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五 菩薩問明品第十之二

*第三業果甚深。初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寶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

疏 文中亦二。初標能所問人。以事中顯理是可貴。故問寶首也。二佛子一切下。正顯問端中三。初舉法案定。謂諸眾生身。但四大假名。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安有我所。彼此同許。以為案定。二云何下。正設疑難。能造能受。是謂為我。所造所受。即是我所。以無我故。無能造受。誰令苦樂。無我所故。無所造受。何以現見而有苦等。十事五對。一苦樂者約麤相說。三塗為苦。人天為樂。二就苦中。各有妍媸。三於其樂中。有內身外境四通於苦樂受中。若時苦事。皆有多少。此上皆約生報。前生作故。五現作現受。名現報。隔一生去受。名為後報。三然法界下。結難。謂二無我理。即真法界中。定無善惡。未知苦樂。從何而生。此問所以也。為無我故。無我所耶。為有所受。亦有我耶。此致疑也。以聖言量。及正理量。違於現量。如何可通。結成。難也。

鈔 此問所以者。此中取前緣起甚深三重問意。以釋今文。

疏 第二答意云。達體業亡。迷真業起。報因業起。何須我耶。業報攬緣。虛無自體。故無我所。由法無我。非斷滅故。業果不亡。斯乃正理。聖教所明。不違現事。

鈔 由法無我下。上明二我俱空。此下明不壞業果之相。空有無碍。二諦雙存。是正理量。聖教所明。即聖言量。故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中論云。雖空而不斷。雖有而不常。罪福亦不失。是名佛所說。言不違現事者。即是現量。以現見苦樂等報。舉體即空。不壞事也。

疏 法若定有。不可造受。便為正理。

*二答。

時寶首菩薩以頌答曰。

隨其所行業 如是果報生 作者無所用 諸佛之所說

疏 在文分二。初一法說。餘九喻況。今初。上半約俗諦緣生。即業報相属。答前現見。次句勝義即空。印其案定。此二不二。故不相違。無所有言。該上業果。則亦無我所。後句是聖教量。智論第二云。有業亦有果。無作業果者。此第一甚深。是諸佛所說。

譬如淨明鏡 隨其所對質 現象各不同 業性亦如是

疏 下九喻顯。通相而明。喻於業果從緣無性。不壞事相。別彰喻意。喻各不同。初三頌。喻業報無性。不壞虛相。次一偈。喻無造受者。三一偈。喻性一相殊。後四喻。體無來處。初中初偈。雙喻業果皆真心現。雖無實體。而相不同。次偈喻能生因緣相虛。後偈喻所生業果無實。今初。若法相宗。唯以本識為鏡。今依法性宗。亦以如來藏性而為明鏡。

鈔 亦以藏性為鏡者。初辨定鏡體。言亦以者。非揀本識。識亦喻鏡。故楞伽云。譬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但法相宗不用如來藏為鏡。今雙用二義。故致亦言。言如來藏為鏡者。起信論釋本覺內體相合明中云。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碍。智碍。離和合相。淳淨明故。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徧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釋曰四鏡之名者。一空鏡。謂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體不無。能現萬像故。三淨鏡。謂已磨治。離塵垢故。四受用鏡。置之高臺須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又前二約空不空為二。後二約體用為二又前二體。後二相。故云覺體相者。今約眾生。即前二鏡。合而用之。以第二為能現。以第一顯本淨故。後之二鏡。既在果位。約佛為鏡。故於福田甚深中用。

疏 然有二義。一隨境界質。現業緣影。故合云 。業性亦如是。二隨業緣質。現果影像。故前偈云。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二文影略。共顯業果。似有無體。

鈔 然有二義下。第二顯喻相。喻有三事。一鏡。二本質。三影像。以喻就法。鏡則無二。質影各二。謂一是因影。境界為質。故合云。業性。二是果影。業緣為質。故法說云。果報生也。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故結云。二文影略。下引中論重化之義。正顯因果。俱從緣空。

疏 合云業者。謂善惡等三性者。通性及相。謂此業體。以無性之法而為其性。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性。

鈔 合云業者下。第三出業體。等取無記。及等不動。各成三類。言不失業果者。上是理性。此即事性。如火熱性等。

疏 由無性故。能成業果。由不壞相。方顯真空。故中論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業果亦不失。是名佛所說。不失業果。方顯中道。又如鏡現穢像。非直不污鏡淨。亦乃由此。顯鏡愈淨。如來藏現生死業果亦然。非直不損真性平等。亦乃由此。知如來藏自性恒淨也。

亦如田種子 各各不相知 自然能生出 業性亦如是

疏 二田種生芽喻能生者。田喻業。緣也。種子喻於識種。因也。此二相待無性。故不相知。由不相知。方能生於後有苦芽。故云自然能出生也。亦本識為田。名言為種。

鈔 田喻業緣者。即六地經云。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所覆。愛水為潤。見網增長。我慢溉灌。生名色芽。謂若不造業。識不成種。如穀不入田。終不生故。亦本識為田者。上約因緣合辨。故以業為田。今約本識含於種子能起現行。故以本識為田。若初地中亦云。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則約當果生處。亦得名田。顯義無方也。成不相知。類前可解。

又如巧幻師 在彼四衢道 示現眾色相 業性亦如是

疏 三幻師現幻喻。喻所生者。若幻色喻報。則幻師喻業。若幻色喻業。則幻師喻業因。以業亦緣生。同報無體。而幻相不亡。故中論內。以化復現化。喻業果俱空。若幻唯喻報。業則不空。四衢以喻四識住。造業處故。

鈔 幻師現幻者。所生通因果。從若幻色喻報下。別釋。先明果為所生。後若幻色喻業下。辨業為所生。業亦緣生者。如受五戒為人業。必假戒師言教。三業之具。方成業故。業亦緣生。故中論下。義引論文。證業果俱空。彼論偈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則名為業。幻化人所作。則名為業果。既業果皆幻。故知並空。若幻喻報下。反成上義。四衢喻四識住者。瑜伽八十四云。謂色受想。行此之四蘊是識蘊所住。

如機關木人 能出種種聲 彼無我非我 業性亦如是

疏 二機關出聲喻無造受者。機關緣造。體虛無人。喻業從緣。故無造者。從機出聲。由更非實。喻報因業起。安有受人。夫無我者。因對我無。既無有我。何有非我。著無我者,亦是倒故。

亦如眾鳥類 從[穀-禾+卵]而得出 音聲各不同 業性亦如是

疏 三出[穀-禾+卵]音別。喻性一相殊者。如鳥在[穀-禾+卵]。含聲未吐。喻業同一性。出[穀-禾+卵]聲別。猶感報無差。然鷄子之中。終無鳳響。業雖無性。善惡冥熏。

鈔 如鳥在[穀-禾+卵]者。[穀-禾+卵]謂鳥卵。為母所附者。

譬如胎臟中 諸根悉成就 體相無來處 業性亦如是

疏 四有四偈。喻體無來處。皆從緣來。即無來故。然亦不同。初一喻。因含於果故無來處。

又如在地獄 種種諸苦事 彼悉無所從 業性亦如是

疏 次偈果酬於因。故無所從。此二喻內異熟業果也。

譬如轉輪王 成就勝七賢 來處不可得 業性亦如是

疏 次偈轉輪王七寶。喻外增上業果也。

鈔 輪王七寶者。非在身內故。一輪寶。大如一由旬。或云四俱盧舍。三輪各減一俱盧舍。二珠寶。其狀八楞。大如人(脾-卑+坒)。三象寶。即金脇山八千象中之最下者。四馬寶。即帝釋厩中者。五兵寶。即是夜叉。六主藏臣寶。即是地神。七女寶。上者帝釋賜。下者人間或犍闥婆女。輪即北方天王。令四夜叉持之。歸則在門之上。一由旬住。帝釋所賜。若依此說。則有來處。多是約教有殊故。小乘中說。輪王歿後收在鐵圍山間。又有相似七寶。謂一劍寶。二皮寶。三殿寶。四牀寶。五林寶。六衣寶。七履寶。如智論。及薩遮尼犍經第三說。

又如諸世界 大火所燒然 此火無來處 業性亦如是

疏 後偈喻無漏業果。無漏智火。焚蕩有漏。智因漏發。故亦無來。業果寂然。方依幻住。

論 第三爾時已下四行半經。是文殊師利問寶首菩薩。先總舉眾生同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已下。有十問業因果法。已下有十行頌。是寶首菩薩答前十問。初明舉體無分別。二明受業之好醜。由行所生。具如經說。大意達體業亡。迷真業起故。於此十行頌中。義分為三。一科頌意。二釋菩薩名。三配隨位因果。一科頌意者。初兩句。是歎果報由行生。次兩句。歎業體本真。本無所有。是諸佛所說。已下九行。一行一頌。舉喻顯法。達法無業。法業無二。由行不同。如文可知。二釋菩薩名者。明此信位。達業即法體。不復有業。名之法寶。以法寶益生。為信首故。故名寶首。明此是北方。是師位。以威儀軌則以利眾生。故佛號威儀智。世界名薝蔔蕐者。此華黃色。明是利眾生之福德色也。黃者。福慶之氣。內應白淨。外現黃相。故如來為人天之師。衣緇衣。像北方坎故。內應白淨無染之理。外現黃相。即明以利生白淨無染之福相。以為世界之名。以利眾生。德行庠序。佛號威儀智佛。常以法寶利生。達業性真。名為寶首菩薩。總是第四信心。自所得法因果理智之號。三配隨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始信心之因。進修得威儀智佛。為第四精進波羅蜜中之果也。

*第四說法甚深。亦可名應現甚深。問及答中。通三業故。以說法化勝故。從此立名。先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如來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剎。化無量眾。演無量音。示無量身。知無量心。現無量神通。普能震動無量世界。示現無量殊勝莊嚴。顯示無邊種種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別相。皆不可得。

疏 初總標告。問德首者。顯佛德故。二正顯問端中三。初舉法案定謂佛證一味法界。彼此共許。二云何下。正設疑難。謂證悟既一。說現乃多。為一耶。多耶。偏取互妨。並立相違。就法。即體用相違。約佛。是證教相違。下辨十種違相。前九是別。後一總結。三而法性下。釋成前難。謂非唯佛悟於一。我觀法界。亦不有多。能證所證。既並不殊。以何因緣而現多種。將無如來乖法界耶。

鈔 能證所證等者。能證即前案定。所證即釋成中法性。

疏 答有二意。一云所證雖一。隨機現多。多在物情。佛常無念。二者所悟一法。即無礙法界。即事之理。全在多中。所現乃即理之事。全居一內。以即多之一是所悟。即一之多是所說。既無障礙。何有相違。

鈔 二者所悟等者。上之一意。以法就機。許其有一有多。出多所以。是答直爾問意也。此下唯就法體常一常多。遣其第二懷疑。及第三難。上疑意云。為是一耶。為是多耶。今云。亦一亦多。上第三難云。並立相違。今云相即。故不相違。又不壞相。故有一多。

疏 豈唯不違。亦由得一。方能廣現。由多現故。方令悟一。

鈔 豈唯不違下。重成第三答難之意。尚能相成。豈相違耶。

*二答。

時得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所問義 甚深難可了 智者能如此 常樂佛功德

疏 偈中分二。初一歎問利益。上半歎深。但言一理。深而非甚。今即多是一。故曰甚深。即一之多。尤更難了。不可但以一多知故。下半知益。知此甚深。方知愛樂。後九喻答。皆三句喻況。下句法合。喻中皆上二句。即體之用。二三兩句。即用之寂。又初二句。以一成多。次句不礙常一。故不相違。然此九喻。別答九種無量。總顯境界無量。

鈔 然此九喻等下。上總顯偈意。此下別釋偈文。古但直釋。今將配問總答境界者。下之九事。皆佛分齊之境故。境界為總句故。

譬如地性一 眾生各別住 地無一異念 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 能燒一切物 火焰無分別 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 波濤千萬異 水無種種殊 諸佛法如是 亦如風性一 能吹一切物 風無一異念 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雲雷 普雨一切地 雨滴無差別 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 能生種種芽 非地有殊異 諸佛法如是 如日無雲曀 普照於十方 光明無異性 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 世間靡不見 非月徃其處 諸佛法如是 譬如大梵王 應現滿三千 其身無別異 諸佛法如是

疏 剎依住勝劣。地無異故。二火一燒多。答化無量眾。物從火化。不擇薪故。三海一波異。答說無量法。義海波濤。無窮盡故。四風一吹異。答震無量界。隨物輕重。動有異故。五雲雷暜雨。答無量音。圓音暜震。法雨無差故。六地一芽異。答無量莊嚴。芽莖蕐實為藻飾故。七廓日暜照。答知無量心。無私暜照。窮皁白故。八淨月徧見。答無量神通。不往而至。隨器現故。九梵王暜應。答現無量身。不分而徧。彌法界故。

鈔 不分而徧等者。即出現品意。彼身業中云。譬如梵王住自宮。普現三千諸梵處。一切人天咸得見。實不分身向於彼。諸佛現身亦如是。一切十方無不徧。其身無數不可稱。亦不分身不分別。畧引一文。餘可例取。故將頌文。別對前問。文理分明。

論 第四爾時已下六行經。是文殊問德首菩薩。如來所悟是一法。云何已下。有十問。如文具明。已下有十行頌。是德首菩薩答。於此說頌中。義分為三。一科頌之意。二釋菩薩名。三配隨位因果。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初一行歎所問之義甚深。唯智所知。次下九行頌。一行一頌。如文具明。大意明不異一法界。修行無量法門。無量法門。秖是一法界性。不可滯一不作多。不可滯多不是一。如十玄義思之。以無依住智照之。可見。二釋菩薩名者。名德首者。為明此位。不離一法界性。以消癡愛。及一切煩惱。而常修習一切諸功德。名為德首。世界名青蓮華者。明此第五信心。是禪波羅蜜。心淨無染。無貪癡故。此是東北方。佛號明相智。明此位進修之果。得法心淨故。如艮位。寅丑兩間。明相現故。故佛號明相智。用此方隅。以表禪定法故。以東北方是艮。艮為山。山表安靜不動義。是禪定義故。三配隨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根本不動智佛為所信之因。進修得明相智佛為果也。

*第五福田甚深。先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目首菩薩言。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云何而見眾生布施果報不同。所謂種種色。種種形。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主。種種眷屬。種種官位。種種功德。種種智慧。而佛於彼。其心平等。無異思惟。

疏 初標告。以福田是照導引生。又施為諸度之前導。故問目首。二顯問端。分三。初舉法案定。佛為生福之田。名為福田。田德無二。名為等一。此理共許。云何下。正顯疑難。謂田既是一。植福應齊。施報有差。由何而起。前等此異。即緣果相違。別顯十事。文並可知。三釋成前難云。田雖齊等。心有高下。容可有殊。既心無異思。報云何異。答有數意。一約眾生由器有大小。心有輕重。故得報有差。非如來咎。二約佛徧。稱差別之機。方稱平等。即一之多。差不乖等。即多之一。等不礙差。由心平等無私。方能隨現多果。終令解脫一味。曾何異哉。

*二答。

時目首菩薩以頌答曰。

譬如大地一 隨種各生芽 於彼無怨親 佛福田亦然

疏 十頌舉十喻。喻上諸義。初一總喻印成。後九別顯所以。前中初句。等是緣等。彼此共許。次句異乃因異。答別之由。次句無異思惟。誠如所見。下句總合。

又如水一味 因器有差別 佛福田亦然 眾生心故異

疏 後九別中。皆上半喻。下半合。一水喻。器有大小。方圓任器故。

亦如巧幻師 能令眾歡喜 佛福田如是 令眾生敬悅

疏 二幻喻。體外方便。貴且悅心。

鈔 體外方便者。無而假設。如無三說三等。

如有才智王 能令大眾喜 佛福田如是 令眾悉安樂

疏 三王喻。體內方便。終得實樂上二喻佛巧。稱物機。

鈔 體內方便者。及佛權智。鑒事差別即體上大用。為體內方便。

譬如淨明鏡 隨色而現像 佛福田如是 隨心獲眾報

疏 四鏡喻。約眾生。謂隨妍媸而影殊。心高下而報別。與前鏡喻因緣不同。餘義無異。後五皆約佛明。

鈔 與前鏡喻者。前業果中喻如來藏。約其自心。故是因也。今將喻佛。是喻緣故。起信論云。真如內熏為因。善友外熏為緣。約四鏡中。即後二鏡。已出纏故。正取緣熏習鏡。義兼法出離鏡。以法出離是緣熏習鏡之體故。義如前引。餘義無別者。亦有一異染淨等義。則以佛為淨。以生為染。自他相望而論一異。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如阿揭陁藥 能療一切毒 佛福田如是 滅諸煩惱患

疏 五藥喻。即多之ㄧ。具百味故。暜去一切煩惱毒故。

鈔 暜去一切者。阿伽陁。此云暜去故。

亦如日出時 照耀於世間 佛福田如是 滅除諸黑暗

疏 六日喻。即一之多。無幽不燭。大小之闇竝除。

亦如淨滿月 普照於大地 佛福田亦然 一切處平等

疏 七月光暜照。喻佛平等。佛上諸迹雖隨機現。要且無私。

譬如毗藍風 普震於大地 佛福田如是 動三有眾生

疏 八大風暜震。喻徧動羣機。

譬如大火起 能燒一切物 佛福田如是 燒一切有為

疏 九大火暜燒。喻終歸寂滅。又此五喻。喻滅惑智二障。至平等智地。暜動諸有。皆證無為。前四即善巧隨機。此五則終令造極。豈不等耶。

鈔 又此五喻下。覆躡重釋。於中有二。先正釋五偈。阿伽陁喻。喻滅惑障。日破闇喻。喻滅智障。月光暜照喻。喻至平等智地。平等智地。即法華意。故彼經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風喻暜動諸有。火喻皆證無為。至於智地。即是菩提。是滅智障果。證無為是證涅槃。是滅惑障果。二因無碍。二果亦融。暜動諸有者。即所化生。暜令眾生。滅二障之病證菩提涅槃之果。是此意也。前四已下。總彰答意。

論 第五爾時已下。五行半經。是文殊問目首菩薩。如來福田。等一無異。所謂已下。有十問。具如經說。已下有十行頌。是目首所答。三門如前。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一行一頌。其頌意。答前所問佛福田是一。云何布施果報不同。其義有二。一明佛自福田不同。二明眾生所施福田不同。一明佛自福田不同者。明如來身。目髮紺青。身真金色。丹脣素齒。一身之上。色各不同。華藏世界。莊嚴萬異。總明法性理智中具有。以法性理智中。具無量功德故。有隨行報得莊嚴者。如如來身。有九十七種大人之相者。是法身智體自具故。如來有無量隨好功德莊嚴。是隨行報得故。如外邊依正報中。金剛地。是法性身報得。是正報。寶樹莊嚴世界。是法性隨行報得。是依報。宮殿樓閣。是法性大智隨大慈悲含育眾生業上報得。師子座。是法性隨智轉法輪報得。蓮華藏世界。是法性隨行。教化眾生無染性報得。香水海。是法性隨大悲心謙下饒益行報得。香河右旋。是隨順法性進修教化眾生報得。總不離法性大智隨行報殊。一一行中。皆有無量。行門互為主伴。以此莊嚴依報正報。一一境界中。有無量同異。此是觀因知果。以此准知。總是一性中隨用不同故。二眾生布施福田果報不同者。此乃由心輕重。有智無智謙下高心所求有異。總是一心中隨用不同。二釋菩薩名者。名為目首。明此位是東南方辰巳之間。像此信心進修。智日漸高。善知福田因果等報。名為目首。是故如來常取辰巳。以為齋戒之法則。如前名號品已釋。准彼知之。三配因果者。還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此位究竟智佛為進修之果。

*第六正教甚深。先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勤首菩薩言。佛子。佛教是一。眾生得見。云何不即悉斷一切諸煩惱縛而得出離。然其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欲界。色界。無色界。無明貪愛。無有差別。是則佛教。於諸眾生。或有利益。或無利益。

疏 初標問人。以破懈怠。故問勤首。二正顯問端中四。初佛教是一者。舉法案定。一有二義。一謂斷煩惱集。證出離滅。此義不殊。彼此共許。二謂多人同見。所見不異。二眾生下。正設疑難。難亦有二。一對初義。見教之後。何以久而不脫。故云。云何不即斷惑出離。

鈔 一對初義者。謂約一人豎論。教能斷惑。一見即合斷惑。何以久而不斷。

疏 二對後義。多人同見。何以有脫不脫。故言。云何不悉斷惑而出。

鈔 二對後義。約多人橫說。同見斷惑之教。何以一斷一不斷耶。悉者俱合斷故。

疏 三然其下。釋成前難。正釋後義。多人苦集皆不殊故。五蘊是正。三界通依。此苦果也。癡愛發潤為集因也。兼顯初義。前後苦集亦不殊故四是則下。結成相違。出者有益。不出無益。佛教是一。其義安在。答意云。修有勤惰。障有淺深。機有生熟。緣有具闕。智有明昧。功有厚薄。故成有遲速。答初難也。修與不修故。見同益異。答後難也。上之別義。不出勤惰二門故。

*二答。

時勤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 我今如實答 或有速解脫 或有難出離

疏 十頌分二。初一開章許說。謂上半許。稱實而說。下半開二章門。

若欲求除滅 無量諸過惡 當於佛法中 勇猛常精進

疏 餘九別釋。初一釋速解脫。後八釋難出離。今初。上半牒疑。下半為釋。勤則通策萬行。離身心相。故能速出。然有五相。一有勢力。由被甲精進故。謂於佛法中。發大誓願。二勇捍。謂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三堅猛。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四常不捨善軛。由於無下劣無喜足精進故。五精進。由加行精進故。由斯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滅障解脫。下八以喻釋。難出障。總相翻前。皆名懈怠。

鈔 然有五相等者。即瑜伽論八十五說。彼云。又有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捍者。由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有寒熱(爪+虫)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無下劣無喜足精進故。今但次不同耳。

譬如微少火 樵濕速令滅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疏 一火微樵濕喻。喻善根生。及三障重。蹔聞教。纔少修行。而業惑內侵。令所聞速失。所行速廢。故成懈怠。難出離也。

如鑽燧求火 未熱而數息 火勢隨止滅 懈怠者亦然

疏 二鑽火數息喻。喻修有懈退。然此下喻。多通三慧以辨懈怠。此喻約聞。即聽習數息。明解不生。約思。即決擇數息。真智不生。約修。即定慧數息。聖道不生。聖道如火。能燒惑薪。煖頂已前。皆名未熱。已熱而息。火尚不生。未熱數息。雖經年劫。終無得理。故遺教對此。明水長流。則能穿石。禪宗六祖。共傳斯喻。願諸學者。銘心書紳。若直就修行以釋。當以智慧鑽注於一境。以方便繩。善巧迴轉。心智無住。四儀無間。則聖道可生。瞥爾起心。蹔時亡照。皆名息也。

鈔 若直就下。四示不息相。以智慧鑽注於一境等者。心一境性。名之為定。一境之言。通於事理。故遺教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下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緣等。如了法無生。名為般若。無生即境。此理一境。了即智慧。無住住故。名注一境。則能入理。言方便繩者。帶空涉有。照事照理。喻之以繩。有動用故。善巧迴轉者。若了無生而入理者。或觀生法。求生不得。或忘能了。入無念門。或起大悲。方能入理。如是種種。若事若理。名巧迴轉。言心智無住者。亦通事理。且約理者。若以心知如。是心住境。若以智了心。是智住心。若內若外。皆名為住。若住無住。亦名為住。故經云。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謂生無所住心。則非有無住可生。不生於心。則無住心生。即此契理。亦名方便。故大品云。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若不住事理生死涅槃。則事理無碍之方便也。四儀無間者。設爾有斷。亦須知斷。若不斷時。亦知無斷。常無念知。則無間矣。瞥然起心。即失止也。又違北宗。蹔時忘照。即失觀也。亦違南宗。寂照雙流。即無斯過。

如人持日珠 不以物承影 火終不可得 懈怠者亦然

疏 三闕緣求火喻。物者。艾等也。教詮聖道。等彼火珠。要持向智日。以行承之。則聖道火生。空持文字。不能決擇。心行乖越。道何由生。

譬如赫日照 孩稚閉其目 怪言何不覩 懈怠者亦然

疏 四閉目求見喻。智微識劣。喻彼孩稚。約聞慧者。雖對明師。不肯諮決。約思修者。雖對教日。心眼不開責聖道之不生。何其惑矣。

如人無手足 欲以芒草箭 徧射破大地 懈怠者亦然

疏 五闕緣心廣喻。喻愚人無淨信手以持定弓。復無戒足以拒惑地。以劣聞慧箭。欲徧射破業惑厚地。空欲難遂。

如以一毛端 而取大海水 欲令盡乾竭 懈怠者亦然

疏 六毛滴大海喻。謂以少聞思。欲測法海。妄生希欲。懈怠尤深。

又如劫火起 喻以少水滅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疏 七少水滅火喻。劫火徧熾。喻觸境惑增。少分三慧。安能都滅。

如有見虗空 端居不搖動 而言普騰躡 懈怠者亦然

疏 八不動徧空喻。喻雖知性空。智未遊履。而言徧證。亦增上慢人也。

論 第六爾時文殊師利已下五行半經。是文殊問勤首。佛教是一。眾生得見。云何有斷煩惱。不斷煩惱不同等。然其十問。已下有十行頌。是勤首菩薩所答。於中三門如前。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初一行勸聽。次一行頌。勸聞法勤修。已下八行。責其懈怠。如文具明。二釋菩薩名者。名為勤首。為前明目首善示福田因果。佛號究竟智。此位當須勤而行之。故名勤首。佛號最勝智。為明勤修勝進。即得最勝智為果故。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本不動智佛為因。最勝智佛為進修之果。

*第七正行甚深。先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復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隨貪瞋癡。隨慢。隨覆。隨忿。隨恨。隨嫉。隨慳。隨誑。隨諂。勢力所轉。無有離心。能受持法。何故復於心。行之內起諸煩惱。

疏 問法首者。以行法故。二顯問端中三。初出聖教。受謂心領義理。持謂憶而不忘。二何故下。申其所疑。佛言能斷。今有不斷。即教行相違。先標相違。隨貪已下。出所不斷。勢力已下。結成不斷。謂有持法。非唯不滅舊惑。亦乃隨解新增十一種惑。勢力所轉。前四根本。後七隨惑。皆言隨者。雜集第七說諸煩惱皆隨煩惱。有隨煩惱而非煩惱。由此即顯根本煩惱。亦得名隨。隨他生故。通釋貪等。如九地中。今約依法新起者說。即貪求名利。瞋所不解。迷其自行。恃法自高。覆藏己短。論難生忿。結恨擬酬。嫉彼勝己。慳自所知。不解言解。廢法逐情。

鈔 雜集第七等者。解妨。既分根本隨惑。何皆名隨。故為此通。故彼論云。隨煩惱者。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有隨煩惱非是煩惱。釋曰。非煩惱者。所謂忿等。但隨大惑。名隨煩惱。而非根本。名非煩惱。而貪嗔癡名隨煩惱者。心法由此隨煩惱故。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如世尊說。汝等長夜。為貪嗔癡。隨所惱亂。心恒染污。釋曰。謂諸行人。人心隨貪等。通釋貪者。指廣在餘。然九地中。釋其別相。

疏 三能受持下。結成難也。佛言受法能斷煩惱。今受還起。其故何耶。答意云。法是法藥。要在服行。服與不服。有斷不斷。非醫咎也。故十行品云。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智論云。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能行。不名為智者。故如說行。方得佛法。不以口言。而可清淨。

鈔 法是法藥等者。淨名云。應病與藥。令得服行。服與不服等者。即遺教經八大人覺後云。汝等比丘。於諸功德。常當一心。捨諸放逸。如離怨賊。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若於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閑處淨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此皆勸行。

*二答。

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 所問如實義 非但以多聞 能入如來法

疏 十頌分二。初一勸讚畧說。初句勸聽。遠離貢高輕慢怯弱三種雜染。方名善聽。求悟解故。專一趣心。聆音屬耳。掃滌其心。攝一切心。方名諦聽。次句讚問。顯行稱理。故名如實。下半畧說。言非但者。要兼修行獨用多聞。不能證入。故下諸偈皆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此明不行之失。非毀多聞。若無多聞。行無依故。是以不行為失。如調達善星。行之為得。如阿難身子。故自利利他之行。竝須明達。誓窮法海。為種智因。但應善義。勿著言說。

鈔 言非但等下。此下牒經廣釋一句。顯一章大意。此明不行等下。以人多言。此章毀於多聞。令人守愚。不習教理。故為此揀。初正揀。非毀多聞。但責聞而不行。不令行而不聞。次若無多聞行者。反立無聞無解。依何而行。後是以不行為失下。三結成上義。多聞不行。調達等是是經所訶。多聞而行。身子等是經所不責。善星是佛之子。調達是佛之弟。竝解十二部經。不依修行。生身陷入阿鼻地獄。阿難身子。多聞行故。親得授記。故自利下。結要多聞。但應下。通伏難。謂有難言。一切經論皆說無言。商主天子經云。無有不毀語言而得道者。涅槃二十六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者。又涅槃二十六云。寧願少聞。多解義理。不願多聞。於義不了。故為此通。涅槃但令解義。不毀多聞。商主等經。但令莫著。豈當不許眾生聞教。

疏 婆沙四十二云。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淨名云。多增智慧。以為自覺音。下經推度生之方便。乃至不離善巧多聞。上單顯聞。涅槃四事。為近因緣。即雙美聞行。故智論云。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依。如大雲雷霔洪雨。如是教理。無量無邊。恐繁且止。

鈔 上單顯聞下。二雙引聞行。先引涅槃。即第二十五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七功德云。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作是思惟。何法能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薩即知有四種法。為大涅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緣者。是義不然。所以者何。若離四法得涅槃者。無有是處。何等為四。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專心聽法。三者繫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智論者。然彼論第六。總有四謁。此第一謁。次謁云。多聞辨慧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不雨博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法寶藏。譬如有雲無雷雨。不廣學問無智慧。不能說法無好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不雲無雷雨。此上以行為雨。以辨為雲。以聞智為雷。合是以辨為雷初偈總具。故今引之。次一闕行。次偈闕辨。後偈三俱闕。故云弊法師。恐繁且止者。即智論次前云。有智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闇夜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中牛。及餘諸經。其文甚廣。

如人水所漂 懼溺而渴死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疏 九頌喻明。皆上半喻況。下半法合。初懼溺渴死喻。喻貪隨文義失。謂義門波濤。漂蕩其心。慮溺溺他。無暇修行。自絕慧命。故名渴死。

如人設美饍 自餓而不食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疏 二設食自餓喻。喻隨說廢思失。說法施人。多求名利。不思法味。損減法身。

如人善方藥 自疾不能救 於法不能修 多聞亦如是

疏 三醫不自救喻。喻善知對治。而不自治。

如人數他寶 自無半錢分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疏 四貧數他寶喻。喻說佛菩薩功德。不能求諸身心。故無分也。

如有生王宮 而受餒與寒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疏 五王子饑寒喻。謂王子違王法教。於內起過。故受饑寒。學人亦爾。生在法王教法宮中。行違佛教。起惡惑業。故無慚愧忍辱之衣。寧餐法喜禪悅之味。故饑寒也。

如聾奏音樂 悅彼不自聞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疏 六聾樂悅彼喻。喻不解自說失。謂福真說聞者。必忘說聞。逐語而說。為自不聞。

如盲繢眾像 示彼不目見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疏 七盲畫示彼喻。喻不見自義失。

譬如海船師 而於海中死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疏 八船師溺海喻。謂將導眾人。游佛法海。倚自所解。不慎身行。為法所淪。

如在四衢道 廣說眾好事 內自無實德 不行亦如是

疏 九巧言無德喻。謂亦說修行。或談己德。內無實德但有虛言。獨此一偈。三句是喻。合文但云。不行亦如是。彌顯不毀多聞。又此九偈。亦可別對隨貪等義。如理應思。

鈔 又此九偈者。一溺水。喻隨貪愛水故。二喻隨慳。不自食故。三喻隨嫉。是內病故。四喻隨諂。數他德故。五喻隨嗔。及忿。違王之法。受饑寒故。六喻隨覆。若掩耳盜鈴。欲人不聞故。七喻隨痴。盲無見故。八喻隨慢。恃己慣故。九喻隨誑。無德說德故。

論 第七爾時已下六行經。是文殊問法首。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於中有十一問。如文具明。於中有十行頌。是法首所答。三門義如前。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初一句勸聽。次一句歎能問。次兩句責多聞者不修行。已下九行頌。一行一頌。責多聞而心不精專。不能斷煩惱。如文具明。二釋菩薩名者。名為法首。為明此是西北方。戌亥兩間。明愚迷長夜中。能以正法自利利他。專求無懈。名為法首。世界名金剛者。以堅精無怠。是自世界。託西北方乾卦。乾為堅剛。佛號自在智者。以自精勤觀照。達理業亡。名為自在智佛。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進修得自在智佛為果。

*第八助道甚深。先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智首菩薩言。佛子。於佛法中。智為上首。如來何故。或為眾生讚歎布施。或讚持戒。或讚堪忍。或讚精進。或讚禪定。或讚智慧。或復讚歎慈悲喜捨。而終無有唯以一法而得出離。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疏 問智首者。以顯智為正道之體。統其助故。二正顯問端中三。初舉法案定。謂斷惑證理。導行得果。唯是大智。彼此同許。

鈔 謂斷惑等者。謂以智慧劔殺煩惱賊故。無分別智。方證如故。言導。行者智論云。五度如盲人。般若為有目。故能明見夷途開導萬行。御心中道。至一切智城故。餘行得智。皆成彼岸。般若究竟。成菩提果。

疏 二如來下。正設疑難。謂既智為上首。應唯讚智。那亦讚餘。此是正助相違難。三而終下。結成前難。前難云。智為上首。已應不合讚餘。況非以一法成佛固當不合偏讚。

鈔 結成前難者。此下亦有三重問意。初言前難云。智為上首。及今非唯一法成佛。不合偏讚。今有偏讚。其故何耶。此直問所以也。

疏 為要假多。為唯用智為隨一。行皆得佛耶。

鈔 二為要假多下。帶疑問也。

疏 若隨一得成。亦違智為上首。進退皆妨。

鈔 三若隨一得成者。結成相違難也

疏 下答意中。印其初後。釋其中間。謂智為上首。誠如所言。智如明王。眾之御故。大品云。般若如目。五度如盲故。印後義云。終無唯以一法。實如來所歎。三世諸佛。皆具說故。以餘萬行。資於智故。釋其中間。別讚乃有多意。謂隨心令喜故隨時生善故。所治蔽殊故。入門不同故。眾生不能盡受故。下當屬文。又智論云。般若必具一切行。是故讚一即是讚餘。讚餘即是讚智。

鈔 釋其中間下。釋中間總有五意。前四即四隨。後一統攝。今初隨心令喜。即下隨樂。亦世界悉檀。二隨時生善。即下隨宜。亦為人悉檀。三所治蔽殊故。即下隨治。亦名對治悉檀。四入門不同。即下隨義。亦名第一義悉檀。悉檀。此云義宗。即智論中意。諸佛說法不離此四故。又智論下。即第五意。般若統攝諸行。今讚一般若。即是讚餘。餘是般若中餘。故但讚餘。已讚般若。

*二答。

時智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甚希有 能知眾生心 如仁所問義 諦聽我今說

疏 十頌分二。初一歎問許說。

過去未來世 現在諸導師 無有說一法 而得於道者 佛知眾生心 性分各不同 隨其所應度 如是而說法

疏 餘九正答所難。畧分為二。先二頌開二章門。後七雙釋二章。今初。初偈標眾。行成果章。謂正助相假。必萬。行齊修。故諸佛同說。言無有說一者。必具說也。後偈標隨機別讚章。文具禪經四隨。謂初句即隨樂也。將護彼意。稱悅其心故。性不同者。即隨宜也。附先世習。令易受行。習以成性故。分不同者。即隨治也。觀病輕重。設藥多少。謂貪分多者。教不淨等。隨其所應度者。即隨義也。道機時熟。聞即悟故。

鈔 稱悅其心者。謂前人樂行布施。即勸布施。樂行持戒。即勸持戒等。隨順世界。順意樂故。附先世習者。心未必樂。但宿世曾作。勸則易成。如昔曾坐禪。今勸修禪。即易得定。樂約現欲。宜約有根。亦猶鍛金之子。宜令數息等。隨治可知。隨義謂隨以何法得入第一義故。有人因禪悟道。有人因慧悟道。六度萬行皆為入理之門戶故。

慳者為讚施 毀禁者讚戒 多瞋為讚忍 好懈讚精進 亂意讚禪定 愚癡讚智慧 不仁讚慈愍 怒害讚大悲 憂慼為讚喜 曲心讚歎捨

疏 下別釋中二。初三釋隨器別讚章。後四釋眾行成果章。前中二。初兩偈半。別釋隨治。後兩句。結前生後。今初。然六度成其行。四等曠其心。四等多約利他。六度多明自利。六度如初會。四等如下說。然並通四隨。略舉一治耳。涅槃云。慳者之前。不讚布施者。即隨樂意也。

鈔 然竝通四隨者。會經文也。標章具四。釋但有一者。葢是畧耳。故引涅槃。以證有四之義。謂如一布施。有樂施者勸之。即隨樂也。昔曾修行。能生度善。即隨宜也。因施見理。解財如夢。心事俱捨。即隨義也。涅槃云。慳者等。即三十四經。迦葉菩薩品。佛告迦葉。我於餘經中說。五種眾生。不應還為說五種法。為不信者。不讚正信。為毀禁者。不讚持戒。為慳貪者。不讚布施。為懈怠者。不讚多聞。為愚痴者。不讚智慧。何以故。智者若為是五種人。說是五事。當知說者。不得名為具足知諸根力。不得名為憐愍眾生。何以故。是五種人聞是事已生不信心惡心嗔心。以是因緣。於無量劫。受苦果報。今疏引之。以成今文。應具四義。言是隨樂者。彼不樂故。亦是不宜讚故。

如是次第修 漸具諸佛法

疏 二結前生後中。上句結前。下句生後。後四偈釋眾。行成果中。各上半喻。下半合。然有二義。一仍前漸具之義。便得釋成智為上首。二正明所用不同。故須兼具。然攝論第九。明立六度。通有三意。一為除惑故。二為生起佛法故。三為成熟眾生故。前段具初意。此段通具三。謂二二合者。對治別故。先基後室等。即漸具故。皆為利他。即成熟故。

鈔 一仍前等者。即前如是次第修。漸具諸佛法。由仍此言。顯智得為上首。二正明等者。行本防護。與樂別故。故須兼具。前意釋印初義。此意釋印後義。然攝論下。引論成經。通於前後。

如先立基堵 而後造宮室 施戒亦復然 菩薩眾行本

疏 文中初偈二度。為治不發。行因。故合云。行本。謂著財不發施。著家不發戒故。基堵有二義。一基即是堵。即施為進善之首。戒為防惡之初。竝稱基也。二堵為環墻。即檀為萬行首。基也。戒防未非。堵也。宮室者。解脫。

譬如建城郭 為護諸人眾 忍進亦如是 防護諸菩薩

疏 次偈二度。已發修行心。為治退弱心因故。謂不能忍生死苦事。長時修助善品。有疲怠故。今忍城。防外惱之敵。進郭。長內行之眾。通說。則此二皆能防外養內。

鈔 通說則此二皆能防外養內者。諦察法理。養內德也。進防懈怠。眾魔不入。防外敵也。

譬如大力王 率土咸戴仰 定慧亦如是 菩薩所依賴

疏 次偈二度治壞失心因故。謂散亂壞靜慮。邪智壞正。解故。今菩薩定靜惑亂。慧鑑萬法。動寂自在。故菩薩依之以發通慧。賴之以證理果。其猶有力之王。澄清四海。明鑑萬機。故率土戴恩。天下仰則。

亦如轉輪王 能與一切樂 四等亦如是 與諸菩薩樂

疏 後一偈四等為因。自他安樂。招果無盡故。

鈔 招果無盡。如慈一定。得十五果。三地當明。

論 第八爾時已下。有五行經。是文殊問智首。如來唯一法而得出離。又於佛法中以智為首。何故讚歎布施等。總有十問。大意明十波羅密。四無量心。畢竟無體。何須用為。已下有十行頌。是智首菩薩答。如文具明。於中三門如前。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初一行頌。歎能問。及勸聽。已下九行一行一頌。如文具明。智首答意。明諸助道法。隨根遣病。若不修學。無性菩提不成。如頌中分明。舉喻況說。可知。但須依法。有病即治之。如除堆阜。道自無礙。自病已除。還與人服。故藥之與方。終無捨離。二釋菩薩名者。名為智首。以明智能知根。權施法藥。四攝。四無量。十波羅密。三十七助菩提分。隨病生起。增多之處而令服之。顯發菩提無作之性。漸令依本。名為智首。此是下方世界。明以施戒忍進定等十波羅密門如地。能生發一切白淨之法故。世界名頗梨。此是白色。如水精寶色。佛號梵智者。明心如大地。荷負萬有。常安靜故。梵者。淨也。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進修得心智寂靜為果。表地體安靜故。

*第九一道甚深。亦名一乘。先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賢首菩薩言。佛子。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離。云何今見一切佛土。所有眾事種種不同。所謂世界。眾生界。說法。調伏。壽量。光明。神通。眾會。教儀。法住。各有差別。無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疏 問中標問賢首者。至道柔順故。又賢猶直善。佛佛皆同一直道故。二正顯問端中三。初標宗案定。謂佛佛所乘。同觀心性。萬行齊修。自始至終。更無異徑。故云一道。此理共許。二云何下。正設疑難。先總後別。前中謂因道既一。果應不別。云何現見佛剎等殊。為果異故。因非一耶。為因一故。無異果耶。若雙存者。即因果相違。下別辨十事。一界有染淨等殊。二居人善惡等異。

鈔 二居人者。等取或唯地上。或有地前。或通此二。或三乘一乘等也。

疏 三諸乘等別。廣畧等殊。

鈔 三諸乘等別。或有國土說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無有量。或廣略者。如釋迦如來廣制戒學。迦葉即略。乃至有佛夢中說法。

疏 四或三學調伏。或強輭折伏。

鈔 四或三學調攝。即用前乘教等調攝眾生。或戒調練。或定以柔伏。或慧以攝御。言強軟者。即勝鬘意。巳如上引。淨名亦云。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愚人行。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等。譬如象馬。[怡-台+龍]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

疏 五壽有修短。

鈔 五或壽有修短者。如佛名經第七說。梵聲佛。壽十億歲。月面佛。壽一日一夜。智度論說。須扇多佛。朝現暮寂。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釋迦壽命不滿百年等。

疏 六光明。或色相不同。或常放具闕。或照有遠近。七隨染淨土。居人異故。現通亦殊。八眾會異者。此有三種。一多少。二會數。三凡聖大小。

鈔 一多少者。或菩薩多。聲聞少。或反此。或俱多俱少。故世界成就品明佛出云。或化多眾生。或調伏少眾生等。佛名經說。彌留勝王佛。初會聲聞八十億百千那由他等。斯即多也。二會數者。如佛名經第七云。彌留勝王佛。四會說法。蕐勝佛一會說法。聲德佛三會說法。放燄佛十會說法。或一經多會說。如蕐嚴般若。或一會說多經。如無量義。法蕐。彌勒世尊龍蕐三會。七佛說法。會數不同。三凡聖大小。或集聲聞等。或唯菩薩。或三乘同會等。

疏 九教儀者。如此土以音聲為教。香積以眾香教化等。十法住者。有久近故。各有差別者。通上十位。

鈔 十法住久近者。如法蕐說。蕐光佛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若光明佛。正像各二十小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正法住世。復倍壽命。像法住世。復倍正法。則正法二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亦爾。

疏 然若約一佛十事各不同者。德首已明。今問諸佛十事。互望不同耳。

鈔 然若約一佛下。二揀濫也。恐人誤謂一佛一因而有多果。故為此揀。明此是多佛同修一因。何以見果種種差別。一佛證一而果異者。如前巳明。謂文殊問德首云。如來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剎。化無量眾等。故云德首已明。

疏 第三無有下。結成前難。謂若諸佛於因行法。有具不具。可有剎等不同。今皆同具。剎等那別。同具即是一道。第二答中意云。非唯因同。果德亦同。而見異者。隨機感耳。非佛自位而有差別。何者。諸佛因果具同異故。謂同滿行海。是同因也。將此同因。隨所調伏種種迴向應機之果。是異因也。由此異因。感差別果。由上同因。同感真應身土等果。是則約佛。即同能隨異。約機。同處而見異。以生就佛。雖異而常同。以佛就生。雖同而見異。以佛望佛。能異之必同。其猶錦窠。常同常異。

*二答。

時賢首菩薩以頌答曰。

文殊法常爾 法王唯一法 一切無礙人 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佛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無畏亦然

疏 偈中義理多含故文勢非一。且分為二。初二偈。印其立宗。明真身無二。餘偈答其疑難。辨應有異同。今初。初句總印。先標文殊者。警其聽受。法常爾者。明因果無異。法爾常規。餘顯一相。畧明四一。初句法一。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次句人一。次句因一。後偈果一。畧舉其五。一者身一。此有二義。謂若約所證法界為身。則體同為一。若兼能證無罣礙智為身。即相似名一。下既別明心智。則正當初意。然體同義異二心一。八識心王。俱不可知故。三智慧一。四智。三智。二智。一智。皆無別故。四十力一。五無畏一。此五亦畧攝諸德。

鈔 畧明四一者。上以因一。難於果異。今此且明因果一相。然體同義異者。通妨。恐有難云。既取初義體同為一。則一佛證時。一切皆證。若約出現。實如所難。佛見眾生。皆巳證竟。今約現事。故為此通。以體就能。有證未證。千燈一室。所照同空。以燈就空。空體無二。以空就燈。有照未照。隨燈各取。各屬本燈。佛義亦爾。八識心王等者。以非佛無心。但深玅玄奧。難知相耳。故出現品云。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既云知如來心。則非無心矣。彼有十相。一一皆云。是為如來心第一相等。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今取佛佛之心。皆不可知。故名一耳。

如本趣菩提 所有迴向心 得如是剎土 眾會及說法 一切諸佛剎 莊嚴悉圓滿 隨眾生行異 如是見不同

疏 二答疑難中。分二。初二偈總明隨機見異。於中前偈約佛。後偈約機。前中即隨本異因。為物迴向各得差別。故云如是。如是。即差別之義也。畧舉十中三事耳。即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後偈約機者。約佛。則剎等皆圓。約機。隨行見別。如直心為行。則見不諂之國。故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佛剎與佛身 眾會及言說 如是諸佛法 眾生莫能見

疏 餘六偈展轉釋疑。分四。初一偈有疑云。若皆圓滿。何以不見。答意云。眾生不見。豈得云無。然有三義。一約他受用。則地前凡小眾生不見。二約自受用。則等覺眾生亦皆不見。若約即應同真。權教菩薩不見。

鈔 答意云。眾生不見者。即同淨名經云。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行菩薩道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是。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即其義也。

其心已清淨 諸願皆具足 如是明達人 於此乃能覩

疏 次偈有疑云。若皆不見。何以知有。釋云。有見者故。亦有三義。初則淨意樂地已去。由願自在力故。見他受用。二淨無塵習。暜賢願滿。方見自受用。三圓解之人。則名心淨。即應見真。意在初後。義兼中間。

隨眾生心樂 及以業果力 如是見差別 此佛威神故

疏 三有一偈。疑云。若應由物見。何名佛土。釋云。佛威神故。則知生佛共成。既攬同成異。亦稱體成益。

鈔 既攬同成異等者既是如來。將其同因。以取異果。故令圓機。即應見真。故云稱體成益。

佛剎無分別 無憎無有愛 但隨眾生心 如是見有殊以是於世界 所見各差別 非一切如來 大仙之過咎 一切諸世界 所應受化者 常見人中雄 諸佛法如是

疏 四有三偈釋疑云。上云。眾生不見淨剎。又云佛神力令異。為剎體處別。佛有分別耶。故釋云。剎實同處。佛亦無心。物自見異耳。於中初半顯實云剎無分別。佛無憎愛。分別即差別義。故晉經云。佛剎無異相。如來無憎愛。若順今經。亦可此二。通佛及剎。次半偈明異自在物。次半偈明正見剎異。次半偈彰非佛咎。次三句釋佛無憎愛。有感便現。非佛有愛。無感不見。非佛有憎。末後一句總結。一切諸佛。法皆如是。隨機隱顯。真體常存。亦通結一段。

論 第九爾時已下。是文殊問賢首。一切諸佛。一道而得出離。云何今見種種不同。所謂已下。有十問。下有十行頌。是賢首答。於中三門如前。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初兩行。歎法王唯一法。一身。一智。已下八行頌。於中大意有四。一歎差別佛土。因本迴向心所成。為明迴向心。就根益物。身土教儀。悉皆就根。二明諸佛自報之境。非是行因所見。三明眾差別之事。皆由眾生之心行異故。隨自心見別。非佛之異。四明佛神力。能就根現法。二釋菩薩名者。名為賢首。為明得此十種信心。信佛果德。與自心體一。善諳疑滯通塞。入其賢位。故名賢首。此是上方位也。意明此信位心智及境。悉如虛空。無所不含。皆無妨礙。是賢仁之德。故名賢首。又世界名平等色。為明既是上方。明身心與空合。故世界名平等色。佛號觀察智。明以其自心空智慧門。善能觀察。諸法皆空。無所染著。是故名觀察智佛。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自心根本性空無分別不動智佛為因。以進修至此法空觀察智佛為果。明不動智是體。觀察智佛是用。至此明同體用圓滿。因果一性。以是義故。還說如來一身一心一智慧法門。明契果會因。始末無二。總以一為根本故。問曰。何故頌初云。文殊法常爾。答曰。為文殊是諸佛之慧。不動智是體。文殊是用。以將此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根本智之體用門。與一切信心者作因果體用故。使依本故。迄至究竟果滿。與因不異。無二性故。方名初發心。畢竟心。二種不別。明此十信心。難發。難信。難入聞之者。皆云我是凡夫。何由可得是佛。故說少分信者。即贊神通道力。是故當知。且須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見法力加行。如法進修。分分無明薄。解脫智慧明。依自得法淺深。漸當神通德用。隨自已得。信猶未得。何索神通。說言漸漸者。不移一時。一法性。一智慧。無依住無所得中漸漸故。以十玄六相義圓之。法性理中。無有漸頓。但為無始無明慣習習熟。卒令契理純熟難故。而有漸漸。其漸漸者。畢竟無始終延促長短等量。故名為漸漸。

*第十佛境界甚湥。十信觀圓。便造佛境。於中亦先問。

爾時諸菩薩。謂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說已。唯願仁者。以妙辯才。演暢如來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說。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證。何等是佛境界現。何等是佛境界廣。

疏 問中分二。初標能所問人。大眾同問者。攝別歸總故。總別無礙。六相圓融。問文殊者。佛境甚深。除般若玅德。無能達故。始信終智。皆託佛境故。無案定結難者。表尊敬故。若人若法。難致詰故。

鈔 十信觀圓等者。此明來意。亦辨在後之義。始信終智等者。文殊主二法門。一主信故。善財初見。便發信心。二主智故善財後見。便見暜賢。始人之信。亦信佛境。能度之智。亦證佛境。故文殊說。

疏 二佛子我等下。正申請問。分為二。初結前標後。讚玅辨者。敬上首故。二何等下。別顯問端。句有十一。初總餘別。初境界有二。一分齊境界。謂從十地因後果位之法。是佛所有。二所緣境界。謂佛所知之境。竝非餘測。總為佛境。二請問佛境以何為因。三請佛境度生儀式。四應機暜入世間。五能知之智。六所知之法。七圓音起說。八明知體相。九內證平等。十顯現何法。十一量之大小。竝非因位作用所及。亦非下位能知。故云佛境。若約能知能度等。即是分齊。約所知等。名曰所緣。能所雙融。異即非異。言思道斷。是佛境也。

*二答。

時文殊師利菩薩。以頌答曰。

疏 答中。十頌次第而答。唯廣一義獨在於初。與總合辨。欲顯分量。遍於總故。即湥而廣故。

如來深境界 其量等虗空 一切眾生入 而實無所入

疏 初句總標體湥。次句分量廣大。故佛地論引經釋云。諸佛境界。唯除虛空。無能為喻。次句釋上廣。後句釋上湥。然有三義。一約一切眾生即如來藏。更何所入。翻迷之悟。故云證入。二約理非即非異。故云入無所入。三約心境。心冥真境。故說為入。若有所入。境智未亡。豈得稱入。實無所入。方名真如。即廣之湥。本超言念。即湥之廣。安測其涯。

如來深境界 所有勝妙因 億劫常宣說 亦復不能盡

疏 二答因問。謂此因無限。畧示三義。一殊勝以行超絕。無等等故。二微玅。以證理湥玄。盡法源故。三廣大。以多劫說少。亦不盡故。

隨其心智慧 誘進咸令益 如是度眾生 諸佛之境界

疏 三答度問。謂隨其心器。意樂不同。隨其智力。解悟差別。誘引進修。令各獲益。以徧法界。委悉無謬。差別難知。故云佛境。

世間諸國土 一切皆隨入 智身無有色 非彼所能見

疏 四答入問。謂世間即是眾生世間。國土即器世間。一切者。徧法界故。入有二義。一以智身潛入。密益眾生故。二以色身現入。顯益眾生。智身難知。文中偏顯。

諸佛智自在 三世無所礙 如是慧境界 平等如虗空

疏 五答智問。上半權智。橫無不知。故云自在。豎達三際。故無所礙。下半實智。故云慧境。平等如空。無若干也。虛空之言。亦兼喻上無罣礙也。權實無礙。方為佛境。

法界眾生界 究竟無差別 一切悉了知 此是如來境

疏 六答法問。法界是理。生界是事。攬理成事。理徹事表。故云無別。是故事則不待壞而恒真。理則不待隱而恒俗。非直廣大無限。亦乃甚深無際。究盡了知。故稱佛境。又法界是所證。生界是所化。了知是能證能化。究尋其本。亦無差別。是難知之佛境也。

一切世界中 所有諸音聲 佛智皆隨了 亦無有分別

疏 七答說問。一切言音。隨性隨相。皆悉了知。未曾起念。故無分別。以一切差別言音。即是如來法輪聲攝故。以斯答說。音聲實相。即法輪故。

鈔 以一切下。通妨。謂有問云。上問說法。今答智了。豈得同耶。故今答云。所了之聲。是佛法輪聲攝故。隨其類音。為說法故。出現品云。音聲實相。即法輪故。賢首品亦云。能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故上疏云。隨性隨相。皆悉了知。了相差別。隨宜之用。了性體融。一攝一切。

非識所能識 亦非心境界 其性本清淨 開示諸羣生

疏 八答知即心體。

鈔 知即心體者。此句標示。上智即對所證之法。明能證之智。今直語靈知真心。異乎木石者。通能所證也。

疏 了別即非真知。故非識所識。

鈔 了別下。雙會南北宗禪。以通經意。此句即遺南宗病也。謂識以了別為義。了見心性。亦非真知。淨名云。依智不依識。謂分別名識。無分別名智。今有了別之識。故非真知。真知唯無念方見。

疏 瞥起亦非真知。故非心境界。

鈔 瞥起亦非者。此釋第二句。遺北宗之病。北宗以不起心為玄玅故。以集起名心。起心看心。是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忘心遺照。言思道斷。故勝天王般若問云。云何菩薩修學甚深般若。通達法界。佛告勝王言。大王即是如實。世尊。云何如實。大王。即不變異世尊。云何不變異。大王。所謂如如。世尊。云何如如。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說。離相無相。遠離思量。過覺觀境。是謂菩薩修行甚深般若。了達甚深法界。釋曰。但以無念心。稱此而知。即同佛知見。經云。如實即無念。是用無念心。見聞覺知一切事法。心常寂靜。即如來藏。

疏 心體離念。即非有念可無。故云性本清淨。

鈔 心體離念者。雙會二宗。釋第三句。以北宗宗於離念南宗破云。離念則有念可離。無念則本自無之。離念如拂鏡。無念如本淨。今為會之。起信既云。心體離念。亦本自離。非有念可離。亦同無念可無。即性淨也。非看竟方淨。若無看之看。亦猶無念念者。則念真如。

疏 眾生等有。惑翳不知。故佛開示。皆令悟入。

鈔 眾生等有下。釋第四句。即用法蕐開示悟入佛知見意。謂開除惑障。顯示真理。令悟體空。證入心體也。

疏 即體之用。故問之以知。即用之體故答以性淨。知之一字。眾玅之門。若能虛己而會。便契佛境。

鈔 即體之用下。會違。謂前問問知。今答性淨。都無知言。何以會通。故為此會。故水南知識云。即體之用名即用之體為寂。如即燈之時即是光。即光之時即是燈。燈為體。光為用。無二而二也。知之一字眾玅之門。亦是水南之言。若能虛己下。勸修。即可以神會。難以事求也。能如是會。非唯空識而已。於我有分也。

非業非煩惱 無物無住處 無照無所行 平等行世間

疏 九答證問即證大涅槃。三德圓也。非業繫故。解脫也。非煩惱者。轉煩惱即菩提。是般若也。無物者。虛相盡故。法身顯也。無住處者。成上法身。無所在也。無照者。成上般若。能證相寂也。無所行者。成上解脫。無業行之用也。由無用故。用彌法界。由無照故。無所不知。由無在故。無所不在。故結句云。平等行世間也。是謂三德祕藏。佛之境也。

一切眾生心 普在三世中 如來於一念 一切悉明達

疏 十答現問。上半所現。初句橫盡十方。次句豎窮三際。下半能現。竝於如來圓鏡智中。無念頓現故。出現品云。菩薩普現諸心。行即斯義也。 上來辨十甚深即問答竟。

論 第十爾時已下。明諸菩薩共問文殊師利十一種佛境界。已下十行頌。是文殊師利答。於中三門如前。一科頌意。此十行頌。一行一頌。其頌文答前所問。頌文自具。不煩更釋。二釋菩薩名者。名文殊師利。此云玅德。以玅慧善揀。正邪自在。故云玅德。此是東方卯位也。明卯主東方震卦。震為雷動。啟蟄發生之始。明此玅慧。是震動發生信心之始。是故亦云妙生菩薩。為明一切諸佛從此慧生十信解故。乃至滿足菩提一切願。行海故。世界名金色者。明因舉果體白淨無染法故。又明金胎二月。表十信為聖胎故。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文殊師利。明無性淨慧徧故。佛號不動智。為無明本空。無體可動。不動智故。但有應境知法。應器知根。如響應聲。無有處所形體可得。名之為智。無可取捨。故名為不動。三配當位因果者。玅慧為因。不動智為果。亦互為因果。若以玅慧善揀擇法顯智故。即以玅慧為因。不動智為果。若以慧由智起。即不動智為因。玅慧文殊以為果故。或智之與慧。總因總果。明體用一真。無二法故。亦智之與慧。總非因非果。為體無本末依住所得故。是性法界自在知見。非如世間因果比對可得故。此文殊師利不動智佛。初起信心。亦從此起。乃至信終。亦不離之故。迄至自行圓滿成示成正覺。亦不離之故。此明以佛智慧示悟眾生。欲令眾生入佛知見。佛知見者。文殊師利玅慧。不動智佛是。此是凡聖等共有之。佛示凡夫。使令悟入。

*自下第二現事結通。於中二。先現事。後結通。今初。

爾時此娑婆世界中一切眾生。所有法差別。業差別。世間差別。身差別。根差別。受生差別。持戒果差別。犯戒果差別。國土果差別。以佛神力。悉皆明現。

疏 因何而現。上來十首。法光開曉眾生身心。故佛力蹔現。示相而答。令其自驗而欣厭故。所現有十。第一法。即所行之法。謂三學等殊。二業。謂正行漏無漏等。三集因苦果。四身類不同。五根機差別。六四生非一。七持戒則人生勝劣。八犯戒則三塗重輕。九國土則依處染淨。十說法則近報淨居。聰明利智。速具佛法。此經文闕。晉本具之。

鈔 七持戒者。如第二地中。說法者。皆智論文。論第十三。引育王經云。育王常供養眾僧。有一比丘。口內馨香。育王懷疑。試而驗之。方知本有。問其所因。比丘答云。迦葉佛時。說法之果。復問。說法果唯爾耶。答此是華報。問云。果報云何。因說偈云。大名聞端正。得樂及恭敬。威光如日月。為一切所愛。辨才有大名。能盡一切結。苦滅得涅槃。如是名為十。

疏 又此亦可配十甚湥。以是示相答故。一法首正教甚湥。二寶首業果。三勤首懈怠難出。四財首觀內生等。五德首。佛法一昧。隨根異說等。六覺首往善惡趣。七智首六度順。行通為持戒之果。八目首佛田平等。但犯戒布施。得果差別。九賢首隨心世界。有差別等。十晉經既有說法。即是說佛境界法也。

鈔 又此亦可者。重會前文。不為此釋。則現事無由。理必合爾。但文影畧。故致亦可之言。

論 第十一爾時已下。有八行經。是都舉娑婆九種差別。并都舉十方一切差別。悉皆以佛神力。無不明現。如文可知。已上但隨文殊師利所問。隨位菩薩答。依所說頌。取其意趣。理自分明。及以世界佛號。菩薩名號。即知進修因果。總是前莊嚴法性清淨佛剎。四種佛剎中。金色世界。及不動智佛。是佛住佛剎。餘九世界。及九箇智佛。是莊嚴法性佛剎。及十地巳來總是。如來出現品。是示成正覺佛剎。清淨佛剎。四諦品是。此之一品。大意有六。一菩薩以名表行。二以世界之色。表所得之理。三以佛名。

*第二結通廣徧。

如東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虗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眾生法差別。乃至國土果差別。悉以佛神力故。分明顯現。

疏 於中二初結東方。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疏 後南西下。類餘九方。亦現十事。以此處說法。則現事通於十方。餘處說法。亦應類此。總為一法界大會。思之。 問明品辨信中解竟。

疏 號。表所得之志。四以方隅。表所得之法。五成其十信所行之行。六明十信進修同異。如上已述。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