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六 明法品第十八

*四門中初來意。

疏 來意者。前明當位所成之德。今辨趣後勝進之行。故次來也。又前明發心之勝德。今辨所具之行相。故次來也。

*二釋名。

疏 釋名者。準梵具翻。應云法光明品。統有四義。一法慧智慧。於能所詮進趣行法。分明照了故。即明所知法。二明是能詮。以能顯行故。法是所詮。可軌則故。此則詮旨合目。明有法故。法之明故。通二釋也。三明是智用。法是理行及果。境智合說。俱是所詮。法之明。明之法。依主名也。四所修行法。體離無明。亦唯所詮。有明之法。法即是明。通有財持業也。

*三宗趣。

疏 宗趣者。明法不同。畧有四種。謂教理行果。尋教悟理。觀理起行。行成得果。皆初宗後趣。又此四皆宗。為成後位。及成勝德為趣。

論 第一釋品名目者。此品為明前之升須彌頂品。偈讚品。十住品。梵行品。初發心功德品。五品法門已。發菩提之心。得廣大功德。此精進慧所問之法有二義。一令前五品之法其心更明。二令後所行之法轉勝明白。故云明法品。明升進前後法故。是精進慧菩薩啟請。法慧菩薩言。所有大願。悉使滿足。獲諸菩薩廣大之藏。此明前所得法。使令更明。後之升進。使令明白。是修十行之向。長養本位十住之法。第二釋品來意。及名目。如前。

*第四釋文。文有三分。一請說分。二正說分。三結說分。今初分二。先長行。後衹夜。前中亦二。初敘問答之人。

爾時精進慧菩薩。白法慧菩薩言。

疏 勝進趣後。非勤不能。故精進慧問。

*二正申所問。亦分為二。初領前自分勝德。後請說勝進之行。今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初發求一切智心。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具大莊嚴。升一切智乗。入菩薩正位。捨諸世間法。得佛出世法。去來現在諸佛攝受。決定至於無上菩提究竟之處。

疏 前中先總。後具大莊嚴下別。別有七句。一領德。即領前莊嚴一切諸佛不共之法。二領乘。即上已住究竟一乘道。三領位。位不退故。即上已住如來平等性三世諸佛家中生。此下晉云。離生道者。即是領道。圓教初住。離生因故。今四五二句。晉經一句。以捨世間得出世法。入住正位。即上於諸世間不分別等。六去來現在諸佛攝受。領得勝緣。即上佛護佛讚等也。七決定至於菩提。領其當果。即上云。當得三世諸佛無上菩提。德雖無量。不出於此。故畧舉耳。此約當住位釋。

*二請後勝進行中亦二。先問所成行體。後問行成德用。以破癡等為德用故。今初。

彼諸菩薩。於佛教中云何修習。令諸如來皆生歡喜。入諸菩薩所住之處。一切大行皆得清淨。所有大願悉使滿足。獲諸菩薩廣大之藏。隨所應化常為說法。而恒不捨波羅蜜行。所念眾生咸令得度。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善根方便皆悉不虗。佛子。彼諸菩薩以何方便。能令此法當得圓滿。願垂哀愍為我宣說。此諸大會靡不樂聞。

疏 文中先正問。後結請。前中十句為三。初五自利兼他。一問云何修習。順佛令喜。其修習言。亦總亦別。總徧諸句。別謂策勤。即下答中。明不放逸。二問順法入位。三順行。四順願。五順德。積德成藏故。次四利他兼自。束為二對。初常說法而不捨自行。後下念四生。上弘三寶。末後一句。總結二利不虛。二佛子下。結請。可知。

*第二問行成德用。文亦分二。初正問。後結請。前中分二。初問行所成因德。二問結因成果德。今初。

復次如諸菩薩摩訶薩常勤修習。滅除一切無明黑暗。降伏魔寃。制諸外道。永滌一切煩惱心垢。悉能成就一切善根。永出一切惡趣諸難。淨治一切大智境界。成就一切菩薩諸地諸波羅蜜。總持三昧六通三明四無所畏清淨功德。莊嚴一切諸佛國土及諸相好身語心行成就滿足。善知一切諸佛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一切智智所行境界。為欲成熟一切眾生。隨其心樂而取佛土。隨根隨時如應說法。種種無量廣大佛事。

疏 有十二事。初十一字。貫下諸句。一能滅無明。未審修何行法而能滅耶。諸句皆爾意在徵因。無明有體。黑暗為用。非明無之處。即名無明。故別有惑體。由無明故。事理皆昧。名為黑暗。二問降魔。三問制外。四問究竟斷道。心垢即是所知。亦名習氣。五善根以何而成。六三惡八難。云何可出。七智境何由淨治。八地等七種淨德。云何成就。九依正三業功德。云何莊嚴滿足。十以何觀力。知佛功德。十一一切智境。復云何知。十二何法能成就眾生。乃至作大佛事。

*第二結因成果德。

及餘無量諸功德法。諸行。諸道。及諸境界。皆悉圓滿。疾與如來功德平等。於諸如來應正等覺百千阿僧祇劫修菩薩行時所集法藏。悉能守護開示演說。諸魔外道無能沮壞。攝持正法無有窮盡。於一切世界演說法時。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脩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如來法王。皆悉守護。一切世間恭敬供養。同灌其頂。常為諸佛之所護念。一切菩薩亦皆愛敬。得善根力增長白法。開演如來甚深法藏。攝持正法以自莊嚴。

疏 於中二。先正結平等。謂結所不說。及等如來。第二於諸如來下。顯等佛之用。護持正法。便等佛故。故徧明之。文有十句。初總餘別。總謂開示演說。教理行果。皆有護義。諸魔下別。一異敵不侵。二攝持修行。三十王外助。四舉世同欽。五諸佛灌頂。準梵本云。一切如來共所守護。同灌其頂。故應廻文。六菩薩愛敬。七得眾善根。八能演深法。九攝德自嚴。若得此九。方名護法。

*二結請。

一切菩薩所行次第。願皆演說。

疏 可知。

*後衹夜。

爾時精進慧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言。

大名稱者善能演 菩薩所成功德法 深入無邊廣大行 具足清淨無師智。

疏 偈文分二。初一讚說者。

若有菩薩初發心 成就福德智慧乗 入離生位超世間 普獲正等菩提法。

疏 餘十頌上文。於中亦二。初一頌領前。

彼復云何佛教中 堅固勤修轉增勝 令諸如來悉歡喜 佛所住地速當入 所行清淨願皆滿 及得廣大智慧藏 常能說法度眾生 而心無依無所著 菩薩一切波羅蜜 悉善修行無缺減 所念眾生咸救度 常持佛種使不絕 所作堅固不唐捐 一切功成得出離 如諸勝者所修行 彼清淨道願宣說。

疏 餘頌請後。於中亦二。前四頌所修行體。

永破一切無明暗 降伏眾魔及外道 所有垢穢悉滌除 得近如來大智慧 永離惡趣諸險難 淨治大智殊勝境 獲妙道力鄰上尊 一切功德皆成就 證得如來最勝智 住於無量諸國土 隨眾生心而說法 及作廣大諸佛事。

疏 後五頌行所成德。於中亦二。前三頌行所成因德。

云何而得諸妙道 開演如來正法藏 常能受持諸佛法 無能超勝無與等 云何無畏如師子 所行清淨如滿月 云何修習佛功德 猶如蓮華不著水。

疏 後二頌結因成果德。

*大文第二正說。分中分二。先長行。後偈頌。前中亦二。先讚問許說。

爾時法慧菩薩告精進慧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多所惠利。哀愍世間諸天及人。問於如是菩薩所修清淨之行。佛子。汝住實法。發大精進。增長不退。已得解脫。能作是問同於如來。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承佛威神之力。為汝於中說其少分。

疏 文中三。初讚所問利益也。二佛子下。讚能問具德。三諦聽下。戒聽許說。

*第二正答中二。先答所成。行體。後答。行成德用。前中答前十問。即為十叚。今初叚中有五十句。前二十句答前修習。後三十句答令佛歡喜。前修習言。亦總亦別。今不放逸。亦通總別。總則徧下十叚。皆由不放逸成。別則屬於修習。在文分二。先牒前標後。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發一切智心。應離癡暗。精勤守護無令放逸。

疏 勤智守心不犯塵境。名不放逸。是修習相。不守根門。是名放逸。涅槃云。不放逸根。深固難拔。因不放逸。一切善根皆得增長。故首明之。即精進三根。於所斷修。防非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

鈔 即精進三根下。第三出其體業。即唯識第六釋曰。謂依精進。及無貪等三種善根。此之四法。於所斷惡。防令不起。於所修善。隨令增長。體是四法。約別功能而假建立。名不放逸。非別有體。

*二辨別中有二十句。前十始修。後十終成。今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十種法名不放逸。何者為十。一者護持眾戒。二者遠離愚癡淨菩提心。三者心樂質直離諸諂誑。四者勤修善根無有退轉。五者恒善思惟自所發心。六者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七者修諸善業而不願求世間果報。八者永離二乗行菩薩道。九者樂修眾善令不斷絕。十者恒善觀察自相續力。佛子。若諸菩薩行此十法。是則名為住不放逸。

疏 文四。一總標。二徵數。三別列。四總結。他皆倣此。列中。一對治破戒放逸。三聚非一。故名為眾。即三德三身之因。故首明也。寧捨身命。不犯小罪。故名護持。二離癡智顯。故菩提心淨。三四可知。五恐負自心。故思本發。六遠離惡緣。七修善無住。八離小行大。寧起疥癩野干之心。不起二乘之心。難反復故。九積善無替。十亦愛亦策。不令過分。使不相續。若不續者。當令相續。故須觀察。

鈔 寧起疥癩下。即薩遮尼犍子經。難反復故。即淨名文。彼第二經云。凡夫於佛法有反復。而聲聞無也。

*二終成。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不放逸得十種清淨。何者為十。一者如說而行。二者念智成就。三者住於深定不沉不舉。四者樂求佛法無有懈息。五者隨所聞法如理觀察。具足出生巧妙智慧。六者入深禪定得佛神通。七者其心平等無有高下。八者於諸眾生上中下類心無障礙。猶如大地等作利益。九者若見眾生乃至一發菩提之心。尊重承事猶如和尚。十者於授戒和尚及阿闍梨一切菩薩諸善知識法師之所。常生尊重承事供養。佛子。是名菩薩住不放逸十種清淨。

疏 終成十中。一行清淨。由不放逸。得無違教失。故名清淨。二念智清淨。念則明記。智則决斷。念有智故。念即無念。智有念故。常得現前。此二相資。故名成就。三等持清淨。不沉不掉。故名為等。然此沉掉。乃含多意。如始學者。不昏沈。不惡作。亦名為等。未是深定。今稱性寂然。故能不掉。智照不昧。所以不沉。如此深定。非深非淺。四勤聞清淨。五思修清淨。六等引清淨。七玅慧清淨。稱理平等故。八攝受清淨。等利益故。如大地者。勝鬘云。譬如大地。負四重擔。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菩薩大地。荷負四種重任者。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及三乘人隨機徧攝。名等作利益。九同行清淨。謂如彌伽讚敬善財。十承事清淨。輕離心故。

鈔 謂離善知識下。合上四種重任。此合大海。最深重難持故。諸山喻菩薩十地。十地如十山故。草木喻緣覺。獨善不從師故。眾生喻聲聞。有師屬故。

*次答合佛喜。有三十句。初十結前生後。次十正成行相。後十純熟究竟。今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不放逸。發大精進起於正念。生勝欲樂。所行不息。於一切法心無依處。於甚深法能勤修習。入無諍門。增廣大心。佛法無邊能順了知。令諸如來皆悉歡喜。

疏 此即牒前十種清淨。如次配屬。前八可知。九攝二句。以菩提心。佛法無邊誓願知故。既敬此心。及事於師。故能順了。上九結前。第十生後。故令佛喜。

*次十正成行相。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等為十。一者精進不退。二者不惜身命。三者於諸利養無所希求。四者知一切法皆如虗空。五者善能觀察普入法界。六者知諸法印心無倚著。七者常發大願。八者成就清淨忍智光明。九者觀自善法心無增減。十者依無作門修諸淨行。佛子。是為菩薩住十種法。能令一切如來歡喜。

疏 正成行相者。前明即前修習。故令佛喜。今更別明。於中一勤而不退成上精進。二內不惜身。正念方成。三外絕異求。故唯有勝進。四加行觀空。方能不息。五正證入理。故無所依。六窮得法印。方順深法。法印多種。或五或四。或三或一。但廣畧之異耳。言五印者。即五非常觀。謂無常。苦。空。無我。寂靜。言四印者。合空入於無我。空即我所故。或名優陀那。菩薩藏經第二中。名法鄔陀南。鄔陀南者。此名標相。涅槃寂靜。是無為法標相。印即決定義。如說有為。決定無常。善戒第七。地持第八。瑜伽四十六。廣有分別。言三印者。四中合苦入無常。或除涅槃寂靜。有為印故。今以諸印。印於一切。亦無能印。故云不著。則入唯一實相印矣。

鈔 善戒第七者。經云。智有三種。一者能捨外物。二者能捨內物。三者捨內外已兼化眾生。云何教化。見貧窮者。先當語言。汝能歸依於三寶不。受齋戒不。若言能者。先授三歸。及於齋戒。後則施物。若言不能。復應語言。若不能者。汝能隨我說。一切法無常。無我寂滅涅槃不。若言能者。復當教之。教已便施。乃至云若能如是先教後施。是名大施。

疏 後四依理起行。七願護小心。故增廣大。八智護凡見。方順佛法。九自無法愛。十無作而修。故入無諍門矣。

*後十純熟究竟。

佛子。復有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者為十。所謂安住不放逸。安住無生忍。安住大慈。安住大悲。安住滿足諸波羅蜜。安住諸行。安住大願。安住巧方便。安住勇猛力。安住智慧。觀一切法皆無所住。猶如虗空。佛子。若諸菩薩住此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

疏 純熟究竟中。行修成熟。故云安住。初二入理行。一加行離逸。二正證捨相。次二救生行。次二隨緣行。十度別修。諸行總攝。後四願智行。即十度後四也。亦可前十。如次成此十種。但生熟之異耳。思之。

*第二答入菩薩所住處問。文分為三。初有十法起入地行。次住地觀修。後明地要勝。今初。

佛子。有十種法。令諸菩薩速入諸地。何等為十。一者善巧圓滿福智二行。二者能大莊嚴波羅蜜道。三者智慧明達不隨他語。四者承事善友恒不捨離。五者常行精進無有懈怠。六者善能安住如來神力。七者修諸善根不生疲倦。八者深心利智以大乗法而自莊嚴。九者於地地法門。心無所住。十者與三世佛善根方便同一體性。佛子。此十種法。令諸菩薩速入諸地。

疏 列中初三自分行。一具資糧。二成加行。一度具十。名大莊嚴。三智契實相。故不隨他。後七起勝進行。謂四外近良緣。五內須自策。六能安果用。七不厭修因。八雙游定慧。深心契寂。利智貫達。以斯二法。嚴於法身。故法蕐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也。九不住法門。住有二失。一不契地智。二不能進趣。不住反此。十善窮地體。謂依一佛智。方便多門。更無異體。

論 佛子已下。至令諸菩薩速入諸地。有八行經。明行此十法速入諸地分。經云。有十種法。令諸菩薩速入諸地者。明雖於初發心住位。而徧知諸住。諸行。諸囬向。諸地法門。為一即一切故。一切即一故。即因即果故。即如善財童子見彌勒菩薩已。彌勒還令却見文殊師利。明因果不異不離故。此亦如是。從初發心位。佛果地位。一念齊進而亦不出一念中。修成正覺佛因果。及菩薩行悉圓滿故。如善財一生。龍女不出一剎那際。一生成佛。總相似故。云一生成佛者。明今生是父母分叚身。是信心。其見道修行生。捨分叚身。入變易生。名為一生。亦不出剎那際。無古今性。無分叚性。無變易性。萬相如幻故如化故。非生滅故。無三世故。以此初住。徧修諸位諸地故。貫通諸法。總一時一法。多少延促。自在無礙。不出一剎那際故。法如是故。去情以智觀之可見經云。與三世諸佛同一體性者。為法身智慧同也。三世廣大劫。一念同三世諸佛暜賢。共行大智大悲圓滿同故。

*二住地觀修。

復次佛子。諸菩薩初住地時應善觀察。隨其所有一切法門。隨其所有甚深智慧。隨所修因。隨所得果。隨其境界。隨其力用。隨其示現。隨其分別。隨其所得。悉善觀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如是知已。入菩薩地能善安住。

疏 有十一句。初一是總。一切法門。是成地之法。次九為別。二諸地證智。三修加行因。四攝報等果。五所知分齊。及所化境。六進德修業。斷障力用。七示百身等。八分別諸願十善等法。九所證法界。皆言隨其者。諸地非一故。十悉善下。辨成觀相皆自心者。智與心相應。故因由心學。果是心成。境由心現。力用是心分位。神通是心現起。分別是心决擇。所得是心造詣。竝心外無得。何所著耶。十一如是下。結觀成益。

*三顯地要勝。

佛子。彼諸菩薩作是思惟。我等冝應速入諸地。何以故。我等若於地地中住。成就如是廣大功德。具功德已。漸入佛地。住佛地已。能作無邊廣大佛事。是故冝應常勤修習。無有休息。無有疲厭。以大功德而自莊嚴入菩薩地。

疏 標徵釋結。文竝可知。

*第三答大行清淨問。有二十句。初十是因。後十是果。今初。

佛子。有十種法。令諸菩薩所行清淨。何等為十。一者悉捨資財滿眾生意。二者持戒清淨無所毀犯。三者柔和忍辱無有窮盡。四者勤修諸行永不退轉。五者以正念力心無迷亂。六者分別了知無量諸法。七者修一切行而無所著。八者其心不動猶如山王。九者廣度眾生猶如橋梁。十者知一切眾生與諸如來同一體性。佛子。是為十法。令諸菩薩所行清淨。

疏 行成出障。故云清淨。雖數名小異。大同十行。亦通十度。十行所行。即是十度。欲勝進彼。故此前修。前七可知。八於惡眾生修菩薩行。心不傾動。是難得中義。本願誓化故。九善法行中。與眾生為清涼法池。大悲堅固暜攝眾生。為舍為歸。是廣度眾生如橋梁義。有力能故。十眞實行中文云。此菩薩入三世諸佛體性。與三世諸佛善根同等。智决體同故。

論 佛子有十種法已下。至所行清淨。有八行經。明淨行分。經云。知一切眾生與諸如來同一體性者。三乘菩薩。知一切眾生同有如來佛性理性。此經知一切眾生同有如來一切種智之性。如經下文。有經卷。如三千大千世界。內在小眾生身中。有人成佛。破此微塵。出此經卷。言微塵許大眾生。皆有佛一切種智故。菩薩成佛化之。總得如來一切種智故。達理之智。名一切智。差別智。名一切種智。

*第二明果。

菩薩既得。行清淨已。復獲十種增勝法。何等為十。一者他方諸佛皆悉護念。二者善根增勝超諸等列。三者善能領受佛加持力。四者常得善人為所依怙。五者安住精進恒不放逸。六者知一切法平等無異。七者心恒安住無上大悲。八者如實觀法出生妙慧。九者能善修行巧妙方便。十者能知如來方便之力。佛子。是為菩薩十種增勝法。

疏 由行淨因。得勝法果。一他力勝。二自善勝。三深定勝。四同行勝。五助道勝。六眞智勝。七意樂勝。八觀慧勝。九修行勝。十增進勝。

*第四答大願問。有二十句。初十起勝淨願。後十勵志令滿。今初。

佛子。菩薩有十種清淨願。何等為十。一願成熟眾生無有疲倦。二願具行眾善淨諸世界。三願承事如來常生尊重。四願護持正法不惜軀命。五願以智觀察入諸佛土。六願與諸菩薩同一體性。七願入如來門了一切法。八願見者生信無不獲益。九願神力住世盡未來劫。十願具普賢行淨治一切種智之門。佛子。是為菩薩十種清淨願。

疏 全同初地十願。一成熟眾生願。二淨佛國土願。三供養。四護法。五承事。六同善根。七攝法上首。法通至佛。名如來門。八三業不空。九具修諸行。十現成正覺。但彼文廣。依彼次者。五七一二。六八三九。四十為今之次。

鈔 依彼次者。五七一二等。如次將今之十。以對彼十。此中第一。即彼第五。是成熟眾生等。

*二令願成滿。

佛子。菩薩住十種法。令諸大願皆得圓滿。何等為十。一者心無疲厭。二者具大莊嚴。三者念諸菩薩殊勝願力。四者聞諸佛土悉願徃生。五者深心長久盡未來劫。六者願悉成就一切眾生。七者住一切劫不以為勞。八者受一切苦不生厭離。九者於一切樂心無貪著。十者常勤守護無上法門。

疏 令願成滿者。由斯十句。能滿前十。及餘多願。於中五。深心則可久。六悉成則可大。可久則菩薩之德。可大則菩薩之業。餘竝可知。

*第五答獲菩薩藏問。

佛子。菩薩滿足如是願時。即得十種無盡藏。何等為十。所謂普見諸佛無盡藏。總持不忘無盡藏。決了諸法無盡藏。大悲救護無盡藏。種種三昧無盡藏。滿眾生心廣大福德無盡藏。演一切法甚深智慧無盡藏。報得神通無盡藏。住無量劫無盡藏。入無邊世界無盡藏。佛子。是為菩薩十無盡藏。

疏 文亦有四。初是結前生後。謂以前行願。蘊積成藏。故唯十句。更無成熟等異。文有五對。竝顯可知。

鈔 文有五對竝顯可知者。一見佛持法對。二智深悲廣對。三多定廣福對。四辨深通勝對。五豎末橫該對。

*第六答隨所應化常為說法問。三。初結前生後。

菩薩得是十種藏已。福德具足。智慧清淨。於諸眾生。隨其所應而為說法。

疏 謂蘊積福智。用以攝生。

*二徵以標起。

佛子。菩薩云何於諸眾生隨其所應而為說法。

*三正解其義。於中分二。前知器授法。二具德成益。今初。

所謂知其所作。知其因緣。知其心行。知其欲樂。貪欲多者。為說不淨。瞋恚多者。為說大慈。愚癡多者。教勤觀察。三毒等者。為說成就勝智法門。樂生死者。為說三苦。若著處所。說處空寂。心懈怠者。說大精進。懷我慢者。說法平等。多諂誑者。為說菩薩其心質直。樂寂靜者。廣為說法令其成就。菩薩如是隨其所應而為說法。

疏 初中先知器有四。一識習氣所作。如金師之子。應教數息等。二知種性因緣。聞法發心為因。隨因成性。遇師聞法為緣。隨緣成種。三知心行之病。謂多貪等。四知希望差別。

鈔 如金師之子等者。涅槃經說。乃是身子差機。十地當引。今且引莊嚴論說。目連教二弟子。金師之了教不淨觀。浣衣之子教數息觀。久無所證。舍利弗問目連。汝以何法而教之乎。答以二觀。又問二人從何來。答一浣衣。一鍛金。身子云。鍛金之子。應教數息。浣衣之子。令修不淨。於是目連如法教之。即得羅漢。即說五頌。歎身子云。第二轉法輪。佛法之大將。於諸聲聞中。得於最上智。又云。行自境界中。獲得所應得。行他境界中。如魚墮陸地。我常在河邊。習浣衣自淨。安心於白骨。相類易開解。不大加功力。速疾入我意。金師常吹囊。出入息是風。以其相類故。易樂入安般。眾生所翫習。各自有勝劣。釋曰。上皆隨宜之意。

疏 二貪欲下。知授法。文有十句。初二可知。三癡有二種。一迷於事理。教觀法相。二惡邪推求。不信業因。令其觀察。十二因緣。能離邪執自性等計。上三唯對治。四等分者。等謂相似。三觀不可竝施。若等重者。教觀勝義。謂婬欲即道等。若等輕者。可以生善為人化之。釋此四分。具如雜集十三。五求人天樂為樂生死。說三苦者。乃至非想。行苦所隨故。十樂事寂者。令成理寂。若沈空寂。令成事用。菩薩已下。總結隨宜。

*二明具德成益。

為說法時。文相連屬。義無舛謬。觀法先後。以智分別。是非審定不違法印。次第建立無邊行門。令諸眾生斷一切疑。善知諸根入如來教。證眞實際知法平等。斷諸法愛除一切執。常念諸佛心無蹔捨。了知音聲體性平等。於諸言說心無所著。巧說譬喻無相違反。悉令得悟一切諸佛。隨應普現平等智身。

疏 有十句十對。一文連義正。二法智無差。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三審定無違。即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四立法義故。能徧斷疑。五了物根故。入於佛教。六寂契眞際。照法性源。七斷眞法愛。除人法執。八念佛了音。九亡言巧說。雖無說無示。善順宗因。十令悟隨宜。終歸平等。即說之益。

鈔 七斷眞法愛者。謂眞實觀智。理事無違。心生愛著。便不證實。故諸聖人。少有所念。不得聖果。

*第七答恒不捨離諸波羅密問。於中二。先結前生後。

菩薩如是為諸眾生而演說法。則自修習增長義利。不捨諸度。具足莊嚴波羅蜜道。

疏 正說法時。便具十度。設自修此。亦為利他。一向大悲。了平等故。通至佛果。故皆名道。

*二正示不捨度相。十度即為十叚。初檀。

是時菩薩。為令眾生心滿足故。內外悉捨而無所著。是則能淨檀波羅蜜。

疏 皆先辨相。後是則下。結名。前四辨相中。先辨施等相。後無著等。辨波羅密相。

*二戒。

具持眾戒而無所著。永離我慢。是則能淨尸波羅蜜。

疏 可知。

*三忍。

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動搖。譬如大地能持一切。是則能淨忍波羅蜜。

疏 忍中諸惡。通於內外。其心下。契理平等。成波羅密。

*四精進。

普發眾業常修靡懈。諸有所作恒不退轉。勇猛勢力無能制伏。於諸功德不取不捨。而能滿足一切智門。是則能淨精進波羅蜜。

疏 精進中。暜發眾業。是無餘修。亦利樂勤。常修靡懈。是長時修。恒不退轉。是無間修。上即加行勤也。勇猛莫制。是勇捍修。亦被甲勤。於諸已下。是顯度相。

鈔 四精進中等者。此中攝於四修。及三精進。故疏雙配。細尋可知。

*五禪定。

於五欲境無所貪著。諸次第定悉能成就。常正思惟不住不出。而能銷滅一切煩惱。出生無量諸三昧門。成就無邊大神通力。逆順次第入諸三昧。於一三昧門入無邊三昧門。悉知一切三昧境界。與一切三昧三摩鉢底智印不相違背。能速入於一切智地。是則能淨禪波羅蜜。

疏 禪定中。文有十一句。一訶五欲。所以訶者。夫禪定虛凝。湛猶停海。高攀聖境。尚曰妄情。馳想五塵。豈當為道。云何訶之。色如熱金丸。執之則燒。聲如毒塗鼓。聞之必死。香如斃龍氣。齅之則病。味如沸熱蜜。舐則爛傷。觸如臥師子。近之則嚙。此五欲者。得之無厭。如火益薪。亡國敗家。世世為害。過於寃賊。故不應著。况菩薩體此即如。復何所著。

鈔 一訶五欲者。即天台止觀。依智論諸經修正道前。立二十五方便。謂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三棄五葢。四調五事。五行五法。五五二十五。今此但明訶五欲耳。况菩薩下。三無訶相。直順經文無貪著義。餘之方便。疏文不要。畧示其名。言具五緣者。一持戒清淨。二衣食具足。三閑居靜處。四息諸緣務。五近善知識。言棄五葢。前已有竟。調五事者。一調食令不饑不飽。二調眠不節不恣。三調身令不寬不急。四調息令不澁不滑。五調心令不沉不舉。行五法者。一欲。二精進。三念。四巧慧。五一心。竝類前後。其相可知。

疏 二入次第定。謂四禪四空。及滅受想。為九次第定。下十地離世間品具明。即一切門禪。

鈔 即一切門禪者。瑜伽三十三說。六度四等。各有九門。謂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四一切門。五善士。六一切種。七遂求。八此世他世樂。九清淨。故彼頌云。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

疏 三安住理定。寂愛味住。智契不出。名正思惟。以見心性故。亦善士相。上二定體。即定自性。餘六定用。四消滅煩惱。通愛見慢等。故云一切。即清淨相。五出生諸定。如起信云。得此眞如三昧。能生無量諸三昧門。上文云。一三昧生塵等定是也。即難行相。六引發神通。謂精義入神以致用也。亦遂求相。七逆順自在。亦難行相。從滅定出。入非非想。乃至初禪。是名為逆。從初禪出。入第二禪。乃至滅定。是名為順。此中逆順。應各有超間。謂超一超二。乃至全超。文無者畧。此亦名為師子游步三昧。

鈔 名為師子等者。騰躍跳躑故。即智論百八三昧中。第三名也。菩薩得是三昧。於一切三昧中。入出遲速。皆得自在。譬如眾獸遊戲之時。若見師子。率皆怖懼。師子戲時。於諸羣獸。強者則殺。伏者則放。菩薩亦如是。得是三昧。於諸外道。強者破之。信者度之。故名師子遊步三昧第一。

疏 八一多自在。攝一切定。應有四句。謂在一入一。在一入一切。在一切入一。在一切入一切。得其源故。九悉知定境。定境有三。一諸定所緣。二諸定分齊。三諸定境用。皆能知之。十者總結體用無違。言三昧者。此云等持。唯局有心而通散心。三摩鉢底。此云等至。通於有心及與無心。唯諸位定體。此二功德。名為等引。上二句定體。通於此三。六句定用。即是所引。言智印者。即一實相故。智論釋百八三昧中。第二名寶印三昧。謂與實相般若相應故。上二是定。此一是智。合即雙運。今菩薩隨在一定。即與一切三昧。此三無違。十一速入智地。亦即定果。以菩薩之定。事窮無邊。理極無際。故能速至一切智地。亦難行相。亦二世樂相。又上二三四。即現法樂住禪。次五引生功德禪。五亦饒益有情禪。後二通三。

鈔 又上二三下。上按文釋。今以三禪收之。以諸經論多用三故。如初會說。今當重釋。瑜伽四十三云。云何菩薩一切靜慮。謂此靜慮。畧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復有三種。一者現法樂住等。論釋云。若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皆生身心輕安。最極寂靜。遠離掉舉。離諸愛味。泯一切相。當知是名現法樂住。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十方種性所攝等持。乃至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一切菩薩解脫勝處。徧處無碍解無諍願等不共功德。名能引等持功德靜慮。若諸菩薩所有靜慮。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下取意引。息苦除怖救護。讚三寶德。調伏有情。為第三靜慮。

*六般若。

於諸佛所聞法受持。近善知識承事不倦。常樂聞法心無厭足。隨所聽受如理思惟。入眞三昧離諸僻見。善觀諸法得實相印。了知如來無功用道。乗普門慧。入於一切智智之門。永得休息。是則能淨般若波羅密。

疏 般若中。句亦有十。前之三句。聞法近友。即聞所成慧。初句正明。二近友不倦。是聞慧緣。三樂聞無厭。是聞慧因。蹔聞則已。慧不生故。四即思慧。學而後思。故云隨所聽也。內正作意。故云如理。五亦思擇慧。又於無煩惱中善决擇故。捨煩惱故。六善觀下。皆是修慧。此句悟入於如。七宿習思量故。了無功用道。八周僃悟入。一中一切等。名為暜門。九入二智門。十總結已圓。故云休息。後三連環。

鈔 後三連環者。以經云。一乘暜門慧。二入於一切智智之門。三永得休息。此三乃似一句耳。故云連環。而義則別。故為三句。

疏 其中雖定慧互有。互相嚴故。而為門不同。若全雙運。故起信論合於六度。以為五門。

鈔 其中雖定慧下。二揀濫。以互有故。於中有六。一對前定門揀。如前中云知三昧境。不違智印。入於智地。是定中慧。慧資定也。今此中有入眞三昧。是定資慧也。若全下。引證成前。既合定慧。明必相資。

疏 後之方便。義亦準此。涉有不迷於空。則名方便。不厭有而觀空。便稱般若。豈令般若不能知有耶。方便若不觀空。何名方便。非唯此三。萬行皆爾。況般若能成萬行。何法而不用之。寂照盡於理極。不得一行無此君耳。所以開則萬行森然。泯則一不為一。得意則無所不通耳。

鈔 言不得一行無此君者。借外典語。晉書中說。王獻之好竹。到處即皆樹之。人問其故答云。人生不得一日無此君耳。意在虛心貞節。歲寒不移。今明萬行不得暫時而無般若。

*七方便。

示現一切世間作業。教化眾生而不厭倦。隨其心樂而為現身。一切所行皆無染著。或現凡夫或現聖人所行之行。或現生死。或現涅槃。善能觀察一切所作。示現一切諸莊嚴事而不貪著。徧入諸趣度脫眾生。是則能淨方便波羅蜜。

疏 方便中亦有十種。一巧智現世為方便。二悲非愛見。故化而無厭。即悲智相導為方便。三依體起用。四非捨非受。故一切無染。五凡聖雙行。由雙非故。六行無住道。七觀察進趣。八現相不著。九徧入諸趣。即無生現生。十度脫眾生。是無化現化。初九拔濟。餘皆廻向。

*八願。

盡成就一切眾生。盡莊嚴一切世界。盡供養一切諸佛。盡通達無障礙法。盡修行徧法界行。身恒住盡未來劫。智盡知一切心念。盡覺悟流轉還滅。盡示現一切國土。盡證得如來智慧。是則能淨願波羅蜜。

疏 願中。亦有十願。前五後三。盡字為初。六身恒住盡劫海。七智盡心海。八盡窮有支。九盡現國土。十窮佛果智。此求菩提。前九利樂。若依三願。二三四五為自行願。六七為神通。初及八九為外化願。十通二利。皆云盡者。窮彼源故。

*九力。

具深心力。無有雜染故。具深信力。無能摧伏故。具大悲力不生疲厭故。具大慈力。所行平等故。具總持九能以方便持一切義故。具辯才力。令一切眾生歡喜滿足故。具波羅蜜力。莊嚴大乗故。具大願力。永不斷絕故。具神通力。出生無量故。具加持力。令信解領受故。是則能淨力波羅蜜。

疏 力中十句。各二。謂標名。釋義。一契理深心。是思擇力。染則無力。翻此故有。餘可凖知。皆修習力。

*十智。

知貪欲行者。知瞋恚行者。知愚癡行者。知等分行者。知修學地行者。一念中知無邊眾生行。知無邊眾生心。知一切法眞實。知一切如來力。普覺悟法界門。是則能淨智波羅蜜。

疏 智度中。識病知根。順理授法。名為智度。亦有十句。初四知病輕重。次三知根欲樂。一位。二行。三心。後三知法藥。一知理法。二知果法。三暜覺法界。前七成就有情。後三現法樂住。

*第八答前所念眾生。咸令得度問。於中分三。初結前起後。二正明化度。三結如本誓。今初。

佛子。菩薩如是清淨諸波羅蜜時。圓滿諸波羅蜜時。不捨諸波羅蜜時。住大莊嚴菩薩乗中。隨其所念一切眾生皆為說法。令增淨業而得度脫。

疏 初結前。清淨。約離障。圓滿具事理。不捨。謂常相應。住大莊嚴者。總結十度為嚴。是大乘體。後隨其所念下。生後。由具前故。

*二正明化度。

墮惡道者。教使發心。在難中者。令勤精進。多貪眾生。示無貪法。多瞋眾生。令行平等。著見眾生。為說緣起。欲界眾生。教離欲恚惡不善法。色界眾生。為其宣說毗鉢舍那。無色界眾生。為其宣說微妙智慧。二乗之人。教寂靜行。樂大乗者。為說十力廣大莊嚴。

疏 文有十句約為四類。初一令離惡果。三塗除無間。皆容發心。如慈童女。二令勤修。則脫八難。值佛聞法。次三令離惡因。貪有二種。上偏語色貪。教修不淨。今通語貪財名等。故但云示無貪法。無貪法者。謂不淨。觀空。少欲。知足。二瞋亦二種。上偏語能為違害。故令修慈。今通瞋情非情。故觀同體。不應自瞋。三癡亦二種。已如上明。此約邪癡。令觀緣起。次三令離流轉。三界循環皆可厭故。初欲恚害等。義見三地。二色界。雖定慧似均。然是定地。恐其滯寂故。為說觀。又無生正觀。令得無漏。三無色定多。故為說玅慧。又示諦觀。方得永出。後二示以三乘。隨機為說。又引權歸實。令知本寂。

鈔 如慈童女者。智度論說。慈行童女入海采寶。辭白其母。母不從志。相別誤傷母一莖髮。便墮火盆地獄。自省無罪。獄主具示罪相。便發大心。見諸罪人。知同此罪。便請火盆。暜為戴之。獄主瞋恚。以鐵叉擊頭。尋便命終。生於天上。貪有二種等者。畧有此二。然準瑜伽二十六中。總有五種。論云。貪有五種。一於內身欲欲。欲貪。二於外身婬欲。婬貪。三境欲。境貪。四色欲。色貪。五薩迦耶欲。薩迦耶貪。釋曰。慈恩解初貪有二。一云於自內身。初起欲界微少之欲。故名欲欲。次起重貪。故名欲貪。二云內身是自所欲之法。所以言於內身欲。於內身欲上起欲故。即能欲心。此名欲貪。則初一欲字。是所欲。第二是能欲。第三欲字。是結名。釋曰。後解為勝。

*三結如本誓。

如其徃昔初發心時。見無量眾生墮諸惡道。大師子吼。作如是言。我當以種種法門。隨其所應而度脫之。菩薩具足如是智慧。廣能度脫一切眾生。

疏 結如本誓。故能眞度。師子吼者決定度故。

*第九答前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問。

佛子。菩薩具足如是智慧。令三寶種永不斷絕。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教諸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種不斷。常為眾生開闡法藏。是故能令法種不斷。善持教法無所垂違。是故能令僧種不斷。復次悉能稱讚一切大願。是故能令佛種不斷。分別演說因緣之門。是故能令法種不斷。常勤修習六和敬法。是故能令僧種不斷。復次於眾生田中下佛種子。是故能令佛種不斷。護持正法不惜身命。是故能令法種不斷。綂理大眾無有疲倦。是故能令僧種不斷。復次於去來今佛所說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捨離。是故能令佛法僧種永不斷絕。

疏 文分為二。初仍前總標。二所以下。徵釋所由。由化眾生。入三寶海。故能紹前。令不斷也。文有四番。為成十句。前九別明。後一總結。就初三番。釋通總別。然皆後後。轉深前前。通者。通在諸位。別者。初在十信。次居三賢。後約登地。三番佛種。差別云何初教發心。令具因性。未發唯有本住性故。次讚大願。令成因行。令所發心。不退轉故。言大願者。謂求菩提願。利樂有情願。又防惡願。如戒經說。有進善願。如常所明。三下佛種子。令成佛智。謂證眞如。成無漏故。上約別顯。通者。發菩提心。總有三心。謂即大悲。大願。大智。初番為總。已含大悲。次番是願。後番是智。謂是玅理。令蹔見心性成金剛種。

鈔 又防惡願等者。梵網經云發十願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及上刀山。終不以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有十二願。兼結云。願一切眾生皆得成佛。為十三願。

疏 三番法種差別相者。初開法藏。令教不斷。次說因緣。令義不斷。後具四種護。令教理行證。皆悉不斷。復次初雖領教。未發眞解。次具解行。未能證故。三番僧種。有何差別。初受法無乖。始墮僧數。次修六和敬。僧行已成。後統理大眾。令僧清淨。復次初雖奉教。解行未具。未是眞和。次雖具解行。未離眾怖。不能控御。言六和者。三業為三及戒見利。謂身和同集。口和無諍。意和無違。見和同解。戒和同奉。利和同均。又約菩薩三業同慈。六皆同體眞實和也。一切恭敬。令僧久住。

鈔 言六和者下。別釋六和敬。先依律釋。正在小乗。義通入小。又約菩薩下。後約菩薩明。則外同地善謂之為和。內自謙卑名之為敬。言三業同慈者大小異故。又三名行和。無有利和。一同戒和。敬菩薩通達實相。知罪不可得。為欲安立眾生。於實相理以戒方便。巧同一切。持諸戒品。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同此戒善。不斷不常。未來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同戒以為和敬。二同見和敬。菩薩通達實相。不得諸法。不知不見。為欲安立眾生於實相正見。方便巧同一切種種知見。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因此知見分別。增進開解。必得種智圓明。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同見。以為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薩通達實相。無念無行。為欲安立眾生於實相正行。方便巧同一切修種種行。無有乖諍。亦知眾生。因此諸行漸積巧德。皆當成佛。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同行為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薩住於無緣大慈。以修其身慈善根力。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與一切樂。故身與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樂眾生。悉有佛性。未來必定當得金剛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說身慈以為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薩以無緣平等大慈以修其口。慈善根力。能不起滅定。暜出一切音聲言詞。與一切樂。故口與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樂眾生。悉有佛性。未來必定當得無上口業。是以敬之如佛。故說口慈為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薩之心。常在無緣大慈三昧。以修於意。慈善根力。能不起滅定。現諸心意。與眾生樂。故意與九道同和。亦知前所得樂眾生。悉有佛性如來藏理。未來必定當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說意慈為和敬也。

疏 後總句者。弘法奉戒。三學兼修。則不斷三寶。化化不絕。

*第十答前善根方便皆悉不空問。先畧。後廣。

菩薩如是紹隆三寶。一切所行無有過失。隨有所作。皆以迴向一切智門。是故三業皆無瑕玷。無瑕玷故。所作眾善。所行諸行。教化眾生。隨應說法。乃至一念無有錯謬。皆與方便智慧相應。悉以向於一切智智。無空過者。

疏 畧中分三。初結前生後。謂由能紹三寶。故所行無失。二隨有下。由不空故。三業無瑕。謂所作廻向。是不空業。三無瑕玷故下。由無瑕故。不空所作。反覆相成。玉之內病曰瑕。瑕謂體破。外病曰玷。玷謂色汙。以顯三業內外無失。故白圭之玷。尚可磨也。三業之玷。不可為也。初句牒前。次所作下。示無瑕相。後皆與下。顯不空相。方便有慧。方便不空。慧有方便。慧亦不空。此辨所行不空。廻向智智。辨趣果不空。

鈔 方便不空者。即側用淨名。有慧方便解句。下句即有方便慧解。即涉有不迷於空。是方便有慧。觀空不迷於事。即慧有方便也。

*第二廣明有二。初明自業不空。後辨利他不空。今初。

菩薩如是修習善法。念念具足十種莊嚴。何者為十。所謂身莊嚴隨諸眾生所應調伏而為示現故。語莊嚴斷一切疑皆令歡喜故。心莊嚴於一念中入諸三昧故。佛剎莊嚴。一切清淨離諸煩惱故。光明莊嚴。放無邊光普照眾生故。眾會莊嚴。普攝眾會皆令歡喜故。神通莊嚴。隨眾生心自在示現故。正教莊嚴。能攝一切聰慧人故。涅槃地莊嚴。於一處成道。周徧十方悉無餘故。巧說莊嚴。隨處隨時隨其根器為說法故。菩薩成就如是莊嚴。於念念中身語意業皆無空過。悉以迴向一切智門。

疏 初中雖明不空。義兼無失。以一切清淨。離煩惱故。又此無失。即自業不空。順止寂故。文有標徵釋結。釋中皆先標後釋。初四依正莊嚴。次六攝化莊嚴。言涅槃地者。以涅槃嚴地也。謂隨有成道入涅槃處。當知其地。即是金剛。今於一切處成。則無非金剛也。標云涅槃。釋云成道。文影畧耳。

*二利他不空。

若有眾生見此菩薩。當知亦復無空過者。以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若聞名。若供養。若同住。若憶念。若隨出家。若聞說法。若隨喜善根。若遥生欽敬。乃至稱揚讚歎名字。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子。譬如有藥。名為善見。眾生見者眾毒悉除。菩薩如是成就此法。眾生若見。諸煩惱毒皆得除滅。善法增長。

疏 於中有法喻合。文則可知。佛與菩薩。俱益不空。今不見者。不宜見故。見不益者。無行力故。亦遠益故。 上來竝答所成行體竟。

*大科第二答行成德用。前文有二。今亦二叚。第一答以行成因德。二答以因成果德。今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法中。勤加修習。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以慈悲力摧伏魔軍。以大智慧及福德力制諸外道。以金剛定滅除一切心垢煩惱。以精進力集諸善根。以淨佛土諸善根力。遠離一切惡道諸難。以無所著力淨智境界。以方便智慧力。出生一切菩薩諸地諸波羅蜜。及諸三昧。六通三明。四無所畏。悉令清淨。以一切善法力。成滿一切諸佛淨土。無邊相好。身語及心。具足莊嚴。以智自在觀察力。知一切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悉皆平等。以廣大智慧力。了知一切智智境界。以徃昔誓願力。隨所應化。現佛國土轉大法輪。度脫無量無邊眾生。

疏 具答十二問。各有二句。上句答下句。上云修何滅癡。今答以智。他皆倣此。二用慈降魔。夫欲害人。反招自害。苟欲安人。則物我俱安。故柔勝剛。弱勝強。以慈安一切。惡魔無以施害。慈善根力。其功叵量。三福則怖之以威。智則屈之以辨。次四後四。文竝可知。八以方便智慧出生。是答。一切菩薩已下。即是所問。準上文中。此有七事。今波羅密下。欠總持句。然方便有二。若加行方便。出生地度。若善巧方便。亦生諸度。及餘五法。智亦有二。若根本智。即成內證。若後得智。即成業用。是故此二。出生此七。言清淨者。治彼障故。

*二佛子下。答以因成果德。

佛子。菩薩摩訶薩勤修此法。次第成就諸菩薩行。乃至得與諸佛平等。

疏 於中亦二。先結因成果。謂但勤修上來諸行。則能次第從因得果。於無邊世界中。為大法師護持正法。

疏 二答所成之德。謂護持正法。但當勤修上來以行成因之德。自當成後護持法等諸德。故乘前結因成德明之。答上十句。文分九叚。第一答初總句。如來法藏。守護開演。

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疏 二佛所護念故。則答眾魔外道。無能沮壞。以佛護故。

守護受持廣大法藏。獲無礙辯深入法門。

疏 三答攝持正法。無有窮盡。

於無邊世界大眾之中。隨類不同普現其身。色相具足最勝無比。以無礙辯巧說深法。其音圓滿。善巧分布故。能令聞者。入於無盡智慧之門。

疏 四答於一切世界中演說法時。十王敬護。謂身勝音巧。令聞者入智故。

知諸眾生心行煩惱而為說法。所出言音具足清淨故。一音演暢。能令一切皆生歡喜。

疏 五答舉世同欽。稱機令喜故。

其身端正。有大威力故。處於眾會。無能過者。

疏 六答菩薩愛敬。端正有德故。其佛灌頂。在前第二佛護之中。善知眾心故。能普現身。善巧說法故。音聲無礙。得心自在故。巧說大法無能沮壞。得無所畏故。心無怯弱。於法自在故。無能過者。於智自在故。無能勝者。般若波羅蜜自在故。所說法相不相違背。辯才自在故。隨樂說法相續不斷。陀羅尼自在故。決定開示諸法實相。辯才自在故。隨所演說能開種種譬喻之門。大悲自在故。勤誨眾生心無懈息。大慈自在故。放光明網悅可眾心。

疏 七答得善根力。增長白法。於中先總明三業。後得心下。別顯十種自在。皆是善根。其十自在之能。竝是增長白法。

菩薩如是處於高廣師子之座。演說大法。唯除如來及勝願智諸大菩薩。其餘眾生無能勝者。無見頂者。無映奪者。欲以難同令其退屈。無有是處。

疏 八答開演如來甚深法藏。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自在力已。假使有不可說世界量廣大道場滿中眾生。一一眾生威德色相。皆如三千大千世界主。菩薩於此纔現其身。悉能映蔽如是大眾。以大慈悲安其怯弱。以深智慧察其欲樂。以無畏辯為其說法。能令一切皆生歡喜。

疏 九答攝持正法以自莊嚴。於中初明自嚴。何以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智慧輪故。成就無量巧分別故。成就廣大正念力故。成就無盡善巧慧故。成就決了諸法實相陀羅尼故。成就無邊際菩提心故。成就無錯謬妙辯才故。成就得一切佛加持深信解故。成就普入三世諸佛眾會道場智慧力故。成就知三世諸佛同一體性清淨心故。成就三世一切如來智。一切菩薩大願智能作大法師。開闡諸佛正法藏及護持故。

疏 次徵後釋。以攝正法故。有十句德。亦即是前所成之德。可思準之。

*第二重頌分。

爾時法慧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神力而說頌言。

心住菩提集眾福 常不放逸植堅慧 正念其意恒不忘 十方諸佛皆歡喜 念欲堅固自勤勵 於世無依無退怯 以無諍行入深法 十方諸佛皆歡喜。

疏 十頌分二。初六偈頌前十種所成行體。後四偈頌行所成德。前中初二偈頌佛喜。於中初半。頌不放逸。餘頌佛喜。

佛歡喜已堅精進 修行福智助道法 入於諸地淨眾行 滿足如來所說願。

疏 二有一頌。頌入地。及大行大願。

如是而修獲妙法 既得法已施羣生 隨其心樂及根性 悉順其冝為開演。

疏 三一頌。頌菩薩藏。及所應化而為說法。

菩薩為他演說法 不捨自己諸度行 波羅蜜道既已成 常於有海濟羣生。

疏 四一頌。頌不捨自行諸度。及所念眾生。皆令得度。

晝夜勤修無懈倦 令三寶種不斷絕。

疏 五半頌。頌不斷三寶。

所行一切白淨法 悉以迴向如來地。

疏 六半頌。頌善根方便。皆悉不空。

菩薩所修眾善行 普為成就諸羣生 令其破暗滅煩惱 降伏魔軍成正覺。

疏 二菩薩所修下。頌行所成德。初一頌初行所成因果。

如是修行得佛智 深入如來正法藏 為大法師演妙法 譬如甘露悉霑灑 慈悲哀愍徧一切 眾生心行靡不知 如其所樂為開闡 無量無邊諸佛法。

疏 後有三偈。頌以因成果德。於中初二頌。通頌前之八叚。

進止安徐如象王 勇猛無畏猶師子 不動如山智如海 亦如大雨除眾熱。

疏 後一頌。別頌第九答攝持正法以自莊嚴。以喻而顯。一身儀安諦。頌前現身。次辨德威猛。頌前以無畏辨。三心定不動頌安其怯弱。四智深如海。頌以深智慧。五法雨滅障。頌前而為說法。

*第三明結說分。

時法慧菩薩。說此頌已。如來歡喜。大眾奉行。

疏 謂契理合機。故佛喜眾奉也。 第三會竟。