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世主妙嚴品第一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在講《地藏經》的時候,這位沙門已經講過了。于闐國,有的人說就是現在的雲南;可能就是雲南,因為中國的雲南省那兒有個雞足山,就是迦葉祖師入定的一個地方。怎麼叫雞足呢?因為那座山就好像雞足似的。迦葉祖師就在那兒入定,等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出世的時候,他好把釋迦牟尼佛的衣鉢交給彌勒尊佛。所以中國的雲南也是一個佛地,雲南的雞足山每一年都會現出三種光──金光、銀光、佛光;這個地方是一個聖地,也是一個聖處。所以可能就是那個地方,不過國家的名字現在都改了,也都不可考了。

我們現在到這兒來研究講經、佛法,這部經是很長的,所以不要由一個人來講,我們大家來講。你們如果也講,我就可以休息、休息;你們若都不講,那我就會講得太多了。所以這回我也學得不像以前那麼笨,學得聰明一點了;每一次講經的時候,我一定要找出一個或者兩個人來替我講一講。這樣子,一方面你們也不會懶惰了,在沒講之前一定要看一看;不然或者輪到自己上來講,講不出來那就很難看了。如果講得好的呢?那就很好看了!所以以後你們各位都要注意,不一定輪到哪一位。今天是翻譯《地藏經》的人講,明天或者就是翻譯「天藏經」的講,後天或者就是翻譯「人藏經」的講,這是天、地、人。有人說:「我沒有聽過還有天藏經。」那你現在就聽見了嘛!你沒有看過人藏經?那麼現在也就學會了嘛!不一定要看過那才算呢!以前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那就是學著了。你們說是不是啊?

現在我們講「世主妙嚴品第一」:世,就是世界的世;主,就是主人的主。那麼這個世界的主人是誰呢?世界的主人就是你,不是我;或者就是我,不是你。總而言之,有一個人主於這個世界。這個主不單是世間主,又可以說是出世間主,又可以說是世間與出世間的主。有的人心裏就不佩服,說:「法師你盡亂講!世間主就是世間主,出世間主就是出世間主;怎麼又是世間主,又是出世間主?倒是那一個主呢?是天主那個主、地主那個主、還是人主那個主?」什麼是世出世間主?就是佛!佛既是世間主,又是出世間主,所以叫世出世間主。什麼是世間主呢?就是一切的諸王。這一切的諸王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這些都是世間主,只能主於世間,而不能主於出世間。

〈世主妙嚴品〉怎麼妙呢?就是很妙的。這個妙不可以心思,你想不到;不可以言議,你沒有法子用話來說出它的意思。嚴,就是莊嚴。這種莊嚴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所能看見的,所以叫妙嚴。這一品就講世間主和出世間主,微妙不可思議的莊嚴的境界、莊嚴的國土、莊嚴的佛剎。這一品文屬第一,所以叫「世主妙嚴品第一」。

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這個四個字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佛經一開始都有這四個字。釋迦牟尼佛將要入涅槃的時候,阿難還沒有證四果,還沒有斷欲愛,所以就像小孩子將要見不著媽媽一樣地哭起來了;哭得鼻涕一把,眼淚一堆,把什麼都忘了,就是哭,甚至於哭得眼睛都腫得像桃那麼樣大──這叫「心沒(音「末」)憂海」,心跑到憂愁的大海裏頭去了。這時候,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就來了,對阿難說:「佛把一切的法要都傳給你了,你是接替佛法的人,你應該去請問佛,將來的事情怎麼辦。」阿難說:「佛都要圓寂了、要入涅槃了,將來還有什麼事?什麼事也沒有了,什麼事我也不幹了!」阿那律尊者說:「你不要像小孩子似的,將來傳揚佛法的事還要你去做去。你現在不能這麼樣子憂愁,這麼不懂事情!」阿難一聽,說:「這佛法還要傳嗎?那我問什麼?」因為阿難這時候心裏沒有旁的雜念,就一心想著佛要入涅槃,這真是不得了了,所以什麼都忘了。

阿那律尊者說:「你要問佛四件非常重要的事。第一,佛在世的時候,我們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後,我們依何而住?」阿難說:「對、對!你若不說,我幾幾乎忘了!佛入涅槃後,我們怎麼樣住法呢?這是很重要的,是應該問。」「第二,佛在世的時候,我們以佛為師;佛入涅槃後,我們還是要有個師父啊!沒有師父怎麼修行呢?我們要以誰為師?」阿難說:「對!這個也要問。」「第三,我們在一起住,其中就會有惡性比丘。佛住世的時候,這些惡性比丘有佛來調伏、降服他們;佛入涅槃之後,這些惡性比丘要怎麼辦呢?」阿難說:「對、對、對!這也是個問題。還有什麼?還有什麼?」阿那律尊者說:「你不要著急。你一急,我說完了你又忘了。第四個問題,就是結集經藏的時候,經的前邊應該用什麼文字來代表?」

「如是我聞」一般來講,有六個意思。

一、異外道。異就是不同,和外道不相同。外道的經首都用「阿、嚘」兩個字;「阿」就是無,「嚘」就是有。外道說諸法,不是有就是無,不是無就是有,所以用「有、無」兩個字來作為經首。佛法不是這樣子。佛法是非無非有,非有非無;不落於空,不落於有。沒有就是空,有就是有,這都是二邊;佛法不落於二邊,所以用「如是我聞」來作經首。如是,是指法之辭;我聞,是領納之義。怎麼叫指法之辭呢?如是就是法,不如是就不是法;這個法是什麼法?就是中道了義的法。

二、息諍論。諍論就是有勝負心。所謂「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更生四相心,云何得三昧?」這個諍,也就是想要爭第一;所以現在一切眾生,誰都想爭第一。你看果方那麼小,他就想爭一個小的第一;有的那麼大,就想爭大的第一。各想爭第一!好像我們這兒,現在的新戒都不聽老戒管,就想著做一個新戒第一;中戒也不聽老戒的,叫他聽老戒管,他就不聽,但是他要管新戒。這都是諍論!講經,人就是一部大經;你能把我們人這一部大經講明白,那麼你也就明白了。有了這個「如是我聞」,就表示不是阿難自己說的,是從佛那兒聽來的,就沒有話講了。佛說的囉!諍論就沒有了。就好像現在,如果你們自己翻譯經典,就是翻譯得對的,也有人說你不對;若翻譯得不對,更有人說你不對了。但你若說:「我聽師父這麼講的。」他們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就不敢講了!和這個「如是我聞」是一樣的。這個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子奇奇怪怪的!

三、離增減。「如是我聞」以後,就是一時佛在某某地方,與大眾多少多少,說什麼經。那麼一切弟子也不能更改了,也不能潤色了,就說:「好了,就這麼樣子了!」結集經藏也就沒有鬥爭,就都作妥了。

四、息眾疑。因為阿難在大眾裏邊是最年輕的,道德當然就感化不動人了;但是佛的法藏又咐囑給阿難,叫他結集。阿難升座的時候,大眾就忽然間生出三個疑惑來:

(一)懷疑釋迦牟尼佛沒有入涅槃,又來給大家說法來了。因為阿難的相好和佛是無二無別的,只比佛矮一點點。
(二)又有的人想: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這大約是他方的佛到這兒說法來了?
(三)有的就說:「阿難轉身成佛了,突然之間就證佛果了!」因為他相好莊嚴和佛一樣,所以一般人就懷疑阿難成佛了。等阿難把「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念出來,這一些個大阿羅漢的頭腦就都清醒過來,不那麼迷了。

五、生信服。為令一切眾生生信,因為「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的法就是不可信的;所以說「如是」是指法之辭,「我聞」是領納之義。「我聞」是聽法的人聽見這個法後,接受、領納於心了。

六、順同三世佛故。因為三世諸佛所說的經典,前邊都是用「如是我聞」這四個字。釋迦牟尼佛說法也和十方三世諸佛一樣,所以也用「如是我聞」為經首。

*                   *                *

明天的中文課改到禮拜天九點鐘。今天晚間我要去vacation (度假) ,明天或者不會在這兒;但是上中文的時間我又不想把它取消了。因為如果取消了,這個禮拜的祖師就要等到下個禮拜才能生出來了;所以還是一個禮拜生出一個祖師,讓這個國家多生出幾個祖師來好一點,因此把中文的課程改到禮拜天。我不能告訴你們我到什麼地方去vacation (度假),或者到天堂去,或者到地獄去。我去的這個地方是很奇怪的,所以不能告訴你們;誰也不可以問,你問也沒有用的。如果有人願意去也可以,不過是太辛苦了!今天晚間就不睡覺,明天早起也沒有覺睡;我們是晚間就上路了,因為是很長的一個旅行。你們每一個人都看見我們這兒有兩位法師,很多天不在這兒了;因為他們在那兒被困到陣裏頭,要去救他們兩個人。

上次是比丘尼拿著這麼一個具在那兒轉,三轉請法,今天又是比丘尼。不過這不一定是比丘尼,有的時候是個比丘,有的時候是優婆塞或優婆夷,不一定的;所以謝居士那篇文章應該要改一下,不要單說比丘尼。若單說比丘尼,比丘又該喝醋了;單說比丘,比丘尼會喝醋;單說優婆塞,優婆夷會喝醋;單說優婆夷,優婆塞會喝醋。我們這兒因為現在買醋是很貴的,也不要吃那麼多醋;所以謝居士還是把文章裏「比丘尼」的地方改一改,就說四眾弟子中,有一個人出來請法。因為他們外國人有的時候很容易喝醋的,執著心很厲害;會認為:應該就是這樣子,怎麼可以是那樣子?

我告訴過你們,我所講的不對的地方,你們也可以提出來研究、提出來問。我並不是說,我是師父,只可以我來講不對,不可以你們講不對。不是!我若講不對,你們一樣可以提出來問,只怕你們提不出來。能提出來的,我都願意和你們討論、研究。所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舉一隅,舉出一個corner (角落),不會用其他三個corner來比較,就不能再教了。孔子說:「回也,非助我者也。」說這個顏回啊,他不是幫助我的;我和他講什麼,他也不反對,也不提出來研究,所以這個人是很愚癡的。所以他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孔子和一切的門人研究儒教的道理,尚且還非常民主,不是專制的那種制度;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大家來共同研究呢?也就是要用這個民主的方法。在這個民主國家,一定要行這個民主的制度;就是研究佛學,也要用民主的制度。不要用希特勒那個獨裁主義,也不要用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所以現在我們就完全用這個民主的辦法,大家來共同研究。你講錯了,我來糾正你;你不但不應該生一種瞋恨心,而且還要生一種感謝的心:「我講錯了,如果不是你告訴我,始終我是錯到底了。」不要有人說你講錯了,這個面即刻就紅了:「你怎麼說我錯了?」就不高興,這是不對的。

不但你們各位要來共同研究,就是我所講的,若講錯了,也應該駁正;不要好像那個趙高似的。有一次,趙高和秦二世要測量他們兩個人誰的勢力大。趙高就叫來很多老百姓,指著一匹馬問老百姓說:「我說這個畜生是隻鹿,你們說是個什麼?」秦二世就說:「我說是匹馬,你們說是個什麼?」本來是匹馬,但是一般老百姓害怕趙高的勢力,所以就都說那是隻鹿;結果趙高勝利了,秦二世雖然是個皇帝,也失敗了。這叫「指鹿為馬」,本來是隻鹿,趙高就偏說是匹馬,老百姓也就跟著趙高說是匹馬;因為怕趙高的勢力,怕如果不隨著他說是隻鹿,就會被他殺了。我們這兒不是這樣子的,無論誰講錯了,大家都可以來批評研究,共同討論。所以你們這些民主國家的信徒,都跑到這個民主的道場來了,因為我們不專制。

* * * *
阿難以四事問佛。其中就問到佛在世的時候,佛弟子們以佛為師;佛入涅槃的時候,又當以誰為師呢?如何在大菩薩、大阿羅漢裏邊,選擇出來一個祖師來繼承佛位呀?佛並沒有叫他們選誰作祖師,選誰作師父;而是很巧妙地答覆說:「以戒為師。」這個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等。戒是一種戒律、經書。經者徑也;它是沒有生命、沒有知覺性的一個無情的東西,怎麼可以做有情的師父呢?你們大家研究研究這個問題。

什麼理由要以戒為師呢?你們西方人什麼事情都講why (為什麼),why,為什麼這個你們就不why了?現在你們不why,我就叫你們why一下。為什麼佛叫一切佛的弟子以戒為師呢?因為這個戒是生善滅惡的,你以戒為師就能生善,以戒為師就能滅惡;你所不明白的,到戒律上去找去,戒律上就會告訴你,所以要以戒為師。佛法不是一朝一夕能明白的,雖然我已經教了你們六、七年的佛法,但我知道你們對「以戒為師」這個意思還沒有懂;所以今天提出來問一問,那麼以戒為師就是這個意思了。

還有一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惡性的比丘佛自調伏。佛遇著什麼惡性的比丘、什麼樣發神經的比丘、什麼樣不講道理的比丘、什麼樣打人的比丘、什麼樣罵人的比丘、什麼樣給所有的人麻煩的比丘,佛都有法子來治理他。好像我們這兒有善性比丘,前幾天這善性比丘就要學惡性比丘的行為;所以前一個時期,廚房的比丘就要罷工,吃飯的比丘就要吃飯,睡覺的比丘又要睡覺。但是沒有飯吃,覺也不能睡,因為餓得受不了;所以我們這個當家的比丘,好像要哭了似的來向我說:「我真沒有本事啊!我很stupid!這麼一件小事,我也幹不了了,弄不出來,不知道怎麼好。這廚房的比丘罷工,吃飯的比丘就要發脾氣,睡覺的比丘更不得了了,這怎麼辦呢?」我也不管他。那麼以後呢?這個廚房的比丘就又自己跑到廚房裏去了,吃飯的比丘也有飯吃了,睡覺的比丘也有覺睡了,那麼問題也解決了,也就是像這個樣子。

佛在世時,惡性的比丘佛自調伏;佛去世了,惡性的比丘又怎麼辦呢?阿難就去問佛去了。佛說:「默擯之。」他既然惡性,你就不要和他吵、不要和他鬧,你就默而擯之,不和他講話;誰都不跟他講話,他想惡也沒有法子惡了。好像我們金山寺這兒,人與人都很少講話,這就表示我們人人都是「惡性比丘」──不是人人都是惡性比丘,是因為你們的師父是個惡性比丘;如果你說話說多了就會被罵的,所以就都變成自己和自己講話了。自己在裏邊說多一點不要緊,外邊沒有人講話的。

惡性的比丘或者就是善性的比丘。為什麼呢?他願意以毒攻毒,以惡制惡;也就好像現在說的以戰止戰似的,所以就現出一個惡性的比丘樣。你們以後誰若是願意作惡性的比丘,都可以這麼說:「師父說了,惡性的不一定是惡性,他只不過是示現而已。示現一個惡性的比丘,給大家一點麻煩;故意來試驗試驗,看看你有沒有修行、有沒有道業,能不能忍辱?」這樣好是好,是發菩薩心,捨己為人,自己願意做一個惡性的比丘,令其他人做善性比丘;可是這樣子也是不容易的,好像這個方居士說的,你們這樣子是很危險的。

當然是危險了!你看我一發心修道,就走那個窟窿道(註:此乃上人童年時之夢境,故事參見〈上人事蹟‧中國篇〉);在窟窿道上走得那麼多,這一定是危險的。可是危險一點,也才會小心一點;若不危險,就不會小心了。所以在這個反面裏頭,你若能來找修行,什麼地方都是修行;在正面裏邊,你若是不修行,什麼地方也是不修行。所以我們要擇善而從,不善而改,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你們要學我守規矩的地方,不要學我那個不守規矩。好像我有的時候願意罵人,你也跟師父學。好像果彰到加拿大弘福寺去說:「師父以前罵人,現在不罵人了。」但他學會了罵人,到那兒把人罵了一頓。這是沒有什麼意思的!

另外一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弟子們依佛而住;佛入涅槃之後,又要依誰而住?這個問題也很重要的,所以阿難就請問於佛,說:「佛、佛、佛!請佛先不要入涅槃,我還有一個問題沒有問完呢!等我問完了,你才入涅槃吧!」佛說:「你問囉,什麼問題啊?」阿難說:「佛住世的時候,我們一千二百五十個弟子就依佛而住,常隨佛學,在這兒托鉢乞食來化緣。那麼佛入涅槃了,我們這些個弟子要依何而住呢?要住到什麼地方呢?是住到山上去或者住到城裏邊呢?大家又怎麼樣個生活法呢?佛在世的時候,有施主供養;那麼佛入涅槃了,這些個問題都怎麼辦呢?」

佛就告訴阿難說:「等我入涅槃之後,你們都依四念處而住。」什麼是四念處呢?就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一)觀身不淨,這叫身念處;(二)觀受是苦,這是受念處;(三)觀心無常,這是心念處;(四)觀法無我,這是法念處。依這四念處來修行,可以證果,可以脫出輪迴。

(一)觀身不淨。我知道今天有的人就不願意講這個身念處。為什麼呢?他平時就覺得自已這個身體是個寶貝:「你看我這個身體多美麗!你看我這個身體,在這個世界上也不大也不小,也不後生又不老,常常這個樣子!你看我這個身體,它真是幫助我的最好的朋友!」所以你若說這個身體不淨,那是很不高興的。好像果道說的,有人說他自己身體是乾淨的,果道就反問他說:「既然乾淨,為什麼要天天又漱口、又洗手、又洗臉、又沐浴?這就證明你不乾淨。」不錯!這證明不乾淨。

你看那個hippie (嬉痞),他不洗澡也不漱口,他就是要過天然的生活。我想這個嬉痞應該去吃草去,不應該吃飯;為什麼呢?因為草是天然生的。他模仿天然,吃天然的東西;那若到賣天然東西的那個地方去買,比「地然」的東西貴得很多。但是他要買天然的,不買地然的;因為他說地不乾淨,他若吃了也就變成不乾淨了,所以要買天然的Food(食物)。但是他乾淨了沒乾淨呢?沒有乾淨。他是想得到乾淨,但是沒有乾淨。

所以你感覺、你想著:「我在世界上就是第一,因為再沒有和我一樣的,當然我是第一了!我的面目和人不同,說話的聲音也不同,一切一切都是和人不同;因為不同,所以再沒有第二個。不單我是第一,你們大家每一個都是世界第一!」你這麼想可以的,不犯法的;但這是不是事實呢?也可以說是真的,也可以說是假的。什麼叫真的呢?你想當第一,你就做第一的事情;人家做不了的你能做得到,人家吃不了的苦你能吃,這你是第一了。人家既不能修行,你能修行,這是第一了。你若盡說自己是第一,卻盡作第二的事情,那叫什麼第一?那就是假的了。你想當第一,你就要爭先恐後去修道去;我要先成佛,我要先度眾生,什麼都要先,不要落後,那就是第一了。你若是做事就往後退,吃飯就往前進;這是吃飯第一,那在世界上有什麼用?所以這個感覺不能成立的。

有人又想:「我覺得自己不單是世界第一,天上我也是第一;天上的天人本來都信天主,我想天主應該信我!天主誰都不服侍,我就叫天主給我做工人。」但是這是不是妄想呢?也是妄想。有心就是妄想,無心就是感應。

* * * *

我們上個禮拜五晚間十二點鐘出去,也不是旅行,也不是去玩去,是想為佛教找一個聖處。因為我們前幾年在靈山那兒找著一個地方,覺得是很便宜的;但是我們這兩位比丘尼說那不是聖處,所以也就沒有要那個地方。現在就要找一個聖處,聖處就是能出聖人的地方。可惜智藥三藏尊者沒有到這個國家來,所以也就沒有預言家,說是一百七十年以後,有肉身菩薩在這個地方傳戒。因為佛教在這個國家現在是一個開始,有很多聖處,就是沒有人找;所以我們晚間十二點鐘就出去找聖處。

這個地方是很聖的,也就是地方很靈,但是人還沒有傑。中國有一句話說「人傑地靈」,傑,就是英雄豪傑的傑。人若傑了,地就靈;意思就是:這個人若是個聖人,到什麼地方都是聖處。前幾年我們找的那個地方,本來是個聖處;就因為我們人不是聖人,所以對這個聖處也就不認識了。我們晚間十二點鐘是去找聖處,不是說我做工做得辛苦了,要去Vacation(度假)去。老實告訴你們,我們在這一生裏頭,就沒有Vacation!為什麼呢?就因為Vacation,才到不了佛的果位上。現在我們知道這種的錯處,知道玩的這件事情不是很好玩的;所以在半夜十二點鐘,我們還出動四個人去找聖處。

四個人一出門口的時候,我就告訴果護說:「今天我給你下命令,不准下雨;如果下雨的話,回去我就同你老實不客氣!怎麼樣呢?要在金山寺跪七七四十九天,這四十九天不准吃飯,不准大小便,不准站起來,不准睡覺!」最要緊的是不准睡覺。因為這果護若叫他不睡覺,那就等於殺了他一樣的;他是一定要睡的,我就常常看他入這睡覺三昧。那麼他就怕了,說:「好了,好了!」就接受我這個命令了,果然沒有下雨。因為如果下雨,那個地方根本就不能去;所以我只好抓著一個傻徒弟,這麼嚇一嚇他。把這個雨神就嚇得:「哦,那是應該不下雨;如果下雨,這果護就不得了了!」因為這個雨神很同情果護;他不是怕師父,是怕徒弟受苦,所以就不下雨了。到中午的時候,我就告訴他說:「上午沒有下雨,你這個功德算圓滿了!下午如果下雨,就不關你的事了,回到金山寺你不需要去跪去!」這就回來了。

回來以後,我們又得到一個好消息。什麼好消息呢?果權和果先告訴我說,那個地方一定是聖處,一定是最好了!風水也好,雨水也好,風雨都是好的。為什麼呢?因為那個地方有一個湖,叫耳朵湖或長耳湖。當初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也先到熊耳山,在那兒打坐了九年。明天我們到那兒看看再說。我現在還沒有正式看,不知道它是個什麼耳朵湖;是人耳朵湖或者狗耳朵湖?這不一定的。那麼這個山叫什麼山呢?你們還不知道呢!就叫金山;所以是給我們金山寺預備的。舊金山因為舊一點,那個金山好一點──不是新一點,是好一點。那地方就叫金山,他們說風水最好;所以明天中午我們又要出發了,方居士預備和我去。因為什麼呢?如果不叫她去,她明天晚間又睡不著覺了;所以帶她去,叫她看看。為什麼她睡不著覺?因為掛著師父,說:「師父不知道又是去降伏什麼妖魔鬼怪去了?」晚間她一打妄想,就睡不著覺了。今天對你們大家講一講,再重複一遍,並不是vacation(度假)。

* * * *

我們人為什麼不能脫出輪迴?就因為我們沒有認清楚這個身體是不淨的。人人都執著有個我:這是我的,那是我的,房子是我的,地是我的,衣服是我的;等到這一口氣不回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是我的了。我常對你們講:「魚在水裏躍,人在世上鬧;不知種善德,虧心把孽造。金銀堆成山,閉眼全都撂;空手見閻君,悔心把淚掉。」可是後悔已經遲了!

說起這個「我」—─這個身體,怎麼說它是不淨的呢?因為你一天不沐浴,這個身體就有汗泥的臭味發出來;你若兩天不沐浴,那個臭味就更大一點;三天不沐浴,就和廁所的那個味道一樣,又騷又臭。一般的人是這樣子。還有一種人天生就有一種臭狐味,中國人叫狐臭。這種味道,你就是怎麼洗,它還是有這個味道,沒有法子洗得乾淨;就是擦多少香水,也是有這股味道。若有這麼一個人在這房裏頭,很多人都會受不了,不能在房子裏邊了。西方人的味道更厲害,你們或者不太注意,或者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所以就不知道了;你若是注意一點,尤其夏天,無論男男女女,他這個味道比那個臭cheese (乳酪)的味道還厲害。為什麼那麼臭呢?就因為吃臭cheese吃的,還吃這個牛排、羊排、牛奶、羊奶、洋蔥。你們或者不知道,亞洲人最怕的就是西方人的這個洋蔥味,幾乎每一個西方人都有這個味道。這就證明:不論西方人、東方人,都是不乾淨的。

為什麼不乾淨呢?因為人來的時候就不乾淨。人這個皮毛,口是用來吃東西的,可以說是最乾淨,再乾淨也沒有了;可是你若是幾天不刷牙,那口裏的臭味就比廁所那個臭味還厲害。所以說是「九孔常流不淨」,眼睛就有眼屎,耳朵就有耳屎,鼻子就有鼻涕,口裏就有黏痰、唾沫;再加上大小便,這叫九孔常流不淨。你說什麼地方是好的?無論你怎麼樣子給它擦上香水,或者貼上一點金哪,可是它也不會像佛像似的。這有個比喻,就好像以華服、以最美麗的東西來莊嚴廁所;就是莊嚴得再好,那裏邊也是臭的。什麼好吃的東西,從人的肚子裏邊一排泄出來,人連看都不願意看了,更不要說叫他吃。但是那個狗呢,牠最歡喜吃那個東西;那個馬呢,牠就不吃。有的人就說:「我們美國人養的狗都不吃屎的。」那是沒有餓著牠;若餓著牠,牠照樣搶著吃。

你觀身不淨,知道它不淨了,你就不會那麼愛惜它、執著它。不會那麼執著,你就解脫了嘛!就不被這個身體所累了。中國的老子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們現在學佛法,學的時間很長了,對這個身體是不是看破、放下了?是不是能觀身不淨呢?是不是還為自己這個臭皮囊去忙忙碌碌呢?這要自己研究一下。你若不懂得這個道理,不要說佛教裏邊的道理,就連皮毛你都還沒有懂呢!餓了也不行,渴了也不行,凍了也不行;這些個麻煩,都是因為這個身體的關係。又要去作工,作工回來又要吃飯;白天為這個身體去忙碌,晚間就趕快要給它休息,如果不休息就怕它壞了。你怕它壞,結果幾十年之後,它一看你:「哦,沒有什麼意思了,我倒是離開你好了。」你放不下它,哈!它把你放下了,不管你了。不管你,它要到什麼地方去呢?要到土裏去,到那個不乾淨的地方去了。來的時候不乾淨,去的時候還是不乾淨,所以你要觀身不淨。

(二)觀受是苦。受以領納為義,就是所接受的;所接受的都是苦。苦有很多種,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

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什麼叫苦苦呢?就是苦中的苦,苦上加苦。好像一個人本來就沒有房子住,還偏偏遇著下雨的天候,這就是苦上加苦。本來就沒有衣服穿,偏偏又遇著寒冷的天氣,這也是苦上加苦。本來就沒有飯吃,偏偏又生了病了。沒有飯吃,若不生病,還比較可以忍受一點;但沒有飯吃又生了病,生了病又沒有錢去看醫生──連飯都沒有法子吃,又怎麼會有錢看醫生呢?這就是苦中的苦。沒有錢,想做什麼事情也都做不成功;這都是苦中的苦,這叫苦苦,貧窮的困苦。

有人說:「貧窮的困苦是窮人才有的。有錢的人就不會有這種苦了。」不錯,有錢的人沒有這種苦,但有另一種壞苦。住的房子本來是很好、很美麗的,但是發生了火災,一把火就把房子給燒沒有了,這是個壞苦。本來很有錢的,有一些個珠寶;但是被這賊都給偷去了,這也是個壞苦。本來有一輛最新式、最摩登的汽車;但是開到馬路上,一下子不小心撞車了,車壞了,人也受傷了,這也叫壞苦。或者坐飛機,飛機發生故障,人也受傷了;或者自己不受傷,那麼有個兒子或者女兒出去玩、去游泳,發生意外了,這就有了壞苦了。所以貧窮有苦苦,富貴就有壞苦。

又有人說:「我既不貧窮又不富貴,那我就沒有什麼苦了。」你雖然沒有貧窮的苦苦,也沒有富貴的壞苦,可是你有個行苦。什麼叫行苦呢?人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就一天天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念念不停,這就叫行苦。人的一生就有一種行苦。這叫三苦。

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人出生的時候,好像夾在兩座山的中間壓著,就像生龜脫殼一樣,痛得很厲害;所以小孩子一生出來,就先哭起來了。他那時候不會說話,但是就想說:「苦啊!苦啊!苦啊!苦啊!」就是說做人太苦了。他哭了一陣就又迷昧了,迷昧就不哭了,覺得也可以試一試看。這是生苦。

生了之後就會老,老的時候,頭髮就像白毫那麼白;皮膚就像雞皮那樣,有很多的疙瘩,看著很難看的;走起路來,腿也不聽話了,想往前走,它就往後退,很不自由的;眼睛也花了,看東西看不清楚了;牙也掉了,吃東西就不香了;耳朵也聾了,什麼聲音也聽不見了。這時候就覺得很苦了,這是老苦。單單老還不要緊,又生了病了,或者頭痛、牙痛、眼睛痛,或者有心病、肝病、腎病、脾病、肺病;心、肝、脾、肺、腎都不幫忙了,就生出種種的病,這就有一種病苦。病得厲害就該死了,死苦就來了。到死的時候,那種痛苦更是一言難盡,就好像活牛被扒皮一樣;那個牛還沒有死,你就把牠的皮給扒下來,你說這痛不痛?這種苦是很難受的。等死的時候,再難受你也要受,不能忍也不行,這種痛苦是沒有法子可以說得完的。

愛別離苦,愛是人造業的一條最大的道路。你若能去欲斷愛,你的業障就輕了;你若是很重情愛,你的業障也就重了。所以說:「業盡情空是真佛,業重情迷是凡夫。」凡夫就是迷到這個情愛上,看不破這個情愛,放不下這個情愛;因為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就有了苦了。這個愛,就是一種最大的執著;這種執著是不容易把它放下的,所以就有一種愛別離苦了。本來不想離開,但有一種特別的因緣一定要離開,不離開就不可以;那麼就要離了、要別了,這一別離就覺得苦了。夫婦有夫婦的別離苦,子女有子女的別離苦,朋友有朋友的別離苦;總而言之,你有這個愛,一分別開來,就有愛別離苦。

愛有苦,那麼憎就沒有苦了吧?憎也有苦,就是怨憎會苦。你很討厭這個人,想離開他,不離開就會覺得苦;那麼你就離開了,但到另外一個地方,又遇到這樣的人。你討厭這一類的人,偏偏又遇著同一類的人,或者還就是這個人;你討厭他,到旁的地方去,他也跟著你到旁的地方,又找你去了。你越討厭,他越和你見面,這就是怨憎會苦。

還有求不得苦。求名沒有名,得不到名,這是一個求名苦;求利得不到利,這是一個求利苦。求男女得不到男女,求富貴得不到富貴,這都是求不得苦。總而言之,你所希望的事情都不能圓滿、不能成功,想要得到而不能得,這就有了求不得苦;已經得到了又怕丟了,這又有一個怕丟的苦。五陰熾盛苦,五陰(註:又稱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你若不空,被五蘊把你綁住、壓住,一點自由也都沒有;這也是苦,叫五陰熾盛苦。

以上所講的這個八苦,是總括起來說的;若是詳細分析,每一個苦裏邊就有無量的諸苦,無量諸苦裏邊又有無量的諸苦,這苦是沒有窮盡的。所以說:「苦不盡,對誰言?」這麼多的苦,沒有窮盡的時候,你向誰訴苦呢?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若能回頭就沒有苦了,若不能回頭,那苦就沒有窮盡的。

修道的人,當你多少有點道業了,就會有魔來考驗你來了,看看你有沒有功夫。所以說:「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磨得如秋月,空中照群魔;群魔照退了,現出本來佛。」所以我們修道,不要怕魔;魔就是來試一試你,看你有沒有功夫。現在就有很多魔來試驗你們,天魔、地魔、人魔、鬼魔、病魔,這都是魔;種種的魔都是來考驗你,看看你是個真的,還是個假的?你若是假的,那個魔就會跑了,不磨你了;若是個真的,那個魔也就降伏了,也就不磨你了。就怕半真半假,這樣子魔就進進退退,離你遠一點又近一點,近一點又遠一點,總來纏繞著你;可是魔纏繞著你也不要怕,你可以往真的那邊跑,或者往假的那邊跑,這都是一個辦法。

(三)觀心無常。有誰發心講一講這個觀心無常?(有一弟子起來講)

他講的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心都了不可得,所以叫無常;這三心是無常的,我們所有人的心都是無常的。我們的這個心是個人心,不是真心;真心是常的,人心是無常的。為什麼人心是無常的呢?就因為它變得很快,像那個水波浪似的。這一個心起來,那一個心又滅了;那個心起來,這個心又要滅了,就這樣妄想紛飛。這個妄想,就像虛空裏的塵埃似的,忽上忽下,忽南忽北,忽東忽西,沒有一定,所以妄心是無常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那就是常,它是常住不變的。

(四)觀法無我。怎麼樣觀這個法無我?還要找一個人講一講;一定要找出這個人來,沒有人講不行。(又有一弟子出來講)剛才他說的百法,偈誦是這麼說的:「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成百法。」這個歌訣要把它常常記得清清楚楚,記得很熟的。

觀法無我又有個什麼呢?這個地方應該加以研究。這裏說的法不是這百法,是什麼呢?是五蘊法。要觀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法是無我的。你若是有個我,就有了我執;再執著這個法,就變成法執。要觀法也無我,人也無我;人無我,法無我,這叫二種無我,就破人、法二執,破人的執,破法的執。你有我,就有所執著;有所執著,就放不下。所以要人也空、法也空,要觀這個色法是空的。

什麼叫色法呢?質礙曰色;有形質、有障礙的,都叫色法。這種法,你若看不破、放不下,就得不到自在。色法又有外色、內色。外色就是有形質的、外邊的色。外邊既然有色了,你裏邊就會有個影子;有個影子,就有這種色的想了。你有了這種色的想,就沒能無我。你愛這個色,就因為有我;你執著這個色,也因為有我。那麼你若沒有我呢?就無所執著了;沒有執著,就沒有障礙了,這叫看破了。看破,你就放下;你能放得下,就得自在。

受,是領納的意思,就是接觸境界後所領受的。你若沒有我了,也就沒有這種的領納了;沒有領納,你也得到自在了。所以你若有我,就不能自在;沒有我,就得到自在。

想,就是一種妄想。你所以不能對治這個妄想,也就因為有個我;你若沒有我了,那又妄想什麼?無所想了。古來有一個老修行,聽見人家說這麼幾句話,他就開悟了。什麼話呢?這個人說:「張豆腐、李豆腐,枕上明明千條路,晨起還是賣豆腐。」姓張的賣豆腐,姓李的也賣豆腐。晚間躺在枕頭上,他這個本事就來了,想著:「明天不去賣豆腐了,去做一個大生意,拿多一點本錢,賺多一點錢。去找幾個財東,一個人叫他拿出十萬塊錢來做本錢;找十個財東,就有一百萬塊錢,就不要賣豆腐了。這個方法是不錯的!」在枕頭上算來算去有千條路,他這本領可大了。第二天一早起身,想一想那一些個都是做不到的事情,還是賣豆腐去。這位老修行聽見這幾句話就開悟了。

我們現在也聽見這幾句話,有沒有人開悟的呢?若沒有人開悟,我們還要賣豆腐;若有人開悟,那就不要賣豆腐了。這就是個妄想!那麼他開什麼悟呢?他就想:「哦!人的妄想就這麼厲害!」以後什麼也不想了;什麼也不想,就得到定了;得到定,就開悟了。你為什麼不開悟?就因為妄想太多。這是一個「想」的法。

行,行是以遷流為義;它不停止的,念念遷變,念念不停,好像流水那樣川流不息的。你若把這個行蘊也看空了,這也無我了。

識,就是八識。這個八識也是介於真、妄之間。八識一變,就變成大圓鏡智;但是你若不變呢?它就是個八識。轉八識成四智,這就無我了;觀這五蘊的法沒有我了,這叫觀法無我。

我常對你們講,人哪,不叫個「人」,他叫個「我」;但是你由頭頂上找到腳底下,這全身上下各有它的名字,沒有一個地方叫「我」的。但是人都執著這個我,本來沒有我,他就要硬添上一個我;添上一個我後,他就不肯放下這個我了。所以生也是我,死也是我,吃飯也是我,穿衣服也是我,行路也是我,坐著也是我,睡覺也是我;但是你還找不著這個我,還離不開這個我。本來沒有我,你為什麼想有個我?所以說要觀法無我。那麼現在我們來找一找,這個自性的我、本有的我在什麼地方?你若能找著,明天來告訴我;若找不著呢?就慢慢找!

「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因緣,前邊已經說了一個大概,現在再把它詳細說一說。如,不變名如;是,無非曰是。能恒常不變,這就叫如;決定沒有不是的,這叫是。如是,是指法之辭;如是的法就如是,不如是的法就不如是。如就是定,是就是慧;如就是個靜,是就是個動。所以如是也就是定慧、動靜。如是的這種法,是我阿難親聞於佛的。怎麼叫「我」呢?凡夫有一個執著的我,執著一切一切都是我所有;外道有個神我;羅漢、菩薩有個假我。阿難已經得到聖人的這種理,他應該沒有我了;所以這個我,是假名為我,是個假名而已,實際上不是我。為什麼他要有個假名的我呢?因為如果完全說沒有我了,那麼一切眾生就會生出一種恐怖來;什麼恐怖呢?他想:既然沒有我,又何必修行呢?又修行個什麼呢?所以就生了一種恐怖。所以為了順這個世俗的緣故,假名為我。

我聞,我怎麼能聞呢?聞是耳朵聞,怎麼說我聞呢?前邊講過,人這個身體的每一個處所都各有其名,頭有頭的名,足有足的名,手有手的名;你找這個我,是了不可得!那麼現在為什麼又說有個我呢?這個我是一身之總,總起來叫一個我;聞本來是耳聞,因為我是一身之總,所以說我聞。

如是,就是信成就;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我聞,就是聞成就;我阿難聞這個佛法,依法修行,成就我的道業,所以這叫聞成就。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

「一時」:就是有這麼一個時候,不是沒有這麼一個時候,所以這就叫時成就。那麼這一時是那一個時候呢?就是阿難聞法的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又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哪一個時候啊?因為印度的曆法和中國的曆法不一樣,中國的曆法和西方的曆法又不一樣;所以若是說某年某月某日某時,那麼到中國就要請一個考古學家來算一算,印度的某年某月某日,是中國的某年某月某日。這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還沒有什麼大的用處;所以佛經上就不說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而就說有這麼一個時候,在什麼地方,佛在那兒說法。這是六種成就中的時成就。

「佛」:是半梵語,具足就叫佛陀耶,也叫布達耶,也叫不大耶,也叫不小耶,也叫不高耶,也叫不矮耶,也叫不是耶,也叫不非耶。不論哪一個耶,你們若記住,就不要忘了;若忘了呢,就不要記住。你若記住了,我再問的時候,你就可以答覆出來了;若忘了呢,我再問的時候,你就要出一身汗了。

佛,有三個意思,就是自覺、覺他、覺滿;所謂「三覺圓,萬德備,故名為佛」。自覺就和凡夫不同,凡夫是沒有覺的。凡夫雖然說有本覺,但是他沒有覺,還是糊糊塗塗的,以是為非,以非為是,迷迷茫茫地在名利裏頭混光陰;所以這自覺是異凡夫。覺他是異二乘,和二乘又不同了。二乘只能自覺,不能覺他;菩薩既能自覺,又能覺他,但是還沒能覺滿。佛就是覺行圓滿了。怎麼樣覺行圓滿呢?因為他「三衹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在三大阿僧衹劫裏修福、修慧,在一百個大劫裏邊修這個相好。我們現在修了兩年半,就說:「我怎麼還沒有成佛呢?」哈!你有什麼德行,就想成佛了?不知慚愧!你不知道修,怎麼會成佛?修了兩年半若會成佛,那你都超過佛去了!佛都要修三大阿僧衹劫,百劫種相好;你只修了兩年半,就想要成佛?「哎唷!我怎麼沒有五眼六通呢?」你怎麼不想一想,我怎麼那麼多妄想呢?我怎麼那麼多desire (欲望)呢?不乾淨的思想怎麼那麼多呢?你那個思想都不乾淨,怎麼會成佛?佛是三覺都圓滿了,萬德也充足、完備了,所以成佛了。

「在摩竭提國」:摩竭提,就是無毒害的意思;在這個國家裏,誰也不害誰,沒有人用毒藥去殺人的,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不對的。佛就在那兒成佛。

* * * *

今天我又想起我自己。由搬到金山寺到現在,還有兩個多月就兩年了;到這兒來以後就很少講規矩,所以有的人就很放肆了。這不是因為人放肆,而是因為我沒有講規矩,你們各位也就都忘了;所以我覺得我很慚愧的,很對不起你們各位,令你們各位那麼放逸。可是我們要知道,「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哪!這一天過去了,生命就少一點了。「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就好像魚在水裏,水一天比一天少,你說有什麼快樂的?因為這個,所以說:「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大家應該勤力精進,好像救自己的頭這個樣子;如果有人要把你的頭割去,你一定會想盡方法來保護這個頭。「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你應該想一想這無常鬼,不知道哪一天就來了,切記不要隨便不守規矩。

我們金山寺是西方的第一個道場,第一個佛教的發源地;我們的所行所做,也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的,佛教裏頭第一的,我們一定要令正法久住。要令正法久住,每一個人就必須要守規矩,不能無規無矩的;不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應該守規矩。不以規矩,就不能成方圓;沒有規矩,就不能成就道業。所以凡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都必須要遵守金山寺的規矩;在佛殿裏,要畢恭畢敬的,要「如在其上,如在左右」。要常常想佛菩薩就像在我們頭上,也好像在我們左右前後似的,隨時隨地都在看著我們的;因為這樣子,所以我們不能隨便談話、隨便放逸。如果有重要的話要講,可以到上邊課堂去講去;但也不要講得像市場或電影院似的,吵得那麼厲害。我們這兒一定要循規蹈矩的,你自己不修行,也不要妨礙旁人修行;你自己不修行,亂講、亂講的,旁人也就隨著你轉了。人不是完全都是聖人,就是聖人,也有的時候會被境界轉。所以你們無論哪一位,一定都要愛護這個道場,要護持、尊重這個道場;不能破壞道場,不能想方法對道場有不利的行為。我們這兒都是修道的人,不是跑這兒來談生意的。你看那個博士到這個地方來,他就坐不安、站不穩。他坐那個地方,屁股上像有針扎似的;站那個地方,又好像有一個錐子在扎他的腳似的站不穩,所以就要跑。各位若真正想研究佛法,就必須拿出一個真心來;不要馬馬虎虎地,不要這麼混光陰。幾十年的生命很容易就過去了,你過去這個時期啊,恐怕就再得不著這個人身了;你若今生不努力,就來生徒傷悲了。所以各位應該留意這一點!

* * * *

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

「阿蘭若法菩提場中」:阿蘭若,有的時候也叫阿練若,是修頭陀行的人應該住的地方。修頭陀行,要住在阿練若這個地方。阿練若,翻譯過來就叫寂靜處。怎麼寂靜呢?就是沒有什麼吵鬧的聲音,也就是山上有樹林子的一個清淨的道場。這兒講的是阿蘭若法,不是阿蘭若處。這個法就是個方法,修寂靜的這種方法。這阿蘭若雖然說是在山上的叢林裏,可是也在每一個修行人的心裏。你心裏若是不清淨,住到那個清淨地方雖然會好一點,但是妄想還是會很多的;在鬧市裏邊,你若能心裏清淨了,那也就是阿蘭若處,也就是明白這個修行的法了。所以說:「人在深山心在塵,白搭功夫枉勞神。」白搭功夫就是沒有用的,枉費心機。你要能「人在塵,心出塵,井裏栽華不染塵」;在這個塵裏邊,你若能超出去,這就是寂靜處,就是寂靜法。在鬧市裏邊,你能清淨其心,不打妄想,這就是阿練若;你若人在山上,但盡打妄想,那也不是阿練若。所以修阿練若這種法,就是能不為境界所轉,而能轉境界;也就是人能轉境,而境不能轉人,這才是真阿練若。

菩提場中,菩提,是梵語,翻譯過來叫覺道。菩提場就是一個覺悟的道場。誰覺悟呢?眾生覺悟。眾生覺悟了,所以就成了佛了;成佛,也就是在覺悟道場這兒成的。所以說:「覺者佛也,迷者就是眾生。」佛在沒成佛之前,也就是一個眾生;成佛之後,就是個大覺圓滿的眾生。佛在雪山六年,一天只吃一麻、一麥;然後又到菩提樹下發願說:「我如果不成道,就在這兒坐著不起身。」坐了七七四十九天,然後夜睹明星而悟道。佛能坐七七四十九天,比前幾天來的那個石頭人坐的時間還久。佛夜睹明星而悟道,三嘆奇哉,說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 * * *

看經書的人應該把書放到桌子上,在桌子上看比較好一點。若是放到腿上,那是不恭敬;不恭敬佛經,也就是不恭敬三寶。我們這兒有桌子,若是看經本,應該把經本子放到桌上來看,低著頭也不要緊的。如果放到腿子上,這麼低著頭,很難看的,也很容易睡覺,也對這個法不恭敬。以前沒有這麼多桌子沒有辦法,現在有桌子了,看經本子要放到桌上好一點。所以今天,就找幾個低著頭的人先講,這是這種的因緣。

* * * *

「始成正覺」:始,就是最初、最先,也是一個開始。始成正覺,就是佛方才成佛的這個時候。正覺,就是佛,佛有個名字就叫正覺;所以「成正覺」就是成佛。佛方才成佛的時候,是在什麼地方呢?就在前邊所說的這個菩提場的菩提樹下。「一時」是說經的時候,「始成正覺」是成佛的時候。這一位佛不是東方佛,也不是西方、南方、北方的佛,就是我們娑婆世界這個中央的佛。這一位佛在過去曾經三衹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修得因圓果滿了,所以就成佛了;他修萬行的因華,成就這無上的果德。這一位佛,就是我們娑婆世界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就思惟:「過去諸佛成了佛之後,都先說《華嚴經》;現在諸佛成了佛,也先說《華嚴經》;未來諸佛成佛了之後,也要先說《華嚴經》。先說《華嚴經》,大法才能建立起來,才有一個法的基礎。」《華嚴經》就是一切佛法的基礎,所以佛成了佛之後,就在廿一天之內把《華嚴經》說完了。

「始成正覺」是確立主的成就。「一時」是時的成就,「佛」就是主的成就,「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這是處成就。

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

「其地堅固,金剛所成」:釋迦牟尼佛始成正覺的這個時候,就把摩竭提國菩提樹下的地都變成非常堅固;這個地不是土所成的,是金剛所成的。金剛是最堅硬的,有堅、明、利三種的特性。堅,就是堅固;明,就是光明;利,是鋒利。堅固是表示人的志願,志願要堅固;光明是表示人的智慧,人的智慧就有一種光明;鋒利是代表人的一種精進,精進非常地迅速、非常地快。「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有最上妙的不可思議的這種寶輪,以及很多很多的寶華、瓔珞。「清淨摩尼,以為嚴飾」:又有清淨的摩尼寶,來作為莊嚴的一種修飾。寶輪和寶華已經非常美麗了,再加上清淨摩尼這個寶珠,在地上和菩提樹上來莊嚴這個道場。摩尼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如意寶珠。

諸色相海,無邊顯現。

「諸色相海」:摩尼是一種寶,這種寶特別美麗,萬紫千紅,有百千萬億那麼多種的顏色,所以叫「諸色」。它的顏色太多了,所以這個相,就猶如海一樣五光十色;看著特別的莊嚴,又特別的美麗。「無邊顯現」:這種的顏色和莊嚴,都無量無邊地顯現出來,來莊嚴這個道場。

摩尼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

「摩尼為幢」:用摩尼寶做幢幡、寶蓋。幢就是一個圓筒形的網羅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每一個摩尼寶都常常有一種光明顯現出來,這種光明超過日、月、燈光;在這個光明裏邊,又發出一種微妙的聲音,超過人間天上一切的音樂。

* * * *

明天是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我們做佛教徒的都應該來慶賀這一個紀念日,所以明天我們金山寺要拜《大悲懺》。上午我們要精進,拜兩次《大悲懺》;下午更要精進,要拜三次。所以明天一共拜五次《大悲懺》。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現在世界上很有名的一位畫家張大千居士,他是信佛的,對佛教也很歡迎。明天我們一部分人在廟上拜《大悲懺》,一部分人就到 Carmel 去訪問張大千。我們去訪問的也辛苦,在廟上的也辛苦。今天果修來問我,她可不可以不去;又另外有人說,若是有辦法能不去就不去。

那麼去也是辛苦,不去也是辛苦,明天就是一個辛苦的日子;這辛苦的日子不是一個人苦,是大家苦。頭上就抹得再多油也一樣要辛苦,腳上抹得再多油也一樣要辛苦;為什麼要辛苦呢?因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受苦不但能了苦,而且還有一點價值。我們去訪問張大千,也並不是去玩去,也是為了想令佛教發揚光大,在這個國家令多一點人信佛;在廟上拜《大悲懺》,這也是同樣的有價值。我們做一個佛教徒,對於菩薩都要盡我們應該盡的一點心意;所以藉著觀世音菩薩出家這一天,我們共同修行,不要把這個光陰空過去。所以這都是特別有價值的事情,都是為佛教而努力!

* * * *

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及眾妙華,分散於地。

「眾寶羅網」:由很多很多的眾寶織成羅網,來莊嚴菩提道場、莊嚴佛的法身。這一切的莊嚴,都是表示佛的境界微妙不可思議。「妙香華纓,周匝垂布」:又有妙香、妙華、妙纓,在這個道場周匝圍繞,向下垂布著,令一切眾生聞到這種的香,見著這種的華和華纓,都能種菩提的聖因,而為將來成佛的一個妙因。「摩尼寶王,變現自在」:在眾寶羅網裏,其中有一個摩尼寶珠的王,能隨心如意,變現自在;你想什麼就有什麼,能令你隨心如意。自在,就是不需要勉強。「雨無盡寶,及眾妙華,分散於地」:這個摩尼寶王,又變現出來無盡無盡那麼多的珍寶,又雨無盡的妙華;這些珍寶和妙華,都分佈於道場裏邊。

寶樹行列,枝葉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

「寶樹行列」:這寶樹,不僅僅是七寶,而是眾寶所成。眾寶所成的這些寶樹的行列,都很有次第,一行一行不紊亂地排列著。東看也成行,西看也成行,南看也成行,北看也成行;你在東南看又成行,西南看也成行,西北看也是成行,東北看也是成行。總而言之,從十方來看這些寶樹,都有一定的行列,不會亂七八糟的。「枝葉光茂」:這些寶樹有的用金作莖,作為樹幹;用琉璃、瑪瑙或者金銀來作枝葉,互相莊嚴。眾寶的顏色有百千萬種,光明也有百千萬種。紅色就放紅光,黃色就放黃光,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種種的枝葉都會放光,也都很茂密──茂密,就是長得很盛的──光明遍照,欣欣向榮。

「佛神力故」:這種種的莊嚴,都是佛神通力量所成就的。佛的神通力量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所以有這麼多的寶樹、寶網、摩尼寶王,來莊嚴這個道場,這都是因為佛在因地的時候,嚴謹修持戒律,絲毫不馬虎,絲毫不毀犯,所以成佛以後就有這種種的寶來莊嚴道場。戒殺,不單手不殺生,心裏連殺的念都沒有了,慈悲愛護一切眾生。盜戒亦復如是,不但不去行偷盜的行為,就是心裏也不生盜的念。婬,更不動這個婬念。妄語,也不動這個妄語的念,不生這種念。飲酒,更不隨便犯這個戒。所以才能有這種的寶網莊嚴、寶樹莊嚴、眾寶華莊嚴,這都是從守戒律而來的。

所以我們受了戒,就不可以隨隨便便地犯戒。若犯戒的話,趕快要坦白,向大家來求懺悔;或者自己退到沙彌或居士的地位上。不可以犯了戒,還是馬馬虎虎很隨便的,這是不可以的!佛教在這個國家剛剛要開始,在這開始的時候,你就這麼馬虎,將來更不知怎麼樣子了!所以無論哪一個犯了戒,都應該趕快向大家坦白、求懺悔,看看大家怎麼來評論。你不要以為自己犯了戒,沒有人知道,這就過去了;這樣子,將來墮落到地獄、畜生或餓鬼道裏邊去,那就沒有人可以救得了你了!

佛不是這麼容易就成佛的,他在因地精持戒律,一點點的戒律都不犯,所以現在成佛了,才有這種眾寶莊嚴的道場。「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佛的功德圓滿了,才有這種神通的力量,令道場的一切一切都是莊嚴的;在這個道場裏邊,影現出不可思議的這種境界。不但佛成佛的道場境界不可思議,就是我們現在講《華嚴經》的這個道場,也是不可思議,也有種種的境界不同。前幾天來了個石頭人聽經,將來或者更有木頭人來聽經;那個石頭人在這兒住了那麼多天,也沒有人認識他。在這石頭人之前,又來個鬼,那個鬼也是很不可思議的;可是那個鬼不是一個好鬼,是個餓鬼,就歡喜吃東西,尤其是蘋果。這種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的。你們各位不要以為這是對你們講笑話,凡是你不認識的人,這個人或者就是菩薩,或者就是佛,或者就是阿羅漢,或者就是鬼,或者是妖魔鬼怪,那都不一定的。總而言之,什麼都有!

* * * *

今天是觀音菩薩出家的日子,我們去看一位在家的觀音(註:即張大千)。這一位觀音,他自己已經忘了他是觀音,所以被五欲的境界纏住了;但是他的本性還沒有迷,所以他還信佛。這一位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一個大丈夫身。你們看一看〈大悲咒〉裏坐著的那一個,就是今天我們要去見的這一個。為什麼我們要去見他呢?這不是一個小的因緣,這可以說是一個大的因緣;我們應該去影響影響他,令他想起來一些本來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們一早五點鐘就開始行動了,從廟上這兒是六點半走的,那麼謝冰螢就說是六點。不錯!在她那兒是六點,在這兒走的時候是六點半。謝冰螢也很有善根,和這位觀音菩薩的化身有很深的因緣。

今天到那個地方,看了他那個畫室;這是我第一次參觀人家畫畫的房間。以前有一些個畫家畫得很好的,我也沒有時間去看。這一位呢,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老同參了,和我有特別的因緣;所以有這個機會,就去和他談一談。一談,也很有緣的。這個人很忠厚老實,不狡詐。他如果能發菩提心,那是最好的;就是暫時不發菩提心,將來也希望他發一個菩提心。大家要照顧照顧他,度眾生不是只在一方面度的,是各方面都要存心來教化眾生。所以今天這個苦也受了,而這位觀音的化身是不是能返本還原,這是將來的問題了。

* * * *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琉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寶葉扶疏,垂蔭如雲。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佛在菩提樹下成佛,這棵菩提樹也變得很高、很大,與一般的菩提樹不同。「金剛為身,琉璃為幹」:這棵菩提樹是以金剛做樹身。樹身就是樹的根本。它的骨是什麼作成的呢?是琉璃做成的。「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又有很多種的妙寶,來作為它的樹枝和一條一條的小枝子。「寶葉扶疏,垂蔭如雲」:樹的葉子也都是眾寶所成的。扶疏,就是說它的枝葉不是很密的,每一葉和每一葉之間都有一點距離,疏疏落落的那麼樣子。這些葉子向下垂廕,好樣雲分布彩在虛空似的,形成一種波浪的樣子。

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暉發燄,與華間列。其樹周圓,咸放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

「寶華雜色,分枝布影」:眾寶所成的華不是只有一種顏色,而是有百千種的顏色;分開的枝條所垂布的影也非常好看。「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又用摩尼寶為樹的果。「含輝發燄,與華間列」:含著有一種的光明,發出一種光明的火燄;這種光輝和火燄,又和寶華相間地並列著。「其樹周圓,咸放光明」:這棵樹的四周,都放出一種佛的光明。「於光明中,雨摩尼寶」:在這光明裏邊,又下很多的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這些摩尼寶內,又有很多很多的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這些菩薩有多少呢?好像雲那麼多,無窮無盡,都一起出現。這些種種的光、種種的華、種種的顏色、種種火燄的光明,配合起來非常地莊嚴、華麗、妙好;這都是在莊嚴這個道場,令道場殊勝。

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恒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

「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又因為佛大威神力的緣故。「其菩提樹恒出妙音」:這棵菩提樹不但高顯殊特,而且還常常發出微妙的音聲。「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在這個微妙音裏邊,就說種種的法;而且是時時說、刻刻說,盡未來際不間斷地說法,沒有窮盡、沒有說完的時候。

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遍十方;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華,以為莊校。

「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在菩提樹下成佛的這位如來,現的是千丈盧舍那身;他所居處的這個宮殿,當然就要有三千丈這麼高。樓,是一般的樓房;閣,是樓房上邊的一個小閣樓。「廣博嚴麗,充遍十方」:這些宮殿、樓閣都非常地寬廣、博大,又莊嚴又美麗,從來也沒有見過這麼廣博、莊嚴的樓閣;這些宮殿、樓閣不但充遍一方,而且充遍十方。「眾色摩尼之所集成」:都是由各種顏色的摩尼如意寶莊嚴而成的。「種種寶華,以為莊校」:又有種種的寶華,來莊嚴校飾這些宮殿樓閣。

釋迦牟尼佛始成正覺,先莊嚴這個菩提道場,顯出他的大威神力,說出這部《華嚴經》。一般的俗人聽到這種種的莊嚴,好像沒有什麼重要似的;實際上,這種種的莊嚴都是表法。表示佛在因地修種種的行門,行種種難行的苦行;現在成佛了,才有這種種的莊嚴。

諸莊嚴具,流光如雲;從宮殿間,萃影成幢。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

「諸莊嚴具,流光如雲」:所有莊嚴的摩尼寶和寶華,都放出種種的光來;這些光在虛空中流布,就好像種種的寶雲一樣。「從宮殿間,萃影成幢」:萃,就是聚會。在宮殿有空間的地方,這種流光的影,很奇怪地就聚集成一個寶幢的形狀。「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寶幢裏邊,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菩薩,這些菩薩多得沒有法子數得過來。不但菩薩是無邊的,每一位菩薩又都有他的道場眾會;這些道場眾會裏的所有眾生,也都一同來到釋迦牟尼佛的這個菩提道場。這是很簡單地講,如果講得太多了,這部《華嚴經》這麼長,講五十年也講不完,所以還是簡簡單單地講比較好一點。

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王而為其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

「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以能出現諸佛的光明來互相照耀,在這諸佛的光明裏邊,又發出一種微妙不可思議的音聲。「摩尼寶王而為其網」:又有摩尼寶王來作為寶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因為如來所得的自在神通的這種力量,所有這種種的妙音、種種的寶網、種種的光明等等,這一切一切的境界,都在這個道場裏邊顯現出來。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你沒有法子用心來想它,也沒有法子用言語來說它。

「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如來自在神通之力,變現出這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境界猶如琉璃,也如虛空。在這個虛空裏邊,一切眾生的身體,或者他身體所住的屋宅,都在這個不可思議境界裏邊現出來。因為這個,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一切眾生的心念和行為不知有多少種,可是都逃不出如來的四智,逃不出這個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 * * *

修道的人時時刻刻要自己管著自己。自己管不了自己的時候,就要找一個人來管自己,才不致於走錯路;如果自己不能管自己,也不願意叫人家管,那就等於是一個廢物了,沒有什麼用的一個人。我以前講過,在東北有一位修圓老和尚。這位老和尚不認識字,但是就要出家。他家裏就單單一個母親,年紀大約有五十來歲了。照一般人來講,這一位母親就這樣一個兒子,他要出家,她是不會許可的;可是他母親不但許可他出家,而且還叫他早一點出家。當時北京有一所寺院在傳戒,於是乎他就去受戒。到了那個地方,他什麼也不懂。人家問他:「你幹什麼來了啊?」「我要來出家。」「那你跪這兒!」就叫他跪那個地方。他眼睛很大的,跪那個地方就這麼東張西望,上看看、下看看。人家說:「你要把你這個眼睛收起來!」他又不懂怎麼樣收起眼睛來,人家就說:「你把眼睛閉上!你不要把你那個偷牛的眼睛總看東西!」他就把眼睛閉上。又問他:「你要出家,你有師父嗎?」「沒有!」「沒有師父怎麼能出家?怎麼能受戒?」「我不知道誰是我師父,你們可以給我找一個來。」知客一看這個人很忠厚老實,就給他找個師父,就叫他在那兒出家受戒了;受完了戒,他就到紅羅山念佛堂念佛。

他媽媽雖然叫他出家,但他跑出去一年多也沒有回來,不知道他怎麼樣?於是乎就把眼睛給急瞎了。在三十晚間,她就叫:「兒子回來!」紅羅山離瀋陽大約有兩千里路,他居然就聽見他媽媽叫他了。他想著要告假走,紅羅山就給他假。他回到家,一看母親眼睛瞎了,就用舌頭給他媽媽舔眼睛;舔了一個禮拜的樣子,他母親的眼睛又好了。所以人有誠心,菩薩就有感應。他媽媽眼睛好了,對他說:「你還是一樣,沒有瘦也沒有胖。你這出家也很好的,你還是去修行去吧!」又叫他回紅羅山去。

他回到紅羅山就去做行堂,又在廚房做飯。紅羅山也是冬天念佛,夏天講經,冬參夏學;在講經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要練習講。他在那兒聽經,就每天一個字、一個字地這麼學中文,學得《彌陀經》、早晚功課都會背了。這一天就輪到他講。他一講,這個法師一聽,講得真是非常之好,比所有的人都講得好;就這樣子,他就又學得會講經了。以後又住了九年,他開悟了!一個不認字的人也能講經,也開了悟了;所以修道要有一個長遠性,要守規矩,這樣子才能有所成就。若是學了二天半,就覺得很長了,那是不行的!

尤其這果護,說要到大乘寺去住去。我那天就對他講:「你太不自量力了!你有什麼資格到大乘寺去呢?」大乘寺不是隨便誰都可以去的。尤其你一個人,到外邊一定是犯規矩的;沒有人管著,一定是不行的。你想要到外邊去住可以,但要等你開悟,我也承認你開悟了,那時候才可以;還沒有開悟,跑到外邊去幹什麼?跑到外邊去,就是耽誤時間;空過光陰,有什麼用啊!我們不是就為了吃一餐飯餓不死,有個地方住就算了;你在這個時候,應該努力學習,應該時刻都不懶惰,將來才有辦法呢!你現在還沒長翅膀就想要飛,那怎麼可以?你一個人住啊,我知道一定會墮落的,這是沒有問題的。你自己想一想,以前你去紐約那一次,你就應該知道!上次果夢和果前到紐約去,如果只是果夢一個人,也會被那四十多個學生給逮去了;但因為是兩個人,所以沒有活動。

* * * *

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其師子座,高廣妙好;摩尼為臺,蓮華為網,清淨妙寶以為其輪,眾色雜華而作瓔珞。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

「又以諸佛神力所加」:又因為十方諸佛,以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量加持這個道場。「一念之間,悉包法界」:就在一念之間,就把法界都包括了。「其師子座,高廣妙好」:佛所坐的這個獅子座非常之高,也非常妙好,是用種種的摩尼寶造成的。「摩尼為臺,蓮華為網」:用如意寶珠做成這麼一個臺。用青色、紅色、紫色、白色、黃色等種種顏色的蓮華,來造成一個華網。「清淨妙寶以為其輪」:又有清淨的妙寶來作為這個臺的輪。這個清淨妙寶又叫避塵珠,有這種的寶就沒有塵埃了。這種的寶若放在我們的佛殿裏,佛殿就一粒微塵也沒有了,不要人來掃地,地自然就乾淨了,根本就沒有塵埃,這是真的一塵不染。這種的寶是什麼所成就的呢?就是由持戒清淨而感應、顯現出來的妙寶。「眾色雜華而作瓔珞」:又有種種顏色的華來作為瓔珞珠。

「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堂,就是大堂;榭,就是在有水、有樹木的地方造成的一種亭子;樓,是樓房;閣,是閣樓。階,就是一磴一磴的臺階;砌,就是用磚造成的牆;戶,是窗戶;牖,就是門。「凡諸物像,備體莊嚴」:所有這一切的堂榭、樓閣、階砌、戶牖,每一種物件都是莊嚴妙好的,都有不可思議的這種美麗,令人一看就生菩提心、清淨心。我們人在這個世界,為什麼常常有染污心、不乾淨的思想?就因為我們的業障都是不清淨的,所以才感現出來這個不清淨的世界。你若是清淨業,那麼所感現的一切境界也都會是清淨的。

寶樹枝果,周迴間列;摩尼光雲,互相照耀。十方諸佛,化現珠王;一切菩薩,髻中妙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妙音遐暢,無處不及。

「寶樹枝果,周迴間列」:這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寶所莊嚴的寶樹,它的枝葉和華果都互相周迴地相間隔著。「摩尼光雲,互相照耀」:摩尼寶所放出來的光明雲,也互相照耀著;你這光明雲照著我,我這個光明雲照著你,互相來顯現。「十方諸佛,化現珠王」:在個這時候,十方諸佛都化現出珠王來。「一切菩薩,髻中妙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所有從十方世界來的這些無量無邊的菩薩,他們頭上寶髻裏邊的妙寶也都放大光明,來照耀這個道場。螢,就是螢徹;燭,就好像蠟燭似的,光明照耀。

「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又因為十方諸佛大威德、大神通力量的執持,又演說如來廣大的境界,再也沒有這麼大、這麼廣的境界了。「妙音遐暢,無處不及」:這種微妙之音通達、宣暢於十方,沒有一個地方聽不到這個音聲的;這個時候,沒有一粒微塵裏邊不是在轉法輪的。

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身恒遍坐一切道場。

「爾時,世尊處於此座」:當爾之時,釋迦牟尼世尊坐到這個獅子座上。「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他在一切法中,成最正覺。佛是最正覺,菩薩可以說是正覺,但是談不到最。二乘只可以說是覺,不可以說是正覺;一切的天魔、外道和凡夫,都叫不覺。雖然不覺,但他以為他是覺了;殊不知他是一種邪知邪見,也就是不覺。不覺是什麼呢?就是愚癡!愚癡的人就以為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沒有一樣不是對的,所以叫不覺。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佛的智慧不是就在現在,他能明白三世。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過去就是前生,現在就是今生,未來就是來生,這叫三世,也叫三生。這個三世啊,有的人就不相信,說:「這一世我都不太明白了,怎麼能相信有三世?」這是對了。你既然一世都不明白,怎麼會明白三世?你連一世都沒明白呢!當然就不信有三世了。你不信有三世這是可以的,但是你信不信有昨天、有今天、有明天?昨天的事情,今天你就忘了;明天的事情,你更不知道,因為它還沒有來。過去的,已經忘了;沒來的,你沒有經過,也就不知道。昨天、今天、明天這三天的事情,你尚且記不清楚,當然三世的事情你更不知道,更不會記得了。

不過佛的智慧能入三世,過去世也平等,現在世也平等,未來世也平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他都知道。他知道過去種什麼因,現在就結什麼果;現在種什麼因,將來就結什麼果。他不但知道自己的三世,而且知道一切眾生的三世。這個眾生在前生種了殺因,今生就會結個殺果;來生就會受這殺的報。盜,前生偷過人家的東西,所以今生就會被人家偷,來生他再去偷人家,就這樣循環無端。婬也是一樣的。妄語,我昨天對人家說謊話了,今天就有人對我打妄語;明天也就會有人欺騙我。所以這都是如是因、如是果,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佛的身充滿一切世間。佛身不但充滿一切世間,也充滿整個法界,佛的音聲也能通達到十方國土去。這有個比喻,比喻什麼呢?「譬如虛空俱含萬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佛的法身就如虛空一樣,虛空裏一切萬像都具備的,可是虛空對一切的境界都沒有分別。「又如虛空普遍一切,於諸國土平等隨入」:又譬如虛空普遍於一切處一樣,所有的諸佛國土,佛也都能平等隨入。有多大的國土,就有多大的虛空,不會有多有少的。「身恒遍坐一切道場」:佛的身常常充滿一切法界,遍坐一切道場。

* * * *

凡是在這兒學佛法的人,都是有善根的人;這個善根要你自己去栽培、愛護它,不要隨隨便便地把它蹧踏、浪費了。在這兒學佛法的人,都是世界上最有德行的人;不但你自己有德行,你的父母、祖上也都有德行,你才能在這兒學佛法。假如沒有善根、沒有德行,在這個地方絕對存在不住的。我們這個佛教的道場,在美國是最第一的,在中國也是最第一的,在整個世界也是最第一的。你們不要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德行;你們都有德行,不過現在你們還沒有開悟,所以不知道。今天我告訴你們一個消息。我們這個金山寺成立就快兩年了,還差兩個月。在 Chinatown那兒有四年。在這麼多年的期間,我現在看這個因緣,有一個 、兩個、三個的樣子,在三年之中或者會證初果。你們哪一個勇猛精進,哪一個就有份;哪一個懶惰不前,哪一個就失去這個機會。現在預先告訴你們,你們每一個人都要好自為之,好好地去做去,不要把自己放到那個糞坑裏頭去!假如自己願意到糞坑裏頭去的話,那我也不管,隨他自便;不過你到了那裏邊,就知道後悔了。

* * * *

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如日輪出,照明世界。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而恒示生諸佛國土。無邊色相,圓滿光明;遍周法界,等無差別。

「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在這個道場裏邊,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菩薩;這些菩薩的威德光明就像太陽似的,照得人的眼睛都睜不開。「如日輪出,照明世界」:就好像太陽剛出來的那個樣子,普照整個世界。

「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所修的福,都已經清淨了。我們人的這個福報,不是在一生一世修的,而是多生多劫修來的;你世世修福,福報就多,所以說是眾福大海。你修慧,就智慧莊嚴;修福,就福德莊嚴。你修福,將來就有福;修慧,將來就有智慧。所以你不要以善小而不為,也不要以惡小而為之。善雖然小,也應該做;惡雖然小,也不應該做。你要時時知道修福,時時知道修慧;你要修福、修慧,才能有這個眾福大海。在這福裏邊,有的修的是清淨福;有的修的是糊塗福,是不清淨、污濁的福。佛所修的眾福,都是清淨的福;菩薩所修的福,也都是清淨的。

「而恒示生諸佛國土」:這些菩薩也常常地示現千百億化身,出生在一切佛的國土裏邊。「無邊色相,圓滿光明」:色,就是有形、有色。相,就是一切的相。菩薩也有無邊的相好莊嚴,色相圓滿又光明,和佛是差不多的。「遍周法界,等無差別」:這種的光明,遍照一切的法界;這種光明在法界裡邊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分別。

演一切法,如布大雲;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身遍十方,而無來往;智入諸相,了法空寂。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所共圍繞。

「演一切法,如布大雲」:在法界裡邊,演說一切的妙法,就好像在虛空裡邊排佈大雲一樣。「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無障礙」:在這些諸佛、菩薩的每一個毫毛的端上,都能容納一切的世界。毫毛雖然小,但是能容納一切的世界;世界雖然大,還沒有出去這個毛端。所以說:「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不是在一個毛端現寶王剎,而是每一個毛端都現寶王剎;坐到一粒微塵裡邊,來教化眾生。毛端這麼小,怎麼可以容世界呢?這種境界沒有法子解釋,只可以說彼此互相無障礙。

「各現無量神通之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為什麼無障礙?為什麼小中能容大、大又能在小裏邊呢?這豈不是沒有道理嗎?這就是所有的菩薩各用神通之力所現出來的境界,令眾生把他自己的這個知見都沒有了,來學習佛法。教化,就是教你學學梵文、中文、日文、英文、法文等等,這都叫教化。調伏,眾生都是我見太深,我不願意這個,我不願意那個;我不願意吃酸的,我就願意吃甜的。好像果修以前管廚房的時候,她就買很多糖,一天到晚在這個糖裏邊轉轉,因為她歡喜吃。你歡喜吃的,就要少吃一點;不歡喜吃的,就要多吃一點,這就是調伏。

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一種慚愧心,不要無慚無愧的。不要人家說:「你那個臉皮有兩尺半那麼厚,比車輪還硬!」你就說:「不錯,很好的。我的面皮就這麼厚,有車輪那麼硬,什麼也不怕;無論誰說我什麼,我也不管!」這就沒有用了,這就是一個無慚無愧的廢物,有什麼用!你要生大慚愧心,時時都不要那麼懶惰;懶惰是不會開悟的,沒有一個人是懶得開了悟的。若有人告訴你這個法,說:「你什麼也不要學,就等著開悟。」那簡直就是騙人!

你若學,學得多了,理論明白得多了,然後就豁然貫通開大悟了。你越不懂越要學,不能怕麻煩;你一怕麻煩,那也就沒有用了。你若真懂了,那可以不學,可惜你沒有懂呢!一問你,你就找不著東西南北,不知道哪個是北了。你不知道哪個是北,南你也不認識了;南既然不認識,東、西那也不用提了。東西南北你都不知道,那你怎麼可以不學呢?沒有到無學的境界,你怎麼可以不學?你不要想:「今天中午,師父說有三個人要證初果了,我大約就是其中之一吧?」或者是,或者不是;這個不能確定,要等到證果的時候才知道。

「身遍十方,而無來往」:遍,是遍滿;普遍到十方。既然遍滿十方了,你說他還怎麼樣去、怎麼樣來?十方沒有滿,它才有去有來呢!滿了,它到什麼地方去?好像你往這一個碗裏裝水,水滿了,你再往什麼地方裝?水若是沒有滿,就還可以再裝一點水,這是來了;你把水喝了,這是去了。它現在滿了,也沒有人喝,也不能再添一點;所以是無來往。它怎麼滿的呢?這是諸佛的一種神通妙用。你若證到那個境界上,你也就「而無來往」了。「智入諸相,了法空寂」:這個智慧能隨順一切相,明白這個法本來是空寂的。

「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靡不咸睹」:在這個光明裏邊,這一些菩薩都看見三世諸佛的這種神通變化。「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所有一切的佛土他都見著了,所有過去無量不可思議、沒有法子算得出來那麼多的劫,他都知道了。因為什麼呢?他智入嘛!用這個智,一切三世諸佛所有的莊嚴都能令它顯現出來。「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所共圍繞」:有十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大菩薩,一起來圍繞釋迦牟尼佛。

* * * *

好像現在他們要到香港去,心裏就只知道要到香港,一天到晚想著:「到香港、到香港。禮拜五就走了,等著、等著。」一天到晚打這個妄想,所以果夢連梵文也不學了,就等著去香港。這真是沒有出息的人!他說:「再學中文就太多了。」那你吃飯,怎麼吃那麼多種類也不嫌多呢?學東西就嫌多了,你看!吃飯就又吃麵包,又吃米飯,又吃牛油、Cheese、蘋果、香蕉。吃完了這個,又想吃那個;吃完了那個,又想吃這個,什麼都要試一試。學東西怎麼就只可以學這個,不可以學那個了?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我是過來人了,因為我過去沒有地方學,就想要學也沒有人教,這才是真正的痛苦;你們現在有人教你們,若再不好好地學,那真是錯過機會了啊!學以致用,你只可以懂了而不用,不可以用的時候而不懂。等有人問你說:「你們金山寺天天教中文,你懂不懂中文啊?」「我不懂。」「我聽他們一天到晚盡吹,說是又學中文又學日文,你原來不懂中文。那麼日文你懂不懂?」「那我更不懂。」「印度文呢?」「印度文?那太多了!太多了!」「法文呢?」「法文是最不好的,頂乏、頂乏的,所以我不學的。」你說,這樣子怎麼能講得通呢?

我為什麼這麼說?這也是有根據的。因為我們有一次和果普到Marilyn的家裏去,在路上,果普就給我念Sanskirt的《心經》。我聽著、聽著,差一點點就開悟了;但是還沒有開悟,所以我說還要念多一點。將將要開悟,我把耳朵就堵上了,不要聽了;回去後悔,也沒有機會再聽了。為什麼我要把耳朵堵上?因為我說不行的,我不能開悟;我若開悟了,把這一些個沒有開悟的徒弟都放下,那怎麼辦呢?所以我等著你們,你們都開悟了,我再開悟!

* * * *

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普光師子幢菩薩摩訶薩,普寶燄妙光菩薩摩訶薩,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訶薩,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摩訶薩,普寶髻華幢菩薩摩訶薩,普覺悅意聲菩薩摩訶薩,普清淨無盡福光菩薩摩訶薩,普光明相菩薩摩訶薩。

「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有無量無邊這麼多的菩薩,圍繞著釋迦牟尼佛的師子座,其中就有一些個上首的菩薩。第一位的當機眾就是普賢菩薩。德無不周名曰普,位鄰極聖名曰賢。他的德行周遍了,所以叫普;他的地位和佛差不多了,所以叫賢。佛是妙覺,普賢是等覺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這一位菩薩是菩薩之中的大菩薩,他的願力超過其他的菩薩,他的行力、慈悲、智慧也超過其他的菩薩,所以叫大菩薩。

「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這位大菩薩的功德是普遍的,超過這個燈光照,所以叫普德最勝燈光照大菩薩。本來菩薩是沒有什麼名字的,但是若沒有名,就不能表彰出他的德行;所以就以他所行的行願,來給他立個名字。「普光師子幢菩薩摩訶薩」:這一位大菩薩的光明遍照,他說法的音聲,就好像獅子的網絡幢那個樣子,他的這個聲音勝過其他的菩薩。「普寶燄妙光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叫普寶燄妙光菩薩摩訶薩;這位菩薩修行的行門是非常精進的,所以他的智慧猶如寶燄的妙光一樣。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大菩薩。

「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訶薩。他的音聲很微妙,是周遍法界的;他的功德猶如大海、猶如寶幢。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大菩薩。「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摩訶薩」:這一位菩薩的智慧光明能照了如來的境界。如來的境界不是一般的菩薩所能知道的,這一位菩薩能明了如來的境界,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普寶髻華幢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普寶髻華幢菩薩摩訶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

「普覺悅意聲菩薩摩訶薩」:這一位菩薩能發出一種聲音,來宣揚大乘的教理,普遍地覺悟一切眾生;一切眾生聽見這一位菩薩的聲音,就生歡喜心,所以叫普覺悅意聲菩薩。菩薩是半梵語,具足叫Buddisattva Mahasattva ,就是「覺有情」,也叫「有情覺」。怎麼叫覺有情呢?他以覺悟的道來教化一切有情,令他們都得到覺悟,所以叫覺有情。怎麼又叫有情覺呢?菩薩是有情眾生裡邊的一個覺悟者,他覺悟了,所以叫菩薩。

「普清淨無盡福光菩薩摩訶薩」:這一位菩薩是普遍清淨的,能令法界清淨;他有無窮盡的福德,由這種福德能生出一種光明來,所以叫普清淨無盡福光菩薩摩訶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普光明相菩薩摩訶薩」:這一位菩薩有一種相好光明,這種光明也是周遍法界的,所以這一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上首菩薩。前邊所講的這十位菩薩,是在佛一開始說《華嚴經》的時候,就帶領著他們的眷屬來到這兒,幫助佛弘揚佛法。

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雲音海光無垢藏菩薩摩訶薩,功德寶髻智生菩薩摩訶薩,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薩摩訶薩。

「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他的光明猶如大海,也好像月光。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雲音海光無垢藏菩薩摩訶薩」:這位菩薩能發出大的雲雷音,這種大雲雷音能發聾震聵。聾的人一聽見這個聲音,就不聾了;正在睡覺的人聽見這個聲音,也就醒悟了。什麼是聾的人呢?不願意聽佛法的人就叫聾的人。什麼叫聵的人呢?就是不願意看佛經的人。經這一位菩薩這種雲雷似的音一震,他不想聽也要聽了,不想看也要看了。這位菩薩海印發光,把一切的森羅萬象都印到這個海裏;無垢藏也就是清淨。這一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

「功德寶髻智生菩薩摩訶薩」:這一位菩薩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好像菩薩頭頂上那個寶髻似的,這個寶髻能流出無量的寶藏;這位也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他的功德也很大,得到大自在,也得到大的光明;這一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來做這個法會的影響眾。

佛說法的法會,有十種的眾。

(一)影響眾。影響眾就是十方的大菩薩。本來佛所說的法他都聽過了,而且不單聽過一位佛說法,十方諸佛所說的法他都聽過,也都明白、記得了;他根本就不需要聽了,但是他還是來聽法。佛出世,這些大菩薩有的從地湧出,有的從天而降,有的從虛空來,有的從十方微塵國土來,都到這兒來聽佛說法,這叫影響眾。

(二)常隨眾。佛的一千二百五十個弟子,常常隨著佛聽法;佛到什麼地方,這一些個弟子就到什麼地方,這就叫常隨眾。佛最初成佛的時候,雖然沒有一千二百五十個弟子在旁邊,但是有十方菩薩來做常隨眾,在這個華嚴法會常常不離開。

(三)護法眾。護法眾是來保護著佛說法的。佛已經成佛,有種種的神通妙用,為什麼還要保護呢?佛雖然有神通,但是菩薩弟子還是要盡他們自己的責任,來做護法眾。

(四)嚴會眾。為著莊嚴法會的,這叫嚴會眾。

(五)供養眾。法會若沒有人供養,這也是不行的,所以要有供養眾。

(六)發心眾。又得有一般人發心來護持這個法會。

(七)當機眾。佛為這一些個眾生說法,這叫當機眾。

(八)表法眾。代表這個法的這一類的眾生,就叫表法眾。

(九)證法眾。佛這一說法,他就證果了,證得這個法了;或者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叫證法眾。

(十)顯法眾。顯,是顯明出來。令這個佛法明顯出來的,就叫顯法眾。

* * * *

在金山寺,出家人的工作就是修行,從事弘法的工作;在家人就應該負起護法的責任。每一位護法都應該盡上自己的責任,不要到道場裏邊來找毛病;不要看這個也不對了,那個也不好,不要這樣子!你盡你弘法、護法的心,你就有你的功德;若是到道場裏來找毛病,那不單沒有功德,而且還有罪。昨天,果通和果童要求在感恩節要供養三寶,就是二十三號禮拜四那一天。本來我說過不到外邊去了,但是我看他們很誠心的,又想我們也可以吃多一點好東西,所以我就答應了。我說:「你們要預備一點好的,我現在饞了。」那麼我是答應了,但不知有沒有人願意去?若是願意去的就去,不願意去的就不需要去。若有人說:「師父饞了,我這個做徒弟的不饞,我不願意去吃去。」那也可以的。所以今後無論有什麼事情,誰願意去的就去,不願意去的就不去;不要另外找一個方法,才可以不去。不要這樣子,不要顯神通!

* * * *

善勇猛蓮華髻菩薩摩訶薩,普智雲日幢菩薩摩訶薩,大精進金剛齊菩薩摩訶薩,香燄光幢菩薩摩訶薩,大明德深美音菩薩摩訶薩,大福光智生菩薩摩訶薩。

「善勇猛蓮華髻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善勇猛蓮華髻菩薩;他善於勇猛精進,頭上有蓮華的寶髻。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普智雲日幢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普智雲日幢菩薩;他的智慧廣大如雲,又好像日光的寶幢一樣。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大精進金剛齊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大精進金剛齊菩薩;他常常精進,晝精進、夜精進,時時都精進。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

「香燄光幢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香燄光幢菩薩;他持戒清淨,身上發出的香燄光明,好像寶幢一樣。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大明德深美音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大明德深美音菩薩;他有大光明的福德,又有深美的音聲。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大福光智生菩薩摩訶薩」:又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大福光智生菩薩;他能發出大福德的智慧光明。這位菩薩也是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塵數。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毗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皆從如來善根海生。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塵數」:像前邊所講的這二十位菩薩,都是大菩薩之中的上首,是大菩薩中的代表者;若是總起來說,有十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菩薩。十佛世界中的每一個世界所有的微塵,每一粒微塵又作為一個世界;你想一想,有多少的微塵、多少的世界?本來這個數目是沒有人可以測量的,就是菩薩用佛眼來測量也測量不出來,只有佛才能知道有多少;因為佛是不打妄語的,有多少就說多少。

「此諸菩薩,往昔皆與毗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十佛世界微塵數這麼多的菩薩,在無量、無量、無量劫以前,都跟著毗盧遮那光明遍照這一位如來,在一起集聚善根。共集善根,不是把菩薩和毗盧遮那佛的善根集聚到一起;是自己集聚自己的善根,不過都在一個法會上跟著毗盧遮那佛,各修各人的六度萬行,集聚各自的善根。好像我們現在也是這兒共集善根,你往前精進去修行你的行門,我也往前精進去修行我的行門;各修各人所願意修的行門,也就是「勤修善功德,停止罪孽過」,來共集善根。

「修菩薩行」:怎麼能集善根呢?就是要修菩薩行。菩薩行是什麼呢?就是利益眾生,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皆從如來善根海生」:都是從毗盧遮那如來猶如大海那麼廣大的善根海裏邊生出來的。這些菩薩的善根就好像江、河、湖一樣,佛的善根就好像大海;所以雖然是各集自己的善根,然而也都流入佛法的大海裡邊來,所以才說是從如來的善根海生。

* * * *

果普,明天有多少學生來?明天晚間五點半鐘,果普有一些個學生來,預備到這兒坐禪。本來我們這兒五點半是教中文,但是他們這是臨時的,可以先改為坐禪,再給他們講一講開示,然後就講經。

* * * *

諸波羅蜜,悉已圓滿。

「諸波羅蜜,悉已圓滿」:諸,是眾多的意思。很多很多的波羅蜜完全都圓滿了,無欠無餘了,也就是都到彼岸了。波羅蜜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到彼岸」;也就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了,這都可以叫波羅蜜。這個「諸」字又可以當語助詞,就是這個波羅蜜。哪一個波羅蜜呢?你修的哪一個波羅蜜,就是哪一個波羅蜜。你修布施波羅蜜,這個「諸」字就是布施波羅蜜。你修持戒波羅蜜,這個「諸」字就是持戒到彼岸了。你修忍辱波羅蜜,這個「諸」字就是說你忍辱的功夫已經到彼岸了,已經做到很圓滿了。你修精進波羅蜜,這個「諸」字就是說你修的這個精進已經圓滿了,已經到彼岸、畢業了,已經pass (過關)了。若沒有波羅蜜,就是沒有pass,考試還不及格呢!你若修禪定波羅蜜,這個「諸」字就是說你禪定的功夫已經到彼岸了,已經沒有問題了你若修般若波羅蜜,這個「諸」字就是般若到彼岸了。

悉,是完全的意思;已,是已經。悉已圓滿,就是完全已經都圓滿了。所以這個「諸」字可以當「眾多」講,也可以當語助詞講。講法雖然不同,意思是一樣的。若當語助詞用,就助了這個波羅蜜,助了那個波羅蜜;一助就助了六個波羅蜜,所以還是多。若單單指一個波羅蜜,就可以當語助詞;若是把它合起來講,就是很多波羅蜜。總起來,有六度波羅蜜;若是詳細地說,那是無量無邊的波羅蜜。

我本來想講一個大概就可以了,但是今天來了一些個小朋友;這些小朋友在肚子裏邊或者腦裏邊,就戰爭起來。有一個就說:「什麼叫布施呢?都沒有聽過這個名辭。」另一個又說:「哦,持戒是什麼?」有人又想:「怎麼就應該忍辱呢?忍辱是沒有出息、沒有用的人!」那個人說:「精進不好!我懶惰一點,不讀書,覺得很自然的,這精進沒有什麼意思!」這個說:「說是禪定,但他們都是禪而不定。」有的就說:「波羅蜜、波羅蜜?拿來吃一吃,看好不好吃?」有人又說:「哦,般若是什麼?什麼叫般若呢?」

這麼多人在腦子裏邊有這麼多的問題,所以雖然我不想講,但因為你們腦裏這麼樣一問我,我也要講了,所以我們再稍微解釋一下;若是詳細解釋,不要說兩個鐘頭,就是盡未來際也說不完的。有人又說:「那我不相信!」你不相信,我也不需要你相信;不過就是這麼告訴你,要你相信幹什麼?你若一相信,那你就沒有用了!我就是想要你不相信,就是這麼妙!你若不相信,那我就有辦法了;你若一相信,我也就沒有工作了。因為你不相信,我可以講多一點;你若一相信,那我就不需要講了嘛!這個數目很好算的,不需要讀數學也會懂的。

一、布施波羅蜜。布施就是施捨。總括起來說,布施又分為三種;若是詳細說,有百千萬種那麼多。再要往多了說,我不怕嚇死你,有八萬四千種那麼多;因為你若分析起來,每一個法門都有八萬四千種那麼多。若不分析,當然就是一個、兩個、三個;現在我們若講多了,人也記不住,所以就講這三個。

(一)財施。這個財施是不容易做得到的。為什麼呢?中國有這麼一句俗話,說:「捨財如割肉。」捨這個財啊,就像割肉那麼痛,所以是不容易捨的。不容易捨才要捨,若是容易捨,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不容易捨的你能捨,那是真捨,因為不容易。「能者先難而後獲」,這就是說布施是很難的,你若能從這個難裏頭鍛練出來,躦過去,它就不難了,所以說先難而後獲。獲什麼?獲這功德。

(二)法施。就是用佛法來布施給一切眾生,和一切眾生結這個法緣。今天你們各位小朋友或老同參到這兒來,我給你們說這個布施波羅蜜,這就叫法施。財法二施是等無差別的。我給你們說法也和捨錢是一樣的,不過這個法施更難。「捨財如割肉,法施如丟命」。法施就像把生命都布施給你們了,就這麼重要。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法是能救人的生命的,你布施出去,自己也會少了一點;少了一點什麼呢?少了一點氣力,氣力就是生命。所以我跟你們講經要很用力的,要把每一個字、每一句、每一個意思,送到你耳朵裏頭去,放到你腦子裏邊,不準跑到外邊去,這也就是把我的生命送給你了;這是很費力氣,不是很容易的。若是我的袋裏有錢,拿出來隨便給你,沒有事的;但這講經講完了,覺得很辛苦的。你們年輕的人不懂,年紀大的人就知道了!我不是向你們報功勞,要不然你們就可以來替我,我是很歡迎的。

(三)無畏施。好像有什麼飛災橫禍,或者官非、水火、盜賊,把人嚇得魂飛魄散,嚇得不得了。這時候你來安慰這個人,說:「你不要恐懼,諸佛菩薩會保護著你的。」其實這不是諸佛菩薩保護你,而是你自己不恐懼了,你自己那個佛性平安了,這就是諸佛菩薩保護你。不是說佛從無量無邊的國土外,飛到這個地方來念一個什麼咒,令你平安了,不是的。就是你在恐懼的時候,有人來把你這恐懼的執著給破了,這就是諸佛菩薩來保護你了。你不要另外去找一個。

說:「我怎麼沒看見呢?」你要看見個什麼?你見鬼,你見?不要那麼愚癡!「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見還要離開見,你不要執著那個見;你若一有所執著,那就變成一個大笨蛋。這不是罵人,這是講這個意思。什麼叫大笨蛋呢?大笨蛋就是不會滾,不會動彈,像一個死物一樣。那麼又有人生了一種懷疑心,說:「哎!我打這個妄想,你怎麼知道呢?」你可以打這個妄想,我就不可以知道?因為我和你一樣的,你打妄想,我這個電波也就動了,就好像那個雷達似的。我們每一個的人的腦和腦都有雷達;你若會看這個雷達,什麼妄想都現出來了。不要講這麼多不合乎羅輯、不合乎科學的話了!我們還講一講這個持戒。

二、持戒波羅。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五戒,就是殺、盜、婬、妄、酒。那麼這個戒是個什麼?戒就是個規律,就是修行的一條道路。所以你若想修行,必須要持戒律;你若不想修行,能持戒律也比較好一點。

三、忍辱波羅蜜。方才有人說:「修忍辱的人沒有出息,女人才忍辱呢!男人誰忍什麼辱?男人都應該有一種大丈夫、大英雄、大豪傑的氣概,這才是男人!我要什麼忍、什麼辱呢?」你不能忍、不能辱,又有什麼用?你說你是個大英雄,拔劍而起,挺身而鬥;這是匹夫之勇,只可以敵一人者也。孟子以前早就說得清清楚楚的,拔劍而起,拔劍、拔槍站起來挺身而鬥,來試一試,這是匹夫之勇,只可以和一個人打;你若能忍辱,這是萬人敵,誰也敵不過你。所謂「柔能克剛,弱能勝強」,這才是真正的大勇啊!所以你若想無敵於天下,你就要忍,要忍人所不能忍的。好像中國有個韓信受辱跨下,屈食瓢母,然後他做了大元帥,把那個氣能拔山、力能扛鼎的楚霸王都給打敗了,就因為他能忍辱。哈!你們若不相信,我們這兒現在有個老夫子周老居士,他一定很同意我這個說法。

有人又打了妄想,說:「哦,這位法師大約是讀心理學的吧?怎麼我打妄想,他就知道呢?」不錯!我就是讀心理學的;你們誰有心理上的毛病,到這兒來,就會沒有了。

忍辱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三種。(一)生忍,就是對一切眾生都要有忍。(二)法忍,對一切法也都要有忍。(三)無生法忍,對於無生法忍也應該忍。你能生忍,就是人空;你能法忍,就法空;你若再能知道沒有少法生,沒有少法滅,在這個時候忍可於心,這就是中道,你就得到中道了義了。

四、精進波羅蜜。精進是對治懶惰的。精進又有身精進、心精進。身精進,晝夜六時行道。心精進,念念求無上道,念念修無上道,念念悟無上道,念念證無上道。

五、禪定波羅蜜。你若能在這個禪上得到功夫了,隨時隨地都在定中,得到禪定三昧,這也可以到彼岸。

六、般若波羅蜜。般若是梵語,翻譯過來叫智慧。般若也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這個般若因為它多含,所以不翻;也因為尊重,所以不翻。

慧眼明徹,等觀三世;於諸三昧,具足清淨。辯才如海,廣大無盡。具佛功德,尊嚴可敬。

「慧眼明徹」:慧眼是五眼之一,其餘的四眼,是佛眼、法眼、天眼、肉眼。有首偈頌說:「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為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法眼為觀俗,觀俗諦的;慧眼了真空,觀真諦。慧眼就是個智慧之眼。明徹,無所不知謂之明,徹就是徹了,徹底了解了。好像那個水,從上邊一看,看到那個水底下,這也叫徹,所以叫徹底了解。

「等觀三世」:因為有慧眼,又有法眼、天眼、佛眼、肉眼;所以他這麼樣一看,這個時間根本就是假的,沒有過去、未來,也沒有現在,三世是平等的。雖然說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但這都是假名而已;所以要平等觀察這三世,也就是平等觀察昨天和今天是一樣的,今天和明天又是一樣的。你能將三世觀成一樣的,又有什麼好處呢?這就教你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心就一念不生;一念不生,這叫「等觀三世」。

「於諸三昧,具足清淨」:這也就是說無論你修哪一個三昧,都能具足清淨,圓滿成就。你修禪、三摩地、三昧,你就得到禪定;你修忍辱,就得到忍辱三昧;你修念佛,就得到念佛三昧;你修一心,就得到一心三昧,專一其心。所有一切的三昧,你無論修哪個三昧,都具足清淨了。「辯才如海,廣大無盡」:辯才,就是能言善辯的辯才;也就是所謂的四無礙辯:辭無礙辯、法無礙辯、義無礙辯、樂說無礙辯。無論和任何人辯論,都不會輸的;舌辯的這種才能,好像大海那麼廣大沒有邊際。「具佛功德,尊嚴可敬」:具足佛的功德,所以一切眾生都應該尊敬莊嚴地來恭敬這一切的聖賢、大阿羅漢、大菩薩。

* * * *

明天是十一月三號,我們金山寺有三個人要到香港去。香港那地方,現在是很臭的,因為人太多了。這個臭味把香港也給改變了,所以到香港去教化眾生是不容易的,很困難的;不過困難之後,就不困難了。若不受一點困難,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一個什麼世界,還認為這個世界是很快樂的;受過很多的困難了,就知道這個世界是苦的了。雖然它是苦的,但我們要把它改變成極樂世界,所以應該到各處去弘揚佛法。佛法是人來弘揚的,不是佛法來弘揚人;所以到了外邊,本著弘法的這種精神,就要行六度萬行這種法門。

香港有一些個人給我寫信,我都沒有回信;誰若問起來,就告訴他信我都收到了。還有去年在那兒給他們打皈依的,也還沒有發歸依證;把我們臨時的皈依證帶一點去,到那兒或者會用到。還有一個新皈依的,寫信來告訴我說他的女兒失蹤了,叫我給他找回來。我怎麼找?離得這麼遠!這次你們回去,就幫他找一找;或者她已經回去了,已經找著了也不一定。這個陳萃昌是我一個老皈依弟子,今年八月間已經往生極樂世界去了。他在醫院裏天天念佛,念念就睡著了;睡著了就往生了,沒有什麼大的痛苦。他說給我寄了三十塊錢美金,又寄來三百塊錢;我都沒有收到。若有人問,就告訴他;若不問,就算忘了。

* * * *

知眾生根,如應化伏。入法界藏,智無差別。證佛解脫,甚深廣大。

「知眾生根,如應化伏」:這些個大菩薩都具足佛的功德,令一切眾生都恭敬。他們都能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是利根或鈍根;因為他知道眾生的根性,所以就明白用什麼方法來化度眾生。對利根,就說實相法;對鈍根,就說方便法、譬喻法。這都是用應該用的這種法來教化眾生、調伏眾生,令眾生明了、開悟;使令一切眾生既恭敬,又有一種敬畏的心。「入法界藏,智無差別」:與法界合而為一了,得到無差別智。

「證佛解脫,甚深廣大」:得到沒有差別的這種智慧,才能證得佛的這種解脫。這種解脫,是沒有一切的執著──沒有人的執著,也沒有法的執著;所謂人空、法空,空也空了。這部《華嚴經》講的就是入解脫門。你入了解脫門,一切就都放下了;放下就得到自在,自在就是解脫。這種境界是甚深而廣大的。深,譬如大海;廣,譬如法界。甚深,就譬如大海那麼深;廣大,就比法界更大。所以這些大菩薩的境界都是不可思議的,他們在過去生中,有的是做釋迦牟尼佛的師父的,現在因為要助佛揚化,就來做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這種境界是廣大的,不像我們人有一種的執著心,他是沒有執著的。

* * * *

我現在是提倡你們來做法門的棟梁,將來越練習,智慧就越大,就會講了。你講的是比前天好一點兒,但是不能有一點進步就停止了,還要知道多一點,那更好。這位周宣德老居士說,你們二十年後才能弘法呢!壽野和尚說,你們一百年以後才能弘法、翻譯經典;他說你們出家幾天就翻譯經典,真是不知慚愧。這兩種人的腦瓜骨真是死了,死人的腦瓜骨!因為他的腦筋死了、不靈活了,所以不會想東西。怎麼搞得不靈活的呢?因為他盡用血來寫經,大約把血都給寫乾了;雖然又加上一點新血,他又不會用了。

今天,也不知道誰行這個方便法。你們誰給香港寫信,說他們是昨天到的?香港那邊的人昨天去接飛機,今天又去接飛機。昨天王泰生在那兒等了一夜,由早晨等到晚間九點鐘,今天又去等。不知道你們誰和他們開這種玩笑,預先通知他們的呢?今天我打了個電話去,告訴他們是明天,他們明天又要去接飛機。幸虧我打了這一個電話,若不打電話去,他們根本就不知道。

這一次,他們三個人到香港,或者這個佛法就會發揚光大了。明年他們回來,會路過臺灣,他們會到各處去說一說法,或者就把這些個滑頭的度得沒有那麼滑頭了。我今天在車上說,我不准你們做滑頭,聽見沒有?你們到臺灣講法的時候,第一句就要說這個;說我們師父沒有旁的法教我們,就是教我們不要滑頭,這是第一個法。第二個法,教我們可以滑足。滑足就是會跑;你們若降不了魔,就可以跑。又可以說是滑雪,你腳上若不滑,它就跑不動了。滑足是沒有關係,滑頭是不可以的!我說我是在造就佛教的新血,可是這些個新血裏邊,我還不准它有毒;若有毒,也就沒有用了。不但要沒有毒,而且還要化毒,要把其他人的毒也都給它化了去。不准有毒是什麼呢?就是不准有貪瞋癡這三毒。化毒,就是把其他人的貪瞋癡也給都改變過來。這是我的宗旨!

* * * *

能隨方便,入於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恒與智俱。盡未來際,了達諸佛希有廣大秘密之境;善知一切佛平等法,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入於無量三昧海門。

「能隨方便,入於一地」:能隨順方便法門,入於一地;一地,就是初地。入了一地,就能入一切地;一切地都能隨順方便而入。這個方便是不容易的,你看著是很方便的,行起來就不方便了。菩薩行來是很方便,凡夫行來就很彆扭、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的。

「而以一切願海所持,恒與智俱」:菩薩修行就要發願,願大則行真;你願若不大,有的時候就會退墮了,所以信願行是缺一不可的。首先你必須要生出一種信心,然後又要發願,發了願就要去做去。這個願哪,不是發一個願、兩個願,或者三、四、五個願就算滿足了,必須發廣大願。這些大菩薩的願猶如大海那樣,由於這些願力的支持、幫助,所以就常常有智慧不愚癡。你有智慧,就生正知正見;你若愚癡,就生邪知邪見。正知正見,就是向佛道上走的;邪知邪見,就是向地獄走的。你若不想下地獄,必須要有正知正見;你若想下地獄,那就去存邪知邪見去!

「盡未來際,了達諸佛希有廣大秘密之境」:這些菩薩盡未來際,都能明白諸佛稀奇少有又廣大的這種秘密不可思議的境界。「善知一切佛平等法」:能知道一切佛所行的法都是平等法,諸佛所得到的法也是平等法,諸佛所說的法也都是平等法。「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已經走到佛普光明這種的地上。普光明地,就是智慧地;也就是說,他們能躬行實踐諸佛如來的這種智慧。這一些個大菩薩都有這種的程度,都有這種的地位。「入於無量三昧海門」:這些大菩薩既然得到佛的智慧了,所以他們就能入於無量定力這個海的門,他們的定力猶如大海。

於一切處,皆隨現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

「於一切處,皆隨現身」:一切時、一切處,隨時隨處都能隨順眾生而現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這一些大菩薩,以同事攝示現在眾生的前邊,眾生做什麼,菩薩也現身去做什麼。這麼做是有什麼意思呢?這是菩薩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攝法,和眾生在一起。布施,菩薩度眾生,就給眾生一點好處;愛語,又給眾生說一點好話,令眾生歡喜聽;利行,利益一切眾生;同事,和眾生做一樣的事。

總持廣大,集眾法海;辯才善巧,轉不退輪。一切如來功德大海,咸入其身;一切諸佛所在國土,皆隨願往。已曾供養一切諸佛,無邊際劫,歡喜無倦。

「總持廣大,集眾法海」:這一些大菩薩都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集聚眾法之海,能將八萬四千法門集於一身,以一身遍行八萬四千法。「辯才善巧,轉不退輪」:辯才無礙,善巧方便也無窮無盡,而轉不退轉的這個法輪,修行只有往前進而不往後退。「一切如來功德大海,咸入其身」:所有諸佛的功德大海,都入到這些大菩薩的身中。「一切諸佛所在國土,皆隨願往」:所有十方諸佛所在的國土,這些大菩薩都能隨著願力而往生,願意到哪個佛國土就到哪個佛國土。「已曾供養一切諸佛,無邊際劫,歡喜無倦」:他們已經供養過一切諸佛,在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大劫以前,都時時歡喜地讚歎佛、供養佛而不疲倦;不會學學佛法,就生出一種厭倦的心來。不會的!

一切如來得菩提處,常在其中,親近不捨。恒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具足。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一切如來得菩提處,常在其中,親近不捨」:所有諸佛開悟證成佛果的地方,這些個大菩薩都來到這個菩提道場,來親近諸佛,不離開諸佛,常常來做影響眾、當機眾、護法眾、供養眾、發起眾、常隨眾、表法眾、證法眾、顯法眾。「恒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具足」:他們常常以所證得的普賢大行願海,使令一切的眾生都能智慧身具足。「成就如是無量功德」:這些個大菩薩都成就了這麼多無量無邊的功德。

* * * *

所有的在家居士都是護法。護法,就是護持三寶、供養三寶、親近三寶;所以護法的責任,就是護持三寶,不是破壞三寶、毀謗三寶的。不可以到道場裏邊來吹毛求疵,沒有麻煩來造出一些個麻煩,沒有是非來造出一些個是非。好像果理和果珊兩個人,什麼佛法也不懂,他就想來管出家人來了;叫廟上所有一切的事情都交給在家人管,雜誌的文章也由在家人來寫,出家人不可以作這個。我不明白這是誰教他們的這一等的法?他們說這個雜誌應該是送給人看,不必要錢的。如果這本雜誌是你果理、果珊拿出來的錢印的,你要怎麼樣都可以的;但是出雜誌的這個錢,你果理、果珊一個 penny 也沒有拿出來,你有什麼資格到這兒來說這是要用送的呢?為什麼雜誌要送給人?你根本一點佛法也不懂,就按照自己的意見來到廟裏作boss,來管出家人。這種的思想我很不滿意、很不高興!

他自己每個月拿二十塊錢來,叫果真給他作copy──做我講的lecture的copy。其他的弟子如果要這個copy,一份就要十二塊錢;這十二塊錢要先交給他,然後他幹什麼,旁人不能管的。你們各位想一想,這是不是很公平?廟上出的雜誌就不應該要錢,他作的copy就應該要錢?這個copy還是由法師講的,不是他自己講的;要是他自己講的,他要錢還可以。不是他自己講的,只拿出來二十塊錢來作copy;旁人如果要用這個copy,一份就要給他十二塊錢。他這個生意是不錯的,我都不會作這種本錢很少、利息很大的生意。為什麼我說這個呢?本來我不願意說這個的,但因為我看所有的居士都要學果理、果珊的這種行為了,所以我不得不和各位講一講。你們各位自己去研究、研究這個道理,這事對不對?

在 San Diego,他一年也不來一次;來一次,就說廟上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好。對誰講的呢?對果佑講;這果佑就被他念這個咒給迷住了,也不知道怎麼樣答覆他。你們各位切記,要注意這一點。在我的道場裏邊,我不准有這樣的居士,也不准有這樣破壞道場的份子!他想管廟上的事情,但我相信,他若不管就還沒有那麼害怕;若讓他管一個月,一定會把他嚇得跑出十萬八千里。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廟上根本沒有基礎,在前三個月,已經就向其他人借了一千四百塊錢;上這個月,才勉強勉強地還了七百塊錢。如果他要來管,一定嚇得他晚上睡覺也睡不著,因為沒有法子維持。

這個禮拜五,我們這兒有三位比丘要到香港去弘法。第一次他們到台灣去受戒的時候,有很多人給拿出少少的錢作為旅費,最多的拿三百塊錢,少的我就記不清楚了。果地就給拿了三百塊錢。第二次,有四個人到台灣去受戒,就一個居士給拿錢的都沒有了。結果你跑到台灣去,還說是居士給你們的錢,你真是無知到極點!是哪個居士給你們的錢?你說!(弟子回答:沒有。)那麼你跑那兒給居士戴高帽子幹什麼?這一次,這三位比丘到香港去,還比你們四個到台灣好一點,有李果威給每個人拿五塊錢;我也藉他們去香港的光,李果威又供養我十塊錢。這三個比丘到香港所用的飛機票的錢,可以說是我給拿出來的;他們用的零用錢二百八十塊,也是我給拿的。你們各位居士不要以為是廟上的錢給他們買的飛機票,這完全是我借的錢給買的來回飛機票。你們做居士的自己想一想,若是廟上的事情什麼也不管,就來找麻煩,這是錯誤的!

天堂、地獄也都看完了!本來人看不見地獄,但在夢裏頭他就有了神通了,可以到地獄裏頭去看一看;看一看那個小鬼在那地方齜牙咧嘴地發脾氣。等到醒的時候怎麼樣啊?走了這麼多的地方,還是在枕頭上,並沒離開這個床一寸,還是在這個床上呢!做夢的時候遊遍五大洲,又到太空去探險去,甚至於喜馬拉雅山頂上也去了──日本那個探險隊到喜馬拉雅山,就摔死了十四、五個;他到那個地方平安無事,什麼危險也沒有。

* * * *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所謂:妙色那羅執金剛神,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須彌華光執金剛神,清淨雲音執金剛神,諸根美妙執金剛神,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大樹雷音執金剛神,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密燄勝目執金剛神,蓮華光摩尼髻執金剛神。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在這個道場裏,又有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執金剛神。執金剛神,就是護法善神;也有無量無邊這麼多,都是來護持道場、降伏魔軍的。

「所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就是所說的,有個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那羅延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堅固,也就是不壞的意思。這一位執金剛神見著如來相好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永遠不壞,他自己也就證得這種不壞的法,所以就叫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名叫日輪速疾幢。速,是快;疾,也是快的意思。這一位執金剛神見著佛的光明猶如日輪,也就很快地得到這個法幢的莊嚴,所以叫日輪速疾幢執金剛神。「須彌華光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名叫須彌華光。須彌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妙高。華光,蓮華放出一種光來。「清淨雲音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名叫清淨雲音執金剛神。

「諸根美妙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名叫諸根美妙。他的諸根很美妙,眼根、耳根、鼻根、舌根都特別美麗,他的身也是相好光明的。因為他的眼、耳、鼻、舌、身都長得非常好,所以叫諸根美妙執金剛神。「可愛樂光明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的護法,叫可愛樂光明。誰見著這位執金剛神,誰就歡喜。「大樹雷音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叫大樹雷音。他的聲音好像雷那麼響。「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叫師子王光明執金剛神。「密燄勝目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叫密燄勝目。密燄,他有一種秘密的火光;勝目,他的眼目非常的殊勝。「蓮華光摩尼髻執金剛神」:又有一位執金剛神,叫蓮華光摩尼髻執金剛神。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像前邊所提出來的這些執金剛神,都是金剛神中的上首。如果詳細地說,有佛世界微塵那麼多,說不能盡的執金剛神。

皆於往昔無量劫中,恒發大願,願常親近供養諸佛;隨願所行已得圓滿,到於彼岸。積集無邊清淨福業,於諸三昧所行之境,悉已明達;獲神通力,隨如來住,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皆於往昔無量劫中,恒發大願,願常親近供養諸佛」:這一些個執金剛神,都是在過去無量劫那麼長的時間裏邊,常常都發最偉大的這種願力。願什麼呢?願意常常和佛在一起;佛到什麼地方,他們就到什麼地方去,常隨佛學,常常地親近諸佛、供養諸佛。「隨願所行已得圓滿,到於彼岸」:他們隨著這種願力,所行的行門都已經圓滿了,已經到彼岸了。

「積集無邊清淨福業,於諸三昧所行之境,悉已明達」:他們積聚了無量無邊那麼多的清淨福業,對於所有三昧功夫的這種境界,也都通達無礙,都明了了。「獲神通力,隨如來住,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他們也都得到種種的神通的力量,常常和佛在一起住,來護持三寶。這一些個執金剛神都得到這種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了。

處於眾會,威光特達;隨諸眾生所應現身,而示調伏。

「處於眾會,威光特達」:在大眾的法會裏邊,他們的這種威神光明是很特別的,和一般的執金剛神不同。「隨諸眾生所應現身,而示調伏」:他們隨著一切眾生,應該以什麼身而得度,就現什麼身來調伏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一見著他們,就都發菩提心了。

* * * *

今天我看見果靜作了幾首佛教的歌,這些歌的意思都很不錯的;今年衛塞節的時候,果童也作了一首歌,我今天才聽清楚一點,也不錯的。所以你們各位,以後應該多作一些佛教的歌詞、歌頌,把它譜成歌譜,在我們的雜誌上發表;因為現在佛教根本就沒有英文的歌,中文的是有很多。你們現在都是一些個創始者,所以每一個人若能作就作多幾首,拿來給我看看;我們研究,若是可以發表,就在雜誌上發表。還有,以後每一個人都應該學著寫文章,寫中文、英文的都可以;寫得多了,就會寫得好了。所有你們聽過的道理,都可以寫出文章來發表;令世界上多一點人明白佛法,這是功德無量的。你們各位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不要總往後退;我們佛教徒應該向前勇猛精進,不要盡向後退。這兩點,各位都應該特別注意!

每一個禮拜,你自己隨意命題目;最低限度要寫一篇文章,或者作一首歌、一首詩來宣揚佛教,令佛教的菩提樹在西方很快地就高大起來。現在那菩提樹有多高了?(弟子:大約三呎高。)要叫它快長(弟子回答:好。)快長,叫它快長高!我們這菩提樹不能就那麼慢慢地長,要快點長大。我們這菩提樹一長大了,樹下邊就會有佛成了。香港有個徒弟叫恒定的,打電話來說是他差一個月就開悟了;但是在這一個月之中,就著了魔了。有三個魔把他給魔住了,魔得顛顛倒倒的;所以他就又打電話、又寫封信來求救,以後他這個魔就都老實了,現在他這個魔的病已經沒有了。我特意叫他們三個比丘到香港,首先就去看他去,看他這個病是不是好了?那麼一看呢,說是好了,眼睛也沒有魔光了,所以我告訴大家一聲!

你們所寫的文章,也可以寄到外邊去先發表,我們自己的雜誌上也可以發表。你們各位都應該往各雜誌上去寫文章,有很多人知道你這個文章了,這就令大家很驚奇的,把他們睡覺的這個毛病就都給震醒了。你們寫的文章可以作多一點copy,所有的雜誌、報紙都可以寄去;無論哪一個發表都好,不發表也沒有問題。這一點是特別重要的!你們自己找題目,自己願意寫什麼就寫什麼,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 * * *

一切諸佛化形所在,皆隨化往;一切如來所住之處,常勤守護。

「一切諸佛化形所在,皆隨化往」:這一些執金剛的護法善神,他們因為在宿世發了護法的願力,所以凡是佛所化現的一切國土,這一些護法執金剛神就都隨著他們以前所發的願力,來到諸佛所化的這些國土裏邊。「一切如來所住之處,常勤守護」:凡是佛所住的地方,這一切的護法善神都時時刻刻地來守護著諸佛。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身眾神。所謂:華髻莊嚴身眾神,光照十方身眾神,海音調伏身眾神,淨華嚴髻身眾神、無量威儀身眾神,最上光嚴身眾神,淨光香雲身眾神,守護攝持身眾神,普現攝取身眾神,不動光明身眾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身眾神」:又有無量無邊諸佛國土微塵數那麼多的身眾神。這些身眾神,都說的是誰呢?

「所謂:華髻莊嚴身眾神」:就是所說的,有用華來莊嚴,好像個寶髻似的身眾神。「光照十方身眾神」:又有光照十方的身眾神。所謂眾神,就不是一個,每一個都率領著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眷屬來護持佛的道場。「海音調伏身眾神」:又有一種身眾神,他的聲音就好像海潮音似的;令一切眾生聽見這種音聲,就改惡向善,發菩提心,所以叫海音調伏身眾神。「淨華嚴髻身眾神」:又有一種身眾神,是以清淨的蓮華來莊嚴這個寶髻身;也是有很多同一類的眷屬,所以叫淨華嚴髻身眾神。「無量威儀身眾神」:又有一類的身眾神,能現出無量無邊的威儀;無論行、住、坐、臥,他都有一種威儀,不會不合法度。

「最上光嚴身眾神」:又有一種身眾神,叫最上光嚴身眾神。「淨光香雲身眾神」:又有一種身眾神,叫淨光香雲身眾神。他這種光不但非常清淨,而且還放香;又有一種祥雲在虛空裏邊,所以叫淨光香雲身眾神。「守護攝持身眾神」:又有一類的身眾神,就守護著道場,攝持眾生;令眾生都改惡向善,悔過自新,所以叫守護攝持身眾神。「普現攝取身眾神」:又有一類的身眾神,可以普現一切眾生前,來攝取眾生;令眾生都發菩提心,所以叫普現攝取身眾神。「不動光明身眾神」:又有一種身眾神,叫不動光明身眾神;這個神是不動的,就是有一種定力,又能現出光明身。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往昔成就大願,供養承事一切諸佛。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像上邊所說的這十位身眾神,都是身眾神裏邊的上首、領袖。其餘的身眾神還有很多,有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皆於往昔成就大願,供養承事一切諸佛」:他們都是在以前就發過大願,願意供養、承事一切諸佛,所有的諸佛他們都供養、承事。承事,就是恭恭敬敬地去侍奉一切諸佛。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足行神。所謂:寶印手足行神,蓮華光足行神,清淨華髻足行神,攝諸善見足行神,妙寶星幢足行神,樂吐妙音足行神,旃檀樹光足行神,蓮華光明足行神,微妙光明足行神,積集妙華足行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足行神」:又有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足行神。這足行神,有的就是道路神,就是在道路上守護道路的神。這些足行神也是很多的。

「所謂:寶印手足行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護法的足行神,名字就叫寶印手;他手裏常常拿著一個寶印,來護持眾生。「蓮華光足行神」:又有一位足行神,叫蓮華放光的足行神。「清淨華髻足行神」:又有一位足行神,叫清淨華髻足行神。「攝諸善見足行神」:又有一位足行神,叫攝諸善見。一切眾生見著他,他就能攝持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妙寶星幢足行神」:又有一位足行神,叫妙寶星幢足行神。「樂吐妙音足行神」:這一位足行神善於唱歌,所以叫樂吐妙音足行神。「旃檀樹光足行神」:又有一位足行神,叫旃檀樹光的足行神。「蓮華光明足行神」:又有一位足行神,叫蓮華光明足行神。「微妙光明足行神」:又有一位足行神,叫光明微妙不可思議的足行神。「積集妙華足行神」:又有一位足行神,叫積集妙華足行神,他能積聚一切的妙華。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過去無量劫中,親近如來,隨逐不捨。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像前邊所說的這些足行神,都是足行神裏邊的領袖。其他還有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足行神。「皆於過去無量劫中,親近如來,隨逐不捨」:他們都是在過去無量劫裏邊,就親近、供養一切諸佛,依著諸佛來修行,不願意捨離諸佛到旁的地方去。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道場神。所謂:淨莊嚴幢道場神,須彌寶光道場神,雷音幢相道場神,雨華妙眼道場神,華纓光髻道場神,雨寶莊嚴道場神,勇猛香眼道場神,、金剛彩雲道場神,蓮華光明道場神,妙光照耀道場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道場神」:又有一切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道場神。所有阿蘭若,就是有人修道的寂靜處,都叫道場;道場裏,就有護持道場的道場神。

「所謂:淨莊嚴幢道場神」:這些個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道場神就叫淨莊嚴幢;他護持道場,令道場清淨莊嚴。「須彌寶光道場神」:又有一位道場神,叫須彌寶光,他的光明是非常妙又非常高的;所以他所護的道場,常常放出一種寶光來。「雷音幢相道場神」:又有一位道場神,名叫雷音幢相;他的聲音好像打雷那個樣子,又有寶幢的相。「雨華妙眼道場神」:又有常常能雨寶華的妙眼道場神。「華纓光髻道場神」:又有一位道場神,叫華纓光髻道場神。

「雨寶莊嚴道場神」:又有一位道場神,叫雨寶莊嚴道場神,他常雨七寶來莊嚴道場。「勇猛香眼道場神」:又有一位護持道場的神,叫勇猛香眼道場神,他善於降魔。「金剛彩雲道場神」:又有一位道場神,叫金剛彩雲道場神,也是降魔的。「蓮華光明道場神」:又有一位道場神,叫蓮華光明道場神;他常常現出一種蓮華,又有光明。「妙光照耀道場神」:又有一位道場神,能放出一種妙光,常常照耀虛空,所以叫妙光照耀道場神。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過去值無量佛,成就願力廣興供養。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像前邊所說這十位道場神,都是道場神之中的上首;其他的道場神,有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皆於過去值無量佛,成就願力,廣興供養」:都是在過去生中遇著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佛,他們所發的願力都成就了,也廣興供養十方諸佛。這些個神不僅僅就是神,都是大菩薩示現的;所以他們的神通都是不可思議的,他們的願力也是不可思議的,他們的護法也都是不可思議的。

在這部《華嚴經》裏,每一次說某一種神,多數都是說十個。為什麼要說十個呢?這十個是表示十十就成百,十百就成千,十千又成萬,就是代表百千萬這麼多。如果說百千萬,是太多了,所以就只說出十個。《華嚴經》有上本、中本、下本。我們這是下本,在上本裏邊,所說的就不只十了,每一類的神都說一萬種那麼多,這也就是表示無盡無盡、重重重重。我雖然沒有到龍宮去看這個上本,可是我這麼一推測,這下本有十,那麼上本一定有萬,這是不問可知的。要不然,它怎麼會有那麼多?一定是這麼個道理。我們凡夫的這個境界記不住那麼多,所以只可以說十個。這一點你們各位應該要注意的!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城神。所謂:寶峰光耀主城神,妙嚴宮殿主城神,清淨喜寶主城神,離憂清淨主城神,華燈燄眼主城神,燄幢明現主城神,盛福光明主城神,清淨光明主城神,香髻莊嚴主城神,妙寶光明主城神。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城神」:還有像佛所化的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主城神。主城神就是來護持城池的。每一座城池裏邊,都有很多有善根的人,所以這些神就來護持這個城池。

「所謂:寶峰光耀主城神」:其中有一位主城神,名字就叫寶峰光耀;他的這個神通妙用常常放光,在眾神裏邊,他是地位很高的。「妙嚴宮殿主城神」:又有一位主城神,名字叫妙嚴宮殿,他能令一切宮殿特別莊嚴、特別妙好。「清淨喜寶主城神」:又有一位主城神,名叫清淨喜寶主城神;他放的光很清淨,在光裏邊就現出七寶的顏色,人人見著他這個光就歡喜。「離憂清淨主城神」:又有一位主城神,名叫離憂清淨主城神;有這一位主城神來保護城,令一切人的憂悲、苦惱都離開了,又得到清淨。

「華燈燄眼主城神」:又有一位主城神,名叫華燈燄眼;他腳上踩著蓮華,兩隻手裏頭托著兩盞燈,眼睛放出一種火燄的光。主城神的責任,就是管理城裡邊所有的人;應該護法的一定要護法,令這個城裏邊平安沒有災難。「燄幢明現主城神」:又有一位主城神,名叫燄幢明現。他的頭上放出一種火燄光,猶如寶幢一樣,很光明的;一切天魔外道見著這位主城神的燄光,就生出一種恐懼心,趕快就跑了。「盛福光明主城神」:又有一位主城神,名叫盛福光明。他的福報大,又常常現出光明;誰見著這位主城神,誰就會增福、增壽、增智慧。

「清淨光明主城神」:又有一位主城神,名叫清淨光明;他常放出一種清淨光,這個清淨光是沒有垢染的。所謂「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這種沒有垢染的清淨光好像太陽光似的,這是一種慧光,能把一切的黑暗都破除了;這種清淨光能降伏一切的風災、火災,它普現一切的光明,照耀於世間。「香髻莊嚴主城神」:又一位主城神,叫香髻莊嚴。他會放香,一切眾生聞到他這個香氣,就能消災免難,所以叫香髻莊嚴主城神。「妙寶光明主城神」:又有一位主城神,叫妙寶光明;他有一種微妙的寶珠,能放出一種光明。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無量不思議劫,嚴淨如來所居宮殿。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城神,都是主城神中的上首、領袖。其他的主城神,還有十方諸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皆於無量不思議劫,嚴淨如來所居宮殿」:他們都是在無量無量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那麼多的大劫以前,就一直莊嚴如來的宮殿,令如來所居住的宮殿都特別莊嚴、清淨。這一些個主城神的工作就是這樣子的。

* * * *

我們修道學佛法,若學兩天半、三天還不到,就生了一種疲倦的心,就覺得佛法沒有什麼意思,這是錯了!佛法不是一天、兩天、三天就能明白的;佛法深如大海,你就是學十年、二十年,甚至學一生也學不完的。釋迦牟尼佛為修無上道,修行了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所以我們每一天只有精進,不能生出一種退悔心。

還有,我們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給旁人添麻煩。比丘不能給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麻煩,儘找人家的毛病;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不能找比丘的麻煩。什麼叫麻煩呢?就是你有意無意地令對方不高興,這就是折福的地方;或者你有意無意地令對方高興,這也是折福的地方。這都叫給人家添麻煩。人家正在用功修行,又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你無緣無故到那地方去和人講話,去給人家添麻煩;或者單單提出某一個人的名字來,沒有話找出一些個話來講。這都是折福的地方,都是不會修行的地方。男居士也不能給女居士添麻煩,女居士也不能給男居士添麻煩。人家正在那兒平平靜靜地用功,用得很好,你不能無緣無故就去給人添麻煩;這不單是折福,還障礙其他人修道,將來你自己也不會有所成就的。

無論哪一個,不要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高了,說自己比誰都明白了。有這種思想都是錯誤的!不能兩個人聚會到一起,就說某某出家人怎麼樣不對,某某出家人有什麼過錯。出家人也不能講在家人有什麼過錯。菩薩戒裏就說得明明白白,不准談四眾的過;你為什麼還一天到晚來找人家的毛病?知不知道慚愧!犯這個毛病的,要趕快改悔;若不改悔,將來墮地獄的時候我不管。

* * * *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地神。所謂:普德淨華主地神,堅福莊嚴主地神,妙華嚴樹主地神,普散眾寶主地神,淨目觀時主地神,妙色勝眼主地神,香毛發光主地神,悅意音聲主地神,妙華旋髻主地神,金剛嚴體主地神。

前邊所講的是主城神,現在這一段文講的是主地神。我們這個世界的神多得很,但有的人就說只有一個神;不錯,是只有一個神。為什麼說只有一個神呢?因為他就知道一個神,多了他就不知道了;他若知道的話,他就不會說只有一個神了。就因為他不知道,就用思想來揣測,想:「哦,這個世界大約就是一個天主。天主不應該有多的,多了就要爭地盤,會打架的;若只是一個,就可以做一個獨裁的天主!」他這麼想也是對的,因為他想人是獨裁的,神也一定會獨裁,所以說只有一個天主。但你若看看《華嚴經》,就知道神不單單有天主,還有地主。現在這裏說的主地神就是地主;而且地主還不只一個,有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主地神」:又有十方諸佛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主地神,就是管理土地的神。這些主地神也是無量無邊的,現在先舉出來十位領導者做上首。

「所謂:普德淨華主地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地神叫普德淨華主地神。你看!我們這兒一講主地神,這個主地神就來了;到我們這兒,他就自己說:「我就是普德淨華主地神,你認識我嗎?」就放光來照耀你,和你結緣。「堅福莊嚴主地神」:又有一位主地神,叫堅福莊嚴。你見著這位主地神,你的福報就很堅固不會壞的,又很莊嚴。我們現在講到哪一個神,哪一個神就到我們這兒來了。「妙華嚴樹主地神」:又有一位主地神,叫妙蓮華莊嚴菩提樹的主地神。「普散眾寶主地神」:這一位主地神到處散布眾寶;眾寶,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這七寶,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種的寶貝。這位普散眾寶主地神散這些眾寶,就像我們撒米餵小雞子似的;一把米撒出去,小雞子就去吃去。他撒這些寶貝,我們人就到處去找金礦、銀礦,找寶貝,也就好像小雞子吃那個米一樣的。雖然雞直接就把米吃了,而我們找著寶貝,還要拿去賣錢,再去買米、買麵、買酒、買肉來吃,不過這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這個世界因為有主地神,所以這個地就堅牢不會有地震,人的生命、財產就不會損失那麼多。但怎麼有的地方又有地震呢?就因為這些地方的人業障太重了;主地神的神通沒有眾生的惡業這麼重,所以主地神也管不了,因此就地震了。我也常常對你們說,我們在這兒講經說法,三藩市就絕對不會有地震的;在前五、六年就是這麼說,到現在還是這麼說。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這兒講經,就有主地神來護持這個道場。而且這不只是一個主地神,所有的主地神都聚會到我們這兒來了;所以我們這兒的地就猶如金剛那麼堅固,不會發生意外。你們各位若想這個地不震,就各處去講《華嚴經》;到哪個地方講《華嚴經》,哪個地方就平安無事。這是真實不虛的,是真語、實語、如語、不打妄語的說法。

「淨目觀時主地神」:又有一位主地神,叫淨目觀時主地神;這位主地神有清淨的蓮華目。觀時,也就是觀各種因緣;他的眼睛一觀各種的因緣,就能把這一切的災難都給轉變了。「妙色勝眼主地神」:又有一位主地神,名叫妙色勝眼;他能令土地上生出一些花草、樹木,令土地非常莊嚴,人人見著都歡喜。「香毛發光主地神」:又有一位主地神,名叫香毛發光;他管理的地方,都有很多的香草和其他放香的東西,他又能顯出光明來。

「悅意音聲主地神」:又有一位主地神,叫悅意音聲;他能發出一種悅意的聲音,就像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的歌聲。人人一聽到這種的音聲,就都歡喜了;想要哭的也哭不出來了,就悅意了。有人說:「我有的時候想要哭,怎麼就沒有聽見這種聲音就笑了呢?」那你是機緣沒有成熟,等機緣成熟的時候你就會遇著了;你不要著急,只要你有信心,早晚都會遇著這位主地神的。「妙華旋髻主地神」:又有一位主地神,叫妙華旋髻;他有妙蓮華在頭上盤旋著,好像一個寶髻。「金剛嚴體主地神」:這一位主地神也就是堅牢地神。他用金剛來莊嚴他的身體,任何的天魔外道都不能破壞他,所以這一位主地神是很厲害的。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皆於往昔發深重願,願常親近諸佛如來,同修福業。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塵數」: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地神,都是主地神裏邊的領袖,帶領一切的主地神;其他的主地神還有佛世界無量微塵數那麼多。「皆於往昔發深重願」:他們在往昔都發過大願,將來一定要護持三寶,做護法的善神。凡是有佛、佛弟子的道場,有菩薩、菩薩弟子的道場,有阿羅漢、阿羅漢弟子的道場,他們都發願要保護。他們發願:「人家做不到的事情,我們要做;人家不能忍的事情,我們要忍;人家不能讓的事情,我們要讓。」就發這種深重的願,沒有比這個再深、再堅固的願了。

* * * *

各位學佛法學了這麼多年了,有的人的道心都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一開始學佛法的時候是很虔誠的,聽經也畢恭畢敬的;但時間一久了,怎麼樣啊?就沒有那麼誠心了,沒有那麼歡喜學佛法了。說:「學來學去都是這個!」那你想學什麼?就「這個」,你還沒明白呢!你就要學;等你明白了之後,你才能不學「這個」。現在你沒明白,就以為你明白了,這是太愚癡了!一天沒有證果,一天就要學佛法;一天沒有成佛,一天就要修行。這修行,是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每一天都要自己迴光返照,找自己的毛病。不要盡找人家的毛病,不要盡像返光鏡似的向外照:「這個比丘不修行,那個比丘尼也不修行,他們一天到晚都不知道在做什麼?」把比丘的衣服給洗得很乾淨,把比丘尼的衣服也給洗得很乾淨;結果把自己的衣服邋遢了,不知道洗自己的衣服。說是:「我願意行菩薩道,所以給人家洗衣服;我自己的,就不管它了!」你不管它,你就邋遢。你應該先把自己洗乾淨了,先自利;然後再給人家洗衣服,這叫利他。你光知道利他,不知道利己;這未免是顛倒了,所以這樣的人是可憐的。

昨天晚間,說不要說四眾的過;今天晚間,說你們應該說四眾的過。怎麼說呢?這是說法的不同。譬如,你若很坦白、很誠懇地以一種勸善規過的心,說:「他錯了就是我錯了,所以我要告訴他!我要很坦白、很直率、很誠懇地來告訴他,什麼事情他做錯了,以後應該小心一點。」這可以的。你不要當著這個就講那個,當著那個又說這個,來回這麼挑撥離間。對著甲就說乙有什麼毛病,對著乙又說甲有什麼毛病;總想結一個死黨,叫人都信你的話。這是錯了!所以不應該這樣子。應該誰有錯,就對著這個人的面好好地說,希望大家都把這個過錯沒有了。這可以說的!你不應該對著這個嘀嘀嘀,對著那個咕咕咕;這麼樣講來講去的,講得大家都不安樂了。這就是破壞道場,就是挑撥離間!無論哪一個若有這種習氣,一定要改善;若不改善,將來一定是往地獄裏跑的,絕對沒有旁的路可走的。

* * * *

「願常親近諸佛如來,同修福業」:他們發願,願意常常親近諸佛、菩薩、阿羅漢和證果的聖人,願意共同來修福、修慧。修福,就能相好莊嚴;修慧,就有智慧不愚癡。我們為什麼這麼愚癡呢?就因為不知道修福、修慧。我們為什麼這麼貧寒呢?也是因為不知道修福、修慧。所以各位呀,我要用我這個真心來給你們講這個真法;你們要接受這個真法,才能真正修行。所以大家都要誠心,不要你找我的毛病,我找你的毛病;這樣子找毛病,真是太愚癡了,再沒比這個更愚癡的了!我們修道的人,要作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勇猛精進,一天比一天用功,一天比一天精進。不要做一個講是說非的人,一天比一天懈怠,一天比一天向後轉,那就很危險了。我今天看有這種因緣,所以來說一說。那麼誰有這個毛病呢?現在都沒有;但我如果現在不說,將來都會有。那麼我現在說了,將來就都會沒有了;因為我跟你們說明白了,你們就不會糊塗了。

復有無量主山神。所謂:寶峰開華主山神、華林妙髻主山神、高幢普照主山神、離塵淨髻主山神、光照十方主山神、大力光明主山神、威光普勝主山神、微密光輪主山神、普眼現見主山神、金剛密眼主山神。

「復有無量主山神」:又有無量無量這麼多的管理山的神;主山神,就是管理山的神。據一般傳說,管理山的神就是老虎;但現在說的這些主山神都不是老虎,而是大菩薩示現來管理這個山的。這些管理山的神,也是來管理老虎的。

「所謂:寶峰開華主山神」:所說的這些山神,其中就有一位叫寶峰開華主山神;他好像七寶造成的山峰,開出妙蓮華來。這是說,這位山神修七菩提分,七寶莊嚴,所以能開這個大蓮華。「華林妙髻主山神」:又有一位主山神,叫華林妙髻主山神,他開的蓮華猶如樹林;也就是說他的功德都圓滿了,所以有這種功德林,又有妙髻莊嚴。「高幢普照主山神」:這一位主山神好像一個很高的寶幢,普照世界,這一位菩薩度了無量的眾生。「離塵淨髻主山神」:又有一位主山神,叫離塵淨髻主山神。

「光照十方主山神」:又有一位主山神,叫光照十方主山神。他能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被他這光明所照的眾生就都會發菩提心,將來都有成佛的機會。「大力光明主山神」:又有一位主山神,叫大力光明主山神。「威光普勝主山神」:又有一位主山神,叫威光普勝;他這種威猛的光明,普勝一切的山神。「微密光輪主山神」:又有一位主山神,叫微密光輪主山神。「普眼現見主山神」:又有一位主山神,叫普眼現見主山神。「金剛密眼主山神」:又有一位主山神,叫金剛密眼主山神。有這麼多的主山神。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於諸法得清淨眼。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上邊所說這些主山神,都是主山神中的上首;如果連他們的眷屬算起來,這個數目就多得沒有法子可以數得過來。「皆於諸法得清淨眼」:他們在一切諸法裏邊,都得了清淨眼;清淨眼,就是能認識、明了一切諸法,有清淨的擇法眼、智慧眼。他們都是不可思議的大菩薩所化現的。

* * * *

方才說到老虎是山神。老虎是最凶惡的一種獸類;可是有的時候牠也不咬人,很良善的。我們昨天去見的那位張大千居士,以前他哥哥家裏就養了兩隻老虎;老虎歡喜吃肉,他就給牠們吃生豬肉。以後有一隻老虎生了很多痰就死了,就剩下一隻;這隻老虎不傷人也不咬人,在他家裡養著很老實的。後來印光法師到蘇州報國寺住,他就把這隻老虎帶去,請印光老法師給牠打皈依;這隻老虎就在法師的法座前邊跪著,接受皈依。印光老法師就給牠說法,說了有兩個鐘頭;這隻老虎就在那兒跪了兩個鐘頭,一動也沒有動過。張大千認為這件事情特別奇怪,牠若沒有佛性,怎麼會在那兒跪兩個鐘頭呢?印光法師是山西人,說話是山西的口音;這隻老虎大約也聽得懂,所以就給牠受了皈依。受了皈依之後,印光老法師就叫他們還是先餵牠生肉;以後一點一點地再給餵牠半生不熟的肉,然後再餵牠熟肉;再以後就給牠饅頭或者飯吃,就不給牠吃肉,叫牠吃齋。這隻老虎是不是願意吃齋呢?這就不知道了。

以後日本人打中國,打到蘇州。蘇州被日本佔領的時候,張大千居士的一位侄子負責管理餵這隻老虎;日本人來了,這位侄子就跑到上海去。這隻老虎有一個虎籠子,是用鐵做的,大約有一噸那麼重。他這個侄子就給放了三十斤肉到籠子裡,然後把這隻老虎給圈到籠子裏,他就走了;以為這三十斤肉夠牠吃三天,三天以後他再回來餵他。結果怎麼樣啊?三天過去了,他也沒有回來;就把皈依過三寶的這隻老虎硬給餓死在籠子裡了。這隻老虎大約是以前造的業障也很多,所以餓死了;所以老虎雖然說是山神,日本人來的時候,也把牠餓死在城裡頭了。

* * * *

復有不可思議數主林神。所謂:布華如雲主林神,擢幹舒光主林神,生芽發曜主林神,吉祥淨葉主林神,垂布燄藏主林神,清淨光明主林神,可意雷音主林神,光香普遍主林神,妙光迥曜主林神,華果光味主林神。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皆有無量可愛光明。

「復有不可思議數主林神」:又有很多很多,不可思議那麼多的主林神。這樹林子不僅在山上,在平地也有;平地的樹林子就變成叢林,叢林就是樹木很多的地方。這些個菩薩的數目也像叢林那麼多,多到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數到底是多少呢?你不要去想它,想不到的。主林神就是管理樹林子的神,每一個樹林子都有一個神在那兒管著。樹林又不會跑了,要一個神在那兒管著幹什麼呢?因為這樹林子裏邊有鬼,所以大樹林又叫鬼神村,就是鬼神住的地方。既然有鬼,所以就要有神來管著鬼;叫那些鬼不要去麻煩人,不讓那個魔鬼去叫這個生病、那個生病的。或者這個林子裏頭有水果,水果和尚若到那地方吃水果,這水果若被這些鬼給放上毒氣,水果和尚吃了這些水果就會給毒死,所以要有個神在那兒看著。這鬼一要放毒,這個神就把眼睛睜開了,說:「不可以的,你不要害人哪!」那麼鬼就老實了。就因為這個,所以這個樹林雖然不能跑,還是要有個神在那兒管著。

「所謂:布華如雲主林神」:就是所說的主林神,有一位名字叫布華如雲主林神;他所管的樹林,所有的樹木都開滿了華,像雲一樣垂布著。「擢幹舒光主林神」:又有一位主林神,名字叫擢幹舒光主林神;他所管的樹林,所有的樹木的枝幹都挺拔、高聳,又有一種光明。「生芽發曜主林神」:有一位主林神,名字叫生芽發曜主林神;他能令所有的樹木都發芽生長,又發出一種亮光。

「吉祥淨葉主林神」:又有一位主林神,名字叫吉祥淨葉;他守護哪一個叢林,哪一個叢林就吉祥。他所管的叢林,的樹木上都沒有蟲子,樹木的枝葉也都是清淨的,所以時時刻刻都是吉祥的。「垂布燄藏主林神」:又有一位主林神,叫垂布燄藏主林神;這一位主林神管的樹林,所有的樹木都像個傘蓋那麼垂布著,又總有一種光明。「清淨光明主林神」:又有一位主林神,叫清淨光明主林神。他所管的叢林都是清淨沒有塵垢的,所以常常有光明。「可意雷音主林神」:又有一位主林神,叫可意雷音;可意,就是悅可眾心,令一切眾生見著這種叢林都歡喜。雷音,就是大雲雷音;他有像雷音一樣的這種威音,所以叫可意雷音主林神。

「光香普遍主林神」:又有一位主林神,叫光香普遍主林神,他的光和香都普遍一切處。「妙光迥曜主林神」:又有一位主林神,叫妙光迥曜主林神;他的妙光照耀世界,和其他的光迥然不同,所以叫妙光迥曜主林神。「華果光味主林神」:又有一位主林神,叫華果光味主林神;他就管一切華、一切的水果。這叢林的華很多,也有一股香氣;誰到他的這種叢林裏邊,就會聞到異香撲鼻。

「等如是而為上首,不思議數」:像前邊所說這十位主林神,都是主林神之中的首領。主林神有多少呢?其他還有不可思議那麼多的主林神,都沒有提出來。「皆有無量可愛光明」:這些主林神,無論哪一位,都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光明;這些都是大菩薩發願來做主林神,行菩薩道的。

復有無量主藥神。所謂:吉祥主藥神,栴檀林主藥神,清淨光明主藥神,名稱普聞主藥神,毛孔光明主藥神,普治清淨主藥神,大發吼聲主藥神,蔽日光幢主藥神,明見十方主藥神,益氣明目主藥神。

「復有無量主藥神」: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管理藥物的神。這藥物是給人醫治疾病的,每一種藥也都有一個神來管理著它,哪一種藥就治哪一種的病,所以藥就有了治病的功能。這個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種藥呢?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藥,所以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主藥神。什麼藥就對治什麼病,熱性的病就要用涼藥來治,寒病就要用熱性的藥來治,不寒不熱的病就要用溫和的藥來治。所以藥有寒、熱、溫、平等不同的性質。你必須要知道藥的性質,才能用它來藥治病。你若不知道藥性啊,就不會治病。所以才說「諸藥賦性,此類最寒,犀角解乎心熱。」犀角就是犀牛的角,它是治心熱的。「羚羊清乎肺肝」,羚羊就治肺、治肝。又有一味藥叫澤瀉,它是利水通凝而補陰不足的。又有一味藥叫海藻,它能治這個癭,癭就是身上長的疙瘩,它又能治疝氣。這些都是寒性的。熱性的藥、溫性的藥、平性的藥都有很多種,各種不同的藥就治各種不同的病。

「所謂:吉祥主藥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藥神就叫吉祥,就好像甘草似的。甘草這一味藥,無論什麼病,吃了它都會好,尤其有毒的病;所以說「甘草合諸藥而解百毒」,這可以說是吉祥了。這一位主藥神大約就是管理甘草這一類的藥的。「栴檀林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栴檀林主藥神。栴檀是一種有香氣的樹木,能治人心痛的病;心若痛,吃這個栴檀香就會好一點。「清淨光明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清淨光明主藥神。

「名稱普聞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名稱普聞主藥神,他很有名的;好像人參就是有名的藥材,這位主藥神大約就是管理人參的。人參為什麼叫人參呢?就因為它長得像個小孩子似的,有胳臂、腿、鼻子、眼睛,長得和人的身體是一樣的,所以叫人參。這人參,七兩的就叫人參,若八兩就叫人寶,是寶貝了。怎麼寶貝呢?吃了它可以長生不老、益壽延齡。「毛孔光明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毛孔光明主藥神,他的每一個毛都放出一道光。「普治清淨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普治清淨主藥神;他什麼病都能治,沒有病是他不能治的。這位主藥神能清淨、解熱、散毒。

「大發吼聲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大發吼聲主藥神;他能發大吼叫的聲音,好像獅子吼似的。也可以說,這位主藥神能治瘋狂的病。人有瘋狂的病,就會狂叫、亂吼;他一發出這個吼聲來,什麼病一聽見他這個吼聲也就沒有了,病也就好了。「蔽日光幢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蔽日光幢主藥神;他這種光耀的幢,超過日月的光明,把日光都給遮蔽住了。「明見十方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明見十方主藥神,他是透明體的。「益氣明目主藥神」:又有一位主藥神,叫益氣明目主藥神。好像人參就是益氣的,菊花就是明目清頭風的。所以在中國,菊花也是一味藥材;尤其是杭州的菊花最有名,治病治得最好,常喝它能明目。益氣,就是補氣;好像黃耆或叫北耆,就是補中益氣的。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性皆離垢,仁慈祐物。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藥神,都是主藥神之中的上首。其他主藥神的數目也是無量的。「性皆離垢,仁慈祐物」:他們的性已經修得離垢了。離垢,就是沒有染污的心,不生欲念,沒有自私自利的心了。這一些個主藥神都是很慈悲的,都是來利益眾生、幫助眾生、保祐眾生的,也都是大菩薩的化身。

* * * *

我們修道信佛的人,要沒有我相、我見、我執,不要什麼事情都有個我。你有個我,那個我就比須彌山都高;你若沒有我,須彌山也就沒有了。所謂「有道沒道,吃飯睡覺」。你若有道,到吃飯的時候就吃飯,到睡覺的時候就睡覺;吃飯也不講話,睡覺也不打妄想,什麼也不想了。若沒有道呢?那就吃也吃不飽,睡也睡不著。為什麼呢?睡覺的時候打妄想,吃飯的時候亂講話。這都是修道的毛病,現在我告訴你們了,你們信就信,不信就不信,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道業不成,那可不要怨我!

* * * *

復有無量主稼神。所謂:柔軟勝味主稼神,時華淨光主稼神,色力勇健主稼神,增長精氣主稼神,普生根果主稼神,妙嚴環髻主稼神,潤澤淨華主稼神,成就妙香主稼神,見者愛樂主稼神,離垢淨光主稼神,清淨無染主稼神。 (經上沒有這第十一位吧?)

「復有無量主稼神」: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主稼神。稼,所有的五穀都謂之稼。五穀就有稻、有高粱、有黍、有麥,也有豆子,凡是人所耕種出來能吃的東西都叫稼。人所吃的這些東西也都有管理的神。

「所謂:柔軟勝味主稼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稼神就叫柔軟勝味;他所管理的莊稼都是柔軟的,味道也特別好、特別殊勝。「時華淨光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時華淨光主稼神;時華,就是按著時候開華。「色力勇健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色力勇健主稼神。色力,就是我們人這個身體。你若吃了他所管理的這種五穀,身體就特別強壯、勇猛。我們所吃的五穀,能幫助我們身體健康;但是我們所吃的這些飲食,萬分之中才能生出這麼一分的精氣,所以這是很少的。但是我們人就把這個最寶貴的精氣,隨隨便便就想要把它糟遢了,就想要把它不要了;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增長精氣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增長精氣主稼神;他所管理的五穀都會令人增長精氣,你吃了這種五穀,就永遠都沒有病。「普生根果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普生根果主稼神;他所管理的五穀,吃了能令你善根增長,佛果圓成。「妙嚴環髻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妙嚴環髻主稼神。「潤澤淨華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潤澤淨華主稼神;他所管的五穀,你吃了皮膚就會得到潤澤,好像蓮華那麼美麗。「成就妙香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成就妙香主稼神;他所管的穀類,都有一股妙香。

「見者愛樂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見者愛樂;無論誰見著這一類的穀,都會歡喜、愛樂,吃了也能對身體非常有補助。「離垢淨光主稼神」:又有一位主稼神,叫離垢淨光主稼神。吃了他所管的五穀,就能離開塵垢,也就是不打染污的妄想;你吃了這種的五穀,身心就清淨了。有的人聽見這個,就說:「難怪我盡打妄想,原來我吃的五穀不是離垢淨光主稼神所管理的,所以吃了就打妄想。」那你就給這位離垢淨光主稼神多叩幾個頭,請他給你送一點這種離垢淨光的米來,吃了就沒有妄想了。「清淨無染主稼神」:還有一位主稼神,叫清淨無染主稼神,也就是這個離垢淨光主稼神。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皆得大喜成就。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稼神,都是主稼神裏邊的上首、領袖;若是連他們的眷屬都算上,那可就多得不得了了,沒有數量那麼多。「莫不皆得大喜成就」:這些主稼神都得到一種大喜成就。莊稼豐收叫五穀豐登。五穀豐登的時候,種田的人家就都高興得不得了了;這一歡喜,就叫大喜成就。

今天聽見這一段經文,有人又生出很多妄想,說:「五穀還有神來管著?既然神有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那麼就由他來管著五穀,不需要人去耕田,也不需要用機器去種五穀了。就由這個神來管著五穀,讓它們自生、自長、自成、自熟,不就好了嘛?為什麼現在還需要人去耕作呢?所以我相信這些神都是立出來的假名而已,實際上五穀不會有神來管著的。如果有神來管著,我把種子種到地下,他就會給我管著;到時候,就可以打很多的糧。這我才相信呢!」這種人講的也很有道理。

不過神不願意人沒有工作,也不願意人學得那麼懶。好像古來有種田的就說:「草死苗活地發暄。」最好讓這穀自己就長成了;可是這個人坐那兒,懶得不會動彈了。神一看,這不行,還得要人去作工,才能有五穀收。所以這以後懶人就沒有飯吃,勤儉的人就有五穀收,這也是一個很公道的裁判。以前神本來是幫著人作工的,但因為看見人都懶了,所以他就不幫忙了,因此現在的人就要自己去作工。這個道理不一定是這樣子,不過那麼姑妄言之──我就是這麼說,你就這麼聽一聽。我們人也不應該什麼都不做,就吃現成的;所以現在雖然有這些神,還得要人去耕作。

* * * *

以前有個張太到這兒給我們包餃子吃。我對她講,叫她趕快來包餃子;我等著吃這個餃子等了兩年了,一個也沒有吃著,所以這太可憐了。方才我一講要吃餃子,這一些個徒弟就都笑起來了,說:「哦!原來我們拜了一個饞鬼做師父,跟著他學什麼?就是學吃!」你可以不學我這個饞鬼,你可以學一個饞佛;你如果想學吃這個佛法,就好像我想吃餃子那麼樣子有力量,那就成功了。

* * * *

復有無量主河神。所謂:普發迅流主河神,普潔泉澗主河神,離塵淨眼主河,神十方遍吼主河神,救護眾生主河神,無熱淨光主河神,普生歡喜主河神,廣德勝幢主河神,光照普世主河神,海德光明主河神。

「復有無量主河神」:河比江小一點。中國有條黃河,因為它的水都是黃色的;印度就有恆河,恆河的沙是最多的。不論是黃河或恆河,都有主河的神;主河的神,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

「所謂:普發迅流主河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所說的普發迅流主河神。迅流,就是流得很快。這位主河神能令河水流得快一點。「普潔泉澗主河神」:這一位主河神能令山澗和水泉的地方都清潔了,所以叫普潔泉澗主河神。「離塵淨眼主河神」:又有一位主河神,叫離塵淨眼主河神,他管的河水都非常清淨。「十方遍吼主河神」:又有一位主河神,叫十方遍吼主河神;他這個河水的聲音,就好像猛獸吼叫一樣。「救護眾生主河神」:又有一位主河神,他在往昔就發願,有哪一個眾生掉到河裏頭,將要被水淹死的時候,他都會救護他,令他不會失去生命,所以叫救護眾生主河神。

「無熱淨光主河神」:又有一位主河神,叫無熱淨光。無熱,就是清涼;淨光,就是有清涼的光。「普生歡喜主河神」:又有一位主河神,叫普生歡喜主河神,他能令一切眾生都生一種歡喜心。「廣德勝幢主河神」:又有一位主河神,叫廣德勝幢主河神;他的德行是很多的,好像一個寶幢似的。「光照普世主河神」:又有一位主河神,叫光照普世主河神,他的光明遍照一切世界。「海德光明主河神」:又有一位主河神,叫海德光明主河神。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無量數;皆勤作意,利益眾生。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無量數」: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河神,都是主河神裏邊的上首;其他的主河神,還有無量數那麼多。「皆勤作意,利益眾生」:他們都生出一種的心來,常常要利益一切眾生。

復有無量主海神。所謂:出現寶光主海神,成金剛幢主海神,遠離塵垢主海神,普水宮殿主海神,吉祥寶月主海神,妙華龍髻主海神,普持光味主海神,寶燄華光主海神,金剛妙髻主海神,海潮雷音主海神。

「復有無量主海神」:海是無量無邊的,所以主海神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

「所謂:出現寶光主海神」:在這些主海神裡邊,提出幾位主海神作為上首。第一個所說的,就是出現寶光主海神,這位主海神能出現很多的寶光。「成金剛幢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他成就的功德就好像金剛幢那個樣子,所以叫金剛幢主海神。「遠離塵垢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叫遠離塵垢主海神,他能遠離一切的塵垢。「普水宮殿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叫普水宮殿;在所有的水裡,他都有宮殿,他管著這個海。「吉祥寶月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叫吉祥寶月主海神。這些主海神多數就是龍王,龍王就是主海神。

「妙華龍髻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叫妙華龍髻主海神。「普持光味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叫普持光味主海神;他普持這個大海,有一種光明,又有一種香味。「寶燄華光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叫寶燄華光,他總有一種寶燄的華光。「金剛妙髻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叫金剛妙髻主海神。「海潮雷音主海神」:又有一位主海神,叫海潮雷音主海神,他常常發出海潮的雷音。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悉以如來功德大海,充滿其身。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海神,都是主海神之中的上首;其餘的主海神還有很多很多,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悉以如來功德大海,充滿其身」:他們全都用如來的功德大海來充滿他們的身中。

復有無量主水神。所謂:普興雲幢主水神,海潮雲音主水神,妙色輪髻主水神,善巧漩澓主水神,離垢香積主水神,福橋光音主水神,知足自在主水神,淨喜善音主水神,普現威光主水神,吼音遍海主水神。

「復有無量主水神」:又有很多很多管理水的主水神。前邊說的河和海雖然也都有水,但是那一般的水沒有神管著它;現在這些個水有神管著了,就好像主林神管著山上的樹林一樣。這些管水的主水神有多少呢?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

「所謂:普興雲幢主水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水神叫普興雲幢,他能普興雲造成的寶幢。「海潮雲音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海潮雲音主水神,他能發出像海潮音那樣的雲音。「妙色輪髻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妙色輪髻主水神。「善巧漩澓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善巧漩澓主水神。漩澓,就是水裏邊常常有漩渦,這個水就來回這麼走。這一位主水神能很巧妙地令水來回地流。「離垢香積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離垢香積主水神;他離一切的染污法,用他這種水做出來的東西都非常香、非常有味道的。

《華嚴經》裏有這麼多的神,水也都有神管著的;所以古來住在山上的修道人,一天只用半斤水。半斤就是八兩。用八兩的水,連水都不肯多用;用多了水,就覺得折福,自己的福報就丟了。水尚且這樣子節省,不敢多用,其餘的東西更可想而知。我們現在用水都很隨便的,願意用多少就用多少,願意糟蹋就隨便糟蹋。談到修行啊,各方面都要注意的,不是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隨便的;你一天用多少水,這些個水神都會給你記著。你若浪費的水太多了,他就說:「你這個修道的人,用我這麼多的水!叫你多到廁所去幾趟,少一點時間用功!」這樣一算起來,一天少一點時間;每天都這樣,就少了很多,把這個時間空過了很多。所以修道一切都要注意,不可以馬虎!

「福橋光音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福橋光音主水神。他給眾生一切的福報,增加眾生的福,就好像一座橋樑似的;他又會放光,光裏邊又會說法。「知足自在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知足自在;他所管的這個水,誰若喝了,就自然知足,自然得到自在,自然就不會打妄想了。「淨喜善音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淨喜善音主水神,他所管的水都是清淨的;誰若喝了他管的水,都會很歡喜的。善音,他又能生出一種慈善的音聲。「普現威光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普現威光主水神;他有一種威光,人見著這種光就會生一種恭敬心。「吼音遍海主水神」:又有一位主水神,叫吼音遍海主水神,他所管的水常常有一種吼叫的聲音;一切的大海裡邊,都有他的這個吼音。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常勤救護一切眾生,而為利益。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都是主水神裏邊的上首、領袖;其餘的主水神,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常勤救護一切眾生,而為利益」:他們都常常以救護眾生作為自己的責任;他們的工作,就是救護一切眾生,給一切眾生所應得到的利益。

復有無數主火神。所謂:普光燄藏主火神,普集光幢主火神,大光普照主火神,眾妙宮殿主火神,無盡光髻主火神,種種燄眼主火神,十方宮殿如須彌山主火神,威光自在主火神,光明破暗主火神,雷音電光主火神。

「復有無數主火神」:這個火也有神管著,不是隨便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所謂:普光燄藏主火神」:有一位主火神,名字就叫普光燄藏;他的光明是很大的,能普遍照耀,普遍都有光明,他的火燄也是無窮無盡的。「普集光幢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普集光幢,他的這個火好像一個寶幢似的。「大光普照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大光普照主火神;他的光明是普照的,非常的大。「眾妙宮殿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眾妙宮殿主火神,他能用眾寶來莊嚴宮殿。「無盡光髻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無盡光髻主火神;他的光是無窮無盡的,就在他的頭上放這光。「種種燄眼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種種燄眼主火神,他有種種的燄眼。「十方宮殿如須彌山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十方宮殿如須彌山那麼高的主火神。「威光自在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威光自在主火神。「光明破暗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光明破暗主火神。「雷音電光主火神」:又有一位主火神,叫雷音電光主火神。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皆能示現種種光明,令諸眾生熱惱除滅。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火神,都是主火神之中的上座、領袖;其餘的主火神,還有不可稱數那麼多。「皆能示現種種光明,令諸眾生熱惱除滅」:這些主火神都能示現光明,因為火是屬於光明的;他們管著這火,所以隨便可以現出這光明來,使令一切眾生的煩惱都除滅了。熱惱就是煩惱。這個火為什麼能除熱惱呢?這也是以毒攻毒,以火來治火,所以熱惱就消滅了。

這個火,最厲害的還是我們人的這個無明火。所謂「無明火,老虎神,前生的罪業根。」這個無明火就像老虎神那麼厲害,甚至比老虎還厲害。不知道為什麼就生出種種的邪知邪見,不知為什麼就生出不乾淨的思想來,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做不得主了;這都是前生的罪業根,前生所造的罪業太多、太深了。所以修道就要破無明,把這個無明根給它拔出去,不要它!這樣熱惱就消除了、沒有了。

復有無量主風神。所謂:無礙光明主風神,普現勇業主風神,飄擊雲幢主風神,淨光莊嚴主風神,力能竭水主風神,大聲吼遍主風神,樹杪垂髻主風神,所行無礙主風神,種種宮殿主風神,大光普照主風神。

「復有無量主風神」: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主風神。主風神就是管著風的。有種種的風:狂風、颶風、颱風等等;這些風還有名字,所以風神也有名字。風的名字叫什麼呢?就叫某某小姐;有這個小姐、那個小姐,這就見得小姐就像風似的。這個風若加上一個病字邊,就變成瘋狂的瘋了;這就言其做小姐的,有的時候就會發狂。為什麼發狂呢?不知道;不知道就是無明,不明白。所以現在把這些主風神說一說,叫他們好好管著這些風,管著所有的小姐;因為所有的小姐都不願意守規矩,所以必須要有風神來管著她們。風可以把樹拔起來,把房子給刮倒了,把人給刮死,是很厲害的!

「所謂:無礙光明主風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風神叫無礙光明,他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普現勇業主風神」:又有一位主風神,叫普現勇業主風神;他非常勇猛,很厲害的,可以把樹木連根都給拔出來,把樓房子都給刮倒了。「飄擊雲幢主風神」:又有一位主風神,叫飄擊雲幢主風神。這個更厲害!你這個樓房吹不倒嗎?他就用像砲彈、石頭似的風力,把你這個樓房給擊倒了。「淨光莊嚴主風神」:又有一個主風神,叫淨光莊嚴主風神。「力能竭水主風神」:又有一位主風神,叫力能竭水主風神;他這個風一來,能把海水都給刮跑了,所以叫力能竭水。

「大聲吼遍主風神」:又有一位主風神,叫大聲吼遍主風神;他這個風刮得是驚天動地,聲音好像吼叫似的。「樹杪垂髻主風神」:又有一個主風神,叫樹杪垂髻主風神。樹杪,就是樹梢。樹梢垂布下來,好像一個髻似的。「所行無礙主風神」:又有一位主風神,叫所行無礙主風神;他的風無論刮到什麼地方都沒有障礙,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把他這個風給障礙住的。「種種宮殿主風神」:又有一位主風神,叫種種宮殿;他有種種的宮殿,不是只有一種。「大光普照主風神」:又有一位主風神,叫大光普照。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散滅我慢之心。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提出來的這十位主風神,都是主風神裏邊的上首;如果要把一切主風神都提出來,就有無量無量那麼多。因為數目太多了,所以就不提他們的名字了。「皆勤散滅我慢之心」:可是無論提出名字或沒有提出名字的主風神,他們都是很精進的。精進做什麼呢?精進地把這個我慢的心散去。散滅,也就是消除的意思。我慢,就是覺得自己比誰都好,比誰都高。

讀書的人,就覺得自己比任何教授都高超:「我是教授裏邊的教授,一切的教授都不如我!」這是文化人的我慢。做生意的,也看不起旁人,覺得自己比旁人都有智慧,都會做生意,這是生意人的我慢。工人也有工人的我慢,總覺得自己所作的工比其他人都好,這是工人的我慢。做官的,就覺得自己這個官做得比任何人都好,這是做官的我慢。種田的人,就覺得自己種的這個地比誰種得都好,這是種田的我慢。學佛法的人也有我慢,覺得自己學的佛法比誰學得都多,一切的居士都沒有自己懂得多,這是居士的我慢。出家人,就覺得自己是出家人裏頭最第一的;哪一個都不如自己,甚至於歷代祖師和自己都是平等的。不但歷代祖師和自己平等,一切菩薩和自己也都是平等的;不但一切菩薩和自己平等,一切諸佛也和自己沒有分別。這個貢高我慢就生出來了。這一些個主風神把這些我慢都散滅了。

學佛法切記不要有我,有個我,那就是我慢;你也不要叫人看得起自己,要人看得起自己,那也是我慢。那要怎麼樣呢?叫人看不起嗎?根本不需要有一個看得起、看不起的心。你自己修你自己的,行你自己的,為什麼要叫人看得起?你自己要把自己看得起!自己問問自己有沒有貪心、瞋心、癡心?若貪瞋癡沒有斷,那根本就是一個愚癡人,又怎麼能比任何人都高?所以人人都應該迴光返照,看看自己是個什麼樣子的。這就是「皆勤散滅我慢之心」。

復有無量主空神。所謂:淨光普照主空神,普游深廣主空神,生吉祥風主空神,離障安住主空神,廣步妙髻主空神,無礙光燄主空神,無礙勝力主空神,離垢光明主空神,深遠妙音主空神,光遍十方主空神。

「復有無量主空神」:又有無量無邊的主空神。「舜若多」就是個空。空就是沒有,沒有就是舜若多。舜若多是梵語,翻譯過來中文,就是空;再翻譯過來英文,就是empty。「舜若多」可以翻譯成各國的名字、語言,名稱就不同了。

什麼也沒有了,就叫空;但是什麼都有,也叫空。為什麼呢?好像我們這個人在什麼地方呢?就在空裏頭;這個房子在什麼地方呢?也在空裏頭。這叫空而不空,就有妙有了;有而非有,又是真空了。你看,哪個有形、有相的東西不是在空裏邊包著?你若談到空,哪一個空不是在有裏邊含藏著?我們這個身體雖然好像把這個虛空塞滿了似的,令虛空少了一個地方;其實我們這個身體裏邊也是空的,只不過有一種形相在這個地方,有一種障礙物,你就覺得它是有了。實際上,有也就是空,空也就是有。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也不礙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真空不空,所以就叫妙有;妙有非有,所以又叫真空。這空是沒什麼用的,空了嘛!但是什麼用又都在這空裡邊生出來。

我們打坐也觀空:內觀其心,心無其心了;外觀其形,形無其形了;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這有個什麼呢?就有個空。但是雖然說是空,我們這一切的眾生都還在這空裏邊生存著。所以你說它空,它又是有;你說它有,它又是空。又恐怕這個空沒有邊際了,沒有人管了;所以就找出個神來管著它,管著這個空。你有你的空,我有我的空;你的空不能把我的空給破壞了,我的空也不能把你的空給擠碎了。這個空與空是圓融無礙的。

「所謂:淨光普照主空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空神,名叫淨光普照主空神;他能發出清淨的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世界。「普游深廣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名叫普游深廣主空神,他能普遍遊行一切世界。「生吉祥風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叫生吉祥風主空神;他能生吉祥風,誰碰到這個吉祥風誰就吉祥了。怎麼吉祥呢?你一出門跌倒了,就撿到一大塊金子。你說這吉祥不吉祥?「離障安住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叫離障安住主空神;他離開這個障礙,安住於不動地。講起這空,是講不完的;因為它空了,所以也就不要講了,就是一個空就算了。

* * * *

學佛法不是看了幾本書、聽了幾次法就能明白了,必須要有一個時間、一個地點,還有一個說法的,然後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在幾十年以前,我說過這麼幾句話:「事欲求精,須用苦功。」事,就是一切事,包括讀書、作工、研究佛法;你做什麼,就是什麼事。你想把你所做的事精通了,就必須下苦功。

* * * *

「廣步妙髻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叫廣步妙髻主空神,他走路非常快。為什麼他快呢?因為他是空,這空比什麼都快。「無礙光燄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叫無礙光燄;他的光明遍照無礙,什麼也障礙不住他這個光燄。「無礙勝力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叫無礙勝力主空神;他的力量無礙,勝過一切的力量,一切的力量都沒有這空的力量大。「離垢光明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叫離垢光明主空神。因為他離垢了,所以就光明了;因為他光明,所以就離垢了。「深遠妙音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叫深遠妙音主空神;他的聲音是美妙、深遠的,音韻是無窮無盡的。「光遍十方主空神」:又有一位主空神,叫光遍十方主空神,他的光明遍照十方。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心皆離垢,廣大明潔。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空神,都是主空神裡邊的上首;若是廣泛地來說,這主空神就有無量無邊那麼多。「心皆離垢,廣大明潔」:他們的心都離開染污的塵垢了,所以他們的心量都是廣大、明潔的,思想也都非常的清淨。

復有無量主方神。所謂:遍住一切主方神,普現光明主方神,光行莊嚴主方神,周行不礙主方神,永斷迷惑主方神,普遊淨空主方神,大雲幢音主方神,髻目無亂主方神,普觀世業主方神,周遍遊覽主方神。

「復有無量主方神」:方,是方位、方向。一般來說有十方,在十方裡邊,又可以分出百千萬方那麼多。你在這兒說這是東,你再往前一走,這兒又變成西了;所以說「中無定中,方無定方」。雖然說無定方,但主要有五種的方,就是東、西、南、北、中。這五方就屬於五行,東方是甲乙木,南方是丙丁火,西方是庚辛金,北方是壬癸水,中央是戊已土。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說,東方就是木旺,南方就是火旺,西方就是金旺,北方就是水旺,土就旺於中央。若按一年四季來講,春天就屬木旺,夏天就屬火旺,秋天就屬金旺,冬天就屬水旺,土旺於四季;四季都有土的,所以土旺於四季。東方甲乙木,這個木色屬青;所以管東方的方神,就叫青帝。南方丙丁火,火色是紅的;所以南方的神,叫赤帝,赤也就是紅。西方庚辛金,金色屬白;所以管西方的方神,就叫白帝。北方壬癸水,水色屬黑;所以管北方的神,就叫黑帝。中央戊已土,土色黃;所以中央的方神,叫黃帝。這些方神有無量無邊那麼多。

「所謂:遍住一切主方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方神就叫遍住一切主方神;方無定方,所以他住一切處,一切處都是方。「普現光明主方神」:又有一位主方神,叫普現光明,他能普遍現出一切的光明。「光行莊嚴主方神」:又有一位主方神,叫光行莊嚴,他用這個行和光來莊嚴。「周行不礙主方神」:又有一位主方神,叫周行無礙;他雖然叫方神,但是周行無礙,到什麼地方都沒有障礙,所以也就沒有方了。沒有方,這是個大方;大方無隅,沒有一個角落。「永斷迷惑主方神」:又有一位主方神,叫永斷迷惑。我們人為什麼迷惑呢?就因為沒能斷這個迷惑;你若永斷這個迷惑,那就沒有迷惑了。這位主方神就是幫助人斷迷惑的,也可以說他自己把迷惑都斷了。

「普遊淨空主方神」:又有一位主方神,叫普遊淨空;在虛空裏,哪個地方他都可以到。「大雲幢音主方神」:又有一個位方神,叫大雲幢音主方神。「髻目無亂主方神」:又有一位主方神,叫髻目無亂主方神。「普觀世業主方神」:又有一位主方神,叫普觀世業主方神,他普遍觀察世間一切的業。「周遍遊覽主方神」:又有一位主方神,叫周遍遊覽主方神;因為他主方,所以他就周遍遊覽,到所有的地方去遊覽去。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能以方便,普遍放光明;恆照十方,相續不絕。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方神,都是主方神中的上首;其他的主方神,數目還有很多很多。「能以方便,普放光明」:他們能以方便力普放大光明。「恆照十方,相續不絕」:常常照耀十方,令十方都沒有黑暗。這些光明是相續不斷的,接接連連地總有光明;這一道光明照出去,那一道光明又來了。這些光明有一種光浪,好像水的波浪似的;這一個波過去了,那一個波又來了,有這種光波。現在的原子時代講這個雷達,雷達講光波、波音,也都是這個道理。

* * * *

我們今天去看畫展。我主張你們有畫畫天才的,跟他學著畫畫,將來作一個大畫家。像臺灣的曉雲比丘尼,她就是畫畫的,也到各處去開畫展;有很多人因為她這個畫展,也就信佛了。這位張大千居士也是這樣子的。他信佛、畫佛像,到各處開畫展,就有佛像展出來;令很多人對佛教就發生一種興趣,這也是弘揚佛法的一種方法。所以你們不要把這個看輕了!好像我們開一個佛經展覽或者講經的展覽,可能還沒有那麼多人來看;但現在無論信佛不信佛的,和一些天主教、耶穌教徒,都到那地方去看佛像,這就給他們種下一個菩提種子。你們各位若是願意做一個世界的名人、大畫家,就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這也是不錯的。

* * * *

復有無量主夜神。所謂:普德淨光主夜神,喜眼觀世主夜神,護世精氣主夜神,寂靜海音主夜神,普現吉祥主夜神,普發樹華主夜神,平等護育主夜神,遊戲快樂主夜神,諸根常喜主夜神,出生淨福主夜神。

「復有無量主夜神」:又有很多很多數不過來那麼多的管理夜晚的神。夜晚的神叫陰中之陽。晚間是黑暗的,屬於陰;有了這一些主夜神,黑暗中就能現出光明來,所以主夜神是陰中之陽。

「所謂:普德淨光主夜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夜神名字就叫普德淨光;他的德行是普遍的,所以他的光明是清淨。「喜眼觀世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叫喜眼觀世主夜神,他總生一種歡喜心;他觀看一切世間的因緣,令一切眾生見著他就歡喜。「護世精氣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叫護世精氣主夜神,他能救護世間一切眾生的精氣。「寂靜海音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叫寂靜海音主夜神。寂靜,就是定;海音,就是動。這一位主夜神在動靜之中都要護持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定力。「普現吉祥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叫普現吉祥,他能普遍現出一種吉祥如意的境界。「普發樹華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叫普發樹華主夜神,他是管理樹華的。

華有華神,樹有樹神,草木都各有所主的神。唐朝武則天皇帝齋天的時候,要到御花園裏去看花;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什麼花開,武則天就作了一首詩,也就是下了一個聖旨、命令。她說:「明朝遊上宛,火速報春枝;華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明天我要到上宛的花園裏去遊玩。皇帝用的御花園就叫上林宛。火速,就是要很快的。趕快去通知這些春天的花枝,所有的花都要在今天晚間就給我開了,不要等到明天早晨風吹的時候才開!本來那時候天氣還很冷,她就要這花都開開來;所有的花在當天晚間果然都開了,都很聽話的。所以武則天能作皇帝,也是有她做皇帝的這個命運的;我們現在都做比丘、比丘尼,我們的命運也就是應該做比丘、比丘尼。你若想不做,就會有麻煩;若是老老實實去做,就沒有麻煩。

「平等護育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叫平等護育主夜神;他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平等地保護、教養、教育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好處。「遊戲快樂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就叫遊戲快樂。這一位主夜神很好玩的,歡喜晚間到各處去遊遊蕩蕩,很快樂的,不憂愁;他自己遊戲快樂,也歡喜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歡喜、快樂。「諸根常喜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叫諸根常喜主夜神。這位主夜神更奇怪,他眼睛也常笑,耳朵、鼻子、舌頭、身也常笑,意更是常笑;每一根都歡喜不憂愁,也令一切眾生歡喜不憂愁。「出生淨福主夜神」:又有一位主夜神,叫出生淨福主夜神,他能幫助一切眾生得到清淨的福報。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以法為樂。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夜神,都是管理晚間之神的上首;其餘的主夜神,還有無量無邊數不盡那麼多。「皆勤修習,以法為樂」:他們都不懶惰地勤精修習佛法,以這個作為自己的快樂,也作為眾生的快樂。

復有無量主晝神。所謂:示現宮殿主晝神,發起慧香主晝神,樂勝莊嚴主晝神,香華妙光主晝神,普集妙藥主晝神,樂作喜目主晝神,普現諸方主晝神,大悲光明主晝神,善根光照主晝神,妙華瓔珞主晝神。

「復有無量主晝神」:又有無量的主晝神。晝,就是白天,也就是日間。晝神是來管理日間眾生的所行所做的,是陽中之陽。

「所謂:示現宮殿主晝神」:就是所說的,有一位主晝神就叫示現宮殿主晝神,他能示現宮殿。「發起慧香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發起智慧之香主晝神。「樂勝莊嚴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樂勝莊嚴主晝神,他歡喜莊嚴一切眾生所居處的地方。「香華妙光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香華妙光主晝神,他常常放出一種香和妙光。「普集妙藥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普集妙藥主晝神;他能集聚很多種的藥,來醫治眾生的病。「樂作喜目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樂作喜目主晝神,他歡喜作眾生歡喜的事情。

「普現諸方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普現諸方主晝神;他能普遍現於諸方,無論什麼方向,他都可以到的。「大悲光明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大悲光明主晝神;他有大悲心,常常放光加被一切的眾生。「善根光照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善根光照主晝神;凡是有善根的人,他就放光照耀他。那麼沒有種善根的人呢?他就令他種善根。已經種善根的人,他就令他善跟成熟;善根已經成熟的眾生,他就令他得到解脫。「妙華瓔珞主晝神」:又有一位主晝神,叫妙華瓔珞主晝神,他用這種妙華做成很美麗的瓔珞。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於妙法,能生信解,恒共精勤,嚴飾宮殿。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主晝神,都是主晝神裡邊的上首;其餘的主晝神,還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皆於妙法,能生信解」:他們在佛的妙法裏邊,都能生出一種信心,又能明白、能生信解。「恒共精勤,嚴飾宮殿」:他們常常在一起修行,精進不懈怠,莊嚴修飾所有的一切宮殿。

* * * *

我們金山寺現在每天都講兩次經,禮拜六講一次,其他時候都是講兩次。我們講經,不僅僅就人來聽,一切天籠八部、鬼神等都來聽經,所以我們的時間一定要準確。並且外邊無論誰打電話來問講經的時間,就說每天下午是由一點半到三點半,晚間由七點半到九點半;不要說:又念什麼釋迦牟尼、念什麼經。我們講經,雖然是從七點半開始講;但是七點開始的念佛、念經,也就包括在這個講經之內。尤其這個誦經、念佛,是最要緊的,是修行不可少的,甚至於比聽經更重要。好像你吃麵包就要擦一點牛油,有cheese更好,吃飯就要有一點菜;不是說吃飯就不要菜了,或單單吃麵包不要牛油了。所以我們講經之前,這個念經、念佛的時間是最重要的,是包括在講經的時間裏的;所以無論任何人打電話或者到這兒來問,不要說什麼念半個鐘頭或者四十五分鐘的經,然後再講經。你畫一個人像,不需要把腸子也畫出來;那個腸子在肚裏頭,根本就看不著,你畫它幹什麼?所以這一點每個人都應該注意!還有這個禮拜六,中文的課程改到三點半上課。

雖然說學佛法的人有佛菩薩保護著;但是自己也要小心,不是盡依賴著佛菩薩來保護,就什麼也都不怕了。

* * * *

復有無量阿修羅王。所謂:羅睺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巧幻術阿修羅王,大眷屬阿修羅王,大力阿修羅王,遍照阿修羅王,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出現勝德阿修羅王,妙好音聲阿修羅王。

「復有無量阿修羅王」:又有無量的阿修羅王。阿修羅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非天;又叫無端正,又叫無酒。阿修羅有的就翻譯成「阿素羅」,這只是音譯的不同的,意思是一樣的。湖南、湖北、福建、寧波的言語都不一樣的,在中國有五方元音,一個字可以讀出五種的音;所以阿修羅、阿素羅,都是一樣的意思。

翻譯成非天,是因為他有天福而沒有天德。阿修羅在往昔好諂媚於人,心不直;簡單地說,就是願意用一種虛偽的心來讚歎其他的人,令人歡喜。但因為他有天福,就生到天上;雖然生到天上,還是很不老實的,沒有天人的德行,所以叫非天。阿修羅又叫無端正,因為他們好勇鬥狠,就是好鬥爭,鬥爭堅固;男的阿修羅長得非常醜陋,女的阿修羅就生得非常美貌。像這世間上一些有福報而又善於諂媚的人,對任何的事情都有一種勝負的心,這將來都是阿修羅的眷屬。

又阿修羅有天福沒有天權,不能見釋提桓因;因為他想要做釋提桓因,和玉帝就常常發生鬥爭、作戰。為什麼他不能接近釋提桓因這位玉帝呢?就因為他往昔有一種諂曲的心,玉帝很討厭這一類的人,所以就不接近他。為什麼玉帝又不把他們趕走,許可他們在天上呢?因為玉帝貪戀女阿修羅的美色,所以也就隨便他們在天上,不趕他們走了。

這種阿修羅,有的說是天道攝,有的又說是畜道攝,有的又說是鬼道攝,有的又說是人道攝,就屬于人道。總而言之,這阿修羅不論是在天道、人道、畜道、鬼道裏邊,都有一種鬥爭的心、勝負的心,好爭強論勝,他的思想總是想勝過其他的人。在人道裏頭的阿修羅,就歡喜去做軍人或者做土匪;做軍人是屬於陽一方面的阿修羅,做土匪就是屬於陰一方面的阿修羅。天上的阿修羅,就常常和天兵天將作戰;在畜生道裏邊的,就願意和其他的畜生來鬥爭。這都是屬於阿修羅一類的,在鬼裡邊也是;歡喜鬥爭的鬼,就是鬼道裏頭的阿修羅。所以阿修羅是有很多種類的。

「所謂:羅睺阿修羅王」:羅睺也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攝惱。他能用兩隻手把太陽光都給遮住,天人就發脾氣了,他就歡喜了。「啊哈!我可把你弄得發脾氣了!」他常常歡喜這樣和天人來開玩笑,所以叫攝惱。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毗摩,翻譯成「絲」;質多羅,翻譯成「種種」。這是說他會變化,用一條絲線就可以變出種種不同形相的東西來。他吹一口阿修羅氣,這條絲線就變成一條龍;或者他念個咒,這一條絲線就又可以變成一條蛇;或者他念一個咒,這條絲線又可以變成一條鐵繩子;或者他就用這條絲線變成一個宮殿。總而言之,他用這一條絲線,就能千變萬化,什麼都可以做到,所以叫絲種種阿修羅王。雖然他用一條絲線就能顯種種的神通,好像魔術師耍魔術似的;其實這都是一種虛妄的變化,一種幻化的魔術。這位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能有這麼大的本領、神通,所以他就做了阿修羅的王。

「巧幻術阿修羅王」:又有一位阿修羅王,叫巧幻術阿修羅王。前邊的那位阿修羅王是用一條絲來變化種種的形相,他還有一條絲;這位巧幻術阿修羅王能很巧妙地用一種幻術,令人生出一種幻覺。他能自有化無,自無又化有;突然間就現出一座山來,忽然間又變成一個海。他能移山,把這個山搬到旁邊去;又能倒海,把海倒過來,叫這個海即刻就乾了,變成一座山;又叫山即刻沒有了,又變成一個海。又能把月亮變成日頭,日頭又變成月亮。本來是個男人,他可以把他變成一個女人;本來是個女人,他又可以把她變成一個男人,不必開刀、吃藥,什麼都不用,即刻就變了。他就說:「你趕快變成男人!」她就變成個男人了;本來是個男人,他叫他變成女人,他就變成女人了,也不要怎麼樣化妝,即刻就變了。你說巧不巧?

「大眷屬阿修羅王」:又有一位阿修羅王,叫大眷屬阿修羅王。他就歡喜大家庭,他的眷屬很多的;他的阿修羅子、阿修羅女、阿修羅孫,有無量無邊那麼多。「大力阿修羅王」:又有一位阿修羅王,叫大力阿修羅王;他的力量最大,無論多重的東西,他都可以拿起來。他可以一隻手就把須彌山給托起來,另一隻手又把大海給提起來;他也可以隨便拿起地球來玩耍,就像打球的人拿著球玩一樣,所以叫大力阿修羅王。「遍照阿修羅王」:又有一位阿修羅王,叫遍照阿修羅王;他的光明遍照十方,比日月光都亮。

「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又有一位阿修羅王,叫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他的行力是堅固的,又有種種的微妙莊嚴。「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又有一位阿修羅王,叫廣大因慧阿修羅王;他在因地之中修廣大的智慧,所以叫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出現勝德阿修羅王」:又有一位阿修羅王,叫出現勝德阿修羅王;他有一種特別的殊勝德行,一切眾生看見他,就都知道這個人有德行。「妙好音聲阿修羅王」:又有一位阿修羅王,叫妙好音聲阿修羅王。本來阿修羅王都很醜陋,聲音都很粗的;但他的聲音非常巧妙好聽,所以叫妙好音聲阿修羅王。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諸煩惱。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提的這十位阿修羅王,都是阿修羅王裏邊的上首;其他的阿修羅王,還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諸煩惱」:阿修羅都有我慢,所以有我慢的人,就是人中的阿修羅;有我慢的畜生,就是畜生中的阿修羅;有我慢的天人,就是天人中的阿修羅;有我慢的鬼,就是鬼道中的阿修羅。所以阿修羅通於四生,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的阿修羅。可是這一些個阿修羅王都非常精進地勤修佛道,已經把我慢的這種習氣都摧伏了、沒有了;沒有我慢,貪瞋癡也就沒有了。沒有貪瞋癡,無明也就沒有了;沒有無明,煩惱也就斷了、沒有了。這一些個阿修羅王都是來教化一切的阿修羅,令他們摧伏我慢及一切煩惱的。

所以我們人修道,都應該沒有我慢、我見、我相。不要有一點什麼事情,就把這個我先搬出來;覺得自己比誰都好,別人都對不起我,所有的人對我都不好。如果種這種邪因,將來就結邪果;結邪果,就會去做阿修羅;就游游蕩蕩地,各處去找人鬥爭,各處去給人添麻煩。這都是因為有我執、我慢、我見、我相;看不空,種種的無明、煩惱就生出來了,就歡喜給人添麻煩。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應該要把這個我慢、我見、我執、我相,都趕快摧伏了它!

復有不可思議數迦樓羅王。

「復有不可思議數迦樓羅王」:前邊說的阿修羅王就好鬥爭,是鬥爭堅固。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就是阿修羅世界,因為人人都歡喜鬥爭。國與國鬥,家與家鬥,人與人鬥,這麼互相鬥爭,沒有終止的時候,這都是阿修羅的行為,所以現在就變成一個阿修羅的世界。阿修羅雖然厲害,但還沒有迦樓羅這麼厲害。迦樓羅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金翅」,又叫「妙翅」;因為這種鳥的翅膀是由妙寶所莊嚴的,所以叫妙翅。又叫「大嗉項」,嗉,就是喉嚨;在人叫喉嚨,在鳥就叫嗉子。牠的嗉子裏邊能裝很多東西,牠的脖子那兒有一個糧袋;牠先把糧食吞到口裏,然後就放到那地方儲藏起來,再慢慢地吃,慢慢地消化,所以叫大嗉項。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鵬金翅鳥。這大鵬鳥有多大呢?牠那個身體像一座山那麼大;你不知道,還以為是一座山呢!牠的翅膀一伸開,有三百三十由旬那麼長。由旬有小由旬、中由旬、大由旬;小由旬是四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大由旬是八十里。這三百三十由旬,是按照大由旬來講的。牠這個翅膀一搧起來,能把海水都給搧乾,那海底就露出來了。牠的力量就這麼大!海水一搧乾,水裏的龍就露出來了,牠就吃這個龍。牠每天要吃一條大龍,五百條小龍。牠吃龍就像我們吃麵條那樣的吃法,一吞就是一條。牠吃龍要先吞龍的尾巴,不吞龍頭,這是牠吃東西的規矩。大龍就是龍王,五百條小龍就是龍子、龍孫。大龍牠就拿來當一頓飯那麼吃,五百條小龍就拿來作點心。這些大龍和小龍就都放到牠那個大嗉項的地方。

龍有多少呢?無量無邊;小龍有多少呢?也是賽如恒河沙那麼多。但是牠一天吃一條大的、五百條小的,這龍的眷屬也就一天比一天少了,甚至於就要絕種了。龍王一看,這不是辦法:「我這龍子、龍孫一天比一天少,將來沒有了,怎麼辦呢?這個龍種要斷了!」於是乎就各處去找人幫牠,來降伏這個大鵬金翅鳥;但是任何的鬼神都沒有大鵬金翅鳥的力量大,都沒有辦法。所謂「愛莫能助」,雖然愛這個大鵬金翅鳥,也沒有法子幫助牠。於是乎這個龍王就去找釋迦牟尼佛去,請佛慈悲保護他的大龍、小龍、龍子、龍孫。佛說:「你們若能受持八關齋戒,大鵬金翅鳥就不能吃你們了。」於是乎這個老龍就帶著一群龍子、龍孫來受八關齋戒了。我們這位謝教授大約也受過八關齋戒,你們有的人也受過八關齋戒,這些個龍也受過八關齋戒。佛就把他袈裟的線抽出來,每一條龍分一根線,讓牠們綁在身上,這樣大鵬金翅鳥就不能吃牠們了。

* * * *

方才講「愛莫能助」,本來是說:雖然愛這個龍,但幫不了牠。這是一個講法。第二種講法,小鳥和蟲子,你是歡喜養鳥還是養蟲?要直心來答覆!不要因為我講這個道理,你就順著我的意思來回答,要順著你自己的想法。小鳥身上花花綠綠的很好看的,又會飛又會唱,聲音非常的好聽。蟲子生得很醜陋的,就拿蛇來講,你一看見牠,汗毛都立起來了;尤其是晚間,看見一條蛇,嚇得幾幾乎就要死了。或者看見其他奇奇怪怪的蟲子,吃到肚裏頭的東西就都要嘔出來了。你們大家自己說一句真話,是歡喜蟲子還是小鳥?歡喜哪一種啊?這要你們講呢!不是要你們入定。現在不是說誰聰明、誰愚癡,不管愚癡也好、聰明也好,你歡喜哪一樣?

侵用常住的東西來餵私人的鴿子,這叫侵損常住,是犯法的。本來我所講的是愛莫能助,是愛這個龍,但沒有法子來幫牠;但是也可以說是對這個金翅鳥愛莫能助。一般人就認為這樣講是錯的,所以我就把一般人的想法講出來,問這個問題。大鵬金翅鳥就是隻鳥,龍就是個蟲子。不過大鵬金翅鳥是隻大鳥,龍是隻大蟲子。大鳥和小鳥都是鳥,大蟲子和小蟲子也都是蟲子。所以我說愛這個金翅鳥,我的意思就在這個地方。如果你們都說愛這個小鳥,那麼我這個講錯了的也就變成對的了。因為人人都愛鳥嘛!所以說愛莫能助是愛這個鳥,這也對的。愛這個鳥,就不幫助龍了,所以這叫「愛莫能助」。

方才問你們的這個道理就在這個地方,你們誰也不敢說。有的人就又想:「哎呀,我若說愛鳥,也一定說我不對;我若說愛蟲子,也一定說我對。所以什麼我也不說,我就愛睡覺!」就在那兒睡覺了。雖然睡覺是不會有錯了,但是這叫「莫衷一是」,不知道哪個對,因為睡糊塗了。有的人又說:「鳥我也不愛,蟲子我也不愛;我若愛鳥就會變鳥,愛蟲子就會變蟲子。我也不願意變蟲子,也不願意變鳥,將來我還願意做人,所以這兩樣我都不歡喜!」這也對的。現在你們知道這個意思了。

「愛莫能助」就是說雖然愛牠,可是不能幫牠。可以說是愛金翅鳥,不幫助龍;也可以說是愛龍,不能幫助金翅鳥。佛也不愛鳥,也不愛龍。為什麼呢?他若愛鳥,就不會幫助龍;若愛龍,也就不會幫助鳥了。

* * * *

佛給龍受了戒,大鵬金翅鳥沒有龍吃了,也去找釋迦牟尼佛,說:「我因為喉嚨大,必須要吃龍才能飽;現在龍沒有得吃了,我就要餓死了。怎麼辦呢?佛是慈悲的,你既然叫龍生存,也不應該叫我這個大鵬金翅鳥餓死啊!」佛就說:「你不要著急!等我吩咐我的弟子,每逢吃飯的時候,就送一份齋菜給你。」所以我們中午吃飯的時候,就給這個大鵬金翅鳥送飯。常常就有人看見我們送出這個食,金翅鳥就來吃了;有的人看見金翅鳥就像鴿子那麼大,有的人看見金翅鳥就像火雞那麼大,有的人看見金翅鳥又像鵝那麼大;有人看見這個金翅鳥就像十幾層樓房那麼大,他也不知道是個什麼。為什麼會看見大小不同的金翅鳥呢?你心量大,見的就大;心量小,見的就小。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一切,都是唯心所現的。

所以佛雖然幫助龍,給龍受戒;但是也不要令大鵬金翅鳥餓死,所以就叫一切佛的弟子給金翅鳥送吃的東西。這是兩得其便,所以以後龍種也沒有斷絕,大鵬金翅鳥也沒有餓死。這些大鵬金翅鳥有多少呢?也有恒河沙數無量無邊很麼多。本來以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大鵬金翅鳥,來吃無量無邊這麼多的龍,也很快就會吃完了;但現在龍也沒有吃完,大鵬金翅鳥也沒有餓死。

有人說:「那麼多的金翅鳥和龍,我怎麼都沒有看見呢?」你就是看見了,你也不認識。因為牠們雖然說是畜生,但是都有神通,都有變化無窮的能力。你也不要打妄想說要養一隻大鵬金翅鳥或一條龍,這兩樣東西,哪一樣你也得不到的。

大鵬金翅鳥和龍都有四生。有胎生的鳥、卵生的鳥、濕生的鳥、化生的鳥。有人又說:「我知道鳥都是卵生的,怎麼會有胎生的呢?」你知道的不一定是完全的,你所見著的也不是完全的,你所聽見的也不是完全的;還有的是你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知所未知的。懂嗎?龍也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你們各位要注意這一點。龍又不止一種,有馬龍,馬也會化龍、生龍的;有象龍,象也會變龍、生龍的;有魚龍,魚也會變龍、生龍;又有蛤蟆龍,蛤蟆也有變龍的。在卵、胎、濕、化中,最笨的就是卵生的,最聰明的就是化生的。剛才果普不說蛇是最聰明的?蛇也就屬於龍類;但若卵生的龍──卵生的蛇──就很愚癡了。你光知道說牠聰明,所以我問你有什麼證明。

鳥也是這樣的,化生的鳥就聰明得再也沒有那麼聰明了。卵生的金翅鳥就不能吃化生的龍,也不能吃濕生、胎生的龍;卵生的鳥只能吃卵生的龍。那化生的鳥呢?胎、卵、濕、化這四生的龍,牠都可以吃。化生的龍,那卵生的鳥就不能吃牠了;胎生的鳥也不能吃化生的龍,濕生的鳥也不能吃化生的龍。因為這「化」是變化,所以牠的神通就大一點;化生的鳥才能吃化生的龍。所以有這四種。這又講不完了,今天晚間再講!今天晚間我再講一講這個大鵬金翅鳥是怎麼個死法。我告訴你,有的火山爆發,那就是大鵬金翅鳥在那兒死了,出火了。那個火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由大鵬金翅鳥的身體中發出來的。所以你若把佛法研究通了,世間一切不可思議的境界你都會知道的。

「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這種鳥住在什麼地方呢?就住在金剛山,人所不能到的地方。牠也有宮殿,牠的宮殿也都是七寶莊嚴的。牠吃也吃七寶,金、銀等什麼,牠都能吃,可是牠最歡喜吃的還是龍;等到牠要死的時候,吃龍就吃不了了。因為在牠壽命還沒有終的時候,這個龍雖然有毒氣,但是牠不怕;等牠年紀老了、要死的時候,龍一放出這個催淚彈,牠的眼睛一碰到這個煙就流眼淚,睜不開眼睛了。就像有的時候人群暴動,警察就放催淚彈一樣,龍王也有催淚彈。平時大鵬金翅鳥是不怕這催淚彈的,因為牠有防毒面具來防備這一股毒煙;等牠要死的時候,牠的防毒面具就丟了,大約老得糊塗了,所以就忘了戴防毒面具。所以當牠想要吃龍,龍一放這股毒氣,牠就受不了了,又從海裏跑出來;雖然跑出來了,但因為牠餓得很厲害,就落到一棵鐵樹上,這棵鐵樹就好像鐵那麼堅固。

不久,牠實在餓得受不了,肚裏頭好像著火似的,一定要找一條龍來吃一吃;所以又飛到海裏去找龍,龍又放毒把牠熏出來。以後牠餓得實在沒有法子了,也不管毒不毒了,又回到海裏去找龍吃;牠這一飛,就落到海底的風輪上。那個風輪在海的最底下,連龍王都到不了的那個地方;再大的金翅鳥到了那個地方,也過不去了。這回牠因為餓得發狂了,所以豁出命來要去找龍吃;但是又走過路了,走到風輪那個地方。牠受不了那個風輪,又跑了出來,又落到那個金剛山;像這樣來回了七次,七次以後,牠的力量沒有了,就毒發而死了。牠不僅僅就毒發而死,而且牠身上的肉就自然都起火燃燒起來;因為牠以前吃龍,龍身上都有毒的。

這個火極厲害的,火山爆發就是這股火的力引發的;這股火力一燒起來,七寶也都會給燒壞了,再堅硬的石頭也都被燒得變成水了。牠這毒火就這麼厲害!這時候,難陀龍王就怕這個火把寶山給燒壞了,於是乎就在空中下雨,雨點有車輪那麼大──這個車輪還不是我們的車輪,我們的車輪不是很大;這個車輪是天上的車輪,一個車輪就有四十由旬那麼大。下這麼大的雨,才把這個火給澆滅了。這大鵬金翅鳥什麼都燒壞了,就是牠那個心燒不壞,牠那個心怎麼燒也燒不壞。轉輪聖王得到這個心,就能變成如意寶珠;玉帝得到這個心,就把它放到頭上,也做一粒寶珠,在那兒常常放光;龍王得到這個珠,就什麼苦難都沒有了,就連大鵬金翅鳥也不敢來吃牠了。這是迦樓羅的死法。

在本經〈出現品〉有這麼幾句經文說:「菩薩迦樓羅,如意為堅足;方便勇猛翅,慈悲明淨眼。住一切智樹,觀三有大海;搏撮天人龍,安置涅槃岸。」由這幾句經文看來,這個金翅鳥也是大菩薩示現,現這麼個金翅鳥身來度一切眾生的。

「菩薩迦樓羅」,大鵬金翅鳥菩薩。「如意為堅足」,牠在虛空裏飛來飛去,很自由的,牠的足也非常堅固。牠吃那個大象,就像鷹吃小雞子似的;一爪就可以把大象給抓起來,甚至於一爪可以抓幾十隻大象,牠吃大象就像我們吃花生一樣的。因為大象也有象龍,所以象牠也吃的。不但象,什麼牠都吃。不過牠要死的時候,什麼也沒有法子吃了。「方便勇猛翅」,牠的翅膀就是個方便翅膀,勇猛得不得了,很大的力量的。「慈悲明淨眼」,牠雖然吃龍,但牠就好像智公吃鴿子一樣,吃完了,還會變出一隻活鴿子出來;吃魚,那個魚已經煮熟了,到了他肚裏又變成活魚,又從嘴裏吐出來。這個大鵬金翅鳥有慈悲的明淨眼,牠看哪一隻天上或人間的龍應該要死的時候,牠就把牠吃了;令牠在輪迴裏頭不再受其他的痛苦,就到涅槃岸去了。所以你看牠是吃,其實牠也是在那兒教化眾生呢!

「住一切智樹」,牠住的這個樹叫智慧樹,不是愚癡樹。「觀三有大海」,牠觀看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這三有大海。「搏撮天人龍」,搏,就是抓。牠用爪把天上的龍、人間的龍抓來。「安置涅槃岸」,把牠們送到涅槃的彼岸去。雖然我們這麼講,但是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明白的。沒有證果的人,都不相信這種道理;證了果之後,才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憨山大師在《六詠偈》上也說過這個金翅鳥。他說:「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唯有心不壞,圓明光燦爛。龍王得為珠,能破千年暗;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見?」金翅鳥命終的時候,骨頭和肉都燒沒有了,唯有那個心火燒不化;牠的那個心是圓陀陀、光灼灼的圓而又圓,光而又光,光裏邊又放光。燦爛,就是像看見太陽,睜不開眼睛那樣。這個珠的亮光燦爛得令人睜不開眼睛。龍王得到這個心,它就變成龍王的龍珠,什麼黑暗它都能給照化了。轉輪聖王要得到這個心,它就變成如意珠了,在這個珠裏頭什麼都有。

怎麼叫如意呢?譬如他想:「我要騎一匹快馬。」這珠裏就跑出一匹馬來。他說:「我要坐飛機。」這珠裏頭就變出一架飛機來,只是轉輪聖王坐的不叫飛機,叫飛車。轉輪聖王若歡喜女人,這個如意珠裏頭就鑽出來一個非常美貌的女人來。轉輪聖王不必打妄想,就是說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出來了。這叫女寶。出來一個不夠,再出來一個;再出來的這一個,又比以前那個更美貌。所以轉輪聖王就貪這個女人也無厭足,要多少有多少;若不要了呢?她就又回去了,又變成如意寶珠了。轉輪王得到如意珠,什麼難他都能救的。我們人人也都有這麼一個如意寶珠,不過就是不會用,不會念這個咒。我們一天到晚說話、吃飯、穿衣、走路都是這個如意珠的作用;可是我們看不見,就因為我們迷得太深了,所以找不著這個如意寶珠。太苦惱了!

所謂:大速疾力迦樓羅王,無能壞寶髻迦樓羅王,清淨速疾迦樓羅王,心不退轉迦樓羅王,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堅固淨光迦樓羅王,巧嚴冠髻迦樓羅王,普捷示現迦樓羅王,普觀海迦樓羅王,普音廣目迦樓羅王。

「所謂:大速疾力迦樓羅王」:這些迦樓羅王都是大菩薩示現來調伏眾生的,其中就有一位迦樓羅王,叫大速疾力迦樓羅王。他比其他迦樓羅王的力量都大,飛得也很快;好像我們現在往太空裏打火箭那麼快,其他的迦樓羅王都沒有他這麼快。他從鐵樹上飛起來,把翅膀一搧,就把海水給搧乾了;等他又落回到那個鐵樹上去,這個海水還沒有合起來呢!就這樣個快法。「無能壞寶髻迦樓羅王」:又一位迦樓羅王,叫無能壞寶髻迦樓羅王,他的寶髻是沒有人能破壞的。「清淨速疾迦樓羅王」:又有一位迦樓羅王,叫清淨速疾迦樓羅王;他是清淨的,也非常地快。

「心不退轉迦樓羅王」:又有一位迦樓羅王,叫心不退轉迦樓羅王;他對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已經得到不退轉了,得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這三不退了。位不退,他已經是大菩薩,就不會再退回到阿羅漢的地位上去。念不退,他已經發菩薩心了,就不會再退回羅漢或者凡夫的思想上去。行不退,他若光是思想不退轉,而不往前去做去,也是沒有什麼用的;他是一天比一天精進,精進又精進,修行又修行。不像我們學一學佛法就打妄想,一天到晚就想怎麼樣還俗,怎麼樣去結婚,怎麼樣去找一個壞東西;這樣子,就退轉了。這位迦樓羅王是不退轉的。

「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又有一位迦樓羅王,叫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大海能攝一切的細流,所有的江、河、湖和溪水,都要歸到海裏去;因為這海有一種攝持的力量,所以能把一切的水都攝歸到海裏去。這一位迦樓羅王不是攝水,是攝一切的龍。他不必到海裏去,就在虛空裡邊把嘴一張,龍就從海裏頭被他這個吸力給吸上去了,就好像吸鐵石吸鐵似的,把這龍給攝來了。你看厲害不厲害!

「堅固淨光迦樓羅王」:又有一位迦樓羅王,叫堅固淨光迦樓羅王;他非常堅固,又有一種淨光。「妙嚴冠髻迦樓羅王」:又有一位迦樓羅王,叫妙嚴冠髻迦樓羅王。他頭上的這個冠髻非常地美麗莊嚴,比其他迦樓羅王的冠髻莊嚴、巧妙得多,旁人沒有法子學得了他這種莊嚴的冠髻。「普捷示現迦樓羅王」:又有一位迦樓羅王,叫普捷示現迦樓羅王;他願意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去,所有的地方他都可以去示現去。

「普觀海迦樓羅王」:又有一位迦樓羅王,叫普觀海迦樓羅王。他只要睜眼睛一看,海裏頭哪個地方有多少條大龍、多少條小龍,他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其他的迦樓羅王找不到龍吃,他不會的。因為他有慈悲清淨眼,能觀三有大海裏頭的一切龍;他這麼一看,就把海裏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的。「普音廣目迦樓羅王」:又有一位迦樓羅王,叫普音廣目迦樓羅王。他的音聲非常大,他一出聲,那個龍就都老實了,動都不敢動了,就等著他來吃;他的眼睛也大很,比其他迦樓羅王的眼睛都大,他一個眼睛就趕得上其他迦樓羅王十個眼睛那麼大。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悉已成就大方便力,普能救攝一切眾生。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迦樓羅王,都是迦樓羅王中的上首。其他的迦樓羅的數目,有數不盡那麼多。「悉已成就大方便力」:他們都成就了最大的方便力,一般的菩薩也沒有他們這麼大的方便力。他以吃龍來度龍,以吃魚來度魚,以吃馬來度馬,以吃象來度象。他就用這種吃的力量來度化牠們,這就是大方便力。「普能救攝一切眾生」:你看他是吃眾生不是?其實他是在救度一切眾生、攝持一切眾生。因為他所吃的這些畜生、這些龍,都是應該死的他才吃,若還不到應該死的時候,他是不會吃的。

方才聽見大鵬金翅鳥吃龍、吃一切眾生,是在度他們。果方就想:「我現在吃這個蘋果,也是在度這個蘋果呢!這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也就是應該吃它了,所以我現在就吃它!」對的。又有人這麼想:「哦,大鵬金翅鳥吃一切眾生是度一切眾生;那麼我現在也可以吃一切眾生了,因為我也是要度一切眾生才吃他們。大鵬金翅鳥是個畜生,尚可以吃眾生、度眾生;我是一個人,雖然沒有牠那麼大,也不能飛得像牠那麼高,但是我比牠聰明,我度的眾生會更多!」不錯,講得很有道理。可是大鵬金翅鳥是菩薩示現,他是「方便勇猛翅,慈悲明淨眼。住一切智樹,觀三有大海。搏撮天人龍,安置涅槃岸。」你能不能把牠安置到涅槃岸上去?你若是能把牠安置到涅槃岸上去,你也就可以這樣度眾生;你若不能夠的話,你還要被眾生度!你吃什麼就要變什麼,因為你和牠合成一體了,你和牠合股了;你和牠合股開一個有限公司,那將來一定和牠是一樣的!所以你若能把牠安置到涅槃岸上,那就可以;若不能夠,這是太危險了!

* * * *

出家人的好的機會又來了。什麼好的機會呢?沒有衣服穿的人,可以有衣服穿了;但是沒有飯吃的人,不一定有飯吃。因為香港寫一封信來,叫我們每一個出家人,把所需要的衣服的尺寸量度好了,寄到香港。我們去了三個代表到香港,本來說是「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他們到香港就變了。大約香港那個氣臭,他們就跟著也不香了;所以就化緣,叫人給做衣服。我們這兒的出家人,誰若不怕衣服多呢,可以把你的尺寸給量去;有的怕多的,你可以說明白你只要幾件什麼衣服。你要說出個數目來!你若不說出數目,他們以為千佛大戒,一個人要一千件;那樣我們就用不了了,對不對啊?所以你要弄清楚了,或者要十件袍,或者要二十件衣,都可以寫清楚數目;要什麼顏色的、什麼質料的,是要金的、銀的或者鑽石的,都可以的,但要寫清楚了。因為有他們三位到香港那兒去做代表,可以給你化緣。所以這是一個好消息!

也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就我們這兒一天只吃一餐飯,昨天大家大約沒有吃飽;因為管庫房和管廚房的兩個人又fighting (打)起來了,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不需要衣服的,就寫明白你不需要,也簽一個名字。若需要的,就量好了身;或者要幾對鞋、幾對襪子、幾條褲子、幾件汗衫,都要寫清楚了,把它量準確了。不要像以前,他們給果寧做來的鞋,他根本就不能穿;所以本來不想布施的,也要布施了。這個事情就是這麼奇怪的。在家的居士誰願意做衣、做袍的,也都可以的,都要量好了。最遲明天就要弄好了它;因為那封信上說得很明白,說要趕快回覆他們。你們趕快要做,晚了就不行的;願意多的就寫多一點,願意少的就寫少一點,不要的就寫不要。要多的是沒有貪心的人,要少的是有貪心的人;你們願意做有貪心的人就不要,願意做沒有貪心的人就要多一點!

* * * *

復有無量緊那羅王。

「復有無量緊那羅王」: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都是天龍八部的鬼神王。緊那羅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非人,又叫疑神、歌神。怎麼叫非人呢?緊那羅的相貌和人是一樣的,五官端正,只是頭上有個角;因為他的頭上有角,一般人就懷疑他不是人,懷疑他是個神,所以又叫疑神。唐玄奘法師翻譯,就把緊那羅翻譯成歌神;因為他又是為玉皇大帝演奏音樂的神。又有一個意思是嗅香神,他歡喜聞香。玉皇大帝想要聽音樂或者開什麼慶祝會的時候,就點上一種香;他聞到香就來了,來為慶祝法會奏歌,令一切眾生聞到這個歌聲而悟道。所以你無論學哪一種法,你若學得精明了,就會開悟的;你若學得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的,那是沒有什麼用的。你學得精明了,就會有一種成就;所以你唱這個讚唱得好了,令人聽了生出一種歡喜心,這也是修道的一種增上緣。

所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妙華幢緊那羅王,種種莊嚴緊那羅王,悅意吼聲緊那羅王,寶樹光明緊那羅王,見者欣樂緊那羅王,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動地力緊那羅王,攝服惡眾緊那羅王。

「所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緊那羅王,就叫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他善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開大智慧。「妙華幢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妙華幢。他有妙蓮華的這種幢。「種種莊嚴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種種莊嚴緊那羅王,他用種種的七寶來莊嚴。「悅意吼聲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悅意吼聲緊那羅王;他能令一切眾生都很歡喜,他的聲音也很響亮的。「寶樹光明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寶樹光明,他的菩提樹能放出菩提光明。

「見者欣樂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見者欣樂緊那羅王;他的相貌非常地慈祥,人人見著他都歡喜。「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勝光莊嚴緊那羅王,他用最殊勝的一種光來莊嚴。「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微妙華幢緊那羅王;他非常的微妙,好像蓮華幢那樣。「動地力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動地力緊那羅王;他一舉一動,都會令地動起來。「攝服惡眾緊那羅王」:又有一位緊那羅王,叫懾服惡眾緊那羅王;所有一切惡性的眾生,他都能攝服。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精進,觀一切法,心恒快樂,自在遊戲。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緊那羅王,都是緊那羅王中的上首。其餘的緊那羅王,數目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皆勤精進,觀一切法」:他們都非常勇猛精進地來研究一切法。「心恒快樂,自在遊戲」:他們觀一切法,無論看什麼法,心裏都是快樂的。你們定力不堅固的人,不要看那些個不正當的書。你看不正當的書,心裏就會搖動了;心搖動,就有麻煩了,就不能心恒快樂了。這觀一切法,是觀一切正法,不是觀一切的非法;尤其出家人,不正當的書不應該看的。那些個談情說愛的書,你一看,就入了迷魂陣了,就不容易出來。看得晚上也睡不著覺了,白天也沒有精神,聽經的時候就在那兒睡覺,不聽經的時候你又打妄想。所以不是聖人留下的書,不要去看它!怎麼叫自在遊戲呢?你自己明白佛法了,再令他人明白佛法;自、他都明白佛法了,這叫自在遊戲。不是說:「我自在了,我可以隨便了。遊戲就是隨便玩兒了,我願意怎麼樣子就怎麼樣子了。這是自由了!」這是錯誤的。

* * * *

前邊所說的這個消息,我告訴你們,若是沒有貪心,就做多一點衣服;有貪心的人,就不要做。因為修道要用對治的方法,你若是有呢?隨著它,它就更多了;你若沒有呢?不妨有一點。不是太過,也不是不及,這就是中道了義;也不偏左,也不偏右,這是個中立。應該用的就用,不應該用的就不用。若是沒有、不夠用,就可以做一點;若夠用的就不必做了。我們要依照這個中道去做去!

* * * *

復有無量摩侯羅伽王。

「復有無量摩睺羅伽王」: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摩睺羅伽王。摩睺羅伽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大腹行,也就是大蟒之類。雖然示現大蟒的身,可是這都是大菩薩的境界,故意現出這麼一個大腹行。這表示菩薩遍行一切利他的行門,而不執著有利他的這種行為,所以示現八部之中的這摩睺羅伽王。

所謂:善慧摩侯羅伽王,清淨威音摩侯羅伽王,勝慧莊嚴髻摩侯羅伽王,妙目主摩侯羅伽王,如燈伽幢為眾所歸摩侯羅伽王,最勝光明幢摩侯羅伽王,師子臆摩侯羅伽王,眾妙莊嚴音摩侯羅伽王,須彌堅固摩侯羅伽王,可愛樂光明摩侯羅伽王。

「所謂:善慧摩侯羅伽王」:這就提出幾位摩睺羅伽王的首領來說一說。第一位就是善慧摩侯羅伽王,這一位摩侯羅伽王有大善的智慧。「清淨威音摩侯羅伽王」:又有一位摩侯羅伽王,叫清淨威音摩侯羅伽王;他的聲音很有威勢,也很清淨的。「勝慧莊嚴髻摩侯羅伽王」:又有一位摩睺羅伽王,叫勝慧莊嚴髻摩侯羅睺王;他有殊勝的智慧,又有種種的珍寶來莊嚴他這個髻。「妙目主摩侯羅伽王」:又有一位摩睺羅伽王,叫妙目主摩侯羅伽王,他的眼睛非常的美麗。「如燈伽幢為眾所歸摩睺羅伽王」:又有一位摩睺侯羅伽王,叫如燈伽幢為眾所歸摩睺羅伽王。他常常放光,好像燈光組織成的幢一樣。他這種光明為一切眾生所歸依、所仰望。

「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又有一位摩睺羅伽王,叫最勝光明幢的摩睺羅伽王。「師子臆摩侯羅伽王」:又有一位摩睺羅伽王,叫師子臆。獅子是獸中之王;臆,就是胸臆,也就是獅子的肚子。獅子的肚子能消化一切獸類的骨頭;這一位摩睺羅伽王也是這樣子,能消化一切難以消化的東西。這也就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忍不了的,牠更要忍;做不到的,牠更要做。所以這一位摩睺羅伽王是與眾不同的。

「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又有一位摩侯羅伽王,叫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他用一切的妙寶來莊嚴,他的音聲也非常響亮、清脆,和其他摩侯羅伽的聲音不同。「須彌堅固摩睺羅伽王」:又有一位摩睺侯羅伽王,叫須彌堅固;他的身體非常大,又非常的堅固。「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又有一位摩睺羅伽王,叫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雖然牠的樣子生得那麼醜陋,是個大蟒的樣子;但是人人見著他都生一種歡喜心,他又有光明。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廣大方便,令諸眾生永割癡網。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摩睺羅伽王,都是摩睺羅伽王裏邊的上首;若是全部的摩侯羅伽王有多少呢?沒有數量那麼多。「皆勤修習廣大方便」:他們都是時時刻刻不休息地修習最廣大的方便法門。「令諸眾生永割癡網」:令所有世間上的眾生,都永遠把愚癡的網割開,從愚癡的網裏邊出來,不在愚癡網裏邊住著了。所以那天我就對來的那位客人說:「我在三藩市這兒,我就不願意這裏有愚癡的人。」這就是把他們的癡網給割破了它。

復有無量夜叉王。

「復有無量夜叉王」:夜叉又叫藥叉。〈楞嚴咒〉說:「藥叉揭囉訶。囉叉私揭囉訶。畢利多揭囉訶。毗舍遮揭囉訶。部多揭囉訶。鳩槃茶揭囉訶。」這都是鬼的名字。藥叉、夜叉就都是這一類的鬼。

這些鬼,有的頭上冒著火,那火苗子有十幾丈高,就像點著蠟燭一樣;但蠟燭只有一個火頭,他這頭上的火有很多的火頭。眼睛呢?有的一隻眼睛是圓的,另外一隻眼睛是長長的;你閉上眼睛想想,一隻圓眼睛和一隻長眼睛在一起!又有的是一隻三角的眼睛,配著一隻四方的眼睛,你說這好看不好看?有的是一隻太陽似的圓眼睛,配著一隻月牙似的彎彎的眼睛;弄這麼一個日頭、一個月亮在面上,你說這好看不好看呢?又有的一隻眼睛長到頭頂上,一隻就長到下巴那個地方,就這麼個奇怪的樣子。鼻孔呢?一個鼻孔衝天,一個鼻孔就衝地;而且他這個鼻子就好像象的鼻子似的,又像蝸牛的那兩個角似的,有兩個鼻子。一個伸出來,一個就縮回去;那個伸出去,這個就縮回來。耳朵就前邊長一個,後邊長一個;又或者兩隻耳朵長到一起,或者兩隻眼睛長到一起。總而言之,他這個相貌是奇奇怪怪的。他就歡喜醜陋,越醜陋他就越歡喜;為什麼呢?大約他在往昔因為面目很美麗而吃過虧,所以現在他要顯出醜陋的樣子。

夜叉有地行夜叉、空行夜叉。空行夜叉有翅膀,可以在虛空裏飛行變化。有的時候你沒有看見他,他就變成黑色,有的時候又變成紅色,有的時候又變成黃色。但無論他變成什麼顏色,都有一股黑暗的光,不太光明。有的時候他又變成人身貓腦袋,有的時候又變成人身牛腦袋,有的時候又變成人身馬腦袋,令你一看就嚇死了;你嚇死了,他就拍起掌來笑:「哈!真好玩!」你看!這個夜叉就是歡喜給人添麻煩,不歡喜幫助人。夜叉翻譯過來,就叫「捷疾」;捷疾,就是非常的快。

有一種夜叉又叫羅剎。羅剎翻譯過來,就叫可畏,就是可怕的鬼。羅剎有兩種,一種叫愛羅剎,一種叫見羅叉。愛羅叉,就是有的人想要修行,也有正知正見;但是迷得太深了,被愛的這種力量纏著,令他想修行也沒有法子修行。前念想要修行,後念又想要去結婚去,一念起一念滅;因為這個愛的力量纏得太厲害了,就破戒了。這叫愛羅叉,這種的還可以再修行。怎麼叫見羅叉呢?他就有一種邪知邪見,不對的他也說對。你犯戒,他說沒有罪,說:「什麼叫罪?這騙人的,故意這麼說的嘛!」因為有這種邪知邪見,所以牠破了戒自己不承認,還說犯戒是很平常的。好像《楞嚴經》裏有一位比丘尼,她就認為婬欲沒有罪過;於是乎,哈!她就生墮地獄。這種的羅剎就不容易度了,這叫見羅叉;這種見,就好像羅剎似的,真是可怕的。所以各位修道的人,對於這種情形應該是要知道的。

夜叉又叫「苦活」,就是說他的這種生活是很苦、很可憐的;你看他那麼惡,實際上他很苦的,苦不可言。這是夜叉大概的意思。

所謂:毗沙門夜叉王,自在音夜叉王,嚴持器仗夜叉王,大智慧夜叉王,燄眼主夜叉王,金剛眼夜叉王,勇健臂夜叉王,勇敵大軍夜叉王,富資財夜叉王,力壞高山夜叉王。

「所謂:毗沙門夜叉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夜叉王叫毗沙門夜叉王。這是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門是北方的多聞天王。夜叉本來是鬼眾,毗沙門是天眾,這是以天眾來率領鬼眾。夜叉是不守規矩的,主張給一切人麻煩;因為有毗沙門天王來率領著,做他們的首領,所以他們不守規矩也要守規矩,不修行也要修行了。所以這一些個夜叉王也都是菩薩化現的。四大天王就在四大部州的四邊,東方是持國天王,南方是增長天王,西方是廣目天王,北方是毗沙門,也就是多聞天王。「自在音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自在音夜叉王。他的音聲非常自在,他想出什麼音,就能出什麼音;無論哪一種音樂的音聲,他都可以表現出來。

「嚴持器仗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嚴持器仗夜叉王。嚴持,就是很莊嚴地執持著;器,就是一切槍、刀、劍、戟之類的兵器;仗,就是儀仗。好像那些做大官的,到什麼地方都有儀仗隊;有的拿著旗子,有的拿著傘,或者打幾面牌子,牌子上寫著肅靜、迴避,叫大家都走開一點,不要吵鬧,表示自己有勢力。這種種的樣子,就叫儀仗。「大智慧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大智慧夜叉王。他有大智慧,所以夜叉和羅叉一打妄想,哈!這位夜叉王就知道了,因為他有大智慧。夜叉一念想要修行,這位大智慧夜叉王就知道了;一念想不修行,大智慧夜叉王也知道了。所以夜叉見著這位大智慧夜叉王就都老實了,妄想也不敢打了,就一味要修行。你看厲害不厲害?

「燄眼主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燄眼主夜叉王,他的眼睛能放出火光。「金剛眼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金剛眼夜叉王,他的眼睛就像金剛那麼放光。「勇見臂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勇見臂夜叉王;他的臂最有力量,能把山給隨便搬走,把海也隨便挪開。會移山倒海,叫山搬家,叫海也搬家;他的臂就有這麼大的力量!「勇敵大軍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勇敵大軍夜叉王。無論你有多少軍隊,這位夜叉王都可以敵得過你,所以叫勇敵大軍;這個大軍,就是大魔軍。好像那個富單那,就是由這個夜叉管著的;什麼叫「富單那」呢?富單那就是熱病鬼。人有時候會得一種病,病得發燒、發燙,燒到五百度、一千度,你看厲害不厲害!這就是富單那這鬼給作的怪。勇敵大軍這位夜叉王,就管著富單那這熱病鬼。

「富資財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富資財夜叉王;他非常的有錢,他就管著這個有財鬼。這個鬼有無財鬼、有財鬼。因為他所管的都是有財鬼,所以有財鬼就這個供養他一點、那個供養他一點,供養得多了,他不就變成「富資財」了?就有錢了!「力壞高山夜叉王」:又有一位夜叉王,叫力壞高山夜叉王;他的力量很大,一拳就能把山給打得從半山腰就斷了,上一半就給打到海裏去。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守護一切眾生。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上邊所說的這種種的夜叉王,都是夜叉王裡邊的上首;其他夜叉王的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這個世界上每一類的眾生,都是無量無邊的,沒有法子數得盡。「皆勤守護一切眾生」:可是這一切的夜叉王,不但不給人麻煩,而且還能守護一切眾生、保護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所以這些夜叉王和一般的夜叉是不同的。

復有無量諸大龍王。

「復有無量諸大龍王」:又有無量那麼多的諸大龍王──這是大龍王,不是小龍。龍雖然是屬於畜道,但是牠有神通,能大能小。大,能讓大海都塞滿牠這個身體;小,在一粒微塵裏邊,牠也可以藏。能隱,就是隱遁起來了,令你看不見;能顯,又能隨時顯露出來。牠就有這麼大的本事,變化無窮,有很大的威神力。有這麼大的神通,照說這是不錯了,可是牠也有牠的苦惱。牠什麼苦惱呢?龍的身上有很多的小眾生,會咬牠,喝牠的血,吃牠的肉,所以牠也有牠的痛苦。

我以前講過這個龍為什麼就做了龍了,你們還記得嗎?怎麼樣做的龍?龍也總是想要修行,還要作佛;牠一聽說:「我給你授記。」就高興了。牠修行的時候非常用功,勇猛精進修大乘,行菩薩道;可是就是脾氣大,無明很重。牠得到了一點相應慧──相應的智慧,就是開了一點悟──但是牠知見不太正,不注重戒律,這叫乘急戒緩。乘急,就是修大乘很勇猛精進,比誰都勇猛,比誰都精進。但是牠就不守戒律,對戒律馬馬虎虎地。牠說:「不要緊,沒有什麼關係!我只要修大乘法,那個戒律是小乘的戒律,小乘人才持戒律;我是大乘,是不戒之戒,我雖然不持戒也就有戒了!」

好像有一些個在家人,就說:「我和出家人是一樣的。」前幾天來的那個周玄德就是這樣說,說他就是個出家人,二十多年也沒有親近他的太太了。我說:「這是你自己這麼說,但是沒有人承認你是個出家人。」他說:「是啊!」我說:「你不能說你和出家人一樣囉!你為什麼要弄這麼個假面具?你既要享受又不修行,你怎麼和出家人是一樣呢?」他說:「哦!我也打過幾個禪七,都可以的。」我問他:「你打什麼禪七?」他說:「我們坐禪,打七天呢!」我說:「我們這兒的禪七你大約聽都沒聽過。我們一早三點鐘起來,就開始跑香、坐香,到晚間十二點鐘休息。你那個禪七是不是這樣子?」他說:「不是啊!」我問:「那你們是怎麼樣的?」他說:「我們一早八點鐘開始,晚間五點鐘就休息。」我說:「那不同囉!」他一聽,就覺得他那是不行了。

這個龍也是,在因地說他什麼都可以了,什麼都第一了。就因為好第一,好修大乘法,雖然乘急;可是不持戒律,所以就變龍了。因為牠修大乘法,所以有神通;因為不持戒律,所以墮落到畜生道裏頭去。我們修道的人,不要以為可以隨隨便便的;你若不守規矩,將來龍的眷屬裏頭,你就有份!

所謂:毗樓搏叉龍王,娑竭羅龍王,雲音妙幢龍王,燄口海光龍王,普高雲幢龍王,德叉迦龍王,無邊步龍王,清淨色龍王,普運大聲龍王,無熱惱龍王。

「所謂:毗樓搏叉龍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龍王叫毗樓搏叉龍王。毗樓翻譯成多或變,搏叉翻譯成色或根。這是西方的天王,叫廣目天王。「娑竭羅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名叫娑竭羅。娑竭羅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海,就是海龍王。這位龍王在海裏的諸龍裏頭,是很有權力、很有威勢的。龍裏邊也有神通大的、神通小的,也都有一個王來管著;這位就是海龍王,所有海裏的龍牠都管。「雲音妙幢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叫雲音妙幢;牠一出聲音,就會變成種種的寶雲,在虛空裏現出妙幢那個樣子。「燄口海光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名叫燄口海光;牠的口裏會噴火,又會在海裏放光,所以叫燄口海光龍王。

「普高雲幢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名叫普高雲幢;牠現出的雲非常的高,好像寶幢似的。「德叉迦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名叫德叉迦。德叉迦是梵語,有兩種翻譯法,一個叫多舌,一個叫能害所害。怎麼叫多舌呢?因為牠在龍裏頭好說話,講起話來就沒完沒了,所以叫多舌。怎麼叫能害所害呢?這個龍王是個能害,眾生就是牠所害的。怎麼樣害法呢?這一位龍一發起脾氣來,無論牠看見什麼眾生,這個眾生就一定會死──人也死,畜生也死。牠用眼睛一看你,或者這麼吹一口氣、吸一口氣,人、畜就都死了。所以牠是一個能害,眾生就是牠所害的。這位龍王的這個見是毒的,氣也是毒的;所以牠若咬你一口,你就會中毒。牠這毒很厲害,貪瞋癡三毒都具備了。

「無邊步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叫無邊步;沒有牠到不了的地方,所以叫無邊步龍王。「清淨色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名叫清淨色龍王。「普運大聲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名叫普運大聲龍王。牠的聲音非常大。「無熱惱龍王」:又有一位龍王,名叫無熱惱龍王;無熱惱就是得到清涼,沒有煩惱了。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勤力,興雲布雨,令諸眾生,熱惱消滅。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龍王,都是龍王之中的上首;其他龍王的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莫不勤力,興雲布雨」:牠們沒有一個不是勤力精進修行佛法,興雲布雨的。牠們可以噴雲吐霧,噴出雲彩,吐出霧來;令天上的雲彩興起來,而後就下雨了。「令諸眾生,熱惱消滅」:使令一切眾生熱惱消除,都得到清涼。

這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你看那個山裡頭,怎麼盡有霧氣出來?那個有霧氣的地方,就有龍在那個地方藏著呢!龍就會吐出霧,所以你在山上,本來是晴天,突然間這個霧就充滿了,這就是龍吐出來的霧。牠在那個地方噴雲吐霧,顯牠的神通;本來是晴天,忽然間太陽就給遮住了,這都是龍王用神通在那兒興雲布雨。你若是開了五眼了,你一看就知道,原來是龍在那個地方顯神通呢!有多少龍在那個地方,你都會知道。你若是有道德的人,你到那個地方,那個龍就要來叩頭了。牠怕你不知道牠來叩頭,就先吐幾口霧氣,叫你知道:「哦!龍來了!」

龍王是一種靈物。無論誰有道德沒有道德,天龍八部一看就都知道了,他們都認識的。你若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無論走到什麼地方,天龍八部都會擁護你;你動一念,牠就去給你做事情去了。譬如你想:「龍王啊,你現在不要下雨了。」本來在下雨的就天晴了,不下了。所以果護他能管住龍王,就是因為他有道德;那天叫他管著龍王不要下雨,龍王就不敢下雨。等到中午,我告訴他,下午如果下雨,就不關他的事了;他的工作就只是上午,所以下午如果下雨,也沒有關係了。

復有無量鳩槃茶王。

「復有無量鳩槃茶王」:又有沒有數量那麼多的鳩槃茶王。鳩槃茶也是梵語,有好幾種翻譯。有的翻譯成冬瓜鬼,有的翻譯成甕形鬼。因為牠沒有腿也沒有腦袋,像一個冬瓜的樣子,所以叫冬瓜鬼。甕,就是裝水的缸,也就和冬瓜的樣子差不多;所以鳩槃茶可以叫冬瓜鬼,也可以叫甕形鬼。鳩槃茶王就是鳩槃茶裏頭最有勢力的,歸南方的增長天王管,所以叫增長鳩槃茶王。增長天王是四大天王之一,管著南方的八部鬼神,第一部就是鳩槃茶,第二部就是毗利多。毗利多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叫饜魅鬼。這饜魅鬼和鳩槃茶是好朋友,所以鳩槃茶去作惡,牠也去幫著做去。鳩槃茶幹什麼,牠就跟著去做什麼,就好像打同參似的,英文叫Partner,兩個人合作去做壞事。所以鳩槃茶就包括這個毗利多了。現在說的就是這個冬瓜鬼的王,其餘的還有很多的冬瓜鬼。

所謂:增長鳩槃茶王,龍主鳩槃茶王,善莊嚴幢鳩槃茶王,普饒益行鳩槃茶王,甚可怖畏鳩槃茶王,美目端嚴鳩槃茶王,高峰慧鳩槃茶王,勇健臂鳩槃茶王,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廣大天面阿修羅眼鳩槃茶王。

「所謂:增長鳩槃茶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鳩槃茶王就叫增長鳩槃茶王。增長,就是南方的增長天王,他管著這一類的鬼。「龍主鳩槃茶王」:又有一位鳩槃茶王,叫龍主鳩槃茶王。「善莊嚴幢鳩槃茶王」:又有一位鳩槃茶王,叫善莊嚴幢鳩槃茶王,這位鳩槃茶王善於莊嚴。「普饒益行鳩槃茶王」:又有一位鳩槃茶王,叫普饒益行鳩槃茶王,他普能饒益一切眾生。鳩槃茶本來是害眾生的,但他是利益眾生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是菩薩化現,來做鳩槃茶之中的王的。「甚可怖畏鳩槃茶王」:又有一位鳩槃茶王,叫甚可怖畏鳩槃茶王。這種鳩槃茶王,不但人見著牠可怖畏,就是一切的鳩槃茶見著這位冬瓜鬼王,也都非常恐懼;所以叫甚可怖畏鳩槃茶王,非常地可怕的。

「美目端嚴鳩槃茶王」:又有一位鳩槃茶王,叫美目端嚴鳩槃茶王;這一位鳩槃茶王的相貌非常地端嚴、美麗,尤其牠的眼睛更是美麗。「高峰慧鳩槃茶王」:又有一位鳩槃茶王,叫高峰慧鳩槃茶王;牠的智慧很大,猶如高大的山峰一樣,所以叫高峰慧鳩槃茶王。「勇健臂鳩槃茶王」:又有一位鳩槃茶王,叫勇健臂鳩槃茶王;牠的臂非常有力量、非常堅固,你就是用刀、槍、劍、戟來斬、來刺,牠也都不怕。你拿刀來砍牠,牠用胳臂一擋,你的刀就飛到天空去了;牠的力量就這麼大,所以叫勇健臂鳩槃茶王。「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又有一位冬瓜鬼王,叫無邊淨華眼鳩槃茶王。「廣大天面阿修羅眼鳩槃茶王」:又有一位鳩槃茶王,叫廣大天面阿修羅眼鳩槃茶王;牠的面目非常大,眼睛長得就和阿修羅的眼睛一樣。阿修羅的眼睛就是一副要發脾氣的樣子。

* * * *

修道的每一個人都要這樣想:不要問人對我好不好,要問一問我對人好不好。我對別人好,別人對我不好,那不要管它;我對別人若是不好,別人對我好,那我更應該改善自己的思想,要對別人好。每一個人都要給自己洗衣服,不要盡給旁人洗衣服;說他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不要這樣子!就是人家對我不好,我也應該這樣想:「啊!不是別人對我不好,是因為往昔我對一切人都不好,所以現在應該受這個果報。」若能這樣想,什麼麻煩也沒有了。

* * * *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學無礙法門,放大光明。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鳩槃茶王(甕形鬼王),都是鳩槃茶王裏邊的領袖;其他的鳩槃茶王的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皆勤修學無礙法門,放大光明」:牠們都很精進,很勤奮地修學無礙的法門;因為這些鳩槃茶不會無礙的法,所以要修學這個無礙的法門。牠們本來都是很黑暗的,現在修了無礙的法門,破除了黑暗,所以就放大光明了。

復有無量乾闥婆王。所謂:持國乾闥婆王,樹光乾闥婆王,淨目乾闥婆王,華冠乾闥婆王,普音乾闥婆王,樂搖動妙目乾闥婆王,妙音師子幢乾闥婆王,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樂普現莊嚴乾闥婆王。

「復有無量乾闥婆王」:乾闥婆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叫尋香。怎麼叫尋香呢?他不事生產,什麼也不做。到吃飯的時候,就到各處去看誰家的飯菜好了,他就去聞這個飯菜的香味。到人家的門口給人家奏音樂,令人家歡喜,就給他飯吃。所以乾闥婆又叫樂神,也是玉帝那兒奏音樂的一種神,什麼樂器他都會用。「王」是乾闥婆之中勢力最大的,所以稱王。

「所謂:持國乾闥婆王」:持國就是東方的天王。四大天王中,東方的天王就叫持國天王;就是保持國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所以叫持國天王。「樹光乾闥婆王」:又有一位樂神的王,名字叫樹光;他放的光猶如樹一樣,所以叫樹光乾闥婆王。「淨目乾闥婆王」:又有一位乾闥婆王,名叫淨目;他有清淨的眼目,所以叫淨目乾闥婆王。「華冠乾闥婆王」:又有一位乾闥婆王,名叫華冠;他戴的帽子是用花作成的花冠,所以叫華冠乾闥婆王。「普音乾闥婆王」:又有一位乾闥婆王,名叫普音;他奏的樂音能遍聞於世界各處,各地的眾生都能聽得到。

「樂搖動妙目乾闥婆王」:又有一位乾闥婆王,名叫樂搖動妙目。這一位乾闥婆王願意奏搖擺舞的音樂,他一邊奏樂,一邊就搖擺著跳舞,所以叫樂搖動;他的眼睛也非常美麗,所以就有很多人歡喜聽他這種的音樂。「妙音師子幢乾闥婆王」:又有一位乾闥婆王,叫妙音師子幢,他演奏的音樂非常地美妙。「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又有一位乾闥婆王,叫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又有一位乾闥婆王,名叫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樂普現莊嚴乾闥婆王」:又有一位乾闥婆王,叫樂普現莊嚴,這位乾闥婆王能普現莊嚴。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於大法深生信解,歡喜愛重。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都是乾闥婆王之中的上首;其他乾闥婆王的數量,也是沒有窮盡那麼多。「皆於大法深生信解,歡喜愛重」:他們對於大乘的佛法,都能深生信解。因為信解,所以他就歡喜;因為深信,所以他就愛重,愛重這個大乘的佛法。這個持國天王除了管乾闥婆之外,又管毗舍闍。毗舍闍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噉精氣鬼。這種鬼是最壞的一種鬼,牠專吃人和五穀的精氣。這個五穀如果你吃的時候沒有什麼味道,那就是被毗舍闍給吃過了,牠以吃人和五穀的精氣而活命。「勤修不倦」:乾闥婆和毗舍闍兩部的鬼神,都由持國天王來管理;令牠們都勤修大乘的佛法,不會厭倦,不會修習一個時期就覺得疲倦不修了。

復有無量月天子。所謂:月天子,華王髻光明天子,眾妙淨光明天子,安樂世間心光明天子,樹王眼光明天子,示現清淨光天子,普遊不動光天子,星宿王自在天子,淨覺月天子,大威德光明天子。

「復有無量月天子」:又有沒有數量那麼多的月天子。

「所謂:月天子」: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就叫月天子。「華王髻光明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華王髻光明天子。「眾妙淨光明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眾妙淨光明天子。「安樂世間心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安樂世間心天子,他能令一切世間眾生的心都安樂。「樹王眼光明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樹王眼光明天子,他的眼是光明的。「示現清淨光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示現清淨光天子;他能普遍示現一切的世界,又有一種清淨的光明。「普遊不動光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普遊不動光天子,他能普遊十方世界還不動本際。「星宿王自在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星宿王自在天子。星宿,就是天上的星星;這位天子星宿之中的王,也很自在的。「淨覺月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淨覺月天子;他的覺清淨又圓滿,猶如月光一樣。「大威德光明天子」:又有一位月。天子,叫大威德光明天子,這位天子非常有威德。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顯發眾生心寶。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天子,都是月天子之中的領袖;其他的月天子的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皆勤顯發眾生心寶」:他們都常常地勤加修行,顯發一切眾生的心寶。佛就像虛空裏頭的清涼月似的,那個眾生心裏的水清淨了,就會現出這個月亮來。所以說:「佛如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佛就好像清涼月似的,常常在畢竟空裏邊住著;眾生無論哪一位,心水若清淨了,這個覺道就會現出來。

復有無量日天子。所謂:日天子,光燄眼天子,須彌光可畏敬幢天子,離垢寶莊嚴天子,勇猛不退轉天子,妙華纓光明天子,最勝幢光明天子,寶髻普光明天子,光明眼天子,持勝德天子,普光明天子。

「復有無量日天子」: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日天子。

「所謂:日天子」:所說的這些日天子都是誰呢?有一位就叫日天子。「光燄眼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光燄眼;他的眼睛能放出一種光明,所以叫光燄眼天子。「須彌光可畏敬幢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須彌光可畏敬幢;他的光明就好像妙高山的那個光,人人見著他就自然生出一種畏敬之心。「離垢寶莊嚴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離垢寶莊嚴,他有一種寶貝叫離垢;離垢,就常常清淨,一切的塵污都不能到的,所以叫離垢寶莊嚴天子。

「勇猛不退轉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勇猛不退轉天子,他只往前進不向後退。「妙華纓光明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妙華纓光明;他有一種微妙的華纓,又有一種光明。「最勝幢光明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最勝幢光明天子,沒有再比他這個幢再殊勝的了。「寶髻普光明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寶髻普光明天子。「光明眼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光明眼天子,他的眼睛能放出一種光明。「持勝德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持勝德天子,他有最殊勝的德行。「普光明天子」:又有一位日天子,叫普放大光明天子,能普放大光明。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利益眾生,增其善根。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日天子,都是日天子裏邊的領袖;其他日天子的數目,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皆勤修習,利益眾生,增其善根」:他們都很勤力地來修習大乘佛法,普遍利益一切的眾生,增長眾生的善根。眾生沒有種善根的,就令他善根;已經種善根的,就令他善根增長;善根已經增長的,就令他善根成熟;善根已經成熟的,就令他得到解脫。

復有無量三十三天王。所謂:釋迦因陀羅天王,普稱滿音天王,慈目寶髻天王,寶光幢名稱天王,發生喜樂髻天王,可愛樂正念天王,須彌勝音天王,成就念天王,可愛樂淨華光天王,智日眼天王,自在光明能覺悟天王。

「復有無量三十三天王」:三十三天,又叫忉利天;忉利是梵語,此云三十三。忉利天在須彌山的山頂上,四天王天就在須彌山的半山腰。這個忉利天本來是一個天,但是又有東八天、西八天、南八天、北八天。這四八是三十二天,再加上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三十三天王,就是三十三天的一個主。為什麼又說有無量的三十三天王呢?因為法界裏邊的世界,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沒有法子計算得過來。我們現在科學說是進化了,又探南極,又探北極;但是探多少,也探不窮盡。人類探星球、探月球,探來探去,也不能把天地間的秘密完全發揮出來;等你完全發揮出來,這世界就沒有了。這個世界沒有了,那個世界又會生出來。一個須彌山、一個日月、一個四大部洲,這叫一四天下。須彌山有無量無邊那麼多,世界也就有無量無邊;所以三十三天的天王,也有無量無邊。這三十三天的天王,他以前原是一個女人;因為她看見一坐佛像的金漆都脫落了,廟也壞了,她就發心化緣重修。她找了三十二個女人一同發起修這個廟,莊嚴佛像;因為她有修廟、莊嚴佛像的功德,就升到天上去,做了三十三天的天主。

「所謂:釋迦因陀囉天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天王叫釋迦因陀囉天王。釋迦,翻譯成「能」字;因陀囉,翻譯成「主」字,中間還包含一個「天」字。所以釋迦因陀囉,就是能天主;也就是《彌陀經》裏的釋提桓因,也就是〈楞嚴咒〉裏的因陀囉耶。這位天王,就是忉利天的天主。「普稱滿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普稱滿音;普遍一切的眾生都稱讚他這種音聲,他的聲音充滿了天地,所以叫普稱滿因天王。「慈目寶髻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慈目寶髻天王;他的眼睛非常地慈悲,又有寶髻。「寶光幢名稱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寶光幢名稱,他的名稱普聞於世間。「發生喜樂髻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發生喜樂髻天王;所有眾生一看見他,就發出一種歡喜心。

「可愛樂正念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可愛樂正念天王,所有的眾生都愛敬這一位天王。「須彌勝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妙高勝音天王,他的聲音很殊勝。「成就念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成就念天王。一切眾生有什麼心念,他都可以成就他;可是他成就的都是善念,不是成就惡念。你若打一個惡的念,他就不成就你;為什麼呢?因為諸天都歡喜人作善,不歡喜人作惡。「可愛樂淨華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可愛樂淨華光天王。這一位天王很慈悲,所以人人見著他都很歡喜;他有清淨的華光,好像蓮華那麼美麗。「智日眼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智日眼天王;他的智慧好像太陽光那麼明朗。「自在光明能覺悟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自在光明能覺悟;他有大光明,能覺悟一切眾生。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發起一切世間廣大之業。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天王,都是諸天裏頭的上首;其他三十三天王的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皆勤發起一切世間廣大之業」:他們都很精勤地發起一切世間廣大之業。什麼叫廣大之業呢?就是修行;學習佛法、種菩提因、結菩提果,這叫廣大之業,就是成佛的這種業。諸天為什麼歡喜人作善呢?因為世界上善人如果多了,那麼天主和阿修羅作戰就一定會勝,阿修羅一定會敗;如果惡人多的時候,諸天作戰就會敗,阿修羅就會勝。所以諸天都願意勸善罰惡,叫人人都作善;你若作惡,他就懲罰你。所以善人多,天的眷屬就增多了;惡人多,阿修羅的眷屬就增多了。因為有這種關係,所以他們都願意一切眾生都勤修善功德,息滅罪孽過。這是天主教化眾生的一種方法。

復有無量須夜摩天王。所謂:善時分天王,可愛樂光明天王,無盡慧功德幢天王,善變化端嚴天王,總持大光明天王,不思議智慧天王,輪齊天王,光燄天王,光照天王,普觀察大名稱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廣大善根,心常喜足。

「復有無量須夜摩天王」: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須夜摩天王。須夜摩,翻譯成善時分。這個天沒有日月,是以蓮華的開合為日夜;紅蓮華開的時候就是白天,白蓮華開的時候就是晚間,所以叫善時分。

「所謂:善時分天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天王叫善時分天王。「可愛樂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可愛樂光明天王。「無盡慧功德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無盡慧功德幢;他有無窮無盡那麼多的智慧,功德好像一個寶幢似的,所以叫無盡慧功德幢天王。「善變化端嚴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善變化端嚴天王;他善於變化,善於莊嚴。「總持大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總持大光明天王;他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放大光明。「不思議智慧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不思議智慧天王;他有不可思議的智慧,不可思議的境界。

研究佛法必須要將法認清楚了,學哪一部經,就必須要深深地明白這一部經的意思。研究《法華經》,就要懂得《法華經》的意思;研究《楞嚴經》,就要懂得《楞嚴經》的道理;研究《華嚴經》,就要懂得《華嚴經》重重無盡的這種道理。你能明白一部經,才可以講這一部經;可以講這一部經,你才能依照這一部經的方法去修行。所以我們聽經,不是聽過去就算了,也不去研究它;必須要精而求精,解而又解,這才叫深入經藏呢!你能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

「輪齊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輪齊天王;因為他是管六道輪迴裏,眾生生生死死的這些個問題,所以叫輪齊天王。「光燄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光燄天王;他常常現出一種火光,照耀一切黑暗,所以叫光燄天王。「光照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光照天王;他的光普照世間,所以叫光照天王。「普觀察大名稱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普觀察大名稱天王。他普遍地觀察世間上一切眾生之中,誰有大名稱,誰是一個大善人,誰是一個大修行人,誰是世界上最有道德的人,誰是世界上最孝順父母的人。孝順父母的人就會有一個大名稱,有道德的人也會有一個的大名稱,有修行的人也會有一個的大名稱,因為一般人都恭敬這種人。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天王,都是須夜摩天王之中的上首;其他天王的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皆勤修習廣大善根,心常喜足」:他們都是非常精進地勤懇修習,來栽培他們的善根,修福、修慧;他們的心裏常常歡喜知足,沒有憂愁。因為知足所以歡喜,因為歡喜所以知足;所以心裏邊沒有一個不知足的時候,知足就常樂,能忍就自安。

復有不思議數兜率陀天王。所謂:知足天王,喜樂海髻天王,最勝功德幢天王,寂靜光天王,可愛樂妙目天王,寶峰淨月天王,最勝勇健力天王,金剛妙光明天王,星宿莊嚴幢天王,可愛樂莊嚴天王。

「復有不思議數兜率陀天王」:又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那麼多的兜率陀天王。兜率陀也是梵語,翻譯成知足;兜率陀天,也就是知足天。為什麼叫知足天呢?因為彌勒菩薩修的是慈心三昧,知足常樂的這種行門;所以他成就的這個天,就叫知足天,常常知足。知足就沒有貪心,你有貪心就不會知足的,再多你也覺得不夠;你知足了,覺得夠了,就沒有貪心。沒有貪心,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時時都快樂,所以兜率陀天王常常是快樂的。

「所謂:知足天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天王就叫知足天王,這位天王常常歡喜知足。「喜樂海髻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喜樂海髻;他的喜樂好像大海,又好像寶髻似的,所以叫喜樂海髻天王。「最勝功德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最勝功德幢;他的功德是非常殊勝的,好像那個寶幢似的。「寂靜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寂靜光天王;他的光是非常寂靜的,沒有什麼聲音。不像我們這個電燈,總像在唱歌似的,有一些聲音發出來;這種光就不叫寂靜光,寂靜光是沒有什麼聲音的。「可愛樂妙目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可愛樂妙目天王;這一位天王的眼睛非常的美麗,人人看見他的眼睛都歡喜,連天上的天人都歡喜。

「寶峰淨月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寶峰淨月天王;他好像一座寶峰山,又好像清淨的月光似的。「最勝勇健力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最勝勇健力天王;這位天王最殊勝,他的力量特別大,和阿修羅作戰,常常就把阿修羅給打敗了。「金剛妙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金剛妙光明;這位天王很英勇的,又會放出一種妙光明。「星宿莊嚴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星宿莊嚴幢;他用二十八星宿來莊嚴,好像寶幢似的。「可愛樂莊嚴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可愛樂莊嚴;一切眾生都歡喜這位天王,他也非常地莊嚴。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皆勤念持,一切諸佛所有名號。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思議數」:像前邊所提出來的這十位天王,都是兜率陀天裏邊的上首天王;其餘的天王,還有不可思議那麼多的數目。「皆勤念持,一切諸佛所有名號」:他們都常常精勤不懶惰地執持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的名號;過去諸佛的名號、現在諸佛的名號、未來諸佛的名號他們都念持,常常地勤加念佛,持名不忘。

我們過幾天也要開始打一個念佛七,凡是信佛的人都應該參加念佛七,來剋期取證。在這佛七的期間,或者得到念佛三昧,或者見光、見華,就能消除你的業障。念佛七是難遭難遇的,你看一切的天王都念佛;我們在人間若不念佛,那豈不是更要墮落了?所以希望每一位佛教徒都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在這個佛七之後,又有一個禪七;我們大家共同來修行,在一起用功。還有《萬佛名經》已經來了,我們最好在晚間,大家共同來拜這個《萬佛懺》。拜《萬佛懺》的功德是沒有辦法可以說得完的,有罪業的,罪業就沒有了;沒有善根的人,善根就有了;沒有修行的人,藉此來修行,增長善根,善根圓滿了就會開悟。所以拜《萬佛懺》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每天我們先試驗著在晚間拜一個鐘頭《萬佛懺》,明年我們就開始正式拜《萬佛懺》。各位對拜懺都應該看得特別重要,才能得到拜懺的好處!

復有無量化樂天王。所謂:善變化天王,寂靜音光明天王,變化力光明天王,莊嚴主天王,念光天王,最上雲音天王,眾妙最勝光天王,妙髻光明天王,成就喜慧天王,華光髻天王,普見十方天王。

「復有無量化樂天王」:又有沒有數目那麼多的化樂天王。化,就是變化;樂,就是快樂;他能變化出一些個快樂。

「所謂:善變化天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天王就叫善變化天王。他善於變化,能變化出七寶來莊嚴他的宮殿;又能變化出種種的蓮華,令一切眾生生出一種快樂心。「寂靜音光明天王」:又一位天王,叫寂靜音光明;也就是沒有什麼音聲,可是有光明。「變化力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變化力光明;他的力量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也有光明。「莊嚴主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莊嚴主天王;他能莊嚴一切的宮殿,莊嚴一切的諸天。「念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念光天王;他常常念佛,口裏放光。

「最上雲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最上雲音天王。「眾妙最勝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眾妙最勝光天王;他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非常殊勝,還會放光。「妙髻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妙髻光明天王;這位天王的妙寶髻,常常放光明。「成就喜慧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成就喜慧天王。他成就歡喜的智慧。「華光髻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華光髻天王,他的蓮華光好像寶髻似的。「普見十方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普見十方;他在他的本座不動,就能普見十方一切的世界。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調伏一切眾生,令得解脫。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提出來的這十位天王,都是化樂天王中的上首;其餘的化樂天的天王,還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皆勤調伏伏一切眾生,令得解脫」:他們都很精勤地來調伏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循規蹈矩,不犯戒律;令他們得到解脫的法門,不在三毒裏邊來過生活。

復有無數他化自在天王。所謂:得自在天王,妙目主天王,妙冠幢天王,勇猛慧天王,妙音句天王,妙光幢天王,寂靜境界門天王,妙輪莊嚴幢天王,華蕊慧自在天王,因陀羅力妙莊嚴光明天王。

「復有無數他化自在天王」:又有沒有數目那麼多的他化自在天王。他化自在天能把其他天上的快樂,變化到自己這個天來,變成自己的快樂;這就表示他得大自在,所以叫他化自在天王。

「所謂:得自在天王」:就是所說的,這個天上有一位天王,就叫得自在天王。「妙目主天王」:又有一位天王,他的眼睛非常美妙,所以叫妙目主天王。「妙冠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妙冠幢天王;他所戴的這個帽子非常地美麗,所以叫妙冠幢天王。「勇猛慧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勇猛慧,他的智慧非常勇猛。「妙音句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妙音句天王;他所出的音聲非常美妙,所說的語言也非常美妙,所以叫妙音句天王。「妙光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妙光幢天王,他放的光就好像寶幢似的。

「寂靜境界門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寂靜境界門天王;寂靜就是不動,什麼境界來他都不動,所以叫寂靜境界門天王。「妙輪莊嚴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妙輪莊嚴幢天王;妙輪,就是一種微妙不可思議的輪,莊嚴得好像寶幢。「華蕊慧自在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華蕊慧自在天王。華蕊,就是蓮華剛要開還沒有開的時候,這叫華蕊,也就是那個花心。慧自在,就是有智慧又自在。為什麼自在呢?就因為有智慧才自在;若沒有智慧,就不自在了。「因陀羅力妙莊嚴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因陀羅力妙莊嚴光明;因陀羅就是帝釋天的天主,他有天主的這種力量,又有微妙不可思議的莊嚴和大智慧的光明。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勤修習,自在方便廣大法門。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天王,都是他化自在天上的天王之首;其餘的他化自在天的天王,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皆勤修習,自在方便廣大法門」:他們都很精進地修習自在方便這種廣大無礙的法門;他們因為修習這種方便法門,得到自在,所以這是一種廣大無礙的法門。

復有不可數大梵天王。所謂:尸棄天王,慧光天王,善慧光明天王,普雲音天王,觀世言音自在天王,寂靜光明眼天王,光遍十方天王,變化音天王,光明照耀眼天王,悅意海音天王。

「復有不可數大梵天王」:又有沒有數量那麼多的大梵天王。梵就是清潔的意思,也是清淨的意思。這些天王都非常自在,所以又叫大自在天王。

「所謂:尸棄天王」:就是一般人所知道的、所稱的尸棄天王。尸棄是梵語,翻譯過來叫持髻。他的頭上有個肉髻,所以又叫螺髻天王;因為他頭上長的這個肉髻,就好像寶螺一樣。他有三個眼睛,四個膀臂;這四個膀臂,每一隻手都拿著寶貝。他的樣子就像一個小孩子,身體是銀色的,穿著金色的衣服。他修清淨行,自己覺得是非常自在,所以叫大自在天王。「慧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慧光天王,他有智慧之光。「善慧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善慧光明天王,他善於有智慧的光。「普雲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普雲音天王,他普遍有一種雲雷音。「觀世言音自在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觀世言自在天王;他不動他那個本座,就能觀看世間一切的語言、音聲。

「寂靜光明眼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寂靜光明眼天王;他願意修禪那三昧,所以叫寂靜光明眼。「光遍十方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光遍十方,他的光明照耀十方世界。「變化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變化音;他能常常變化出種種的音聲,一般的眾生聽見這種音聲,就生出一種快樂心。「光明照耀眼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光明照耀眼;他的光明照耀,令一切眾生見到這種光明,就生出一種快樂來。「悅意海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悅意海音;他能令一切眾生都生大歡喜,所以叫悅意海音天王。

* * * *

果迅回到家裡,舊病又復發,到醫院去了;她的母親打電話給果童,說這個罪過都是他的,果童現在不知道怎麼樣好。你們各位想一想,這個小孩子在這兒好好的,一回去就有病了,這也是很奇怪的。這個小孩子,今天說要出家,明天又說不出家,後天又要找一個黑人做boyfriend;很活動的,可惜就是自己作不得主。她這個病發作了,果修應該負責任;這個小孩子要回去的時候,果修就說她的病會發作,現在果然發作了!大約果修也是有多少神通了。

* * * *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皆具大慈,憐愍眾生,舒光普照,令其快樂。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天王,都是大梵天王之中的上首;其餘的大梵天王,還有無量無邊說不出來那麼多。「皆具大慈,憐愍眾生」:這一些天王都具有大慈大悲的心,愛護一切的眾生。憐,就是可憐;愍,就是哀愍。因為眾生太苦了,他們都非常地同情,願意把眾生救度出來。「舒光普照,令其快樂」:舒光,也就是放光。他們怎麼救度眾生呢?他們舒展開他們的光,也就是放開他的光,普遍照耀一切應度的眾生;令他們都得到法喜充滿、禪悅為食的這種快樂。

復有無量光音天王。所謂:可愛樂光明天王,清淨妙光天王,能自在音天王,最勝念智天王,可愛樂清淨妙音天王,善思惟音天王,普音遍照天王,甚深光音天王,無垢稱光明天王,最勝淨光天王。

「復有無量光音天王」:又有無量無數那麼多的光音天王。這光音天是以光音為語言,這層天的天人都不講話的;沒有語言,也沒有妄想,就以放光來做他們的語言。他們這光裏邊,就有種種的語言、文字;一見著這個光,就知道彼此在說什麼了。

「所謂:可愛樂光明天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天王就叫可愛樂光明;眾生都歡喜這一位天王,因為他以光明來照耀眾生,眾生得到他這種光就歡喜了。「清淨妙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清淨妙光天王;這位天王的光是清淨的,眾生得到這種妙光的照耀,也就清淨了,一天比一天增長智慧。「能自在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能自在音;他的音是自在的,這個音能令一切眾生都得到自在,所以叫能自在音天王。「最勝念智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最勝念智;他有最殊勝、最圓滿的智慧,能令一切眾生都生出念佛、念法、念僧的這種智慧。若沒有智慧,他就不會念佛、念法、念僧了。「可愛樂清淨妙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可愛樂清淨妙音;他也能使眾生都得到愛樂,沒有煩惱,又有一種清淨的妙音。他的心也清淨,身也清淨,念也清淨,得到清淨的妙音;這種妙音能令眾生發菩提心,生出覺悟的智慧。

「善思惟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善思惟音,他也能令一切眾生得到善思惟。善思惟,就是思惟善,思惟種種善的法門,不是思惟惡。「普音遍照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普音遍照;他這種妙音能普遍地來照耀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光明。「甚深光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甚深光音天王;他非常愛護一切的眾生,所以令一切眾生也都得到這種甚深的光音。「無垢稱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無垢稱光明。無垢,就是沒有塵垢;稱,就是名稱。這一位王天沒有塵垢,他的光明也是遍照的;哪個眾生應得多少光明,他就用多少光明來照這個眾生。「最勝淨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最殊勝的清淨光天王。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皆住廣大寂靜喜樂無礙法門。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這樣前邊所說的這十位天王,都是光音天之中的上首天王;其他天王的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皆住廣大寂靜喜樂無礙法門」:住,就是得到。他們都得到廣大寂靜喜樂的這種無礙的法門、無礙的境界。因為廣大,所以就無礙;因為喜樂,所以就寂靜。廣大是一種動,寂靜是一種靜;他動也在這個定中,靜也在這個定中。他不捨動而求靜,所以叫廣大;他得到味禪,但不執著這種味禪,所以叫無礙。

復有無量遍淨天王。所謂:清淨名稱天王,最勝見天王,寂靜德天王,須彌音天王,淨念眼天王,可愛樂最勝光照天王,世間自在主天王,光燄自在天王,樂思惟法變化天王,變化幢天王,星宿音妙莊嚴天王。

「復有無量遍淨天王」: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普遍清淨的天王。前邊說的光音天還有個「音」,以音聲說法;現在這個遍淨天王,就連音聲也沒有了。

「所謂:清淨慧名稱天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天王就叫清淨慧名稱天王。什麼是清淨慧?清淨慧就是不愚癡;他已經得到清淨的智慧了,對這個染污法是看破、放下了。他的名稱也普聞於一切世界。「最勝見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最勝見。勝,就是殊勝,也可以說是勝利。他的見解是最殊勝的,不會有什麼邪知邪見,都是正知正見。什麼叫邪知邪見呢?就是盡看他人的不對。什麼叫正知正見呢?就是好看自己的不對。這位天王已經超過人我的是非了,所以叫最勝見天王。

「寂靜德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寂靜德。寂靜就是定,他有定的三昧的德行,有清淨禪定的德行。寂靜就是不吵鬧,他做的事情是很少人知道的,這叫寂靜德。所謂「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真的善是不需要叫人見,也不需要叫人知道的;你作惡的事情怕人知道,那就是大的惡。所以我們修道的人,若真正明白這個寂靜德,就不需要在名上用功夫,也不需要在利上用功夫了。離開名利,這叫寂靜德。「須彌音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須彌音。須彌,就是妙高;音,就是音聲。他的音聲非常的妙高,所以一切眾生都很容易聽到他的法音。

「淨念眼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淨念眼;這位天王打開五眼了,他的五眼只看清淨的法,不看染污法。所以開五眼的人,不要去找人家的毛病;不要說:「我來看看那個人,看他是不是偷人東西了?誒,為什麼看不清楚?」因為這不是淨念了。你為什麼要看人偷東西?或者說:「我來查一查這個人,看他是不是殺了人?」這也叫不淨念,也會看不清楚。或者想:「我來看看這個人,看他是不是有婬欲心。是了,是了!這個人的婬欲心太大了,一天到晚就打這個妄想。」結果他就看見她和這個男人怎麼樣了,又看見他和那個女人又怎麼樣了。其實這完全都是假的,因為這就是不淨了。你若淨,怎麼會看這個東西?看這些個事情幹什麼?這也是沒得淨念眼!得淨念眼,是觀正法,而不觀邪法;你要知道真的東西,不要知道假的東西。「我來看看他是不是喝酒了?哎,白蘭地、威士忌,他喝那麼多!喝了有一百多加倫,這怎麼得了呢?」這都是假的,你不要以為你看見的就是真的;因為你想要做假的事,看這個不正的東西,就入了迷魂陣了。慢慢地,連你自己也都要去喝了,都要去做去了;這就是魔的引誘力,魔叫你不清淨。淨念眼天王就是觀清淨的,念也清淨,眼也清淨,所以叫淨念眼。

「可愛樂最勝光照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可愛樂最勝光照;人人被他的光一照,就生出一種清淨愛樂的心。「世間自在主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世間自在主;這一位天王能令世間所有的一切眾生都得到自在、得到平安。「光燄自在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光燄自在;他的光明照耀,好像一種火燄似的,可是很自在、很清涼的。

「樂思惟法變化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樂思惟法變化。他願意思惟這個法:「我用什麼法能變出來什麼?」修這個如意珠手眼,就能隨心如意變化無窮,願意變什麼就變什麼,有這種妙用無窮的作用。「讓我看看能不能變一個天人來?」這如意珠就現出一個天人。「我看能不能變成一個阿修羅?」這如意珠就變成一個阿修羅。「我再試一試變一個人。」它又變出一個人。總而言之,六道眾生它都可以變;不但六道都可以變,十法界的眾生他也都可以變,真是變化奧妙無窮。所以他就樂思惟,一天到晚就想這個法的妙處:「真好,個法真是不可思議!」就入了樂思惟三昧了,不吃飯也不餓了,不喝水也不渴了,不睡覺也不睏了;就以這個三昧做他的飲食了,所以叫樂思惟法變化天王。

「變化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變化幢天王,他能變化種種的寶幢。「星宿音妙莊嚴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星宿音妙莊嚴;他有二十八星宿,以一切星星的音莊嚴,非常地美妙。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悉已安住廣大法門,於諸世間勤作利益。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提出來的這十位天王,都是遍淨天王之中的上首;其餘的遍淨天王的數目,也是無窮無盡的。「悉已安住廣大法門,於諸世間勤作利益」:他們都住在廣大無礙,盡虛空遍法界的這種廣大法門上,在世間時時刻刻利益一切眾生。

* * * *

現在我們每天晚間都拜《萬佛懺》。這個《萬佛懺》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有萬佛來擁護你,所以你求什麼都能隨心滿願。你求開大智慧,就會得大智慧;你求消除你的業障,就能消除你的業障;你求增長你的善根,就會增長你的善根。不是這個《萬佛懺》能增長你的善根,是十方諸佛都來加持你,令你的病沒有了,業障也消除了。所以這個《萬佛懺》是非常重要的!過去諸佛也是拜《萬佛懺》,現在諸佛還是拜《萬佛懺》,未來諸佛也都是拜《萬佛懺》而成就的。你看,虛老和尚以前也拜《萬佛懺》。從前我遇見過一個福建人,他原來有心臟病,病得很厲害。他就拜《華嚴經》,一個字一拜、一個字一拜,一天就拜一千多拜。後來他的心臟病不知不覺就沒有了。所以修持佛法,必須要有一份至誠懇切的心,自然就有感應。

以後每天請法,一個人請就可以了;因為我們這兒人不太多,一個一個輪著來就可以了。等人多的時候,再兩個人一起請。這法無定法,要合乎中道。拜佛、拜《萬佛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修道的人,不拜《萬佛懺》,就談不上修行;我以前也拜《萬佛懺》!修行必須要經過一番艱苦奮鬥,或者才能有成就;你若不誠心,根本就不會有成就。

* * * *

復有無量廣果天王。所謂:愛樂法光明幢天王,清淨莊嚴海天王,最勝慧光明天王,自在智慧幢天王,樂寂靜天王,普智眼天王,樂旋慧天王,善種慧光明天王,無垢寂靜光天王,廣大清淨光天王。

「復有無量廣果天王」: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廣果天王。這些天王在講《地藏經》的時候,都講得很詳細了,你們各位可以參考《地藏經》。我們研究佛法,這一部經不明白,可以參考那一部經;那一部經,又可以用這一部經來作參考。

「所謂:愛樂法光明幢天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天王就叫愛樂法光明幢;他就歡喜這個法,愛這個法比任何東西都愛,他這個幢也常常放光明。「清淨莊嚴海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清淨莊嚴海;他用清淨的光明來莊嚴,猶如大海。「最勝慧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最勝慧光明;他的智慧最殊勝,也有光明。「自在智慧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自在智慧幢天王;他的智慧好像寶幢似的,非常自在。「樂寂靜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樂寂靜;他就歡喜寂靜,歡喜入禪定三昧。

「普智眼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普智眼,他有普照世間的智慧之眼。「樂旋慧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樂旋慧天王。旋,就是回來;他常常迴光返照,看自心本有的智慧。「善種慧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善種慧光明;他善種菩提的智慧,又有光明。「無垢寂靜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無垢寂靜光。無垢,就沒有染污;寂靜,就常常在定光之中。「廣大清淨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廣大清淨光天王。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皆以寂靜之法而為宮殿,安住其中。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像前邊所提出的這十位天王,都是廣果天中的上首天王;其餘的廣果天王的數目,也是無量無邊的。「莫不皆以寂靜之法而為宮殿,安住其中」:他們都是以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的這種寂靜之法,來做為他們的宮殿,而安住在這宮殿之中;也就是安住在寂靜法裏邊。心不外馳。

復有無數大自在天王。所謂:妙燄海天王,自在名稱光天王,清淨功德眼天王,可愛樂大慧天王,不動光自在天王,妙莊嚴眼天王,善思惟光明天王,可愛樂大智天王,普音莊嚴幢天王,極精進名稱光天王。

「復有無量無數大自在天王」:又有無量無數的大自在天的天王。這大自在天非常自在,他也是有三個眼睛、八個膀臂;每一手裏都拿著一個法寶,能變化無窮。他騎著大白牛,手裏拿著個拂塵;坐在牛背上目空一切,總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清高、自在。他看其他的天王都比他低,所以叫大自在天王。

「所謂:妙燄海天王」:就是所說的,有一位天王就叫妙燄海;他會放不可思議的火焰,猶如海那麼樣大,無量無邊,所以叫妙燄海天王。「自在名稱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自在名稱光;這一位天王又自在又有名譽,名稱普聞,光明遍照。「清淨功德眼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名叫清淨功德眼。他修清淨的行門,所以得到功德眼;他的功德,超過其他的天王百千萬倍。「可愛樂大慧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可愛樂大慧天王。「不動光自在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不動光自在天王;他常常在定中,常常觀自在。

「妙莊嚴眼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妙莊嚴眼天王;他用妙眼來莊嚴,所以他也有千手千眼。「善思惟光明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善思惟光明天王;這位天王不打旁的妄想,就是想這個光明,所以叫善思惟光明。「可愛樂大智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可愛樂的大般若智天王。「普音莊嚴幢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普音莊嚴幢天王;他的這種音是普遍的,又有莊嚴的寶幢。「極精進名稱光天王」:又有一位天王,叫極精進名稱光天王;他最精進,名稱也普聞,所以叫名稱光天王。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皆勤觀察無相之法,所行平等。

「如是等而為上首,不可稱數」:像前邊所說的這十位天王,都是大自在天之中的上首天王;其餘沒有提出來名字的大自在天王,還有無量無邊說不完那麼多。「皆勤觀察無相之法」:他們都觀察無相的這種法。無相就是人空、法空,人也空、法也空,就無相了。無相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觀察,就是思惟、修習這種法。沒有我相,我執就空了;沒有人相,人執就空了;沒有眾生相,眾生的執著就空了;沒有無壽者相,壽者相的執著就空了。「所行平等」:因為無相了,所以他就沒有彼此之爭;沒有彼此之爭,所以所行就都是平等法了。沒有人我見、是非見,這叫所行平等。

前邊所說的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每一個天上所住的天王,都是菩薩大權示現的境界;凡夫不容易測量得到,不容易明白。廣果天和大自在天,都是七地和八地菩薩所住的地方;所以他才能所行平等,利益世間。每一位天王都有他自己的德行、修持。所以前邊講的這段文叫「標數歎德」,標明了天的數目,讚歎他們的德行。若是詳細地說,每一位天王的神通妙用都是不可思議的,現在只揀重要的德行來說一說。本來他們的神通妙用都是互相具足的,現在是本著每一位天王的特長,特別的道德、修持,來給他們命名。

平等法,就是沒有貪心、瞋心、癡心,把貪、瞋、癡變成戒、定、慧;也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各位聽經,聽得也很多了,把這根本的法就忘了;忘了看看自己有沒有貪心、有沒有瞋心、有沒有癡心。你若有貪心,就要對治。用甚麼方法對治它呢?就用布施,布施就是度堅貪的。如果自己有瞋心,也應該對治它。用甚麼方法來對治瞋心?就用慈悲心來對治這個瞋。你再迴光返照,問一問自己有沒有癡心?若有癡心的話,就要用般若來對治這個愚癡,般若就是度愚癡的。你能這樣子來對治它,這就是平等法了。有人說:「這個平等是不是看看貪心有多少,布施心就要有多少;讓它們兩邊一樣多,貪心也不要沒有,布施心也不要沒有呢?有點貪心又有點布施心,這樣好不好呢?讓貪和布施平等,慈悲和瞋恚平等,般若和愚癡平等,讓它們兩邊一樣多,這樣可不可以呢?」這種平等,就變成一方面是陰,一方面是陽了。你若完全都屬於陽,這就和陽一樣的平等了。所以你不要留這個貪瞋癡心,還是把它們改成戒定慧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