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四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之一

*釋此品亦四門。初來意。

疏 來意者。謂前二品明位及行。今顯勝德。舉初況後。巧顯深勝。故次來也。又前品末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未知此心。有何功用。頓得爾耶。今釋此義。故次來也。

*二釋名。

疏 釋名者。初有二義。一三種發心之初。二十住之初。

鈔 一三種者。起信論發趣道相中。論云。畧說發心有三種相。云何為三。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今當第一。故云三種中初。二十住之初者。揀餘九住。彼名初發心住故。

疏 發亦二義。一發起上求。二三德開發。能知三世佛智故。永斷一切疑網故。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等故。在於信位。久已研窮。至此位中。豁然開悟。故得功齊果位。攝德無邊。受斯稱矣。

鈔 發起上求者。望後論發。三德開發者。望前論發。從初信心。始入佛法。即發趣求如來果位。寂照雙流常觀心性。功行既著至此開發。如發金藏見真金等。

*三宗趣。

疏 宗趣者。即初心攝德為宗。令物窮究發心為趣。

*四釋文二。初料揀。二正釋。今初。

疏 然住會發心。定是信成就攝。解行及證。自在後文。

鈔 初料揀。即安國意。彼有二意。一云。此中三賢。別說十地。十地一會。總說十地。故其四會。皆是十地。二者以此品中文義深奧。同十地故。今疏一文。一時雙破。而正破初意。今十住是信成就攝。後二屬第五六會。何得渾和。若言別說合說。畧有四失。一令此經無三賢義。二令餘經三賢虛設。三成此經文義雜亂。謂以地義名住行向故。四何不一天總別說耶。而歷四天。葢有所表。是知此說。殊乖教理。故云住會發心。定是信成就等。疏 生如來家。自約解說。不應謂此便是證收。若謂久習無明。云何頓成大智者。豈不聞千年暗室。一燈倏忽頓除耶。若謂云何能知三世佛法者。豈不聞具缚凡夫。能知如來祕密藏耶。餘義至文當釋。

鈔 生如來家下。第二遮破。彼云。據文既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應是初地。況下經云。以生如來廣大家。能生三世諸佛家。永斷一切諸疑網。盡除一切諸障碍。若非初地安得爾耶。豈有久習無明。纔一發心便成大智。能知前際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乃至涅槃。能信後際一切諸佛所有善根。能知現在一切諸佛所有智慧。即能震動一切世界等耶。若謂不作。齊限而能爾者。今何不發耶。已發何不能爾耶。以斯義理應知證發。釋曰。此中彼釋。自有三叚。一正立。二豈有久習下。引文反質。三若謂不作下。縱破法性。今疏文中亦有三節。但通前二。今初通其第一正立。彼以生家故名證發心。今揀生家不同。故非證也。然彼引四句。今但通一。餘例可知。且通生家。生家有六。如法界品。前十住內。亦說生家。言雖同而義有異。豈以解生同證生也。解生生菩提心家。證生生真如家。故不同也。此義若成。其餘皆成。故云不通餘也。若通餘三者。既許解生。何得不能生三世佛家。斷諸疑網。除諸障碍。又彼初云。初發心時。更成正覺。最初建立。是初地義。此義前品已曾廣釋。故不通耳。若謂久習下。二通引文反質。彼引四句。今為兩節通之。初通久習無明。文可知也。若謂云何下。三通知三世佛法。此即涅槃第六如來性品。南經即四依品云。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愍世間為世間依。安樂人天。何等為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云何名為具煩惱性。若有人能奉持禁戒。威儀具足。建立正法。從佛所聞。解其文義。轉為他人分別宣說。所謂少欲。多欲。非道。廣說如彼八大人覺。有犯罪者。教令發露。懺悔滅除。善知菩薩方便所行祕密之法。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名為菩薩。不名為佛。釋曰。遠公亦名為種性解行人。非是登地。此初依人。既云具缚。能知秘密。何言十住不能知耶。前義若成。動剎何惑。其第三段縱破法性。文理易故。疏不通之。意云。此中非獨作無齊限。便得爾也亦久研窮。方至此位。何得為此無理難也。

疏 夫機差教別。聖旨深玄。竝未證真如。同居學地。共詳聖智誠曰才難。且以淺為深。有符理之得。以深為淺。有謗法之愆。以遠為近。則有益於行人。以近為遠法非我分。諸佛說教。貴在俯就物機。後輩學人。若欲高推聖境。儻失大利。豈不傷哉。且夕釣磻谿朝升台輔。豈與夫明經常選而語其優劣者哉。況纔生王宮。貴極臣佐。寧同百戰夷項。僃歷艱辛。況十千劫之功高。亦非聊爾人耳。是以語其智。等虛空而非類。論其德。碎塵剎而難量。極念劫之圓融。盡法門之重現。初心契於智海。豈有邊涯。猶微滴入於天池。齊無終始。故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法慧仰推。良在此也。如或未喻。勝鬘有文。推佛能知。斯言無過。餘如賢首品。

鈔 百戰夷項。即漢高祖。古人詠史云。百戰方夷項。三章且代秦。功歸蕭相國。氣盡戚夫人。十年征戰。七十二瘡。方南面稱孤。在位無幾。豈與上同。勝鬘有文。十地當釋。勝鬘說三種智。此即第三仰推智也。

論 夫以初發心之士。功德難量。舉等虛空。無以比其類。磨盡剎塵。無以酬其匹。虛空但明無相之大。一切剎塵。但明形礙之廣。焉能對其菩提心福智之境。其智也。於剎那之際。滿十方現身如雲。狀因陀羅網。玅像相入。光影重重。各各以一言音。暜周法界。說等眾生教門。如雨灑眾生心。得清涼樂爾。其福也。玅相莊嚴。與蕐藏而同其體。為初發心之際與十方諸佛等。住無盡劫海。在剎那之中。延促相似。如一小流入大海中。與大海等。以水體不別故。如初發心菩薩。才入諸佛大智慧流中。等佛功德故。為初入與究竟時無延促。又智慧一故。為誓度眾生。悉令成佛。志願等故。又如十方世界盡抹為塵。一一塵中有無量佛剎。無量眾生。如菩提心大智慧身。於一剎那際。等一切剎塵。供養諸佛。教化眾生一時等徧。但以智慧力故。法如是故。智徧周故。亦不作神通變化之想。初發心菩薩志樂廣大。與佛界眾生界等。無限量故。故今此品所歎初發菩提心。以十種功德。廣大難量。無比不可喻。於此佛果根本不動大智不思議法界乘而發心者。如輪王太子初生之時具足王相。如師子王之子。威勢與父相似。體不異故。如初發菩提心菩薩。初生如來智慧種性家時。智慧所知。不異佛故。三世時劫。無延促見。不異佛故。志樂廣大。教化眾生。不異佛故。從初發心。乘如來一切智乘。不出剎那際成等正覺。教化眾生。不異佛故。設於三乘順世情教。說三祇劫而成佛者。畢竟回心。入此一切智境界乘。方得成佛。如法蕐經。即是所回三乘。入一切智境界之教。如龍女。一剎那際。一生成佛者是也。一切眾生。總須悟如此法。方得成佛。不可取如來三乘中順世方便之言。以法如是故。如此品下文云。初發心菩薩。才發心時。即為十方一切諸佛所共稱歎。即能說法。教化調伏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乃至示現成佛等。廣如此品。下文所說。此品之內。長行總有四十段經意也。頌有二百四十二行。以歎初發心菩薩之功德。其文如下。

*次正釋文。長分為七。一天王請說分。二嘆深難說分。三約喻挍量分。四就法畧示分。五動地興供分。六他方證成分。七以偈重頌分。又釋。於中分二。初長行。後偈頌。前中亦二。初此界。後結通前中亦二。初正說。後證成。前中亦二。先問。後答。今依前辨。

爾時天帝釋。白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初發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幾何。

疏 初中天帝問者。在彼宮故。聞前速成。生疑念故。菩提心。是萬行主故。問法慧者。是會主故。初心具後之德。唯慧境故。下正顯問端。雖則正問發心功德。下法慧答功德之量。便顯發心之相。是為菩薩善巧辨才。

*第二歎深難說分。

法慧菩薩言。此義甚深。難說。難知。難分別。難信解。難證。難行。難通達。難思惟。難度量。難趣入。

疏 所以歎者。法體深廣。去疑令樂故。下寄言說。顯未盡其源故。於中初句總。言甚深者。謂約時。深徹後際。約德。深至佛果。約理。深同法界。約行。深包萬行。竝深中之極。故云甚深。又數廣難量。理玄叵測。雖深非甚。今即少而多。即事而理。初心具後。是謂甚深。下十句別。由斯十義。故曰甚深。於中初四。能所對辨。各前能後所。一離言故難宣示。二無相故超心識。三非自力辯能分別。四非劣慧能信解。後六通能所五非有所得。及一慧能證。六非起。行及一。行能行。七次第修慧。不能通達。八九思慧。不能思惟籌度。十聞慧不能信向趣入。此六後後於前前。巧顯深也。所以廣說難者。非唯成上甚深。正誡今後令信。

*第三約喻挍量分。於中二。初結前生後。

雖然。我當承佛威神之力而為汝說。

疏 謂約自力。則甚深。承力則可說。

*二正顯挍量中。有十一大喻。一利樂眾生喻。二速疾步剎喻。三知劫成壞喻。四善知勝解喻。五善知諸根喻。六善知欲樂喻。七善知方便喻。八善知他心喻。九善知業相喻。十善知煩惱喻。十一供佛及生喻。然此十一喻。後後過前前。故皆捨置前前。更舉後後。巧顯深勝。此諸喻文。皆應有四。一舉喻。二徵問。三領答。四挍量。初後具四。中九畧無中二。又諸喻內。一一皆有十重小喻。今初喻十重中。初一廣說。後九畧明。初中有四。一舉廣事。二徵問。三答顯廣。四辨超過。今初。

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供養東方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一劫。然後教令淨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疏 文三。先與現世益。文有三廣。謂供具。界。時。次然後下。與後世樂。後南西下。類餘九方。

*二徵問。

佛子。於汝意云何。此人功德。寧為多否。

*三答顯廣。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其餘一切。無能量者。

疏 可知。

*四辨超過。

法慧菩薩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薩初發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億分。百億分。千億分。百千億分。那由他億分。百那由他億分。千那由他億分。百千那由他億分。數分。歌羅分。筭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疏 云歌羅者。此云豎析人身上毛為百分中之一分也。或曰。十六分中之一分。義譯為挍量分。優波尼沙陀者。此云近少。謂少許相近。比類之分也。百千後。即云億分者。中等數也。

鈔 或曰十六分之一者。如秤有十六兩故。然此言出涅槃第六。如來性品云。若有眾生。於四恒河沙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說。亦不具足。供五恒佛。能說十六分之八分。六恒說十二分。七恒說十四分。八恒說十六分方具。遠公亦舉如秤。不別解釋。

*後九畧說。

佛子。且置此喻。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百劫。然後教令修十善道。如是供養經於千劫。教住四禪。經於百千劫。教住四無量心。經於億劫。教住四無色定。經於百億劫。教住須陀洹果。經於千億劫。教住斯陀含果。經於百千億劫。教住阿那含果。經於那由他億劫。教住阿羅漢果。經於百千那由他億劫。教住辟支佛道。佛子。於意云何。是人功德寧為多不。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

疏 文四同前。今初舉喻中。併舉九事。樂具皆同。一切所經劫數。漸漸增多。斯所教法。轉轉增勝。據初世界。亦合漸增。以此十前。文標一故。餘無者畧。若十方共十。則界不增。二佛子下。徵問。三天帝下。領答。

法慧菩薩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薩初發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及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佛子。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但為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經於百劫。乃至百千那由他億劫故發菩提心。不但為教爾所眾生令修五戒。十善業道。教住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教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故。發菩提心。為令如來種性不斷故。為充徧一切世界故。為度脫一切世界眾生故。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為悉知一切世界中眾生垢淨故。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淨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樂煩惱習氣故。為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為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行故。為悉知一切眾生三世智故。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發於無上菩提之心。

疏 第四挍量中三。初辨超過。二何以故者徵。徵意云。前云功德。除佛難知。何以比此。猶少非類。三釋意有二。一別翻前喻。謂發心無限。前有限故。亦是反釋。二為令如來種性不斷下。通對前十。總顯具德。亦是順釋。於中有十二句。初三總相對前辨勝。一翻前小果。二翻限處。三翻有限眾生。下九句即下十喻之本。一即第三知劫成壞喻本。二即第四善知勝解喻本。故下文云。乃至垢解淨解等。三却是第二步剎喻本。四即第六及第十本。五即第九本。六即五七本。七八皆第八喻本。九知佛境界平等。即第十一供佛喻本。此中九句。即佛十力智。一知成壞垢淨自性。即業報智。心樂。即種種解智。知煩惱。即漏盡智。生死。即天眼智。諸根。即根勝劣智。方便。即禪解脫三昧智。此及佛境。竝是一切至處道智。心行即種種界智。三世智即宿命智。其處非處智。以是總故亦是前三總句中攝。然此所知。皆約一切無齊限也。下文廣釋其相。

*第二明速疾步剎喻。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過東方阿僧祇世界。念念如是。盡阿僧祇劫。此諸世界無有能得知其邊際。又第二人。謂一念頃。能過前人阿僧祇劫所過世界。如是亦盡阿僧祇劫。次第展轉。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此十方中凡有百人。一一如是過諸世界。是諸世界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有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往爾所世界得了知故發菩提心。為了知十方世界故發菩提心。所謂欲了知妙世界。即是麤世界。麤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狹世界即是廣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穢世界即是淨世界。淨世界即是穢世界。欲知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體性。欲知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欲知一切世界無體性。欲以一念心盡知一切廣大世界而無障礙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然次下九喻。文皆分四。初舉廣喻。二辨超過。三徵。四釋。釋中皆反釋。後順釋。今初喻中。前三可知。四釋中。先反釋。彰前不及後。為了知下。順釋。辨此過前。於中十一句。初句總。所謂下。別知世界相即相入無障礙義。前七正明即入。八一毛端下二業。釋上即入所由。畧舉三門。初以法性融通門釋。謂一切世界差別性。與一毛端體性無二故。是故事隨性融。此彼相即事攬性起。彼此相入。各有同體異體。準上思之。

鈔 事隨性等者。如經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者。謂一毛端性。即是一切世界差別性。今一切世界即事。隨其法性。即一毛端。以性即毛端。諸界即性故。下句亦然。一切世界中性。即是一毛端性。一毛隨性。即一切世界。上句多即一。下句一即多。事攬性起等者。謂一毛端之事。攬一切世界性成故。一切世界隨其多性在一毛中。下句亦然。一切世界攬一毛端性成故。一毛隨性。徧在一切世界中。各有同體異體者。謂一毛端及一切剎。為各有也。云何異體。一一剎等各有體故。云何同體。差別界體。同一體故。今一毛中自有體性。是為異體。而同諸剎體。故曰同體。一一諸剎。各自有體。即與毛端共同一體。今諸剎相隨其異體。即彼毛端之同體故。剎即毛端。毛端異體。隨其同體。徧於諸剎之異體故。彼體即剎。故毛即諸剎。然上釋理性融通中。却不廣出同異體義。但有其意。如上文云。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即同體義。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即異體隨同也。故云準上思之。

疏 九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者。此約緣起門釋。謂諸緣起。更互相生。有其二義。一約體。有體無體義。是故相即。二約用。有力無力義。是故相入。亦有同體異體義。竝準上思之。欲知一切世界無體性者。約無自性門。以大非定大。故能即小等。十總結。欲以一念盡知如是廣無邊際。重重即入無障礙事故。發菩提心。又此言知。偈中亦身往彼。

鈔 諸緣起等者。一毛之一。由剎之多。剎為能生。毛為所生。因毛之一。有剎之多。多為所生。所生無體。多即是一。能生有體。毛攝諸剎。上毛為所生。反此可知。一毛是能生。即是有力。諸剎是所生。即是無力。力攝無力。一毛有於多剎。多剎能生一毛。即無力。力攝無力。毛入諸剎。同體異體。廣如玄中。以大非定大等者。等取小非定小。故能即大。及等染非定染。故能即淨。淨非定淨。故即染等。至大有於小相。不壞於大。小入大也。反顯至小有於大相。不壞小相。則芥納須彌。

*第三知劫成壞喻。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阿僧祇世界成壞劫數。念念如是。盡阿僧祇劫。此諸劫數。無有能得知其邊際。有第二人。於一念頃。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劫數。如是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此十方阿僧祇世界成壞劫數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世界成壞劫數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文亦有四。初明喻廣大。舉成攝住。舉壞兼空。二佛子下。對辨超過。三徵。四釋。釋中亦二。先反釋。後順釋。

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劫盡無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謂知長劫與短劫平等。短劫與長劫平等。一劫與無數劫平等。無數劫與一劫平等。有佛劫與無佛劫平等。無佛劫與有佛劫平等。一佛劫中有不可說佛。不可說佛劫中有一佛。有量劫與無量劫平等。無量劫與有量劫平等。有盡劫與無盡劫平等。無盡劫與有盡劫平等。不可說劫與一念平等。一念與不可說劫平等。一切劫入非劫。非劫入一切劫。欲於一念中。盡知前際後際及現在一切世界成壞劫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初發心大誓莊嚴。了知一切劫神通智。

疏 順中三。初總。次所謂下別。三是名下。結能知智。別中言平等者。通相即相入。就緣就性。唯心等殊。皆無障礙。故云平等。一長短者。如娑婆為短。安樂為長。遞傳相望以為長短。二三及四。文竝可知。五量無量者。如勝蓮蕐界劫。更無有上。名為無量。已下皆有量。

鈔 言平等者。總取諸句平等。而平等字。要須長短等相。方有即入故。然云劫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分別時分。故名為劫。即體五蘊生滅以成於劫。大乘即以時為體。經云。長劫與短劫平等等者。意云。長劫即短劫。短劫即長劫。亦是平等。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亦是平等。就緣即緣起相由門。就性。即法性融通門。唯心。即唯心所現門。即十因中之三。等取餘夢幻等七。二三及四等者。二即一多。三即有佛無佛。如過去莊嚴現在賢劫。未來是星宿。各有千佛。名為有佛劫。此後六萬二千劫。空過無有佛。名為無佛劫。四即多少。如威光修因。種種莊嚴劫中。有十須彌山微塵數佛。大通智勝佛處東南方。梵王讚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準十住婆沙第十云。如經中說。諸比丘是賢劫前。九十一劫。毘婆尸佛出。一百三十一劫。有二佛出。一名尸棄。二名毘式婆。此賢劫中。鳩樓遜。迦那含牟尼。迦葉佛出。六萬二千劫。空過無佛。如勝蓮蕐界等。即壽量品。

疏 六有成壞則有盡。無成壞則無盡。標中但云成壞。從多分說。亦麤盡細不盡。七念劫相望。八劫非劫。自有三義。一約未經增減。縱百千年。名為非劫。若經增減。成壞名劫。二如勝蓮蕐剎。既不可挍量。亦無劫數。故名非劫。三推妄歸真。劫入非劫。依真起妄。非劫入劫。斯則前七事事無礙。此乃理事無礙。九一念速知。兼總包無盡。以斯無限。安可比前。三結能知智。即十通中。知盡未來際劫神通也。

*第四善知勝解喻。

佛子。 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阿僧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差別解。念念如是。盡阿僧祇劫。有第二人。於一念頃。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眾生諸解差別。如是亦盡阿僧祇劫。次第展轉。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此十方眾生種種差別解。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眾生解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文四同前。初舉廣喻。梵云阿地目多。此云勝解。謂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今譯存畧耳。釋中二。亦先反後順。

鈔 謂於決定等者。謂以邪正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能引轉。

為盡知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差別解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謂欲知一切差別。解無邊故。一眾生。解無數眾生解平等故。欲得不可說差別。解方便智光明故。欲悉知眾生海各各差別。解盡無餘故。欲悉知過現未來善不善種種無量解故。欲悉知相似解。不相似解故。欲悉知一切解即是一解。一解即是一切解故。欲得如。來解力故。

疏 順中初總。後所謂下別。別中總有十三句。初有八句。總相以辨。後有五句。一一別明。前中又二。初三解。為得方便解智光。此光通因通果。於中一廣。二深約理等故。三即能知。後五句。為得佛十力中勝解智力。解一切法。初一約人。謂眾生海解故。次一約時及性。三約境。明似不似。上來明所知廣。四事事相即顯所知深。上皆所知。後一能知。即佛十力之也。

鈔 別中總有十三句者。此是義句。以一解為一句故。

欲悉知有上解。無上解。有餘解。無餘解。等解。不等解差別故。

疏 第二從欲悉知有上下。一一別明。上但云多。未識差別之相。今畧示之。於中五句。各是一義。初句三對。約佛菩薩相望。一玅覺無上。餘皆有上。此約豎論。二約橫辨。盡未盡故。三同位互望為等。高下位相望為不等。

欲悉知有依解無依解。共解不共解。有邊解無邊解。差別解無差別解。善解不善解。世間解出世間解。差別故。

疏 第二句有六對。約五乘凡聖相望差別。有依無依。約自性差別。託於根境及稱真故。二約淺深差別。甚深般若。不共小乘故。三約境差別。佛解無邊。餘未盡故。四約二諦。世諦差別。勝義無差故。五巧拙差別。六漏無漏差別。

欲於一切妙解。大解。無量解。正位解中。得如來解脫無障礙智故。

疏 第三句有四解。約佛乘說。一深。二廣。三無分量。四契真如正位。得果解故。事理無礙。無二礙故。

欲以無量方便。悉知十方一切眾生界。一一眾生淨解。染解。廣解。略解。細解。麤解。盡無餘故。

疏 第四句。唯約眾生以辨差別。於中初能知方便。不礙空而知假故。後悉知下。明其所知。有三對六解。與惑相應名染。不相應名淨。廣畧者。約境及作意差別。麤細者。約行相差別。委悉不委悉故。

欲悉知深密解。方便解。分別解。自然解。隨因所起解。隨緣所起解。一切解網悉無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第五句多約知聖教解。於中文二。先正明。二一切下。通結前文。初中深密者。開則深約方廣一乘。密謂密意。合則深即是密。以祕以玅。即事而真故。二方便者。畧有三種。一進趣方便。謂見道前方便道是。二施為方便。即第七波羅蜜。依實起權。皆善巧故。實無此事。假施設有故。三集成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如六相巧成。亦名方便。今竝能解。言分別者。凡於一法。多門決擇故。言自然者。法爾本覺。內熏發故。隨因所起者。過去聞熏之所發故。或於現在正思惟等而能知故。言隨緣所起者。善友增上緣力所開悟故。二一切下。總結。廣多交絡。故如網也。為此無限而起大心。豈同前喻。

*第五善知諸根只一。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一切眾生諸根差別。念念如是。經阿僧祇劫。有第二人。於一念頃。能知前人阿僧祇劫念念所知諸根差別。如是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此十方世界所有眾生諸根差別。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世界眾生根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盡知一切世界中一切眾生根種種差別。廣說乃至欲盡知一切諸根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可知。

*第六善知欲樂喻。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所有眾生種種欲樂。念念如是。盡阿僧祇劫。次第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此十方眾生所有欲樂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眾生欲樂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盡知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欲樂。廣說乃至欲盡知一切欲樂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欲謂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即勝解智所攝。會釋如前。

鈔 即勝解智所攝者。約十力智。以種種解脫智。亦名樂欲。若約法相。欲與解別。皆是別境五中之一也。而在十力。合之為一。取名有差。

*第七善知方便喻。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所有眾生種種方便。如是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此十方眾生種種方便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方便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盡知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種種方便。廣說乃至欲盡知一切方便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善知方便喻者。即禪善巧。及至處道智。方便三種。如向所辨。所望別故。無相濫失。

鈔 所望別故等者。前三方便屬解。今屬欲故。

*第八善知他心喻。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所有眾生種種差別心。廣說乃至此十方世界所有眾生種種差別心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眾生心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悉知盡法界虗空界無邊眾生種種心。乃至欲盡知一切心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善知他心喻。心義兼王所。即他心智。

鈔 即他心智者。若是十力。即屬界攝。

*第九善知業相喻。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業。廣說乃至此十方眾生種種差別業。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根邊際。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眾生業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知三世一切眾生業。乃至欲悉知一切業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善知業相喻。即業報智。上皆文四。同前可知。若辨其名體。具如初會十力章中。若廣顯差別。如第九地。

*第十明知煩惱差別喻。

佛子。復置此喻。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世界所有眾生種種煩惱。念念如是。盡阿僧祇劫。此諸煩惱種種差別。無有能得知其邊際。有第二人。於一念頃。能知前人阿僧祇劫所知眾生煩惱差別。如是復盡阿僧祇劫。次第廣說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此十方眾生煩惱差別可知邊際。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根邊際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世界眾生煩惱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文亦分四。前三可知。第四釋中。亦先反。後順。

為盡知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煩惱差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謂欲盡知輕煩惱。重煩惱。眠煩惱。起煩惱。一一眾生無量煩惱。種種差別。種種覺觀。淨治一切諸雜染故。

疏 順中初總。後所謂下別。別有六門。各先惑後治。謂非但空知。意在斷故。初門總明。後一義兼總別。中間別舉其重。今初門中。輕重眠起。通下諸惑。故名為總。就中輕重。總中之總。以品言之。一切煩惱各有輕重。約起惑者。心有異故。據難易斷。現行為輕。種子為重。即眠起是。又分別為輕。俱生為重。若據破壞三寶。焚燒善根。則邪見最重。餘悉名輕。若據損惱自他。障菩薩道。瞋恚最重。餘悉名輕。若據發潤生死流轉。無明愛取為重。若依為諸惑根。則三毒為重。若依障初聖道不受聖教見慢為重。若據遠隨現行。障無學道。我愛慢為重。餘可名輕。若煩惱當體相望。十大煩惱為重。隨惑為輕。隨中大中小隨。展轉輕重。又正使為重。習氣為輕。更有異門。可畧言也。

鈔 一切煩惱各有輕重者。分九品故。約起惑者下。出輕重所由。如一貪惑重者。於下劣境。起猛利貪。中者。稱境而起。下者。設於勝境。心亦微薄等。三品各三。故成九品。據難易下。別別相望以論輕重。言種子為重者。如俱生惑種。金剛喻定方斷盡故。故下經云。金剛道滅方畢竟。又分別為輕者。真見道中。一時頓斷故。唯識云。見所斷惑。十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此約大乘。若通三乘。唯識論云。煩惱障重。見所斷者。三乘見道位真見道中。一時頓斷。俱生為重者。於修道位中。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方能斷故。餘如十地初說。則邪見最重者。涅槃經云。一切煩惱。邪見攝盡。戒經十重。謗三寶為最重。十惡亦然。瞋恚最重者。如暜賢行品。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無明愛取為重者。淨名經云。從痴有愛。則我病生。涅槃經云。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等。三毒為重者。本行經云。世間之毒。莫過三毒。諸隨惑等。皆從此生。見慢為重者。見則偏執一理。穴徹在心。安受聖教。慢既恃己。豈復他求。我愛慢為重者。略有三義。一約識。至第七故。四惑相應是也。二約行。通至諸禪故。如明法品當辨。三約果。至阿羅漢。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則不得故。十大煩惱為重者。唯識論云。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即六根本。俱舍論云。六由見異。十謂開惡見為五。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隨煩惱中。大中小隨。展轉輕重者。大隨為重。中小為輕。中隨為重。小隨為輕。名為展轉。言隨惑者。唯識頌云。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與無愧。掉舉及惛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長行釋云。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依疏釋云。謂忿等十。及失念不正知放逸等。假染心所。是貪等差別位。名隨煩惱。無慙無愧。掉舉昏沈。散亂不信懈怠七法。雖別有體是前根本之等流。故名隨煩惱。由煩惱為因此得有故。論云。此二十種類。別說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徧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舉等八。徧染心故。名大隨煩惱。更有異門等者。上來已有十門解釋。有以五住煩惱。無明為重。障大菩提故。前四為輕。障見修故。今謂以前四位。亦障菩提。無明住地亦障見修。故不存之。又有云。等分為輕。稱境起故。多分為重。過境起故。又云。蹔起。間起。贏劣起者。為輕。多起。常起。猛利起者。為重。此二即前約品中收之。又云。迷事為輕。後得智斷故。迷理為重。根本智斷故。此則與前無明為重。障菩提故。亦小相違。故畧不言耳。非無有理。故云可畧。迷事迷理。至十地中。當廣分別。

疏 言眠起者。眠即種子。眠伏藏識。起即對境現行。言一一眾生無量煩惱。總結多端。種種差別。如後畧說。廣唯佛知。種種覺觀。通能所治。有染淨故。染為所治。煩惱依故。如欲恚害覺。能生貪等無量煩惱。涅槃加五。說有八覺。一欲覺。求可意事。二瞋覺。念欲瞋他。三惱覺。念欲惱他。四親里覺。憶念親緣。五國土覺。念世安危。六不死覺。積財資養。七族姓覺。念族高下。八輕侮覺。侮即是慢。念自恃欺人。此等非一。故云種種。皆能引起一切煩惱。對上一一眾生無量煩惱。亦名引起分別。言淨治者。欲以不淨觀治。瞋以慈治。惱害以悲治。次四以無常觀治。後一以無我我所觀治。故云種種覺觀淨治一切雜染。

鈔 能生貪等者。即第二十三經。高貴德王菩薩品經云。復次善男子。一切凡夫。雖善護身心。猶故生於三種惡覺。以是因緣。雖斷煩惱。得生非想非非想處。猶故還墮三惡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於大海。垂至彼岸。沒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垂盡三有還墮三塗。何以故。無善覺故。云何善覺。所謂六念下廣說惡覺之過。故云如涅槃說。

欲盡知依無明煩惱。愛相應煩惱斷。斷一切諸有趣煩惱結故。

疏 第二依流轉門。於所治中。即癡愛發潤。斷一切下。明治。由癡愛故。諸趣流轉。從癡有愛。菩薩病生故。一切眾生三有五趣三結。要當斷盡。一欲界諸愛。別名欲結。二上二界愛。合名有結。三三界無明。名無明結。三結亦名三漏。即上癡愛斷已。永盡生死流故。

欲盡知貪。分煩惱。瞋。分煩惱。癡。分煩惱。等。分煩惱。斷一切煩惱根本故。

疏 第三依病行門。四分分別。分是性義。各據偏多受貪等名。名為不等。三分俱多。名為等分。然不出三。此三別名三不善根。故治中。云斷根本也。

欲悉知我煩惱。我所煩惱。我慢煩惱。覺悟一切煩惱盡無餘故。

疏 第四依通諸識門。明我我所。謂第七識恒執第八為自內我故。或謂為我所。染之起慢。故云我慢。通至第六。內執我身。外執資具。恃己陵人。又此我者。亦兼法我。若盡此惑。則諸惑皆盡。故治中云。盡無餘也。

欲悉知從顛倒分別。生根本煩惱。隨煩惱。因身見生六十二見。調伏一切煩惱故。

疏 第五約相生門。以利鈍分別。先鈍後利。故淨名推身以欲貪為本。貪欲以虛妄分別為本。虛妄分別以顛倒想為本。顛倒想以無住為本。今以無住非煩惱。故畧不言耳。而順明之。從顛全虛妄分別。生貪等惑。依貪等惑。有諸隨惑。展轉相生。顛倒想者。不淨計淨等故。利中即身見為本。生六十二見。此有二說。一依三世五蘊。至下當明。二依異道邪見。具如瑜伽八十七說。

欲悉知蓋煩惱。障煩惱。發大悲救護心。斷一切煩惱網。令一切智性清淨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 第六約出家修行者。以障葢分別。葢謂五葢。已見上文。障即二障。此亦總結前惑。不離二障。發大悲下。明能治道。謂救有障者。護修行者。此言在未義兼總結。謂菩薩發心不自為己。但以大悲救護一切。令斷上來諸惑之網。斷之何為。令本智清淨。然能治道雖復眾多。不出二種。一通。二別。別如上來隨分開示。如不能斷。應宜轉治。謂如起貪。以不淨觀治之不去。當起慈悲。緣於前境。應以淨法與之。云何出家。無慈悲心。反更染汙。如是隨便種種迴轉。皆以無得而為方便。所言通者。但當深觀第一義諦。謂當觀諸惑。即是本覺菩提。故無行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故。惑性智性皆本淨故。但由虛妄分別。凡夫不了。如大富盲人。動轉為寶所傷。二乘熱狂。謂為蟲蛇。驚走遠避權菩薩輩。猶謂有之可斷。今乘一切智乘。以淨慧眼。觀惑即真。則煩惱自虛。智性常淨。是為開佛知見。使得清淨。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有斯悲智。如是知斷發菩提心。豈與夫前喻同年而語哉。

鈔 皆以無得。即大般若意。至迴向當釋。貪欲即道勝熱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