就是執著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放不下。為什麼執著六塵呢?就因為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所染污了;內有所染污,外就有所執著了。現在淨諸染著,就把這個染著清淨了。清淨,就沒有染著了;沒有染著,就得到解脫了。所以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得大悲力無疑惑主解脫門。

「廣大因慧阿修羅王」:還有一位修羅王,名字叫廣大因慧。他明白種什麼因就受什麼果,他的智慧就安住在這個明白因果的法門上,所以叫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得大悲力無疑惑主解脫門」:他明白佛有大悲力,不是只管自己不管眾生。佛是大慈大悲的,他要令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所以他的慈悲心很大,甚至把自己都忘了。佛常常像這樣來幫助眾生,所以就得到一種大悲的力量;這個大悲力,是在利益一切眾生中自然而有的。佛也沒有什麼疑惑,因為他沒有一個自身,所以沒有執著、沒有疑惑,信力堅固;佛是大悲主、無疑惑主,這是成佛的果位。這位阿修羅王入這種的解脫門。

現勝德阿修羅王,得普令見佛承事供養,修諸善根解脫門。

「現勝德阿修羅王」:還有一位修羅王,名叫現勝德,他的功德是最上、最殊勝的。「得普令見佛承事供養,修諸善根解脫門」:他明白眾生遇見佛就很歡喜,沒有這個煩惱心了。眾生一見佛,都要承事佛、供養佛;修一切不壞的善根,將來就會證菩提果。他所明白這種的解脫門。

善音阿修羅王,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

「善音阿修羅王」:這位修羅王的名叫善音,因為他的音聲很奧妙的、很不錯,所以叫善音。「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他明白佛是普入一切趣,普入人、天、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不是說:「這個眾生我很歡喜,我就為他多做一點;那個眾生那麼樣壞,我不要令他得到好處。」佛是常常修平等法的,這種境界,就是這位善音修羅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爾時,羅睺阿修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阿修羅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也就是在講完十位阿修羅王所得到的解脫門的這個時候。「羅睺阿修羅王,承佛威力」:這位羅睺阿修羅王,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觀一切阿修羅眾,而說頌言」﹕普遍觀察阿修羅眾,而說出一首偈頌。

十方所有廣大眾 佛在其中最殊特 光明遍照等虛空 普現一切眾生前

「十方所有廣大眾」:這一首偈頌是攝惱阿修羅王說的。他說:十方所有一切的眾生。十方,就包括東、南、西、北、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東北方,再加上、下,謂之十方。一切的眾生就,包括胎、卵、濕、化、飛、潛、動、植這一切情與無情,所以叫廣大眾。「佛在其中最殊特」:在這些廣大的眾生裏邊,唯佛才能究竟諸法實相。

今天我們講一講這個美國的佛、美國的菩薩、美國的祖師。果護今天一早起說﹕「天上天下無如他,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他者。」這個他是誰呢?就是金山寺這個「高僧」,你看誰高就是誰。天上天下都無如他了,所以他今天代表金山寺去歡迎我們從香港來的客人。這個他是誰啊?我給你們說清楚了;不介紹,你們好像猜謎似的:「是哪一個呢?」現在指名叫出來,就是果寧。「天上天下無如果寧,十方世界亦無比。」在十方世界廣大眾裏頭,沒有人可以比的,因為他很高的。對不對啊?對了?哈哈!「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他者。」真的?(弟子﹕I don’t know. )

哈哈哈!你不知道?那還是有這個「無有如他者」的意思在裏頭!不但「天上天下無如他」,也是「天上天下無如你,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你者。」又可以這麼說﹕「天上天下無如我,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我者。」就這麼唸!在眾生之中,佛是最高的、無上的,所以說是「佛在其中最殊特」。你不要「無如他、無如你、無如我」,是無如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才是對了!不要盡做一些個牽強、不妥切的打油詩!佛在大眾之中是最特殊的、最特別的──不是最古怪的,是最特別的。

「光明遍照等虛空」: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法界。佛的光是沒有分別的,善的眾生它也照,惡的眾生它也照,不善不惡的眾生它也照;它沒有選擇,就好像虛空那個樣子。虛空裏邊,是包括森羅萬象,無所不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無所不納的。不是說:「你這個眾生太惡了,我這個光不照你了。」沒有這個分別。「普現一切眾生前」:這光明普現在一切眾生的前邊,令眾生見著這光,就發菩提心而得度了。佛光既然普現一切眾生前,所以現在你也有份、我也有份、他也有份;你我他都互相得到佛光的普照,佛光的接引。你看這好不好?

百千萬劫諸佛土 一剎那中悉明現 舒光化物靡不周 如是毗摩深讚喜

「百千萬劫諸佛土」:百千萬劫,是非常長的一個時間:諸佛土,是說的佛土很多。在百千萬劫這麼長的時間裏,有無量諸佛成佛來教化眾生,所以說諸佛土。「一剎那中悉明現」:在一剎那這麼短的時間裏,就能把無量劫這麼長的時間,和這麼多諸佛的國土都現出來;這是縮無量劫為一念,伸一念為無量劫。十方諸佛國土現於一粒微塵的裏邊,這是小能容大,大入於小;大小無礙,一多無礙。這種境界不是凡夫所能明白的。「舒光化物靡不周」:舒光,也就是放光。佛舒放開他的光明,來照一切眾生、化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得到佛的光明加被,就會離苦得樂,反迷歸覺。佛光是遍照十方世界的,所以叫靡不周。「如是毗摩深讚喜」:這位毗摩質多阿修羅王,也就是絲種種的阿修羅王,他深深地明白而讚歎、歡喜這種的解脫門。

如來境界無與等 種種法門常利益 眾生有苦皆令滅 苫末羅王此能見

「如來境界無與等」:如來的境界和其他的境界不同,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也沒有任何神的境界可以和佛的境界來比的。「種種法門常利益」:佛用種種的法門來利益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反迷歸覺,捨邪歸正,離苦得樂。佛看一切眾生和自己是無二無別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你過去沒有作佛,那麼現在會作佛;現在沒有作佛,將來也會作佛的。所以嚴格來講,根本就沒有一個佛教,不過強給它起這麼一個名叫做佛教。其實佛教就是人教,就是一切人的一個宗教;佛教也就是眾生教,也就是一切眾生的一個宗教。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是凡有血氣的都謂之眾生,既然是眾生就都有佛性。你不能說:「我不要這個佛性,我要把佛性丟了它。」佛性是沒有法子可以丟的,因為你是個眾生。你就不是個眾生的時候,你也丟不了這個本有的佛性,你沒有法子可以和這個佛性來分家。

所以在佛教、在眾生教、在人教裏頭來講,不論你信佛不信佛,都是佛教徒。你信佛,不過是你和佛接近一點;你沒有信佛,就和佛比較遠一點──不是佛遠於你,而是你遠於佛。所以信不信,都是佛教徒;因為都有佛性,早晚都會成佛。所以這佛教包括法界性,一切的人類、眾生類都在佛教裏頭包括著;你就是不信佛教,也是佛教徒,因為你沒有跑出這個法界之外。所以在佛教裏邊,不管你信不信佛都是佛教徒,不管你謗佛或者罵佛也都是佛教徒;佛教就是這麼樣寬廣、偉大,沒有邊際、沒有界限。

「眾生有苦皆令滅」:不論眾生有什麼苦惱,佛都會教你怎樣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教你這個法門。「苫末羅王此能見」:這就是前邊所說的這位巧幻術阿修羅王所明白的境界。

*  *  *  * 弟子:這個「入解脫門」,到底是佛自己得到了這個解脫門,還是那個阿修羅王對這個解脫門有一定的理解? 上人﹕入解脫門並不是就成佛了。入解脫門還要出解脫門,他還沒出去;若是只能入不能出,那又困住了,又變成不解脫了。這個解脫門只是個譬喻,你不要以為它真是有個門了;若有個門,就又有個不是門了,那又有所執著了。所謂入解脫門,是入而不入,不入而入;無所執著,一切無著,這才是真正的解脫門。

*  *  *  *

上人﹕佛受這個牛奶,不是關於苦行不苦行的問題;他受牛,是覺得這個女人來供養他,他應該接受她的供養。不應該堅持自己修苦行的這種思想,說:「我不要你的。」不要,就沒有緣了。你不能說修苦行是不對的,過去諸佛都是修苦行修成的;你這一講,就變成美國的佛法了。

弟子﹕我不是說修苦行不對,是不究竟。 上人﹕這個也不是苦行究竟不究竟的問題。他喝這個牛奶粥,也不是說就不行苦行了,他就是應該受人天的供養。以前沒有人來供養他,所以他就這樣子嘛!但若隨時有人供養他,他隨時都應該接受供養,來給人種福。你不能說修苦行不對,說不究竟可以的;你也不能說他這身體就有了問題了,這是你下的註解。你知道了?可要注意一點!佛教裏很多修苦行的,你這麼樣一說,那他們都完了。諸佛也很多都是修苦行而成的,就好像前邊說的這個「普集不可壞善根」是一樣的;這修苦行,也就是普集不可壞善根。我們現在這麼研究,才見出每一個人的智慧和見解來,這是最好的一個辦法! *  *  *  *

無量劫中修苦行 利益眾生淨世間 由是牟尼智普成 大眷屬王斯見佛

「無量劫中修苦行」:無量劫就不是一個劫,不是單單在今生修的苦行。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就三衹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所以叫無量劫中修苦行。他所修的苦行,是只有精進,沒有後退的。不是像我們修這個坐單,修了幾天,覺得總沒有躺著舒服,還是躺著好一點。或者修吃一餐哪,又覺得吃多一點對身體好一點。這個修日中一食的苦行是太不好了!我們總自己帶著辯護律師來給自己辯護。「利益眾生淨世間」:利益眾生,就是對眾生有利益,不是單單利益自己。佛修苦行、利益眾生,都是為了莊嚴世間,令這個世間清淨沒有染污了。「由是牟尼智普成」:由是,就是因為這個。佛無量劫都修苦行,利益眾生,清淨世間;就因為這個,所以佛的智慧能普遍成就。「大眷屬王斯見佛」:這位大眷屬的阿修羅王,對佛這種修苦行的境界、利益眾生的境界都明白了。

無礙無等大神通 遍動十方一切剎 不使眾生有驚怖 大力於此能明了

「無礙無等大神通」:無礙,就是無所障礙,通達無礙;無等,是沒有可以比的。大神通,大神通就和小神通不同。有的修旁門左道的,他也有一種先知,他會想:「我身上今天什麼地方跳了幾跳,這一定是什麼人要來了。又哪一個地方跳了幾跳,又是有什麼事情了。」就在這個臭皮囊上用功夫。有的時候也很有靈驗的,但這都是沒有眼睛的人才這樣子。有眼睛的人,就是開五眼六通的人;他就不需要想身上哪個地方有什麼動靜,就是有什麼境界、有什麼人來,不是這樣的。除非他不想知道,他若想知道,就清清楚楚地看得見,這叫大神通。佛的大神通是沒有人可以比的。「遍動十方一切剎」:佛的神通,能令十方一切剎土都遍動、動遍動,都搖動了。「不使眾生有驚怖」:雖然一個剎土有遍動、動遍動,十方世界也有遍動、動遍動,一切的剎土都有遍動、動遍動,但不是那麼嚴重、那麼危險的;因為這是佛的神通力叫它這個樣子的,所以一切眾生都沒有驚怖。「大力於此能明了」:這位大力迦樓羅王對這個境界是很明了的。

佛出於世救眾生 一切智道咸開示 悉令捨苦得安樂 此義遍照所弘闡

「佛出於世救眾生」:佛出現在世間,為的就是要教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發菩提心,成就佛果。「一切智道咸開示」:為了這個,所以佛開示眾生證一切智慧的方便法門,令眾生證一切的智,來救度一切眾生。「悉令捨苦得安樂」:悉,是完全。完全使令一切眾生都捨掉一切的苦,而得到安樂,得到他所喜歡的。「此義遍照所弘闡」:這種境界,就是遍照阿修羅王所弘揚、所明白的解脫門。

世間所有眾福海 佛力能生普令淨 佛能開示解脫處 堅行莊嚴入此門

「世間所有眾福海」﹕這個世,就包括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世間。眾福海,眾福是一點一點修成的。怎麼能有眾福海呢?就應該修善業,做種種的功德。你有種種的功德了,然後才能有種種的福報;有種種的福報,這個福才能猶如大海一樣。中國有一對祝壽的對聯,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說福就像東海那個水接接連連似的,永遠都不會斷的。這個壽就是life,就像南山的松樹那麼樣不老。你有了福了,才能有慧,所以佛叫福足、慧足。這眾福海是一點一點積聚而成的,大海不拒細流。大海為什麼成了大海呢?就因為大的水、小的水它都不拒絕。它不會說:「你這一滴水我不要,我這個海太大了,你一滴水對我沒有什麼損益,我不要!」就是再少的水它也接受,所以變成大海。再小的福,你若願意去修,它也能成海。「佛力能生普令淨」:這一句是接著上句來的,佛力能生出來一切福,還都是清淨的福,普遍令眾生都得到清淨的福報──就是叫所有的人出家。能不能啊?你們若都能出家,就普令淨了,得到清淨福了。

所以你看,果滿這麼大年紀還出家,出家還這麼誠心。你看她那個樣子,佛常常加被她,加被她睡多一點;她吃得飽,睡得著,躺那兒就睡著了。這是因為不打妄想,才能這樣子;若盡打妄想,就睡不著了。好像她在香港要來美國的時候,說兩天沒睡覺。當然了,「什麼時候到美國?飛機上坐著怎麼樣?什麼時候見到師父?」一天到晚打這個妄想,所以就睡不著了。昨天到這個地方,一躺到床上就睡著了,因為她的妄想停止了,所以就睡得著了。「佛力能生普令淨」:佛還能開示,令一切眾生都明白這個道理,得到這個解脫處。

「堅行莊嚴入此門」﹕為什麼叫你們兩位比丘尼今天晚間講這個堅行莊嚴?你們應該明白堅行莊嚴這個意思。今天真是很奇怪的,就遇著講這個堅行莊嚴。你們兩位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堅行?有沒有莊嚴?若有了,就再多一點;若沒有,就要往前精進一點。不是用脾氣來精進,這回要用忍辱來精進。精進要忍辱,忍不了的才要忍,讓不了的也要讓。你能入此門,就是門內漢;不入此門,就是門外漢了。

*  *  *  * 今天誰有什麼話說?我們這兒天天都是自由民主的,誰有話都可以講。果滿這個小孩子是聰明,我每次講完經,他就跟著我到上邊去。到我那兒,我對他說:「你走了、走了!」他會說:「不、不、不!不走!」等我給他一塊糖,他就說:「byebye (再見)!」就走了。這是講你呢!你知道嗎?   明天禮拜二放香。明天是果瞻講,你們如果不來聽,就是不給果瞻面子;你們若來聽,果瞻面子就大一點,就多一點。哈哈!現在我講,你們聽我的;果瞻講,你們也一樣可以來聽的。 *  *  *  *

佛大悲身無與等 周行無礙悉令見 猶如影像現世間 因慧能宣此功德

「佛大悲身無與等」﹕什麼叫大悲呢?悲能拔苦,就是解除眾生的一切苦。所謂悲,就是見人家苦,猶如自己苦;見人家樂,猶如自己樂,所以要把眾生的苦都給拔除去,令眾生離苦得樂,這叫大悲身。世間上沒有可以和佛這個大悲身來比的,所以叫無與等。「周行無礙悉令見」:佛這個大悲身,周行十方沒有障礙;十方世界的眾,都能見著佛這個大悲身。「猶如影像現世間」﹕好像影和像一樣不相捨離,普遍現於這個有情的世間。這個影不離形,形不離影,就好像我們走到什麼地方,都有一個影子跟隨著一樣。「因慧能宣此功德」﹕這位廣大因慧阿修羅王能宣說佛的這種功德,入這種的解脫門。

希有無等大神通 處處現身充法界 各在菩提樹下坐 此義勝德能宣說

「希有無等大神通」:希有,就是稀奇少有。什麼稀有呢?就是這無等的大神通;沒有可以比的這種大神通是很稀有的,只有佛才有這種稀有無等的大神通。無等也就是無礙,無礙也就是無等。因為它無礙了,所以就無等了;因為它無等了,所以就無礙了。這種沒有可比的大神通,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處處現身充法界」﹕處處他都現身。佛的法身充滿法界,沒有可比,也沒有障礙的。「各在菩提樹下坐」:佛在一切世界中,都是坐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我們這兒也把菩提樹種下,等這個菩提樹長大了,也會有佛坐這菩提樹下成道。「此義勝德能宣說」:現勝德阿修羅王能宣說這種境界的道理。這種境界是誰的境界呢?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無量無邊,這位阿修羅王就單單明白這一個境界;佛的其他境界,他就不知道了。

如來往修三世行 諸趣輪迴靡不經 脫眾生苦無有餘 此妙音王所稱讚

「如來往修三世行」:如來就是佛,佛也就是如來。中國一些個學佛的人哪,有一些愚夫、愚婦沒有聽過經,也沒有研究過佛法,不知道如來是誰、佛是誰。其實如來就是佛,佛就是如來。你若說「如來佛」,這是說了佛的兩個名字。往,就是往昔。佛在無量劫以前,修行這個三世行。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也就是去年也修行,今年還要修行,明年又要修行;過去那個月要修行,現在這個月還要修行,將來那個月更要修行。就好像我們在這兒修道,昨天是這樣修行,今天又是這樣修行,明天又是這樣修行。這修行不能間斷,不能說今天修行,明天就不修行了,後天再修行;這不可以的,要天天繼續不間斷這麼修行。佛修道的時候,無論怎麼小的善事,他也要去做去;無論怎麼小的惡事,他也不去做。以小的善,集聚而成大的善,所以就圓成八萬四千的行門。

「諸趣輪迴靡不經」:諸趣,就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所有的善趣、惡趣,佛都平等去受生,平等去教化眾生。在諸趣裏邊,他也受這個輪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六道輪迴裏來轉,無論哪一個趣他都經驗過了。天道、人道就不用說了,阿修羅道乃至三惡道,他也都去教去。佛能示現種種的眾生身,凡是有血、有氣的眾生,他都示現在每一類的眾生裏邊,來教化一切的眾生。「脫眾生苦無有餘」﹕佛怎麼樣教化眾生呢?就是脫離眾生所受的苦,令眾生都離苦得樂。對不明白佛法的人,佛有很大的忍耐心來教化他,令他明白佛法;已經明白佛法的人,佛就用最大的忍耐心來令他修行;已經修行的眾生,佛又幫助他成就道業;已經成就道業的眾生,佛又幫助他得到解脫。佛令眾生求道、修道、成道、了道,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本來圓滿的果覺,把所有的苦都給除盡了。「此妙音王所稱讚」﹕這種的法門,就是這位善音阿修羅王所稱讚的解脫門。

*  *  *  *

弟子:弟子一直都在念佛。《阿彌陀經》裏說,念佛的人應該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我很難發這個願,一方面因為自己對這個世界還有執著;同時,如果自己夠程度往生極樂世界,那時我應該也可以在這裏幫助其他人。如果飛到那邊去而不在這裏利生,是不是錯了?希望上人慈悲解決我的難題。

上人:在佛教裏頭是有願必成的,你發願生極樂世界,就會生到極樂世界;你發願到極樂世界,再回來教化眾生,也會滿你的願的。願意在極樂世界那兒長住也可以,願意回來也可以。只是從極樂世界回來,是乘願再來了,和現在不同;現在是迷多於覺,你乘願再來,就覺多於迷,覺勝於迷。所以願意在這兒幫助人、教化人念佛,這也是可以的;這是菩薩發心,菩薩發心是先幫助人。這個世界是眾苦交煎的,有很多的苦;如果你不怕苦,也可以在這兒幫著佛教化眾生。佛法是圓融無礙的,怎麼講怎麼有道理;只要你自己歡喜怎麼樣就怎麼樣去做去,不要有執著就可以了。

為什麼每天這裏只有一個蓋子,而沒有茶壺呢?是不是它長了腿跑掉了?如果連一個茶壺都看不好,你們還有什麼用?若是我給你一棟房子,它大概會掉到海裏去。還有書裏的書簽都應該放在經書裏正確的位置,可是有時就放錯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誰要念經,還是他們想把書簽偷了又不大敢。你們要知道,不是你們師父放不下茶壺,只是你們不能隨隨便便就把東西弄丟了。

(註:後來發現茶壺放在爐子上燒焦了。)這樣子那茶壺怎麼能不壞?你想叫它不壞也不可能,這不就是在那兒煉鋼了嘛?不要像中國大躍進那樣在那兒煉鋼,那樣是煉不成功的。今天你們大家知道他煲水煲乾了嗎?有人知道嗎?你們誰也沒有告訴我,是不是?有沒有告訴我這個味道?謝居士(註:謝冰瑩教授)告訴我了!還有,這不是煲水的關係,是煲火的關係。我每一次吩咐,人不在房裏頭,就要把電燈關了;但是果逸每次不在房裏也不關電燈,我看過多少次了。修行,處處都不要捨福要修福,好像煲水煲乾了,就是折福的地方;不關電燈,也是折福的地方。這個福是由一點一點積聚而成的,這些小地方你都不注意,你的福就不會太多了!

還有,最好修福的地方,你們都不會修。想不到這個福就被professor (教授)謝給搶去了。這個廁所,大約從來也沒有人洗,今天這個professor就來幫我們洗廁所。這是我最願意的工作,我出家之後,專門收拾廁所;沒出家之前,也是到什麼道場裏就給收拾廁所,別人不願意做的工我就做。做這種工不需要多少的時間,很快就會做完了。二樓的廁所,professor謝去clean up了;三樓,我相信一定要我來做了。明天我或者有一點點時間,我來把三樓的廁所收拾乾淨了它!如果謝居士不發心,我也忘了;她這一發心,我也想起我這個老工作來了!還是要像做居士、做小沙彌的時候那樣,來收拾收拾廁所。你們看怎麼樣啊? *  *  *  *

復次,示現宮殿主晝神,得普入一切世間解脫門。

「復次」:就是前邊那個意思還沒有說完,所以再來說一說。「示現宮殿主晝神」﹕晝就是白天。白天有白天的神,晚間有晚間的神。主晝神是管理日間一切眾生的功過,眾生的所行所作,他都把它記錄下來。可是神做記錄並不需要像人要用手來寫,神的記錄是怎麼樣記的呢?這可就妙了,比我們這個電腦都妙;也不需要按鈕,你有什麼事,它自然而然就現出來。他想要查天地間的一切事情,不需要按鈕,就這麼一看就都知道了,所以叫神。現在我們人所做的,還談不到神呢!這神,是只以神會,不必用計算,也不用算盤子;什麼都不用,就知道了。你看,這少了多少麻煩!所以才叫神通,這就是感應道交。所有一切眾生,誰有什麼功、有什麼過,主晝神都知道,他那個天然的記錄記得非常清楚;因為他記得非常清楚,所以就做了主晝神,管白天的事情。這位主晝神能示現一切宮殿,國王的宮殿、佛菩薩的宮殿,他都能示現,所以叫示現宮殿主晝神。

「得普入一切世間解脫門」﹕他能普遍入世而又出世,以世間法、入世法而顯示出世法。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發起慧香主晝神,得普觀察一切眾生皆利益,令歡喜滿足解脫門。

「發起慧香主晝神」:這位主晝神能發起戒香、定香、慧香;這戒定慧三種香,又包含解脫香、解脫知見香。因為他知道眾生都歡喜香而不喜歡臭,所以沒有人收拾廁所。戒香,你持戒,身上就有一股戒香;你再修定,你的身上又有一股定香;你再修慧,又有一股慧香。他有戒定慧這三種香,再加上解脫香、解脫知見香,就有五種香,所以他能滿眾生願。你歡喜香嗎?就生出一點香味來;你不喜歡臭嘛?就把廁所洗乾淨了它,洗乾淨它就不臭了。這都是這位主晝神的力量。「得普觀察一切眾生皆利益,令歡喜滿足解脫門」:他能普遍觀察一切眾生,令眾生都得到利益、都歡喜滿足。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樂勝莊嚴主晝神,得能放無邊可愛樂法光明解脫門。

「樂勝莊嚴主晝神」﹕為什麼他會樂勝呢?就因為他修種種的福,有種種的功德,所以就生出一種的快樂。這種快樂和普通的快樂又不同,它是殊勝的快樂,又莊嚴又美麗。「得能放無邊可愛樂法光明解脫門」:無邊就是無量,無量也就是不可思議。他能放無邊不可思議可愛樂法的這種智慧光明。這種法誰都歡喜,誰都愛樂。這種可愛樂法的光明,照耀一切眾生;令眾生皆大歡喜,生出一種好樂佛法的思想。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你們聽經還都算沒有白聽,還知道我講了沒講。如果你們都睡覺的話──入定也包括在內──就不會知道我講到什麼地方。現在我講得更有力量了,因為我覺得你們都是可造就的人,不是聽經就盡睡覺的人。因為這樣子,我以後更不怕忘了;忘了,就有人幫我想著,是不是啊?這是一個好辦法。 *  *  *  *

華香妙光主晝神,得開發無邊眾生清淨信解心解脫門。

「華香妙光主晝神」﹕這一位主晝神的名字叫華香妙光。他這種華香是隨眾生願意什麼華,他就現什麼華;眾生歡喜什麼香,他就現什麼香。他的光明也是微妙不可思議的。他管白天一切眾生的善惡、功過,所以叫華香妙光主晝神。「得開發無邊眾生清淨信解心解脫門」:開發,就好像開闢荒地似的;荒地必須經過人的開發,然後才能播種。眾生的福田還沒有開發,也就像荒地一樣,要有發菩薩心的大善知識來開發它,然後才能下菩提種子。下什麼菩提種子呢?就是清淨信解心的菩提種子。這一位主晝神能開發無邊眾生清淨的信解心。眾生的心多數是不清淨的,染污心多;因為染污心多,所以他就不信解了。你講佛法,他也聽不進去;講得很有道理的,他也不相信。因為不相信,所以他就不明白,這就是沒有清淨信解心。什麼叫清淨信解心?你沒有無明、沒有煩惱、沒有脾氣了,這都叫清淨信解心;你有無明、有煩惱、有很大的脾氣,這都叫有染污、不信解的心。污染心重,清淨心就輕了;你若污染心輕了,清淨心這一方面就重了。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一舉一動都要迴光返照,反求諸己;看看自己是染污心多,還是清淨心多?是信解心多,還是不信解心多?要自己算一算自己這個帳目。若明白了這種的境界,也就入這個清淨信解心的解脫門了。

普集妙樂主晝神,得積集莊嚴普光明力解脫門。

「普集妙樂主晝神」:這一位主晝神叫普集妙樂主晝神。普集,就是普遍積聚一切的勝妙樂。因為他做種種的功德,無論小善、大善他都去做去,所以能普積聚一切殊勝妙樂。「得積集莊嚴普光明力解脫門」:積集,就是積集一切善功德、一切修行的種種法門。功德積聚多了,所以就莊嚴。好像你種華,上了很多肥料,這個華長得就茂盛,開得又新鮮又美麗,這叫茂盛、莊嚴。為什麼華能開的那麼茂盛、莊嚴又美麗呢?就因為有肥料。我們修道的人為什麼有莊嚴?就因為積聚一切的功德;這一切的功德也就像肥料一樣,能潤澤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就得到普光明力。普光明力,也就是大智慧光明;有大智慧的光明,遇著一切的境界都會認識、了解,不會被境界所轉,而能轉這個境界。不好的境,界可以轉成好的;染污的境,也可以把它轉成清淨的境界,這叫普光明力。力,就是有一種般若智慧的力量;這個般若就像一把快刀似的,所以叫智慧劍。你若沒有般若、沒有智慧,那就是愚癡,就沒有智慧劍了,所以這智慧劍是最要緊的。

《證道歌》上說:「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我們出家人都是大丈夫。釋迦牟尼佛是個大丈夫,我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也都是大丈夫;無論男人、女人,出家了,都叫大丈夫。釋迦牟尼佛是個大英雄,所以佛殿就叫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就是大英雄的一個寶殿。我們佛的弟子都應該稱大丈夫。秉,就是拿著;拿著一把智慧劍。這個般若,就好像刀的刀刃似的,又好像鑽石放出來的光燄。這個慧劍,不但能把外道的心給摧碎了,而且很早以前就把天魔的膽都給嚇落了。怎麼能這樣子呢?就因位有這個普智慧力,所以才能這樣子,才能入這個解脫門。

*  *  *  * 我們在華盛頓街又多了一個道場,供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所以一班女眾在那邊住,來恭敬、供養觀世音菩薩。十月十四號,我們給這一位觀世音菩薩開光。開過光之後,我們希望這位觀世音薩菩薩,來擁護三藩市所有佛教的道場;令所有的佛教徒都修真有份,進道無魔,發菩提心,成就菩提果。

明天是九月三十號,也就是這個月的最後一天;禮拜一是十月一號,也就是十月開始的一天。我們明天中午在這兒講經,以後禮拜天的中午也在這兒講經;晚間七點到九點的講經法會,也就是我們這個〈華嚴〉法會,就搬到華盛頓街那兒去。在開光以前,我們把法會搬到那地方去;這樣天龍八部也就認識這個新的道場了,常常可以擁護這個道場。

我們開光典禮的請帖上,說從一號開始拜〈大悲懺〉,是不是啊?上午從九點鐘開始,就拜〈大悲懺〉,還是在金山寺這兒拜。有哪一位優婆塞、優婆夷願意來隨喜的,我們都歡迎。開光之前我們來拜這個〈大悲懺〉,求觀世音菩薩特別感應,大放光明,來照耀我們三藩市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要誠心來拜懺,祈禱世界和平和三藩市的人民幸福。比丘尼在九點鐘也都要來這兒,隨喜上午這個〈大悲懺〉;下午一點鐘開始,就到華盛頓街那邊去拜〈大悲懺〉,就由現在的三位比丘尼、一位沙彌尼到華盛頓街那邊拜。拜完了,就在那邊翻譯經典或者打字,隨自己的自由用功了,晚間就在那兒講經。

我們這兒本來都不會翻譯經典的,但不會作的也要作;所以先由我這個講得不好、講得不完全的這種道理來著手,往前進行翻譯。等所有的人都會翻譯了,我們又可以叫其他人來學這個翻譯的法門。大家都會翻譯了,就可以把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都給翻譯成英文;令西方人也都得到般若光明的照耀,這是我們翻譯經典的宗旨。所以前幾年我們已經就著手翻譯,差不多有六年了;在這六年的期間,我們可以說是很有進步的,不會的也會了,不行的也行了。最想不到的是:連最調皮的人也說我們翻譯得最好;使不守規矩的人也自動地願意守規矩了,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你們各位聽了這個好消息,更應該向前努力從事這種翻譯的工作。

我們無論在華盛頓街的國際譯經學院,還是在金山寺這兒的中美佛教總會辦事處,所有的出家人、在家人都要守規矩;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人,就會不守規矩;自己尊重自己的,就會守規矩。上午金山寺這兒拜懺,有哪一位居士願意隨喜,必須要在拜懺之前十分鐘或者五分鐘到這個地方;華盛頓那兒也是一樣,有誰願意去隨喜都可以的,但也必須要提前十分鐘或者五分鐘到那兒才可以。要守規矩,不要隨便!這個大家都要知道。凡是道場裏邊有講經或者其他的什麼法會,來參加的人,都應該在法會開始之前就要到了;不應該法會進行了一半才來,一開始就拖延時間。因為做事情必須要做一個整個的,不應該做一半、一半的。你做整個的,你所修的功德也是圓滿的;你若只是參加一半,那麼功德也就僅僅有一半。一開始你就參加,到最後你才走,這叫有始有終,是一個全份的功德。就是晚上聽經,也應該在晚課的時候就來隨喜這個晚課,這才是全始全終的一個辦法。

講經法會搬到華盛頓街去,有一些居士沒有車的,可以先到廟上來,再一起坐金山寺的Voltswagon或者果輝的車去。有車的人就幫助沒有車的人走路,這是大家互相幫助。這一點大家都要知道,一定要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 *  *  *  *

樂作喜目主晝神,得普開悟一切苦樂眾生,皆令得法樂解脫門。

「樂作喜目主晝神」﹕這一位主晝神常常歡喜,常生快樂;而且他不但自己常生歡喜、快樂,也令一切眾生得到這個歡喜、快樂,所以叫樂作喜目主晝神。「得普開悟一切苦樂眾生,皆令得法樂解脫門」:他以慈悲心來接引一切眾生,所以得到的解脫門,就叫普令一切苦樂眾生都得到開悟。這個苦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

什麼叫三苦呢?就是苦苦、壞苦、行苦。 (一)苦苦。苦苦就是貧窮的困苦。就是本來這個人已經很貧窮了,不幸住的房子又被風給吹爛了,或者又給下雨下得漏了;既沒有飯吃,又沒有房子住,所以這叫苦中之苦。或者本來就窮,又生了病了,沒有錢來治病,這也叫苦苦。 (二)壞苦。富貴就有壞苦。富有的人一旦遇著飛災橫禍,把這個富貴就壞了,所以這叫壞苦。 (三)行苦。也不富也不貧,一生平平常常地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念念不停,所以叫行苦。

又有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一)生苦。生的時候,好像生龜脫殼似的。 (二)老苦。「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這就是老境現前;耳朵也不聽話了,眼睛也不聽話了,耳朵也聾了,眼睛也瞎了。它們都說了:「我們跟你這麼多年,應該退休了。」所以耳朵也不作工,眼睛也不作工了。最要緊的是兩隻手、兩條腿也都罷工了;腿就不幫忙走路,手就不幫忙吃飯。牙也掉了,吃東西也不香了。這老來你說多苦! (三)病苦。單單老苦還不算怎麼樣苦,如果老了又病,病得根本就沒有法子吃東西,也不能走路了;不但眼耳鼻舌要退休,連這個身體也要退休、要罷工了,這個病苦就更不容易受了。(四)死苦。病苦、老苦還不算真苦,這個死苦才厲害呢!死的時候,就好像活牛扒皮一樣;一隻活牛你把牠的皮給扒下來,你說痛苦不痛苦?這死的時候更苦! 還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都是苦。

那麼樂呢?也有種種的快樂。有自樂、他樂、自他共樂,這樂也是無量無邊的。眾生在這些苦樂裏邊這麼生存著,等一等又樂了,等一等又苦了,這是很不容易受的。無論是苦或是樂的眾生,這位主晝神都能令他聽經聞法,得到法喜充滿的法樂;他能入這種的解脫門,得到這種的境界。

觀方普現主晝神,得十方法界差別身解脫門。

「觀方普現主晝神」:觀方普現是這位主晝神的名字。他觀察十方法界,普遍地現身為眾生說法;觀機逗教,因人說法,應病予藥,所以叫觀方普現主晝神。「得十方法界差別身解脫門」:他得到的境界是什麼呢?他明白佛在十方法界普遍一切剎塵國土,都能現這個差別身的解脫門。差別身,就是不相同的身體。也就是應以佛身得度的,佛就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的,佛就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的,佛就為現菩薩身而為說法。總而言之,應以什麼身得度,佛就一一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教化這一類的眾生;他入這種的解脫門,明白佛這種的境界。

大悲威力主晝神,得救護一切眾生,令安樂解脫門。

「大悲威力主晝神」:大悲,就是能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一切眾生的快樂。威力,就是有威德的力量。這一位主晝神既有大悲心能拔眾生苦,又有大威德能降伏一切的怨魔,所以叫大悲威力主晝神。「得救護一切眾生,令安樂解脫門」:他得到一種境界,能明白佛是為救護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離苦而得到安樂。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善根光照主晝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脫門。

「善根光照主晝神」﹕善根光照是這一位主晝神的名字。這一位主晝神過去生中種植了種種的善根,修習種種的智慧光明,所以叫善根光照主晝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脫門」:普生,就是普遍地生出來;喜,就是歡喜;足,就是充足。歡喜而充足什麼呢?就是功德力。他能教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也栽培、種植一切的善根,也得到這種的智慧光明;他這種功德力是充足、圓滿的,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妙華瓔珞主晝神,得聲稱普聞,眾生見者皆獲益解脫門。

「妙華瓔珞主晝神」﹕這位主晝神名字叫妙華瓔珞。「得聲稱普聞,眾生見者皆獲益解脫門」:他得到一種解脫門,叫什麼呢?叫聲稱普聞。他的聲名普聞於十方,十方的眾生有見著和聞著他這個名的,都能得到利益,得到法喜。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爾時,示現宮殿主晝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晝神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也就是在妙華瓔珞主晝神說完了前邊這一段經文的時候。「示現宮殿主晝神,承佛威力」﹕這位能示現宮殿的主晝神,承仗著佛的大威神力;「普觀一切主晝神眾,而說頌言」﹕普遍地觀察在這個法會裏的一切主晝神眾,用偈頌又來說一說他以前所說的這個道理。

佛智如空無有盡 光明照曜遍十方 眾生心行悉了知 一切世間無不入

「佛智如空無有盡」:佛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的。佛的智慧不像我們人只有小小的聰明,佛的智慧是好像虛空;虛空沒有邊際、界限,所以佛的智慧也是沒有窮盡的。「光明照曜遍十方」:佛的智慧光明普遍照耀十方。「眾生心行悉了知」:眾生心裏面所想的,和一切的所行所作,佛不問就可知道了;佛有這種的神通智力,能知道每一個眾生的所想和所行所做。「一切世間無不入」:佛有大的神通、大的智慧,也有大的願力;所以沒有一個地方佛不去度化眾生的,每個世界裏都有佛在那兒教化眾生。

知諸眾生心所樂 如應為說眾法海 句義廣大各不同 具足慧神能悉見

「知諸眾生心所樂」:佛知道一切眾生心裏所歡喜的事情,也就是知道眾生的欲。心所樂,就是他的希望,也就是他的欲、他所願意的。佛知道眾生的心行,眾生心裏想什麼他都知道,眾生想要做什麼他也知道。

*  *  *  * 今天白天,果逸(恆隱)講了前一段的四句偈頌;謝冰瑩非常讚歎,她說:「非常好!中國人不過也就講得這個樣子,再不能講得更好了!」所以她對果逸所講的很讚歎的。現在有人給你戴高帽子了,你這高帽子可要小心一點戴著。謝冰瑩對我們這兒什麼都說是好,唯獨說廁所太邋遢了。你們記得,我也要天天檢查每個廁所;哪一個廁所若不乾淨了,我就來洗。你們看怎麼樣?因為廁所若不乾淨、不衛生,人就會生病的。那麼我也是知道眾生所樂的,眾生所樂的是什麼呢?就是願意乾淨。不論是比丘、比丘尼、沙彌尼、優婆夷、優婆塞的,都可以做這種工作,做這種工作是很好的。我告訴你們,我以前行苦行的時候,就願意收拾廁所;把廁所一收拾完了,就覺得身心清淨,覺得非常好。所以你們各位若想學我,就先要學著收拾廁所;誰會收拾廁所,不被廁所的這個境界所轉,那就有點辦法了。 *  *  *  *

「如應為說眾法海」:如應,就是應該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給他說他所應該聽的法。所以佛所說的法門猶如大海一樣那麼多。「句義廣大各不同」:每一句、每一個字的義理都非常廣大,互相不同;每一個字有每一個字的義理,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義理。「具足慧神能悉見」:這是發起慧香這一位主晝神能明白、能見得清清楚楚的解脫門。

佛放光明照世間 見聞歡喜不唐捐 示其深廣寂滅處 此樂莊嚴心悟解

「佛放光明照世間」:佛放無量大光明藏,照耀十方有情的世間。「見聞歡喜不唐捐」:令一切有情都見著佛的光明,或聞著佛的音聲;見著就有見著的功德,聽著就有聽著的功德,都不唐捐,都不會空過、不會虛棄。不過不能隨隨便便的,不然就得不到什麼好處。見佛的光或者聞到佛的聲音生出歡喜心,都有功德,能生出無量法財,這是見著佛法的光明了。「示其深廣寂滅處」:佛就在這光裏說法,來教化一切眾生。佛不但說法,而且說的還是無上甚深微妙的廣大法,又指示眾生寂滅處快樂的這個道理。寂滅處也就是涅槃,涅槃就有常樂我淨這四種的德。「此樂莊嚴心悟解」:這種境界,就是這位樂莊嚴主晝神所明白、所了悟的。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佛雨法雨無邊量 能令見者大歡喜 最勝善根從此生 如是妙光心所悟

「佛雨法雨無邊量」: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雨,就是佛所說的法雨;也就是佛說法教化眾生,猶如「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勃然興之矣!」天上生出黑色的雲彩,好像有一股油氣似的。沛然,就下了很大的雨。所種的穀苗受到雨的滋潤,很快的就長得很興旺;我們眾生也是這樣子,佛油然作雲,沛然下雨,眾生的善根也就都興起來了。佛所說的這個法是無量無邊,沒有窮盡的,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所說的法雨。「能令見者大歡喜」:眾生或者看見或者遇著這個法,都生大歡喜;所以每一部經的後邊,都說「皆大歡喜,作禮而退」。「最勝善根從此生」:因為聽見佛所說的這個法而生大歡喜,所以就生出最好的、最優秀的、最殊勝的善根。聞佛法就會生善根。「如是妙光心所悟」:前邊所說的,眾生聞法就能生大善根的這種道理,就是妙光主晝神所明白的解脫門。

普入法門開悟力 曠劫修治悉清淨 如是皆為攝眾生 此妙藥神之所了

「普入法門開悟力」:這是妙藥主晝神所明白的佛的境界。他明白佛能普入一切眾生的心,令一切眾生都發菩提心,結菩提果;這種法門又叫一種開悟力,令眾生開悟的這種力量。「曠劫修治悉清淨」:佛由無始劫開始到現在,都修行這個行門,治理種種的毛病,把一切的毛病都沒有了。清淨,就是沒有一切染污法了。佛修這種普入的法門,成就開悟的力量,不是一天修成的;是從無量劫開始生生世世修來的,所以得到清淨了。「如是皆為攝眾生」﹕像前邊所說的種種法門,都是為了要攝化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清淨。「此妙藥神之所了」:這種的境界,就是這位微妙不可思議的妙藥主晝神所了悟、所明白的解脫門。

種種方便化群生 若見若聞咸受益 皆令踴躍大歡喜 妙眼晝神如是見

「種種方便化群生」:佛為實施權,用種種方便權巧法門來教化一切眾生。「若見若聞咸受益」:一切眾生,不論見著佛或者聽見佛所說的法,都能得到好處。見佛有見佛的利益,聞法就有聞法的利益;見佛聞法,再能睹僧,皈依三寶,這更受大的利益。「皆令踴躍大歡喜」﹕完全使令一切眾生都歡喜、踴躍。踴躍,就是歡喜得跳起來;就是樂得忘形了,把自己都忘了。「妙眼晝神如是見」:這位妙眼主晝神明白佛的這種境界。

十力應現遍世間 十方法界悉無餘 體性非無亦非有 此觀方神之所入

上人:誰記得十力是什麼嗎? 弟子﹕佛的十力,已經聽過梵文了。按照這個中文來講是:第一,知處非處智力;第二,知三世業報智力;第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第四,知一切眾生根勝劣智力;第五,知種種解智力;第六,知種種界智力;第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第八,知天眼無礙智力;第九,知宿命無漏智力;第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十力應現遍世間」:因為佛有智慧,以他的智慧為基礎,所以有這十力。佛的十種智力是: (一)處非處智力。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佛都非常清楚、都知道。佛能分辨何者是真實何者不是。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佛有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佛清楚地見到眾生所種的因,也了解它所造成的影響,一切眾生為什麼生的時候那個樣,佛都知道。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佛知道種種禪定解脫和各種三昧。佛不但知道一種禪定和解脫,而且知道無量無邊的禪定與解脫;佛至高無上的境界,能知道種種禪定並且立刻都能經歷。 (四)知一切眾生根勝劣智力。(知諸根勝劣智力)佛知道所有眾生根性、能力的勝劣,他知道眾生的根器利或鈍,及眾生的能力勝劣。 (五)知種種解智力。佛有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佛如實遍知眾生種種不同的知解。 (六)知種種界智力。佛知道各種不同的界。世間眾生因為未得實相,種種境界不同;而佛對於這一切,都如實遍知。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佛知道一切界所往的地方。眾生因為行五戒十善而生人間、天上,或行八正道的無漏法而到涅槃,佛智都能知悉。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佛用天眼見眾生的生死和善惡業緣,完全沒有障礙。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佛對眾生和所有聖賢的過去生都清清楚楚,又知道無漏涅槃的境界。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佛有智慧,永遠斷除一切習氣;因為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完全斷除妄惑習氣,永不再生。

這十種力量因為智慧而起用,所以佛用這些智慧的力量,能化身來應眾生的機,到世界各處教化眾生。因為這十種智力,所以佛的法身遍滿法界,「十方法界悉無餘」:在法界裏沒有一個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一個眾生不受到佛的教化。「體性非無亦非有」:佛能化現十方法界教化眾生,可是佛的體性既不是沒有,也不是有;既不是在這兒,也不是在那裡。「此觀方神之所入」:這種境界,就是觀察十方法界,普遍地現身為眾生說法的這位主晝神所明了而修行的一個解脫門。

眾生流轉險難中    如來哀愍出世間 悉令除滅一切苦    此解脫門悲力住

「眾生流轉險難中」:眾生,就是說的你、我和他,我們都包括在眾生之內;你、我、他是眾緣和合而生,少一緣也不會生的,所以謂之眾生。好像穀子種到地下,也要有種種的緣,要有天覆的緣、地載的緣等等,才能長出來。天在上面蓋著,這叫天覆;種子種在地的上邊,這叫地載。又要有水土的緣,要有水緣、土緣;又要有暖緣,要有太陽照;又要有冷緣,晚間要冷一點。要有這種種的因緣,穀子才能生出芽來。我們眾生做眾生,也有種種的緣;主要是由父緣、母緣和合而生,所以叫眾生。眾生在這個世間流轉,今生做人,來生或者就做馬、牛、羊、雞、犬、豕都不一定的;或者前生做馬、牛、羊、雞、犬、豕,今生又做了人了。或者前生是一隻蛤蟆或者是老鼠,因為接近道場,天天聽誦經、念佛的清淨法音,聽得時間久了,蛤蟆也有功德了,老鼠也有功德。那麼有功德,就做人了;不但做了人,而且還出家做了比丘或者比丘尼了。

前幾天,我就見著一隻蛤蟆做了人又出家了,一隻老鼠做人也出家了。這蛤蟆福報很大的,肥肥胖胖的;這老鼠就瘦瘦的,但是很聰明。這好像說笑話,其實也是實在的。你若真正知道了,這就是真實不虛的法。如果出家做了和尚,又造了一些個孽,那將來連蛤蟆、老鼠也不能做了。那做什麼呢?蛤蟆再去轉,就轉成廁所裏邊的屎蟲,老鼠或者做一隻尿蟲;這是不修功德,所以就這樣墮落。若有功德,就又會更好,又會增加他的福報;若沒有功德,就受了苦報了,這叫流轉。流轉,就是流來流去,轉來轉去;從蛤蟆做人,從人又做糞坑裏的蟲子,這麼來回流轉。你做得好,就一生比一生好一點;做得不好,就一生比一生墮落一點。

不要說來生是怎麼樣子,你就說我們這個做人吧!你一天比一天生歡喜心,一天比一天生精進心,一天比一天有道心,那麼就一天比一天覺得更快樂;你這個根扎越扎越深,枝幹就越茂盛。你若是今天也不修行,明天也不用功,後天更懶惰;這樣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你生生世世若都是這樣子,修道忽進忽退,往前進一步就向後退兩步,修的功德沒有造的罪業多;這一定要墮落的,就流轉在險難中。流轉的這條路叫險路,是非常危險的;聽過《地藏經》的應該知道,這條險路裏邊狼蟲、虎豹、獅子、蛇,什麼毒蛇猛獸都有的。你遇著毒蛇,就會被毒蛇咬死;遇著猛獸,就會被猛獸咬死。所以叫流轉險難中,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做人處理一切事情,切記不要有一種妒忌心,不要有一種名利心;若是有一種妒忌心和求名求利的心,為求名利來修道,那是決定墮落的。墮落到地獄也不一定,墮落到餓鬼、畜生也不一定。修行為什麼要教你修忍辱波羅蜜?你若不能忍,那就莫如趕快死了;你若不能精進,那也沒有益處。你若是不明理,不懂佛法,就一天比一天沒有意思,一天比一天墮落。墮落來,墮落去,就墮落到廁所的屎坑裏頭。這個廁所還不是美國這種衛生設備的廁所,而是鄉下那種廁所;在地下挖個坑,人的大小便都便到那個坑裏邊去。時間一久,裏邊就有屎蟲子生出來。你若是做人就臭不可聞,將來就會到所聞都是臭的那個廁所裏邊去;很危險的,所以這叫險難中。

「如來哀愍出世間」:佛為什麼出現於世?佛是憐憫一切的眾生。一切顛倒的眾生相迷而不悟,你怎麼樣教他,他也不會覺悟;只知道往那個地獄、餓鬼、畜生裏邊鑽,總想和餓鬼做朋友,總想認畜生做父母,總想到地獄裏試一試。佛就是為著哀愍、為著要教化這一類剛強、難調難伏的眾生,而出現於世。

「悉令除滅一切苦」﹕使令這一切的眾生把所有的苦都除去了。除去這一切的苦,就得到什麼呢?得到快樂了嘛!沒有苦就是快樂。沒有苦的人就沒有脾氣,也沒有煩惱、無明,那是真正自由了;你若是有脾氣,有煩惱、無明,那就是自己給自己上刑呢!自己打自己的板子,自己拿著刑罰來罰自己,說:「你這麼樣快樂,我就叫你難受一點。」這叫自己懲罰自己。譬如你犯罪了,被警察捉去,用板子打你四十板,很痛的,皮也打破了,血也流出來了;或者罰你坐監獄,坐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五個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這不一定的;或者終身監禁,這都叫懲罰。那麼現在沒有人罰你,你自己要罰自己,自己給自己麻煩,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所以這個苦就不能除了;你若習教、修行,把無明斷了,煩惱也沒有了,脾氣也無蹤無影了,這時候才能得到波羅蜜。「此解脫門悲力住」﹕這種的解脫門,就是這位大悲威力住主晝神所明了而修行的一個法門。

方才講那個蛤蟆和老鼠,有人就生了懷疑心了,說:「怎麼知道他是個蛤蟆?怎麼又知道他是個老鼠?」這很容易、很容易的,誰若肯用功修道都會知道這個。如果他前生是個畜生,今生第一身來做人;那麼他本來是什麼,在他脊背後邊就會現出一個什麼來。可是要明眼善知識才能知道這個情形,你若想知道,就趕快用功修行;做一個明眼的善知識,就會知道了,一點困難都沒有,所以你不要懷疑這個問題。你若想知道自己前生是什麼來的,你就看一看自己天天所行所做的事情就知道了。你若是存心做善事、守規矩,前生一定就是有善根的人;你若是不願意守規矩,不願意做善事,這個前生一定就沒有善根。

你出家了,一定要嚴守戒律,用功修行,一秒鐘也不能把這個光陰隨隨便便過去。每天要有一定的功課,到時候一定要做;就是再辛苦、再疲倦,也要用自己的功、修自己的法。不是一天誠心,要天天誠心;不是一天忍辱,要天天忍辱。你不忍,就是考不上了,考試就不及格,這是一點都不能騙人的。所以你看任何出家人,他若是規規矩矩地守戒律,這就是一個善知識;他若是不守戒律、不守規矩,到處調皮搗亂,這一定是沒有善根的。怎麼知道他前生是做什麼的呢?就看他守不守規矩。守規矩的人都是有善根的,不守規矩的人善根雖然也有一點,但是他把自己的善根都糟蹋了。人的眼睛就是一面鏡子,你向外照,又要向回照一照,做一個反光的鏡子,照照自己。不要像那個影相機,它雖然本事很大,啪!閃光燈這麼一閃,就把它面前的這個相照上了;可是你叫它回頭照照自己這個影像機,它就沒有法子照。所以它是個死物,不會迴光返照。你若是能照人的相,又能照自己的相,這個就有辦法了;所以修行的人,無論出家、在家人,都要迴光返照。你能迴光返照,終究有一天會成功的;你若不能迴光返照,講真實的話,就是把時間都空過了。

眾生暗覆淪永夕 佛為說法大開曉 皆令得樂除眾苦 大善光神入此門

「眾生暗覆淪永夕」:眾生,就是所有的一切眾生。暗覆,暗,就是黑暗;覆,就是蓋覆。淪,就是墮落;永,是長遠;夕,就是晚間。這是說的什麼呢?這是說在沒有佛出世的時候,一切的眾生都在黑暗的世界裏邊,被黑暗無明所蓋覆著。因為被黑暗蓋覆,所以就沒有光明,猶如晚間一樣;一不小心,就墮落到三惡道裏了,三惡道裏邊是沒有光明的。什麼叫三惡道呢?就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三惡道都是由罪孽過所成就的;罪孽過又是由什麼造的?就是由貪瞋癡造的。貪就轉餓鬼道,瞋就轉地獄道,癡就轉畜生道。那個畜生是最愚癡的,所以就不容易開悟、不容易明白。由貪瞋癡造成了罪孽過,墮落三惡道;這就叫淪永夕,常常好像在晚間一樣那麼黑暗。

「佛為說法大開曉」﹕就是在三善道裏的眾生也被無明蓋覆著,所以也沒有智慧了。佛見這一類的眾生非常可憐,所謂「可憐愍者」。那怎麼辦呢?佛就為這一類的眾生來說法,令一切眾生明白真正的道理,令一切眾生都不再造罪孽過,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實踐信願行,返迷歸覺,捨邪從正,發菩提心,究竟作佛,所以叫大開曉。「皆令得樂除眾苦」﹕佛教化一切眾生,令眾生都離苦得樂,把所有一切的苦都除去了、沒有了。「大善光神入此門」﹕這位大善光神得到這種的法門,入這種的解脫門,得到這種的境界,明白佛是為一切眾生而出現的。

如來福量同虛空 世間眾福悉從生 凡有所作無空過 如是解脫華瓔得

「如來福量同虛空」﹕如來所有的福都是清淨的福,眾生所有的福是不清淨的福;但不清淨的福,也是從清淨的福生出來的。那麼這個清淨福究竟有多大、有多寬、有多長?有沒有一個限度呢?沒有的。所以說佛清淨福的數量,好像虛空似的。你說虛空有多少呢?有沒有數量呢?沒有。虛空是無邊、無量、無數的;佛清淨出世的福也和虛空是一樣的,沒有一個數量可計算,沒有一個邊際可找尋。「世間眾福悉從生」﹕世間一切的福都是不清淨的,但不清淨的福,也都是從佛的清淨福生出來的。

「凡有所作不空過」﹕你做什麼善功德,就有什麼福報,不會空過的。雖然這個福報是從佛的清淨福生出來的,但是也要你自己去做種種的善事、立種種的功、積種種的德;你做善事做多了就有福,你立功立多了也有福,你做德行做多了也有福。一般的世俗人只知道眼前的福報,而不知道栽培將來的福報。你眼前的福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就是從過去無量劫培植來的。你在過去種了種種的善根、立種種的功、做種種的德,所以今生才有福報。你今生有福報,一切都很圓滿,有所成就;就應該藉著既有的福報,再修未來的福報。這叫福上積福,那麼來生的福報就更大了。你如果不繼續去做善事、立功、修德,等你把福報享盡,來生就要受苦了。所以才說:「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這兩句話是很重要的,你們每一個人都要記住!

你若明白這兩句話的意思,你就會繼續努力了;不會單單盡想要享福,而不受苦。你能把這種道理明白了,也就把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所以就「凡有所作不空過」,你做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這是很要緊的。好像你若能孝順父母,生出子女來也就會孝順你自己;就算自己生出的子女不孝順自己,自己也應該孝順父母。但是在這個國家就很特別,誰孝順父母,誰就是社會的一個敗類,大家都討厭,說:「你為什麼這麼愚癡?要孝順父母幹什麼?」孝順父母的人反而成了大家的敵人,大家都罵他。你看這個奇怪不奇怪?在中國來講,誰若孝順父母,那是最好的。在這個國家,誰若孝順父母那是最壞的;想辦法怎麼樣收拾爸爸、媽媽,那是最好的、最有本事的。唉!這就是因為自己不會做父母,所以生出來的小孩子也就不孝順。

在這個國家提倡孝道,一般的青年人都會反對。你若教他怎麼樣去做邪皮、怎麼樣去吸毒,教他往下流了走,他就高興了,認為這是最好的;誰若能打他的爸爸一頓,罵他的媽媽一頓,這就成了英雄、大丈夫了。所以世界上的事情很奇怪的,這個國家說這個法律是合法的,到那個國家就說這是違法的、犯法的。你看,這個國家人人都長那麼長的頭髮,這是進步的青年、時髦的青年、摩登的青年;有的國家就不准男的留長頭髮,你若留長頭髮就犯法了。這也就像這個國家不歡喜人盡孝道,另外一個國家的民族習慣就歡迎你盡孝道一樣;所以世間的事情很難講,不是一個道理可以說得完的。

西方以前沒有真正的佛教,一般人也不覺得怎麼樣不好;現在有了佛教了,人也不覺得怎麼樣好。這眾生顛倒相啊,有時候真的他又認為是假的,假的他又當成真的;所以世間的事,你不能用一個道理來講完它。可是佛就能講得完了!你造罪孽過,就墮三惡道;你若做善功德,就超出三界。所以說,一切眾生的所行所做都不會空過,不會錯過;你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如是解脫華瓔得」﹕像前邊所說的這種解脫門、這種道理,就是這位華瓔主晝神所明白的、所了解的、所修行的一種法門。

*  *  *  * 最近有很多客人從香港來,有果滿,果滿的在家的兒子、媳婦和親戚,我很高興!想不到他們明天就要走了。本來我希望他們等開光以後再走,但是他們有要緊的事情,要到阿根廷去給佛教開;那兒佛教的荒地等著他們去開發,這也是一個很要緊的工作。今天謝冰瑩居士到臺灣去了。本來她很好哭的,每次離開的時候,都要和她的親戚、朋友哭一場;今天她很堅強、很聽話的。她妹妹哭得說不出話來,她雖然也想要哭、想要哭的,但是眼淚始終不敢掉下來。為什麼呢?因為她答應我說:「一定不哭了!」結果她還好。我教她快去快回,要早早地歸去來兮;她也說很快就會回來了。果信居士到阿根廷去,也會很快回來,這都是我很高興的事情。

我們這兒就要開光了,大家都要誠心來拜〈大悲懺〉,修〈大悲法〉;等千手千眼觀音在這兒大顯神通,將本來要把三藩市滾到海裏去的這個地震,讓它永遠都不要震了。你看,最近有幾次地震都不在三藩市,離三藩市很遠,有五、六十里或一百幾里遠;我們這兒就很平安的,這都是觀音菩薩的感應。有人說:「師父早就說在這兒一天,三藩市就不會地震,現在怎麼又說觀音菩薩呢?」我就是因為相信觀音菩薩會來,所以我知道絕對不會地震的。一九六八年我就這麼樣講,從一九六九到今年,年年我也都這麼講,你聽見過沒有?(弟子﹕聽見過。)不是一年這麼說的,年年都這麼說的,是吧?現在觀音菩薩已經到這兒了,我們這兒更平安無事了。十四號,我們決定給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開光;希望你們各位把你們的親戚、朋友多帶一點來這兒沾光,借借佛光。我們開光和其他人又不同,因為我們念〈楞嚴咒〉,單揀一段來念。這回開完了光,我給你們講一講這一段〈楞嚴咒〉的力量;我們一念〈楞嚴咒〉,那個珠寶蓋也來了,雲蓋也來了,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你們各位要注意,多帶親戚、朋友來!

明天有兩位法師到金山寺來吃齋,我們要做非常、非常好的齋菜。我現在一想,已經都流口水了。等明天一吃,就是有人把你的耳朵割去,你也不知道痛了,就會吃得那樣子。你若不信,就教你們的親戚朋友來試一試這個味道。明天來的人越多越好,無論誰願意帶一百個朋友來,我都歡迎的;一個人能帶一百個,那就是百福並增了,就是一百個福都來了。你們明白了嗎?有人說:「師父盡好講笑話!」嘿,我講笑話就是真話,講真話才是笑話。會說的不如會聽的,你若會聽,我講一個地,你就會說:「哦,天上是那個樣子。」你就明白了。你若是不會聽呢?我講個天,你就說:「哦,天上有星星、有月亮、有太陽。」這樣子,你就不會懂得地的問題。什麼叫天?父親就是天。什麼叫地?母親就是地。父母就是天地,父母又是活佛,所以說:「不孝父和母,拜佛枉招冤。」你若不孝順父母,你就是拜佛,佛也不歡喜的,所以人人都應該盡孝道。這個孝道是人的根本,你把根本培深了,枝葉自然茂盛。所以〈語論〉上也說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就務這根本,根本立住了,道就生出來了。什麼叫根本呢?「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能孝順父母,對兄弟都有一種友愛心,這就是根本。所以凡是信佛的人,都要先從根本做起。這是我對你們各位的希望! *  *  *  *

復次,普德淨光主夜神,得寂靜禪定樂大勇健解脫門。

「復次」:前邊所說的義理還沒有說完,現在再繼續著說這個道理,所以叫復次。「普德淨光主夜神」﹕這一些主夜神都是善財童子的善友,他們都是七地以前的菩薩,是善財童子最好的朋友。普德淨光是這位主夜神的名字。他的德性是普遍的,普遍來利益眾生、普遍來救護眾生、普遍來令眾生發大菩提心,所以叫普德。淨光,他的光明是一種清淨、無礙的光明,在光裏邊又現出光、光裏邊又現出光;重重無盡,妙不可言。那麼夜怎麼還有神呢?前邊講的是晝神,既然有晝神,當然就有夜神了。主夜神是察看一切眾生在晚間是不是造過罪業;若是造過罪業,他就都給記錄起來,將來令這一類的眾生受他自己應受的果報。有的時候,他看這個眾生的罪業輕了;那麼他就不把它記錄起來,也就好像不知道似的。這個夜有初夜、中夜、後夜,主夜神就管理這夜的三分。

「得寂靜禪定樂」:這位主夜神得到一種的解脫門,叫寂靜禪定樂。寂,就是寂然不動;靜,就是靜而通達。所謂「靜極光通達」,靜到極處,智慧光就現前了。「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寂然,就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的寂滅。因為寂滅,所以就靜了;因為寂靜了,所以就能得到禪定樂。禪定,有的有禪而無定,有的有定而無禪。禪又叫禪那,是梵語,翻譯過來叫靜慮。因為你靜慮,才能有禪;你若不靜慮,就沒有禪。定,就是不動的意思;不動就是定,你若動了就不定了。所謂坐禪、坐禪,禪要坐。你要坐,才會功夫現前;不是一打坐,靠到後邊的牆上睡著了。這不是坐禪而是睡禪,這個睡不是禪,禪就不可以睡。

入定和睡覺是不同的,睡覺已經失去你的靈知、靈覺了,沒有知覺性了;糊糊塗塗地睡著了,什麼事情也不知道了,所以睡不是定。定呢,坐著腰非常的直,頭也是直的,不會低頭,也不會歪著脖子;就這麼端然正坐,不會向一邊倒的。怎麼叫定力呢?定有個力量,你入定了,這個力量就支持你這個身體不歪、不斜,不前合也不後仰;這是得到禪定了,有定力、有功夫了。這定裏邊就有一種快樂,這種快樂是說不出來,沒有法子形容的,超過你這個心所能思慮的;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的道也斷了,心裏的思慮也沒有了;得到這種禪定的樂,這種樂也是繼續、繼續不斷的。

「大勇健解脫門」﹕你有了大的禪定快樂,就會生出一種勇猛精進的心;這不是普通的勇猛精進心,而是一種大的勇猛精進心。這種勇猛精進,是很堅固、很有力量的;這種力量是沒有東西可以擋得住的,所以叫大勇健解脫門。這一位普德淨光主夜神得到這種的解脫門了。

喜眼觀世主夜神,得廣大清淨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

「喜眼觀世主夜神」:這一位主夜神的名字叫喜眼觀世。他的眼睛常常是歡喜的,不會橫眉豎目,一副要發脾氣的樣子。他以歡喜的眼睛,來觀察世間一切眾生。「得廣大清淨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他得到廣大的清淨,這個清淨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清淨的,所以叫廣大。可愛樂,因為他以喜眼視眾生,所以眾生也就都愛樂這位主夜神。功德相,一切眾生都有一種功德相,功德相就是圓滿相。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  *  *  * 今天白天上中文課的時候,已經問過各位;但是有很多人不在,所以現在再和大家研究研究。果逾發願要三步一拜,拜八百至一千個 mile(英里)。你們各位研究研究這個問題,看看他是不是能做得到?任何人有什麼意見都可以講出來!因為一個人的智慧有限,眾人的智慧無窮,所以現在我們大家共同來研究研究,看看他可以不可以做得到?

弟子﹕我是想問一問,現在冬天到了,下起大雪來,他怎麼能拜? 上人﹕嗯,在雪裏睡覺。 弟子﹕問題是他晚上睡在哪裏呢? 上人﹕睡在雪地裏囉! 弟子﹕誰給他東西吃呢? 上人﹕那要問他囉! 弟子﹕我想一樁事情要辦成功,就要有周密的計劃,把一切的困難都要想出來。 上人﹕這是他自己發的願,旁人管他那麼多問題幹什麼? 弟子﹕剛才您要我們講! 上人﹕我叫你們講,是講他這個意思可不可以,他能不能做得到;他們瞭解他的,我不瞭解。究竟怎麼回事,和他有關係的人會深深瞭解的;你才剛來,不知道他。 弟子﹕我很想瞭解他的計劃,他的理想是什麼樣子。 上人﹕他的理想是教書。 弟子﹕我非常佩服。 上人﹕怎麼樣? 弟子﹕假如一個人有一個很強大的決心,有大的願力,他一定可以的。 上人﹕這也不是什麼大的願力,不過在這個國家還沒有人做,他要捷足先登呢! *  *  *  *

護世精氣主夜神,得普現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護世精氣主夜神」﹕護,就是保護;世,就是世間;精,就是人的一種精華;氣,就是人的神氣。這一位主夜神發願保護有情世間一切眾生的精氣,令眾生的精氣不隨便就失掉了,所以叫護世精氣主夜神。「得普現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他能普遍現於世間,有感斯通,無求不應;普現世間做什麼呢?來調伏眾生。眾生為什麼要調伏?因為眾生剛強,我相、我見太深,著住到這個我相和我見上,吃一點虧也不可以:「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所有的!」不要叫我自己吃了虧,不要叫我自己受了苦,這都是剛強、執著的作用。這一位主夜神就發願來調伏這一類的眾生,令這一類的眾生同入解脫門,一同得到這種的好處。

寂靜海音主夜神,得積集廣大歡喜心解脫門。

「寂靜海音主夜神」﹕寂就是無聲無嗅;靜就是動的反面。寂靜海,就是海裏沒有波浪,這海也入了定了。音是音聲。寂靜海的音聲,是無聞而聞、無音之音,是沒有音聲的一種寂靜音;這一位主夜神非常寂靜,晚間也沒有什麼聲音,所以叫寂靜海音主夜神。「得積集廣大歡喜心解脫門」:他得到積集廣大歡喜心的這種解脫門。這廣大歡喜心是一點一點積聚而成的,積少成多,就成了廣大歡喜心。人人都知道歡喜是好的,但是有的時候就要悲哀、憂愁,不歡喜。為什麼不歡喜?就因為沒有積集廣大歡喜心的緣故;你能積集廣大歡喜心,就不會憂愁了。「自古神仙無別法,廣生歡喜不生愁」。神仙是逍遙自在,快樂無邊的;為什麼呢?就因為他有歡喜心。我們眾生為什麼這麼苦惱呢?就因為有悲哀的心,所以不是常常歡喜。這一位主夜神得到廣大歡喜心的三昧,入這個廣大歡喜心的解脫門。

普現吉祥主夜神,得甚深自在悅意言音解脫門。

「普現吉祥主夜神」﹕人人都歡喜吉祥,不歡喜凶。吉祥,就是一種好的現象;凶,就是不好的現象。這個吉祥的現象,也就是所有的人都歡喜的如意吉祥。如意,就是隨心如意;吉祥,就沒有一切的凶事。這位主夜神普遍示現吉祥的現象,你若遇著他,一定會吉祥、快樂的。所以他的名字就叫普現吉祥。「得甚深自在悅意言音解脫門」:他得到一種非常深的自在,心裏頭總有一種歡喜的感覺。他說的話和所有的音聲,也都是悅意的;眾生聽了,心裏都非常快樂。這一位主夜神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普發樹華主夜神,得光明滿足廣大歡喜藏解脫門。

「普發樹華主夜神」﹕這位主夜神的名字叫普發樹華,因為他能叫一切的樹都同時開華,所以叫普發樹華主夜神。「得光明滿足廣大歡喜藏解脫門」:他的光明是充遍法界的,所以謂之滿足。他得到廣大、無窮無盡的歡喜藏,歡喜得簡直沒有完了的時候。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平等護育主夜神,得開悟眾生,令成熟善根解脫門。

「平等護育主夜神」﹕這一位主夜神對一切眾生都平等來保護、教育,令他們都得到開悟、都證果,所以叫平等護育主夜神。「得開悟眾生,令成熟善根解脫門」:他得到開佛知見、悟佛知見、示佛知見、入佛知見的解脫門,以開、示、悟、入來開悟眾生。眾生善根沒有成熟的,他就發願來度他們,令他們善根成熟。沒有種善根的眾生,就令他種善根;已經種善根的眾生,就令他善根增長;善根已經增長的,就令他善根成熟;善根已經成熟的眾生,就令他得到解脫。成熟善根,就是善根圓滿了、成就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遊戲快樂主夜神,得救護眾生無邊慈解脫門。

「遊戲快樂主夜神」﹕這位主夜神名叫遊戲快樂。遊,就是遊玩;戲,就是做戲,也就是一種娛樂的意思。遊戲,就是很好玩的這種把戲;好像小孩子跑來跑去、蹦蹦跳跳的,以為那是好玩的,這就叫遊戲。有些小孩子到這兒來,聽經不聽經,就到這兒來跑,吵吵鬧鬧的;他一跑,就樂起來了,這就是快樂。我們眾生在這個世界上,也是這樣子的;諸佛菩薩看我們就像小孩這麼蹦蹦跳跳、吵吵鬧鬧、顛顛倒倒,但是我們覺得這是快樂的。「得救護眾生無邊慈解脫門」:因為眾生歡喜遊戲快樂,所以這一位主夜神就以遊戲快樂來教化眾生;他得救護眾生無邊慈的這種解脫門,對所有眾生都用一種無邊慈來攝受、愛護他們。

不像我們一些個居士,一見著有小孩子來就不高興了;就說不來聽經了,因為有小孩子。他不但自己不來聽經,還叫所有的人也都不要來聽經。他說他討厭小孩子,其實就算沒有小孩子,他也不來聽經,也不來研究佛法。他研究什麼呢?研究怎麼樣去看電影、怎麼樣去跳舞、怎麼樣去聽音樂;他有時間,就把它放在這些上面。他說他就歡喜遊戲、快樂,這是一些個壞徒弟和壞的居士。他自己不來聽經、不研究佛法,也妒嫉其他的人來,所以就不叫其他的人來。有的無知、無識的,一聽他這麼樣說:「有小孩子在那兒又哭又喊,又吵又鬧的,師父講經也聽不清楚!」也就跟著不來了。這是藉故發揮──藉這個事情來作為說詞,作為他不來的一種理由,其實這完全是矛盾的。他因為不願意學習佛法,所以就這樣講;這真是引人下地獄,引人入岐途。所以你們各位要小心這一類的人,不要讓他令你們退道心。這個無邊慈,就是再不對的,也要原諒他;所以小孩子哭,不必打他一頓,也不必罵他一頓,他慢慢就不哭了,這就是無邊慈。真有誠心求法的人,不要說有小孩子哭;就是有老虎在那兒要把我吃了,我都要去研究佛法。所以你看看,我們這兒雖然有好幾隻老虎在這兒,可是還有這麼多人來,你們也沒有被老虎吃了!

*  *  *  * 講完經,你們可以留下來;今天下午在此地拜〈大悲懺〉,有哪一個居士願意隨喜的都歡迎。拜完懺,果修跟我打個招呼,我們好一起去華盛頓街。郭居士說:「我以為講完經就回華盛頓街去了,現在又要在這兒拜〈大悲懺〉,又要等一個時間才回去。」華盛頓街和這兒是一樣的,沒有分別;你在這兒如果太疲倦了,也可以到謝冰瀅瑩閉關的那個房子裏去休息一陣子。 *  *  *  *

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現莊嚴大悲門解脫門。

「諸根常喜主夜神」: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常喜,就是常常歡喜,這個歡喜是法喜充滿的喜。這位主夜神眼睛見著法,得到法喜充滿;耳根聽到法,也得到法喜充滿;鼻根聞到法味,也得到法喜充滿;舌根嘗到法的味道,也得到法喜充滿;身根接觸到法,也得到法喜充滿;意根緣到法,也得到法喜充滿。他時時刻刻都來教化眾生,在晚間向一切眾生來做法的布施、來加持眾生;眾生在夢寐之中或者在坐臥之中,就得到這個法施的利益。這一位主夜神見著善的眾生他也歡喜,見到惡的眾生他也歡喜,都平等的對他們行這個法的布施;令一切善惡眾生都得到這個法施的加被,都能發菩提心,改惡向善,所以叫諸根常喜主夜神。這個諸根的「諸」字,也可以當語助詞講,就是單單指眼根這一根。方才說諸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怎麼又說單單指這個眼根呢?若單單說眼根,這「諸」字就當語助詞來講,就是這一個,也就是說的眼根,他的眼根常常歡喜。主夜神是在晚間作工的,作什麼工啊?方才不是說用法施來施於一切眾生嗎?他的工作是晚間的工作,所以叫主夜神。

「得普現莊嚴大悲門解脫門」:普現,就不是單單現於一處,而是現於無邊、無數、無量那麼多的地方。莊嚴,是莊嚴諸佛國土,令十方國諸佛國土莊嚴之中又更莊嚴,這就叫「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你莊嚴諸佛國土,也就是莊嚴自己的佛國土;將來你成佛的時候,你的國土的莊嚴就比其他十方國土更為妙好、更為莊嚴。為什麼呢?因為你這個心發得無量、無邊、無數,不可說不可說,無窮無盡那麼大;所以也就得到無窮無盡,無量、無數、無邊的莊嚴。他又用大悲門來普度一切眾生。大悲,就是拔眾生的苦,令眾生都離苦得樂,這就叫大悲門。得到這種大悲解脫門的是誰呢?就是這位諸根常喜主夜神,他明白這種境界。

示現淨福主夜神,得普使一切眾生所樂滿足解脫門。

「示現淨福主夜神」:示現,示,就是指示;現,就是現出來。指示和現出來,可以說是一個,也可以說是兩個。指示是用手來指—指,說:「你看看,在那個地方哪!」現是先無後有,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這叫現。示現什麼呢?示現淨福。淨,就是清淨;福,就是福德。示現清淨的國土,示現福德的眾生;清淨的國土都可以示現,有福德的眾生都能得度。那沒有福德的得不得度呢?也得度;不過晚一點,不是同時得度。他要先撿有德性的來度,度完了有德性的,再度中等人;中等人度完了,再度下等的人。上等的人是先度,中等的人是後度,再下等的人是最後度;示現也是這樣子,先示現清淨國土,然後再示現一半清、一半濁的國土,最後示現五濁惡世的國土。五濁惡世就是我們這個世界;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有這五種邋遢,是最污濁、最邋遢的。因為這五種邋遢,所以把人就影響得不乾淨了。

「得普使一切眾生所樂滿足解脫門」:現在這一位主夜神顯大神通,看哪一個眾生機緣成熟了,他就去度哪一個眾生,讓他所歡喜的都得到滿足。哪一個眾生機緣還沒有成熟呢?他就再等一等;哪一個眾生根性最劣,他就最後度他。只怕你不歡喜,你若歡喜什麼,他就令你滿足。你歡喜狗,這位主夜神就想法子給你弄隻狗來。你牽著這隻狗各處去走,走來走去,走到道場的門口;這狗就要往裏邊進,你要往外拉也拉牠不出來,就跟著到裏邊,一聽就開悟了!你看,因為你歡喜狗,這狗就能叫你開悟。我到洛杉機果光那個地方,有個人見了我不叩頭;但他那隻小狗見了我就猛叩頭的,他們都覺得很好玩的。我說:「這狗都懂佛法,人卻不知道恭敬三寶!」這狗知道恭敬三寶,這也叫所樂滿足。還有,歡喜養貓的,他就給你一隻貓。

有人說:「這個法師講的什麼法呢?」就是講這個貓、狗的法。度人度不了,度隻貓、度隻狗也不錯的。你們不要看輕了貓、狗,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又做貓、又做狗、又做鹿;所以印度有個鹿野苑,這都是有因緣的。你們各位,不要輕看任何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啊!那麼他所樂的能予滿足,他就高興了;這不是講笑話,世間上的人都是這樣的。他所願意的得到滿足,就高興了;沒有得到滿足,就不高興。

譬如有個人歡喜錢或者歡喜金子、鑽石,他一出門跌個跟頭;手一伸,就碰到一塊大鑽石,大約有一百二十多卡拉。你說這奇怪不奇怪?拿回來就發財了!這都叫所樂滿足。那個鑽石在那兒擺著,多少個大劫也沒有人看見;他跌個跟頭,一伸手就碰著了。奇怪不奇怪?有人說:「沒有這種事情!」你沒有碰見,當然說沒有了;你若碰著,就是有了。不管它有沒有,你試一試,你出去跌個跟頭看看!可是話又說回來,你若聽我這麼講,就故意去跌個跟頭,那碰不著的。要無意之中,你不想碰著,它就會碰著;你若想碰著,就碰不著了。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奇怪的。就好像女孩子打妄想,想找個男朋友,想也想不著、想也想不著;男孩子又想要個女朋友,也是想也想不著、想也想不著。這都是打妄想,是沒有真實的事情可現出來的。

現在這位主夜神就是令眾生所樂滿足。如果你打了個妄想,不能滿足,你就問問這位諸根常樂主夜神:「你說所有眾生所歡喜的,你都要滿足他;我所歡喜的,你怎麼就不滿足我呢?」你猜這位主夜神怎麼說?他說:「唉!你不在眾生之中嘛!」他得到這個解脫門。你看,這個解脫門很不錯的。

*  *  *  * 用這滾水一燙,這頭髮就都掉了,不用刀子剃。你問他好不好?這個雷明、程亮要落髮出家,他(註:濟公)就燒一壺滾水,要用滾水把他們頭髮給燙一下;把這兩個要出家的都給嚇跑了,都不出家了。那個就是你!哈哈哈!你把那頭擦上一點油,哈哈! 弟子﹕擦那個油,不會怕水了? 上人﹕是呀!他就被水倒上,也不要緊了。你試一試?哈哈哈!他也要出家?他敢不敢用開水往下燙頭髮?會不會嚇跑了?這個不容易,若用滾水一燙,那受不了的!他說什麼?他說眼睛也睜不開了?他是不是想眼睛一睜開,就把它搬走了?那開水倒進眼睛裏怎麼辦?不要害怕,這只是說說而已,不會這樣做的。我還沒有出來的時候,你們念佛就念多一點;看見我出來,再停止念佛。念佛念得越多越好,這不是官樣文章,一定是念多少。

弟子﹕他說果逾拜,他也拜!果輝就帶著他們兩個人的東西。 上人﹕恐怕這個工作早有人搶去了,怎麼辦? 弟子﹕這一路上,我一個人拿不了這麼多東西。 上人﹕這不是容易的事情。為這件事,你想了多久了? 弟子﹕不太久,大概兩、三天吧! 上人﹕他若拜誠心了,就有人給送飯;不但人間的人,天人都會給送飯,甚至佛菩薩也都會給送飯。若沒有誠心呢?那人也不給送飯! *  *  *  *

爾時,普德淨光主夜神,承佛威力,遍觀一切主夜神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就是這位示現淨福主夜神說完了長行之後的這個時候。「普德淨光主夜神,承佛威力」:這位普德淨光主夜神,承仗著佛的大威神力。「遍觀一切主夜神眾,而說頌言」﹕普遍地觀察一切主夜神的大眾,對著這些主夜神眾的機,用一首偈頌來讚佛。

汝等應觀佛所行 廣大寂靜虛空相  欲海無涯悉治淨 離垢端嚴照十方

「汝等應觀佛所行」:這位普德淨光主夜神是善財童子初地的善友;初地,是離垢地。汝等,就是對著一切主夜神眾而說的。他說:「你們應該觀察觀察佛所修行的法門、所行的道路!」佛所修的法門,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人受不了的苦他能受,人修不了的行門他能修,所以你應該觀察觀察佛所修行的這個難行的苦行。這不是看看就完了,還要依法來修行。你要問一問自己:「佛能修這個難行的苦行,我能不能修呢?」不是觀察觀察就完了,是要效法,效法佛所修行的這個法門;如果不能依法修行,就應該生大慚愧。「廣大寂靜虛空相」﹕佛所修的行門是最廣大的,好像寂靜的虛空一樣。虛空有什麼聲音來著?虛空是空的,是廣大而寂靜的;佛所修的法門也是這樣子,行所無事,沒有一切執著。他修而無修,證而無證,無修無證;沒有一切的執著,所以就好像虛空一樣。虛空雖然沒有一切相,但還不離一切相;也就是即一切法,離一切相。

「欲海無涯悉治淨」﹕人的欲望是沒有停止的時候的,猶如大海沒有邊涯一樣,就是不知足。眾生的欲海雖然沒有邊涯,可是佛用這個法門,就把眾生的欲海都給治理清淨了;令眾生返本還源,覺悟一切。「離垢端嚴照四方」﹕佛離垢的清淨身是端嚴畢備的,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莊嚴其身;這種的智慧光明,遍照十方法界。我們現在在這兒講經說法,這都叫佛的智慧光明遍照十方。

一切世間咸樂見 無量劫海時一遇 大悲念物靡不周 此解脫門觀世睹

「一切世間咸樂見」﹕一切世間,就是一切有情世間,也就是十方的眾生。一切眾生都歡喜見佛。「無量劫海時一遇」:可是在無量、無邊、無數這麼多的大劫海裏邊,偶而才能遇著佛,不是時時都可遇著的。「大悲念物靡不周」﹕佛以大慈悲心,常常想念一切眾生,所有世間的眾生佛都想念,所以要來度化眾生。「此解脫門觀世睹」﹕這種解脫門,就是觀世主夜神所看見、所明白的。說這四句偈頌的觀世主夜神,屬於第二地發光地,也是善財的善友之一。

*  *  *  * 修行要一天比一天有精進心、一天比一天有誠心、一天比一天有慚愧心。你若一天比一天懶惰、一天比一天懈怠、一天比一天馬馬虎虎,這樣修行永遠都不會有成就、不會進步的。修道一時一刻都要看住自己的念頭,不能打妄想,不能生欲念;想要不打妄想、沒有欲念,首先就要守規矩。這個規矩不是一個人的規矩,是大家的規矩,大家都要遵守這種規矩;為什麼呢?不以規矩,就不能成方圓。所以修道而不守規矩的這一類人,是最壞的!你不尊師重道,就像那朽木似的不可雕也,就像那糞土的牆一樣不可杇也;糞土的牆畫上再好的畫,還是糞土,不會有一種美觀的樣子現出來。尤其做比丘的,若是馬馬虎虎、無規無矩的,那你這個比丘就做得一點價值也沒有!你比丘尚且不守規矩,在家人是跟著你來學佛法的,就更不會守規矩了;比丘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給旁人作榜樣的。你比丘輕師慢法,對於師父也不尊重,對於這個法也不恭敬,你這是做一個什麼比丘?你這個樣子,不要說想要開悟、想要成佛,只會一天比一天墮落的。我因為看見這種人太痛心了,所以才說這個;如果做比丘的不懂規矩,那真是連在家人都不如了。在家人都還懂規矩,都知道請法要搭衣持具;做比丘的反而連這個規矩都不懂,這是一個什麼比丘!

今天這個講經的法會在金山寺,以後還是在金山寺講經;這兒開光以後,再看看怎麼樣子。因為這兒坐的地方不太多,看經也沒有桌子,這是不太方便;所以我們還是搬回金山寺講經,免得人都沒有地方坐,不知道坐到什麼地方好。有的人想坐到佛的腳上,本來我們佛弟子應該托佛足,行這個托足禮,現在有人要坐足。有的人又想坐在佛的頭上,因為地方小,所以我們還搬回金山寺比較好一點。有的人又想把佛搬開,自己坐到那地方,這是很不如法的。為什麼要把佛搬開,自己坐那個地方呢?想做祖師,想打祖師的妄想,做祖師是比做比丘好一點。所以明天的 lecture 在金山寺。

還有,我們這兒開光,會有很多外面的人來,有一位仁俊法師從紐約來。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腦筋清醒一點,不要一天到晚吱吱喳喳的盡講一些沒有用的話。尤其比丘如果這樣,就會叫人看不起,說:「你這個度輪法師怎麼弄出這一幫壞東西來?一點都不懂規矩!」就把整個金山寺的架子都倒光了。因為這位仁俊法師是個老修行,也是持午的;你們不要亂講亂吵,或者到廁所去開大會去。

我一天到晚,聽見有些個壞東西跑到廁所去開會。到那個地方,不知道是想要喝尿,還是想吃屎?大約是吃一餐餓得受不了了,跑到那個地方發狂去了!尤其那個「高僧」,除非他不來;他若一來,在廁所就只聽見他的聲音在那兒大喊大叫的。這是太無知了!這種人真是太可憐了!還有兩個人,也是在廁所那兒去開會去;這兩個人是誰?你們自己應該知道,不需要我提出名字來講!在廁所尚且這樣的不守規矩,到飯堂更不守規矩了;在飯堂不守規矩,在佛堂也不守規矩,到處都是開會的地方。開會應該找一個清淨的地方,怎麼跑到廁所去開會?方才我說想要喝尿、吃屎,雖然是太過了;但就算不是這個樣子,到那地方也是想聞一點臭氣,捨不得那股臭氣,所以跑到廁所去講話去!無論在什麼地方講話都可以,不是不准講話的,但要小一點聲;不要那麼粗氣,好像那個播音筒似的,隔著五、六個 block (街頭)都可以聽得見。這是太不守規矩了!我已經忍了很久、很久不想講;今天忍不了了,所以不能不講。若再不講,這金山寺就會被這個大砲給塴倒下來了!

你們有什麼話講沒有?誰有話講都可以講的,五分鐘的時間。我說的對不對,你們也可以來一個judgement(評判)。有反對的,要公開來反對;不要在肚子裏頭反,或者背者我反。我不怕人反對,誰願意反對,我都歡迎!我們要當著大家來說清楚了,不要像那個果寧似的。我講什麼話,對著我面他都說不反對我;等離開我,他就搞鬼了,就叫大家都不要聽話,來挑撥離間。所以現在他自己住去了,也不知道他是想他有功啊,還是有過?我希望不要有人再犯這個老毛病;不要在師父面前一副面孔,背著師父又是一副面孔,做一個兩面人。

前幾年拜〈藥師懺〉,我就預備把這個住持交給果寧。但是我在南美的時候,他想把所有的人都趕跑;居士也不要,比丘尼也不要,比丘也不要,就要剩他自己一個人。他也說他要跑,但是他不會跑的;我回來趕他走,他也不走。可是他這麼樣一搞,怎麼樣啊?把這個住持也搞沒有了,我想交給他做也不行了。以後又成立了國際譯經學院,我想了很多次,想叫他做這個院長。我又一想,他自己也向我來坦白;說他還像小的時候一樣,專門想要壓迫人。所有的人他都要 control (控制),可惜不能管自己;所以這個院長也丟了。這是我很痛心的兩件事! *  *  *  *

導師救護諸世間 眾生悉見在其前 能令諸趣皆清淨  如是護世能觀察

「導師救護諸世間」:導師,就是接引導師,也就是佛。這裏說的就是釋迦牟尼佛,不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但十方三世一切佛也和釋迦牟尼佛一樣的,救護諸世間。救,就是救度;護,就是保護。佛把眾生從苦海裏救出來、成就出來,又保護這一切有情世間的眾生。「眾生悉見在其前」﹕佛出世,每一個眾生都見著佛在他的面前來為他說法。這就好像什麼呢?就好像月亮普現在一切的水中,每一個水裏邊都有月亮。是不是有這麼多的月亮呢?不是,只是一個月。可是一個月,就能普遍現於一切的水裏邊;一切水裏邊的月,都是由這一個月現出來的。眾生就好像水一樣,佛就是月亮,現在一切眾生的心水裏邊,所以說:「佛似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佛好像清涼的月一樣,常常在畢竟的空裏邊來遊;眾生的心水若清淨了,這個覺道就現在眾生的心水裏邊。

「能令諸趣皆清淨」:能令五濁惡世和一切惡道諸趣裏邊的眾生,都得到清淨;罪滅福生,業淨情空。罪滅福生,所以就清淨;業淨情空,更清淨。「如是護世能觀察」﹕像這種的境界,就是這位護世精氣主夜神所明白的解脫門。說這四句偈頌的護世精氣主夜神,屬於燄慧地,是善財童子第三地的好朋友;他們互相勉勵修道,互相切蹉佛法,互相往前求進步。

佛昔修治歡喜海 廣大無邊不可測 是故見者咸欣樂  此是寂音之所了

「佛昔修治歡喜海」:佛是釋迦牟尼佛。昔,就是以前,也就是無量劫以前。修治,是修行和治理。這個修,是很自然的去修;治,就勉強一點;這叫初而勉強,久而自然。歡喜海,所謂「自古神仙無別法,廣生歡喜不生愁。」神仙的生死還沒有了,他都修這個歡喜行門;那麼佛更是修歡喜行門。歡喜的行門,就是不論任何人對自己再怎麼不好,我對他都生一種歡喜心。這種歡喜的行門,不是修一天、兩天、三天、五天、十天、二十天就修成功的;要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都修這種的行門。就是不和人發脾氣,不和人生煩惱;有進無退,只往前去修行,不向後退。精進、精進、更精進,勇猛、勇猛、再勇猛地去修這歡喜的行門;無論誰對我不好,我都生歡喜心,不生煩惱,沒有脾氣。這是我們釋迦牟尼佛過去所修的行門;我們是佛弟子,也應該依照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修行的法門去修。

《菜根譚》上有幾句話講得也不錯:「光風霽月,草木欣欣;怒雨疾風,禽鳥淒淒。故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時無喜神。」在沒有什麼風,月亮也很明亮的時候,草木都笑起來了;所謂「木欣欣以向榮」,春天天和日暖的時候,草木都歡喜了,欣欣向榮。天下大雨又刮很大的風,好像人生怒氣的樣子;小鳥就都像要哭似的,吱吱喳喳的叫起來。你看快下雨的那個天,雀鳥就都叫了;牠們知道要下雨,找不著東西吃了,所以牠就叫。因為這個,所以天和地不可以一天沒有和氣──和氣,就是沒有暴風雨,沒有烏雲遮太陽;同樣的,我們人的心裏頭時時刻刻也都要存著一種喜神,不要有喪門神。喜神是吉祥的,喪門神是很不吉祥的;人要死的時候,就有這種神出現。所以修道的人時時刻刻都要生歡喜,不要越學脾氣越大,那就沒有用了。總要對所有的人都好,但不是像一般世俗人那種講情、講愛的好;這種好是清淨的,對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清淨沒有染污的好感。

「廣大無邊不可測」﹕這種歡喜海最廣大了,沒有邊際,不可測量它有多大。「是故見者咸欣樂」﹕因為這個,所以見著佛的眾生,都生出一種歡喜和快樂。「此是寂音之所了」﹕這種境界,就是這位寂音海主夜神所明白的解脫門。說這四句偈頌的寂音海主夜神,是善財童子第四地的善友;第四地叫難勝地,其他的三地沒有這樣殊勝,所以叫難勝地。

*  *  *  * 明天有一位仁俊法師從紐約到三藩市來,我們預備在一點鐘的時候到飛機場去歡迎他。金山寺所有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到飛機場去歡迎去;在家的居士有願意去的,更是特別歡迎,多一點人去歡迎這位法師是好的。因為我們今年春天到紐約的時候,在飛機場就沒有人歡迎我;果修就說:「怎麼沒有一個出家人來歡迎?」為什麼沒有人來歡迎我呢?就因為我不歡迎人,我從來也不歡迎人;所以紐約的出家法師一個也沒有來,只有沈家禎派一個車伕來接,沈家禎也沒有來。所以果修就忍不住了!但是我們自己不能說:「你怎麼不來歡迎啊?」所以這一次他們來一位法師,不論這位法師是什麼樣的法師,我們都去歡迎他。我們不學他們那個樣子!他們不去歡迎,是誰的意思呢?這完全是樂度法師的意思;沈家禎也是聽樂度法師的招呼。所以一點鐘或者一點鐘之前,我們就去飛機場歡迎這位法師;我們預備請這位法師講《心經》。我們每天講經的儀式還有很多不對的地方,不過我也沒有講;現在有外邊的法師來了,我要把它往對了做一做!

在迎請法師的時候,先說:「迎請法師!」說完了,敲一下大磬,接著才敲引磬──就是那個二磬──然後才去迎請法師。不是不敲磬,就那麼去迎請法師。等法師講完經下座了,就說:「禮謝法師!(註:拉長了調子高聲說)。」法師說:「不為禮!」然後再說:「送法師回寮(註:拉長了調子高聲說) !」法師說:「免送!」這是中國講經的老舊套子。我願意新一點,所以這個舊套子我都不用了;但是他們這一些個法師都是用這一套,我是隨時會改的。我昨天作了一首偈頌,誰請法,誰先念這一首偈頌。這一首偈頌怎麼說的呢?就是說:「歸命三寶尊,覺悟大道心;慈悲開普度,宣教化群倫。」念的時候要長一點聲音念,不是就這麼念出來就算了;念長一點,叫他聽得很清楚的。然後再說「仰白大德」那幾句話,等明天我再告訴你們這幾句怎麼說。我們做的都要做新的,不要那個舊的;國家都要維新改良,我們佛教裏頭也要改革。明天誰願意去歡迎這位法師,我都歡迎的。種因結果,我們歡迎人,人家才歡迎我們;我們不歡迎人,人也不歡迎我。好像那個白聖來,我沒有去;所以我們到紐約去,他們也不來,就是這麼個因緣。 *  *  *  *

如來境界不可量 寂而能演遍十方 普使眾生意清淨  尸利夜神聞踴悅

「如來境界不可量」:「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者,好像來了,可是沒有來;那麼是不是去了呢?也沒有去。不來不去,所以說是如來。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如來就是佛,佛就是如來。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說「如來佛」,其實這就是佛佛。佛佛道同,佛佛都是一樣的;佛與佛是一個的,也就像光與光相合一樣。光雖然有這麼多種,有黑的光、紅的光、黃的光、白的光、紫的光;但是光光相合。佛和佛也都不分彼此的,所以才說:「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都是一個法身,也就是一個光。既然佛是一個光,我們人為什麼要不一個光呢?我們人的光不是一個,可是人人這個氣都是一個的。什麼氣呢?就是這個脾氣;你有脾氣,我有脾氣,他也有脾氣。把這個脾氣變成光就好囉!這叫化干戈為玉帛。

你能把脾氣都沒有了,就是光,就是智慧。為什麼你愚癡?就因為你有脾氣;這個脾氣,就是無明、煩惱集聚而成了一個脾氣。真是可憐了!一有了脾氣,這就生出瞋恨來了;瞋恨一生出來,這殺心也就生出來了。殺、盜、婬、妄、酒都是從這個無明、煩惱、脾氣變成的。所以我說,我們人這個氣是一樣的,脾氣一樣。尤其我這個出家人,更是貪心得不得了;貪什麼呢?貪人的脾氣。我願意所有人的脾氣都布施給我,可是你們這一些個美國人都捨不得,抱著這個脾氣比珍珠、鑽石還寶貴,捨不得這個脾氣;但捨不得也要捨,你不捨不行!你若不捨,就成佛無份;你若捨了,就成佛有份。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是一切眾生也皆有魔性;這個魔性是什麼?就是這個脾氣。你有脾氣,就會做魔;你若沒有脾氣,就返本還源,般若智慧現前,就現出大光明藏了。

我一講,就忘了時間、忘了題目了;現在跑得還不太遠,再回來。回來到什麼上?回到佛的境界上。有人說:「你明白佛的境界嗎?」我明白一點點,不是太;因為佛的境界是沒有數量、沒有邊際、不可說不可說的。因為有一個不可說,所以我就懂得這個不可說;這不可說的境界,就是我所知道的。你問:「什麼樣子?」不可說嘛!怎麼還要我說?我也不可說,你也不要問!你不要問,這也是佛的境界;我也不可說,這也是佛的境界。你知道這一點點,就差不多了;不要知道得太多,知道太多,太麻煩了!你想知道這一點點,那要怎麼樣呢?破無明,顯法性。把無明破了,法性就現出來了。這是佛境界的一點點,其實連這一點點也沒有;就因為沒有,所以就不可量。你說有?有,你拿來我看看!一切一切,都是佛的境界。你明白了,一切都是佛的境界;你若不明白,那也是佛的境界,不過你不知道、不了解而已。所以說佛的境界不可量,沒有一個數量。

「寂而能演遍十方」﹕佛的境界是寂然不動的,雖然寂而不動,可是又感而遂通。寂滅,而沒有寂滅相;感而遂通,也沒有一個動相。不動道場,周遍法界;周遍法界,可是又不動道場。這就是寂而能演,就在寂靜中,就為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演說妙法。雖然演說妙法,但又不像我們人這樣;到這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沒有了;到那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沒有了。為什麼?因為沒有千百億萬化身;沒有千百億萬化身,所以就不能寂而能演,要動才能演了。坐飛機到紐約,這就是動了;或者坐輪船到倫敦,這也叫動而能演。寂而能演,不需要買飛機票、輪船票,就能周遍法界。有人說:「這太神妙了,現在是科學時代,你還講這個空話?真是不實際!」不實際?你找一個什麼是實際的我看看?我相信你找不出來;我們自性有這種的妙用,你不能明白。就好像你衣服裏邊有一顆如意寶珠,你不知道用它,所以有就等於無;你若會用了,那就千變萬化,隨心如意。但是你要會用,不會用,就如意也不如意了;你若會用,不如意也如意了。

「普使眾生意清淨」﹕你看,我們為什麼有脾氣?就因為意沒有清淨。我們為什麼有煩惱?就因為意沒清淨。我們為什麼有無明?就因為意沒清淨。你若意清淨,無明就破了,煩惱也斷了。煩惱不能斷,煩惱可以變;變什麼呢?變煩惱為菩提,破無明為智慧。你若說煩惱要斷,但煩惱斷又怎麼變菩提呢?所以不要斷,還是留一點點,叫它變菩提。不明白才生煩惱,明白就生菩提;所以我方才講錯了,講要斷煩惱,這煩惱怎麼可以斷呢?煩惱斷,怎麼樣變菩提呢?好像這個冰就是煩惱,水就是菩提;不是把冰燒乾了,燒到連水都沒有了才算把煩惱斷了。是應該把它化了,化冰為水。水即是冰,冰即是水;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你明白了就是菩提,糊塗的時候就是煩惱,煩惱和菩提沒有兩個;所以你不要再頭上安頭,到煩惱外邊去找菩提。煩惱遍十方,菩提也遍十方,佛的光明智慧也照耀十方,這都有一種連帶關係的。為什麼說煩惱、無明、脾氣都遍十方了呢?這很簡單。你說十方是不是有眾生?有眾生就有脾氣、就有煩惱、就有無明嘛!怎麼不是遍十方呢?菩提也是這樣子,也是遍十方。有眾生就有菩提性,就有佛性。

「普使眾生意清淨」﹕《華嚴經》上說:「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你想要明白佛的境界,你就把你的意清淨了,好像虛空那麼清淨。有人說:「現在這個虛空也都被煙給染污了。」雖然暫時污染,過了一個時候慢慢還會清淨的;不要著急,這沒有關係!「尸利夜神聞踴悅」﹕尸利就是吉祥。這位普現吉祥的主夜神聽見這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就歡喜得跳起來。不但夜神起舞,你看那個迦葉祖師是個老修行,修頭陀行的,但他聽人唱音樂唱得很好聽的,他也跳起舞來。所以這個妙法令人歡喜得都忘形了,都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了,這才是得到法喜充滿哪!說這四句偈頌的普現吉祥主夜神,是善財童子第五地的善友,第五地叫現前地。

今天對各位善知識所說的道理,我也不知道是對、是不對,隨隨便便就對各位談一談。如果你們各位覺得這個義理不圓滿,可以用你們每一個人自性的智慧來照了一下,然後提出來大家共同研究。我們一定要把佛的心、佛的意思、佛當初說法的那個本懷發揮出來,不要用個人的意見;我們要以佛心為心,以佛意為意。最初佛說這部《華嚴經》的本懷,我們要把它明了了,每一個人應該深深地來了解經文的義理。如果我講的有錯的地方,請你們不客氣地來告訴我;如果講的沒有錯,你也不需要吹毛求疵,故意找毛病。那又是錯了!我們要往中道上研究。今天晚間如果宣化那一方面說錯了,請大家和新來的這位仁法師,不吝珠玉來指示一下!

不吝珠玉,就是不要捨不得自己那個珠子和寶玉;就是你那寶貴的意見,應該告訴我!

*  *  *  * 他說我叫他「黑聞天」?我什麼時候叫他「黑聞天」了?我叫你「黑半天」好了!現在天亮了,又是「白聞天」了。我一天到晚都歡喜得不得了,以我這麼一個無知無識的人同你們研究佛法,這是一件最快樂的事情。我希望你們各位也不要對著我來發脾氣。OK! *  *  *  *

佛於無福眾生中 大福莊嚴甚威曜 示彼離塵寂滅法 普發華神悟斯道

「佛於無福眾生中」﹕好像你我現在這些苦惱的眾生,就是無福的眾生。若有福,就不會生在佛後;我們因為沒有福報,所以才生在佛後,也就是八難之一。「大福莊嚴甚威曜」﹕我們是無福的眾生,可是佛是百福莊嚴,萬德畢備,非常有威德。佛以他的光明來照耀我們這些愚癡的眾生,令我們從愚癡轉為智慧。

「示彼離塵寂滅法」﹕彼是誰呢?就是無福的眾生。離塵,也就是離開一切染著。塵以染污為義,就是不清淨,就是五濁惡世。又者,這個塵也可以當「浮沉塵」的「沉塵」講;因為塵若多了,就會往下墜,往下墬就是沉。沉到什麼地方去呢?沉到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去。你看塵一粒一粒的雖然是小,甚至於小到鄰虛塵那麼小,但是塵一多了,它的份量也是不輕的。所以離塵,就是離開這個累贅。這個塵就是個累贅。累贅是什麼呢?就是個業障。離開這個業障,就得到什麼呢?就得到寂滅法了。「普發華神悟斯道」﹕這位普發樹華主夜神明白這種的道理、這種的境界,入這種的解脫門。說這四句偈頌的普發樹華主夜神,是善財童子第六地的善友,第六地叫遠行地。

十方普現大神通 一切眾生悉調伏 種種色相皆令見 此護育神之所觀

「十方普現大神通」﹕佛的大神通普遍現於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悉調伏」﹕所有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都調伏了。眾生是不容易調伏的,《地藏經》上說:「南閻浮提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我們這些眾生在佛教裏頭是最有名的,最有這個難調伏的名。「種種色相皆令見」﹕佛示現種種的色相,也就是說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此護育神之所觀」﹕這是這位護育主夜神所觀察、所明白的境界。他入這種的解脫門。說這四句偈頌的護育主夜神,是善財童子第七地的善友,第七地叫不動地。

如來往昔念念中 悉淨方便慈悲海 救護世間無不遍 此福樂神之解脫

「如來往昔念念中」:往昔,就是過去。佛過去在無量劫這麼長的時間裏,念念中無非想要救度眾生。「悉淨方便慈悲海」:淨,就是淨治、治理。治理也就有整頓的意思,就是把它弄好了。佛淨治善巧方便和慈悲,以慈悲來助這個方便,以方便來增長這個慈悲;慈悲多了,猶如大海一樣。「救護世間無不遍」﹕救護一切有情世間,沒有一個地方佛不現身的。佛是最偉大的,他不捨棄一個眾生;這個眾生就是造諸惡業,障蔽心源,不堪納受,佛也要納受。佛有一種不可教而教化之、不可度而普度之的偉大精神、願力、慈悲。「此福樂神之解脫」﹕這就是這位遊戲快樂主夜神所入的解脫門。

這個解脫門,這位遊戲快樂主夜神已經入了,我們想不想入呢?我們若想入,也可以入;我們若不想入,就不能入。為什麼呢?一切唯心造,有志者事竟成。你若志在諸佛,就成諸佛;志在菩薩,就成菩薩;就看你的志願、你的目的在什麼地方。所以這個解脫門,人人都可以入的。如果不可以入,佛講它做什麼呢?佛說法,就是教眾生依法來修行;你若不依法修行,這個法根本就沒有用的,根本就不需要說了。所以佛不說而說,說出這種的解脫門;那麼你我都有機會,只要你發勇猛精進的心,向前精進,不向後退,那就有希望。

*  *  *  * 前幾天果耀回家裏看他父親、母親,他母親腦有病,現在在醫院裏開刀;開刀之後就不省人事,沒有知覺了,非常危險。所以他打了五、六次長途電話來,希望金山寺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眾用真誠的心,來替他母親祈禱,令她病好了;本來我答應他昨天晚間對大家說,但是我這個腦筋記憶力不好,所以就忘了。但是我自己給她迴向了一下;今天他又打電話來,說是已經有知覺了,非常歡喜。雖然她已經有知覺,非常歡喜;但我們大家在拜佛、念佛、誦經的時候,還是給她迴向一下,因為大眾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還有這個郭居士,他是一號到三藩市來的。謝冰瑩沒有走之前,就介紹他到金山寺來薰修,參加我們的工作。可是謝冰瑩走了之後,這位郭蒼豪居士就常常向後轉,常常留在華盛頓街那個地方,不到金山寺來;這是不合乎我們金山寺的規矩的。我們金山寺的大眾都是一致行動的,大眾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單獨的、很特別的這個樣子。雖然我很不近人情的,但是他那麼大年紀,說不來聽經,我也隨他去。想不到昨天晚間就發生了魔障了。今天早上,他打電話來說有魔了。這個魔叫他站不住,總要跌倒到地下,就這麼嚴重;口也幾幾乎歪了,眼也幾幾乎斜了。他自己有這麼個感覺,所以就打電話來,叫我快一點去給他降魔。我說我自己的魔都降不了,怎麼能給你降魔呢?並且我現在也沒有時間來,最低限度也要吃完飯才能來,我一定要吃飯的。

吃完飯,我到華盛頓街那邊去;一看,他果然是得了想不動彈的病,就是半身不遂的樣子。我說:「那好囉,現在你不要聽經囉!你不喜歡聽經,現在就得一個不聽經的病喔!」他說:「我不是不歡喜聽經,我想寫文章。」我說:「那個文章寫不寫都可以,經是不可以不聽的。不論是金山寺或其他地方有法師講經,你都應該去聽去!況且現在就是金山寺本寺裏就有經講,你為什麼一個人要住在華盛頓街這兒,不到金山寺去?」吃飯他也不來,就想在那兒睡覺。今天我帶他到一個會扎針的醫生那兒去,給他扎一扎針。這位醫生說:「幸虧你來得早!你若來得晚一點,你這個病一定就是半身不遂的;若明天來,一定就來不及了!」這回他知道這個很有問題了;但他已經有這個毛病了,所以又把他送回華盛頓街那兒去。

本來今天我們講經預備講少一點,然後到華盛頓街那兒去做一點工;我想倒是不必,明天早起再做了。那兒還有一點工作,明天早起,我們可以早一點作工;免得今天晚間做工,累得睡覺不知道醒了。我們還是不要到那邊去好,還是照常拜懺;拜完了佛懺,給這兩位居士都迴向一下,希望他們都災消病滅,修真有份,進道無魔。 *  *  *  *

眾生愚癡常亂濁 其心堅毒甚可畏 如來慈愍為出興 此滅冤神之悟喜。

*  *  *  * 上人﹕誰有什麼問題?就是三歲小孩子都可以講話的。小孩子不講話,老人可以說,那八十三歲的也可以講。 弟子﹕Sam是一個大學生,想問一個問題:如果眾生等於無明,那麼怎麼會成佛?如果眾生都跟無明一樣,那麼那個佛性在哪裏? 上人﹕就在無明裏。你給他講一講那個冰就是水,水就是冰的道理來答覆他。

上人﹕沒有問題了嗎? 弟子﹕他說他頭一個問了,還可不可以再問? 上人﹕不能都由一個人問。他這個想了半天,想出來的問題是第二題;我只接受每一個人一個問題,不接受第二個問題。因為這兒有六、七十個人,如果每一個人我answer(回答)兩個question(問題),就要一百四十多個。所以很對不起只可以一個,多了不能answer(回答);就像今天吃飯似的,一個人只可以吃一份,不可以吃兩份。 弟子﹕他說他賠了他這個問題。 上人﹕不,也不會賠,明天來!因為我是平等、平等的。今天我如果給他兩個,那不給旁人兩個,那是不公平的。所以旁人不管有沒有問題,我還是給一個的;你若是不問,那是我省一些個氣力。

弟子﹕她說她自己是客人,她想要問一個問題。她看自己這麼愚癡,她想來想去,也想不到會問什麼問題。 上人﹕你說,我比她更愚癡;我所以能答覆人的問題,就因為我愚癡。沒人問問題了?我的問題來了。他們願不願意答覆我的問題?有沒有人想要幫助我? *  *  *  *

「眾生愚癡常亂濁」: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你不要在眾生的外邊去找佛,也不要在佛的外邊去找眾生。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一心具足十法界。既然是這樣子,所以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這個「差」字往往人讀成「叉」,真是讀差了!這裏應該讀「疵」,當分別講;無差別,就是沒有分別。眾生愚癡,愚癡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愚癡。這是手心,你一翻就是手背;只一翻掌之易,就這個樣子,沒有分別。你能翻過來,就是智慧;你翻不過來,就是愚癡,愚癡和智慧並沒有分開。你若明白了,它就是智慧;你若不明白,就是愚癡。所以你不要頭上安頭,在愚癡的外邊另找一個智慧,在智慧外邊又去找一個愚癡,這也是一個的。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愚癡,菩提就是智慧;菩提和煩惱也是二而無二,不二而二。這個話好像沒有什麼大意思,但在這個沒有大意思裏邊,就有大意思;你若另外去找一個有大意思的,那又是頭上安頭了。好像《楞嚴經》上那個演若達多,滿街跑著去找頭,見人就問:「我的頭跑到那兒去了?我的頭到什麼地方去了?」誰知道你的頭到什麼地方去了!你問誰?混帳!有人說:「這個法師真好罵人,講經也罵人!」我沒罵人,我罵我自己;我罵你就是罵我,所以我天天罵你,也就是罵我。

常亂濁,常和短是不同的,但是又能伸一念為無量劫,縮無量劫為一念。這也是沒有什麼一定是長、一定是短的,你說這個長,那個又比這個長;你說那個長,又有比那個更長的。你若說這個短,還有比它更短的;所以沒有什麼一定的標準。那麼現在為什麼要這樣說?這是對眾生的思想說的。說一個長,他就想起一個短來;想起一個短,他就說:「那麼我不要常亂濁了,我要短亂濁,短一點!」那麼短一點,再來就沒有了。這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是很不會講經也不會講話的一個人,我就以我愚癡的知見,用這個愚癡的譬喻來說。美國人每一個都有一個「I(我)」,這個 I(我)好像須彌山那麼高;這不是一個好辦法,所以我說你就是我,我和你差不多。

「其心堅毒甚可畏」:你看多厲害!這個堅毒的毒是不可破壞的,有金剛鑽那麼堅硬,所以叫堅毒。如果它不那麼硬,怎麼可以叫堅毒呢?這個毒在什麼地方呢?就在「其心」,就在心那個地方。心怎麼生出來的毒?由貪那兒來的,由瞋那兒來的,由癡那兒來的。若只單單一個愚癡,那還沒有問題。就像老子說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悌,國家混亂有忠臣。」你若只是愚癡,那虛偽就沒有了;因為愚癡不會虛偽、不會做假的,就因為有智慧才有了虛偽。我們這個心,就因為太聰明,所以就有了虛偽了;你若是愚癡,就沒有虛偽了。但是愚癡,可不能有貪瞋;你若貪瞋癡三毒都具足,那個毒就很堅固,很可怕了。為什麼可怕呢?就來墮地獄了,你說不可怕?就來做餓鬼了,你說不可怕?就來變畜生了,你說不可怕?若不可怕,你就去試一試!   「如來慈愍為出興」:我們這些眾生都被如來給慣壞了,佛就像慈悲媽媽慣小孩子似的。小孩子哭,她就說:「好了,我給你一塊糖吃,你不要哭啦!」或者說:「好了,就讓你去花園玩啦!」又或者說:「抱你去看電影、去跳舞。」這小孩子就不哭了。眾生在這兒作怪,作得天翻地覆,忽然而天,忽然而地獄,忽然而餓鬼,忽然而畜生,忽然而人,忽然而修羅;這麼樣子來遊戲六道輪迴裏頭,在這兒頭出頭沒也不知道回家。如來在常寂光淨土等著、等著,眾生也不回來。他就說:「我去了!」到什麼地方去呢?就到你那兒去了。沒有到我這兒來嗎?也到我這兒來了。幹什麼呢?就是來摸摸你的頭,摸摸我的頭;說:「善男子、善女人,你們快點醒悟吧!快點回常寂光淨土吧!」這叫「如來慈愍為出興」,我講經是這麼樣講的。

「此滅冤神之悟喜」﹕這是這位能滅冤主夜神明白的佛的境界,他悟透了這種的解脫門。他自己入了這個解脫門,不願意自利而願意再利他;所以把這個解脫門又重複說出來,給你那個眾生聽,給我這個眾生聽,也給他那個眾生聽,每一個眾生都要聽聽這個解脫門。你願意進來,你也可以進這個解脫門,他願意進這個解脫門,那更不困難;所以人人都歡迎,歡迎一切眾生同入般若波羅蜜門。那天慧法師教你們華嚴字母,說:「同入般若波羅蜜門。」就是同入這個解脫門。現在也願意你們各位善知識都同入般若波羅蜜門!

*  *  *  * 我今天一早起來就很痛心的。為什麼呢?我們廟上的居士都來得很晚;人家外邊人都來了,我們自己裏邊的人反而沒有什麼人來。我們道場裏邊有事情,每一位護法居士應該爭先恐後地來看看道場裏邊有什麼工作要做,這麼才對的。我今天五點三刻鐘坐車,到這兒六點鐘;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又挪這個佛像。本來昨天應該做的工作沒有做,今天才來做。這個車房昨天也沒有洗乾淨,今天一早起都是現做的;連收香油的人也沒有一個,外邊的人就源源而來,也沒有人負責管簽名簿。所以我覺得這一點是美中的不足!我今天老實告訴你們,我連做工帶走路,走得現在這個腳都邁不動步了,腳都要不聽招呼了;你們都是我的皈依弟子或者徒弟,反而漠不關心,認為道場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

我告訴你們,你們完全沒有盡上護法的責任!為什麼道場裏有事情一點也不管?好像這個道場的事情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我覺得很痛心的一件事情。你們各位想,我們道場裏有事情,我們自己的護法如果不來擁護,不盡心竭力來維持道場的規則,這豈不是沒有盡上護法的責任?有人說:「有這麼多比丘、比丘尼嘛!」簽名簿或者收香油的那個地方,若是出家人在那兒管,可以是可以,但是不莊嚴;好像出家人儘是攀緣,儘是貪錢,在那兒數這個美鈔,這個是不太好的一件事。雖然我痛心,但是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將來再有什麼法會的時候,希望各位不要這麼觀望,這麼站到一邊看,看是怎麼一回事。應該把道場作為自己的一個護法處,這是我今天的意思!

果護,你還有一個公案沒有講完,「石室留影,毒龍心革。」是什麼意思?你講一講那個故事。

弟子﹕師父,我可不可以先說?今天金山寺有果堅,果璃,果山、果隨、果瞻、果輝、果逐、果法,他們都在那邊作工。 上人﹕那這會兒也應該來幾個嘛!這會兒不夠人用;你們今天把你們這個師父給累死了,你們就歡喜起來了。願意的話,我現在就可以走! 弟子﹕不可以!

上人:那個龍請佛不要走,因為佛在這兒,他的惡心就沒有了;佛若一走了,他就要make trouble(搗亂),就要把大家都趕走了。但佛又不能不走,於是乎佛就顯神通,入到那個石壁去。佛的像就留在石壁上,離遠遠的就能看得見;叫那個毒龍常常見著,就不生毒心了,所以叫毒龍心革。革,就是改了,把牠那個毒的心改了。果護講得也不錯,是這麼回事。他的中文就要超過你了,你要小心一點;你不要再抓著他耳朵叫他叩頭,恐怕你要向他叩頭了。今天晚間你這個lecture是很好的,我聽了都開少少的悟,沒有開大悟。開什麼悟呢?知道睡覺之後就不睏了,這是我知道的;你若太疲倦了,睡一覺,醒來就不會再疲倦了。

我們明天的lecture還是回到金山寺去講,在冰櫃裏慣了,到這火爐子裏就受不了。 *  *  *  *

佛昔修行為眾生 一切願欲皆令滿 由是具成功德相 此現福神之所入

「佛昔修行為眾生」: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因為佛佛道同,一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也就是一佛;佛與佛猶如光與光,光與光是相合的,佛與佛也是一樣的。昔,就過去,就是佛還沒有成佛之前,這叫昔。修行,諸佛生生世世都是這樣修行。佛沒有成佛之前,就是小小的行門,他也特別注意去修去;積少成多,所以就變成大修行;久而久之,就成就萬德的莊嚴法身,這是自覺。佛自己明白、覺悟了,還不忘眾生,又要覺他;這覺他有一個開始,有個中間,有個最後,最後得到覺行圓滿了。佛自覺也圓滿,覺他也圓滿,把八萬四千法門的每一個法門都修得圓滿了。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就是為著要救度眾生。佛已經成佛了,坐到那個地方,受一切眾生的供養不就得了,為什麼還要沒有事情找事情做來救度眾生呢?因為佛看一切眾生和自己都是一體的,也要度人人成佛,所以他就要救度眾生。要怎麼救法呢?下邊這一句偈語就說了。

「一切願欲皆令滿」:一切願欲,就是你所歡喜的事情。一切眾生所歡喜的事情,佛都能遂心滿願,令眾生所有的願、所有的欲都滿足了;佛救度眾生,滿眾生一切願,他自己也就得到這功德相了。所以才說「由是具成功德相」:由是,就是從這一點。從哪一點呢?就是從他救度眾生這一點。具成,具,是具足;成,是成就。由這個因緣,他就具足而成就功德之相;這功德相,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莊嚴妙相,為人天的導師。所以這些功德相都是佛在往昔修行而成就的;一個行門沒有圓滿,這功德相也不會圓滿。那麼這是不是有相了呢?佛是無相的,怎麼還講功德相呢?佛若是無相的,那你又信一個什麼佛?佛是無相而無不相,沒有相還即一切相;即一切相,其中就包括有功德相了。「此現福神之所入」:這一種境界,就是示現淨福主夜神所明了而悟入的解脫門。

這四句偈頌簡單的意思講完了,詳細的道理還沒有說盡。因為《華嚴經》的道理是充滿法界的,每一句偈頌都有充滿法界的這種義理,具足八萬四千法門的這種行門;所以若詳細講起來,盡未來際也不能把它說完了。我只可以說這一點點,再往多了說,我也不懂了;所以它的義理雖然寬廣,但我這個知識是有限的,不能講那麼多。那麼我為什麼要說有那麼多的義理呢?這要你自己在你那個實相般若的寶藏裏邊去找去;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只講一點點。但是每一個聽講的人必須要把這一點點明白了,這一點點你若不明白,無量無邊的道理你就沒有法子明白;為什麼呢?一點點你都不明白呢,那麼多你更不明白了。

雖然說「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怎麼樣「一為無量」呢?怎麼樣又「無量為一」呢?這要你自己去體驗。就好像吃東西似的,你吃了才能飽;沒有吃的時候啊,你不會飽的。你吃了之後才知道味道,你沒有吃之前就不知道味道。所以你若想「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就要朝於斯,夕於斯來研究,才能得到。我現在只給你們講這一點點,但是還有人連這一點點也沒有明白。現在我們還用這個民主的方式,大家好像談話似的提出來討論。哪一個字你沒有明白,哪一句你沒有明白,哪一個道理你還是囫圇兒吞個棗,不知道什麼味道,都可以提出來!不要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似的,吃完了也不知道什麼味道,去問他猴哥哥說:「你吃的是什麼味道?」這是不行的!我們現在要立竿見影──立起來這個竿子,就有個影──你們哪一個不明白,當下就來問;若明白了,就不要開口。但是你沒有明白,就不能不開口;一定要真正明白了,然後才可以不開口。

*  *  *  * 上人﹕我以前叫明白的講,不明白的就不講;現在明白的不講,不明白的要講。這和以前不同了。你明白這個不同,就已經明白一點點了。你懂了沒懂? 弟子﹕不懂! 上人﹕為什麼不講? 弟子﹕因為我等你再問。 上人﹕我現在就問你了!你等我,我就問你;他們都不等我,我就不問他們。 弟子﹕第二句說「一切願欲皆令滿」,我想問,如果佛為眾生而令他們的願欲能滿足,為什麼人的願欲還不滿? 上人﹕你要結婚就結婚了,怎麼還不滿你的願?你說一說?這不是你的願嗎?這個欲不是你的欲嗎? 弟子﹕這個欲不是我最歡喜的欲。 上人﹕你最歡喜的你不幹,那有什麼辦法?你最歡喜的是什麼?出家? 弟子﹕最歡喜成佛。 上人﹕成佛?那你要修行啊!你不修行,你怎麼叫佛滿你的願呢?你又放不下太太,你叫佛怎麼滿你的願?講!你看著魚也好吃,熊掌也好吃;你把這個魚也放到口裏,熊掌也放到口裏,口裏沒有那麼多的地方,你怎麼能吃那麼多的東西?熊掌是很好吃的,魚也是很好吃的;但你只有一張嘴,不可以同時吃這兩樣東西。你歡喜你的太太太多太多,只有一點點歡喜佛。你為什麼不能成佛?你自己想想看,你每天只想見那個女人,如果這樣能成佛,那麼人人都能成佛。講!快點! 弟子﹕現在懂了。

上人﹕懂了?不問你了!還有誰沒懂?快講!還要等著我問嗎? 另一弟子﹕我不懂啊! 上人﹕你不懂啊?喝酒去! 弟子﹕哦,這個我懂,不喝啦!現在要問佛法。以前不懂佛法,……。 上人﹕講啊,怎麼樣? 弟子﹕沒有怎麼樣。 上人﹕那要怎麼樣?你是想說啊,還是想不說啊? 弟子﹕這個心一種想說,一種不想說,矛盾得很! 上人﹕心在什麼地方?你矛盾了,那你先把你那個矛盾打死它!你現在不喝酒了,這已經有進步了。我這個徒弟要我請他喝酒,你看!不是他要我請,我要請他。我常常說:「等有一天,我要請你喝酒,因為你歡喜喝酒。」請了五年,到現在他根本就不喝了,我也沒有機會請他喝酒了。你可以再試試,再喝點酒,讓我有機會請你!還有誰想要說?想要說又不敢說!

另一弟子﹕他不懂,但不知道怎麼說或者怎麼問,所以就不問、不說了。 上人﹕那懂的,他研究不研究呢?也不要明白,也不要不明白;就在這個地方用功夫,不思善,不思惡。那個不明白是個惡,明白就是個善;若在不思善、不思惡這個地方用功夫,就不頭痛了。現在這個問題是問非所答,答非所問。我所說的這個「不明白」,是問現在說的這四句偈頌,他明白不明白;他所答的,是他自己那四句偈頌,和經上的四句偈頌不相同的。

我們這個講經,就是大家來研究;最低限度都要懂一點點,這樣才不會把今天晚間這個時間浪費了。有的人覺得我們這個樣子好像很浪費時間,其實我們人生,做什麼不是浪費時間?不論你懂不懂佛法,我們都能在這兒共同研究佛法;就是只講一個字,也都沒有浪費時間;甚至於就一字都不講,我們能在這兒共同聚會,須臾間都有無量的功德的,比你打妄想好得多。所以我們沒有浪費寶貴的時間,你不要打這種妄想!

問一問果回,他是不是想護果逾的法去旅行去?怎麼樣?一定不會退心?(恆來師:不一定。)那就不要抓這個鬮了!你們兩個人都要去,但是不能兩個人同時都去,所以就應該請教善知識來決定。可惜我又不是個善知識,所以也不能給你們決定;最好我們就這麼盲修瞎煉,閉著眼睛來抓一個鬮。你若抓著這個「可」,你就護法去;他若抓著這個「可」,他就護法果逾。你若抓著這個「否」,你就不去;他若抓著這個「否」,他就不去。那麼現在都不需要了,這個都是Waste time(浪費時間)。現在不必抓了,那果回就回來了!

我們這個金山寺的比丘還不夠五百羅漢的數目,雖然有一個、兩個的羅漢,也顯不出大神通來。現在又有兩個比丘發古怪的願要三步一拜,祈禱世界和平,拜到西雅圖,這有一千多哩路。果道最初要求說他要去作護法,我本來就不許可;果逾想要發這種願力,我也不願意。但是我又有一個願力,說:「everything’s  OK!」如果我不許可他去,這是不OK了;不OK就不圓圓了,不圓圓也就不滿滿了。「你說everything’s  OK!光剩了這個 “K” 字,那個 “O”字沒有了!」因為有這種關係,好!OK!OK! You go!You go!那麼比丘去也好,居士去也好,就你去了。果贍是很不高興了。為什麼呢?他少了一個助手了。他把果道訓練出來,可以做《金剛菩提海》一切的工作了,又可以洗相片;果道現在要跑了,因此他想要用種種的方法不讓果道去。所以我今天才想起來這個抓鬮的辦法,問問果回是不是有這個願力;那麼一問呢,這個方法也不靈了,沒有法子可以叫果道不行這個道。這個道一定要行的,不行就沒有道了。所以這沒有辦法了! *  *  *  *

復次,遍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護力解脫門。

「復次」:就是前邊的文義還沒有說完,再繼續說它一次,所以叫復次。「遍住一切主方神」:這一段經文講的是一個主方神,在一切神眾裏邊,文當第三;前邊有主晝神、主夜神,現在是主方神。這一位主方神的名字叫遍諸一切。遍,是普遍、周遍。遍住一切處,也就是遍住一切方。這個方,就是個方向;這個方向也就是十方,十方一切眾生所住之處,也就是這位主方神所住之處。方有四方、八方、十方,又有一方。他若沒有這個「遍」字、沒有這個「一切」,就不可以講到十方,只可以講到一方;現在有個「遍」字,又有個「一切」,所以十方世界都是這位主方神所住之處。他住在那個地方做什麼呢?是不是希望人給他燒一點香、上一點供、叩幾個頭來恭敬他呢?不是的。

「得普救護力解脫門」:他得到普救護力的解脫門。這種解脫門是不是他自己得到的呢?不是,是佛的神力加被,令他明白這個解脫門、得到這種境界的。這一種解脫門和境界,是佛的無量法門之中的一個法門;這個救護力是普遍的,沒有選擇、沒有分別的。不是說這個眾生給我上一點供、燒一點香、供一點花、叩幾個頭,我就來救護他,不是這樣的。不論你恭敬供養和不恭敬供養,你若有了災難,他都救護你。若沒有災難,他救不救護呢?沒有災難,他就救護你於未然;未然,就是還沒有現前。你這個災難還沒有發生,他預先就令你這個災難不發生。所以已經發生的他救,未發生的他也救,當發生的他也都救,他得到這種救護的力量;他若不救護,這種力量就沒有用了。他得到救護力,就用這個救護力來救護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災難消除,吉祥現前,所以叫普救護力。不分善惡,他都同樣的救護;他不分別,不選擇。這位遍住一切的主方神,得到了這種境界、這種解脫門,也希望一切眾生同得這種解脫門,所以就來宣說佛境界的這一部份。

普現光明主方神,得成辦化一切眾生神通業解脫門。

「普現光明主方神」:這一位主方神的名字叫普現光明。他的光明不只示現於一方,而是普現於十方,所以叫普現光明。「得成辦化一切眾生神通業解脫門」:令十方一切眾生見著他這種光明,就能成辦一切所願意的。成辦,是成就眾生的善業,成就眾生的淨業,成就眾生的神通業。成就眾生的善業,令眾生發善心,做十善的功德,修持五戒。成就眾生的神通業,令一切眾生都遠離愚癡,有一種神通智慧。成就眾生的淨業,令一切眾生把染業都空了,淨業成就。一切的眾生都受他的教化,得到神通業;以神通業來幫著修菩提道果,能以所作已辦,大事已畢,不受後有。所應該做的事情已經都辦了,所有的事情也都做完了,不會在六道輪迴裏頭再來受生;得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這個圓滿果覺。他得到這種境界,入這一種的解脫門;這個解脫門也是佛八萬四千法門之中的一個法門,哪一個人想修這種法門,也都可以成就的。

光行莊嚴主方神,得破一切暗障,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

「光行莊嚴主方神」:這一位主方神也是放大光明,他用這個光行來莊嚴諸佛國土,所以叫光行莊嚴主方神。主方神多數願意放光,因為他在那個地方願意有光明。「得破一切暗障,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這一位主方神的長處是什麼呢?破除一切暗障。是不是他自己破除的呢?不是的;這都是佛的威神力,令他破除一切的暗障。這一切暗障,就包括無明、煩惱、貪瞋癡;這些黑暗的暗障,他能給破除。他能破除眾生的貪瞋癡,令生戒定慧。破貪瞋癡,也就是破除煩惱;生戒定慧,也就是生喜樂。你有了戒、有了定、有了慧,自然就會得到禪悅的喜樂;你若沒有戒定慧,所生出的喜樂都不是真喜樂。由戒定慧生出的這種喜樂,才是真喜樂;得到真喜樂,就生大智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這戒定慧修成了,就得大光明,所以叫大光明解脫門。你得到大光明,有真正的智慧,這就自然得到解脫了。我們為什麼得不到解脫?就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的智慧。現在這一位主方神把佛這一種的境界說出來了,我們應該依法修行,也得到破一切暗障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

*  *  *  * 我們找毛病的這個時間又到了。今天我講的有幾個不對的地方,大家提出來共同研究;有幾個對的地方,也提出來共同研究。我們不論講多少,必須要真正明白了才算;若沒有明白,我們不妨再重複一下,再來講一講。現在每一個人都有發言權,都有權來批評、討論;一定要把這個經義發揮出來,這才不枉我們在這兒坐這麼久的時間。

果護:有的時候,一個字有兩個讀法,有的時候讀「橫」(四聲),有的時候讀「形」。這是個小問題,可是在翻譯的時候,會有兩個翻譯法。不知道這個是怎麼樣子?如果兩個都講得通,如何分別是哪一個才對?方才說的光行(音「橫」第四聲)、光行(音「形」)就不一樣。 上人﹕你先講一講你的意思應該怎麼講?應該讀「橫」(四聲)還是讀「形」? 果護:我想這兩個大約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我想在中文這個沒有什麼大不同的地方。可是有的時候中文只是小小的分別,但在英文就是大的不同;有時候在英文是大的不同,在中文只是小的分別。 上人﹕對的,你這個意見我絕對接受。你是佛教派,還是什麼派啊? 果護:沒有一個派! 上人﹕你前幾天對我講,說我們這兒有兩個教,(果護:是!)兩個派,(果護:被吃了!)都吃了?哈哈!派現在都吃了;那教呢?他說我們這兒有一個佛教、一個師父教;佛教就是行佛所教的,師父教就單行師父教的。你現在把這兩個教分別一下子,我看一看! 果護:過去有這麼樣分別,現在不這麼樣分別,這個已經改了。 上人﹕所以縛手就範了是不是? 果護:對! 上人﹕那你現在不是也變成師父教了? 果護:如果有兩個教,就變成那個教;如果沒有兩個教,就沒有什麼問題。 上人﹕誰教你說這麼兩個教來著?你真是沒有事情找事情幹!(果護:對!)誰有什麼意見?因為他們都不敢說話,你還敢說話,敢反對師父;所以你願意作一個叛徒,有的就願意作一個酒徒。按照你的意思,應該怎麼樣講?應該是光行(音「橫」四聲)還是光行(音「形」)啊? 果護回答:我想兩個都可以。 上人﹕光行(音「橫」四聲)英文怎麼樣翻譯?光行(音「形」)英文怎麼樣翻譯?你既然拿英文來說這個有分別,我們就把英文的意思提出來講一講。光行(音「橫」四聲)怎麼樣翻譯? 果護:brilliant conduct (光明的行為)。如果是讀「形」音,在英文要翻成 practice(修練,修行)。如果是讀行(音「橫」四聲)音,在英文要翻成 conduct (行為);一個是 noun(名詞),一個是 verb(動詞),是名詞和動詞的關係。 上人﹕哪一個是名詞?哪一個是動詞? 果護:行(音「形」)是動詞,行(音「橫」四聲)是名詞。 上人﹕中文的意思也差不多的,就看讀著順口不順口。好像「行(音「形」)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沒有說「行(音「橫」四聲)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但有的也讀行(音「橫」四聲)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個意思相差不太多。若讀「橫(四聲)」,就要畫一個入聲圈;若讀「形」,就不需要畫圈,這是在中文的分別。在英文就看用在什麼地方。好像修苦行、苦行(音「橫」四聲),這都說苦行(音「橫」四聲),沒有說修苦行(音「形」)、苦行的。又好像苦行(音「橫」四聲)莊嚴法身,這個是光行(音「橫」四聲)莊嚴,所以我讀個光「橫」(四聲),沒有讀光「形」。因為那個光的速度很快的,你這一放出去,它不行(音「形」)就到了;無遠弗屆,再遠的地方它也會到,這光比那個音還走得快。行(音「橫」四聲)在英文是個名詞,是不是?(弟子:「是!」)在中文也是個名詞。那麼你認為我讀行(音「橫」四聲)是錯、是對啊? 果護: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太大,讀「橫」(四聲)也可以,讀「形」也可以,你講哪一個都可以。大約應該講「橫」(四聲)。如果要翻譯,我會翻譯一個行(音「橫」四聲)。這個有的時候會成問題,有的時候不會有問題。 上人﹕不,這個不成問題。你看翻哪一個好就用哪一個。你上下文一對,哪一個相當,意思充足,就用哪一個;哪一個沒有意思了,就不用哪一個。妙法師你認為怎麼樣?是不是要翻譯那個有意思的?那個沒有意思的就不要了,是不是啊?

恆持師:神是什麼?他們做什麼變成的神? 上人:神是什麼?神就是眾生嘛!你怎麼還要去變成神呢?那麼你認為神是什麼?眾生是什麼? 恆持師:有很多類的眾生,譬如人也是眾生,天也是眾生,是不是?但是有一種是神,他們做什麼成了神?

上人:他們做什麼成了神?你做什麼做美國人?說一說看?我做什麼做中國人?說一說看!你就是神,我就是眾生。來,說一說看!或者我就是神,你就是眾生。不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神怎麼做的神?「聰明正直之謂神」,你聰明又正直,這就是神。神並不是什麼奇奇怪怪、玄玄妙妙的。所謂天神在天上,是不是啊?他在天上,關我們地下什麼事?他天神隨他天去了,我們就講這個人、講這個眾生。再對你講,從陰者鬼,從陽者就神;你有光明就是神,你有黑暗就是鬼。有般若的光明就是神,你不要到外邊去找去!你自己有智慧,你就是神;你自己愚癡了,那就是鬼,就是一個愚癡的眾生。你若貪瞋癡作主,就是一個愚癡的鬼眾生;你若戒定慧為主,你就是一個聰明的神的眾生。不要到旁的地方去找!

我方才說的這個神,是你那個神、我這個神和他那個神。這些主方神又不同了,他們都是過去的法身大士、菩薩示現來教化眾生的。神本來也是個眾生,你怎麼還要問眾生怎麼做的神?那麼眾生怎麼做的佛?你說眾生怎麼做的佛?所以方才我說若問這個不行;這就是不行,不行就是行不通。你知道眾生怎麼做的佛?知不知道?怎麼不講話了? 恆持師:我想我知道。 上人﹕你想你知道?那個佛比神高出幾萬萬倍,你都知道了,你怎麼連眾生怎麼樣做的神還不知道?現在知道了沒有?我講的你聽得懂嗎? 恆持師:聽得懂。 上人﹕現在知道怎麼做的神了嗎? 恆持師:知道!

神有很多種神,不是只有一種神,我也不知道你問的是哪一種神。神有山神、水神、土神、地神、草木神、藥草樹林神、水神、火神、風神、土神、天神、地神,這神太多了!神裏邊也不是共產黨,不是都一樣的;神裏頭或者也有共產黨,都是一樣的。老子所講的神,就是谷神;儒教所講的神,是天神。老子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你說他是個什麼?是個天地根。儒教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謂之神。」充實之謂美,是個美人;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是個大人;大而化之之謂聖,是個聖人;聖而不可知謂之神,是個神人。你說是個什麼?這裏頭分別太多了,就眾生裏邊的分別也太多了。你不要管神是怎麼樣子成的神,你自己好好修行,成了佛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那是正遍知,不是邪遍知。那是上知無量劫,下知無量劫;不要說一個神,什麼你都會知道的,何必現在又沒有事情找事情來幹?你是不是想做神去啊?

「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有了光輝就叫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人就是大到極點又會變化了,他又不大了。不是說大到極點他就驕傲了,說:「你看,我這麼高!你看我,智慧比你們都大!你看我,明白的中文也比你們多!你看我,翻譯得比你們誰都好!」這就是驕傲了。聖人他就會變化,大到上面,他又變小了。所以佛也不是大,也不是小。聖人是大而能小,小而能大;他驕傲沒有了,大又化小,小又化大了,這就是聖人。「聖而不可知謂之神」,聖人也不知道了,變化也化不出來了,不可思議了,這叫神。 *  *  *  *

周行不礙主方神,得普現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

今天要找一個人來替我講,也是講對的就是你講的,講錯的是我講的。你們看哪一位來講?要自動發心,不要教人叫。有一種人是依教奉行的,一種人是不依教奉行的;能依教奉行的也可以講,不依教奉行的更可以講。依教奉行,要站在依教奉行的那一邊;不要自己依教奉行,卻站在不依教奉行的那一邊。要把自己的立場弄清楚了!不過依教奉行的和不依教奉行的,都是我的善知識。我這個做師父的最不怕人反對,誰能反對我所講的,那是最好的;那麼不反對的呢?也是不錯的。這兩種都是半斤八兩。快!不要把時間都空過了。不要等著叫名字,那是最好的。

恆賢師:我不是一個不依教奉行的人,也不是一個依教奉行的人。為什麼呢?我願意依教奉行,可是我的身口意不幫助我依教奉行。

「周行不礙主方神」:周行不礙是這位主方神的名字。盡虛空遍法界,他都能普遍現前,無有障礙。「得普現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這位主方神明白佛的境界,明白佛普現在十方世界一切處來教化眾生。一切眾生受到佛的教化一定會有好處的;所以佛的作用不唐勞,他作的工不會空過的。這位主方神明白佛的這種境界,入這種的解脫門。

*  *  *  * 上人﹕現在哪一位提出來意見,來批評批評她。她講的對的,就是她講的;她講的不對的,就是我講的。又想要說,又不敢說;等到我到南美去,又亂說。對不對?現在講一講,公開來講! 弟子甲:我已經落到第二的地位,或者第一祖師會記得比我清楚得多。 上人﹕第一的祖師提出來講! 弟子乙:我不會講他所講的。我知道我講什麼,他講什麼我不知道。 上人﹕你講的是什麼?你講完你講的,再講他講的。 弟子乙:我就是講壞話。 上人﹕講什麼壞話? 弟子乙:沒有一樣不講的。 上人﹕哦?怎麼樣壞法? 弟子乙:我就是講人是非。 上人﹕哦?你會講是非嗎? 弟子乙﹕哦,yeah! 上人﹕誰教你的? 弟子乙:這是一種習氣。 上人﹕從什麼地方習來的? 弟子乙﹕大約是往昔的習氣再發出來的。這是一邊結果,一邊種這個種子,結果同時又種這個種子。 上人﹕哦,你是不是想要做希特勒? 弟子乙:希特勒?他如果沒有這麼快完了,或者會有一點好處;他那個國家這麼快就完了,這沒有什麼大益處。 上人﹕那你要做那個不完的,不完的是誰呢?死而不亡者壽也。第二個善知識呢? 弟子甲:我同意他的話。 上人﹕他說的你知道,是嗎?他不會說你說的,你會說他說的? 弟子甲:不會 上人﹕也不會?

我再給你們講一個笑話,這是今天的新聞。就是果逾和果道兩個去三步一拜,不知道拜什麼。哈!這果道就想起來了;想起什麼來呢?要拜褲子。拜一拜,他說:「我的褲子壞了!」拜兩拜,他說:「我這個褲子又壞了!」這個褲子甚至於就壞得不能穿了,他就告訴果逾說:「我恐怕不行了,沒有褲子穿怎麼拜?」正在這個時候,馬路中間就現出一條褲子來了;這條褲子也不大也不小,也不長也不短,正是他穿的尺寸。你說怪不怪?你們誰若沒褲子穿,就也那麼三步一拜去拜去,一定有褲子穿!

你說我說什麼?你們誰也猜不著!我說,這個貪心是很大的。沒有褲子,你為什麼就放不下呢?若把褲子壞了,沒有褲子拜,更好嘛!不穿褲子裸體來拜,那更有感應力了。路上過的人一定會說:「喔,這是幹什麼呢?是不是要跳脫衣舞啊?」一定很高興看的。可惜他生出貪心來了,拜一拜就想找一條褲子,拜兩拜也要找一條褲子;但是找不著,可是貪心不小。我希望你們不要因為沒有褲子去三步一拜,不要學這麼一個沒有出息的人! *  *  *  *

上人:這回你們批評批評,果普講的是哪個地方對?哪一個地方不對?你們當面不敢批評師父,那可以批評徒弟,這還可以! 果護:我認為有一個意思講錯。佛普現一切處,一切眾生受到他的教化,一定會有好處的;所以佛的作用不唐勞,他作的工不會空過,眾生一定會受到好處的。 上人:他做的什麼工?How much one hour(一小時多少)? 果護:我不知道。 上人:還有誰有什麼意見沒有?誰有什麼見地、什麼看法都可以講一講。果護講得很不錯的,難怪他有膽量來批評師父,這是他有他的本錢。他講的,你們覺得OK了? *  *  *  *

永斷迷惑主方神,得示現等一切眾生數名號,發生功德解脫門。

「永斷迷惑主方神」:永斷,就是徹底沒有了、斷絕了,永遠不再有了。什麼沒有了呢?迷惑。迷,就是什麼也不知道。惑,就是疑惑,是的他認為是非,非的他認為是,白的他覺得是黑,黑的覺得是白;認理不真,生了迷惑了。事他認為是理,理他又認為是事;事理分別不清楚、是非分辨不清楚、黑白分別不清楚,甚至於人我也分別不清楚了。為什麼分別不清楚呢?就因為沒有真正的般若智慧,所以就生出狐疑了。就好像狐狸在結冰的河上走路似的,走一步就要停下來聽一聽,聽這個冰是不是響了;冰若響了,這個冰就不堅固,牠就會掉到河裏,所以牠要聽一聽。這就是一種懷疑,狐狸就善疑。所以經上說要「斷疑生信」,斷迷惑就生出信心來了,就真正有了般若智慧了。那麼他斷誰的迷惑呢?斷一切眾生的迷惑;他能令眾生返迷歸覺,捨邪歸正,所以他的名字就叫永斷迷惑主方神。

「得示現等一切眾生數名號,發生功德解脫門」:他能普遍地現和一切眾生的數目相等的這麼多的名號。佛能普現等一切眾生數的名號,令眾生都發生一種菩提功德心。佛能令所有不發菩提心的眾生都發菩提心,不是只令一個眾生發菩提心。這個發菩提心,也不是今天修行今天才發的;是在無量劫無量劫以前,已經就發菩提心;不過現在這個菩提心生出一種菩提的力量,將來就結菩提的果位。所以不是我們今天信佛,今天才發的菩提心,是在無量劫以前就發了。

有人說:「不是,我是某某時候聽了經,我才發心信佛的。」你如果沒有一個遠菩提因,你根本就沒有法子聽到這個經。你們數一數,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眾生沒有聽過經?有多少眾生沒有見過佛,沒有聞過法,沒有見過僧?這些個人多得無量無邊!他們是不是沒有發菩提心,沒有種菩提種子呢?他們種了,不過就好像那個人參似的;見著人,它就要在地裏隱藏六十年,以後才再出來。人若看不見它,它每年都出來。這個菩提心,你若沒遇著魔,它就每一天時時刻刻都發;一遇著魔,也要隱藏起來了。要隱藏多少年呢?隱藏六百年,比那個人參藏的時間更久。有人說:「你講這話是哪部經上說的?」就是我這個經上說的。你若念我這部經,就有這個經文;念你那部經,或者也會有的。可是我這個經是很不容易念的!

*  *  *  * 我到南美去,為什麼你們就敢那麼樣放肆?我知道你們是願意現身說法。因為你們知道你們這位不是善知識的師父 everything’s OK (什麼都可以). No problem (沒問題)! 所以才那樣子,對不對?默然允許,是不是啊?真是No problem. OK!我不會對你們發脾氣的。 *  *  *  *

遍遊淨空主方神,得恆發妙音,令聽者皆歡喜解脫門。

「遍遊淨空主方神」:遍遊淨空是這一位主方神的名字。這一位主方神願意各處去旅行去,所以叫遍遊。他到什麼地方去旅行呢?到清淨虛空裏邊去。他雖然名字叫遍遊淨空,沒有一定的方向;可是在沒有一定的方向之中,他又有一個方向,所以叫主方神。這位主方神,也就是遍一切處的主方神。「得恆發妙音,令聽者皆歡喜解脫門」:他明白佛的境界是恆發妙音。恆,是恆常,也就是不斷地發這種妙音。這種妙音也是沒有一定的,每一類的眾生聽見了,都是各悅其心,都懂這種的妙音,都生歡喜心。

說到這一段文理,再給你們講一點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聽一聽。好像講經的法師,有的是諸佛來護這位法師講經,有的是菩薩來護法,有的是阿羅漢、聲聞、緣覺來護法,有的是天人來護法,有的是一些個阿修羅來護法。有的只是一般人來護持這個道場,護持這個講經說法的法師;有的法師又是,鬼來護持他講經說法。怎麼能知道呢?你得到天眼通,就會知道這位講經的法師是十法界裏邊哪一界的聖賢來擁護他。有的講經法師的道場常常大放光明,遍照法會裏的眾生,不在法會的眾生也都得到利益,消除業障。有的法師講法的時候也有一點光明,可是這光就好像那個煙霧似的;只有一點點的白光,或者黃光、紅光、紫光。為什麼呢?就因為這位法師的菩提心沒有發大。講經的法師心量有多大,法會的光明就有多大;心量小光明就小,心量大光明就大,所以才說一切唯心造。我所見到的講經說法的法師,多數是天人來擁護他。有的也不是天人,是天上的一種小鳥來擁護這個法師說法;於是乎他也就辯才無礙,發出的音聲和小鳥差不多。這個說起來是太多了!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就因為現在說到恆發妙音。小鳥的音聲很妙的,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都發出這種微妙、不可思議的音聲;這些音聲都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一位恆發妙音主方神也是欲令法音宣流,由毗盧遮那佛的變化所作,所以叫恆發妙音。令聽者,哪個聽者?就是你,就是我。現在你聽見這個妙音沒有?沒聽見你就要修;你修行有了定力了,在定裏邊,就能明白十方諸佛都常常恆發妙音的這種境界。

雲幢大音主方神,得如龍普雨,令眾生歡喜解脫門。

「雲幢大音主方神」:雲幢大音是這位主方神的名字。他的這個音叫大音,就好像大雲雷音似的。《地藏經》不是說大雷音、大雲雷音嗎?這位主方神就有這種的大音,可是他這種大音是個大雲雷妙音。怎麼知道的呢?因為華嚴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這個大音就和《地藏經》上的大雲雷音有多少不同。「得如龍普雨,令眾生歡喜解脫門」:這一位主方神得到的佛的境界,就好像龍普遍下雨似的。龍有神通,所以能普遍雨法雨,令你我薄地凡夫的眾生都得到法雨的滋潤而生歡喜心。

有的人在這個地方就生了懷疑了,好像那個藍白橋聽到「一切願欲皆令滿」,他就說:「那我的願欲怎麼沒有滿呢?」我問他:「什麼願欲呢?」他說:「願意成佛。」你願意成佛,就要修行;你不修行,怎麼能滿你這個願意呢?好像這個飯是好吃的,但你也要吃下去肚子才會飽;你若不吃這個飯,誰能叫你飽呢?現在我們講這《華嚴經》,這也就像如龍普雨一樣;你能聽見這個華嚴大法,這豈不就是得到法雨的滋潤了嗎?你聽經明白了道理,心裏生一種歡喜,這豈不就是如龍普雨嗎?你還要到什麼地方去找去?現在當前,就是你得到龍的法雨的時候,你還不認識!我再說一個很淺的道理給你聽,你是不是聽經之後就哭起來了?好像這個安安和果方,在那個地方調皮,調完了還哭。為什麼呢?因為她們沒有聽經,沒有得到這個法雨,所以她們都哭起來。那麼她們是不是真的沒有得到呢?得到了。但現在她們還不懂呢!你們各位知道這種道理了,那麼聽了《華嚴經》之後,心裏覺得有一種法喜充滿的這種氣氛,這豈不就是「如龍普雨令眾生歡喜」嗎?可是離這個解脫門還差一點點;你若是真正得到法喜充滿,就入這個解脫門了。你們什麼時候入這個解脫門,就什麼時候得到法喜充滿。

*  *  *  *  誰有什麼問題?可以快一點提出來研究。若沒有問題,我們再研究一點沒有人研究的這個問題。不要現在不講,等講完了,你又說你錯過機會了。你常常有反對的思想,現在就把你這個反對的思想拿出來講一講。(弟子﹕我現在沒有反對。)投降哪?(弟子﹕Yeah!)真是奇怪,不可思議。你怎麼樣,第二個祖師?(弟子﹕我投降了。)投降了?投降之後就要把你們圈起來,圈到那個勞工營裏頭。你不懂?(弟子﹕不懂!)

「性定魔伏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你性不定,魔就不伏,就這麼奇怪;你性一定啊,那個魔就降伏了。你若不起妄念啊,在什麼地方都是好的,沒有分別。所以有人問我:「你覺得三藩市好嗎?」我說:「不錯啊!」「你覺得香港好嗎?」「也很好,一樣!」不論到什麼地方,你若是不生妄想,都是好的。

我們現在在這兒研究佛法,都要學佛的志願、學佛的行為,不要只注重空談。二十二年以前我在香港的時候,道風山那兒有一位艾牧師,名字叫艾格美;什麼地方的人,我現在忘了。這個地方就專門叫和尚還俗,他以財誘、以色誘,和尚到那地方一住,就「流」下去了,就流連忘返了。怎麼叫流連忘返呢?「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這是古來的皇帝常犯的毛病。那麼現在這個皇帝的師父也跑到那地方就流連忘返了。為什麼呢?第一他給錢,第二又給女人。

我也到那兒去看看有沒有因緣,有沒有機會去找一點錢,並且找個女人。結果到那兒一看呢,嘿!與我無緣。我就和這個艾格美辯論起來。我說:「你在這兒做的事情違背了耶蘇的心,你不夠資格當耶蘇的教徒!耶蘇是成就人而不是破壞人的,你這是破壞人不是成就人;出家人你叫他不出家了,這叫破他梵行。我呢,我也不是個佛教徒。我若是佛教徒,我就應該像佛那麼慈悲來救一救你;可惜我救不了你,我沒有力量救你,所以我不是佛教徒!」把他說得睜著眼睛看我,沒有話講了,然後又要跟我一起照個相片。我說:「不要照了,你這個耶蘇教的敗類加上我這個佛教的敗類,照出來的相片只會給佛教倒架子,給耶蘇教倒架子!」所以相片也沒有照。這是研究我們不應該研究的問題。 *  *  *  *

髻目無亂主方神,得示現一切眾生業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

現在大家公開來研究這一段經文,我們必須要把它研究明白了,不要糊糊塗塗就過去了。

剛才各位所講的,都是經的道理的一部份,可以說都對。怎麼說都對呢?按著各人的智慧、見解所發揮的道理,站在各人的立場,這是都對的;那麼講經也是這樣子,每一個人都可以用他本有的意見、本有的智慧來發揮本有的這個道理。可是這個經的道理,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文都具足法界性;你若想完全把它的義理表露出來,不要說禮拜天這兩點鐘的時間講不完,就是盡未來際也說不能盡。

「髻目無亂主方神」:就單單這一個「髻」字,就有無窮無盡的道理。這個髻有髮髻、肉髻、寶髻。髮髻就是頭髮梳成的一個髻,肉髻就是如來的無見頂相。所以說:「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這個肉髻湧出千葉寶蓮,每一朵蓮華上又坐著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化身,每一個化身又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怎麼能說得完?寶髻是用七寶所莊嚴、所成就的這麼一個髻;這講起來,也是無窮無盡的。現在這個髻,我們可以作為髮髻來講,也可以作為肉髻來講。這髮髻說得玄妙一點,每一根髮上的莊嚴都無窮無盡;十方法界都在這一條髮上莊嚴著、藏著,所謂「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在每一根頭髮上邊,又有無量無數這麼多的法眼。聽過沒有啊?在一根頭髮上就生出八萬四千個法眼,每一根頭髮上都具足八萬四千個法眼;還有條不紊,不會亂,各觀各所應觀的事而不亂觀。不會你看我也看,看得就不清楚、看得糊塗了;不會的,都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所以無亂。在這麼多髮上有這麼多的目,還不亂,還分別得很清楚。分別什麼呢?下邊不說了嗎?分別一切眾生業無差別自在力。因為他有這麼多的眼目,所以一切眾生這麼多的業,他都能示現,而且沒有分別;可是不分別之中,又果報不爽,各受其所應受的果報。所謂「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你若了了,業障就空了;因為業性本空,本來是沒有的。這業是無形的,假如有形,盡虛空遍法界都沒有地方放了,因為每一個人的業都可以充遍法界。就因為它無形,所以不需要放到月球裏去,也不需要放到太陽裏去;因為這個業可以「捲之則退藏於密」,但不能「放之則彌六合中」。這叫髻目無亂,他的每一根頭髮上都有八萬四千那麼多的眼目、那麼多的法眼。

有人說:「我不相信這個,頭髮上要那麼多眼目幹什麼?」你沒看見飛機上有那麼多按鈕嗎?你沒看那個放原子彈的潛艇上有幾百那麼多個按鈕嗎?那就是眼睛嘛!這是個表法,並不是完全就像飛機或潛艇的按鈕那樣。科學進步,就有這麼多古靈精怪的東西,何況你有了神通呢!八萬四千個眼睛並不多,每一根頭髮上就有八萬四千個眼目,要不怎麼叫神通呢?可是不會亂看,那個髮也不亂,目也不亂。髮是有條不紊的,一條一條的不紊亂;目也是正視現前,而不亂觀。「法眼唯觀俗」,這個是觀俗諦的,所以一切眾生的業他都知道。眾生業就是俗諦。他不但髻目無亂,而且還有一種作用,什麼作用呢?

「得示現一切眾生業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示,是將來有,現在還沒有呢。他指示你說:「我告訴你啊,將來怎麼樣怎麼樣子,眾生業是要受果報的。」現呢?是過去沒有,現在有,這叫現,現出來了。現出什麼呢?眾生業。眾生的業各各不同,各有各的業,果報也各不相同。善有善的果報,惡有惡的果報。果報雖然不同,但是還沒有差別。怎麼叫沒有差別?就是他造什麼業就受什麼報,不會有錯的;這個果報的力量是很自然、很自在的就這麼現出來,沒有人支配你,是你自己的業障支配你自己。若往真的說,業性本空;惡業既然空了,善業也不存在,這就叫「無差別自在力」。

普觀世業主方神,得觀察一切趣生中種種業解脫門。

「普觀世業主方神」:這一位主方神的名字就叫普觀世業。他普遍觀察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起惑、造業、受報的這種因緣,以及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令這些起惑、造業、受報這一類的眾生能以覺悟,能以修行,所以這一位主方神是菩薩示現的。「得觀察一切趣生中種種業解脫門」:他所明白的佛的境界是什麼呢?是觀察一切趣。趣,就是向前去的意思。去到什麼地方?去到三惡道裏邊,或者四惡趣裏邊;或者生天,或者做人,不停留、不休息的這麼樣子流轉,所以叫趣。他用智慧眼照破諸惡趣的黑暗,使令有惡業的眾生都能返迷歸覺,捨邪從正。那麼一切善業的眾生,未發菩提心的,就令他發菩提心;未種善根的,令他種善根;已經種善根的,令他善根增長;善根已經增長的,幫著他成熟善根;善根已經成熟的,就幫著他得到解脫。他用種種的法來對治眾生種種的業,令一切眾生都同修般若波羅蜜門,同證得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說入解脫門。

周遍遊覽主方神,得所作事皆究竟,生一切眾生歡喜解脫門。

「周遍遊覽主方神」:這一位主方神願意各處去旅行,就好像美國人歡喜vacation(度假),所以叫周遍遊覽;到各處去遊覽,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到的。可是他這個遊覽和美國人的遊覽又有多少不同,美國人或者英國人遊覽,都要買一張飛機票,或者買船票、巴士票、火車票。又要拿著那個不可離開的護照,又要到領事館去簽證;領事館若不批准,你就不要想去。這位主方神這真是自由,他想到什麼地方去,不需要護照、簽證,也不需要買飛機或者輪船、火車、巴士的票;這是免費的旅行,免費到各處去vacation,不要錢!你說這好玩不好玩?這比美國人、英國人自由得多了。哈,你們大家羨慕不羨慕這位主方神?

「得所作事皆究竟,生一切眾生歡喜解脫門」:他到盡虛空遍法界去,不是單單為了遊玩,那幹什麼呢?幫助一切眾生。他所得到的佛的境界,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得到究竟,十種波羅蜜也究竟,四無量心也究竟,所以就令一切眾生都生歡喜心。一切有緣的眾生遇著這一位主方神,都生大歡喜。歡喜什麼?得到法的益處,一切事究竟了,所以眾生就生大歡喜。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  *  *  *   再研究研究這十種波羅蜜。這十種波羅蜜,從我一九六八年講經以來,曾經講過三次;四無量心講過五次,相信四無量心每一個人都會記得。這十波羅蜜或者有人也不會完全都把它忘了,現在把它提出來,向大家說一說。誰記得誰就說,不要等到後邊才講。我們研究佛法都要爭先,不要儘落後。若儘等著落後,那什麼事情都要落後了;甚至於吃飯也要落後,喝水也要落後了,最要緊的是睡覺也要落後了。現在誰記得誰就講,不要等著叫名字! *  *  *  *

爾時,遍住一切主方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方神眾,而說頌言。

「爾時」:當爾之時。哪個時候?就是方才這位主方神說完前邊長行的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就是正好的時候,也不前也不後。「遍住一切主方神,承佛威力」:這位遍住一切主方神是這十位主方神的領袖,他承仗著佛的大威神力,不是他自己的力量,因為他所有一切的力量都是佛加被給他的。佛用大威神力來加持他,他才有這樣的智慧。「普觀一切主方神眾,而說頌言」:他普遍觀察一切主方神眾。靜裏觀察,動中審諦,這麼來看一看。看什麼呢?看這些主方神的機緣,然而說出四句偈頌,來表達他前邊長文中所沒有表達完的意思,再重覆把它詳細說一說。

這個善財童子為什麼常常到我們這個講經的法會來?這沒有旁的意思,只是來擁護這個華嚴法會,擁護這個世界的華嚴大道場。你能見到善財童子,那是和善財童子有很深的因緣。

(編者按:一九七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晚間,在請上人到講堂講經之前,三藩市下了一場暴風雨,所有的燈都熄了。等上人進來之後,他說如果蠟燭夠的話,他今天還是講經。這次講經開始的部分沒有錄音,因為沒有電源,所以現在根據當時弟子的筆記整理如下)

上人:如果這個經文我念錯了,你們要跟我說。我的記憶不是很好,我這兒也沒有經本可以看,沒有蠟燭我也看不清楚(註:因為上人把蠟燭給了其他人。)所以我念的不一定是對的。雖然我的記憶不是很好,可是我忘的本領是很好的,沒有人可以比得上;如果你不相信,我們可以來比比看!什麼事我都能忘,你們就不能;甚至吃飯、睡覺我都忘了。試試看你們可不可以辦得到?

如來自在出世間 教化一切諸群生 普示法門令悟入 悉使當成無上智

「如來自在出世間」: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佛有別名、通名;通名也就是通號。自在,就是沒有絲毫勉強的成分在內。佛很快樂又很安靜,不費什麼力量而出現於世;佛到這個世間來,普現於世。「教化一切諸群生」:一切眾生等著佛來教化,有的等了一個大劫,有的等了十個大劫,有的等了一百個大劫、一千個大劫、一萬個大劫,還沒有遇到佛法。所以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雖然難遭遇,現在見到了佛法,也聽見佛法,這也是遇著了。所以我們應該感激,生大歡喜。佛出現於世,就為著你我他一切眾生;所以你接受佛的教化,我也接受佛的教化,他也接受佛的教化。你依教奉行、依教而修,就可以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不依教奉行──譬如叫你去貪心,你不但不去,反而多一倍;叫你去瞋心,你就雙倍你的瞋心;叫你去癡心,你來一個加倍。這麼你一份發二份,就不能了生脫死,返迷歸覺,離苦得樂。佛出現於世,令眾生離苦得樂,返迷歸覺,得到無上的智慧。

「普示法門令悟入」:眾生像鐵,佛像一塊吸鐵石,把眾生吸到佛那兒去,所以佛能攝受一切眾生。佛普示眾生對機的這個法門,給你說一說,叫你得到這個本有的智慧而開悟。哪一類眾生就應該聽哪一類的法,眾生各有各的本性,各有各應度的因緣;所以〈普門品〉上說觀世音菩薩以十四無畏、三十二應身,來救八難、解三毒、應二求。觀世音菩薩說種種法,對種種機,令眾生明白而修行,修行開悟而有所成就。這裏也說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悉使當成無上智」:悉,就是完全;使,就是使令。使令所有的眾生將來都成無上智,開悟成佛,皆共成佛道──這是未來式,現在還是眾生,還沒有成!

神通無量等眾生 隨其所樂示諸相 見者皆蒙出離苦 此現光神解脫力

「神通無量等眾生」:佛有佛的神通,菩薩有菩薩的神通,阿羅漢有阿羅漢的神通,天有天的神通,鬼有鬼的神通,人有人的神通。雖然都叫神通,但有的是究竟通,有的不是究竟通。佛的神通是無量無邊,究竟的大神通。為什麼要有這種大神通呢?就因為要救一切眾生;有多少眾生,佛就有多少神通。因為佛如果沒有這麼多的神通,就有眾生不能得度;眾生無量,所以佛的神通也無量。佛以無量的神通來教化無量的眾生,所以說佛的神通沒有數量,就等於眾生那麼多;多一個眾生,佛就多一個神通。我再給你們舉一個例子來講,這個例子雖然很淺顯;但是你明白這個淺的,那個深的也就懂了。現在你們都懂得這個雷達,有架飛機來了,雷達就現出飛機的樣子;有艘潛艇來了,雷達就現出潛艇的樣子;有人來了,雷達也現出個人來。在五十米以外有什麼,它都知道,這就是神通,是科學發達的神通。所以我頭先沒說人有人的神通嗎?這就是人造成的神通。佛的神通和這個一樣,但又有多少不一樣。因為人的神通要用力量去造,才能知道;而佛的神通力是天然的、自然的、本有的,不需要按那個電鈕才知道,自然就有了。佛的神通是預備來救度眾生的,所以眾生有多少,佛的神通就有多少。若不是這樣子,為什麼說「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呢?也就因為佛和眾生互相都有雷達,有電通著的;那個電,就是神通的一個作用。

「隨其所樂示諸相」:世界上所有的俗諦、社會中所有的現象,都是十方三世佛在這兒給眾生說法呢!佛應眾生所歡喜的,示現一切相,就是在教人明白這一切相。示一切相,就是示一切法;你明白一切相,就明白一切法。所以我常對你們說:「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沉淪。」你見著什麼事,就能覺悟什麼事,說:「啊,原來如此,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子、就是這樣子!」你明白了,什麼問題都沒有了。Everything’s O.K.!你若見著什麼事就迷了,被這個境界轉了,你的定力不能轉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會把你這個人的定力給轉了,這就要墮落了。「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你的心裏一時清淨,一時在靈山;時時清淨,時時都在靈山。釋迦牟尼佛在靈山的那個法會儼然未散,這是智者大師見到的。你若能見事省事,你也能有這種的感覺:釋迦牟尼佛仍然在靈山會上說法呢!那個法會還沒有散。

「見者皆蒙出離苦」﹕你若見著佛、聞著法,開了智慧,就離苦得樂了。你愚癡,就是在黑暗的地獄裏頭,就好像沒有燈一樣;你就是點上一個蠟燭,這蠟燭也只是小小的般若光。這小小的般若光只能令你看見字,你應該把你那心光開開;心光開開了,就不需要蠟燭、電燈,也還是光明的,這就得到前邊所講的那個無上智了。你得到無上智,心光開了,就是在黑暗的世界裏頭,你依然有大光明藏。蒙,就是得到了。見者皆能得到什麼呢?出離苦,都離苦得樂了。「此現光神解脫力」﹕這一個解脫門、這一種境界,就是普現光明這一位主方神所明瞭,所得到的解脫門。

*  *  *  * 這兩位現在拜沒拜呢?有神通的人就說,沒有神通的人就不要說!沒有人說,那就是有神通的人也不要顯神通了。我們問一問這個第二個不懂的人,今天所講的經他懂不懂。哦!那他今天晚間不來了,那根本就談不到了。不是果逸?我聽那聲音好像果逸的聲音,那是我聽錯了。 *  *  *  *

佛於暗障眾生海 為現法炬大光明 其光普照無不見 此行莊嚴之解脫

「佛於暗障眾生海」﹕佛在愚癡、黑暗的眾生裏邊,這些眾生太多了,猶如大海一樣。也可以說是這個暗障太多了,猶如大海一樣。總而言之,佛在這個黑暗眾生的大海裏邊。「為現法炬大光明」﹕佛憐愍這一切眾生,所以為眾生現法炬。什麼是法炬呢?法炬就是般若的光明,般若就是法炬。因為般若有光,所以就叫火炬,也叫法燈。佛為眾生做眼目,為眾生現出這般若的明燈,放大光明;眾生的黑暗沒有了,般若就現前了。黑暗就是愚癡,般若就是智慧;眾生有了智慧了,就把這個黑暗破除了。「其光普照無不見」:佛的般若光明普照十方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得到這個光明,沒有一個眾生不得到般若的利益的。「此行莊嚴之解脫」﹕這是這位光行莊嚴主方神所得到的解脫門。

具足世間種種音 普轉法輪無不解 眾生聽者煩惱滅 此遍住神之所悟

「具足世間種種音」﹕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的一音就是一切音,一切音也就是一音。所以說種種的音聲,在佛的妙音裏頭都具足。「普轉法輪無不解」﹕佛普遍地轉大法輪。什麼叫轉法輪?凡是為佛教而努力的,都叫轉法輪,都是替十方諸佛來轉法輪呢!你講經說法,這是轉法輪;你廣印經典、流通經典,這也是轉法輪;你能建立道場,吹大法螺,擊大法鼓,這也是轉法輪;你會翻譯經典,這也是轉法輪。你看我們印那個copy (副本),用那個輪一絞就一張,一絞就一張copy;這都是轉法輪,沒有一樣事情不是轉法輪的。所以這個轉法輪就具足世間種種的音,用種種的音、種種的方法來轉大法輪。

「眾生聽者煩惱滅」﹕普遍地令一切聽到這個法音的人煩惱就都消滅了,無明就都破了;破無明就見法性了,返本還原,認識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煩惱就滅了。「此遍住神之所悟」﹕這種境界,就是這位遍住主方神所明白的道理。我們現在問一問自己是不是眾生。若是眾生,現在聽見《華嚴經》這種不可思議的解脫門,就要迴光返照,看一看自己這個煩惱滅了沒滅?自己煩惱若滅了,應該更上一層樓,百尺竿頭重進步;若沒有滅就應該生大懺悔,要用自己的智慧把這個煩惱滅了。這是很要緊的。

一切世間所有名 佛名等彼而出生 悉使眾生離癡惑 此斷迷神所行處

「一切世間所有名」﹕世間,就是有情世間。一切有情世間的眾生,每一個眾生都有他自己的名字。有無量、無數、無邊這麼多的眾生,也就有這麼多的名字,所以叫所有名。這所有,就包括一切的名字,沒有一個名字不在這個所有之內。「佛名等彼而出生」﹕眾生有這麼多的名字,佛的名字也和眾生的名字一樣多;這麼多的佛出現於世,來教化這麼多的眾生。「悉使眾生離癡惑」﹕悉,是普遍、完全。就是普遍使令一切眾生都離癡惑。離,就是脫離了。和什麼脫離呢?和愚癡、無明和疑惑脫離了;惑除,智慧就現前了。

所謂「修道之人心莫疑,疑心若起便途迷。」修道的人就要一心去修行,不要想:「是不是真有佛呢?都說有佛,但我怎麼沒看見呢?是不是個假的呢?佛經是不是真是佛說的呢?」就生了種種懷疑。「這部《楞嚴經》,有很多人說它是假的。那麼到底是不是假的呢?研究研究,看一看!哦,大約是假的!」這就疑了。這疑一生出來了,就認不清楚了。這就等於盲目的人走路一樣,不知道往南走,或者是往北、往東、往西走。眼睛瞎的人見不著光明,所以就認為一切處都是黑暗的;他自己見不著太陽,就認為一切人也和他一樣見不著,這是很可憐的。因為有癡就有惑了,你若沒有癡,有智慧呢?就沒有惑了。智現就惑斷,斷惑就證真。這個惑講起來是很多很多的。不過現在不是講教相的時候,就是講一個大概,你也就聽一個大概;如果你想要往深裏研究,什麼叫粗惑?什麼叫細惑?什麼叫無明惑?什麼叫見惑?什麼叫思惑?什麼叫塵沙惑?你可以查一查佛學辭典。辭典上說的比我說的清楚,所以我也就不需要說了。

「此斷迷神所行處」:這位永斷迷惑的主方神把這些迷惑都給斷了。他就修行這種解脫門、這種境界。

若有眾生至佛前 得聞如來美妙音 莫不心生大歡喜 遍遊虛空悟斯法

「若有眾生至佛前」﹕若有,是還沒有,這是假設之詞,或者會有;過去沒有,現在或者有,未來或者有。如果有眾生來到佛的前邊。「得聞如來美妙音」﹕聽佛演說美妙的法音。「莫不心生大歡喜」:沒有一個眾生心裏不生大歡喜,不得到法喜充滿的。「遍遊虛空悟斯法」﹕這是遍遊虛空主方神所了悟的佛的境界。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佛於一一剎那中 普雨無邊大法雨 悉使眾生煩惱滅 此雲幢神所了知

「佛於一一剎那中」﹕佛在一一剎那中。一個剎那是很短很短的時間;在這很短很短的時間裏,佛都做什麼呢?「普雨無邊大法雨」:我們做了一個早課,或者做了一個晚課,或者看看經、念念佛,就以為自己有了修行了,這簡直是不知慚愧!你看看佛在剎那剎那中,他都不閒著。做什麼呢?他在念念中都要來教化眾生,剎那剎那中都要來喚醒眾生。我們人聽聽經,就覺得很疲倦了,就要睡覺。小心把頭碰到桌子上碰壞了!昨天晚間我站在果航的前邊,我就看他一邊聽經一邊打嗑睡。我本來想打他一個耳光子,叫他醒來;但是又怕嚇死他,所以也沒有打。睡一點覺還不會死的,若是這一個耳光子打下去,可能就把他嚇得說:「這個世界真不好,趕快往生極樂世界!」那時候他就會跑得很快,也沒有人把他抓回來,所以還是不要打了。今天晚間你們誰願意睡覺,我更不會打的;誰願意睡就睡,我請你們睡個夠,沒有問題。你就是做夢,也一樣在那兒聽經呢!

「悉使眾生煩惱滅」:佛普雨無邊的大法雨做什麼呢?不是為了好玩,是要悉使眾生煩惱滅呀!用這個般若智慧水來熄滅無明、煩惱的火。「此雲幢神所了知」﹕這就是雲幢主方神所明白的境界。他入這一種的解脫門。

一切世間諸業海 佛悉開示等無異 普使眾生除業惑 此髻目神之所了

「一切世間諸業海」﹕一切世間,就是一切有情世間,也就是一切眾生的世間。一切眾生的業障太多了,猶如大海那麼深,那麼沒有邊際。為什麼有業?就因為有迷惑;所以說起惑、造業、受報。這個業猶如大海,這個報也如大海。「佛悉開示等無異」:佛為眾生開示這種種的業、種種的果報。一切眾生各有各人的業,各受其所該受的果報,非常平等、公平的。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本來沒有分別,但是他的果報不同;雖然果報不同,還是沒有分別,各受其所應受的。「普使眾生除業惑」:佛普遍令一切眾生把這個業惑都除去了。除去業惑,就得到清淨的本體;不把業惑除去,就不會得到清淨。「此髻目神之所了」﹕這種的道理,就是前邊講過的這位髻目主方神所明了的佛的境界。他入此解脫門。

一切智地無有邊 一切眾生種種心 如來照見悉明了 此廣大門觀世入

「一切智地無有邊」﹕我們所修的一切種智的地無量無邊,這是佛智,這是佛地,這是無上智。無上智就是佛智,沒有再比它高上的了;這種智慧能隨機化導,隨緣引渡。所謂「千潭有水千潭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這種的智慧是無作的妙智、無作的妙慧,不需要有什麼造作的。不像我們這些愚癡的人,雖然也有智慧,但要想一想、思一思;佛智不需要思想,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是迎刃而解,來得既敏捷又迅速。這是「一切智地無有邊」大概的意思。若是詳細說,根本就沒有法子說得完。為什麼呢?它無有邊,你怎麼會說得完?「一切眾生種種心」﹕這個無上智不離一切眾生的種種心,由心生出來一切智。「如來照見悉明了」﹕所謂「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怎麼知道的?用這個無上智知道的;怎麼見著的?用這個般若的智慧見著的。如來一照見眾生的心,就完全明白了。「此廣大門觀世入」﹕這種廣大般若門,就是這位觀世的主方神所了悟的。

佛於往昔修諸行 無量諸度悉圓滿 大慈哀愍利眾生 此遍遊神之解脫

「佛於往昔修諸行」﹕前邊講過好幾首偈頌都有這一句。佛在以前修行一切八萬四千的行門,所以叫諸行;又可以說八萬四千門中的一門,就是這一門。把這一門修成了,又修那一門;那一門修成了,又修那一門。所以這個「諸」字可以當一個「多」字講,也可以當個「一」字講;當「一」字講就是語助詞,就是這一門。因為若說多了,我們人又怕了,說:「那麼多怎麼修啊?我們絕對不能成佛了!」哎,不要緊的,一門一門修;你把這門修成了,那門也就成了。一門就是一切門,一切門也就是一門;一通一切通,一切通也就是一通。所謂「自性如虛空,真妄在其中;悟徹本來體,一通一切通。」我們的自性好像虛空似的,也有真也有妄;你若明白本來的那個本體,得到這個一呀,哈!什麼事情都了了,得一萬事畢。就好像你吃飽飯就什麼都不想了!得一,就是吃飽飯了;萬事畢,就是什麼也不想了。你們想是不是這樣子?你若不信,就試試看!

修一切行門,先要從什麼地方修起來呢?先要從忍辱上修。所以說:「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萬事都能了。」忍是無價的寶貝,但是人人都不會使用;你若會用這個「忍」字,萬事都能沒有了,都能放下了。為什麼你放不下萬事、萬物、萬緣,一切都放不下?就因為你不明白這個忍。所以,各位要注意啊!學佛的人要學忍哪;不要像我似的,叫人家忍,我自己不能忍,這就是口頭禪沒有用了。你們雖然是我的弟子,但不要學我這個法門,要學得能忍;為什麼呢?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父!徒弟將來成佛,你這個師父或者還做鬼,還是在餓鬼道那兒受苦呢!所以你不要跟著師父學,要學你自己所應該學的。

「無量諸度悉圓滿」﹕諸度,就是無量無邊那麼多的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英文叫other side (彼岸) ;要從這個生死的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達到涅槃的彼岸。這個諸度就是六度,又有十度。你看那一度好,你就修那一度,不要一度都不度;你若一度都不度,那絕對到不了彼岸。你一定要先修一度,一度度了,那麼其他的諸度也都圓滿了。這和頭先那個法門是一樣的,你一樣修圓滿了,樣樣都會圓滿;這都是相應相續,互相通達的。你藉著他的力量,他藉著你的力量;這個諸度也互相侑借,你借我這個度一點力量,我也借你那個度一點力量。力量圓滿了,無量無邊的波羅蜜也就都圓滿了。

「大慈哀愍利眾生」:佛用這個大慈悲心予眾生樂,所以哀愍也就是個悲,悲能拔苦。佛哀愍一切眾生,又給他樂,又拔他的苦,令眾生離苦得樂,這就叫利益眾生。「此遍遊神之解脫」﹕這就是遍遊主方神所得到的解脫門。

復次,淨光普照主空神,得普知諸趣一切眾生心解脫門。

「復次」:再說一次。我也再說一次,請你們各位不要再睡覺了,應該把覺睡醒了,聽一聽主空神所得到的解脫門的境界。「淨光普照主空神」﹕淨光普照是這一位主空神的名字。淨光,是清淨的光明,也就是由般若智慧所現出來的清淨光明;這個光明不是一個小光明,而是一個大光明。為什麼說他是個大光明呢?他普照嘛!若是小光明,就不會普照了。這位大放清淨光明的是誰呢?就這主空神,也就是舜若多神。《楞嚴經》上不是說:「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舜若多就是個空。這個虛空也可以沒有了,可是我這個堅固的心是不會動轉的;我深信楞嚴的大定,心不會動搖、退轉。爍迦羅就是堅固。

「得普知諸趣一切眾生心解脫門」:他能普遍知道一切諸趣。諸趣,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四惡趣,人道、天道也包括在這諸趣裏邊。他得到能知道諸趣一切眾生心的這種解脫門。一切眾生心裏打什麼妄想,他都知道。你生一個貪心,他就說:「哦!好,好,我給你一點東西。你想貪一個銅板,我給你兩個,給你加倍的!你要貪 two cents(兩分錢),我就給你four cents(四分錢)。」他這是「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你歡喜什麼,他就給你什麼。你想要一部《佛學辭典》,就有人給送來了,幫著你翻譯;你不認識的字,就求這個dictionary(字典)老師來指示指示,這dictionary(字典)就指示你了。將來有電腦的dictionary(字典),你一查那個字,那個字就出來了;不必像現在這麼費力,找了很多才找得著,還要先找那個目錄。將來就很方便了!

不過越方便越麻煩,方便的多,麻煩也不少;你不會按那個鈕,根本就找不著。這有利就有害,有成就有敗,有是就有非,有好就有壞──好有多少,壞也有多少。無善不顯惡,無逆不顯孝,無陰不顯陽,無老不顯少,無生不顯死──你若不生,就是不死。總而言之,你想要什麼,他就給你什麼,你就歡喜了;一歡喜,就到這個法門裏邊來了。這位淨光普照主空神入這個解脫門。你覺得這個解脫門怎麼樣?你若歡喜,也可以隨著來,跟著走!

普遊深廣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脫門。

「普遊深廣主空神」﹕這一位主空神也是歡喜旅行的,各處去普遊,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到的。不單這個世界,甚至於龍宮他也去看一看;看看這龍王是不是在那裏睡覺,是不是應該下雨他不下雨,就在那兒等著旁人下雨呢!這叫「龍多事靠,不是旱就是澇」。所以龍王如果睡著了,這位普遊深廣主空神就會把他喚醒,說:「老同參!你應該去下雨去了。你應該去翻譯經典去了,不要再睡覺了!」怎麼說他到龍宮去呢?我這不是沒有憑據說的。你看看,下邊這一句就說了嘛!「得普入法界解脫門」:龍宮不在法界裏邊嗎?龍宮是在法界外邊嗎?所以我說這話是合理的;他去叫老龍王下雨,這也不是辦不到的事情,他是普入法界嘛!他得這種普入法界的解脫門。你若想不要買飛機票就去旅行,不要買輪船票就去holiday(度假),不要買火車票和bus(公車)票就去vacation(度假),你就也入這個解脫門就好了,就可以辦得到。

*  *  *  * 金山寺的出家人、在家人都要勇猛精進,因為西方這兒佛教現在是一個開始,需要有人開悟、證果;若有開悟和證果的人,佛法就更容易發揚光大。不僅僅三步一拜這兩位比丘,我們這兒有三位比丘也都有份的,比丘尼更不可落人後;因為這個國家是lady first(女士第一),你們現在要開悟first(第一),要證果first。看你們誰能先開悟、先證果?現在要考取這樣的人才。有一個居士,也不知道是優婆塞還是優婆夷,他就不高興了,說:「就只是比丘、比丘尼可以證果,可以開悟嗎?怎麼不提出來優婆塞、優婆夷的名字呢?」那麼現在我補充一下,優婆塞、優婆夷也可以開悟,也可以證果──但是你要修行。你若不修行,你就是佛來的,也不能成佛;你不是佛來的,你若能修行,也能成佛。這就看你修行不修行! *  *  *  *

生吉祥風主空神,得了達無邊境界身相解脫門。

「生吉祥風主空神」:這一位主空神的名字叫生吉祥風。怎麼叫吉祥?怎麼叫不吉祥?吉祥又有什麼好處?不吉祥又有什麼壞處?為什麼這一位主空神叫生吉祥風?風有種種的風,有狂風、颶風,這都是不吉祥的風。又有南風、北風、東風、西風;北風就冷,南風就熱,東、西風雖然不冷不熱,有的時候就很大的,這也都不叫吉祥風。吉祥,就是什麼事情都很好的,沒有壞處;有壞處就不吉祥。這一位主空神的名字叫生吉祥風,意思就是在這個風裏邊沒有染污法,這叫吉祥風──清淨法就叫吉祥風。風又有薰風,這薰風也有一點吉祥的成分在裏頭。所以大舜才說:「煖風薰兮,可解吾民之慍兮」這個煖風很柔軟、很吉祥、很快樂的,風裏邊好像在演奏音樂似的,眾樂和鳴,令我的老百姓都沒有脾氣了。可惜現在沒有這種風,若有,也可以令你們各位都沒有脾氣了,我們請生吉祥風的這一位主空神到這地方來。「煖風時兮,可富吾民之財兮」,正颳南風的這個時候,可以令我的老百姓都有很多錢。這個帝舜也是個大菩薩來教化眾生的,所以的他一舉一動都不自私,都是大公無私的那個樣子。

宋朝的那時候又有一首詩,也是說的這個風。它說:「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在山的外邊又有青山,在樓的外邊又有樓,好像一幅畫圖一樣;在西湖這個地方唱歌、跳舞,這種世間的快樂什麼時候能停下來、能休止呢?這是說西湖就這麼個好法,所以我們的尼克遜總統到了西湖,就讚歎說這是世界上最beautiful(美麗) 的城市;這早在宋朝那時候,就有很多人這麼讚歎了。煖風,很和煖的這個風,就是所謂的「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惠風,就是很好的這種風。煖風,就是很溫暖的風,既不涼又不太熱,正好;颳到人身上和臉上非常舒服的,比用那個電療還舒服。這個天然的煖風薰到人的鼻孔裏,把人都薰醉了;人一醉,東南西北就分不清楚了,就誤把杭州當成東京那個汴涼了。宋朝以前定都在東京汴涼,汴涼在河南;這是說的宋朝這個皇帝樂不知返,快樂到把東京汴涼都忘了,所以他認為杭州就是汴涼。

這個風若往多了講,有很多種、很多種的;有風化、風俗,這都是風。現在我們講這個吉祥風。吉祥風怎麼樣生呢?你快樂起來就是吉祥風,你清淨了就是吉祥風。你若不清淨,那就是狂風暴雨;你若清淨了,那就是和風細雨。現在我們希望搧吉祥風於法界,降如意雨於塵寰。這個扇子搧出來的都是吉祥風,這吉祥風周遍法界;整個塵寰,到處都降如意雨。如意雨也就是如意珠,你有你的如意珠,我有我的如意珠;這個如意珠圓陀陀、光灼灼的,都在你自己那兒呢!現在我們盡虛空遍法界,都要搧這個吉祥風,把這個災難、戾氣都搧沒有了;沒有了戾氣,就是和氣,和氣就是吉祥,戾氣就是厄難。《心經》上不說「度一切苦厄」?有苦厄就是不吉祥,沒有苦厄就是吉祥了。我們要發這樣的心!

你們各位應該要知道,現在一定要搧吉祥風;若不搧吉祥風,掃把星就要來了。這個掃把星啊,兩千多年來也沒有現得這麼大!現在這個掃把星就要造成一個大劫運,它想要消滅這個世界;令這個世界的天到底下去,地到上邊來,把這個天地都轉過來。這是誰的力量?就是這個掃把星。我們研究過《楞嚴經》,這就是經上所說的那個星星;那個星星現在出現了,和這個地球也最接近了,這個劫運是不容易挽回的。雖然不容易挽回,可是我們這兒現在來了兩位菩薩,要給大眾現身說法;所以就發願要三步一拜,祈禱世界和平。有可能就把這個掃把星降伏了,不會造成世界的一個大災難。

這個世界的大災難也就是一個大劫運。這個劫運說是「在數難逃」,也不知道誰在這個數目裏頭?誰又不在?這話本來我不願意講的,但實在因為太危險了;不講,大家這個心還不轉過來。現在大家都要把心轉過來,才能把這個災難避免了;這個災難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是整個世界的一個災難。我們現在這兩位菩薩發心三步一拜,祈禱世界和平;一般人的看法,這是一種很愚癡、很笨的行為。他們就是用這個愚癡的、很笨的古老方法,來將這個掃把星給降伏;使令它不來侵害這個地球,而挽救這世界上一切眾生的生命。

這個劫運,是整個世界眾生的業所造成的。可是我們人人若能改惡向善,把這個心變過來,這也就是生吉祥風;生吉祥風,就能把這個世界轉過來,這一位主空神一定也會執行他的任務。「得了達無邊境界身相解脫門」:了達,也就是明白、徹悟了。他徹悟到這無邊的境界。什麼叫無邊的境界?所謂「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佛身如虛空,這就叫無邊的境界。無邊的境界,身也無相了,相也無相了;相而無相,無相而相。這種境界是華嚴不可思議的境界,不是凡夫這個思想所能明白的。這位主空神就入了這個解脫門。

有誰有什麼意見沒有?大家要知道現在這個劫運是很厲害的,比放原子彈、氫氣彈還要厲害百千萬倍都不止。看看這兩位能不能挽回?所以他們走的時候,我說:「如果不誠心呢,就不要回來見我!」這是我的老法子。好像你們到台灣去,如果不守我的規矩,也不要回來見我。恆謙若翻譯不好《妙法蓮華經》,也不要回來見我;究竟見我有什麼用呢?沒有用,但是我就不准他見了!

離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切眾生業惑障解脫門。

「離障安住主空神」:這一位主空神的名字叫離障安住主空神。離障,是離開一切的障礙,就是無障礙了。安住,是安住不動地、安住禪定、安住寂靜處,這都是安住。「得能除一切眾生業惑障解脫門」:能除,就是本來有,能叫它沒有了,把它除去了。除去一切眾生的業,這個業是說的惡業,善業不可以除的;善業是越多越好,惡業是越少越好。惑,就是疑惑,就是不能決定,迷惑了;迷惑,就無所明了了。障,就是障菩提道的這種障礙;什麼是菩提道的障礙呢?就是這個煩惱。可是煩惱即菩提,怎麼又要把它除去呢?這是把它變化了,轉煩惱成菩提,轉不明白成明白、成般若,轉惡業成為善業。這叫能除一切眾生業惑障解脫門。

廣步妙髻主空神,得普觀察思惟廣大行海解脫門。

「廣步妙髻主空神」﹕廣步妙髻是這位主空神的名字。「得普觀察思惟廣大行海解脫門」:他普遍地來觀察一切眾生所修行的廣大行海,然後又思惟眾生廣大的根性;以便觀機逗教,因人說法而普度一切眾生。廣大行海,也就是無量無邊的行門。每一位眾生都有每一位眾生的因緣,修哪一種的法門必須要相應;如果不相應,彼此都沒有什麼益處。這一位主空神明白佛的這種境界,他得到這一種的解脫門。

無礙光燄主空神,得大悲光普救護一切眾生厄難解脫門。

「無礙光燄主空神」﹕無礙光燄是這一位主空神的名字。「得大悲光普救護一切眾生厄難解脫門」:這一位主空神得到的解脫門是什麼呢?叫大悲光。悲能拔苦。他能以般若智慧的光明,用大悲的心來救護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在生死的苦海裏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輪迴,循環無端。在這個裏頭捨生、受生,自己還以為這是一件好事情,很好玩的;所以頭出頭沒也不思出離,這就是一切眾生的厄難。厄,就是苦厄。《心經》上說:「度一切苦厄」,這厄難就是生死的厄難。這一位主空神就來救護一切眾生的厄難,也令眾生得到這個解脫門。

無礙勝力主空神,得普入一切無所著福德力解脫門。

(恆守師講:)「無礙勝力主空神」:這一位主空神的名字叫無礙勝力。什麼叫勝力?勝力是勝殊的力量,無障無礙;就是沒有任何力量能像他的力量那麼勝殊,所以叫無礙勝力主空神。「得普入一切無所著福德力解脫門」:他能普遍入一切處沒有執著,他有這個福德的力量。這是他的解脫門。

*  *  *  * 上人:今天所講的這四段經文、這四個主空神,各位有沒有什麼意見來發揮其中的義理?若有,就快一點提出來共同研究! 弟子甲:我看恆守講的有一個小矛盾。他說「他入一切無所著」,如果這個無所著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入,那麼這個無所著就變成一個有所著了。所以我覺得不應該這麼講! 上人:那你說你的講法!你們兩個都是聖人,一個是聖賢的聖人,一個是剩下的「剩」人。 弟子甲:這個普入一切的意思,是沒有一個地方他不能入的。無所著,就是他雖然能普入一切地方,他不執著這個能力;或者他不是入那個地方,又再執著那個地方。翻譯英文的時候,福德力這三個字應該放在前邊;因為他有這種的福、這種的德行、這種的能力,所以能普入一切。不但入一切,而且還無所著,這樣他就不是入一個無所著;你如果入一個無所著,這無所著還是一個著。 上人:你用英文再講一講,叫他們大家來評論。我先警告你們,你們先預備評論他們兩個,把哪一個批評躺到地下那是最好的。給你們一個機會站起來反駁,你們提出來問難,批評他們這兩個講法。兩個不能都對,一定是有一個對、有一個不對;不然就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了。 弟子甲:好,OK,我的意思講得不太好。 上人:不要擦油! 弟子甲:「普入一切無所著福德力」,我前邊說,這是一種普入一切無所著的福德的力量;因為他沒有什麼執著,不執著境界,也不執著他的功德是殊勝的。他有無所障礙這種的力量,所以他普入一切無所著。 弟子乙:他這個講法就是有多少講不通。 上人:你根據什麼講的? 弟子乙:這個文法。 上人:你以前有沒有聽過相同的道理? 弟子乙:那一個道理? 上人:我講,這個解脫門是沒有門的解脫門,若有一個門,那又不能解脫了。這是以前我講過的,這個意思你有沒有聽過? 弟子乙:我如果聽過,我也沒有想到。 上人:不錯,這三個意思都可以講。但是除了這三個意思以外,這裏頭還有無量無邊的意思;若是詳細講的話,那就沒有個完了。不過他頭先順的文哪,講英文的人聽了說是有了語病了;若從中文來聽,這是可以的、過得去的。他也沒有聽過講,就能講這個樣子,是不錯的。你若是沒有聽過講,一開始講,也能講這個樣子;旁人再來批評你,這也還是你的勝利。 弟子乙:我們看它這個中文,每一句都有很多的講法,翻譯成英文的時候,不容易把這麼多的意思裝在一個句子裏邊。所以如果在翻譯的時候丟了一些個意思怎麼辦?因為有的時候換了一個字,這個意思就改了。 上人:你有不明白、通不過去的地方,我告訴你一個祕訣。這你不准告訴他們,這個祕訣就是不要想它。 弟子乙:是什麼? 上人:不要想它!萬物靜觀皆自得,你懂了嗎!就看你靜不靜,懂了嗎? 弟子乙:懂了。 上人:你們懂了嗎?沒懂?你懂了沒有,果護? 恆守法師:是要想一下。 上人:你不要問是什麼。欸,你懂了沒懂? 恆守法師:懂了。 上人:真的?是什麼? 恆守法師:不要向這個意思裏去鑽。 上人:欸,你沒有得,那是不行的!所以我直接傳給你這個法子,你直接就接受了,他們沒有一個人懂得;就在這兒,他們也都看見了,但是他們不明白方法。 弟子乙:OK! 上人:大家都懶惰了。 *  *  *  *

離垢光明主空神,得能令一切眾生心離諸蓋清淨解脫門。

「離垢光明主空神」:離,就是離開。垢,就是塵垢,不清淨謂之垢,也就是這個蓋;這個垢在我們人的心性上遮蓋著,把我們這個性淨明體給遮得不明了。也就好像那個鏡子上頭有了塵垢,這個鏡子就照不見一切的相了;若把這個塵垢擦去,鏡子的用就又現出來了。鏡子的用是什麼呢?就是能照見一切的形相;若有一層塵垢遮著,它就照不見一切的影相了。我們本有的智慧光明、本有的般若光明,和這個鏡子是一樣的;本有的智慧、本有的擇法眼,也和鏡子是一樣的。但是都被這個習氣、無明給遮蓋住,所以現不出光明來;你能把這個塵垢擦去,也就是把你多生多劫的這種習氣斷了,光明就現出來了。把你這個貪的垢、瞋的垢、癡的垢變化了,這就叫離垢;離垢,就會有光明。離垢光明是這一位主空神的名字,這個名字也是個假的。為什麼說它是假的?因為他是主空神;空就是什麼也沒有,一空一切空。但在這個什麼也沒有當中,又有一個假名,叫離垢光明。本來什麼也沒有,又有什麼垢可離?又有什麼光明可現?這是說我們人的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不垢不淨的,所以說離垢光明。

這一位主空神明白佛種種法門裏頭的這一個法門,他沒有完全明白;因為他是個神哪,只可以明白這一部份。好像我們人飲水一樣,只可以適可而止,每一個都飲他所應該飲的分量;再多就喝不了了,肚子裏邊也沒有那麼多空餘的地方來裝。這一位主空神雖然那麼空,但是他也不能把佛的法完全都明瞭、完全都通達了,只能明白這一個境界而已。什麼境界呢?「得能令一切眾生心離諸蓋清淨解脫門」:他所明白的這種法,能使令一切眾生的心離開諸蓋。蓋,就是蓋覆著;諸蓋,就是很多的蓋。以前好像是講《楞嚴經》的時候講過五蓋,可是我不知道現在你們各位是不是都還給我了?因為你們不要蓋,要離諸蓋,所以就把這些蓋都撇掉了。若有人還沒有把這些蓋撇完,等一等可以講一講這個諸蓋都是些什麼蓋,是天蓋、地蓋,還是人蓋、我蓋?沒有這個蓋,就會得到清淨,心光就現前了;心光現前,照遍法界,所以叫離垢光明。這一位主空神入這一個解脫門。

*  *  *  * 上人:我們大家不要講多少,就單單研究這一個蓋;把這一個蓋明白了,那麼不管它有多少,都會明白了。我們先明白一蓋,一蓋一切蓋,一切蓋只是一蓋。看看你被哪個蓋住了?我被哪個蓋住了?你那個蓋或者和我這個蓋不同。 弟子:師父,我想這個蓋是障礙的意思,令你看不清你的自性;像一個 umbrella(傘),如果蓋著,就讓你看不見你那個自性本身的一個東西。 上人:看不見鬼呀? 弟子:鬼也恐怕是不知道心裏面的蓋。 上人:哈哈!這「蓋」,英文叫 cover,是不是啊?就是這個嘛!(上人拿著桌上的茶杯蓋)是不是啊? 弟子:是! 上人:那沒有什麼好講的,就是這個!(弟子笑)你明白這個,就明白那個;你明白那個,就明白這個。對不對? 弟子:對! 上人:也不是這個,這只是個譬喻。我們的智慧光明本來是住天住地、照遍法界的,就因為有個黑漆桶子,這黑漆桶上邊又有一個蓋把它蓋住了;所以裏邊一點光明也沒有了,和現在這個茶杯裏邊是一樣的。我對你們所講的,有很多的地方都講錯了;你們誰知道怎麼樣是對的,就告訴我,因為我也不知講得對不對。你們大家都是善知識,明天晚間來告訴我;你要在我面前來講,不要在我背後講。ok!

這是生死有把握了,願意生就生,願意死就死;但是願意死,不是自殺而死。不是我叫他死的,他自己死了;我若叫他死他就死,那就犯法了。

是不是其他在家的佛教徒都也把頭髮剃了呢?她怎麼要做第一?你問她,現在她的頭髮有多長、多短?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佈髮掩泥,讓燃燈佛從他的頭髮上邊走過去,就這樣來供養佛。假如她現在也遇著這樣的境界,她用什麼來供佛?(譯者:她說可以踩她身上過。)那若把她踩死怎麼辦?你告訴她,這不是講口頭禪呢!她在什麼地方住?是不是有一些個邪皮和她在一起?她自己把頭髮剃掉有什麼意義呢?(譯者﹕她說要供佛。)那麼現在她剃下來的那些頭髮又在什麼地方?(譯者﹕她說她不知道。)不知道?用什麼供佛?(譯者﹕她說她不是用頭髮來供佛,是用一個沒有頭髮這個樣子來供佛。)那沒有頭髮和有頭髮有什麼分別?(譯者﹕完全沒有分別。)那為什麼要用沒有頭髮來供佛?(譯者﹕為什麼?不知道!)這個佛教裏頭要一合相,如果她是出家人可以的。現在她承認她還是一個在家人。所有的在家人──尢其是女人,都有頭髮;她為什麼要做一個特別的人?是不是有一種想不願意和別人一樣的這種心理?或是想做一個在家的比丘尼?做在家的比丘尼是不可以的,做在家的居士還可以的。告訴她,還是把頭髮長出來好一點!

講了這麼多話,我也想起來一件事,這一件事是很清楚的。在過去的時候,或者是昨天,或者是去年,或者是兩個去年、三個去年、四個去年、五個去年、六個去年,或者一百個去年,沒有一定的。我那時候有幾部字典,這個字典不是一個國的文字,有英文、中文、梵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大約是有這麼多的文字;我有了這些字典,如獲至寶,像寶貝一樣。但是我有幾個同學,他們都沒有字典;他一看見我翻譯查字典哪,他們那個臉就都拉長了,甚至於眼淚都掉出來了。也不知道是妒忌還是羨慕啊?也不知道是什麼因緣,而有這個情形。一天,我不覺得怎麼奇怪;兩天,我也不覺得怎麼樣怪奇;等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就想:「怎麼他們這樣子呢?」原來他們沒有字典。於是乎我把像寶貝似的字典就都不要了,送給他們大家來用;由此之後,我不需要查字典,那個字也就認識了。究竟這是什麼原因,我自己也不明白,到現在還不明白。

我又記得一件事情。我覺得人人都願意比人好、比人聰明、比人有智慧。這時候我就發了一個特別的願;什麼特別願呢?你們誰也不知道!我發願比人人都愚癡,把所有我應該有的智慧布施給所有的人;我願意愚癡,比所有的人、所有的眾生都愚癡。發了這個願之後啊,果然就愚癡了。怎麼樣愚癡法呢?我有錢就願意給人家用,有東西也願意給人家用;不單字典布施給人了,甚至於身心性命都要布施給人。這是我過去的事情,現在也不知道是做夢想起來的、是在吃飯的時候想起來的,還是睡覺的時候想起來的?大約有這麼一回事,這個是真實不虛的。

這位女居士,你不要信自己的意思;因為自己沒有證果,不可以信自己的意思,這是佛說的。佛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謹慎一點,不要信你自己的意思,你那個意見不可以信的!「證四果阿羅漢,乃可信汝意。」等到證到四果阿羅漢,把生死了了,才可以信自己的主意、信自己的見解。 *  *  *  *

深遠妙音主空神,得普見十方智光明解脫門。

*  *  *  * 昨天晚間那個五蓋還蓋在那個地方,今天要把這個蓋揭開。誰能打開這個蓋,誰就得到自在;誰不願意打開這個蓋,誰就不自在。現在就趕快說!

永嘉大師說過:「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所以我們現在講經必須要講得明白,把它研究透徹了,大家都真正懂了,這才不空過這個時間。如果我們不懂也是默然,懂了也是默然;那麼究竟你懂了沒懂呢?你自己知道,旁人不知道。這就很容易魚目混珠,以魚的眼睛做了珠子。所以我們這個講經和中國講經的方法有多少不同。我們這兒要大家都有發言權,都有說話的權利;無論誰講錯了,都可以提出來研究不。要等著,也不要不敢說;就是我講錯了,或者理論講得不對了,你們都可以提出來討論!所以我們是平等的,不要有一種階級的觀念;不要有一個師父、徒弟的這種看法。在理論上、道理上,任何人也不可以隨便就馬虎過去了,都要很認真地這麼來研究。

所以永嘉大師又說:「有疑不決直須爭。」你有什麼懷疑、不明白的就要問,不爭是不行的;爭什麼呢?爭這個真理,我們大家一定要把這個真理共同發揮出來。我所見的不一定都完全,眾人是聖人,大家用你那個智慧,我想不到你想到了,你想不到他想到了;這麼共同來合成一個,這叫眾人的心就是佛心,眾人的理論就是佛的理論。我們大家誰也不客氣地來講,來共同把這個真理發揮出來! *  *  *  *

「深遠妙音主空神」﹕這位主空神的名字叫深遠妙音,深遠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這位主空神善說諸法,說出來的法都有不可思議的境界;為什麼呢?因為他有智慧,這智慧就把一切的愚癡都破了。「得普見十方智光明解脫門」:智慧光明解脫門是這位主空神得到的境界,也就是佛境界中的一分。他入這個解脫門了。

光遍十方主空神,得不動本處,而普現世間解脫門。

「光遍十方主空神」:這位主空神的名字叫智慧光明遍滿十方。「得不動本處」:他雖然身心不動,而智慧光明周遍十方;雖然周遍十方,而他本有的智慧光明並沒有減少。有的書上說「不壞本處」,他如果本處動搖了而周遍十方,這叫壞了;他雖周遍十方而本處不動,智慧光明遍滿十方,這叫不壞。所謂「不動道場,周遍法界」,也就是無入而不自得焉;也就是行所無事,本來就是這樣子,不需要用什麼造作。「而普現世間解脫門」﹕普現於這個有情的世間來教化眾生。這一位主空神得到這種的解脫門。這種解脫門誰若願意修,都能得到的;由小而大,由近而遠,由自及他。什麼叫不動本處?用一個小的事情來比喻,就像你做了很多工作,但心裏不覺得勞苦。你若一 tired (累,厭倦),這本處就壞了;你若不 tired呢?覺得行所無事,做了很好的,這是運動身體。好像果護今天去搬箱子,搬不動就要哭起來了:「這個這麼重!」沒有掉眼淚是嗎?(恆守﹕我沒什麼掉眼淚,不過就是太多的工作了!)你若能雖作工而無工可做,做這個無功用道,那就是不動本處了;你心沒有動,那就是不動本處。本處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心;你若動了心,那就動本處了。

*  *  *  * 上人:果寧!把果逾的信翻譯成中文,對大家講一講,或者你拿去影印。不過我有一個見解,那一段說他這麼做對佛教有一種什麼影響力啊,這個不可以說的。 恆靜師:哪一段? 上人:說他這樣做,對於佛教怎麼樣能發揚光大啊,一般佛教徒怎麼樣感動啊,不要講這個。你佛教徒本身做這件事情,只是祈禱世界和平就已經夠了;不需要說令一般人對我們佛教有什麼認識,或者有什麼好感,不要說這個。 恆靜師:他不是說對佛教有什麼好處,他是說令人知道有一個佛教。 上人:那也不需要,這一句話也不需要說。 恆靜師:OK! 上人:他若是說對佛教有什麼好處,或者令人對佛教有怎麼樣的認識;這是故意沽名釣譽,故意弄出一個名譽來去做。這樣他本來的那個宗旨就完全失去價值了!妙淨法師,你覺得有沒有這個情形? 妙淨法師:我沒有意見。 上人:所以最好不提對佛教有什麼好處,或者對人有什麼影響,這不提的;旁人可以這麼說,他自己不能這麼說的。 恆靜師:他說 they believe,他們相信這樣子。 上人:那也不可以的,他們不可以存這種心的!明天誰趕快去告訴他,以後不要有這種的思想,也不要說是對佛教有什麼好處;如果你這麼樣一說,人家會說這是因為你們佛教沒有什麼宣傳的工作,所以故意弄這麼個事情來做宣傳。懂不懂這個意思啊? 恆靜師:懂了,懂了。 上人:這就令旁人有所指責了,你這個體就不完整了、有窟窿了;旁人可以從這個縫裏頭就鑽進來批評。他越有人罵越好,甚至有人打他也都不要緊的;越有人對他們不好,這是越好的。明天你們誰去趕快告訴他們這個意思。他若是那樣說,就整個的價值都失去了!你們各位想一想,是不是有這麼個情形?

上人:果舟,我說的道理,他的看法怎麼樣? 果舟(David Round):他說他希望他不是這麼晚才知道,他現在改又不能改。 上人:這個沒有關係,下次小心一點!你不要站在佛教的立場,要站在外教的立場來看這件事情,這麼樣你就會明白更多了。這麼樣講本來是最好的,但是在佛教開始的時候,不要給旁人一個攻擊的機會;我們把這個堡壘造得很嚴密,他就沒有法子能攻得進來!

你們大家要知道,在這個三藩市,有人對我們這兒的人都 very angry (很生氣) ;甚至於我們今天晚間全都死了,他們就高興了 。(弟子:是因為他們兩個的原因嗎?)不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像周彌勒 (Joe Miller)、 I.O. Pric、Eugin Vina之類的這一些個人,如果一顆原子彈落到我們這個Building (建築物)上,他們就都高興了;這就是因為我們講這個正法啊!中國在永嘉大師那時候就是這樣子了,「恨不滅除如瓦碎」;你講真正的正法,他就想把你趕快都滅除了。所以你要特別小心一點哪!他看你做什麼都是不對的,就想把你弄得那個樣子;你們各位都要深深地明白這個道理,真正地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就因為你們跟了一個不好的師父,所以把你們這些個好的人也都拐得人家都討厭了。 *  *  *  *

今天本來是要講「爾時,淨光普照主空神」的這個「爾時」。《華嚴經》裏邊有很多這個「爾時」,前邊那個最初的「爾時」,我也忘了怎麼樣講來著;現在講到後邊的「爾時」,就都馬馬虎虎過去了。你們各位對這個「爾時」有什麼講法,今天我們盡量發揮;看你們每一個人對這個「爾時」有什麼認識,講的是不是一樣的?我們今天的時間不太多了,還可以有十分鐘的時間。在這十分鐘裏,不是誰願意講就講,誰不願意講就不講;這回個個都要講,常常在這兒聽經或者在金山寺住的人都要講。我們怎麼樣講法呢?我看先由果護那兒開始;你講完了,叫他們接著你講。就由你那兒開始一個一個、一排一排地往後輪去。「看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

這個經文說得明明白白,這個「爾」又可以當「你那個」講;爾時,就是你那個時候。你的什麼時候呢?就是你聽見《華嚴經》的這個時候;但是我相信沒有人這麼樣講的,今天這是第一次。既然是你那個時候,那麼也可以說是我這個時候,因為你和我是一樣的;你有這個時候,我為什麼沒有這個時候呢?你我這個時候是個什麼時候呢?就是佛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時候。有人說:「那過去很久了!」就因為這個,所以叫「爾時」,就是那個時候;又可以說就是這個時候,就是你我現在研究《華嚴經》的這個時候。若不是這個時候,一定要說是那個時候,那個時候又與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那時候或者在那個法會上,也或者不在;就是在,或者也忘了,況且沒有什麼証據。有人說:「哦,我那時候就是哪一個神或者哪一個菩薩。」那你這時候是個什麼?是個什麼神?是個什麼菩薩?所以這個「爾時」講起來理論很多很多的,可惜現在又沒有一個時候了。

那個時候我們沒有聽見,我們不講那個時候;我們現在看見這《華嚴經》,就是這個時候。不錯,佛說法沒有一個時候;這是應眾生的知見而說有一個時候,沒有定時的。上無古,下無今,佛是時時都說法的;因為眾生有這種的俗知俗見,才有這一個「爾時」說出來。今天這話怎麼說也說不完,又是沒有時候了;這很有意義、很有意思的,等禮拜五我們大家再來共同研究,一定要研究到看看有沒有時候。因為這時無定時,沒有一定的。你說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又過去了;你說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就又過去了。所以說過去、現在、未來都無有定法。

爾時,淨光普照主空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空神眾,而說頌言。

*  *  *  * 各位善知識,我們昨天研究這個「爾時」還沒有研究完;雖然有人已經講過了,但還有很多的道理沒有講完,所以今天可以再重複來講一講。我們必須把真正的義理顯露出來,令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明了,才算過去這一關。你們不要以為我講的就完全是對的;我所講的,只是一知半解,還有很多甚深微妙的道理在這經藏裏邊包容著。我們各人迴光返照,利用你自己本有的般若慧劍,來分析這個法的義理;不要只知道我講的,而你們自己所有的不能發掘出來。我們現在以寶貴的光陰來研究這個無窮的妙理,每個人都要講;不要等著其他人都講完了,自己可能就不講了。所謂「當仁不讓於師」,現在我們把它改成「當義不讓於師」;你們一定要把這個義說得比我這個師父說的更好、更圓滿,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而且你的意思若講得圓滿了,你就是我的師父;我們研究道理不應該有一個階級的觀念,大家都是平等平等的,沒有高低上下。你的智慧若是超過一切的善知識,那你就是第一的善知識,我也願意跟第一的善知識來學習;你們誰願意做第一的善知識,我都歡喜的。不要像我,盡做最後的那個善知識;你們要做 first,不要做 last one (最後一名)。我是做什麼都要做 last one,所以就沒有什麼大出息。你們都應該比我好得多!

你也不要生一種貢高的邪知邪見,說:「現在我就是第一了,我勝過一切了,我都可以把我的師父打倒了,何況其他呢!」就目空一切。這就犯了一種貢高的病。不對的你說對,對你說不對;這都是邪知邪見,必須要有真正的擇法眼。你不能沒有事情找事情來幹,沒有毛病找毛病來說,這是不對的;必須要存一種正知正見,就是有真正的智慧,有真正的般若光明,照破一切的黑暗,這才是對的。你不要認為比丘也都不如我,比丘尼更不如我,優婆塞那更沒有用,優婆夷?不要提她!你若這樣子想,天上天下唯你獨尊了;簡直就要把虛空都給脹得爆開了,沒有地方放你了!那將來是不可救藥的。這是要緊的,要知道的!

上人:你們昨天還有沒講完的意思嗎?若有沒講完的,可以再重複一下,我們今天請這位妙法師來給做一個評判的尊者。 妙淨法師:不敢。 恆守師:有一點可以講! 上人:我覺得你是有一點,所以就不能不叫你講!

恆守師:昨天師父講了這個「爾」字,沒有說這個「時」,所以我現在要講這個「時」字。這個時,就是時候、時間;有種種的時間,大概可以分成十個時候:

(一)一念。這部《華嚴經》是在什麼時候說的?可以說是在一念說的。怎麼在一念說的呢?因為一念沒有一個體,它是空的;它既然空了,所以什麼都可以裝得進去。這一念心,就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世界、一切時間。佛就是用一念心來說《華嚴經》;所以這部《華嚴經》雖然在這麼多地方講了這麼多會,但就是在一念裏邊說的。

(二)佛在菩提樹下自成正覺以後,他在那兒坐了三個禮拜。第一個禮拜的這幾天,他沒有說什麼;他已得到無上菩提,他什麼都沒做,就是在那兒受這個大法樂。第二個禮拜和第三個禮拜,他沒有離開他坐的那個地方,而以法身來說《華嚴經》;所以這一段經文的這個「爾時」,可以說是在十二月十五到十二月二十九那個時候。因為佛十二月初八成道,第一個禮拜他沒有講什麼;十二月十五到十二月二十九才講《華嚴經》,所以十二月二十九就是華嚴菩薩誕。

(三)又可以說是過去、現在、未來三際。過去的佛成佛的時候也先說《華嚴經》,前邊講這個因緣說「法爾」,法爾,就是一切佛在以前也是這麼說《華嚴經》,這是過去。現在呢?現在就是佛自成正覺,當時在那兒坐著講《華嚴經》。未來,就是未來的每一位佛成佛的時候,也先講《華嚴經》。過去佛都說《華嚴經》,現在佛也一樣說《華嚴經》,將來一切諸佛也講《華嚴經》。單單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這是一個大概的說法;這三世也可以打開,就是這一個門又可以成十個門。在《華嚴經》所有的法門都可以一個乘十個,十個的每一個再乘十個;所以有一個、十個、百個、千個、萬個、萬萬、無量無邊,所以過去、現在、未來這三際也可以打開十個。過去過去、過去現在、過去未來、現在過去、現在現在、現在未來,乃至未來未來,這是九個;第十個是把前面這九個都合而為一,都作一個時候,所以是十個世。你如果深深研究這十個,每一個又可以生無量無邊。

(四)攝同類劫。什麼叫同類劫?同類劫就和異類劫不同;所以現在先講什麼叫同、什麼叫異,還有這個劫的關係。這可以用一個現代化的比喻,我們現在這兒有一個錄音機,這錄音機就是在轉這個法輪。如果有一個慢的、一個快的、一個很快的三個錄音機,慢的一秒鐘才轉一寸的錄音帶,快的那一個一秒鐘轉三寸的錄音帶,最快的那一個一秒鐘轉七寸的錄音帶,三個都不同。我們現在錄這個講演是用一秒鐘轉一寸錄下來的,它的音質很清楚;可是如果你用一秒鐘轉三寸的速度放出來聽,這個聲音就變成好像小鳥的聲音一樣,不知道在講什麼,這兩個就是異類劫。所謂的同類劫,就是譬如每一次講演,都是用一秒鐘轉一寸的速度錄下來,這就是同類。所以同類劫就是說:在每一個一樣的劫,同時說《華嚴經》。譬如現在佛堂裏邊有一個錄音帶,這個錄音帶就是一秒鐘轉一寸錄下來的。上邊圖書館裏的其他錄音帶,有的是用一樣的速度錄下來的,這就是同類;可是有的是用一秒鐘轉三寸的速度錄下來的,這就是異類。

(五)攝異類劫。異就是不同。這些錄音帶雖然有的是一秒鐘講一寸,有的是一秒鐘講三寸,有的是一秒鐘講七寸那麼快;但都一樣可以聽得懂,這就是不同的劫都攝在一起。佛在這幾種不同的劫來講《華嚴經》,雖然每一個地方時間的這種劫不同,但都可以同時聽到這部《華嚴經》。 (六)一念為劫。一個念雖然是很短的時間,可是它也可以打開變成一個劫,這個是大小互相通入。劫本來是大,念本來是小;但這個大能入這個小,沒有什麼它不入的地方。一念打開,不但能變成一個大劫,它也可以變成所有同類的大劫,也可以變成所有異類的大劫;就是沒有一樣它不包含的。 (七)念劫雙層。雙層就是兩個。佛雖然在每一個念頭裏邊講《華嚴經》,可是也不妨礙他同時在每一個大劫裏邊還講《華嚴經》;所以很短和很長都沒有什麼障礙,能同時在長也同時在短。 (八)異類界時。每一個世界的時間是不同的,這也可以用方才所講的這三種錄音帶的關係,或者用現在的科學來講。你可以看在每個原子裏都有很多分子,這個分子有很多種類。一個原子好像一個世界一樣,這個分子生得很快的,它成的時間很快,住也是很快的;成、住、壞、空都是一秒鐘或者千分之一秒,或者是更短的時間。拿人來講,人的成、住、壞、空的時間就比較長一點,不是這麼快;其他的世界更不同,各各地方、各各世界,都有它自己成、住、壞、空的因緣,所以每一個不同。雖然每一個的情形不同,佛還是同時在所有的世界講《華嚴經》,對所有不同界、不同時間的關係,都作不差別的這種平等想。

(九)彼此相入。上邊所講的八種不相等的時候,各各都有它自己的相、都有它自己的意思,每一個都是有差別的,一個一個都是分開的。可是這些時間又能彼此相入,譬如在同類劫裏邊,異類劫也可以入,在大的裏邊會有小的,小的裏邊會有大的;這個念還會包含劫,劫也會包含這個念。

(十)分時末,另外一個名字是以非劫為劫。什麼叫以非劫為劫呢?本來從實相來講,根本沒有一個劫這種時間的關係;這都是眾生的知見、眾生的因緣、眾生的看法不同,才有這麼多種的劫現出來。可以說不同的劫,就是眾生不同的異報,每一個不同;可是在實相裏,根本沒有這些差別。譬如在華藏世界裏,就根本沒有這個劫;所以五濁惡世的第一濁,就是講這個劫。你的心生出一念無明,就生出第一個濁,就是這個劫濁;把這個根本無明破了,這個劫就沒有了,沒有這麼一個東西。所以第十門可以說是一種方便門,因為本來沒有一個劫,沒有什麼分別。譬如這個在華藏世界,若以實相來講是沒有什麼分別;可是你如果不用語言講出來,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就沒有法子明白。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以講話來明白道理的;所以用這種的劫來方便講法,這就把本來沒有分別的將它分開了。

這是大概的講這個時間。這十種的劫,每一種又都能生無量無邊的道理;不但能生無量無邊的道理,每一個道理所生的道理,又可以生出無量無邊的義理,乃至無量無邊、重重無盡。所以這部《華嚴經》真是妙不可言,沒有法子說完的。

弟子丙:我可以講一講嗎? 上人:那你再講一講你的見解! 弟子丙:「爾時」有三個意思: (一) 爾,就是昨天晚上師父講的禮;爾時,就是禮敬的時候。 (二)爾時,又可以說就是那個時候。什麼時候呢?就在前邊的天王、天龍八部讚歎佛幫助他們得到解脫門的那個時候。因為如果不講這個「爾時」,眾生就沒有法子明白這個意思,所以講一個「爾時」,可是根本就沒有一個一定的什麼時候。 (三)爾,就是如是。什麼叫如是?什麼又不是如是?如,就是如如的意思;什麼都是如如、如是,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沒有一個時候。這段經文是講淨光普照主空神讚佛的這個時候,這個神就是個主空神。可是因這個「爾時」是沒有一個時候,因為空中什麼都沒有,怎麼會有一個時間?怎麼會有事情?可是在空中又什麼都有,所以也可以講有這個「爾時」。總而言之,「爾時」是什麼?就看人的境界,究竟爾時就是爾時。

上人:哈哈!用你的大刀闊斧,給他們評判一下! 妙境:要我講? 上人:請你給他們批評。妙法師說你們大家都不誠心,他就不想要批評。你們大家得怎麼樣才表示你們的誠心呢?哈哈哈!那就給他們批評!我們大家都是在門裏邊,沒有在門外邊;關上門,我們誰都可以做皇帝。

妙境法師:《華嚴經》第一卷,第八頁後半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這裏這個「時」,是佛成道的時候。下邊又有「爾時,妙嚴海天王,承佛威力,普為一切自在天眾…。」這個「爾時」,是聽佛說法的這些天王,或者是夜叉神、主空神、主方神、主風神等說偈頌的這個時候,可以這樣分類。佛成道以後,這麼多的菩薩、天龍八部來集會;看這個文的次第,最初說偈頌的是一些天王,以下還有一些神眾。看這個文的意思,就是這些天王、神眾過去都是佛的弟子,親近過佛的;現在悉達太子成佛了,他過去的弟子修行也都解脫了,得到各式各樣的解脫門。一方面讚佛,一方面也是向佛報告:「你修行成佛了,我們雖然沒有成就究竟無上菩提,可也是得到解脫門了。」按這個意思來講,前面是佛成道時;這底下就是弟子讚歎佛,來向佛報告的時候。可以這樣大概的分類。

另一方面來說,佛成佛以後,很多的菩薩、天龍八部都來集會;這都是一種因緣法,不是講的第一義諦。這個因緣法當然是有前後的,有次第的。第二卷頭一句話:「爾時,如來道場眾海,悉已雲集。」這又有「爾時」,這個悉已雲集,就是大家都已經集會來了,要來的已經都來了。從這裏可以分開,就是有前後了。成道是在前;大家來集會,這是在後;讚歎佛,向佛說偈頌,這又更後了。從圓融無礙這方面來說呢,有次第也是沒有次第;可是從世俗諦的立場,在沒有次第裏面,還是有次第,那麼就有前後的不同。

從別的文上我這麼推測,鳩摩羅什法師也有提過,就是這些菩薩也好,天龍也好,神也好,見到佛的時候,他就讚歎,都說偈頌來讚佛;那麼他是什麼時候讚佛的呢?當然是來到這個菩提場以後才會讚歎佛的。可是有菩薩又有天龍八部,那麼是按照次第來讚佛?若沒有次第,就是你讚歎完了,我再讚歎;我讚歎完了,他又讚歎。若從這一方面想,可能是來了就讚歎。這文上沒有說菩薩讚佛,先說這個天王和天龍八部;可能是來了就讚佛的,就是他到了這個菩提場以後,一見到佛他就讚歎了,他就向佛報告。那麼這樣講,這個「爾時」也就是天王讚歎佛的時間;和主空神、主方神、主風神說偈頌的時間可能是沒有前後的,這是從世俗諦的立場來說。結集經典的人就很巧妙,他也沒有說誰先誰後,就是用「爾時」這個字眼來記錄這件事情:爾時某某人,爾時某某神、某某天王說了偈頌,來頌揚佛,來報告他們修行的程度,得什麼解脫門了。這都是從世俗諦的立場來分別這個前後。

像剛才恆靜法師用這十種時間來講,那是究竟的一種境界。可是我們講《華嚴經》,大家在學習、在研究,有次第和無次第要並重;要依文解義,也要依義來解文,這樣子我們可以由開始到最後,漸漸地深入。 *  *  *  *                           上人:上次仁俊法師到這兒來時,我寫的那四句偈頌,並不是給我講經時用的;本來是預備請仁俊法師講《心經》,你們請法的時候用的。那麼他沒有講,你們用也可以的。不過最後那一句唱得不太好,前邊那三句可以的;後邊那一句的聲音要長一點,「化群——倫——」,最後這兩個字的聲音要拉長一點。

還有,無論外邊哪個法師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不是正式講經或者上課的時候,他問什麼問題,你都不要答覆他;你若答覆他,就都是不對的,沒有一個對的。為什麼呢?他問你問題,就是想找你毛病;你就講對了,他也會說不對的。為什麼呢?這就表示他比你高了。若是有學問、有參學的人,到任何的地方,不應該問人家的問題,什麼問題也不可以問的;你不可以到某一個地方去考驗人家懂什麼、不懂什麼。假如人家穿上袍,搭上衣,持著具,長跪合掌請你來開示什麼問題;這才可以答覆,才可以給他講。他沒有穿袍、搭衣、持具,就這麼問你這個怎麼講;這不能答覆他,你也不能問人家這個怎麼講。他一問,就已經是沒有知識了;你若是答覆他的問題,也沒有知識了。兩個人都沒有知識,什麼都不懂的了!所以這一點你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無論是出家人、在家人到這兒問你問題,你可以這樣回答他說:「我們這兒研究問題是在 lecture或者上課的時候,平時我們各有各的工作。」

為什麼他問你一個「無我」,你就冒冒失失地給他講一個「無我」?「無我」講起來多得很,有千百萬個講法;哪有什麼對、什麼不對的?根本就沒有一個對、一個不對!既然無我了,還有什麼可講的?怎麼還有一個大我、小我、神我?根本一個都沒有的。無我嘛,你講出來都是不對的;你根本沒有懂得諸法實相、諸法本來的那個意思。你給他講什麼!你講什麼都是不對的。各有各的講法,各有各的理論,怎麼會有一個對、一個不對呢?你講你的,我講我的,我認為你那個講法還不對呢!這沒有什麼根據的。既然沒有什麼根據,辯論這個有什麼意思?你無知無識的就和他講了,以為不講是不對的;你不講正是對的,他沒有資格來問你無我怎麼講!無我就是無我嘛,還有什麼講法?這就得了嘛!(恆靜:我當時不知道。)你那麼聰明,怎麼還不知道?你就是一種攀緣心在作怪,以為我說他好;沒有一個人我不說他好的,哪一個都是好的。壞的我也說他是好的,我看一切人都是佛;但是一切人是不是那樣子,這我不能保証的。

為什麼研究這個「爾時」呢?就因為前一個「爾時」,我簡簡單單地講,他說這個講得不對了;所以我要大家來講,叫他聽一聽,究竟哪個是對、哪個是不對。他是因為年紀很輕,不懂事情,才會這麼樣講。他告訴我說:「那個『爾時』,我有點意見!」這個「意見」,就是不同意我那個說法。他若是有參學的,根本就不會講這個話的,也不會說你那個講得不對;有什麼對、什麼不對呢?沒有的。因為你執著,才有一個對、一個不對;你若沒有執著,什麼叫對、什麼叫不對? Everything is ok!有什麼對不對的?你懂了沒有?   成天我閉著眼睛也不看人,不是說一直去talking、talking (講話),那沒有用的。在高旻寺,你住幾年都不知道挨著你睡覺的這個人叫什麼名字,兩個人一句話也不講的。你們到外邊去的時候,就是明明知道他不對了,他若沒有向你請教,說:「請你告訴我啊,我的對不對?」你不可以毛遂自薦,說:「我教一教你!」這個到處行不通的。你們切記,以後不論到什麼地方,不要找人家的麻煩;即使明明知道他不對,但如果他沒有向你來請教,你也不可以批評他。這是很要緊的!

毛遂自薦,譬如那兒有一噸重的這個東西,沒有人拿得動。這個毛遂說:「我可以拿得動,我去拿去。」他到那兒就把它拿起來了,這叫毛遂自薦。這個毛遂是中國一個古人的名字,是孟嘗君的一個食客。孟嘗君有三千個食客。什麼叫食客呢?就是在他那兒吃飯的,他養著這三千人。有一次,他有一件事情沒有人會辦,毛遂就說:「我可以辦的,我去辦去!」這叫毛遂自薦,自己推薦自己。就好像誰啊?就好像果前在投票選中美佛教總會主席的時候,他自己就投了自己一票,這也叫毛遂自薦,懂嗎?

上人:果容,有什麼看法? 果容:我覺得我還不是真正懂師父的意思。 上人:可以講個大概嗎? 果容:爾時,就是淨光普照主空神承佛威力的那個時候。他那個時候絕對沒有落到第二念心,才可以承佛威力;如果他落到第二念心,就大約不是那個時候。

上人:我現在給你們下一個批評,你們所講的都對的,沒有一個不對的;我所講的也是對的,我們每一個人講的都有他的道理。所以不明白的,就分別對不對;明白了,就知道根本就沒有一個對不對。這是因人施教,因病予藥,因人而說法。因人有什麼病,就給他什麼藥來治病;這就是這個經的道理,並沒有一個對不對。這個「爾時」是哪個時候呢?就是沒有一個時候。你說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又過去了;你說那個時候?那個時候也沒有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既然都不可得,怎麼可以執著一個時候?那麼為什麼經文上又說一個時候?這是因為那時候有百千萬億的菩薩、天神都來圍繞著讚佛。這個讚佛,昨天妙境法師說並沒有一個先後,他們都是同時讚歎佛;雖然同時讚歎佛,但用文字寫出來,就要有一個前後了。因為不能同時寫出來這麼多菩薩、天王、夜叉、天龍八部,不能一筆就把這所有的都寫出來了;就好像你吃東西要一點一點的吃,不能一口就吃飽了,所以就有個次第了。

本來這個「爾時」,就是當時一切的神、一切的天王和夜叉、乾達婆、阿修羅、緊那羅這一些個天龍八部都同時來讚佛;所以這個時候沒有一個前後。再者,這個時候已經過去了,你執著那個時候有什麼用呢?我最初講這個「爾時」的時候,已經把那個道理講了很多;因為他沒有聽見我一開始講的那個意思,現在他從中間聽,就以為我不會講、我不懂,所以他有了意見了。因此我自己也不講了,就叫他講,他又不講。他若是直心是道場,就應該講。他若講,這也對的。那麼他有所見又不講,這叫什麼呢?不是直心,這個心已經彎彎了。你懂嗎?所以我就叫大家講,叫他來聽。大家有的這麼講、有的那麼講;他一聽有這麼多的不對,但是我就聽有這麼多的對。你們想一想,在這個地方就有分別了。

中國的法師多數有這種執著,到處想抑人揚己,到處想把人家踩到腳底下,把自己放到其他人頭上。這完全是一個大錯誤!所以中國的佛法已經沒有了,他們還捨不了這種的毛病,還是抱著這種的壞習慣捨不了。我們在西方不要學這種的壞習慣,要學認為誰都對,聽見著人家講什麼都不要發脾氣,這是最好的;你們現在都還不夠這個程度,要慢慢學。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得很溫和的。什麼叫溫和?就是沒有脾氣;對任何人都要像那個水似的,不要像那個冰。水對人人都沒有害處;有的時候大了當然會淹死人,但這是很少的。那麼冰呢?對人就很硬的。你一見著冰就覺得很冷,見到水就覺得很舒服的,喝點水就不渴了。我們隨時都應該歡歡喜喜的,不要像那個餓鬼似的。那個餓鬼總撅著嘴,你一撅著嘴就變成餓鬼了;你若歡歡喜喜的,那就是菩薩。

本來說明天禮拜六中午要到華盛頓街去講 lecture,但是這個禮拜六沒有時間了,因為佛龕已經來了!明天吃完飯,可以作工的人都到那邊去,幫著王泰生的兩個兒子把佛龕安好了,他們大約明天十一點或者十二點鐘到華盛頓街那邊去。所以明天的lecture(講經)大約來不及了,因為作工恐怕做不完了。等下個禮拜六才到那個地方lecture(講經)。明天雖然沒有lecture(講經),如果有人去到那兒,還可以隨便講一講開示,免得令人失望。這是明天的事情。但是明天晚間七點鐘華盛頓街那邊的lecture(講經)就有了,晚間一定會裝好了。

還有,以後無論什麼地方的中國法師來,你們各位知道了這種情形,你就問他這個問題,說:「我請問法師,中國的佛教為什麼現在沒有了?你知道不知道它的原因?」很多很多的道理,你都可以問他的。但所有外邊來的法師沒有資格問我們的問題。他若問你:「這個怎麼講?」你就說:「我們不會講!」就這麼給他一棒子。我們就是不會講,得了嘛!你還冒充什麼?你講!你一講,就有毛病了。我們就不會講,那有什麼?「但是我們會做!」告訴他,你看他講什麼?你根本就沒有智慧,那有什麼用!台灣佛教為什麼弄得一塌糊塗?香港的佛教為什麼只知道趕經懺?問問他!趕經懺就是人死了去給人念經,這叫「噹噹批(音)」。現在香港的和尚沒有旁的本事,就是會「噹噹批」。這一「噹噹批」,一天就是八十塊錢;有的一百二,有的兩百的。好像洗塵若去一去,就最少要兩百。你們都不會賺錢;香港的和尚各各都有幾百萬的,就是「噹噹批、噹噹批」批來的。 *  *  *  *

「爾時」:這個「爾時」是哪個時候呢?就是沒有一個時候。你說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又過去了。你說那個時候?那個時候也沒有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既然都不可得,怎麼可以執著一個時候?那麼為什麼經文上又說一個時候?這是因為那時候有百千萬億的菩薩、天神都來圍繞著讚佛;這個讚佛,昨天妙境法師說並沒有一個先後,他們都是同時讚歎佛。雖然同時讚歎佛,但用文字寫出來就有一個前後了;因為不能同時寫出來這麼多菩薩、天王、夜叉、天龍八部,不能一筆就把這所有的都寫出來了。就好像你吃東西要一點一點的吃,不能一口就吃飽了,所以就有個次第了。本來這個「爾時」,就是當時一切的神、一切的天王和夜叉、乾達婆、阿修羅、緊那羅這一些個天龍八部都同時來讚佛;所以這個時候沒有一個前後。再者,這個時候已經過去了,你執著那個時候有什麼用呢?

「淨光普照主空神,承佛威力」:有清淨之光普照法界的這一位主空神,仰承著佛的大威神力。「普觀一切主空神眾,而說頌言」:普遍觀察這一切的主空神眾,說出這幾句偈頌來。

如來廣大目 清淨如虛空 普見諸眾生  一切悉明了

這四句偈頌,就是淨光普照主空神讚歎佛所說的偈頌。天龍八部一切的神眾同時說偈頌來讚歎佛;偈頌說的時候是同時,但記錄的時候就有前後次第。也就好像我們這一班人聚會到一起,大家同時來讚歎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或一件事或者讚歎皇帝──佛是法王,人間的皇帝就是人王;我們就拿人王的這種道理,來譬喻法王。人間的皇帝到什麼地方去了,一般老百姓來朝見皇帝,大家都說:「我主萬歲!萬萬歲!」這一句話是一般老百姓同時說的,無論有多少人,都是異口同音來稱讚皇帝萬歲。人間的人王是這樣子,那麼法王呢?也是這樣子。每一個神同時都用四句偈頌來讚歎佛,這四句偈頌就是說他自己對佛的感想、看法,用各人自己修道的經驗、所得的境界來讚歎佛。

「如來廣大目」:這一位淨光普照主空神說:佛的這種智慧光明、這種法眼。「清淨如虛空」:這清淨光明的法眼好像虛空似的。「普見諸眾生」:普遍見著所有的一切眾生。「一切悉明了」:所有眾生起惑、造業、受報的這種因緣,佛都清清楚楚的見到了。佛明了一切眾生的因緣,所以就用種種的方法來教化一切眾生,令眾生都離苦得到快樂。這一位淨光普照主空神用這四句偈頌來表達他對佛的讚歎和看法。

方才說讚歎皇帝是異口同音來讚歎,讚歎國家也是這樣異口同音。譬如拿中華民國來說吧!或者是國慶,或者是什麼紀念日,有很多老百姓在一起聚會,就說了:「中華民國萬歲!」這是讚歎中華民國。其他的國家也是一樣,日本人就說:「大日本帝國萬歲!」英國人就說:「大布列巔萬歲!」就是這樣子。或者讚歎某個人生日,大家聚會到一起給他過生日,說:「Happy Birthday(祝你生日快樂)!」世間世俗的一種慶祝尚且如此;所以佛成佛了,他往昔所教化的徒弟也都來讚佛,來慶祝佛成道,說:「我們的師父現在成佛了,我們趕快去讚歎去!」所以無量的天龍八部、菩薩、羅漢、天王都來讚歎佛。這位淨光普照主空神就用這四句偈頌來讚歎佛,阿難結集經藏的時候,就把它寫到這個經上了;我們現在讀出來也就明白《華嚴經》的妙處,偈頌有這麼多。

佛身大光明  普照於十方 處處現前住  普遊觀此道

「佛身大光明」:這是普遊深廣主空神說的。他得到普入法界的解脫門,所以他見著佛身的大光明。「普照於十方」﹕佛這個大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一切的眾生。「處處現前住」:每一個眾生都說佛現到他前邊而為他說法。這也就好像月映千江一樣,一個月亮普遍的映到所有的江水上;佛也是這樣子,除非你不是眾生,只要你是眾生,佛的光明就能照著你,你就覺得佛正是對著你放光來照你。每一個地方的眾生都覺得佛是對著他說法呢!「普遊觀此道」:這是這位普遊深廣主空神所觀察明白的道理。他入這一種的解脫門。

佛身如虛空  無生無所取 無得無自性  吉祥風所見

「佛身如虛空」:佛是無相的,但還無不相。無相無不相,所以說是實相。「無生無所取」:這個實相是無生也無所取。因為既然無生,又怎麼有所取呢?「無得無自性」:佛身也無所得;你說有所得,得個什麼?佛身也沒有自性;就像虛空似的,虛空是沒有自性的。「吉祥風所見」﹕這位吉祥風主空神見到這種的道理。

*  *  *  * 上人:你回來了!到前面來,說一說他們的情形怎麼樣? 果回:他們現在在波德卡灣,是幾天前停下來的地方,正準備早上再開始拜。因為恆具發燒發得很厲害,所以他們非停一停不可。他現在比較好了,所以可以再試試看。現在東西都齊備了。 上人:那麼你拿去的那個甘草,他有沒有吃?他怎麼吃的? 果回:我叫他放在茶裏,或者就那麼吃;我不曉得他到底怎麼吃,我想他大概泡茶喝。 上人:連那個都可以吃的,不是單單喝那個水;他光喝那個水沒有那麼大力量,那麼嚼著吃都可以的,不一定要泡茶。 弟子:他知道那個東西是可以吃的。 上人:那個什麼毒都可以解。他們若能多吃一點蜜糖也解毒。 果回:還有,果舟他明天會送吃的東西去。他說假如有人要在路上找他們的話,最好是中午的時候去。他們說天一亮,只要車子能看得見他們,他們就上路了;可是下午差不多四點鐘左右,有時候更晚一點,他們就要開始找地方露營了。 *  *  *  *   如來無量劫  廣說諸聖道 普滅眾生障  圓光悟此門

我們金山寺和國際譯經學院是天天講經的,好像那個江裏頭的水,天天都是流的;在這個末法時代,我們要做正法的事情。這是我以前發的願,我願意在這個末法的時候維護正法;無論我走到什麼地方,一定要有正法,一定要沒有末法。這是我過去的願力,現在我也發這樣的願,未來我也發這樣的願;我的願力就是要把這個末法沒有了它,要有正法!

「如來無量劫」: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佛從無量無量劫以前到現在。「廣說諸聖道」:一直都普遍地來講說聖人所修行的道路,也就是廣說正法。「普滅眾生障」:普遍地令眾生的業障都消除了。眾生的業障滅了,就生出智慧來了;生出智慧,就可以入佛的解脫門。業障消了,福報也就增了,智慧也就長了。「圓光悟此門」:這一種境界,就是圓光主空神所明白的法門。

我觀佛往昔   所集菩提行 悉為安世間   妙髻行斯境

「我觀佛往昔」﹕這位妙髻主空神說:我觀察觀佛過去生生世世無量劫以來。「所集菩提行」:所積聚的菩提的行門沒有人能比。「悉為安世間」:完全為著令有情世間一切眾生都得到安樂。「妙髻行斯境」:這位妙髻主空神明白這個境界,入這種的解脫門。

一切眾生界  流轉生死海 佛放滅苦光  無礙神能見

「一切眾生界」:一切眾生界,就包括一切有情的眾生和無情的眾生。有情的眾生是因為無情的眾生而有情,無情的眾生是因為有情的眾生而無情;這是互相比對,來令人明瞭佛法的道理。「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因為有一切眾生的緣故,在沒有可說的法裏邊,勉強地來說一說。「流轉生死海」﹕我們人在六道輪迴裏頭輪來輪去,不想法子出去;這個生死猶如大海那麼寬廣,不容易了。生死不容易了,就在這個輪迴裏頭飄來飄去,在天道、人道、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輪迴裏頭流轉不停。「佛放滅苦光」:因為眾生太愚癡、太苦了,分別不清楚哪個是對、哪個是不對。明明對的他說不對,明明不對的他又說對;就在這種虛妄不實的境界裏頭來轉,所以就有苦。佛就放一種光來令眾生覺悟,願意發離苦得樂的心。「無礙神能見」:這位無礙主空神明白這種的境界,入這個解脫門。 。 清淨功德藏   能為世福田 隨以智開覺   力神於此悟

「清淨功德藏」:什麼叫清淨?清淨就是沒有染污。功德藏,這功是要立功,德要作德。怎麼叫立功?就是不應該你來做的事情,你能做了,這就是功。德,就是做對人有利益的事情,所謂善功德;相對的,就是罪孽過。你有善,就是盡做好事;有功,就是不應該你做的你也做了,這就有功。你能廣利一切眾生,這就有善功德。你若造罪孽過呢?就是不應該做的事情你做了,就有罪了;罪多了就是孽,那就有罪過了。好像你不應該殺人,而你去殺人了,這就有罪;你不應該去偷盜、邪婬,而你去邪婬,這就有了孽了;有了孽,過就跟著來了。過,就是過錯;你做錯了,這就是過。這個清淨無染污所立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所以叫清淨功德藏;這清淨功德藏,也就是清淨福田僧,也就是清淨的佛法僧。

「能為世福田」:佛法僧三寶能作世間最好的福田。誰若想求福,就親近三寶、供養三寶、恭敬三寶,這都能種福的。「隨以智開覺」:隨著就用這個智慧般若門來開導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覺悟。「力神於此悟」:這位勝力主空神明白這種的解脫門。

眾生癡所覆   流轉於險道 佛為放光明   離垢神能證

「眾生癡所覆」:眾生都被無明、愚癡遮蓋著,愚癡把智慧光明蓋住了,所以叫癡所覆。「流轉於險道」:在六道輪迴裏頭,有的時候就做畜生,有的時候又轉餓鬼,有的時候就墮地獄了,非常危險。「佛為放光明」:佛為眾生放大智慧光明,來救拔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遠離這個險道。「離垢神能證」:這是這位離垢清淨主空神所明白的解脫門。

智慧無邊際   悉現諸國土 光明照世間   妙音斯見佛

「智慧無邊際」﹕佛的智慧光明無量無邊,沒有一個邊際,也就是沒有窮盡。「悉現諸國土」:佛的這個智慧光明普照十方諸佛國土。「光明照世間」:佛的智慧光明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妙音斯見佛」:這是這位妙音主空神所明白的佛的境界。他入這個解脫門。

佛為度眾生   修行遍十方 如是大願心   普現能觀察

「佛為度眾生」:佛為著來到世界救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修行遍十方」:所以他才修行遍十方。佛用他的智慧來修行,修行遍滿十方諸佛國土。「如是大願心」:像這樣要普遍十方來修行,又要普度十方一切眾生,這就是佛發的大願心。「普現能觀察」:這是這位光遍十方或普現主空神所明白的道理。

*  *  *  * 上人:今大天家有什麼意見沒有? 弟子甲:有!我提一個關於翻譯的問題。在梵文裏,妄想、分別是一樣的字;但在中文,就有不同。所以我要問的是:妄想可不可以翻譯成分別? 上人:那個妄想,英文叫什麼? 弟子甲:這就是我的問題。我自己把它翻譯成 Idle thought,就是心裏隨便想東西,心跑來跑去。 上人:那個分別呢? 弟子甲:分別就是 discriminate,比這個 Idle thought 還更詳細地分別。 上人:你覺得他這兩個說法怎麼樣? 弟子乙:他的意思是這一個梵文翻成中文的時候,有兩個意思;因為這個梵文datta包含很多意思,其中兩個意思,一個是分別、一個是妄想。他的意思是:從中文翻成英文的時候,妄想是不是也可以翻譯成分別? 上人:那把它弄成四個,不就可以了? 弟子乙:Yeah!(好!) 上人:梵文生出兩個中文來,中文又生出四個英文來。 弟子(甲、乙or丙?):其實這個梵文,好幾個地方都是翻譯成分別和妄想,就是因為梵文的關係。 上人:分別是看看這件事情怎麼樣子來分別它。這妄想是虛妄的,根本沒有一個什麼東西,所以妄想不是分別。在梵文上,雖然有這麼兩個意思;但在中文裏,分別不能做妄想講,妄想也不能做分別講。分別,是你這麼細細地去分別它,去想:「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妄想是沒有一個東西,沒有一個事情在這兒,你就打這麼一個妄想。拿女人來講,你雖然不和女人講話,但一見著人就想:「這是女人、是男人?」這是一個分別,但是這不是妄想。你沒有見著這個女人,你就想:「哦,等一等我會不會見著一個女人?她會不會和我講話?我得怎麼辦呢?」這就是妄想了。你懂沒懂啊? 弟子甲:懂了。不過我的問題是因為這個梵文而起。譬如在《楞伽經》裏也有三種的翻譯,一個翻譯成分別,一個翻譯成妄想,又有一個翻譯成本來的自性。 上人:那你就看這個經文是用妄想來解釋意思比較充足,還是用分別的意思比較充足?你就看用哪一個意思來解釋那個經文比較好。如果用妄想的意思來解釋這個經文的理比較圓滿,那他翻譯成分別就不對了;若是用分別來解釋這個經文的意思比較圓滿,那他翻議成妄想就不對了。這很容易知道的,不是說兩個都是應該用的。你覺得怎麼樣? 果容(前面都是用弟子,又有弟子甲、弟子乙,怎麼又冒出個果容?):我覺得這個方法也不錯。 上人:沒有你那個好!

我來告訴你們這些居士、比丘尼和比丘,凡是在大家聚會的地方,自己不要坐在中間,或者跪在中間,或者找一個搶鏡頭的地方坐。在香港的佛教講堂,有這麼一位比丘尼;他們三個美國的法師回去講經,她每天都跪到中間那個地方。旁人要拜佛也沒有地方拜,要走路也沒有地方走;這就叫搶鏡頭。什麼叫搶鏡頭呢?就是這個照相機的鏡頭往南去,她就跑到南邊去;照相機的鏡頭到北邊,她就趕快跑到北邊去。跑到鏡頭的前邊,讓照相機正好照到她在正中間,這叫搶鏡頭。香港的這位比丘尼已經七十多歲了,就是果顯。人家聽經是坐到一邊,她一定要跪到中間那兒;表示她又誠心又恭敬,所有的人又都能注意她是誠心的。你們這兒的居士、比丘、比丘尼切記不要學這樣子!

還有,你們自己來評論評論,這三位美國的法師到香港,香港報紙上說他們又打人、又罵人、又偷東西、又搶東西,等於土匪一樣。你們切記不要學這個土匪!他們三個做土匪了,那隨他們去了,但是你們大家不要做土匪!你們相信不相信他們三個到香港是這樣子的?不管你們相信不相信,香港的報紙是這樣說的。

自己覺得自己會睡覺的人,坐的位置要離那玻璃遠一點!把玻璃打爛了還不要緊;若是頭被玻璃割出血,我這兒也沒有買那麼多的保險,這個是很麻煩的一件事。你們各位想一想,這是不是應該顧慮的? *  *  *  *

復次,無礙光明主風神,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間解脫門。

不懂佛法的人,就不知道有主晝神、主夜神、主空神、主風神等這麼多的神;研究佛法的人,才知道有這麼多的神。這個主風神也不是只有一個,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主風神。現在這個經文上不過提出來十位主風神的名字;沒有提出來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復次」:前邊那個意思還沒有說完,因為同時讚歎佛的神,不單單就是主空神、主晝神、主夜神而已,還有很多其他的神;現在所說的,是同時讚佛的主風神。「無礙光明主風神」:這一位主風神的名字叫無礙光明。他的光明遍照一切處無所障礙,所以叫無礙光明主風神。這個風也有很多種,所以主風神的名字也有很多。

在我們人身體裏邊也有風,所以身體的外邊才有風。我們這個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的;因為四大假合的關係,所以我們身體裏邊也有風。這個風也有神管著的,這個主,就是管著風的。風不是隨便願意怎麼樣子颳,就怎麼樣子颳的,也有神來管著它的。我們在風裏邊,但看不見這個風,就像魚在水裏頭看不見水一樣;我們沒有風就不會活,魚若沒有水也不會活。你把魚拿到水的外邊,沒有多久它就會死了;我們人若沒有空氣,也不需多久就會死的。所以這個風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係,任何人離了風,就不能生存。

「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間解脫門」:這一位主風神普遍地悟入一切的佛法。這個佛法,是指一切出世間的法和世間法。所以六祖大師才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佛法是即世法而出世法,不是離開世間法,另外去找一個出世法;就在這個世間法裏邊,就有出世法。這一位主風神得到這種解脫門了。

普現勇業主風神,得無量國土佛出現,咸廣大供養解脫門。

「普現勇業主風神」:普現,是普遍現出來。勇業,就是精進的業。精進菩提、精進梵行、精進修行、精進供養、精進恭敬三寶,這都叫普現勇業。這位主風神對一切的佛法都是精進不懈怠的,所以叫普現勇業主風神。「得無量國土佛出現,咸廣大供養解脫門」:無量無邊諸佛國土所有的佛出現於世,他都來供養佛,來修這種精進的廣大供養;也就是以法界的心量來供養法界的諸佛,供養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  *  *  * 上人:誰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共同研究! 譯者:他問四大假合,為什麼叫它們「假」? 上人:看看你們有誰可以答覆他這個問題? 弟子乙:師父,關於那個「假」字,應該怎麼解釋? 上人:你就給他解釋,你不要問我! 弟子乙:我也要問,我不是要解釋「假」是怎樣。 上人:我現在叫人答覆他這個問題,沒有叫你再問這個問題。他已經問了,你還跟著人家後邊跑,有什麼意思?你早怎麼不問呢?怎麼要等著人家問了之後你才問呢?沒有人能答覆他這個問題的嗎? 譯者:他說他自己有幾個意見,可以答覆他自己的問題;但是他不知道怎麼樣? 上人:他的意見怎麼樣? 譯者:他說我們這個身體不是我們的。 上人:他說誰看得它太重要了?他說是我們還是他自己?方才你翻譯說是「我們」,這個「我們」包不包括他自己?他是單說我們這地方的人,他不在內嗎?這要說清楚了! 譯者:他說找到彼岸的是誰?找不到彼岸又是誰? 上人:他現在到了彼岸沒有呢?沒有人可以答覆他這個問題?

恆隱師:我想問題出在語句上、翻譯上。四大假和的這個「假 」字,在英文裏面用「false」。中文這個「假」字,有「暫時」和「名義上」的意思。這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合和而有的。換言之,你的骨肉因為很堅固,可以說是地;你的體溫是火,你的呼吸氣是風,你身體裏面所有的津液就是水。當這四大因為因緣而聚會的時候,你就有了身體;當因緣盡了的時候,也就是你死的時候,這四大就歸回原處。所以說這四大不是真的。假如你要尋找自己,或者假如你認為你的身體就是你,那你就錯囉!因為那是不長久的。事實上,真正的「你」,這裏不是指你的我相,而是指你的真我,就是佛性。你的身體不是你,你的身體只是你的自性暫住之地;當時候到了,你就得走了。

上人:他現在對這個問題解決了沒解決?可以了嗎?現在他懂了?還有誰有什麼問題?你這個問題怎麼樣了? 弟子乙:恆隱剛才講的我很同意,這個「假」字就是暫時。我的問題就是:「假」的,是不是「暫時」?我以為她講得很對。 上人:你現在也懂了啊?你現在懂了嗎?你的問題也解決了? 弟子乙;沒有! 上人:什麼問題沒解決? 弟子乙:我的問題是:那個解釋是不是對?她的解釋我很同意,我就問那個「假合」的意思。 上人:那你還有另外一個解釋嗎? 弟子乙:這個「假」也可以說是「妄」,「妄想」那個「妄」的意思。我們翻譯的時候,有的時候是翻譯成false;妄,不是暫時的意思,而是根本沒有這個事情。 上人:那麼你認為是哪個對呢? 弟子乙:我以為恆隱師剛才講那個「暫時」的意思是對的。 上人:那麼你的問題怎麼還沒有解決呢? 弟子乙:解決了。 上人:頭先你說沒有解決啊?我沒有忘啊? 弟子乙:因為師父沒有證明哪一個是對。 上人:我怎麼可以證明你們這些個亂七八糟的事情啊?你說不是嗎?人家來問,你也來問,這不叫亂七八糟嗎?嘿嘿嘿!你也問四大假合有了問題,他也四大假合有了問題,這成了八個問題了;那八個之中去了一個,你們就剩七個。這叫亂七八糟!我怎麼可以答覆你這個問題?

我告訴你們,以後我們研究問題,你們誰都要答覆的。譬如有一個人問問題,你們不要等著我來答覆。不錯,他是問我,但我要看看你們有沒有人能答覆這個問題。我先緊著你們來,不要讓我這一個師父的帽子把你們都壓到底下了,誰的智慧辯才也發展不出來了。是不是這樣?現在你們用自己本有的智慧辯才,也可以答覆所有人的問題。現在有我呢,你答覆錯了,或者對方不佩服,他可以再提出來研究,說:「沒有說對!」或說:「你答覆的我不滿意!」你這個答覆他不滿意,又找那個;那個答覆他不滿意,又找那個。你們都不能答覆了,然後我再來答覆;如果你們能答覆了,那就免得我來動腦筋,我就莫如睡覺就好了。

我們要儘量節省電力來報效這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的燃料就要缺乏了;燃料不夠,所以我們幫著國家節省電力,不要用那麼多電。第一,用電我們要給錢的;第二,這國家的電力又要不夠了。所以我覺得晚間還是在金山寺那兒好一點!禮拜六的中文課我來改到三點半,在這兒兩點半講完,三點半開始在金山寺那兒教中文。梵文課也還都搬回金山寺好一點。因為今天我看見下邊教梵文課的地方燈光不夠,有的地方有燈,有的地方就沒有燈;有燈的地方人就可以學習,沒有燈的地方人就在那兒睡覺,這是我所見到的。所以還是搬回金山寺比較好一點,我相信你們各位也都會同意的;尤其這兒沒有金山寺那個地方夠用。

各位通知你們的親戚朋友,禮拜六、禮拜天中午還是在這兒講經,晚間就都回到金山寺去。你們各位覺得怎樣啊?我們這個「高」僧也不要跑這麼遠了,我們這個「矮」僧也不要walk(走)。你看怎麼樣?因為法無定法,隨時可以改變的。並且我還有一點感覺,在這兒講經講完了,這些人在這兒好像不知幹什麼好似的。有的想睡一睡,有的想看看書,也沒有什麼書看,就沖沖閒殼子囉!在金山寺那兒,各有各的工作:翻譯經典的就翻譯經典,做事的就做事,什麼都很現成的。我有這種的境界現出來了,所以就要把它改一改。果護!你說怎麼樣?

恆守師:Absolutely the best policy!(這是最好的辦法!)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上人:哈哈,那你是贊成了? 恆守師:當然囉! 上人:你說反對? 恆守師:不!也是同時贊成。 上人:也同時反對? 恆守師護:不是,是完全贊成! 上人:我覺得是這樣子,白天的lecture(講經)在這兒可以的,因為白天不需要這麼多的燈。這個地方的燈我覺得很費電的,你們不知道這個地方燈用了很多電、很多gas(煤氣),和金山寺差不多是一樣的了,是不是啊? 眾弟子:是! 上人:所以你們不要盡在夢裏頭做夢!金山寺那兒又有耳機,這是果隨最願意的事情;所以果隨當時就不願意到華盛頓街這兒來。現在滿果隨的願,把晚間的兩個lecture搬回去,白天的兩個lecture還在這兒。果隨,好不好啊? 果隨:好! *  *  *  *

飄擊雲幢主風神,得以香風普滅一切眾生病解脫門。

「飄擊雲幢主風神」:飄擊雲幢是這位主風神他的名字。飄,就是飄搖不定,就是風吹得飄來飄去的那個樣子;擊,是撞擊。雲幢,這個雲好像寶幢似的。「得以香風普滅一切眾生病解脫門」;香風也就是香氣。他颳的這種風,有一股香氣在裏邊;這種香氣是無上的一種藥品,能普遍消滅一切眾生的貪病、瞋病、癡病,把眾生這些貪瞋癡的病都給消滅了。貪瞋癡的病消滅了,就增長戒定慧的德行。這一位主風神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淨光莊嚴主風神,得普生一切眾生善根,令摧滅重障山解脫門。

「淨光莊嚴主風神」:淨光莊嚴是這位主風神的名字。他以清淨的光明來莊嚴其身,所以就有這麼個名字。「得普生一切眾生善根,令摧滅重障山解脫門」:他能令所有的眾生都發菩提心,生大善根;令一切眾生都改惡向善,改邪歸正,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善根增長,惡業就消滅了;所以他能令一切眾生摧滅重障山。什麼是重障山?就是我們這個貢高我慢、貪瞋癡、罪孽過,這都是重障山;這種的重障猶如須彌山一樣,所以叫重障山。最厲害的,就是我執和法執。我法二執猶如一座山一樣;他能摧滅這我法二執,能把這個重障山也平了它。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力能竭水主風神,得能破無邊惡魔眾解脫門。

「力能竭水主風神」:這一位主風神真是名實相符了。他這個風一過,就能把水給吹乾了,把所有的溼性都給吹跑了,所以叫力能竭水主風神。「得能破無邊惡魔眾解脫門」:惡魔,也就是最厲害的魔;最厲害的魔,莫如這個無明煩惱,這個煩惱魔是最厲害的。我們人修道常常要迴光返照,返照什麼呢?看看自己自性裏邊有沒有煩惱了。有人對你不好,你生不生煩惱?有人說你不對,你生不生煩惱?有人對你不客氣,你生不生煩惱?有人罵你,你生不生煩惱?有人打你,你生不生煩惱?你若都不生煩惱了,這就把無邊的惡魔眾都給破了;你若生煩惱,這一切的惡魔眾就沒有破。自己天天要迴光返照,修道的人怎麼可以發脾氣?一個人若是沒有煩惱了,這個人就出貴、就高尚了;一個人若有很大的脾氣、有無明煩惱,這個人就沒有價值、就不出貴也不清高了。清高的修道人就要沒有煩惱。你們誰能沒有煩惱,誰就會早證果、早開悟;誰有煩惱,誰就晚證果、晚開悟。

現在這個國家,佛法才正是一個開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找多一點人來證果,找多一點人來開悟。我們要找聖賢、菩薩、阿羅漢、初果的聖人、二果的聖人、三果的聖人、四果的聖人;我們要找聖人,不是找剩下的人。什麼叫剩下的人呢?就是人家都不要的人。我們在這個國家,人人都不要錯過你應該得的機會;就算你本來是應該證果的,但你一發脾氣,也就沒有你的份了。你看哪個聖人他會有很大的無明、煩惱、脾氣?沒有的。因為他證到人空、法空了,人也空了,法也空了;證得人空、法空這個境界,他自然就沒有無明煩惱了。你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自己,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想法子快點證果,不要落於人後。你想證果,就先要把這個惡魔破了它!惡魔就是你的煩惱。   我講《普門品》的時候,不是說過「千日打柴一火焚」嗎?你打了一千天的柴,一根火柴就能把它全燒了;砍一千天的柴,一個鐘頭都不到就都燒光了。你做了一千天的功,修了一千天的德行;你這個無明火、老虎神一來了,把這個功德也都燒了。這一位主風神能破惡魔。這個惡魔能破你的道業,他看你修行有點功德了,就在旁邊等機會;看你什麼時候發脾氣,有了無明煩惱了,他就鑽進來,令你道心沒有了。本來想要修行的,就變成一天到晚想還俗,想怎麼樣可以不修行;這就是魔王坐殿,受魔王的支配了。你本來想向西方極樂世界走,魔王說:「不要去!那個地方很多麻煩的。你到東方,那個地方不錯的。」他就想種種的方法來同你講道理,把你講得自己就動搖了。說:「哦,西方是麻煩,那我到東方試一試啦!」於是乎就離不開這個娑婆世界了。這個魔王就有這麼大的本事,你若是想真正修道,躲這個輪迴的苦,就不要相信這個魔王的話。

*  *  *  * 昨天在華盛頓街那邊,有一把剪子丟了,不知道是被誰給偷去了?現在來找這一把剪子,誰偷了,誰就趕快拿出來。不單這一把剪子,以前已經丟過一把;誰到那個地方隨便拿東西,趕快給拿回來,自己不要犯這個盜戒!還有,開光的時候,妙境法師有一隻派克的原子筆,也在華盛頓街那兒丟了;不知道是誰撿去了?誰撿去了,應該給拿回來!

還有,以後你們到華盛頓街那兒聽經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不要到廚房去,不要到廚房吃飯的桌子那邊坐。男眾有早到的,可以在樓下的禪凳上坐禪;不要沒有什麼事各處去沖閒殼子,很大的聲音,吵得旁人也都不能用功了。我們誰用什麼東西,譬如這把剪子在什麼地方拿的,用完後還要放到什麼地方去;不可以隨便把那個東西就拿走了,這是應該知道的。

還有,以後無論什麼地方來的法師,你們居士見到法師的時候要合掌。這個法師如果對你合掌,你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他,說:「我們不敢當啊!您是法師,不應該向在家人合掌。」在中國沒有這種規矩的。出家人見著在家人,不等在家人合掌,他就先合起掌來,就幾幾乎沒有叩頭而已!這一種行為是不合法的。在美國佛教才剛開始,應該把這種習氣改善了它!

你們所有的居士,以後若見著出家人對你們合掌,你就應該給他叩個頭,跪到那個地方告訴他,說:「我是個居士,擔不起你這個比丘向我們在家人來合掌。我們是應該恭敬三寶的,我們不希望三寶來恭敬我們!」你這樣明明白白地告訴他。你若是想供養三寶,也要恭恭敬敬地先叩三個頭,然後跪那兒合起掌來,把這個紅包頂到頭上,這麼樣子來供養三寶;不是一隻手就這麼拿出去,要兩隻手這麼頂到頭上,眼睛不要看他,要這樣子。以前我看見有的人供養三寶,就這樣好像拉著弓射箭,這麼一射就射出去了。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不會、不懂!。 *  *  *  *

大聲遍吼主風神,得永滅一切眾生怖解脫門。

「大聲遍吼主風神」:這一位主風神叫大聲遍吼。這位主風神一定善於刮大風,風聲也很大,遍虛空都有他這種吼的聲音。「得永滅一切眾生怖解脫門」:一切眾生有所怖畏的時候,這一位主風神能布施無畏給一切眾生,滅一切眾生的恐怖。他得到佛的這種境界、這種的解脫門。

樹杪垂髻主風神,得入一切諸法實相辯才海解脫門。

「樹杪垂髻主風神」:這位主風神叫樹杪垂髻主風神。樹杪,也就是樹梢,就是樹的最末梢的地方。垂髻,垂,是垂下。「得入一切諸法實相辯才海解脫門」:入,也就是明白、了悟。他了悟一切諸法的實相,也就是諸法的本體。諸法的本體是什麼樣子呢?「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不可說的。諸法實相是不可說、不可說。那麼不可說,怎麼又有了辯才了呢?就因為不可說,所以就有辯才了,入了辯才海。這種辯才,是諸法實相的本體所發揮的妙用。這個道理,說出來是無窮無盡的,怎麼樣講都有道理,所以才叫海;辯才它不是一個道理所能說完的,所以說沒有定法。這一位樹杪垂髻主風神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就像講經說法,各有所見,各有所悟;講出來的經,不會都一樣的。若都是講一樣的,你也這麼樣講,他也這麼樣講;那就叫講一個死經,沒有明白經的義理,也就是沒有入到諸法實相的本體。沒有明白,所以講出來的道理就很死板的。

你們現在學佛法的人,無論到任何的地方,都不要先講自己在這兒學的什麼佛法,來炫示於人。怎麼叫炫示呢?就是自我介紹,說:「你看我學過《法華經》,也翻譯過《法華經》;我學過《楞嚴經》,也翻譯過《楞嚴經》。我又翻譯過《大方廣佛華嚴經》。大經、小經,長經、短經,我翻譯了不知多少!」不要自己這麼賣膏藥!跑江湖的賣膏藥,就先拉著一隻猴子在那裏耍把戲;猴子有很多的本事,很多人圍著看。猴戲耍完了,他就拿出他的膏藥來說:「我這膏藥又便宜又好,能治很多的病。你頭痛貼上就會好,腳痛貼上更好,腰痛貼上也就不痛了。我這膏藥是最好的!」這叫做生意跑江湖的。

我們學佛法的人不要學這一套,不要說:「你看,我又翻譯了什麼什麼了。」不要這樣來給自己做宣傳。你如果給自己做宣傳,那人家熟行的人一聽,就會說:「喔,這個人沒有大意思了!」你說你翻譯過《地藏經》,又翻譯過《百法明門論》。人家問你《百法名門論》都是些什麼?「不知道!」或者知道,但也就是照葫蘆畫瓢,那麼描一描,說:「喔,我師父這麼講的。」這樣子就沒有意思了,這叫自己自我宣傳;自己給自己宣傳,這沒有意思!

你應該給旁人宣傳宣傳,說:「他們都翻譯了很多經典,唯獨我很慚愧;什麼經也不會翻譯,我是什麼也不懂!」要這樣子講話。不能說:「我會講什麼經,我會翻譯什麼經;你聽我,我的本事可就大了。天主是第一,我就是第二!」或者:「天主是第二,我是第一!」不要這樣。這諸法實相你若明白了,那就入辯才海,就辯才無礙。任何人怎麼講也講不過你,怎麼辯你都會勝利的;不會被人一說,把眼睛睜開就沒有話講了,這就沒有得辯才海。

*  *  *  * 昨天問那個剪子,怎麼沒有人知道?這個東西若沒有人拿,它就會自己沒有了嗎?是不是學佛法學不好,學得會偷了?誰若不承認,我要叫韋陀菩薩去罰他去!嘿嘿!看韋陀菩薩或者打或者罵他,或者怎麼樣去管他去?因為他做賊!剪子和筆這兩樣東西一定要找出來,找不出來不行的! *  *  *  *

普行無礙主風神,得調伏一切眾生方便藏解脫門。

「普行無礙主風神」﹕這一位主風神吹的風周遍十方法界,所以叫普行無礙。沒有什麼可以障礙他這個風的。「得調伏一切眾生方便藏解脫門」:他能令剛強的眾生不剛強了,惡的眾生不惡了,壞的眾生不壞了;他能把眾生調伏得柔和、忍辱、精進,能令眾生改惡向善,捨邪歸正,棄暗投明。而且他不是調伏一個眾生,是調伏所有的眾生。用什麼來調伏呢?用方便藏,也就是方便的法門;這方便的法門是無量無邊的,所以叫藏。遇著剛強的眾生,他就以柔和、忍辱來調伏;遇著惡的眾生,他就以善法來調伏;遇著壞的眾生,他就以好的方法去調伏。用這種種的方便法門來調伏一切眾生。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種種宮殿主風神,得入寂靜禪定門,滅極重愚癡闇解脫門。

「種種宮殿主風神」:這一位主風神的名字叫種種宮殿。這個「宮殿」,有一種莊嚴的意思。這一位主風神用種種的行門來莊嚴,所以叫種種宮殿主風神。「得入寂靜禪定門,滅極重愚癡闇解脫門」﹕寂靜就是不動,不動就是禪定。入這個寂靜禪定門,能滅極重愚癡暗;怎麼樣滅的呢?就因為入禪定門。由戒生定,由定發出一種智慧來;有了智慧,所以就把一切極重的、最厲害的、最難滅的愚癡暗都滅除了。愚也就是癡,癡也就是愚;愚癡就是很糊塗的,沒有智慧,沒有光明。暗,也就是糊塗、不明白。因為入禪定,有智慧光明了;把這些極重的愚癡暗都滅除了,所以就得到解脫門了。

大光普照主風神,得隨順一切眾生行無礙力解脫門。

「大光普照主風神」:這一位主風神叫大光普照。他有大智慧光,普照一切眾生。「得隨順一切眾生行無礙力解脫門」:他得到佛的什麼境界呢?他得到隨順一切眾生行。眾生所願意做的事情,他都隨順;所謂「恆順眾生」,令眾生歡喜,令眾生得到解脫。令眾生生一種歡喜心,不生煩惱,不發脾氣,這就叫無礙力;你若令眾生生了煩惱,那就有了障礙了。他得到這種的解脫門。

爾時,無礙光明主風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風神眾,而說頌言。

「爾時」:就在釋迦牟尼佛說這部大《華嚴》的時候,有無量菩薩、無量諸天王、無量天龍八部來集道場;又有主晝神、主夜神、主空神、主風神、主方神等等諸神,也都來集道場的這個時候。「無礙光明主風神,承佛威力」:這位無礙光明主風神他又有話講了。講什麼呢?他要說偈讚佛。他自己能不能說偈呢?能說,但是不太圓融;現在他承藉著釋迦牟尼佛的大威德神通之力,「普觀一切主風神眾,而說頌言」﹕普遍觀察這一切主風神眾,又說出四句偈頌來。

一切諸佛法甚深 無礙方便普能入 所有世間常出現 無相無形無影像

這是無礙光明主風神說的四句偈頌。「一切諸佛法甚深」: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佛法,都是甚深微妙的;佛法裏邊又藏著佛法,所以一切諸佛的法都是不可思議的。「無礙方便普能入」﹕可是佛有一種無礙方便,能遍入微塵剎土的一切處。「所有世間常出現」﹕佛在這個有情世間常常出現,來教化眾生。「無相無形無影像」:佛雖然常出現,但是沒有一個相,沒有一個形,所以連影的相都沒有;既然無相無形,又怎麼會有影子呢?佛的所行所做,不像我們人有一種執著心說:「我做了什麼了,我怎麼樣的好。」就沒有想到自己不對的地方。這就變成有相有形了,也有影子了。有影就有相,佛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雖說終日說法,也沒有說一句話;終日吃飯,也沒有吃到一粒米;終日穿衣服,也沒有穿一縷紗。佛所行所作,就是行所無事;這種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明白的。

汝觀如來於往昔 一念供養無邊佛 如是勇猛菩提行 此普現神能悟了

「汝觀如來往昔行」﹕這是這位普現主風神說的話。他說:你看一看、觀察觀察,佛在往昔因地的時候所修行的那種行門,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一念供養無邊佛」﹕佛在一念之中,就能普供養法界無量無邊這麼多的諸佛。「如是勇猛菩提行」﹕就像這樣子勇猛精進,時時都修菩提行。「此普現神能悟了」﹕這一位普現主風神明白這種的解脫門。

如來救世不思議 所有方便無空過 悉使眾生離諸苦 此雲幢神之解脫

「如來救世不思議」﹕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佛救度有情世間一切眾生的,這種和柔、忍辱的力量是不容易明白的,也想像不到的。「所有方便無空過」﹕所有的方便法門,佛沒有不用的。佛見著什麼眾生就用什麼法門來度這一類的眾生,所以叫無空過。「悉使眾生離諸苦」﹕令所有的一切眾生都離開世間的煩惱障、所知障,業障、報障,離開一切的苦。「此雲幢神之解脫」﹕這位雲幢主風神明白這種的解脫門。

*  *  *  * 果逸說今天把腳指頭碰了,碰得痛;她說頭痛、腳指頭痛。你不說腳指頭,你單說頭痛。

這個筆是誰的?那天我們找這個妙境的筆,找著沒有?(弟子:那是果逸的。)她自己的哦?不是妙境的,再找一找! *  *  *  *

眾生無福受眾苦 重蓋密障常迷覆 一切皆令得解脫 此淨光神所了知

「眾生無福受眾苦」: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也是眾緣和合而死。眾生為什麼無福呢?就因為沒有種福。怎麼沒有種福呢?就因為沒有見佛、沒有見法、沒有見僧。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就沒有地方可以種福,沒有地方種福,所以就無福。好像那個沒有佛、沒有法、沒有僧的地方,眾生的福報完了,就不能再增福了,因為沒有種福的地方;沒有福,所以就要受眾苦了。這個苦是很多的,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

(一)苦苦。就是苦中之苦,苦上更苦;這是說的窮人的苦。窮人本來很貧困的,已經是苦了,現在又加上一種苦,好像住貧民區木屋裏的那些難民。美國的房子雖然也都是木頭的,但是裏邊油得很乾淨,外邊也油得很漂亮,這種木屋住著也不錯的。巴西和香港的木屋,那木頭也沒有刨光,就那麼釘成一間房子;裏邊也沒有油,外邊也沒有油,老鼠和人在一個地方住。老鼠住小房子,人就住大房子;老鼠和人互相做鄰居,互相做朋友。人有個老鼠的朋友,老鼠有個人的朋友,這還不錯。可是你說怎麼樣啊?一打颶風啊,把這個木屋給吹倒了。老鼠也不管這個人了,人也不管這個老鼠了;老鼠自己另外去找新房子了,這個人就要等政府給找地方住。你看這是不是苦上加苦呢?本來有個木屋住著還過得去,打一場颶風,把木屋給吹沒有了;或者下雨下得大了,把木屋也給沖跑了。這都是苦上加苦。

(二)壞苦。有些人有很多錢,這是很快樂啦!可是好景不常,或者有天災,或者有人禍;好像被土匪綁票了,或者發生其他的意外。種種想像不到的事情,就把這富貴給壞了,這是壞苦。

(三)行苦。既沒有貧窮的困苦,也沒有富貴的壞苦;這是很好啦,平平常常的。可是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念念不停,這叫行苦。

這三苦,是人所共有的;這個共有,不是說大家都有這三苦,而是有的有,有的或者就沒有。但是沒有貧窮的困苦的,就有富貴的壞苦;沒有富貴壞苦的,就有這個行苦。所以說是人所共有的,不是有這個,就有那個。又有八苦,八苦是:

(一)生苦。生的時候就像生龜脫殼一樣。那活的烏龜,你把它的殼給揭開,是很痛的;我們人生下來的時候,也就那麼痛苦。 (二)老苦。生了之後又會老。老了,耳也聾了,眼睛也花了,牙也吃不動東西了,兩條腿也不幫忙行路了;老態龍鍾,雞皮鶴髮的樣子,這是老苦。 (三)病苦。人沒有病的時候,不知道有病的苦;到有病的時候,那種痛苦啊,是說不能盡的。頭,無緣無故它就痛起來;腳,無緣無故也痛起來。腿也痛起來,腰也酸了,什麼病都來了;餓了也吃不下去東西,甚至喝水都喝不進去。就這麼苦!這還都不算,最大的是死苦。 (四)死苦。這死就好像活牛扒皮一樣。那活的牛,你把他的皮給扒下來,你說痛苦不痛苦? (五)愛別離苦。你越愛這個人,這個人越要和你分開。或者有特別的情形,或者有什麼因緣要分離;離不開也要離,這是愛別離苦。 (六)怨憎會苦。你覺得這個人真討厭,不願意看到這個人,所以就和他分開來;但是到另外一個地方,又遇著和這個差不多的人,這叫厭憎會苦。 (七)求不得苦。貪心很大的,求富貴也不得富貴,求榮華也不得榮華,求子也不得子,求女也不得女,想找一個男朋友也得不到,想找個女朋友更沒有;總而言之,你所想的都得不到,這就叫求不得苦。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陰像一個大火炬似的,沒有法子躲得開,所以叫五陰熾盛苦。

憨山大師說:「夢入大火炬,怕怖多悵慌;正當苦惱時,滴水變清涼。及至醒眼觀,向著誰悲傷?」作夢夢見走到一個大火堆裏去了,這時候怕得不得了,恐懼得不得了,不知道會不會被火燒死了,嚇得身上都出汗了,也沒有法子躲避這火難;越著急這兩條腿就越罷工,邁不動步了,不聽你指揮。正在苦惱的時候,有一滴水滴到身上,覺得很清涼的。等醒來的時候,回頭看一看,在夢裏頭悲傷的那個人又是那一個呢?我們現在這些沒有開悟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這麼苦苦惱惱、奔奔波波、爭爭吵吵、煩煩惱惱,還覺得很不錯的。你要知道啊,等到你病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把握?等到你死的時候,你有什麼把握沒有?如果沒有把握的話,那你的夢就沒有醒呢!你若有把握了,病嘛?我可以不病!死嘛?我可以不死!我若願意死,隨時都可以。能有這個把握,那個夢或者就醒了。所以在這個地方,各位要特別注意!

「重蓋密障常迷覆」:蓋,就是遮蓋。什麼遮蓋著?就是被無明、煩惱蓋著。密障,就是很嚴密的這種障。障有三種,有煩惱障、業障、報障;又有煩惱障、所知障。被這種種的障遮蓋著,就常常地令你迷惑,令你不明白。令你本來很聰明的,就一天比一天糊塗;本來很有主意的,就一天比一天的忘想多。誰若是眾蓋密障常迷覆的,在這個地方就應該覺悟囉,應該明白囉,不應該再那麼迷了!「一切皆令得解脫」﹕佛願意令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此淨光神所了知」﹕這種的境界、這種的解脫門,是淨光主風神所明了的。

*  *  *  * 不是自然死的人,死後那個苦更難受!在當時不知道,等過去的時候就知道了;每一天到那個時候,都有那種痛苦的。果修,你告訴他,不要找這個便宜的事情,以為這麼死就沒有痛苦了;這種痛苦,比那個自然死的更長遠。本來人死是很痛苦的;那我找一個方法,讓死的時候沒有痛苦,這是很便宜的。但是你死的時候便宜,死後就不便宜了,比那個自然死的痛苦更厲害;不過人不知道,但那個鬼知道!那個鬼天天每逢到他死的那時候,他就受不了,他就痛苦了;若是病死的,雖然像活牛扒皮一樣,但是死了以後就沒有那麼多痛苦了。人說的事情不一定完全都對的,也不一定完全不對。所以政府也不許可這樣子安樂死,這是對的;有人看重病的人很痛苦,想要幫助他,就把他殺了,叫他早一點死,這也是對的。但是這都是人所做的事情,在佛教裏頭,不許可有這種情形!這一切都是業,他的痛苦也是業,他應該受這個果報;你不能用一種勉強的手段,令他不受報。

據說崇禎皇帝前生是個出家人,但是沒有受具足戒,只是個沙彌。這個沙彌很早就死了,他的師父就對他的師兄弟說:「你們把他的腳綁上繩子,把他的屍體拉著在地上拖。什麼時候把這個屍體拖碎了、沒有了,那時候就算了!」他這一些個師兄弟就想:「這太殘忍了!人已經死了,還要拖他的屍,拖到沒有了?這太不慈悲了!」於是就偷偷把他埋了,讓他得上一個全屍。

因為前生他做沙彌,來生就做崇禎皇帝;但就有道無福,以後就在煤山上自己吊死了。如果他這一些師兄弟把他的屍首給拖沒有了,也許他來生就會做一個又有福又有道德的皇帝;因為他們不拖碎他的屍首,所以來生就有道沒有福,結果還要自己吊死在煤山。有的人是這麼說的,是真的、假的我也不知道。他的師父是個明眼的善知識,知道他的罪業沒有消盡;所以要把他的屍體拖沒有了,這樣來生他就會做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這些師兄不想叫他做個好皇帝,想讓他做一個半途而廢的皇帝;於是乎來生就來和他搶皇帝的位子,就變成李自成。

上人﹕咱們再講這個魔。這個魔有多少種魔?果護知道! 果護﹕有自心魔,有病魔。 *  *  *  *

如來廣大神通力 克殄一切魔軍眾 所以調伏諸方便 勇健威力能觀察

「如來廣大神通力」:如來有廣大無邊的神通力量。「克殄一切魔軍眾」﹕克殄,就是降伏。佛能把一切的天魔外道都給折服了。魔就能殺人、害人,能令人死、令人發狂、令人失去理智;失去理智就顛顛倒倒的,認不清楚真理。魔能令人迷亂、顛倒、不守規矩,這都是魔王的本領。

魔有十種魔: (一)欲。欲的英文叫 desire ,你們現在有 desire 的,知不知道這就是個魔?所以說是「欲是汝軍一」,這個欲就是你那個魔軍中的第一個魔軍。 (二)憂愁。你有了欲,跟著憂愁就來了。為什麼要憂愁呢?就因為不能滿足這個欲,所以就生了一種憂愁;今天想、明天想,想來想去,頭髮也想白了,眼睛也想花了,舌頭可沒有想掉,但牙掉了。這是「憂愁軍第二」。 (三)飢渴。你的這個欲沒有滿足,所以對這個desire就很飢渴的。飢,就是肚子餓,;渴,就是沒有水喝口很渴的。欲得不到滿足,所以就又像餓又像渴了似的。 (四)渴愛。對這種愛欲很渴望,越想越飢渴,越飢渴就越渴愛。你們現在知道這是魔了嗎?哈!成天和魔在一起打交道還不知道! (五)睡眠。渴愛想不到,就沒有精神,就要睡覺了,這個睡魔就跑出來了。所以你不要以為自己睡不夠,你就是睡多少也都不夠的。我在年紀輕的時候也像你們一樣,睡一天還沒有睡醒,睡兩天、三天、五天、七天還是睡不醒,還是那麼樣子!所以第五個魔軍就是睡眠。 (六)怖畏。睡眠昏昏沉沉的,以後就生了怖畏了,想:「唉!是不是要有人要殺我呢?」這就是發狂了,什麼都怕。南邊也怕,北邊也怕,東邊也怕,西邊也怕,中間更可怕;想找一個不可怕的地方也找不著,這時候就生出一種疑。 (七)疑。疑,就是懷疑。坐坐就懷疑了,想:「他們是不是在那地方罵我呢?他們是在講我吧?他們怎麼對我這麼不客氣啊?」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什麼地方都有了毛病了,看見誰都不對,這就生一種懷疑。這疑軍為第七。 (八)含毒。含,就是包含的含;毒,就是毒藥的毒。這是含毒軍第八。 (九)利養。修道的人若貪圖人的供養,常想著:「那個人很有錢,若供養我一百萬塊錢,我什麼問題都解決了。」貪圖人的供養,這是利養軍第九。 (十)自高。就貪著一個虛妄的假名,自己很貢高的。「哼,你看我真是了不起。你看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你看我,比須彌山還高!」這叫自高軍第十,自高的魔軍第十。

每一個人自己算一算,有多少魔軍跟著你。你若有一個,那就不得了;若有多個,那更了不得!所以你們各位要研究研究這個魔軍,看看自己有沒有被魔軍纏繞;若能把這十種魔軍都降伏了,那就克殄一切魔軍眾。

「所有調伏諸方便」:所有佛調伏一切眾生的善巧方便。「勇健威力能觀察」:勇健威力主風神都能觀察、明白。

*  *  *  * 各位善知識,我們今天有一個佛教傳到美國來最好的一個機會。佛教由亞洲真正傳入美洲,現在是一個開始;在這個開始的時後,必須把這個基礎建得堅固一點,不怕任何的風和雨來摧殘。佛教的基礎是什麼?就是要人人先明白佛教的規則。佛教的規則,也就是佛教的戒律;佛教的戒律,也就是佛教的禮儀。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這是儒教所講的,也就是孔子所傳的。在佛教裏頭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三千威儀之中,就包括行住坐臥一切都要嚴守威儀;嚴守威儀,也就是嚴守戒律。八萬細行,還有八萬的很微細的行門,這說起來是太多了。那麼我們就從最基本的做起,就是對善知識要有禮貌。

今天有四位善知識來。有臺灣佛教會的理事長、十普寺的住持、檳城極樂寺的方丈和尚白聖老法師,還有臺灣善導寺的住持布衣法師,又有香港佛教聯合會的會長、香港正覺蓮社的社長、香港佛教雜誌社的主持人覺光法師,又有南天竺的住持懋睿老法師。這四位老法師都是現在佛教界中的領袖、善知識,他們四位發大慈悲心來到美國,和我們這些金山寺的苦惱眾生和三藩市的善男信女來結法緣;這是我們親近善知識最好的一個機會,我們切記不要錯過這個好機會!我們在這個好機會的期間,要行持正法,要用萬分懇切至誠的心來恭敬、禮拜這四位善知識。這四位善知識是現在世界上稀有的善知識,我們應該多親近、多供養、多禮拜,好種我們的福田。所以我們用佛教最崇高的禮節來歡迎他們四位善知識,也就好像天主教歡迎教皇那麼尊重、肅穆、莊嚴、禮貌地來歡迎這四位善知識。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拿出自己最真正的誠心、真心,來歡迎這四位善知識。各位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我們在飛機場有一個招待貴賓的房間,我們請這四位善知識下飛機後,先到那個房間暫時間休息一下。我們現在又向飛機公司去交涉,等到飛機到達的時候,令他們四位善知識先下飛機;我們這兒派兩位代表,到飛機場的門口去歡迎他們四位善知識。這一種禮儀、禮節,是過去佛教所沒有的;所以我們現在是在開闢一個歷史的記錄,打開歷史的新頁。你們各位統統都要做一個真正新的佛教徒,做一個新的善知識,將來好領導美國的佛教徒。為什麼說新的善知識?因為以前沒有嘛!所以現在是新的善知識。你們各位不單做新的善知識,又可以行菩薩道,將來又可以成佛。我對你們各位的希望就是這樣子!

再向各位報告一個消息,這個飛機現在還在洛杉磯那個地方,要晚一個鐘頭才到三藩市。本來我們是四點鐘到飛機場去,現在恐怕要晚一點再去。你們各位對今天的事情有什麼意見沒有?有什麼感想,可以隨便說一說。

今天這件事情做得非常圓滿,這就見出你們美國人做事情是很敏捷、很圓滿的。果寧跑到洛杉磯去放放光,把他們嚇得戰戰競競的。這個果瞻和果護在這兒放的光也不小,所以他們一看見你,幾幾乎乎就嚇得跌倒了;幸虧我在那兒給他們頂禮,他們心裏才比較舒服一點。今天可以說是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了,這個影響力很好的;能這樣子實實在在去做去,令這一些個中國的佛教徒和外道看見了,從心裏頭都會有所感動。

那個智海呀,今天是很生慚愧心的,所以他趕快跑了。我們今天是讓他──本來你們請他到這兒住,我們如果不送他去他那兒也可以的;但是我看如果不送到他那兒住一宿,他會很不高興。我們不願意自己不高興,所以也不願意人家不高興。這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也絕對不要加到旁人身上。你不願意人家對你發脾氣嘛,你切記也不要對人發脾氣;這是很要緊的地方,你們每一個人都要記得!你若對人家發脾氣,人家也會對你發脾氣。各位對這一點一定要清楚的。還有什麼意見沒有?發脾氣?發脾氣,有的時候就會挨罵的。

今天真是特別圓滿。我們在一個佛教開始的時候是應該如此的,是應該這麼樣子!果瞻這幾天忙得很厲害,這有一點成功的樣子。做事能這樣子,就令中國的佛教徒生慚愧心,連我也會生慚愧心了! *  *  *  *

佛於毛孔演妙音 其音普遍於世間 一切苦畏皆令息 此遍吼神之所了

這是大聲遍吼主風神他在華嚴法會上所說的讚頌佛的偈頌。「佛於毛孔演妙音」:我們人說話要用口,說法也用口、用舌頭來說法。佛不單口能說法,而且所有遍身的毛孔也都能說法;每一個毛孔都可以演說八萬四千法門,每一根汗毛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

*  *  *  * 不要吵!你要管一管你自己的小孩子,不可以隨便叫他那麼吵!凡是有小孩子的人來到這兒,你自己應該看著他。他小的時候不懂什麼,你說他不聽;現在他已經懂了,你就應該管著他,不要在道場裏這麼亂吵亂叫的! *  *  *  *

佛每一個毛孔都可以說法,都可以教化眾生,並且每一個毛孔裏邊都有無量的眾生在那兒聽法。如果單單佛說法,沒有眾生聽法,這也是沒有用的。有的人說這是一種空談;在凡夫的地位上,當然你不相信有這種的境界。你若證阿羅漢果,也還不知道華嚴法會佛的境界;必須是個菩薩,才能明白這種境界。所以你現在說不相信,這是很難怪的;等你到了菩薩的果位上,你就會相信佛的每一個毛孔都能演妙音。什麼叫妙音呢?就是對機說法。說法正對你這個機,這就叫妙音;若不對這個機,這就不是妙音。這叫「觀機逗教,因人說法」,所以叫妙音。

「其音普遍於世間」﹕佛這種的妙音遍滿一切處。世間,就是有情世間;有情世間也就是眾生的世間。佛這種妙音,令每一個眾生都聞法開悟,返迷歸覺。「一切苦畏皆令息」﹕令眾生一切痛苦和怖畏的事完全都息滅了。息,就是停止了,沒有苦也沒有怖畏了;沒有怖畏、恐懼,也就是度一切苦厄了。《心經》上說:「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沒有恐怖,才能遠離顛倒夢想;能離了顛倒夢想,就能得到究竟的涅槃;能得到究竟的涅槃,就證得常樂我淨的涅槃四德。「此遍吼神之所了」﹕這是這位遍吼神所明了、所得到的境界。他入這種的解脫門。

*  *  *  * 今天講的這四句偈頌,你們有什麼意見要發揮的,現在正是時候。用你們自己本有的智慧來照了這四句偈頌的義理,有什麼特別的見解、真正的道理,都可以提出來給大家講一講。若是有哪一個字、哪一句不明白,也可以提出來研究、來問;若是都明白了,也沒有什麼意見,我們再繼續向下講。我們這兒是民主的講經方法,大家都有發言權,大家都有講經的機會;不是單單一個人這麼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不是「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墮地獄,徒弟向裏拱。」你們不要跟著墮地獄的師父向地獄裏去拱去!

不講?那你們現在是都懂了?你們不講也不行的,一定要講!現在由果護來先念一念這四句偈頌給大家聽。找誰好呢?果修來講,快點! 恆持師﹕佛不但在最小的一個毛孔裏邊說法,他也在最大的地方說,就是在眾剎海中說。在所有的塵剎,經過不可思議的大劫,他都說法,他所說的都妙不可言。他也有妙辯才,因為他會看人的因緣,會用方言來給人說法;不但人,所有的眾生,他都會用他的辯才來教化他們。

各位善知識,現在要打起精神來,不要睡覺了。我們要共同來研究這八句偈頌,那一句講對了,那一個句講錯了,我們要把它找出來;不要做啞羊僧、閉口僧。大家現在都要來共同研究這八句偈頌,誰若不說話,我就知道他是方才睡覺的人。你們相信不相信?(眾弟子﹕相信!)那就講了!現在大家都說話,你也說,他也說,大家一齊說!你們大家誰說的什麼話,我都會分別得很清楚。沒人講?等我抽個籤看看!這個籤是誰?出來,出來!隱不住囉!你會說什麼就說什麼,對這八句偈頌有什麼看法、什麼意見,都可以提出來。如果我沒有講完那個意思,現在留著給你講;如果已經講完了,那麼你就再添上一點。不要想,快一點講!你一想,那就是第二義,不是第一義。

我不相信他們講的你都滿意,我也不相信他們講的每一句都是圓滿的,我也不相信他們把每一句的意思完全都講出來了;甚至於連我講的也是一樣的。我們大家要共同把這個真正的道理研究出來,不要有以前中國佛教的那種官僚作風,那麼獨裁──我說的才算,你說的就不對。我這個做師父的,是只要你們找出我的毛病來,我絕對接受的;我絕對是在這個民主國家行民主的佛教,我就不怕人反對我。誰能反對我,誰就是我的好徒弟;不反對我的,就是壞徒弟。懋老,聽過這麼講法沒有?沒有聽過吧!我就不怕人反對,我不怕人破壞我,也不怕人罵我,也不怕人譭謗我。我不怕的!你們誰有本事來罵師父幾句,那是我最歡迎的。

先講中文,後講英文!不能先講英文,因為這佛經是中文的。

越看越糊塗?不糊塗就不明白,不明白也不糊塗!怎麼?還有什麼意見?就是這個不明白、不糊塗,不糊塗、不明白;你方才是不是想說這兩句話?問問她為什麼要哭?講來聽一聽,快點講!不要想,不要哭,不要說說就要哭了。

如如就是空。你們覺得她講得怎麼樣?用你們每一個人的智慧來批評批評。

弟子甲﹕她講的很符合邏輯學。 上人﹕果瞻,你覺得她講得怎麼樣? 恆觀師﹕她講得完全對。……她沒有分別這個法和說法是不一樣的。雖然她哭了,這也可以說是講法,一切都是佛法。 上人﹕果修,你知道她哭過沒哭過?剛才她好像要哭的樣子,哭了沒哭呢? 恆持師﹕我沒有看見。 上人﹕果逾,你知道不知道?果普,你知道不知道?那麼她偷著哭來著!(眾笑)她頭先也沒有說她沒哭吧?是不是? 弟子﹕她沒有說她沒有哭。 上人﹕那就證明她是哭來著。你問問她,她對誰哭來著?她哭的時候,被誰看見過? 譯者﹕法界裏邊的所有的眾生都看到她哭。 上人﹕誰看見她笑來著? 譯者﹕也是法界裏邊的所有的眾生。 上人﹕她是願意哭?還是願意笑? 譯者﹕她說所有的現象她都歡喜。 上人﹕若不是現象呢? 譯者﹕凡是有,就有現象的。 上人﹕那麼她是不是 Everything is OK? 譯者﹕她是 everything 都是 OK。 上人﹕No problem?那就不要再哭了,也不要再笑了。這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不思善就是不笑,不思惡就是不哭,這是中道。懋老,我今天哄小孩子也哄完了,等明天再來!

佛於一切眾剎海 不思議劫常演說 此如來地妙辯才 樹杪髻神能悟解

「佛於一切眾剎海」:佛在像海那樣多的不可思議的剎土中。「不思議劫常演說」:在不可心思、不可言議的大劫中,常常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此如來地妙辯才」:佛說法有妙辯才,無論說什麼法,理論都無窮盡;而且深入淺出,令聞者都能明瞭。佛入這種辯才說法三昧。「樹杪髻神能悟解」:這種境界,是這位樹杪垂髻主風神所悟解的。

佛於一切方便門 智入其中悉無礙 境界無邊無與等 此普行神之解脫

這是普行無礙主風神讚佛所說的偈頌。「佛於一切方便門」﹕這個「於」當「在」字講。佛在一切種種的方便法門裏邊。「智入其中悉無礙」﹕以一切的智慧,入這一切的方便門;方便法門,也就是圓融無礙的法門。「境界無邊無與等」:佛的境界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也沒有那一個菩薩、羅漢可以和佛這種境界來比的。「此普行神之解脫」﹕這是這位普行無礙主風神所得到的解脫門。

如來境界無有邊 處處方便皆令見 而身寂靜無諸相 種種宮神解脫門

「如來境界無有邊」﹕如來就是佛。佛的境界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所以佛的境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處處方便皆令見」﹕處處,就是所有一切處;所有一切處,也就是十方盡虛空遍法界。這一切處,佛都用他方便權巧、圓融無礙的法門,令一切眾生都同時見到佛的法身、報身、化身;這一切眾生都可以看到,就看眾生有什麼因緣。「而身寂靜無諸相」:雖然見到佛的法、報、化三身,而佛本來的那個身是沒有諸相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本來就是空的、寂靜的;雖然是空,可是空而不空,又能生出妙有來。妙有並不是有,所以說:「妙有非有,不礙真空;真空不空,不礙妙有。」這是空有不二,既卽空卽有,卽有卽空;空有不二,就是中道了義。所以佛的本身雖然沒有一切相,但還沒有離一切相。「種種宮神解脫門」:這是種種宮殿主風神所悟到、所明白的、所得到的解脫門。

如來劫海修諸行 一切諸力皆成滿 能隨世法應眾生 此普照神之所見

「如來劫海修諸行」:如來在無量大劫以前就修行一切的行門,他所修習的行門都是圓滿的。他不會因為這個善小,他就不做這個善事;他也不會因為這個惡小,他就去做這個惡事。惡事雖然小,他也不做;善事雖然小,他也一定要做。這麼不捨一法地來修一切的方便法門。「一切諸力皆成滿」﹕諸力,就是大慈力、大悲力、大喜力、大捨力、大願力、大行力、大信力、大無礙力、大無畏力、大雄力;一切諸力都修圓滿了、成功了。

「能隨世法應眾生」:他能隨順一切眾生而來教化一切眾生,就是即世法而說出世法。出世法沒有離開世間法,世間法也沒有離開出世法;就在這個世間法裏邊來修出世法,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修出世法。這叫隨順世間的法,來隨機教化一切眾生;就是見著什麼根性的眾生,就為他說什麼法,用一切的方便法門來教化一切的眾生。「此普照神之所見」﹕這是這位大光普照主風神所明瞭的解脫門。

*  *  *  * 上人﹕今天大家有什麼意見沒有? 譯者﹕他問一開始打坐時,心裏應觀想什麼?

上人﹕沒有一定的地方,「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有一個地方,那就是住了。無所住,不思善,不思惡,就在這個地方用功夫。注意一個地方,想好和不好都是執著。修行就要無所執著,什麼執著都沒有了,把自己這個身體都忘了。身體都沒有了,還有一個什麼執著!

就參「念佛是誰」,旁的什麼也不念的,就參這念佛的是哪一個?找這個誰;你什麼時候找著這個誰了,什麼時候就開悟了。若找不著,就是一天、兩天、十天、百天、一年、兩年、十年、百年、千年、萬年,都要找這個;什麼時候找著,什麼時候算。你不能想要叫它快,好像吃鴉片煙似的,吃完了就過癮;沒有那個事情!這完全都是騙人的法門。你修真正的法門,就要自己努力用功;你不要幫著這個苗來長,叫它快點長大、快點長大,這個是錯誤的。就用這一個「念佛是誰」,把一切的妄念、一切的欲念都斬斷了,斬盡十大魔軍;心裏就這個「念佛是誰」,就這一個「誰」字,什麼也沒有了。你若不參這個「誰」,妄想當然就生出來了;你一有這個「誰」字,就好像一把金剛王寶劍似的,什麼都斬乾淨了,什麼都沒有的。並不是說執著哪一個地方,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有所執著,那就是人心;無所執著了,那就是道心。他懂了沒懂?

上人﹕這個人笨頭笨腦的,他在香港佛教是一個老好人。他也沒有什麼黨,也沒有什麼派,對誰都很好的;他性情很老實的,不欺負人,不惱人也不罵人。

講經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你們不要覺得這是很容易的。你沒有講不知道,一講,就知道不容易了。尤其你沒有聽過旁人講,你自己講,就不知道怎麼樣是對,怎麼樣是不對;甚至於經的字句印錯了,你也不知道。所以講經不是很容易的,不單我講經會講錯,所有的法師也很少、很少不講錯的。但是這個講錯是講錯,你們不要聽錯了;等你們翻譯經典的時候,不要翻譯錯了。你不要吹毛求疵,說:「哦,這個師父講錯了!」你知道師父講錯,你把它弄對了就算了嘛!誰不教你往對的翻譯來著?

為什麼你們來說我講經講錯了呢?我告訴你們,這是我的果報。因為我以前聽所有的人講經,我都說他講錯了;那麼現在我自己的徒弟就來說我這個師父講錯了,因為我這個徒弟不怕下地獄。以前我也是不怕下地獄,就批評其他的人講錯了。你們聽見了沒有?將來你們講經啊,不單你的徒弟會批評你,你的徒孫也要批評你,說你講錯了,因為你們應該受這個果報。你以為好好玩的,將來你就知道了!我現在知道我受果報。果寧、果護,你們聽清楚了沒有?你這忤逆的徒弟──忤逆就是不孝順!你們兩個既不孝順爸爸、媽媽,又不孝順師父,現在出家也要做一個叛徒;等我登報紙和你們兩個人也脫離師徒的關係,「寧也護也,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哈哈哈!

因為我願意把這個《華嚴經》快一點講完,所以明天星期六還是在金山寺這兒講《華嚴經》,中午十二點半到兩點半。三點鐘還是繼續教中文課,或者禮拜天也是三點鐘,或者三點半教中文課。我現在中文的課程要加一天,因為我這麼懶惰,也是對不起你們各位;你們各位這麼精進,我這麼懶惰,我覺得很慚愧。並且果逾來信,說他的鼻子和口天天和這個地接吻(註:當時恆具、恆由兩位法師,正進行由西雅圖至舊金山的三步一拜),令他想起在金山寺這兒研究佛法是很要緊的。他不能和這佛法來接吻,他心裏大約很痛心的,他歡喜你們各位和佛法常常聯合到一起。你們各位想一想,我們金山寺出這麼兩位菩薩、兩位聖人,能三步一拜去祈禱世界和平;我們天天在這兒這麼懶惰,什麼也不做,怎麼對得住他們兩位?他們兩位在風裏邊、雨裏邊行菩薩道,為世界上所有的人來修這種難行的行門;我們每一個人現在想一想,我們應該修什麼行門來幫助他們兩位?我們是不是也要盡量想辦法,令這個佛教發揚光大?他們在路上三步一拜,又有新聞記者、又有個電台的記者去訪問他們,他們現在對佛教是影響很大了;他們若能成功,這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成功。我們現在應該大家發願,幫助他們這種的行門早一點成就,這在這個國家是很要緊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自己想一想,他們修這種的行門,我們是不是應該修睡覺的行門呢?我們是不是應該修懶惰的行門呢?我們是不是應該修自私的行門呢?我們是不是只應該修妒忌、障礙、貪、瞋、癡這種的行門呢?我們大家都要迴光返照一下!所以我現在發心禮拜六給你們講多一次經,教多一次中文,以這種的功德來給他們兩位迴向──我做其他的事情也都給他們兩位迴向。

你們要知道啊,果逾以前也是糊里糊塗的一個人,他不知道在這兒學佛法的重要。現在他出去一個月,天天這麼三步一拜、三步一拜;可以說他是開了悟了,比以前明白得多了,他知道他錯過這個機會了。不單他錯過機會,他拐帶著這個果道也錯過機會了──這是他開悟的地方;所以他希望你們各位都注意學佛法,他希望你們幫著他多學一點佛法。他現在的相貌和以前都不一樣了,你看他以前像個希特勒的樣子,現在真是不一樣了;我雖然沒有去看他們,但是我覺得他是和以前不同了。你們上次到那個地方,有沒有覺得?(弟子﹕看起來比較舒服一點。)不一樣的!我不必看,就聽聽那個聲音都知道;他們說話的聲音和以前也不同了,這叫功不唐捐哪!他以前絕對寫不出來這種信的,你不要看旁的,就看他信裏邊的意思,就知道他開了一點悟──不是開大悟,是開了一點小悟。

還有一個消息告訴大家,以後每個禮拜五的十二點半到兩點半這個期間,我們開一個正法研究會;無論哪一個旁門外道願意來,我們都歡迎。果瞻,你切記要記得這一點!我們不怕旁門外道,我們不怕魔王。哪個魔王、哪個旁門外道來了,我們盡量歡迎他們;只要他們真願意研究,我們都願意和他來共同研究這個真理。我們也不要對誰發脾氣,就是歡歡喜喜的來研究,看誰的道理對;我們大家共同來研究,一點一點地研究清楚。你說你的那個理論有道理嗎?我們大家來研究;我認為這個有道理嗎?我們也大家來研究。看看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我們來公開討論,誰都可以參加的。外邊無論是周彌勒(Joe Miller)不周彌勒啊,是Engue Vena還是Elplace;無論誰來,我們都盡量地歡迎。

以後不論哪一個人願意來,我們都歡迎;但是歡迎是歡迎,我們也有我們的宗旨。他來了,我們就歡迎;他若不來,我們也不會去請他。我們不需要去請某一個人來研究,我們這兒是研究正法、真理研究會,大家來研究這個真理。你若把我的理論研究倒了,我可以隨著你那個;若是我把你那個理論研究倒了,你就應該隨著我的。我們不怕哪一個人是最高的,最高的能來,是最好的。他不講道理嗎?也是最好的;我們來和他研究,慢慢他就講道理了。好像那狗,一見著人就要咬;咬來咬去,你和牠熟了,牠就不咬了。越魔,你越要度他,越要教化他。你不能說:「你是魔王,你不要來了!我不管你,我不度你!」不能這樣說。我們這個老外道周彌勒,將來等我有時間還要叫他來,叫他再來拉一拉你們這些個青年的人。好像以前他用盡辦法想要把果逸拉去,他也拉不去,這沒有用的。本來他也是來了的,頭一次他來,我們這兒還沒修好,被果前給輦走了。那不對的,不可以輦人走的!所有的人,我們都歡迎他到我們這兒來研究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